关于概念结构理论与构式语法说比较分析.

关于概念结构理论与构式语法说比较分析.
关于概念结构理论与构式语法说比较分析.

关于概念结构理论与构式语法说比较分析

作者:夏晓蓉时间:2010-1-19 11:19:00

论文关键词:概念结构理论构式语法论元结构体验哲学

论文摘要:本文在比较概念结构理论与构式语法说的基础上,指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两个理论体系,它们有着各自鲜明甚至对立的观点,但是认知的共性使得它们解释语言现象时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两大理论并非截然对立,存在着合作的可能性。

1.引言

Jackendoff(1990)的词汇概念结构理论与Goldberg(1995)的构式语法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体系,都运用了论元结构来说明语言中的一些特殊现象,动词和句式之间的关系是他们讨论和研究的中心。Jackendoff并没有明确提出“动词中心”的说法,但从他对句子的论元结构的描述不难看出,他的概念结构并没有摆脱生成语法的影子,句子的生成依然是论元插入动词的概念结构,再转化为句法结构的结果。与Jackendoff不同的是,Goldberg以构式(construction)的论元结构为研究中心,认为动词不能决定句子的生成,构式的意义才是构式生成的关键。

虽然他们研究的内容不同,一个是动词概念,一个是构式概念,但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在一定程度上,动词可以选择它能够出现的构式,同样构式也可以选择满足它的动词。而且,表明句子中动词和名词关系的论元结构在概念结构理论和构式语法中的运用都颇有新意。因此,本文想通过比较Jackendoff和Goldberg的理论方法和哲学基础,讨论这两个分别代表概念语义学和构式研究的理论之间的关系。

2.理论方法

Jackendoff用形式化的语言描述内在概念的空间关系,在生成语法学派中对语义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概念结构相当于语义结构,与句法和音系结构并行。Jackendoff摈弃了由表层结构映射到音系和语义结构的句法中心说,认为这三个层次是自主的结构,都具有同等的创造性,不存在从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的派生,它们之间是对应关系而非派生关系,由对应规则(correspondence rules)联系起来。

构式是形式-意义的对应,不依赖动词,基本的句型都是构式的实例。每个

构式的存在,都有与之相应的特定的意义,也就是说,构式本身就有构式意义,与句中的动词无关。构式语法没有严格划分词库与句法之间的界限,按照构式的定义,词也是形式-意义相对应的构式。与生成学派一样,构式语法试图解释为什么语法允许我们使用无数正确的表达法的同时,又让我们放弃无数其他的表达,它反对存在深层结构或语义结构的说法,认为没有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语法是单层次的。构式是语法、语义和语用的一体,是非模块性的。(董燕萍梁君英,2002)

概念结构是由概念成份组成的,它们属于不同的本体范畴,诸如

Thing,Event,State,Action,Plate,Path,Property及Amount等。每个句法成

分(除了无内容的it和there)都对应一个概念成分。但是,并不是每个概念成分在句中都有一个对应的句法成分。这可以解释同一个动词在不同的句子有不同数量的论元。(1)中的break是同一个词,具有相同的概念结构,只是在映射到句法结构时,有些概念成分没有被体现出来,概念结构中的施事者论元没有出现在(1a)。

(1)a.The window broke.

b.Bill broke the window.

(2)a.Harry climbed (up) the mountain.

b.Harry climbed down the mountain.

c.The snake climbed (up) the tree.

d.?*The snake climbed down the tre

e.(例1-例2取自

Jackendoff,1990)

可以用来解释同一个动词出现在不同句子现象的还有Jackendoff(1990)提出的优势规则(preference rules),词项含有一个或多个概念条件,满足不同的条件就会有不同的表达,例如,climb有两个独立的概念条件,(1)向上走;(2)用劲抓住。(2a) 满足第一个条件,但不符合第二个,(2b)破坏了第一个条件,但满足了第二个条件,(2c)因为蛇不能抓,破坏了第二个条件,但符合第一个条件,都是可以接受的;(2d)则同时破坏了两个条件,不被接受。动词后面选择怎样的补语一直是在词项的子语类属性框架(subcategorization frame)中注明的,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补语的类别、数量是很灵活的,如果把所有的信息都堆砌在框架中,必然是要增加习得者的负担的,有鉴于此,Jackendoff制定了一些像优势规则这样的词汇规则来解释语言的生成,这些规则在子语类属性框架之外,可以减轻词项的负重。

Goldberg并不赞成词汇规则说,她给出了一些不及物动词后面带宾语的例子。

(3)a.He sneezed the napkin off the table.

b.She baked him a cake.

c.Dan talked himself blue in the face.

Goldberg认为,如果坚持词汇规则说,为了解释三个句子的正确性,我们就必须说明三个动词在句中有特殊的含义,有三个论元,其意义分别如下:(4)a.X CAUSES Y to MOVE Z by sneezing

b.X INTENDS to CAUSE Y to HAVE Z

c.X CAUSES Y to BECOME Z by talking(例3-例5取自Goldberg,1995)

这样就有增添另一个独立词项的趋势,而这正有违建立词库的初衷,即减轻习得者词汇习得的数量。Goldberg(1995)认为构式语法的一大优势就是关注

动词与句式之间的关系,而词汇规则说把这个关系隐藏在规则本身。对于上列句式,她认为可以由各自的句式特征来解释。例如,双宾构式的定义就与三个论元(agent,patient,recipient)有关联,由构式提供句子中的论元,而不是由动词许可,这样就无需为句中的三个动词重新定义。

他们最大的分歧在于对动词意义的不同态度。在概念结构理论中,动词的概念结构是描述详尽地,可以用来预测句式的信息;而在构式语法里,构式的意义成为主导,可能和动词意义一致,也可能互补,甚而截然相反,动词意义可以表示构式意义的增添、动态作用力、前提条件,或与构式同时进行的行为或动作。构式语法否认动词意义在句式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而是认为整个构式的意义决定了论元的数量及在句法中的位置。

不难看出,Jackendoff(1990)和Goldberg(1995)的研究好像是沿着两条平行线进行的,前者运用词汇概念结构和词汇规则解释语言的生成,后者则是利用构式的概念解释语言的合理性;一个致力于词汇概念论元结构的描写,另一个以整个构式的论元结构为主导。概念结构理论体现的是语言从内在概念表征到句法的由下而上的产生过程,在构式理论中,我们看到的是句法、语义和语用处于同等重要地位的理念。它们是认知语言学领域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但是,因为他们都以论元结构为切入点,论元结构揭示的是述语及其相关的名词短语之间的关系,他们选择的语料几乎相同,都是动词论元结构会产生变异的句式,如双宾结构、动结式、way-结构等。所以尽管他们采取不同的研究方式,我们还是能看出他们研究理念中的相似之处,这将在下文进行讨论。

3.论元结构

Jackendoff(1990)和Goldberg(1995)都沿用了论元结构的概念,并且赋予了新意。尤其是Jackendoff(1990)对论旨角色(thematic roles)的处理与众不同,论元在概念结构中的位置决定了它的语义特征,有标记标注以示区别,避免了一个论元可以对应多个论旨角色而一个论旨角色又可以分配给多个论元的问题的困扰,简化了论元结构。在Jackendoff的理论体系中,论元结构是概念结构的一部分,是语义表征,而非句法表征。在构式理论中,论元结构不再是词项特征,而是一个构式的句法-语义的匹配,它描述的是与这个构式相关的论元,可能与动词的论元一致,但也可能多于或少于动词论元的数量,因此,构式的论元结构成为研究的中心,不同的构式有不同的论元结构,这直接决定了句中论元的数量。Goldberg也避免使用传统的论旨角色,而是根据构式的不同将它们简化为“_er”和“_ee”来表示行为的主体和客体。

对论元结构的研究使他们对动词后面出现的不同的补足成分很感兴趣,(5)是Goldberg的例子,同样的动词kick在(5)中有着不同数量及特性的补语,使得它似乎具有了不同的含义。

(5)a.Pat kicked the wall.

b.Pat kicked Bob black and blue.

c.Pat kicked the football into the stadium.

d.Pat kicked at the football.

e.Pat kicked his foot against the chair.

f.Pat kicked Bob the football.

g.The horse kicks.

h.Pat kicked his way out of the operating room.

(Goldberg,1995:11)

kick是有施事和受事两个论元的及物动词,(5a)是kick的典型句子,但在(5b)(5c)(5e)(5f)(5h)中,kick是有三个论元的及物动词,充当第三个论元的有形容词短语、名词短语和介宾短语,而(5g)的kick只有一个论元。在不同的句式中,kick体现出不同的论元结构。构式既然是形式-意义相对应的,每个构式就有自己的含义,不依赖动词的意义,构式形式的变化将导致意义的改变,即使动词是一样的。所以,在Goldberg(1995)看来,(5)的每个句子都是一个独特的构式,有不同的论元结构,可以赋予句子不同的论元,数量上可能会与动词的论元不一样,这正符合她的动词不能预测句子意义的观念。

Jackendoff(1990)的概念结构是怎样解释这一现象的呢?他是赞成精简词库的,他认为词项信息只包含其句法类别和概念结构,子语类化的特征及对应于每一个概念成分的句法位置由普遍原则决定。这个原则就是对应规则,或称为联系规则(linking rules)。一个词出现在什么句法结构中,这结构如何对应概念结构,都与这个词的词项信息无关,而是由词项之外的规则来操作。

(6)是kick的概念结构,其中包含了kick的所有信息,表示施事致使客体沿着路径运动的过程。按照联系规则,kick的概念论元结构中的施事(Agent)出现在主语位置后,客体(Theme)占据宾语位置,形成了(5a)。客体作为可选择的论元,在(5g)中没有出现,(5d)中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目标论元(Goal),(5c)(5e)则是在客体论元占据宾语位置后,再由目标论元充当介宾结构形成的。至于什么论元先占据哪个句法位置,由它们在论旨层阶(thematic hierarchy)中的先后顺序决定。

(6)

(5h)是所谓的结构,动词后面的名词短语及介词短语显然都不是kick的直接宾语,(5b)是很多文献致力于研究的动结式(resultative constructions),形容词短语black and blue表述了动词kick进行的动作的结果。在kick的词项中很难体现出这两种补语的特征,所以Jackendoff 没有在词项中添加规则,而是在对应规则中添加了附加语规则(adjunct rules),他认为(5h)中动词后面的NP+PP,以及(5b)中的NP+AP都不是动词的直接宾语,而是附加语,附加成分使得概念结构中的主动词“降格”为表示伴随、方式或结果的从属部分,如(7)所示,kick是Bob变得black and blue的方式,也是Pat走出屋子的伴随动作。

(7)a.Pat made Bob black and blue by kicking him.

b.Pat went out of the operating room kicking.

有趣的是,Goldberg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虽然在构式语法中,动词不占主导地位,但作为句子的一部分,依然是很重要的。Goldberg认为动词意义与构式意义必须通过动态作用力(force dynamics)合二为一,包括方式、工具、结果和相互之间的否定。因此,kick是Bob变得black and blue的途径或方式,也是Pat走出operating room的方式。所以,Jackendoff(1990)和Goldberg(1995)虽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但得到的结果却是一样的,前者实际上也曾提过结构意义(construction meaning),而且近年来,他们提出论元结构应该是由动词和句式共同决定的(Jackendoff,1997;Goldberg &

Jackendoff,2004),但Jackendoff(2004)依然不赞成构式的概念。而且,Jackendoff(1990;1997)所指的附加语是由名词短语和介宾短语或形容词短语等构成的复杂成分,与主语和动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句子。按照构式的定义,构式可以是一个句式,也可以是一个动词或一个短语,只要它是不可预测的,即不能再衍生其他的构式。因此,Jackendoff所指的附加成分其实也是一个构式,是表示结果和使役移动的构式,再加上动词的构式合成了一个句子的构式,动词的构式成了造成结果或使役移动的方式。

他们都试图解释没有得到动词许可的名词出现在动词宾语的位置,一个采取附加语描述,一个利用构式来分配宾语,但是异曲同工。这是因为动词作为句子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意义与句子的意义是互相补充、互相牵制的,无论是概念结构理论还是构式理论,动词的意义对句子都是一样的,这反映出尽管两个理论所采用的方法迥异,它们的目标却是一致的,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两项研究,它们探索的是人类的认知过程,Jackendoff和Goldberg的

两种研究方法体现了语言的认知性。

4.哲学基础

Jackendoff(1990;1997)认为,人的语言能力是内在的、天赋的。他的概念结构是对世界的反应,概念体系是存在与大脑中,是普遍的,与人的身体经验无关。他追随Chomsky的语言内在说,认为人类的概念体系亦分为内在概念(internal concepts)和外在概念(external concepts)。他区分真实世界(real world)和映射世界(projected world),认为真实世界和映射世界存在明显的差异,我们只能意识到我们的思维无意识组织起来的映射世界。

生成句法学派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就是语言的创造性,在人类有限的大脑中,人们可以理解并创造出他们从未听过的无限的句子。Jackendoff认为,这些无限的句法结构必须以有限的语言元素(primitives)及有限的组合原则(principles of combination)的形式存在于大脑中。人们说出或理解句子的过程,就是创造或运用大脑中的信息结构的过程。

与概念结构理论鲜明的哲学基础相比,构式理论没有让我们看到明显的哲学理念,但是从Goldberg(1995)的理论阐述还是能看出端倪。Jackendoff在概念结构中确定词的含义,他采用语义分解(semantic decomposition)的方式简化词汇的概念,那么在构式语法中词义是如何确定的呢?Goldberg(1995)在第二章首先介绍了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框架是指任何一个由相关概念组成的概念体系,对其中任何一个概念的理解都必须以对整个体系的理解为前提,要了解一个词的意义,就要了解框架内所有的信息。Goldberg(1995)指出动词和名词一样有框架意义,动词应该以有丰富的世界和文化知识的语义框架为背景来定义。在她看来,赋予动词丰富的框架语义知识,对于正确使用副词和附加语、明确构式中的指称、合理地解释和翻译构式,以及“阻碍”习得过程中出现的泛化(overgeneralization)都是必要的。她承认要精炼地描述词汇的框架知识是很困难的,更别说形式化的表征了,但她同样不赞成语义分解动词意义,相反,她将语义分解放在构式上,因为语义与句法之间的对应是通过构式,而不是通过词项进行的,动词的词项不含句法信息,而是属于构式的一部分,这样就不难解释在某些特殊构式中动词后面有不同特性和数量的补语。另

外,不仅动词的定义与框架相关,构式的意义也是在一定的框架内确定的。因此,同动词一样,构式在语义框架内除了其基本含义外,也可能具有多种相关联的意义。以双宾构式为例,它的基本含义是物品从来源到目标的转移。但不同类别的动词构成的双宾结构会改变这种含义,如(8a)就不一定有物的移交,(8b)只表示行为者有能力使物的转移发生,但未必这样做。

(8)a.Bill promised his son a car.

b.Joe allowed Billy a popsicle.(Goldberg,1995:32,34)

(8)以具有基本意的构式为原型,其他与之相关联的构式因为家族相似性,与原型构成了一个语义框架。

Petruck(1995)认为框架语义学与构式语法的关系已经不仅仅只是关系到语义表征,更为重要的是,与框架关联的词汇和构式为语言的解释提供了足够的语义和背景知识。本文认为Goldberg(1995)选择在语义框架内确定词汇和构式的意义正反映了构式语法的哲学观。框架语义学属于经验实证研究,重视语言和经验之间的连续性,体验哲学正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其心理学基础是基于身体经验的心智主义和建构论。(王寅,2002)这种哲学观认为人类对外部世界认知的概念化来源于自身的体验,而我们体验的是空间,包括地点、方向、运动等,我们的身体和空间是概念形成的基础,在认知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王寅,2005)Jackendoff虽然没有特别强调身体的体验,但是他的理论研究的对象就是空间概念在语言中的编码,概念结构也是根据空间概念建立起来的,反映了空间的体验。

王寅(2002)指出,“Lakoff和Johnson将认知科学分为两大派:第一代认知科学和第二代认知科学。……Chomsky将笛卡尔哲学和形式主义哲学加以

综合,形成了一种混合哲学,构成了他的语言学基础,与第一代认知科学的观点一致。”他(王寅,2002)认为,体验哲学的出现是两代的分水岭。如果说构式语法反映了代表第二代认知科学的体验哲学观,那么,概念结构理论应该是两代之间过渡的产物,因为它既具有生成语法学派所强调的心智和生成的特性,又兼具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

5.结论

本文比较了概念结构理论和构式理论的研究方法和哲学基础,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研究的内容相近,即论元结构,所不同的是分别以动词和构式为中心,而且它们的哲学基础虽然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是都强调人对世界的体验,只是前者突出了空间体验。反映人类认知过程的共同目的以及对论元结构的共同兴趣,已经让Jackendoff和Goldberg开始联手讨论语言问题,这也是值得很多研究同一课题的学者关注的。

参考文献:

,1995.

[2] Goldberg,Adele,and Ray Jackendoff.The English Resultative as

-568.

Press,1990.

73,1997:534-559.

Press,2004.

[6] Petruck,Miriam R.L.Frame Semantics and the Lexicon:Nouns and

ani and S.Thompson.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5:279-296.

[7] 董燕萍梁君英.走进构式语法[J].现代外语,2002(2).

[8] 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

究,2002(2).

[9] 王寅.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1).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试卷及答案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课程考试试卷 (A)卷 一、单项选择题 1.配螺旋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其其核心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单轴混凝土抗压强度是因为【】 A. 螺旋箍筋参与混凝土受压 B. 螺旋箍筋使混凝土密实 C. 螺旋箍筋横向约束了混凝土 D. 螺旋箍筋使纵向钢筋参与受压更强 2.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极限承载力Nu有哪项提供【】 A. 混凝土 B. 纵筋 C. 混凝土和纵筋 D. 混凝土、纵筋和箍筋 3.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其体积【】 A. 膨胀 B. 收缩 C. 不变 D. 先膨胀后收缩 4.两根适筋梁,其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同,其余条件相同,正截面抗弯承载力Mu【】 A. 配筋率大的,Mu大 B. 配筋率小的,Mu大 C. 两者Mu相等

D. 两者Mu接近 5.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要求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是因为【】 A. 粘结力方面得考虑 B. 耐久性方面得考虑 C. 抗火方面得考虑 D. 以上3者 6.其他条件相同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与平均裂缝间距、裂缝宽度(指构件表面处)的关系是【】 A.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大,裂缝宽度也愈大 B.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小,裂缝宽度也愈小 C.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小,但裂缝宽度愈大 D. 保护层厚度对平均裂缝间距没有影响,但保护层愈厚,裂缝宽度愈大 7.钢筋混凝土梁截面抗弯刚度随荷载的增加以及持续时间增加而【】 A. 逐渐增加 B. 逐渐减少 C. 保持不变 D. 先增加后减少 8.减小预应力钢筋与孔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损失σs2的措施是【】 A. 加强端部锚固 B. 超张拉 C. 采用高强钢丝 D. 升温养护混凝土 9.预应力混凝土在结构使用中【】 A. 不允许开裂 B. 根据粘结情况而定 B.C. 有时允许开裂,有时不允许开裂 D. 允许开裂 10.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钢筋强度按下列哪项取值【】 A. 比例极限 B. 强度极限 C. 弹性极限 D. 屈服强度或条件屈服强度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课语法点总结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113-144课语法点总结一.so / neither引导的简短回答 a.结构: 1.so / neither + be动词 + 主语 例:He is a dancer, so am I. 他是个舞蹈家,我也是。2.so / neither + 情态动词 + 主语 例:He can dance very well, so can I. 他跳舞跳得很好,我也是。 3.so / neither + 助动词 + 主语 例:He doesn’t like singing, neither do I. 他不喜欢唱歌,我不喜欢。 b.表示 某人也是,某人也会,某人也不是,某人也不会。 c.区别 如果前一句是肯定的,后一句用so开头; 如果前一句是否定的,后一句用neither开头。 二.not a (an) / any & no & none 1.no是个限定词,用在名词前,等同于not a或not any,用 来强调句子的否定含义。

例:I haven’t got any fingers. = I have got no fingers. 我没有手指。 I haven’t got a long tail. = I have got no long tail. 我没有一条长尾巴。 2.none : 没有人;一个也没有;一点儿也没有 例:He has got many interesting books. I have got none. 他有很多有趣的书,我一本也没有。 三.不定代词either; both; all; neither; none 注意:either表示两者任选其一。 例:Which one do you want, an apple or a pear? Either is Okay. 你想要苹果还是梨?都可以。 Either of my parents will come to see you. 我爸爸或者妈妈会来见你。 不定代词的词组: 1.both … and …两者都…… 例:Both Lily and Linda are right. Lily和Linda都是对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重点语法总结:定语从句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重点语法总结:定语从句 导读:本文新概念英语第三册重点语法总结:定语从句,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 定语从句:由关系代词who, whom, whose, that, which; 关系副词when, where, why 引导。 1. The death notices tell us about people who have died during the week. 2. The man (whom) you spoke to just now is my friend. 3. The building whose lights are on is beautiful. 4. Please find a place which we can have a private talk in. 5. The knee is the joint where the thighbone meets the large bone of the lower leg. 6. He still remembers the day when he went to school. 7. It is no need telling us the reason why you didn't finish it in time. 8. He has three sons, two of whom died in the war. 9. Mr. Smith, whose wife is a clerk, teaches us English. 10. In the Sunday paper there are comics, which children enjoy. 2. 只能用that和who引导的定语从句 A.all, nothing, anything, a few, one做先行词指物时

《结构设计原理》试卷和答案

《结构设计原理》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配螺旋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其其核心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单轴混凝土抗压强度是因为【 C 】 A. 螺旋箍筋参与混凝土受压 B. 螺旋箍筋使混凝土密实 C. 螺旋箍筋横向约束了混凝土 D. 螺旋箍筋使纵向钢筋参与受压更强 2.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极限承载力N u有哪项提供【 B 】 A. 混凝土 B. 纵筋 C. 混凝土和纵筋 D. 混凝土、纵筋和箍筋 3.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其体积【 B 】 A. 膨胀 B. 收缩 C. 不变 D. 先膨胀后收缩 4.两根适筋梁,其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同,其余条件相同,正截面抗弯承载力M u【 A 】 A. 配筋率大的,M u大 B. 配筋率小的,M u大 C. 两者M u相等 D. 两者M u接近 5.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要求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是因为【 D 】 A. 粘结力方面得考虑 B. 耐久性方面得考虑 C. 抗火方面得考虑 D. 以上3者 6.其他条件相同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与平均裂缝间距、裂缝宽度(指构件表面处)的关系是【 A 】 A.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大,裂缝宽度也愈大 B.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小,裂缝宽度也愈小 C.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小,但裂缝宽度愈大 D. 保护层厚度对平均裂缝间距没有影响,但保护层愈厚,裂缝宽度愈大 7.钢筋混凝土梁截面抗弯刚度随荷载的增加以及持续时间增加而【 B 】 A. 逐渐增加 B. 逐渐减少 C. 保持不变 D. 先增加后减少 8.减小预应力钢筋与孔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损失σs2的措施是【 B 】 A. 加强端部锚固 B. 超张拉 C. 采用高强钢丝 D. 升温养护混凝土 9.预应力混凝土在结构使用中【 C 】 A. 不允许开裂 B. 根据粘结情况而定 C. 有时允许开裂,有时不允许开裂 D. 允许开裂 10.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钢筋强度按下列哪项取值【 D 】 A. 比例极限 B. 强度极限 C. 弹性极限 D. 屈服强度或条件屈服强度 二、填空题 11. 所谓混凝土的线性徐变是指徐变变形与初应变成正比。 12. 钢筋经冷拉时效后,其屈服强度提高,塑性减小,弹性模量减小。 13. 在双筋矩形截面梁的基本公式应用中,应满足下列适用条件:①ξ≤ξb;②x≥2a’,其中,第①条是为了防止梁破坏时受拉筋不屈服;第②条是为了防止压筋达不到抗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_复习资料

荷载与结构设计原理总复习题 一、判断题 1.严格地讲,狭义的荷载与直接作用等价,广义的荷载与间接作用等价。(N) 2.狭义的荷载与直接作用等价,广义的荷载与作用等价。(Y) 3.广义的荷载包括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Y) 4.按照间接作用的定义,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风压力、地震等均是间接作用。(N) 5.由于地震、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焊接等引起的结构内力变形等效应的因素称为间接作用。(Y) 6.土压力、风压力、水压力是荷载,由爆炸、离心作用等产生的作用在物体上的惯性力不是荷载。(N) 7.由于雪荷载是房屋屋面的主要荷载之一,所以基本雪压是针对屋面上积雪荷载定义的。(N)8.雪重度是一个常量,不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N) 9.雪重度并非一个常量,它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N) 10.虽然最大雪重度和最大雪深两者有很密切的 关系,但是两者不一定同时出现。(Y) 11.汽车重力标准是车列荷载和车道荷载,车列荷 载是一集中力加一均布荷载的汽车重力形式。 (N) 12.烈度是指某一地区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与震级和震源深度有关,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Y) 13.考虑到荷载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所以在实际工程设计时,当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荷载时,应采用荷载组合值。(N) 14.当楼面活荷载的影响面积超过一定数值需要 对均布活荷载的取值进行折减。(Y) 15.土的侧压力是指挡土墙后的填土因自重或外 荷载作用对墙背产生的土压力。(Y) 16.波浪荷载一般根据结构型式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Y) 17.先张法是有粘结的预加力方法,后张法是无粘结的预加力方法。(Y) 18.在同一大气环境中,各类地貌梯度风速不同,地貌越粗糙,梯度风速越小。(N)19.结构构件抗力R是多个随机变量的函数,且近似服从正态分布。(N) 20.温度作用和变形作用在静定结构中不产生内力,而在超静定结构中产生内力。(Y) 21.结构可靠指标越大,结构失效概率越小,结构越可靠。(Y) 22.朗肯土压力理论中假设挡土墙的墙背竖直、光滑、填土面水平无超载。(Y) 23.在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假设中,墙背与填土之间既无摩擦力也无剪力存在。(Y) 24.在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假设中,墙背与填土之间虽然无摩擦力,但仍有剪力存在。(N) 25.土的自重应力为土自身有效重力在土体中引起的应力。(Y) 26.不但风的作用会引起结构物的共振,水的作用也会引起结构物的共振。(Y) 27.平均风速越大,脉动风的幅值越大,频率越高。(N) 28.风压是指风以一定的速度向前运动受到阻塞时对阻塞物产生的压力。(Y) 29.地震作用中的体波可以分为横波和纵波,两者均可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N) 30.如果波浪发生破碎的位置距离直墙在半个波 长以内,这种破碎波就称为近区破碎波。(Y)31.远区破碎波与近区破碎波的分界线为波浪破 碎时发生在一个波长的范围内。(N) 32.在实际工程设计时,当出现可变荷载,应采用 其荷载组合值。(N) 33.对于静定结构,结构体系的可靠度总大于或等 于构件的可靠度。(N) 34.对于超静定结构,当结构的失效形态不唯一 时,结构体系的可靠度总小于或等于结构每一失效形态对应的可靠度。(Y) 35.结构设计的目标是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足以 抵抗内力,而变形控制在结构能正常使用的范围内。(Y) 36.对实际工程问题来说,由于抗力常用多个影响 大小相近的随机变量相乘而得,则其概率分布一般来说是正态的。(N) 37.结构可靠度是指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是结 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语法精粹(终稿)

1. 关系副词eweek. 2. A. B which. C. D ? 3.as as A “as...as” 例如: B.as ??? as 例如: (二): . (三): 从句)gthecase. 就是that不做任 ,doubt,suggestion explanation truth,knowledge 或whether that不做 that做定

2 3 4 nity. VII. 1. 句话说) 2.括) 关系。 3. (四): 1. should might 2. er. 3. ? 4. ● 词原形,(建议) ??? ●(should oposal. arty. ●I wroteit) 通常用于动词: 属静态 被省 句子,seldom,等。

7 ???? oblem. ???? 注意:不用was 找他。 答案词, 不能说 8 ???( ????? ( 定义:特点等。 ● ● 所属等。 1 2 smell, remain 3 面) poorly(身 ) ,usually ,below 等 ,perfectly, 注意

式地)(以前) 10.free freely (九):前,an 如: 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民 II 1. 2 3 4 5 (十): 1 “willyou”,如:

1 assroom. 2 3 ??? 别力。 (十三): 1.rise, ?“rise”提高”。 “arise”其语义为“义为“ https://www.360docs.net/doc/4b8880942.html,y, “lay” “lie” “lie” 3.sit, “sit” “seat” 4. “affect” “effect”dy. 5.hang 当hang 而当hang 6. 7.take :? 8. 9.fit, “fit”指“ 10.搭配

结构设计原理习题-练习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题 一、填空 1.按加工方式不同,钢筋分为()、()、()、()四种。2.()与()通常称为圬工结构。 3.梁内钢筋主要有()、()、()、()等。 4.随着柱的长细比不同,其破坏型式有()、()两种。 5.根据张拉预应力筋与浇筑混凝土构件之间的先后顺序,预应力混凝土分为()、()两类。 6.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主要有以下三项组成()、()、()。7.按照配筋多少的不同,梁可分为()、()、()三种。 8.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主要有()和()两种形式。 9.梁内钢筋主要有()、()、()、()等。 10.()、()、()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11.钢筋的冷加工方法有()、()、()三种。 12.结构的极限状态,根据结构的功能要求分为()、()两类。 13.T形截面梁的计算,按()的不同分为两种类型。 14.在预应力混凝土中,对预应力有如下的要求()、()、()。15.钢筋混凝土梁一般有()、()、()三种不同的剪切破坏形式。16.预应力钢筋可分为()、()、()三种。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其变形随时间延长而增大的现象称为徐变。()2.抗裂性计算的基础是第Ⅱ阶段。()3.超筋梁的破坏属于脆性破坏,而少筋梁的破坏属于塑性破坏。()4.增大粘结力、采用合理的构造和高质量的施工、采用预应力技术可以减小裂缝宽度。()5.当剪跨比在[1, 3]时,截面发生斜压破坏。. ()6.预应力损失是可以避免的。()7.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时,就不能满足结构功能的要求,这种特殊状态称为结构的极限状态。()8.箍筋的作用主要是与纵筋组成钢筋骨架,防止纵筋受力后压屈向外凸出。() 9.采用预应力技术可杜绝裂缝的发生或有效减少裂缝开展宽度。()10.为了保证正截面的抗弯刚度,纵筋的始弯点必须位于按正截面的抗弯计算该纵筋的强度全部被发挥的截面以内,并使抵抗弯矩位于设计弯矩图的里面。()11.偏心距增大系数与偏心距及构件的长细比有关。()12.钢筋混凝土梁的刚度是沿梁长变化的,无裂缝区段刚度小,有裂缝区段刚度大。()13.钢筋按其应力应变曲线分为有明显流幅的钢筋和没有明显流幅的钢筋。()14.因为钢筋的受拉性能好,所以我们只在受拉区配置一定数量的钢筋而在受压区不配置钢筋。()15.当轴向力的偏心较小时,全截面受压,称为小偏心受压。() 越大越好。()16.有效预应力 pe

结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

结构设计原理案例计算步骤 一、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计算公式: ——水平力平衡 ()——所有力对受拉钢筋合力作用点取矩() ()——所有力对受压区砼合力作用点取矩()使用条件: 注:/,&& 计算方法: ㈠截面设计yy 1、已知弯矩组合设计值,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截面尺寸b、h,计算。 ①由已知查表得:、、、; ②假设; ③根据假设计算; ④计算(力矩平衡公式:); ⑤判断适用条件:(若,则为超筋梁,应修改截面尺寸或提 高砼等级或改为双筋截面); ⑥计算钢筋面积(力平衡公式:); ⑦选择钢筋,并布置钢筋(若 ,则按一排布置); 侧外 ⑧根据以上计算确定(若与假定值接近,则计算,否则以的确定值作 为假定值从③开始重新计算); ⑨以的确定值计算; ⑩验证配筋率是否满足要求(,)。 2、已知弯矩组合设计值,材料规格,设计截面尺寸、和钢筋截面面积。 ①有已知条件查表得:、、、; ②假设,先确定; ③假设配筋率(矩形梁,板); ④计算(,若,则取); ⑤计算(令,代入); ⑥计算(,&&取其整、模数化); ⑦确定(依构造要求,调整); ⑧之后按“1”的计算步骤计算。 ㈡承载力复核 已知截面尺寸b、,钢筋截面面积,材料规格,弯矩组合设计值,

所要求的是截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并判断是否安全。 ①由已知查表得:、、、; ②确定; ③计算; ④计算(应用力平衡公式:,若,则需调整。令, 计算出,再代回校核); ⑤适用条件判断(,,); ⑥计算最大弯矩(若,则按式计算最大弯矩) ⑦判断结构安全性(若,则结构安全,但若破坏则破坏受压区,所以应以受压区控制设计;若,则说明结构不安全,需进行调整——修改尺寸或提高砼等级或改为双筋截面)。 二、双筋矩形截面梁承载力计算 计算公式: , ,()+() 适用条件: (1) (2) 注:对适用条件的讨论 ①当&&时,则应增大截面尺寸或提高砼等级或增加的用量(即 将当作未知数重新计算一个较大的);当时,算得的即为安全要 求的最小值,且可以有效地发挥砼的抗压强度,比较经济; ②当&&时,表明受压区钢筋之布置靠近中性轴,梁破坏时应变较 小,抗压钢筋达不到其设计值,处理方法: a.《公桥规》规定:假定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力的合力作用点与受压区钢筋合力作用 点重合,并对其取矩,即 令2,并 () 计算出; b.再按不考虑受压区钢筋的存在(即令),按单筋截面梁计算出。 将a、b中计算出的进行比较,若是截面设计计算则取其较小值,若是承载能力复核则取其较大值。 计算方法: ㈠截面设计 1.已知截面尺寸b、h,钢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桥梁结构重要性系数,弯矩组合 设计值,计算和。 步骤: ①根据已知查表得:、、、、; ②假设、(一般按双排布置取假设值); ③计算;

中小学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语法点梳理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语法点梳理 新概念一共144课,其中单课为课文,双课为语法和练习。整本书是以单数课为正课,并附带有插图而双数课则是针对单数课所讲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从此出展现出整个新概念一教材区别于其他教材的独特之处。 以下是对新概念一整本教材的理解和剖析,以供各位对整个课本的理解和把握上参考和借鉴。 首先根据课本中出现的时态来分析: 本册书的语法出现层次性和规律性是很强的,首先我们先来整本书中都出了哪些时态,这些时态的具体分布和讲解时我们大家需要注意的递进性。 Lesson 31—34现在进行时 Lesson 37—40第一次出现be going to的将来时 Lesson 51—56一般现在时 Lesson 67—76为一般过去式 Lesson 83—90为现在完成时 Lesson 91—96为一般将来时(will) Lesson 117—118过去进行时 Lesson 119—120过去完成时 除去前面所有时态和句型所占据的76课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以下的68课,每一课小的语言点,语法点都是在什么地方,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讲解。 在这里告诉学员新概念一的每一个单课的重点都是出现双课的标题和课后的练习题里面。 Lesson1—2

语言点:与陌生人说话或引起别人的注意。Excuse me. Yes? Pardon? Thank you very much.语法点:主系表结构this为主语,名词做表语1的一般疑问句以及它的肯定回答。Is thisyour handbag? Yes, it is. Lesson 5—6 语言点:如何介绍别人。This is Miss Sophie Dupont. Nice to meet you. 语法点: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的主系表结构。She is French. He is German. It’s a Volvo.(L6)a/an的使用。 Lesson 7—8 语言点:如何自我介绍和相互认识。 语法点:主语为第二人称的主系表结构。Are you French? What nationality are you? What’s your job?特殊疑问句。Lesson 9—10 语言点:朋友或熟识的人之间如何相互问候。How are you? 语法点:主系表结构形容词做表语。 介词短语表示位置near the window, on the televion, on the wallLesson 29—30 语言点:如何发号命令。 语法点:祈使句(肯定)。 动词与宾语的固定搭配。 Lesson 37—38 语言点:如何表达将要做的事情。 语法点:现在进行时态be going to do结构表达将要发生的事情。 There be句型的一般疑问句形式。 Lesson 41-42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语法解析:类比法、夸张法、排比法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语法解析:类比法、夸张法、排比法 类比法(Analogy)是一种词义修辞格,把两种本质上不相同的事物就其某方面的共同 点进行比较,通过比喻说明某种道理或描绘某种复杂情况。例如,Lesson 27的第一句, “It has been said that everyone lives by selling something.” 作者把人们生活工作的方式类比成销 售货物的方式,每个人都是一定意义上的推售员,抽象的为谋生而付出的努力被比喻成具体的可供售卖的货物。通过这样的类比,读者找到了联系的线索,加深对句子的理解并引起共鸣。假如我们要借助类比描绘英语的作用,我们就可以说,“What English means to a student is what weapons mean to the soldiers who fight in the battlefield.” 或“If we obtain English proficien cy, we obtain the key which leads us to more knowledge and opportunities.” 夸张法(hyperbole)也是词义修辞,刻意地夸大或缩小把事物的特征,在数量,形状和 程度上加以渲染,“言过其实”地使事物的本质特征更好地呈现出来,给人强烈的印象。Lesson 49, 作者谈到阿姨家的仆人数量时提及”an army of servants (仆人大军)” and “the shifting population(流动人口)”, 把Bessie导致布丁砸在桌上的小意外说成“catastrophe (大 灾难)”, 不难看出这些都是夸张的例子。如果我们的朋友多不胜数,我们也可以自豪地说,“I have an army of friends.”, 但是如果他们都是“the shifting population who just come and go into my life without even a hello or goodbye (他们只是连招呼不打就来来去去的流动人口)”,那么这样的友情带来的只是一个“catastrophe”, 因为没有得到真正的知己。 排比法(Parallelism),属于结构修辞,以语法结构对称来突出意义,增添气势。Lesson 51,阐述Bagrid预测计算机的功能, 文中出现了连续四个排比,充分证明了Bagrid非凡的 眼光,“Bagrid foresaw a time when computers would be small enough to hold in the hand, when they would be capable of providing information about traffic jams…, when they would be used in hospital…, when they would relieve office workers and accountants of dull, repetitive clerical work..”排比是最常用的修辞之一,排比项通常以三项为起点,控制于五项之内。 结合一个写大学教育的主题,以下的排比句跃然纸上, “University is the place where we absorb the most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where we encounter friends of lifetime, where we cultivate our characters and personalities, where we create the most impressive part of our life.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复习题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复习题 第一章荷载类型 1.荷载:由各种环境因素产生的直接作用在结构上的各种力称为荷载。 2.作用:能使结构产生效应(结构或构件的内力、应力、位移、应变、裂缝等)的各种因素总称为作用。 3.荷载与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荷载不一定能产生效应,但作用一定能产生效应。 联系:荷载属于作用的范畴。 第二章重力 1.土是由土颗粒、水和气体组成的三项非连续介质。 2.雪压:单位面积地面上积雪的自重。 3.基本雪压: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根据气象记录资料经统计得到的在结构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的最大雪压值。 第三章侧压力 1.根据挡土墙的位移情况和墙后土体所处的应力状态,土压力可分为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 三种土压力的受力特点: (1)静止土压力: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不产生任何方向的位移或转动而保持原有的位置,墙后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 (2)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土压力的作用下,背离墙背方向移动或转动时,墙后土压力逐渐减小,当达到某一位移量值时,墙后土体开始下滑,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达到最小值,滑动楔体内应力处于主动极限平衡状态。 (3)被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墙背方向移动或转动时,墙体挤压土体,墙后土压力逐渐增大,当达到某一位移时,墙后土体开始上隆,作用在档土墙上的土压力达到最大值,滑动楔体内应力处于被动极限平衡状态。 2.水对结构物的力学作用表现在对结构物表面产生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静水压力可能导致结构物的滑动或倾覆;动水压力,会对结构物产生切应力和正应力,同时还可能引起结构物的振动,甚至使结构物产生自激振动或共振。 3.(1)冻胀力:在封闭体系中,由于土体初始含水量冻结,体积膨胀产生向四面扩张的内应力,这个力称为冻胀力。(2)冻土:具有负温度或零温度,其中含有冰,且胶结着松散固体颗粒的土,称为冻土。 (3)冻胀原理:水分由下部土体向冻结锋面迁移,使在冻结面上形成了冰夹层和冰透镜体,导致冻层膨胀,底层隆起。(4)影响冻土的因素:含水量、地下水位、比表面积和温差。 第四章风荷载 1.基本风压:按规定的地貌、高度、时距等量测的风速所确定的风压称为基本风压。通常应符合以下五个规定:标准高度的规定(10m)、地貌的规定(空旷平坦)、公称风速的时距(10分钟)、最大风速的样本时间(1年)和基本风速重现期(30-50年)。 2.风效应可以分为顺风向结构风效应和横风向结构风效应两种。 3.速度为的风流经任意截面物体,都将产生三个力:物体单位长度上的顺风向力p D、横风向力P L以及扭力矩P M。 第五章地震作用 1.地震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地震。 2.(1)震源:即发震点,是指岩层断裂处。 (2)震中:震源正上方的地面地点。 (3)震源深度:震中至震源的距离。 (4)震中距:地面某处到震中的距离。 (5)震级:衡量一次地震规模大小的数量等级。 (6)地震能:一次地震所释放的能量。 (7)烈度:某一特定地区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8)地震波:传播地震能量的波 3.地震波分为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在地面附近传播的面波。 第七章荷载的统计分析 1.平稳二项随机过程荷载模型的假定为: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语法及专项练习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语法点归纳 新概念一共144课,其中单课为课文,双课为语法和练习。整本书是以单数课为正课,并附带有插图而双数课则是针对单数课所讲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从此出展现出整个新概念一教材区别于其他教材的独特之处。以下是对新概念一整本教材的理解和剖析,以供各位对整个课本的理解和把握上参考和借鉴。 首先根据课本中出现的时态来分析: 本册书的语法出现层次性和规律性是很强的,首先我们先来整本书中都出了哪些时态,这些时态的具体分布和讲解时我们大家需要注意的递进性。 Lesson 31—34 现在进行时 Lesson 37—40 第一次出现be going to 的将来时 Lesson 51—56 一般现在时 Lesson 67—76 为一般过去式 Lesson 83—90 为现在完成时 Lesson 91—96 为一般将来时(will) Lesson 117—118 过去进行时 Lesson 119—120 过去完成时 除去前面所有时态和句型所占据的76课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以下的68课,每一课小的语言点,语法点都是在什么地方,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讲解。 在这里告诉学员新概念一的每一个单课的重点都是出现双课的标题和课后的练习题里面。 Lesson1—2 语言点:与陌生人说话或引起别人的注意。Excuse me. Yes? Pardon? Thank you very much. 语法点:主系表结构this为主语,名词做表语1的一般疑问句以及它的肯定回答。Is this your handbag? Yes, it is. Lesson 5—6 语言点:如何介绍别人。This is Miss Sophie Dupont. Nice to meet you. 语法点: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的主系表结构。She is French. He is German. It’s a Volvo.(L6) a/an 的使用。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重点语法总结:名词性从句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重点语法总结:名词性从句 王牌要点:通常由 that或疑问词导出。 1. How some mammals came to live in the sea is not know.(主语从句) 2. The attorney told his client that they had little chance of winning the case.(宾语从句) 3. The problem is what we'll do next.(表语从句) 4. We have no idea that he has come back.(同位语从句) 同位语(Appositive): 同位语是英语语法的重点内容,也是各类考试中的一个考点,同时,在写作中正确运用同位语可以使你的句型更加简洁得体。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第一课有这样一个句子: When reports came into London zoo that a wild puma had been spotted forty-five miles south of London, they were not taken seriously.

(当伦敦动物园接到报告说,在伦敦以南45英里处发现一只美洲狮时,这些报告并没 有受到重视。) 在这里,a wild puma had been spotted forty-five miles south of London就是同位语从句,它本来应该放在“reports”后面,这里却被放在了谓语成分 came into London zoo的后面, 目的是让句型显得更为稳重。 I.简单记忆:同位语从句,就是对某些名词做进一步的解释的句子。 I was greatly shocked when I heard the news that his father died yesterday. (that 引导的句子解释了news的内容,注意:that不做任何成分) We have to face the fact that the weather is unexpectedly bad. (that 引导的句子解释了fact的内容) II.联想记忆: 能接同位词从句的名词有:belief(信仰),fact,idea,doubt,rumor(谣言), evidence(证据),conclusion(结论),suggestion(建议),problem,order,answer, discovery(发现)explanation(解释),principle(原则),possibility(可能性),truth,promise(承诺),report(报告),statement(声明),knowledge(知识),opinion(观点),likelihood(可能性) [大声朗读三遍,背下即可。]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crl

二、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作用是替混凝土受拉或协助混凝土受压。 2、混凝土的强度指标有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和混凝土抗拉强度。 3、混凝土的变形可分为两类:受力变形和体积变形。 4、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的钢筋,不仅要强度高,而且要具有良好的塑性、可焊性, 同时还要求与混凝土有较好的粘结性能。 5、影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强度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为混凝土强度、浇筑位置、保护层厚度及钢筋净间距。 6、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力学性能不同的材料能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其主要原 因是:钢筋和混凝土之间具有良好的粘结力、钢筋和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接近和混 凝土对钢筋起保护作用。 7、混凝土的变形可分为混凝土的受力变形和混凝土的体积变形。其中混凝土的徐变 属于混凝土的受力变形,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属于混凝土的体积变形。 (二)判断题 1、素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是由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控制的。 ...................... [X] 2、混凝土强度愈高,应力应变曲线下降愈剧烈,延性就愈好。...................... [X] 3、线性徐变在加荷初期增长很快,一般在两年左右趋以稳定,三年左右徐变即告基本终止。......................................................................... [V] 4、水泥的用量愈多,水灰比较大,收缩就越小。................................... [X] 5、钢筋中含碳量愈高,钢筋的强度愈高,但钢筋的塑性和可焊性就愈差。............. 【V] (三)名词解释 1、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 我国《公路桥规》规定以每边边长为150mm勺立方体试件,在20C± 2C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0%^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天,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极限强度值(以MPa计)作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用符号f cu表示。 2、混凝土的徐变 ----- 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时间而增加,亦即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这种现象被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3、混凝土的收缩 ----- 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的收缩。 (四)简答题 2、简述混凝土发生徐变的原因? 答: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凝胶体中的水份逐渐压出,水泥石逐渐粘性流动,微细 空隙逐渐闭合,细晶体内部逐渐滑动,微细裂缝逐渐发生等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第二章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计算的原则 三、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结构设计的目的,就是要使所设计的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在具有足够可靠性性 的前提下,完成全部功能的要求。 2、结构能够满足各项功能要求而良好地工作,称为结构可靠,反之则称为失效,结 构工作状态是处于可靠还是失效的标志用极限状态来衡量。 3、国际上一般将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三类: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破坏

新概念英语第1册第87-88课课重点语法

新概念英语第1册第87-88课课重点语法 第87-88课的内容: 一、重要句型或语法 1、现在完成时 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结果,基本形式为have/has done。本课侧重的是标志性词语yet的用法和不规则的过去分词。如:Have your mechanics finished yet? 二、课文主要语言点 Is my car ready yet? 1)ready,准备好了的。 2)yet用于疑问句,起加强语气作用。 What's the number of your car? It's LFZ 312G. 1)What's the number of ...?,用来询问某物的号码,如:What's the number of your phone?,相当于What's your phone number? 2)汽车牌照的号码只要按顺序逐个读出即可。 When did you bring it to us? I brought it here three days ago. 1)此处动词采用一般过去时,是因为他们在讨论的是三天前发生的事情。 2)bring sth. to sb.,把某物带给某人。 3)可复习ago表示过去时间的用法。 Ah, I remember now. 注意remember的读音和拼写。 Have your mechanics finished yet? No, they're still working on it. 1)finish,完成,结束。如果后面再接动词,要用doing,如finish working。 2)此处yet用来加强语气。 3)still,仍然,用来加强语气。 4)work on sth.,忙于。 Let's go into the garage and have a look at it. 1)Let's用来引导祈使句,后面要接动词原形。 2)注意garage的发音:美 [ɡ?'rɑ??] ;英 ['ɡ?rɑ??]。 3)have a look at sth.,看一看某物。 Isn't that your car? Well, it was my car. 1)Isn't在此用来引导反问句。 2)此处的was用了斜体,起到强调作用,意思是这车子曾经是我的,但现在不是了。意思是:车子坏得已经认不出来了。 Didn't you have a crash? have a crash,表示出车祸了、撞车了。crash作为动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参考试卷及答案

重点看作业的18套试卷(重点)!18套试卷中有不明 白的可以询问去听课的同学! 第18套习题的最后一题计算题可能会考类似的题目! 书P190例题6-4、6-5,会有类似计算题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参考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结构的功能包括 安全性 、 适用性 和 耐久性 。 2.某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服从正态分布,抽样试验统计结果:强度平均值为2fcu N/mm 35=μ,均方差为2fcu N/mm 6.3=σ,试确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95%保证率)为 29.08 2N/mm 。 3.8.8级高强度螺栓的屈服强度为 640 2N/mm 。 4.在进行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将实际的混凝土受压区混凝土应力分布 状况简化为等效矩形分布,简化中遵循的两个原则是 合力大小不变 和 合力点作用位置不变 。 5.在钢筋混凝土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中,进行截面限制条件的验算,是为了防止 斜压 破坏。 6.轴心压杆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包括强度和稳定两个方面,可分别由式 n N f A σ=≤ 及 N f A σ?=≤ 表达。 7.钢梁丧失整体稳定性属于 弯扭 屈曲。 8.在复核钢筋混凝土T 形截面构件时,若''1f f y c s h b f f A α≤ ,则说明中和轴在 翼缘 (翼缘、腹板)内。 9.在钢筋混凝土弯剪扭构件的设计计算中,箍筋对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无 (有、无)贡献,对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有 (有、无)贡献,对受扭承载

力有(有、无)贡献。 10.轴心受压钢柱的合理的截面形式应根据等稳定性条件来确定。 二、选择题(单选题) 1.一般来说,砼的棱柱体强度比立方体强度低,这是因为(C )。(A)立方体振捣更为密实(B)工程实际与试验室条件的差异(C)压力机垫板对立方体的摩擦作用影响大 (D)棱柱体不容易做到轴心受压 2.砼在双向应力下(C )。 (A)双向受压的强度基本等于单向受压 (B)双向受拉下,一向的抗拉强度随另一向拉应力的增加而提高(C)双向受压下,一向的抗压强度随另一向压应力的增加而提高(D)双向受拉下,一向的抗拉强度随另一向拉应力的增加而下降3.当砼应力(σc/fc)不超过多少时,徐变为线性徐变(C )(A)0.6 (B)0.75 (C)0.5 (D)0.9 4.我国砼规范以(B )概率法为基础。 (A)半概率(B)近似概率 (C)全概率(D)伪概率 5.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相比(A )。 (A)允许出现的概率高些(B)出现概率相同 (C)失效概率小些(D)视具体情况而定 6.安全等级为二级的建筑, 属脆性破坏的构件, 其β值为(A )。(A)3.7 (B)3.2 (C)4.2 (D)2.7 7.结构的功能包括(C )。 (A)强度, 变形, 稳定(B)实用, 经济, 美观 (C)安全性, 适用性和耐久性(D)承载能力,正常使用 8.活载的基本代表值是(B )。 (A)设计值(B)标准值 (C)组合值(D)准永久值 9.下面哪些因素对提高砌体强度不利(C )。 (A)砌体和砂浆强度越高(B)砂浆的流动性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