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系统与分类PPT课件

合集下载

植物系统分类学PPT课件

植物系统分类学PPT课件
Takhtajan,1954; Cronquist,1958; 1980;1981
.
5
二. 分类目的(the aim of taxonomy)
1. To provide a convenient method of identif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2. To provide a classification which as far as possible expresses the natural relationships of organisms
3. to detect evolution at work, discovering its processes and interpreting its results.
.
6
三 分类的单位和阶层系统
1 分类的单位(taxon) 界、门、纲、目、科、属、种
2 阶层系统(hierarchy): 把各个分类等级按照高低和从属关系的 顺 序排列起来,就是分类的阶层系统。
❖ 居群(population):占据特定空间的、由交 配和亲子关系联系起来的同一物种的个体群, 是物种存在的具体形式。
.
10
三 植物的命名法:
林奈
Carl Von Linné(17071778,又译林耐、林 内),瑞典博物学家,创 立了双名命名法。
“species plantarum”
.
11
(一)种的命名 (银杏Ginkgo biloba L.)
(10)粘菌门(Myxomycophyta) (11)真菌门(Eumycophyta) (12)地衣门(Lichens) (13)苔藓植物门(Bryophyia) (14)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15)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16)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2024版植物学ppt课件

2024版植物学ppt课件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吸收和分泌作 用
2024/1/25
14
2024/1/25
04
植物的繁殖器官
15
花的结构与功能
花萼
位于花的最外层,由绿 色叶状片构成,起保护
作用。
2024/1/25
花冠
位于花萼内侧,由花瓣 组成,具有吸引传粉者
的作用。
雄蕊
雌蕊
花的雄性生殖器官,由 花丝和花药组成,产生
24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特点
藻类植物
水生或陆生,无根茎叶分化,光合作 用。
02
苔藓植物
陆生,有类似根茎叶的分化,但无维 管束,孢子繁殖。
01
03
蕨类植物
陆生,有根茎叶分化,维管束组织发 达,孢子繁殖。
被子植物
种子有果皮包被,双受精现象,种类 繁多。
05
04
裸子植物
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如松、柏等。
2024/1/25
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不断适应各种环境条件, 形成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
26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2024/1/25
27
脱落酸
抑制细胞分裂和伸 长,促进叶片脱落 和果实成熟。
2024/1/25
生长素
促进细胞伸长和分 裂,影响植物的生 长和发育。
细胞分裂素
促进细胞分裂和扩 大,延缓叶片衰老。
乙烯
促进果实成熟和器 官脱落。
21
环境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
光照强度、光质和光周期对植 物的生长和发育有重要影响。
土壤
土壤中的养分、水分、空气和 微生物等因素都会影响植物的 生长和发育。
种皮
种子的最外层,具有保护 作用。

植物学课件

植物学课件
10、微管、微丝:是一些管状或丝状的结构, 它们交织在一起成为一个网状结构,称 为细胞骨架,帮助细胞保持一定的形状, 促使细胞成分运动,将细胞核和细胞器 定位于细胞质中。

本教材采用两界系统。
植物界的发生发展
❖ 简单→复杂 ❖ 水生→陆生 ❖ 低级→高级
❖ 内容
❖ 植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科, 研究对象是植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
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植物 和外界环境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
❖ 分支学科:植物形态学、分类学、生理学、 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等。
❖ 白色体:不含色素,小、多,常为圆球 形或纺缍形,含淀粉的为淀粉体,含蛋白 质的为造蛋白体,含油滴的叫造油体.
❖ 有色体:含叶黄素、胡萝卜素等,呈黄 色、橙黄色或橙红色,形状各异,分布在 花和果实的细胞中。
❖ 叶绿体:含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
❖ 秋季叶绿素被破坏后,叶片才显示出黄 色。
黑暗
❖ 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提出Cell theory (细胞学说):细胞是有机体,动、植物都 是这些有机体的集合物,它们按照一定的规 则排列在动、植物体内。
❖ 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 游 离:球形、椭圆形 ❖ 多 细 胞:多面体(由于挤压),14面体
(未经分化的薄壁细胞)。细胞的形态与 其功能以及外界环境是密切相联的。 ❖ 输导作用:长柱形 ❖ 支持作用:长梭形 ❖ 吸收作用:能产生管状突起
选择透性膜。
❖ ⑵细胞器:由原生质体分化成的有生命的 结构(细胞质中具一定形态结构和特定功 能的小“器官”)。
❖ ⑶胞基质(P27):有弹性和粘性的胶体溶 液,作胞质运动,胞质运动是一种生命现 象,细胞死亡,流动也停止。
❖ 质膜是一层单位膜,单位膜是在电子显微镜 下显示出由三层结构组成为一个单位的膜。

裸子植物1(系统分类)PPT课件

裸子植物1(系统分类)PPT课件

-
24
3 松杉纲(Coniferopsida)
松 杉 目 Pinales 罗汉松目 Podocarpales 三尖杉目 Cephalotaxales 红豆杉目 Taxales
-
25
-
26
南洋杉球松科果杉Acor目naeusPc松ainr科iaPclieenaasceeae
杉科Taxodiaceae 柏科Cupressaceae
-
36
买麻藤Gnetum montanum
-
37
裸子植物用途
用材树种:红松,杉木,云杉,冷杉, 柏木等; 园林观赏树种:雪松,南洋杉,日本金 松,金钱松,银杏,苏铁,樟子松,圆 柏,铅笔柏,罗汉松,侧柏,柏木,杜 松等; 药用植物:银杏,麻黄, 纤维植物:买麻藤
-
38
-
18
小孢子叶球
-
19
-
20
2 银杏纲(Ginkgopsida)
现存1目1科1属1种,中国特有:
银杏目 Ginkgoales 银杏科 Ginkgoaceae 银杏属 Ginkgo
银杏 Ginkgo biloba Linn.
-
21
-
22
-
23
银杏银G杏in目kgGoinbkilgoobaales
四纲系统(Four-Class System)
——郑万钧系统(Cheng’s System)
1 苏铁纲(Cycadopsida):苏铁目
2 银杏纲(Ginkgopsida):银杏目
3 松杉纲(Coniferopsida)(球果纲):
松杉目、罗汉松目、三尖杉目、红豆杉目
4 盖子植物纲(Chlamydospermopsida):

植物学ppt_图文

植物学ppt_图文

三、植物命名法
同物异名
同名异物
学名是国际植物命名法所规定的。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CBN)(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 clature)是1867 年A.P.De-Candollo等倡议的。 规定使用双名法。
一个完整的学名=属名+种加词+定命人 学名由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其他文字构成。
属名的第一个子母必须大写,其余必须小写。
如:Photinia chingiana Ching
( 为什么要使用拉丁文)
(1)属名的来源 (2)种加词的来源 (3)命名人 (4)其它
-- et --、--(jao)--、--ex--(后者带前者发表) --em--、(后者补充修订) --in--、(前者委托后者在文章中发表)
(1)单细胞、群体、丝状体; (2)原核生物,有周质(色素质)和中心质(中央体)的分化; (3)细胞壁主要的成分为粘肽,外面有果胶酸和粘多糖构成的胶
质鞘包围。(有的认为细胞壁主要的成分为纤维素) (4)含叶绿素a、藻蓝素、藻红素等; (5)光合产物为蓝藻淀粉和蓝藻颗粒体; (6)生活史中无如何运动细胞;
2、繁殖 (1)营养繁殖 单细胞类型---直接分裂 群体类型---大群体破裂为小群体 藻丝体类型---形成藻殖段(形成原因:
细胞死亡、形成异形胞、分离盘、其他) (2)无性生殖 厚壁孢子、外生孢子、内生孢子 无有性生殖
3、分布
营养细胞 死细胞
隔离盘
4、蓝藻的代表植物
1纲(蓝藻纲)、3目(色球藻目、管孢藻目、颤藻目) 、150属、1500余种
居群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活着的同种 个体的集群体。广义的居群概念和物种相似。

植物学(完整课件)

植物学(完整课件)
植物学(完整课件)
CONTENTS
• 植物学概述 • 植物细胞与组织 • 植物的营养器官 • 植物的繁殖器官 • 植物的生长发育 • 植物的分类与进化
01
植物学概述
植物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来自植物学的定义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生命现象和植 物界演化规律的科学,涉及植物 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分 类、进化等方面。
生活在水中,无根、茎、叶的分化,通过光合 作用制造有机物。
01
地衣植物
由藻类和真菌共生而成,具有独特的 形态和生理特征。
03
蕨类植物
具有真正的根、茎、叶和孢子囊,生活在阴 湿环境中。
05
02
菌类植物
包括细菌、真菌等,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 合作用,通过吸收其他生物体或有机物的营 养而生活。
04
苔藓植物
开花与传粉
受精与结实
花粉在柱头上萌发,产生花粉管,将 精子输送到胚珠内与卵细胞结合,形 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种子。
植物开花后,雄蕊产生花粉,雌蕊柱 头接受花粉,完成传粉过程。
植物生长与发育的调控
01
激素调节
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生长素、赤
霉素、细胞分裂素等。
02
环境因子
根的类型
主根、侧根、不定根
茎的结构与功能
茎的基本结构
节、节间、叶痕、芽
茎的主要功能
支持叶、花和果实,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贮藏营养物质
茎的类型
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匍匐茎
叶的结构与功能
叶的基本结构
01
叶片、叶柄、托叶
叶的主要功能
02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吸收和分泌作用
叶的类型
03

植物系统和分类PPT讲稿

植物系统和分类PPT讲稿
2菌物的主要类群
– 粘菌门:无细胞壁,营养体同变形虫,无性生殖产生具纤 维素壁的孢子(如发网菌)
– 真菌门:具几丁质的细胞壁,营养体为菌丝组成的菌丝体 – 地衣:真菌和藻类共生的复合体
现在您浏览的位置是第二十页,共八十页。
真菌门
1真菌门的主要特征
(1)营养体
无隔菌丝(菌丝无隔多核) 菌丝
有隔菌丝(菌丝有隔,有单核、2核和多核)
• 其他:一般不具膜细胞器,鞭毛不为 9+2型,细胞壁主要为
肽葡聚糖
2. 现存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古细菌、蓝藻、原绿藻
3. 原核藻类
• 蓝藻门:含叶绿素a,藻胆素 • 原绿藻:含叶绿素a、b,不含藻胆素
4. 原核菌类 • 细菌门:单细胞结构,裂殖
• 放线菌:分支状菌丝体,孢子繁殖,格兰染色阳性(紫色);弗兰克菌(非豆科木本
– 地衣体的组成——菌藻共生体
A.根霉 B.灵芝 C.酵母菌 D.蘑菇
3.(05年)从栽培木耳的木头上采摘下的新鲜木耳,其菌丝
体是:
A单核丝状体 B.双核丝状体 C.多核丝状体
D.无隔丝状体
4.(09年)蘑菇的伞状子实体又称()
A.子座 B.子实层 C.担子果 D.子囊果
现在您浏览的位置是第二十六页,共八十页。
5.(10年)酵母菌产生的有性孢子是(1分) A.芽孢子 B.卵孢子 C.分生孢子 D.子囊孢子 6.下列哪项特征不属于蘑菇所具有的特征( )。 A. 双核菌丝 B.担孢子 C.锁状联合 D.游动孢子 7.下列特征中,毛霉属所具有的特征为() A.孢子囊的层出形成 B.双游现象 C.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 D.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 8.蘑菇在其生活史中的特点是() A. 无隔菌丝,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 B. 有隔菌丝,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孢子

植物学—系统与分类

植物学—系统与分类
takhtajan系统赞成真花学说221958年美国克郎奎斯特cronquist的系统二植物界的分门别类植物界的分门别类23裸藻门绿藻门轮藻门金藻门甲藻门褐藻门红藻门蓝藻门细菌门细菌门粘菌门真菌门地衣门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藻类植物低等植物无胚植物原植体植物孢子植物隐花植物隐花植物24菌类植物植物界颈卵器植物高等植物有胚植物茎叶体植物种子植物显花植物维管植物三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命名和命名251
物种概念
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
种间杂交后代不育 物种是生物进化与自然选择的产物。
亚种(Subspecies,ssp.) 种内个体在地理和生殖上发生隔离初期所形成 的群体,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区,故
亦称“地理亚种”。
如:稻种下的籼稻和梗稻
自然分类阶段
时间:18世纪末--达尔文《物种起源》 特点:植物分类学家的原则已经开始转向 以植物性状的相似程度来决定植物 的亲缘关系和系统排列

1789年,法国 裕苏(A. L. Jussien 1748-1836) 《植物属志》 1813 年,瑞典植物学家德堪多(A.P.de Candolle17781841)《植物学基本理论》 1862-1883,英国的边沁(G.Bentham)和虎克( J.D.Hooker )三卷《植物属志》
属名+种加词+命名人(姓名的缩写)
一些缩写字的说明
四、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第1次:1867年8月 法国巴黎举行通过《巴黎法规》 第3次:1910年 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会议制定的法规 奠定了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基础
每5年一次的国际植物学会议对法规进行补充和修订 我国正式翻译的法规: 《蒙特利尔法规》匡可任译 《列宁革勒法规》赵士洞译 《圣路易斯法规》朱光华译 1999

植物分类方法和植物分类系统24页PPT

植物分类方法和植物分类系统24页PPT
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植物分类方法和植物分类系统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分类学时期
时间:17世纪-1859年达尔文进化论发表 阶段:
机械分类学阶段 自然分类学阶段
机械分类学阶段
特点:从本草学向分类学过渡,只使用 了植物的1~2个先定性状,使用了 机械的思维方法。
代表成果:
a、英 雷约翰(John Ray 1628-1705)《植物的历史》 《植 物的分类方法》
杂交育种 开发利用新的植物资源 基因工程
(3)是生物科学等相关学科的重要基础
4.植物分类学的历史与 现状
分类学的历史:
人为分类时期 自然分类学时期 系统发育分类学时期
人为分类系统时期 (民间分类学或本草学阶段)
时间:远古-1830年左右 特点:从人类需要和实用角度出发,分
类是人为的。 实例:中国、西方
自然分类阶段
时间:18世纪末--达尔文《物种起源》 特点:植物分类学家的原则已经开始转向
以植物性状的相似程度来决定植物 的亲缘关系和系统排列
1789年,法国 裕苏(A. L. Jussien 1748-1836) 《植物属志》
1813 年,瑞典植物学家德堪多(A.P.de Candolle17781841)《植物学基本理论》
西方
公元前370-285年:亚里斯多德的学生希腊人Theophrastus,被称 为“植物学之父”,著 《植物的历史》,记载已知植物480种 ,用粗放的形态性状分为乔、灌、半灌、草本等4类,已知道 了有限花序和无限花序;离瓣花和合瓣花之分。
公元一世纪:西腊军医Dioscorides 的《医学材料》,描述了近6 00种植物,是最早的本草学书
属 百合属 Lilium 种 野百合 (Lilium brownii) 变种 百合 (Lilium brownii var. viridulum )
物种概念
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 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 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 ➢ 种间杂交后代不育
英文
Kingdom phylum(Division) Class Order Family Genus Species
词尾
phyta
ales aceae
例: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纲 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Monocotyledoneae (Liliopsida) 亚纲 百合亚纲 Liliidae 目 百合目 Liliales 科 百合科 Liliaceae
合:为合并,注意共性和同一性,将相同的个体
合并为同一种,将相近的种合并为相同的属。
排:根据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系统发育的过程,
来安排种和类群的位置,建立分类系统。
名:命名。
3.植物分类学的意义
(1)有利于合理利用植物资源
绞股兰与乌敛莓
上:绞股兰 下:乌敛莓
3.植物分类学的意义
(2)有利于指导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
中国
❖ 《淮南子 》 “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 ❖ 《神农本草经》---我国最早的本草书记载了
365种,将植物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 ❖ 《本草纲目》李时珍---1659被M.Boym译成拉
丁文《Flora Siensis》(中国植物志),收集药物1892 种,将植物 分为草、谷、菜、果、 木5部。 ❖ 《植物名实图考》清朝 吴其骏记载我国植物1714种 ,分为谷、 蔬、山草、湿草、石草、水草、蔓草、 芳草、毒草、果、木等12类。
特斯坦(Wetlstein) 观点:将双子叶植物置于单子叶植物之后,认
为柔荑花序类群植物为双子叶植物的原 始类群。
真花学派:
代表人物:美国的柏施(C. Bessey) 英国的 哈钦森(J. Hutchinson)
观点: 两性花原始,木兰目是最原始的被子 植物。
其余的系统
1954年,前苏联 塔赫他间(A. Takhtajan)系统 ,赞成真花学说
b、瑞士 J.Bauhin和G.Bauhin兄弟,1623年《植物界纵 览》使用了种加词
c、法国 Tournefort (1700年) 《植物基础》 d. 瑞典 林奈C. Linnae性器官来分类是一个首创。 此后又发表了《植物属志》 ,1753年在《植物种志》 首次使用了双名法。
中世纪:几无植物学书籍 十六世纪:本草学研究在西方又开始恢复和发展起来
布隆非尔斯(Brunfels 1464-1534) 凯沙尔宾罗(Caesalpino 1519-1603) 福克斯 (Fuchs 1501-1566) 德罗贝尔(Delobel 1538-1616) 哲拉德(Gerard 1545-1612)等
(显花植物) 被子植物门
(茎叶体植物)
三、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 和命名
1.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 分类阶层 物种概念 种下分类单位
2.植物的命名 植物学名的意义 双名法
1.分类的阶层系统
中文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拉丁文
Regnum Divisio Classis Ordo Familia Genus Species
植 物 学(系统与分类)
毕润成 (教授)
2006.2
主要内容
一、植物分类学概况 二、植物界的分门别类 三、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命名 四、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一、植物分类学概况
1.概念
分类 演化系统
2.植物分类学的任务
分:把形态结构相异,生态环境相异,亲缘关系
较远的植物分为不同的种,差异更大的分为不同的 属、科、目、门、纲。
1862-1883,英国的边沁(G.Bentham)和虎克( J.D.Hooker )三卷《植物属志》
系统发育分类时期
时间:1859年进化论-现在 特点:以性状的演化趋势来推测植物的亲缘关
系,从而建立自然分类系统 学派:假花学派
真花学派
假花学派:
代表人物:德国的恩格勒(A.Engler)和韦
1958年,美国 克郎奎斯特(Cronquist)的系统
二、植物界的分门别类
裸藻门
绿藻门
轮藻门
金藻门
甲藻门 藻类植物
褐藻门
低等植物
红藻门
(无胚植物)
孢子植物 蓝藻门
(原植体植物)
(隐花植物) 细菌门
粘菌门 菌类植物
真菌门
植物界
地衣门
苔藓植物门 颈卵器植物
蕨类植物门
高等植物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门 维管植物 (有胚植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