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用数对表示位置教学反思五篇
篇一: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本节课中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列、行的含义,并弄清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那么。
课本是这样告诉学生的:竖排叫做列,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列“从左往右数〞、行“从前往后数〞,是用数对表示位置的逻辑前提,但是让学生明白站在不同的“观测点〞来观察结论是不同的,确定位置要有统一的标准,有着一定的意义。
“位置〞这一在前面学习了关于位置和方向的一些知识的根底上,内容相对于其他数学知识来说比拟简单,学生易于承受和掌握,于是我设计导学案,大胆放手,把例题设计成填空题的形式逐渐浸透有关数学的知识。
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主线,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历和认知开展程度,有意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设置障碍,从学生在教室中的位置入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
在整个的教学的过程中我设计了看书自学的环节。
稳固进步局部安排了讨论例1和例2的比照,生活中的位置等。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由易到难,从简单的按图来表示位置,到没有来得及展示的位置等题型逐渐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总的来讲,从课堂同学们的表现来讲,每一个同学都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教学设计的目的都很好的得以实现,但是反思自己的教学实际,还有几个方面需改良:1、课堂的引入,假设是发导学案时老师点拨的语言模糊一些,学生的答案不那么统一。
更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统一标准作为前提,作为确定位置的需要,学生求知的欲望会更强。
2、在整节课的设计时,因为知识比拟简单,安排了两个例题,导学案中大多数的同学都已经掌握的知识,因此交流环节有些流于形式,前面来展示的面比拟窄,老师引导语言没有跟上,造成学困生没有吃饱。
3、在学生“说数学〞的训练上还要加强指导,会说、说的明白、简洁利索才是真的理解了。
很多老师的引导性语言可以省略让小老师来代替,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才能。
篇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确定位置?这节课是要求学生能用数对来确定位置,在此之前,学生已会用语言文字描绘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数对的学习将为学生以后学习直角坐标的知识打下根底。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数对表示的物体的对应位置。
结合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内容上作出如下设计:第一层次,引起需求,呈现真实的座位分布图,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描述出班长的位置,由于出现不同的表达方式,引出心理需求“寻找同一标准”;第二层次,约定规则,即新授部分,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易懂,我采取先自学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掌握“行、列”的含义及“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再在逐步引导中攻克重难点,例如,①将座位场景图逐步抽象感受一一对应,②通过“从前向后数”还是“从后向前数”明确观察者的位置;第三层次,学会方法,直接给出数对的表示方式,并作出数学规定;第四层次,五项挑战,在练习中逐步掌握:①用数对表示物体在具体情境中的位置,②根据数对找出相应位置的物体,③区分(x,y)和(y,x),④感受(2,y)(x,4)(x,x)这三种数对类型的特征,④综合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之后,通过磨课、评课,指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重难点把握比较准,教学内容设计比较扎实,挑战练习层层深入,亮点之处在于从真实座位图到场景图再到平面图的逐步抽象。
同时,本节课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教学设计不够放得开,特别是在新授环节的处理上,第一,这里的自学并不是翻转,学生还是在老师的逐步引导下掌握新知,所以并未起到自学效果;第二,这里以自学的方式处理等同于直接授受,学生缺少自己探索发现的过程,以至于整节课有点重心颠倒,重心靠后,重于知识的运用,疏于新知的探索上,也不利于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发展和模型思想的建立。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最深的感悟在于对于新教师,往往会为了确保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和掌控性预设很多,预设多于生成,甚至不自觉预设压制生成,所以要正确把握预设和生成的界限,该放的地方则放,该是属于孩子们思考的时间决不能剥夺,生成要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但预设不能概括生成,有效结合才能充分促进学生学习力的生长。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在数学的奇妙世界里,“用数对确定位置”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帮助我们精准地找到每个点的坐标。
经过这次教学,我有了不少新的思考和感悟。
还记得在课堂刚开始的时候,我问同学们:“如果在一个大大的游乐场里,你们和小伙伴走散了,要怎么告诉对方自己在哪里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回答,有的说“在摩天轮旁边”,有的说“在卖冰淇淋的小店前面”。
但是这些描述都不够准确,可能会让人找错地方。
这时候,我引出了今天的主题——用数对确定位置。
在讲解数对的概念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方格图,就像一个神秘的地图。
我先在上面标上了行和列,然后随机点了一个位置,问同学们:“这个点怎么来准确描述它的位置呢?”有的同学懵懵懂懂,有的同学若有所思。
我引导着他们,从行开始数,再从列开始数,然后把两个数字用小括号括起来,中间用逗号隔开,这就形成了一个数对。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我组织了一个小游戏。
让同学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的同学在自己的方格纸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互相交换,根据对方给出的数对来找到对应的名字。
这个过程中,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有的同学找得很快,得意洋洋地向其他同学炫耀;有的同学找错了,急得抓耳挠腮。
但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对数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可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有一部分同学对于行和列的顺序总是搞混,比如把先数的行当成了列。
还有些同学在写数对的时候,逗号和小括号的使用不够规范。
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这些基础的概念和符号,要更加着重地强调和练习。
另外,在课堂互动环节,我发现有些性格内向的同学参与度不高。
可能是他们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也可能是因为不太敢在大家面前表达自己。
这让我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这些同学,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引导,让他们也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课后的作业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有的同学在描述实际生活中的位置时,不能很好地将数对的知识运用进去。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1 《⽤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确定位置》这节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单元的内容,这⼀单元主要是让学⽣能够理解什么是列和⾏,知道确定第⼏列、第⼏⾏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数对表⽰平⾯上点的位置(限正整数)。
⽽我这⼀节是第⼀课时,这⼀课时主要是要求学⽣能够⽤数对来表⽰所在位置。
在此之前,学⽣已经会有语⾔⽂字描述⾃⼰在教室中的位置,在⽇常⽣活中积累了⽤类似“第⼏排第⼏个”的⽅式描述物体位置的⽅法。
数对的学习将为学⽣以后学习直⾓坐标系打下基础。
“数对”这⼀数学知识对于学⽣来说⽐较抽象,为了解决这⼀问题,我注意了以下⼏点。
1.本节课的教学先让学⽣看情境图,说出⼩军的位置,唤起了学⽣对已有的⽤“第⼏组第⼏个”或“第⼏排第⼏个”的知识来确定位置的经验,帮助学⽣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然后让学⽣根据“⼩军坐在第4组第3个”和“⼩军坐在第3排第4个”确定⼩军的位置,有的从左边数起,有的从右边数起,有的从前边数起,有的从后⾯数起,这样找出的位置不是唯⼀的,使学⽣认识到这样描述位置的⽅法不够准确。
进⽽让学⽣将叙述的语句改准确,从⽽知道了要统⼀说法。
最后让学⽣说⼀说你在班级是第⼏列的⼩游戏,帮助学⽣们进⼀步认识列和⾏。
接着我⼜要求学⽣⽤列和⾏说⼀说你在班级的位置和你同桌的位置,通过⼩游戏帮助学⽣们加深了对列和⾏的认识。
2.接着我⼜要求学⽣记录下⼏个同学的位置,这是学⽣们发现如果全部记录下来太长了,时间上也来不及。
从⽽引导学⽣提出问题有没有⼀种既准确⼜简明的⽅法呢?这样就使学⽣产⽣了学习新⽅法的内在需要,有效地激发了学⽣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然后我要求学⽣⾃⼰想⼀想设计出⼀个你认为⽐较⽅便的⽅法,接着再要求学⽣写在⿊板上。
最后我在学⽣设计的基础上⽤数对表⽰位置的基本⽅法,使学⽣认识到数对中的第⼀个数表⽰“列”数,第⼆个数就表⽰“⾏”数以及这个数对的读法。
3.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激发了学⽣学习的兴趣,⼜提⾼了学⽣的能⼒。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今天课上讲了如何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这一课,现就本节课的环节讲授进行自我的反思;
一.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整个环节的设计顺序还是比较合理的,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入手,首先让学生了解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理解了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
然后接着引入小军班情景图,这时学生就会思考如何去描述它位置,这样通过各自说法不同,引入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重要意义,通过列和行的意义解释,让学生自行去判断,说明如何去描述位置,同时也加深了对于位置的描述的理解,此时强调描述的顺序和如何去寻找位置,使得学生们对于方法的掌握更加深入,另外就是练习的设计层层次递进,逐渐加深题目难度,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的巩固和提高,通过练习学生对于所学的内容掌握的不错,能达到课前的预设效果。
二.有待改进的地方
1.应多激发学生发言,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性。
在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谈论时,有的学生处于被动形式,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方面还要多去引导鼓励他们。
2.语言表达不精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学习,力求进步!。
2023年《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一般生活中常常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学习“图形〞的位置,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把握生活的空间。
通过学习确定图形位置的方法,运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可以使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本节课既是认识图形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学习直角坐标系等知识的根底。
既是第—学段的开展,也是第三学段学习的铺垫,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课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教学本课要求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理解数对的意义和表示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位置。
1.有效设计教学进程,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第—,认识数对。
用自己的话语来描述班级中陈嘉颖同学的位置引出不同的说法,由此质疑如何方便交流和沟通?在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冲突,进而学习数对知识。
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经历了两个数学化的过程:一是表现形式从人物图一一点子图;二是描述方法从随意一一列行〔有序〕数对。
第二,用数对确定位置。
当学生初步认识数对后,又引导他们用数对来描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
借助班级的行与列用数对确定位置,学生可以直接应用已形成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体会数对和人的对应,经历数形结合。
这样的设计,表达了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表达了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2.数学的教学内容不仅要包含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等现成的知识,还应包含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注重了向学生充分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无论是通过用列和行来描述陈嘉颖同学的位置,简化成用数对来表示,还是把人物图简化成点子图,都力图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孩子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在这个充分探究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渐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数学方法去解决问题,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1、对与列和行的概念强调不的够,特别是抽象点子图后,过度的太快,使一部分学生学的不是太牢固。
2、在讲数对表示位置时,没有让学生很好的讨论一下数对表示位置的优点,以直于很多孩子还喜欢直接说列和行,不会用数对来表示。
3、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语速太快,没有做到抑扬顿挫,情绪过于平淡,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4、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相对比较苍白,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结果等作及时而深刻的评价。
今后我还要在教学设计、课堂评价上多研究多下功夫;面对学生要唤醒积极情绪,语言语调要有起伏,能够点燃学生的热情。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如何使用数对来描述从家到学校的路线。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数对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但仍有少数学生对某些细节感到困惑。我会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花一些时间来解答他们的问题,并设计一些复习题来巩固他们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数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掌握数对的定义,理解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即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数对的应用: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将物体位置用数对表示出来,并在平面图上进行标注。
-位置关系的转换:让学生学会根据数对之间的规律,进行物体位置的前后、左右移动。
举例:在讲解数对概念时,可以通过教室座位为例,明确指出某个学生的座位位置,如(3,4),表示第3列第4行。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位置与方向》的第二节《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引入数对概念,让学生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如何使用数对来确定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以及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学会根据数对描述物体位置并进行简单推理。涉及的关键点有:数对的书写格式、数对与位置的一一对应关系、以及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技巧。教学内容紧密围绕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描述物体位置的情况?”比如在教室里找到自己的座位。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数对确定位置的奥秘。
2.《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够用数对表示位置。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对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2. 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对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电影院座位、地图上的位置等,引出数对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数对的含义及表示方法,让学生明确数对的两个数字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3. 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用数对表示自己的座位或其他物品的位置。
4. 案例分析:分析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地图上的位置、棋盘上的位置等。
5.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学生能够理解数对的含义,并能用数对表示位置。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丰富,既有理论讲解,又有实践操作,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数对的知识。
3. 教学方法:采用了导入、新课导入、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练习巩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对数对的含义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辅导。
六、教学建议1.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对的知识。
2.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对的应用。
3. 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对的含义和用法。
4. 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及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课时,我尝试了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对的概念和应用。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总结。
首先,我发现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新课,学生们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对数对的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举例时,我让学生们观察教室里的座位,用数对表示各自的位置,这个环节让学生们觉得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用数对确定位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分析需要解决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找到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解决方法,如描述某个地点的路线、位置等。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描述物体位置的情况?”(如:在教室里找座位、在地图上标地点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奥秘。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图形与位置》第一课时《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数对中每个数字的含义,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内容包括:
《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教学反思范文
本篇文章将围绕着一堂小学数学课进行教学反思,课堂主题为《用数对确定位置》。
面对小学生,笔者在课堂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对的概念,并进行相关的练习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
首先是教学目标的设定,本节课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数对”这个概念,并能够通过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本节课选择了铺设路线、搭积木等活动,借助可视化的方式来解释数对的概念和操作方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接下来是课前导入部分,笔者使用了双手触摸拼图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度和参与度,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路径和空间方向的关系。
通过触碰拼图来引出“上下左右”的概念和应用,并扩展到“前后”、“内外”等空间概念,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随后是教学内容阐述和深入,与学生进行互动式的问答和思考,让学生更好地逐步接受、理解、掌握、应用数对的相关知识点。
在此我设计了多个情景,如“小陈在操场上跳绳,如何通过数对找到她的位置呢?”、“你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它的位置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对的概念和应用。
在此过程中,老师以鼓励为主,对学生在问答环节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并不仅仅是通过数字来进行数对的表达,我通过图形、实物、句法等多种方式来呈现数对的不同面貌,让学生能够在更多的场景中应用数对。
而后是课堂互动环节,老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由探究和思考,先让学生自行挑选几个数对进行练习,自己进行计算,之后老师再逐一点评。
对于初学者,老师会及时发现他们犯的错误并加以解释,对于已经具备较高计算水平的学生,老师则可以引导他们去寻找数对之间的规律,加深对数对的理解。
最后是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数对的掌握和应用,并通过课后练习和知识点复习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数对的记忆。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遵循了“启发式教学”、“任务型教学”、“差异化教学”等原则,通过丰富而有趣的教学方法,借助情境化、互动化、带有探究性等特点,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了学生对于数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通用12篇)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通用12篇)《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通用12篇)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篇1《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知识点不多,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简单的,那么如何使教学的内容更丰富,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在导入环节,我出示了小军班级的座位图后,先向学生提出要求:你能用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告诉我小强的位置在哪里吗?你是怎么看的呢?学生在描述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第3列第2个”、“第2排第3个”。
小强的位置没变,但同学们看的角度和方法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同的说法,从而使学生产生正确、简明描述小强位置的需要。
学生在生活中已具备了确定列和行的经验,因此,便很顺利地得出竖排叫做列,从左往右数,横排叫做行,从前往后数,小强是在第3列第2行。
知道了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后,再将所站位置的场景加以抽象,用圆圈表示实际场景中不同的位置,详细地标出每一列每一行,让学生在圆圈图中找出小强的位置,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同时,向学生介绍表示位置还可以用更简明的表示方法——用数对确定位置。
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并理解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当学生学会从平面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后,我又引导学生回归到生活中,在教室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在第几列第几行。
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学生认识教室里的列和行,并学会描述自己的位置和好朋友的位置。
本节课学生学的比较感兴趣,课堂效果较好。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篇2在第一单元的《位置》教学中,我让学生从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入手,用自己唤起探究如何确定位置的欲望。
在学生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时,我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开动脑筋,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描述,组织学生讨论谁的方法比较好。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6篇】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篇一1制造性地使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依据教材的安排,教学的程序是先讲教材第79页情境图的内容,然后再说一说自己班级的位置,而我的设计是先说一说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再讲情境图上的座位。
由于争论的是学生每天都坐的位置,所以这一交换就很简单激发起学生兴趣。
2找准起点,创设情境我依据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创设真实、详细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数对”在确定位置的作用。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从自己非常熟识的座位入手,用自己唤起探究如何确定位置的热忱。
在学生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时,我不急于告知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开动脑筋,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描述,组织学生争论谁的方法比拟好。
引入“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时,我没有直接讲授,而是让学生去表述。
此时,本课重要的学问点从学生之口引出,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满意感,更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从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的表示方法,也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承受。
3联系实际,突破难点在实际教学中当有学生消失(4、2)和(2、4)的问题时我准时进展比照,让学生理解数对的有序性,当出示(,5),学生找不出它所对应的位置,准时地强调数对有两个数字组成,缺一不行。
这样也是比拟朴实地化解了本课的难点。
总之,教学要贴近生活找数学,使学生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我设计了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对,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所学学问的有用价值,通过了解数学学问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培育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加学生用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篇二回忆本节课,发觉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努力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熟悉—抽象—实践在设计教学时,整个环节亲密联系,首先从现实的课堂情境导入,先让学生对位置有个立体的熟悉,进而抽象到平面图中(主题图)的位置,再上升到方格纸中位置,最终是回归到生活中的位置,整个环节是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化过程,正符合学生的认知进展规律。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精选5篇)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精选5篇)身为一名人民教师, 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 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精选5篇),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1本节课开始给我的感觉是比较简单的一个内容, 可当静下心来细细琢磨教材时, 才感觉到本不像我所料。
“数对”这个概念对五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极为抽象而又陌生的, 如何让他们既对其生成过程有所经历, 又对其实质顺理成章地轻松接受。
用心思考之后, 我把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定位为: 既尊重教材, 又超越教材;既自主探究, 又适当讲授;既重视结果, 又关注过程;既夯实基础, 又培养能力;既关注课内, 又适当延伸。
基于以上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用数对确定位置是基于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第几排第几个描述位置的基础上进行的, 我从孩子最熟悉的教室座位出发, 唤起了学生用已有知识来确定位置的经验, 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由于观察方位、角度的不同, 学生对于刘珈吟同学位置的描述产生了多种方法引起争议, 从而产生认知需求: 如何才能正确、简明地描述位置呢?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新方法的内在需要,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2.在教学中我应用了小组讨论的方法。
在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的时候, 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 而是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问题的过程。
通过小组谈论, 学生找到了许多种简单表示第2列第3行的方法, 然后让学生汇报交流, 我适时引导从而使学生认识了数对表示方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简洁性。
3.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我先给学生出示了实物图,然后通过电脑演示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变化过程, 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4.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始终坚持了“数学知识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的思想。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篇1“用数对确定位置”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提升,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重要基础。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在第一学段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这些知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
本节课,我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探索确定位置的具体方法,让学生能用数对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体会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对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自主探究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组明星图,通过问答使学生感到:要确定“刘翔”的位置,必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规范表达,才能使人明白。
结合自学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主探究本课的知识点。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要确定刘翔的位置要从二维的角度(两个方向)考虑。
通过交流、汇报及教师的`引导,明确了“列”与“行”。
在学生能用第几列第几行描述出某一位置后,进一步让学生探究如何用简洁的方法表示这一位置,从而引入了用数对表示位置。
使学生感受到数对可以更简洁、更迅速地确定位置。
通过这一的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品质二、应用数对确定位置当学生初步认识了数对后,我设计了“找朋友”的小游戏。
一是让学生用数对写出自己好朋友的位置,二是让其他学生根据数对找到好朋友。
三是教师出示数对,学生找一找是谁。
此环节层层递进,逐步渗透,一方面以螺旋上升的方式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另一方面使学生不仅巩固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而且体会数对的一一对应性,同时也让学生充分感知了数学的简洁美。
三、在平面图和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由具体到抽象是数学知识的特点。
对于让学生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学生思维的一次飞跃,当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在平面图中用数对确定位置后,再利用多媒体,直接抽象到方格图,并且初步渗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思想,实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实践与反思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实践与反思1、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实践与反思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9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位置”的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是应学段目标“探索一些图形的位置关系,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要求而设计编排的。
本单元学习的是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与列这两个因素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继而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同时,学会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1.知道能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规则。
2.把教室情境和方格图相结合,理解数对的含义,体会一一对应,渗透“数形结合”、“函数”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观察、迁移、推理、概括等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意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把握在生活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数学方法,理解起始列、行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从生活层面,直观认识列、行1.复习导入,在冲突中引出新知,初步感知列、行。
师:(请张明同学起立)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说说这位同学在班中坐的位置吗?师:同样是这位同学,有多种方法表达他的位置,感觉怎么样?师:互相交流时很不方便。
正因为如此,需要统一。
师:结合实际生活习惯,我总喜欢先说竖的,再说横的,这个“竖”在数学中称为“列”,“横”在数学中称为“行”,所以“先列后行”。
师:从观察者的角度出发,现在老师作为观察者,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第1列、第2列、……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第1行、第2行、……2.用列行说说自己的位置。
师:你现在能用列行说说自己的位置了吗?生:我在第3列,第1行。
师:我们把第3列看作竖的一条线,第1行看作横的一条线,这位同学的位置就在竖横这两条线的交叉点上。
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位置。
【设计意图:利用教室里现有的资源,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从旧知中发现矛盾冲突,产生解决问题的需求,自然引出新知,沟通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之间的关系。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用数对确定位置"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坐标系统,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完成这一教学单元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首先,我认识到教学准备的重要性。
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之前,我需要确保自己对相关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清晰地向学生解释数对的概念。
数对是坐标系统中用来确定点位置的一对有序数,它包括横坐标和纵坐标。
在教学中,我通过实际例子,如教室座位、棋盘上的棋子位置等,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对的应用。
其次,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数对的理解和应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坐标系统的直观感受不足,以及缺乏足够的练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课堂上引入了更多的互动环节,比如让学生自己站起来,用数对来描述自己的位置,或者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用数对来确定对方的位置。
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加深了学生对数对概念的理解。
此外,我还注意到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时,除了传统的讲授法,我还尝试了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法。
通过让学生自己探索数对的规律,或者与其他同学合作解决相关问题,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应用数对确定位置时,容易混淆横纵坐标的顺序。
这提示我在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细节的讲解,以及加强学生对坐标顺序的练习。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需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在教学反思中,我还意识到了评价方式的重要性。
在"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小组合作、作业完成情况等。
这些评价方式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0篇)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0篇)《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0篇)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1前段时间我讲了用”数对确实位置”。
“数对”是一个较难理解的知识,通过熟悉的情境便于学生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
所以在教学时,我就结合本班学生的座位来学习理解数对。
开始,我先让学生自己描述自己在班级里的位置,在描述位置时出现了不同的说法,从而使学生产生正确、简明描述张亮位置的需要,引导出竖排叫做“列”,从左往右数,横排叫做“行”,从前往后数。
并进一步向学生介绍这种讲明的表示方法——用数对确定位置。
接下来,通过自己在班级里的位置进行描述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让学生描述前后左右同学的位置,及观察数对的特点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同一列、同一行物体数对的特点,为下节课学习做好准备。
通过大量的联系之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数对,同时我也准备了很多生活中的数对,展示在课件中,与学生分享。
使本节课再一次推向高潮,整节课学生合作愉快,讨论积极热烈,因而学生很容易接受并理解用行列描述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2“用数对确定位置”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提升,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重要基础。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在第一学段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这些知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
本节课,我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探索确定位置的具体方法,让学生能用数对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体会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对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自主探究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组明星图,通过问答使学生感到:要确定“刘翔”的位置,必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规范表达,才能使人明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置》教学反思
刘冬冬
本节课中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列、行的含义,并弄清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课本是这样告诉学生的:竖排叫做列,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列“从左往右数”、行“从前往后数”,是用数对表示位置的逻辑前提,但是让学生明白站在不同的“观测点”来观察结论是不同的,确定位置要有统一的标准,有着一定的意义。
在前面学习了关于位置和方向的一些知识的基础上,“位置”这一内容相对于其他数学知识来说比较简单,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于是我设计导学案,大胆放手,把例题设计成填空题的形式逐渐渗透有关数学的知识。
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主线,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有意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设置障碍,从学生在教室中的位置入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
在整个的教学的过程中我设计了看书自学的环节。
巩固提高部分安排了讨论例1和例2的对比,生活中的位置等。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由易到难,从简单的按图来表示位置,到没有来得及展示的位置等题型逐渐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总的来讲,从课堂同学们的表现来讲,每一个同学都掌
握了所学的知识,教学设计的目标都很好的得以实现,但是
反思自己的教学实际,还有几个方面需改进:
1、课堂的引入,若是发导学案时教师点拨的语言含糊
一些,学生的答案不那么统一。
更能引起学生的认知
冲突,把统一标准作为前提,作为确定位置的需要,
学生求知的欲望会更强。
2、在整节课的设计时,因为知识比较简单,安排了两
个例题,导学案中大多数的同学都已经掌握的知识,因此交流环节有些流于形式,前面来展示的面比较窄,教师引导语言没有跟上,造成学困生没有吃饱。
3、在学生“说数学”的训练上还要加强指导,会说、
说的明白、简洁利索才是真的理解了。
很多教师的引导性语言可以省略让小老师来代替,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