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栀子

合集下载

常用中药饮片介绍附彩图

常用中药饮片介绍附彩图

常用中药饮片介绍附彩图Just be happy, remember on the morning of June 18, 2022桂枝桂枝,中药名;属樟目,樟科中等大乔木;一年生枝条圆柱形,顶芽芽鳞宽卵形,绿色的叶子互生,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花白色,长约4.5mm;果椭圆形,成熟时黑紫色,无毛;花期6~8月,果期10~12月;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春、夏季剪下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等;中文学名桂枝别称玉桂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樟目科樟科属樟属分布区域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采收时间春、夏二季用量 3~10g 毒性无毒入药部位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性味味辛、甘,性温;归经归肺、心、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表、散寒止痛、通阳化气;主治用于风寒感冒、寒凝血滞诸痛症、痰饮、蓄水证、心悸;相关配伍①与白芍等同用,用于外感风寒、表虚有汗者;②与枳实、薤白等同用,用于胸阳不振,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者;③与当归、吴茱萸等同用,用于妇女寒凝血滞,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腹痛者;④与茯苓、猪苓、泽泻等同用,用于治膀胱气化不行,水肿、小便不利者;⑤与附子同用,可用于风寒湿痹,肩臂疼痛者;用法用量煎服,3~10g;禁忌桂枝辛温助热,易动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症,均当忌用;孕妇及月经量过多者慎用;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荆芥荆芥,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中文学名荆芥别称香荆芥、线芥、假苏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唇形目科唇形科属荆芥属种荆芥分布区域江苏、浙江、江西等地采收时间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用量 5~10g 毒性无毒贮藏置阴凉干燥处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味辛,性微温;归经归肺、肝经;功效解表散风,透疹,消疮;主治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相关配伍1、用于牙宣疳:赤土、荆芥叶同研,揩之,日三次;普济方2、用于经血不止:乌龙尾炒烟尽、荆芥穗各半两;为末;每服二钱,茶下;圣济录用法用量5~10g;禁忌本草纲目:忌驴肉;反河豚、一切无鳞鱼、蟹;炮制方法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洗净,润透,于50℃烘1小时,切段,干燥;药材性状本品茎呈方柱形,上部有分枝,长50~80cm,直径~0.4cm表面淡黄绿色或淡紫红色,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对生,多已脱落,叶片3~5羽状分裂,裂片细长;穗状轮伞花序顶生,长2~9cm,直径约0.7cm;花冠多脱落,宿萼钟状,先端5齿裂,淡棕色或黄绿色,被短柔毛;小坚果棕黑色;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饮片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段;茎呈方柱形,表面淡黄绿色或淡紫红色,被短柔毛;切面类白色;叶多已脱落;穗状轮伞花序;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等地;防风防风,中药名;别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是一种药草的名字,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喜凉爽气候,耐寒,耐干旱,主产于河北、黑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防风的根可生用;味辛、甘,性微温;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中文学名防风别称铜芸、回草、百枝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伞形目科伞形科属防风属种防风分布区域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宁夏、山东等采收时间春、秋二季用量 5-10g 毒性无毒入药部位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性味味辛、甘,性微温;归经归膀胱、肺、脾、肝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主治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正,脾虚湿盛;相关配伍1、治一切眼疾:蕤仁去油三钱,甘草、防风各六钱,黄连五钱,以三味熬取浓汁,次下蕤仁膏,日点;孙氏集效方2、骨蒸烦热及一切虚劳烦热,大病后烦热,并用地仙散:地骨皮二两,防风一两,甘草炙半两;每用五钱,生姜五片,水煎服;济生方3、小便淋涩:三物木防己汤∶用木防己、防风、葵子各二两; 咀;水五升,煮二升半,分三服;千金方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克;外用:适量,煎水熏洗;禁忌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使用;血虚发痉、阴虚火旺者慎用;炮制方法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白芷白芷,中药名;为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米,根圆柱形,茎基部径2-5厘米,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主要变种有杭白芷、祁白芷、白芷原变种、台湾独活;以根入药,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北方的一些省区有栽培,多自产自销,少数调省外;一般生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和山谷草地;中文学名白芷别称薛芷、芳香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伞形目科伞形科属当归属种白芷、杭白芷分布区域东北、华北地区采收时间夏、秋二季用量 3-10g 毒性无毒入药部位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性味味辛,性温;归经归肺,脾,胃经;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带下证,疮痈肿毒;相关配伍①与防风、羌活等同用,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塞;②与薄荷、菊花、蔓荆子同用,用于外感风热;③与石膏、黄连同用,用于牙痛;④与苍耳子、辛夷、薄荷同用,用于治鼻渊头痛;⑤与蒲公英、瓜蒌同用,可用于痈肿疮毒之乳用不起;与金银花、天花粉同用,可用于痈肿疮毒之脓出不畅;⑥与鹿角霜、白术、炮姜等同用,可用于寒湿带下;与车前子、黄柏等同用,可用于湿热带下;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适量;禁忌阴虚血热者忌服;炮制方法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浸泡,捞出润透,略哂至外皮无滑腻感时,再闷润后,切片干燥;柴胡柴胡,中药名;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柴胡是常用解表药;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中文学名柴胡别称地熏、山菜、菇草、柴草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伞形目科伞形科属柴胡属分布区域东北、华北、西北、华东、湖北、四川采收时间春、秋二季用量 3-10g 毒性无毒入药部位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性味味辛、苦,性微寒;归经归肝、胆、肺经;功效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主治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用法用量3-10g;禁忌柴胡其性升散,肝风内动,肝阳上亢,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炮制方法①柴胡:除去杂质和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②醋柴胡:取净柴胡片,加入定量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柴胡片每100kg,用米醋20kg;③鳖血柴胡:取净柴胡片,用鳖血及适量清水拌匀,稍闷,待汁液被吸尽后,文火炒干,取出放凉;柴胡片每100kg,用鳖血12.5kg;石膏石膏,中药名;为含水硫酸钙CaSO4·2H2O的矿石;生用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效;煅用具有敛疮生肌,收湿,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中文名石膏采收时间冬季采挖用量 15~60g;外用适量别名细石、细理石、软石膏、寒水石、白虎;主要成分含水硫酸钙CaSO4·2H2O;性味味甘、辛,性大寒;归经归肺、胃经;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用法用量15~60g,先煎;或入丸、散;外用适量,多煅过用,研末撒;或调敷;相关配伍1、治表热未解,肺热咳嗽: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以水七升,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2、治阳明气分热盛: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甘草二两,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热,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白虎汤禁忌凡阳虚寒证,脾胃虚弱及血虚、阴虚发热者慎用;栀子栀子,中药名;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第l 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高血压、糖尿病等症;而且也是岳阳市市花;中文学名栀子别称黄栀子、黄果树、山栀子、红枝子等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茜草目科茜草科属栀子属种栀子分布区域江西、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四川等采收时间 9-11月用量 5-10g 毒性无毒入药部位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苦,寒;归心、肺、三焦经;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主治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用法用量煎服,6-10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禁忌栀子苦寒伤胃,脾虚便溏者不宜用;炮制方法除去果梗及杂质,蒸至上汽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碾碎;黄芩黄芩,中药名;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茎肥厚,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花冠紫、紫红至蓝色,花丝扁平,花柱细长,花盘环状,子房褐色,小坚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黄芩生于向阳草坡地上,海拔60~13001700~2000米;产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中国北方多数省区都可种植;其以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中文学名黄芩别称山茶跟、黄芩荼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管状花目科唇形科属黄芩属种黄芩分布区域中国、苏联东西伯利亚、蒙古、朝鲜、日本采收时间春、秋二季用量 3~10g入药部位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性味味苦,性寒;归经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主治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相关配伍1、小儿秃疮:黄蜀葵花、大黄、黄芩等分,为末;米泔净洗,香油调搽;普济方2、血痢不止:地肤子五两,地榆、黄芩各一两,为末;每服方寸匕,温水调下;圣惠方3、吐血衄血,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者,泻心汤主之: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水三升,煮一升,热服取利;张仲景金匮玉函用法用量3~10g;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炮制方法1、黄芩片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10分钟,取出,闷透,切薄片,干燥;或蒸半小时,取出,切薄片,干燥注意避免暴晒;2、酒黄芩:取黄芩片,酒炙法炒干;黄柏黄柏huáng bò,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中文学名黄柏别称川黄柏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芸香目科芸香科种黄皮树分布区域四川、贵州、湖北、云南等地采收时间 7月份用量 3~12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生理特性本品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1~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产地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云南等地;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树皮;炮制方法1、黄柏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润透,切丝,干燥;2、盐黄柏取黄柏丝,照盐水炙法附录ⅡD炒干;3、黄柏炭取黄柏丝,照炒炭法附录ⅡD炒至表面焦黑色;性味味苦,性寒;归经肾、膀胱经;功能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主治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相关配伍1、伤寒论:黄柏、栀子、甘草;治伤寒身黄发热;2、傅青主女科:黄柏、山药、车前子、芡实、白果;治下焦湿热,白浊带下;3、傅青主女科:黄柏、山药、车前子、芡实、白果;治下焦湿热,白浊带下;用法用量3~12g;外用适量;禁忌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忌用;相关论述临床常用中药手册:黄柏苦寒沉降,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力强,归肾、膀胱经,长于清下焦湿热;苦参苦参,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和小支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其苦,寒;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中文学名苦参别称地槐、好汉枝、山槐子、野槐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豆目科豆科属槐属种槐种分布区域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采收时间春、秋二季用量~9g 毒性无毒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根;性味味苦,性寒;归经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主治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相关配伍1、热病狂邪,不避水火,欲杀人:苦参末,蜜丸梧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汤下;亦可为末,二钱,水煎服;千金方2、伤寒结胸:天行病四、五日,结胸满痛壮热;苦参一两,以醋三升,煮取一升二合,饮之好吐,即愈;天行毒病,非苦参醋药不解,及温覆取汗良;外台秘要3、中恶心痛:苦参三两;苦酒一升半,煮取八合,分二服;肘后方用法用量~9g;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禁忌脾胃虚寒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炮制方法除去残留根头,大小分开,洗净,浸泡至约六成透时,润透,切厚片,干燥;地黄地黄,中药名;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炮制后用;分为鲜地黄,干地黄和熟地黄;中文学名地黄别称怀地黄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唇形目科玄参科属地黄属种地黄分布区域长江以南及台湾、四川等地采集时间 10~11月用量鲜地黄,12~30g;干地黄,10~15g;熟地黄,9~15g 贮藏鲜地黄埋在沙土中,防冻;干地黄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熟地黄置通风干燥处毒性无毒入药部位植物的块根;性味1、鲜地黄:味甘、苦,性寒;2、干地黄:味甘,性寒;3、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经1、鲜地黄:归心、肝、肾经;2、干地黄:归心、肝、肾经;3、熟地黄:归肝、肾经;功效1、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2、干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3、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主治1、鲜地黄: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咽喉肿痛;2、干地黄:用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知绛烦渴,津伤便秘,咽喉肿痛;3、熟地黄: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颏发早白;相关配伍1、堕胎下血不止:代赭石末一钱,生地黄汁半盏调;日三、五服,以瘥为度;圣济录2、吐血衄血:胡黄连、生地黄等分;为末,猪胆汁丸梧子大,卧时茅花汤下五十丸;普济方3、口干心躁:熟地黄五两,水三盏,煎一盏半,分三服,一日尽;圣惠方4、吐血不止:鳖甲、蛤粉各一两同炒色黄,熟地黄一两半晒干;为末;每服二钱,食后茶下;圣济录用法用量1、鲜地黄,12~30g;2、干地黄,10~15g;3、熟地黄,9~15g禁忌1、生地黄: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2、熟地黄:本品性质黏腻,有碍消化,凡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重用久服宜与陈皮、砂仁等同用,以免黏腻碍胃;炮制方法1、鲜地黄,干地黄: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厚片,干燥;2、熟地黄:1取生地黄,依酒炖法炖至酒吸尽,取出,晾晒至外皮黏液稍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每100kg生地黄,用黄酒30~50kg;2取生地黄,依蒸法蒸至黑润,取出,晒至约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玄参玄参,中药名;为玄参科草本植物,可达1米余;支根数条,纺锤形或胡萝卜状膨大,粗可达3厘米以上;生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竹林、溪旁、丛林及高草丛中;产河北南部、河南、山西、陕西南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贵州、四川;味甘、苦、咸,性微寒,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的功效;中文学名玄参别称元参、浙玄参、黑参、重台、鬼藏、正马、鹿肠、端、玄台、元参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管状花目科玄参科属玄参属种玄参分布区域东北、华北及山东、江苏、河南等采收时间 10-11月用量 9-15g 毒性无毒入药部位玄参科植物玄参及北玄参的根;性味甘、苦、咸,微寒;归经归脾、胃、肾经;功效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主治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使用注意脾胃有湿及脾虚便溏者忌服;炮制方法拣净杂质,除去芦头,洗净润透,切片,晾干;或洗净略泡,置笼屉内蒸透,取出晾6-7成干,焖润至内外均呈黑色,切片,再晾干;牡丹皮牡丹皮,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产于安徽、四川、河南、山东等地;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淤、退虚热等功效;牡丹皮和牡丹酚的毒性小;中文学名牡丹皮别称牡丹根皮、丹皮、丹根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毛茛目科毛茛科属芍药属种牡丹分布区域安徽、四川、甘肃、陕西、湖北、湖南、山东、贵州采收时间秋季采收用量 6-12g 毒性小毒入药部位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性味苦、辛,微寒;归经归心、肝、肾经;功效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主治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相关配伍1.本草经集注:“畏菟丝子;”2.唐本草:“畏贝母、大黄;”3.日华子本草:“忌蒜;配地骨皮:除热;”用法用量6-12g;使用注意脾胃虚寒泄泻者忌用;炮制方法迅速洗净,润后切薄片,晒干;蒲公英蒲公英,中药名;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其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苦、甘,寒;主要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等;中文学名蒲公英别称华花郎、蒲公草、食用蒲公英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桔梗目科菊科属蒲公英属种蒲公英分布区域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等地采收时间春至秋季花初开时用量 10~15g 毒性无毒入药部位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性味苦、甘,寒;归经归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主治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用法用量10~15g;使用注意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本品为不规则的段;根表面棕褐色,抽皱;根头部有棕褐色或黄白色的茸毛,有的已脱落;叶多皱缩破碎,绿褐色或暗灰绿色,完整者展平后呈倒披针形,先端尖或钝,边缘浅裂或羽状分裂,基部渐狭,下延呈柄状;头状花序,总苞片多层,花冠黄褐色或淡黄白色;有时可见具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气微,味微苦;败酱草败酱草,中药名;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的干燥全草;性凉,味辛、苦;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排脓之功效,常用于肠痈,肺痈,痢疾,产后瘀血腹痛,痈肿疔疮;中文学名败酱草别称败酱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科败酱科属败酱属种白花败酱分布区域除西北地区外,全国均有分布采收时间夏季用量 9~30g; 毒性无毒入药部位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的干燥全草;性味性凉,味辛、苦;归经入肝、胃、大肠经;功效清热解毒,祛痰排脓;主治肠痈,肺痈,痢疾,产后瘀血腹痛,痈肿疔疮;相关配伍①肠痈初期未成脓者:配红藤、大黄、牡丹皮等;②肠痈脓已成者:配薏苡仁、附子;③肺痈发热,咳唾脓血:配鱼腥草、桔梗、芦根等;用法用量煎服,6~15g;外用适量;禁忌脾胃虚弱者慎用;本草汇言:“久病胃虚牌弱,泄泻不食之症,一切虚寒下脱之疾,咸忌之;”炮制方法夏季开花前采挖,晒至半干,扎成束,再阴干;生理特性白花败酱多年生草本,高达1m;地下茎细长,地上茎直立,密被白色倒生粗毛或仅两侧各有1列倒生粗毛;基生叶簇牛,卵圆形,边缘有粗齿,叶柄长;茎牛叶对生,卵形或长卵形,长4~250px,宽2~125px,先端渐尖,基部楔形,1~2对羽状分裂,基部裂片小,上部不裂,边缘有粗齿,两面有粗毛,近无柄伞房状圆锥聚伞花序,花序分枝及梗上密生或仅2列粗毛;花萼不明显;花冠白色,直径4~6mm;瘦果倒卵形,基部贴生在增大的嘲翅状膜质苞片上,苞片近圆形;花期5~6月;生于山坡草地、路旁;白花蛇舌草白花蛇舌草,中药名;为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Willd.Oldenlandia diffusa Willd. Roxb.的全草;夏秋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中文学名白花蛇舌草别称蛇舌草、蛇舌癀、蛇针草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茜草目一说龙胆目科茜草科属耳草属种白花蛇舌草分布区域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地采收时间夏秋采集用量 15~60g 毒性无毒入药部位植物全草入药;性味味微苦,性寒;归经胃、大肠、小肠经;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主治用于肺热喘咳,咽喉肿痛,肠痈,疖肿疮疡,毒蛇咬伤,热淋涩痛,水肿,痢疾,肠炎,湿热黄疸,癌肿;相关配伍:1、治痢疾、尿道炎:白花蛇舌草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2、治急性阑尾炎:白花蛇舌草二至四两,羊蹄草一至二两,两面针根三钱;水煎服;广东中草药处方选编3、治小儿惊热,不能入睡:鲜蛇舌癀打汁一汤匙服;闽南民间草药。

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

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

关于发布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
品种目录(第一批)的公告
(征求意见稿)
根据《药品管理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第一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品种目录(见附件),现予以公告。

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品种目录的制定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涉及面广,意义重大。

经广泛调研分析,决定将急需加强管理的品种及科研基础较好的品种列入首批目录,今后将进一步按照积极稳妥、分期分批、先易后难的原则公布其它品种目录。

特此公告。

网上查的资料,目前实行文号管理的饮片有:人工牛黄、青黛、冰片、胆南星、阿胶、鹿角胶、龟甲胶、滑石粉、水牛角浓缩粉、龙血竭、珍珠粉、熊胆粉、蟾酥、鲜竹沥、西瓜霜等16个品种
附件
第一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品种目录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黄栀子上色的方法

黄栀子上色的方法

黄栀子上色的方法
黄栀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因此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黄栀子的上色方法则是制作
中药饮片时的重要环节之一,下面将介绍黄栀子上色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干燥的黄栀子。

黄栀子在上色前需要经
过晒干或烘干处理,确保其水分含量在合适的范围内。

干燥后的黄
栀子质地较硬,颜色较淡,需要通过上色来使其呈现出鲜艳的黄色。

接着,将准备好的黄栀子放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
醋或酒精。

醋或酒精可以帮助黄栀子释放出其中的色素,并且具有
杀菌消毒的作用,有利于保持药材的质量。

然后,将容器密封好,摇晃均匀使醋或酒精充分浸润黄栀子。

浸泡的时间一般为1-2天,期间需不时摇晃容器以促进色素的释放
和均匀上色。

随后,将浸泡好的黄栀子取出,放在通风处晾干。

晾干后的黄
栀子表面会呈现出明显的黄色,这就是通过上色处理后的效果。

最后,将上色后的黄栀子进行包装储存,以备后续的药材加工使用。

在储存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免影响药材的质量和色泽。

总的来说,黄栀子的上色方法并不复杂,只需要简单的几个步骤即可完成。

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和质量控制,确保上色后的黄栀子符合药材的使用标准。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栀子颗粒功效与作用

栀子颗粒功效与作用

栀子颗粒功效与作用
栀子颗粒是一种传统中药饮片,由栀子果实经研磨制成细小颗粒状,用于中医药领域的治疗。

栀子颗粒在中医临床上应用广泛,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下面我将介绍栀子颗粒的功效与作用。

栀子颗粒的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清热解毒:栀子颗粒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咽痛等症状。

栀子颗粒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病菌的繁殖和毒素的产生,减轻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促进疾病的康复。

2. 祛积消肿:栀子颗粒具有祛积消肿的作用,可以帮助消除机体内的湿热和痰浊,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水肿和肿胀。

因此,栀子颗粒常用于治疗湿热引起的腹胀、水肿、便秘等症状。

3. 利胆通便:栀子颗粒有利胆通便的作用,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出,帮助消化食物,改善便秘症状。

此外,栀子颗粒还能减少肠道内有害菌的生长,保护肠道健康,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4. 抑菌消炎:栀子颗粒中的活性成分对多种细菌和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可以阻止它们的生长和繁殖,减少炎症反应。

因此,栀子颗粒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牙龈炎、皮肤感染等症状。

5. 抗氧化:栀子颗粒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可以中和自由基,减轻氧化损伤,延缓衰老过程,并对防治一些慢性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6. 改善消化功能:栀子颗粒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酸分泌、改善消化功能的作用,可以帮助消化食物,增加食欲,缓解胃肠道不适。

以上是栀子颗粒的主要功效和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栀子颗粒仍属于药物,使用时应遵医嘱,遵循剂量和用法,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同时,不同人群因体质差异,对药物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中药饮片的性味归经与功效

中药饮片的性味归经与功效

中药饮片的性味归经与功效中药饮片是中医药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千百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独特理论体系。

在中药理论中,性味归经是对中药药性的描述,也是确定其功效和应用范围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探讨中药饮片的性味归经与功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药饮片。

一、性味中药饮片的性味是指中药在人体内产生的味觉感觉和性态作用。

中药的性味分为五味和四性。

1.五味中药的五味分别为酸、苦、甘、辛、咸。

每一味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对人体有着不同的影响。

- 酸味:具有收敛作用,能够固涩,止泻,收敛出血等。

例如酸枣仁、酸棗仁等。

- 苦味:具有寒凉、泄热的作用,能够清热解毒、干燥湿气等。

例如黄连、黄芩等。

- 甘味:具有润燥作用,能够滋阴、和胃、养肺等。

例如黄耆、百合等。

- 辛味:具有发散作用,能够开窍、散寒、祛风等。

例如葱、姜等。

- 咸味:具有软坚、散结的作用,能够软坚散结、润滑肠道等。

例如海藻、海带等。

2.四性中药的四性分别为寒、凉、温、热。

每种性质都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适应症。

- 寒性:降温祛热,清热解毒。

适用于热症,如高热、口渴、便秘等。

例如薄荷、栀子等。

- 凉性:清热除湿,生津止渴。

适用于湿热症,如湿热泻痢、湿疹等。

例如绿豆、黄瓜等。

- 温性:温暖中焦,助阳补气。

适用于阳虚寒症,如寒性腹痛、阳痿等。

例如肉桂、干姜等。

- 热性:温阳散寒,破瘀止血。

适用于寒湿症、症瘕等。

例如干姜、附子等。

二、归经中药饮片的归经是指中药性味所归属的经脉系统。

中医药学认为,每种中药都有其独特的药理特点和对应的经脉归属,通过调理经脉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饮片的归经分为十二经脉,即手太阳经、手阳明经、足阳明经、足太阳经、手太阴经、手少阴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手少阳经、手厥阴经、足少阳经、足厥阴经。

每一经脉都与人体的特定器官和经络相连,通过调理经络的气血运行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不同的药物对应不同的经脉,通过服用中药饮片来调理人体的经脉,可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常用中药饮片

常用中药饮片

常用中药饮片表药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羌活、白芷、香薷、蒿本、苍耳子、辛夷、11辛凉解表药: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柴胡、蔓荆子、升麻、淡豆豉、葛根。

112.清热药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天花粉、栀子、夏枯草、芦根、淡竹叶、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龙胆草、苦参、黄柏。

5清热凉血药:生地、玄参、丹皮、赤芍、紫草5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板蓝根、鱼腥草、射干、白头翁、败酱草、青黛、蚤休、半边莲、土茯苓、山豆根、红藤、马齿苋、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白鲜皮、马勃、木蝴蝶、22清虚药: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银柴胡43.泻下药攻下药:大黄、芒硝、番泻叶3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2峻下逐水药牵牛子14.祛风湿药:独活、威灵仙、防己、秦艽、木瓜、桑寄生、五加皮、白花蛇、稀签草、络石藤、徐长卿、桑枝、川乌、草乌、蚕沙、路路通、伸筋草、175.芳香化湿药:苍术、厚朴、霍香、砂仁、白豆蔻、佩兰66.利水渗湿药:茯苓、、猪苓、泽泻、苡仁、车前子、滑石、木通、金钱草、茵陈、通草、萆薢、石韦、地肤子、扁蓄、瞿麦、灯心草、冬葵子177.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细辛、花椒、丁香、高良姜、小茴香98.理气药:陈皮、枳实、木香、香附、沉香、川楝子、薤白、青皮、佛手、乌药、荔核、大腹皮、枳壳。

玫瑰花149.消食药: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鸡内金、谷芽610.驱虫药:使君子、槟榔、12.止血药:大蓟、小蓟、地榆、白茅根、白及、三七、茜草、蒲黄、艾叶、槐花、侧柏叶、仙鹤草、血余炭。

1313 .活血祛瘀药:川芎、延胡索、郁金、莪术、丹参、虎杖、益母草、桃仁、红花、牛膝、水蛭、乳香、没药、三棱、鸡血藤、五灵脂、穿山甲、姜黄、泽兰、王不留行、土鳖虫、自然铜。

2214.化痰止咳平喘药化痰药: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桔梗、旋覆花、瓜蒌、川贝母、浙贝母、竹茹、白前、前胡、昆布、天竹黄、礞石。

中药饮片100味

中药饮片100味

解表药中发散风寒药有麻黄,细辛,苍耳子,辛夷1.麻黄——解表药——发散风寒药药性辛、微苦、温,趋向升浮。

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2.细辛——解表药——发散风寒药药性辛、温,有小毒,趋向升浮。

归心、肺、肾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温肺化饮。

3.苍耳子——解表药——发散风寒药药性辛、苦、温,有毒,趋向升浮。

归肺经。

功效散寒解表,宣通鼻窍,祛风除湿。

4.辛夷——解表药——发散风寒药药性辛、温,趋向升浮。

归肺、胃经。

功效散寒解表,宣通鼻窍。

解表药中发散风热药有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升麻5.牛蒡子——解表药——发散风热药药性辛、苦、寒,双重趋向。

归肺、胃经。

功效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

6.桑叶——解表药——发散风热药药性甘、苦、寒,双重趋向。

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

7.菊花——解表药——发散风热药药性甘、苦、微寒,双重趋向。

归肺、肝经。

功效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8.葛根——解表药——发散风热药药性甘、辛、凉,趋向升浮。

归脾、胃、肺经。

功效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

9.升麻——解表药——发散风热药药性辛、微甘、微寒,趋向升浮。

归肺、脾、胃、大肠经。

功效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清热药中清热泻火药有石膏,知母,栀子,决明子,夏枯草10.石膏——清热药——清热泻火药药性甘、辛、大寒,双重趋向。

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11.知母——清热药——清热泻火药药性苦、甘、寒,趋向沉降。

归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药性苦、寒,趋向沉降。

归心、肺、肝、三焦经。

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

13.决明子——清热药——清热泻火药药性甘、苦、咸、微寒,趋向沉降。

归肝、大肠经。

功效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药性辛、苦、寒。

归肝、胆经。

功效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清热药中清热燥湿药有黄芩,黄连,黄柏15.黄芩——清热药——清热燥湿药药性苦、寒。

中药饮片功效

中药饮片功效

中药功效1.川芎:活血止痛2.白芍:养血调经3.赤芍:清热凉血4.香附:疏肝理气5.白及:收敛止血6.羌活:祛风散寒7.独活:祛风除湿8.白芷:祛风散寒9.地肤子:利尿通淋10.蛇床子:燥湿杀虫11.青蒿:清热除蒸12.薄荷:疏散风热13.茵陈:利湿退黄14.莱菔子:消食除胀15.决明子:清肝明目16.当归:补血活血17.百合:润肺止咳18.丹参:活血调经19.巴戟天:补肾助阳20.苍术:燥湿健脾21.白术:健脾补气22.枳壳:破气除痞23.苦杏仁:止咳平喘24.川贝母:清热化痰止咳25.薏苡仁:利水渗湿26.龙骨:镇静安神27.牡蛎:平肝潜阳28.党参:补脾益肺29.玉竹:养阴润肺30.黄芪:补气升阳31.甘草:补中益气32.茯苓:利水渗湿33.山楂:消食化积34.鈎藤:息风止痉35.天麻:息风止痉36.藿香:芳香化湿37.柴胡:疏散退热39.桂枝:发汗解表40.石决明:平肝潜阳41.石膏:清热泻火42.黄芩:清中上焦湿热43.黄连:清中焦湿热44.黄柏:请下焦湿热45.栀子:泻火除烦46.何首乌:补肝养血47.桑寄生:祛风湿强筋骨48.续断:补肝肾强筋骨49.防风:祛风解表50.板蓝根:清热解毒51槐米:凉血止血52.桃仁:活血调经53.砂仁:芳香化湿54.金银花:清热解毒55.连翘:疮家圣药56.大黄:泻下攻积57.泽泻:利水渗湿58.知母:清热滋阴59.天冬:滋阴润燥60.麦冬:润肺清心61.生地黄:清热凉血62.黄精:滋阴润肺63.丁香:温中降逆64.远志:宁心安神65.五味子:敛肺滋肾66.女贞子:滋阴清热67.菊花:疏散风热68.石斛:益胃生津。

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规定

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规定

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处方名调剂给付麻黄应付生麻黄应付蜜麻黄蜜麻黄、制麻黄、炙麻黄桂枝、桂枝尖应付桂枝紫苏应付全紫苏(叶、茎均有)香薷应付生香薷生姜应付鲜生姜荆芥应付生荆芥荆芥穗应付生荆芥穗苍耳子、炒苍耳子应付炒苍耳子牛蒡子应付炒牛蒡子炙桑叶、蜜桑叶应付蜜炙桑叶杭黄菊、黄菊花应付杭菊花蔓荆子应付炒蔓荆子醋柴胡、炙柴胡应付醋柴胡升麻应付生升麻葛根应付生葛根煨葛根、炒葛根应付煨葛根石膏、生石膏应付生石膏煅石膏、熟石膏应付煅石膏知母、盐知母、炒知母应付盐知母芦根、苇根应付芦根栀子、山栀子、生栀子应付栀子焦栀子、栀子炭应付焦栀子决明子、草决明、炒决应付炒决明子明子黄芩应付生黄芩酒黄芩、炒黄芩应付酒炒黄芩黄连应付生黄连酒黄连应付酒炙黄连姜黄连应付姜炙黄连黄柏、川黄柏应付生黄柏连翘心应付连翘子贯众应付生贯众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处方名调剂给付射干应付生射干川射干应付生川射干山豆根、广豆根应付山豆根北豆根、苦豆根应付北豆根地黄应付生地黄地黄炭应付生地黄炭制品大黄、生大黄应付生大黄酒大黄、炒大黄应付酒炒大黄熟大黄、制大黄应付酒制大黄甘遂、制甘遂应付醋甘遂巴豆应付巴豆霜牵牛子应付炒牵牛子制川乌应付制川乌。

用生品应写明“生川乌”,且只限外用。

制草乌应付制草乌。

用生品应写明“生草乌”,且只限外用。

乌梢蛇应付酒炙乌梢蛇木瓜应付生木瓜片酒秦艽应付酒炒秦艽狗脊应付炒狗脊藿香应付川藿香广藿香应付广藿香炙厚朴、姜厚朴应付炙厚朴豆蔻、白豆蔻应付豆蔻薏苡仁应付生薏苡仁泽泻、盐泽泻应付炙泽泻滑石、飞滑石应付滑石粉车前子、炒车前子、盐应付盐炒车前子车前子附子、附片、制附片应付制附子吴茱萸、制吴萸应付炙吴茱萸丁香、公丁香应付丁香青皮应付炒青皮枳实、炒枳实应付麸炒枳实川楝子、炒川楝子应付炒川楝子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处方名调剂给付炒乌药应付麸炒乌药香附、制香附应付醋炙香附山楂、北山楂应付炒山楂莱菔子应付炒莱菔子鸡内金、炒鸡内金应付炒鸡内金使君子应付炒使君子仁槟榔应付生槟榔榧子应付生榧子仁小蓟应付生小蓟大蓟应付生大蓟地榆应付生地榆地榆炭、黑地榆应付地榆炭槐花应付生槐花侧柏叶应付生侧柏叶白茅根应付生白茅根茜草、茜草根应付生茜草炭茜草应付茜草炭蒲黄应付生蒲黄炭蒲黄应付蒲黄炭川芎、生川芎应付生川芎酒川芎、炒川芎应付炙川芎延胡索、元胡、醋元胡应付醋炙延胡索乳香、制乳香应付醋乳香没药、制没药、醋没药应付醋没药丹参、紫丹参应付生丹参桃仁、燀桃仁应付燀桃仁牛膝、酒牛膝应付酒怀牛膝炒川牛膝、酒炒川牛膝应付酒炒川牛膝王不留行应付炒王不留行水蛭应付滑石粉炒水蛭穿山甲、炮山甲应付沙烫穿山甲制马钱子应付制马钱子。

中药饮片别名及处方应付

中药饮片别名及处方应付

中药饮片别名汇总一、根及根茎类人参:写人参、生晒参均付生晒参;写红参付红参。

三七:写参三七、旱三七、田七均付三七;写三七粉付三七粉。

三棱:写三棱、生三棱、荆三棱、黑三棱均付三棱;写醋三棱付醋三棱。

干姜:写干姜付干姜;写炮姜、姜炭均付炮姜。

土茯苓:写土茯苓、仙遗粮、冷饭团均付土茯苓。

大黄:写大黄、川军、川绵纹均付大黄;写熟军、炙大黄、炙川军均付熟大黄;写酒大黄付酒大黄;写醋大黄付醋大黄;写大黄炭付大黄炭。

山豆根:写广豆根、豆根、山豆根均付山豆根。

山药:写山药、淮山药、薯蓣均付山药;写炒山药付炒山药;写土山药付土山药。

千年健:写年见、一包针、千年健均付千年健。

川木香:写川木香、木香均付川木香。

川贝母:写炉贝、松贝、青贝、川贝母均付川贝母。

川乌:写川乌、制川乌均付制川乌;写生川乌付川乌。

广防己:写广防己、木防己、防己均付广防己。

天冬:写天冬、天门冬、明天冬均付天冬。

天花粉:写花粉、瓜楼根、天花粉均付天花粉。

天南星:写南星、天南星、制天南星均付制天南星;写生天南星付天南星。

木香:写木香、广木香、云木香、川木香均付木香。

1 / 14太子参:写孩儿参、太子参均付太子参。

牛膝:写牛膝、淮牛膝、怀牛膝均付牛膝。

升麻:写升麻付升麻;写升麻炭付升麻炭。

巴戟天:写巴戟天、巴戟肉、巴戟均付巴戟天。

甘草:写甘草、粉草、皮草、甘草节均付甘草;写炙甘草、制甘草付炙甘草。

甘遂:写甘遂付醋甘遂;写生甘遂付甘遂。

石菖蒲:写菖蒲、石菖蒲、水菖蒲均付石菖蒲。

龙胆:写龙胆、胆草、龙胆草均付龙胆。

北沙参:写北沙参、沙参均付北沙参。

白术:写白术、炒白术、麸炒白术均付炒白术;白芍:写白芍、抗白芍、白芍均付白芍;写炒白芍付炒白芍;写酒白芍付酒白芍;写焦白芍付焦白芍;写土白芍付土白芍。

玄参:写玄参、元参均付玄参。

半夏:写制半夏、半夏均付清半夏;写姜半夏均付姜半夏;写法半夏、法夏均付法半夏;写生半夏付半夏。

地黄:写生地、地黄、生地黄付生地黄;写熟地黄、熟地均付熟地黄;写熟地黄炭、地黄炭、生地黄炭均付地黄炭;写二地付生地、熟地黄各半。

中药野生栀子的功能主治

中药野生栀子的功能主治

中药野生栀子的功能主治1. 栀子的概述•栀子,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别名:黄栀子、金栀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

2. 栀子的形态特征•栀子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小果实,外表呈黄色或橙色。

•栀子的果实具有明显的香气,常用于制作香料和中药。

3. 栀子的功能主治栀子在中药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具有以下的功能主治:3.1 清热解毒•栀子具有清热解毒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体内炎症反应。

•栀子对于皮肤病、感染性疾病等具有显著的疗效。

•栀子可以用来治疗痈疽肿毒、湿疹、痤疮等疾病。

3.2 护肝养胃•栀子具有护肝养胃的功效,能够减少肝脏的损伤。

•栀子可以调节肠胃功能,缓解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疾病。

•栀子也可用于治疗胃病、胃寒、胃痛等症状。

3.3 安神定痛•栀子有一定的安神作用,可以缓解焦虑、失眠等神经系统相关疾病。

•栀子还具有镇痛的功能,适用于治疗头痛、风湿性关节痛等疼痛问题。

3.4 消肿止痛•栀子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气引起的肿胀疼痛。

•栀子可以用来缓解筋骨疼痛、风湿痹痛等症状。

4. 栀子的用法用量栀子可以作为中药饮片或药材使用,以下是栀子的常见用法用量:•煎汤:将栀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5-10克,煎汤服用。

•泡水:将栀子洗净后,放入热水中浸泡10-15分钟,每日饮用。

•炮制:将栀子炒至微黄色,研磨成粉末后使用。

5. 注意事项•孕妇、儿童和病弱人群禁止使用栀子。

•使用栀子时应遵循医生的嘱咐,不可过量使用。

•如果出现不适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栀子并就医。

栀子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显著的药理功能,尤其在清热解毒、护肝养胃、安神定痛和消肿止痛等方面有着较好的疗效。

但是,在使用栀子时应注意用法用量,遵循医生的指导,并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如果有不适反应出现,应及时就医求助。

几种中药饮片的经验鉴别方法

几种中药饮片的经验鉴别方法

几种中药饮片的经验鉴别方法
1.水试:
蟾酥加水,乳白色隆起
牛黄加水,挂甲
煅石膏加水,粘结成固体
红花水液金黄色,花不退色
苏木水液桃红色
栀子水液鲜黄色
熊胆在水中旋转有黄色线状
牵牛子在水中龟裂状,有粘性
苦杏仁加水研磨苯甲醛香气
乳香加水研磨成白色乳状液
丁香在水中,萼筒垂直向下,有香气
猪苓浮于水面
海金沙浮于水面,加热下沉
桔梗水中产生泡沫
2.火试:
青黛紫红色烟雾
麝香爆鸣声有香气
海金沙爆鸣声有闪光
冰片浓烟和火焰
3.荧光:
药材
狗脊黄色
牛膝淡蓝色
浙贝母淡绿色
麦冬浅蓝色
郁金亮黄色边缘兰色环
钩藤外皮紫褐色,切面蓝色
麻黄亮白色,中心亮棕色
珍珠天然蓝紫色人工兰绿色水提液
秦皮碧蓝色
板蓝根蓝色
白芷蓝色
大青叶蓝色。

黄栀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栀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栀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黄栀子,又名黄栀子实,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黄栀子味苦、性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利胆、凉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黄疸、肝炎、出血等疾病。

同时,黄栀子也可以作为一种食材,有着独特的食用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黄栀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首先,黄栀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黄栀子中含有丰富的黄栀子素和栀子苷等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炎作用,能够有效清热解毒,对于一些热毒病症,如痈肿疮疡、痔疮肛裂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其次,黄栀子具有泻火利胆的作用。

黄栀子中的黄栀子素能够刺激胆汁分泌,促进胆汁排泄,有助于改善肝胆功能,减轻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症状,对于一些胆道疾病有着显著的疗效。

此外,黄栀子还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

黄栀子中的栀子苷具有收敛作用,能够收敛血管,凉血止血,对于一些出血症状,如咯血、便血、崩漏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关于黄栀子的食用方法,一般可以将黄栀子煎汤饮用。

将适量的黄栀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煎煮20分钟左右,待汤色变黄后即可饮用。

黄栀子煎汤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利胆的功效,对于一些感冒发热、黄疸肝炎等疾病有着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此外,黄栀子也可以作为一种中药材,用于煎煮成中药汤剂,或者用于配制中药颗粒、中药饮片等,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利胆、凉血止血等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黄栀子性寒,不宜过量食用,特别是孕妇、小儿及体质虚弱者应慎用。

另外,黄栀子在煎煮时要控制火候,避免过量煎煮导致有效成分流失。

综上所述,黄栀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利胆、凉血止血的功效,适量食用黄栀子对于一些热毒病症、胆道疾病、出血症状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在食用时需要注意适量,并严格控制煎煮火候,以充分发挥黄栀子的功效。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黄栀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所帮助。

栀子超微速溶饮片的工艺优化

栀子超微速溶饮片的工艺优化

栀子超微速溶饮片的工艺优化王志敏;陈乐;王小青【摘要】目的:对栀子超微速溶饮片新工艺(冷冻+微波灭菌+超微粉碎)大生产技术参数进行优化.方法:采用新工艺(冷冻+微波灭菌+超微粉碎)与传统工艺比较,观察薄层鉴别、有效成分及药粉得率的变化.结果:新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较,饮片中薄层鉴别效果更明显,有效成分含量高出6%以上,药粉得率高出10%左右.结论:工艺创新可行,可减少有效成分的流失,提高产品得率.【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年(卷),期】2016(016)009【总页数】3页(P86-87,94)【关键词】栀子超微速溶饮片;冷冻+微波灭菌+超微粉碎;传统工艺【作者】王志敏;陈乐;王小青【作者单位】华润三九[南昌]药业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12;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南昌330077;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南昌33007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3.61.1 仪器FL-10型风冷粗碎机(江阴市丫匀机械制造公司),FD-C1型便携式固体水分测定仪(潍坊中特电子仪器有限公司),CT-C型热风循环烘箱(常州市轶宝干燥设备有限公司),75HP冷冻干燥机(江西捷豹空压机厂),LHC气旋式气流粉碎机(潍坊正远粉体工程设备有限公司),Olympus STM6测量显微镜(奥林巴斯中国公司),GWM-连续隧道微波干燥灭菌机(天水华圆制药设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岛津LC-20AD高效液相色谱仪(LC-solution工作站,LC-20AD二元泵,SPD-20A紫外检测器),SimplicityTM型超纯水系统(Millipore公司);Mettller Toledo AG135双量程电子天平(十万分之一)。

1.2 试药栀子苷对照品(供含量测定用,批号:111828-201102,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供);栀子对照药材(供薄层鉴别用,批号:120986-200605,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供);栀子(华润三九[南昌]药业有限公司提供),试验用乙腈为色谱纯,其余试剂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

中药饮片

中药饮片

0玄龄-菊花(杭菊)0玄龄-炒决明子0玄龄-野生灵芝(60-79克) 0玄龄-三七粉/粉碎0玄龄-三七粉/粉碎0魏武-三七(20头)0魏武-三七(40头)0魏武-三七(60头)0魏武-天麻0魏武-当归0魏武-党参0魏武-黄芪0魏武-金银花0魏武-罗汉果0魏武-山萸肉0魏武-醋五味子0魏武-天冬0魏武-生地黄0魏武-熟地黄0魏武-太子参0魏武-肉桂0魏武-红花0魏武 -牛膝0魏武-川贝母0魏武-红景天0魏武-管花肉苁蓉片0魏武-百合0魏武-枸杞子30魏武-枸杞子0魏武-粉葛0魏武-蛤蚧0魏武-天麻片0魏武-胖大海0魏武-制何首乌0魏武-醋龟甲0魏武-醋鳖甲0魏武-砂仁0魏武-甘草片0魏武-三七粉(60g)0魏武-三七粉(500)克0魏武-盐杜仲0魏武-麦冬0魏武-灵芝片0魏武-北沙参0魏武-决明子0魏武-薏苡仁0魏武-佛手0魏武-火麻仁0魏武-燀桃仁0魏武-栀子0魏武-威灵仙0魏武-山药0魏武-赤小豆0魏武-玫瑰花0魏武-菊花(杭)0魏武-大枣0魏武-川贝粉0魏武-净山楂0魏武-芡实0魏武-芡实(一等)0金贵德济堂-桑椹0九州天润-当归0九州天润-八角茴香0九州天润-枸杞子(100g)0金贵德济堂-枸杞子(250g)0金贵德济堂-枸杞子(特等200克) 0九州天润-黑豆0九州天润-花椒0九州天润-芡实0九州天润-玉竹0九州天润-核桃仁0九州天润-木蝴蝶0九州润天-绞股蓝0九州润天-茉莉花0九州润天-蜂蜜0康庆堂-党参0康庆堂-丹参0康庆堂-黄芪0九珍堂-三七粉0酒乌梢蛇0震元-西洋参片(小片一等)0震元-西洋参(短枝10g圆粒)0震元-西洋参(短枝15克一级)0珍珠粉0九州天润-荷叶0麸炒山药0金贵德济堂-黑芝麻0金贵德济堂-淮小麦0金贵德济堂-龙眼肉0金贵德济堂-乌梅0金贵德济堂-无花果0金贵德济堂-枳椇子0金贵德济堂-茯苓0金贵德济堂-芦荟0金贵德济堂-番泻叶0金贵德济堂-荷叶0惠康三七花0康庆堂绞股蓝0华夏万生-陈皮0华夏万生-三七花0华夏万生-紫河车0桑叶0莲子0九珍堂-川贝粉0七丹-三七超细粉0饶氏-西洋参片(卷片)0饶氏-藏红花0雁凤斛-铁皮枫斗0雁凤斛-紫皮石斛0雁凤斛-铁皮枫斗0雁凤斛-紫皮石斛0远洲-西洋参片礼盒0远洲-石斛礼盒0灵芝孢子粉0远洲-冬虫夏草10g(礼盒)0元洲-冬虫夏草5g(礼盒)0冬虫夏草3g瓶装p40x4瓶(礼盒)0寿南山-西红花0西红花0赤小豆0金贵德济堂-西洋参片0胡庆余堂-西洋参(刨片)0胡庆余堂-西洋参(小圆片)0胡庆余堂-西洋参(大圆片)0韩龙-西洋参片(50g)0韩龙-浙石斛(50g)0韩龙-浙石斛(75克)0韩龙-浙石斛(精选一级)0韩龙-浙石斛(特级精选)0韩龙-浙石斛(手工极品)0韩龙-浙石斛(礼盒80克)0韩龙-浙石斛(精品120克)0福尚福-别直红参(天10条)0福尚福-红参(20支)0福尚福-红参(15支)0慕韩斋-灵芝孢子粉(破壁)(2gx30袋)0慕韩斋-灵芝孢子粉(破壁)(1gx30袋)0慕韩斋-朝鲜红参(天15条)0慕韩斋-朝鲜红参(天20条)0玄龄-别直参(天10条40克)0龙宝-西洋参(短18g-20g)0龙宝-西洋参(短枝8克-10克) 0龙宝-西洋参(大片75g)0龙宝-高丽红参片(30g)0龙宝-高丽白参片(30g)0福尚福-红参须50g0龙宝-三七粉(88g)0龙宝-西洋参片(3gx20袋)0福尚福-白参片(100g)0正官庄高丽红参0龙宝-高丽白参(75g)0利寿-铁皮石斛(精选)0利寿-铁皮石斛(特选)0玄龄-野山参(二等四级)0慕韩斋-西洋参(短枝8g)0慕韩斋-浙石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栀子
中药饮片--栀子
栀子
Zhizi
GARDENIAE FRUCTUS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

9~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梗和杂质,蒸至上气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

【性状】本品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

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

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

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

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

气微,味微酸而苦。

【鉴别】(1)本品粉末红棕色。

内果皮石细胞类长方形、类圆形或类三角形,常上下层交错排列或与纤维连结,直径14~34μm,长约至75μm,壁厚4~13μm;胞腔内常含草酸钙方晶。

内果皮纤维细长,梭形,直径约10μm,长约至110μm,常交错、斜向镶嵌状排列。

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棕色,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60~112μm,长至230μm,壁厚,纹孔甚大,胞腔棕红色。

草酸钙簇晶直径19~34μm。

(2)取本品粉末1g,加50%甲醇10ml,超声处理4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栀子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栀子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
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5:5: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黄色斑点;再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8.5%(附录Ⅸ H第一法)。

总灰分不得过6.0%(附录Ⅸ K)。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

理论板数按栀子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栀子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3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栀子苷(C
17H
24
O
10
)不得少于1.8%。

饮片
【炮制】栀子除去杂质,碾碎。

本品呈不规则的碎块。

果皮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有的可见翅状纵横。

种子多数,扁卵圆形,深红色或红黄色。

气微,味微酸而苦。

【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同药材。

炒栀子取净栀子,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黄褐色。

本品形如栀子碎块,黄褐色。

【含量测定】同药材,药材含栀子苷(C
17H
24
O
10
)不得少于1.5%。

【鉴别】【检查】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苦,寒。

归心、肺、三焦经。

【功能与主治】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

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用法与用量】6~10g。

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