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二则练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二则知识点归纳

一、文学常识:作者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朝代)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与老子并称“老庄”。

(2)《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北冥有鱼》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第二篇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鲲(kūn)徙(xǐ)抟(tuán)南冥(mínɡ)濠梁(háo)鲦鱼(tiáo)

三、解释下列句中的词。

1、(1)怒而飞怒:(2)志怪者也志: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扶摇:

(4)去以六月息者也息:(5)亦若是则已矣是:

(6)垂天之云:(7)全矣全:

(8)请循其本:循:(9)安知鱼之乐安:

2.通假字北冥有鱼冥其正色邪(同“耶”语气词,呢、吗)3.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息①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2)为①其名为鲲( ) ②化而为鸟( )

(3) 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 )

(4)其①其名为鹏( )②其视下也( )③其正色邪( )

(5)而①化而为鸟( ) ②怒而飞( )

四、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6)其视下也,亦若是则以已。

1.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译: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译: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

五.用原文语句填空。

(1)北冥有鱼, 。鲲之大,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2)鹏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

(3)野马也,尘埃也, 。

(4)天之苍苍, ?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5)《北冥有鱼》中综合运用夸张和比喻手法的句子是:

(6)可以概括出扶摇直上、鹏程万里两个成语的句子是:

六、两篇文章的主旨:

《北冥有鱼》这则故事以大鹏南飞作比喻,说明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状似逍遥,其实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则故事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辩论,表现了庄子的机智与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的“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七、课文内容理解

1.作者主要通过、两个故事来说明“逍遥”的真正含义。2.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鹏鸟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启示人们要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勇于拼搏,敢于追求。3.《北冥有鱼》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从开头到“其翼若垂天之云”,写北冥之鱼由鲲到鹏的变化:鲲、鹏形体之大,气象之宏,令人瞠目。第二层,从“是鸟也”到“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引用《齐谐》之言,写大鹏迁徙南冥的气势乘风而起,击水三千,扶摇九万。第三层,从“天之苍爸”到结尾,作者仰观苍天,拟想大鹏俯瞰大地,抒发了一种天地浑茫的感慨。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鹏鸟飞在天空看地面,和人们仰视天空看到的是一样的,都不能看到“正色”。人和大鹏对“正色”的认识,都受到距离的限制;可见世间万物都是没有绝对自由的,从而进一步表现了文章主旨。

5.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6.句子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词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怒”“击”“抟”等词生动地描写了鲲鹏振翅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充满了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7.这场“鱼之乐”的辩论体现了庄子和惠子二人各自怎样的思想?

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短文中的“鱼之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和外化。惠子偏重于知识论的判断。论辩言语严密,逻辑性强,对事物的认知持以寻根究底的态度,求实而缺乏美感。

8.你是如何理解庄子的反问的?(考点:反问句的作用)

庄子并不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是采取反问的方法来回答。以“非我”者不如“我”者不知“我”知鱼。以反问句的形式来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答在问中,语气肯切,坚定有力。

9.庄子是如何化解惠子的发难的?庄子把“安知”,解释成“哪知道”或“怎知道”,而惠子本意是“怎么(能)知道”。庄子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化解了发难,机智灵活跃然纸上。

八、艺术手法:

《北冥有鱼》1.巧借寓言,富有哲理。

庄子运用大鹏南飞凭借风的力量的故事,讲述了大鹏飞翔受到了风的限制,还是有所依赖的,所以大鹏还是有所待,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说理形象,寓意深远。

2.对比鲜明,道理明确。那些山野中的游气(“野马”)、飞尘(“尘埃”),空中的活动之物(“生物”),皆由风相吹而动。与鲲、鹏相比,它们实在是太渺小了,但它们要能够动起来,依然要有所凭借,即有所“待”。显然,它们也没有达到逍遥。

3.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大鹏”“野马”“尘埃”都展现了庄子丰富的想象力,想象雄奇瑰丽,汪洋恣肆,跌宕多姿,用形象、生动的故事来说明一个它们都有所待,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的道理。

《庄子与惠子》1.精彩的论辩艺术。通篇采用对话的形式,两人一句接着一句,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这场辩论深化,显示了精彩的诡辩艺术。

2.笔法轻松,充满机智和幽默。围绕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的辩论,本是深奥的逻辑问题,文章用轻松、闲适的笔调描述辩论过程,二人语言不乏幽默,令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