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识别第三章-感知器算法
模式识别复习资料答案
一、感知器算法流程图:二、矩阵分解的方法:所谓矩阵分解,就是将一个矩阵写成结构比较简单的或性质比较熟悉的另一些矩阵的乘积。
其分解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三角分解、QR 分解、奇异值分解。
三角分解定义:如果方阵A 可分解成一个下三角形矩阵L 和上三角形矩阵U 的的乘积,则称A 可作三角分解或LU 分解。
QR 分解(正交分解)定义:如果实(复)非奇异矩阵A 能化成正交(酉)矩阵Q 与实(复)非奇异上三角矩阵R 的乘积,即A=QR ,则称上式为A 的QR 分解。
奇异值分解定理:设A 是一个m n ⨯的矩阵, 且()r A r =,则存在m 阶酉矩阵U 和n 阶酉矩阵V ,使得000H U AV ⎛⎫⎪= ⎪ ⎪⎝⎭∑ (2), 其中,1()rdiag σσ=∑L ,且120r σσσ≥≥≥≥L 。
由(2)知000H A U V ⎛⎫⎪= ⎪ ⎪⎝⎭∑ (3), 该式称为A 的奇异值分解,(1,2,)i i r σ=L ,称为A 的奇异值,U 的第i 列称为A 对应i σ的左奇异向量,V 的第i 列称为A 对应的i σ右奇异向量。
三、非负矩阵分解:在NMF 中要求原始的矩阵V 的所有元素的均是非负的,那么矩阵V 可以分解为两个更小的非负矩阵的乘积,这个矩阵V 有且仅有一个这样的分解,即满足存在性和唯一性。
分解方法:已知数据举矩阵V 和所能忍受的误差e ,求非负分解矩阵W ,H 。
(1) 随机初始化矩阵,要求非负;(2) 应用迭代公式进行迭代。
如果噪声服从高斯分布,则根据式()()Tik ik ikTikVH W W WHH ←g和式()()T kjkj kj TkjW V H H W WH ←g进行,如果噪声服从Poisson 分布,则根据式()kj ijij jik ik kjjH VWH W W H⎡⎤⎣⎦←∑∑g和 ()ik ikijikj kjik iW V WH H H W⎡⎤⎣⎦←∑∑g进行;(3)当||||V WH -误差小于e 时,或者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时,停止迭代。
感知器算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感知器算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感知器算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机器学习算法,于1957年被Frank Rosenblatt所提出。
在过去几十年里,感知器算法一直被广泛应用在识别模式,分类数据和垃圾邮件过滤等领域。
本文将会介绍感知器算法的基本原理,如何使用感知器完成模式分类,以及如何优化感知器算法。
感知器算法的基本原理感知器算法基于神经元(Perceptron)模型构建,神经元模型的基本原理是对输入信号进行加权,然后通过激活函数的计算输出结果。
通常情况下,神经元被认为是一个输入层节点,一个或多个输入是接收的,以及一个输出层。
感知器算法的核心思想是,给定一组输入和对应的输出(通常成为标签),通过多个迭代来调整模型中的权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模型的误差,并尽可能准确地预测未知输入的输出。
感知器算法的主要流程如下:1. 初始化感知器参数,包括权重(最初为随机值)和偏置(通常为零)。
2. 对于每个输入,计算预测输出,并将预测输出与实际标签进行比较。
3. 如果预测输出与实际标签不同,则更新权重和偏置。
更新规则为$\omega_{j} \leftarrow \omega_{j} + \alpha(y-\hat{y})x_{j}$,其中$x_{j}$是输入的第$j$个特征,$\alpha$是学习率(控制权重和偏置的更新量),$y$是实际标签,而$\hat{y}$是预测输出。
4. 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到满足停止条件(例如,经过N次重复迭代后误差不再显著降低)。
如何使用感知器完成分类让我们考虑一个简单的情况:我们要学习使用感知器进行两类别(正面和负面)的文本情感分类。
我们可以将文本转换为一组数字特征,例如文本中出现特定单词的频率或数量,并将每个文本的情感作为输入,正面或负面情感被记为1或0。
我们可以将感知器视为一个二元分类器,用它来预测每个输入文本的情感值。
对于每个输入,我们计算出感知器的输出,并将其与实际情感进行比较。
如果它们没有匹配,那么我们将使用上面提到的更新规则调整每个特征的权重,重复该过程,直到达到收敛为止。
模式识别例题
1.感知器算法已知两类训练样本,(0,0),(0,1)属于w1,(1,0),(1,1)属于w2,试用感知器算法求解w*训练样本分量增广化以及符号规范化。
将训练样本增加一个分量1,且把来自w2的样本各分量乘以-1,得到训练模式集x1=(0,0,1), x2=(0,1,1), x3=(-1,0,-1), x4=(-1,-1,-1)运用训练算法,给权向量赋初值w(1)=(1,1,1)T,取增量c=1,置迭代步数k=1,下面是迭代过程K=1,x m=x1,w(k)T x m=1>0,w(2)=w(1)K=2, x m=x2,w(k)T x m=2>0,w(3)=w(2)K=3, x m=x3,w(k)T x m=-2<0,w(4)=w(3)+ x3=(0,1,0)TK=4, x m=x4,w(k)T x m=-1<0,w(5)=w(4)+ x4=(-1,0,-1)TK=5, x m=x1,w(k)T x m=-1<0,w(6)=w(5)+ x1=(-1,0,0)TK=6, x m=x2,w(k)T x m=0,w(7)=w(6)+ x2=(-1,1,1)TK=7, x m=x3,w(k)T x m=0,w(8)=w(7)+ x3=(-2,1,0)TK=8, x m=x4,w(k)T x m=1>0,w(9)=w(8)K=9,x m=x1,w(k)T x m=0,w(10)=w(9) + x1=(-2,1,1)TK=10, x m=x2,w(k)T x m=2>0,w(11)=w(10)K=11, x m=x3,w(k)T x m=1>0,w(12)=w(11)K=12, x m=x4,w(k)T x m=0,w(13)=w(12)+ x4=(-3,0,0)TK=13, x m=x1,w(k)T x m=0,w(14)=w(13)+ x1=(-3,0,1)TK=14, x m=x2,w(k)T x m=1>0,w(15)=w(14)K=15, x m=x3,w(k)T x m=2>0,w(16)=w(15)K=16, x m=x4,w(k)T x m=2>0,w(17)=w(16)K=17, x m=x1,w(k)T x m=1>0,w(18)=w(17)通过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经过对x1, x2, x3, x4一轮迭代后,使用w(14)已经能够对所有训练样本正确分类,增广权矢量的值不再发生变化,所以算法收敛于w(14),w(14)就是所求的解向量,即w*=(-3,0,1)T。
感知器算法
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统计学系课程实验报告米用上面(5)中①②③的步骤,利用 MATLAB®程即可以实现感知器算法。
这里以一组二维的数据点为例。
随机生成 15个横纵坐标均在(0,1)之间的 点,与15个横纵坐标都在(2, 3)之间的点,共30个数据点,显然这两类点 是线性可分的,故可以采用感知器算法进行分类。
MATLAB^码如下: %感知器实 验 结 果及 分 析plot(x,y,'k'); %做出分界的直线xlabel('X');ylabel('Y');title('两类样本点');legend(第一类','第二类','分界直线'); 其中几次运算的结果如下:alpha =4.0000 -1.3939 -2.5368即直线的方程为:4 - 1.3939X - 2.5368y = 0迭代的次数为:8两类样本点alpha =4.0000 -1.4657 -1.4105即直线的方程为:4.0000 -1.4657X T.4105y = 0迭代的次数为:8从得到的结果来,对于线性可分的情形,感知器算法分类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可以较为明显地把两类样本分开,而且迭代的次数为8,说明算法的收敛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感知器仅仅可以用于线性可分的样本的分类,对于线性不可分的情形,它是无能为力的。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直接使用感知器算法的场合并不多,但是,它是很多复杂的算法的基础,比如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等,所以从这这一点上来说,理解并掌握感知器算法还是十分有必要且重要的。
模式识别感知器算法求判别函数
模式识别感知器算法求判别函数
y = sign(w · x + b)
其中,y表示分类结果(1代表一个类别,-1代表另一个类别),x 表示输入特征向量,w表示权重向量,b表示偏置项,sign表示取符号函数。
判别函数的求解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初始化权重向量和偏置项。
一般可以将它们设置为0向量或者随机向量。
2.遍历训练集中的所有样本。
对于每个样本,计算判别函数的值。
4.如果分类错误,需要调整权重和偏置项。
具体做法是使用梯度下降法,通过最小化误分类样本到超平面的距离来更新权重和偏置项。
对于权重向量的更新,可以使用如下公式:
w(t+1)=w(t)+η*y*x
对于偏置项的更新,可以使用如下公式:
b(t+1)=b(t)+η*y
5.重复步骤2和步骤4,直到所有样本都分类正确或达到停止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训练集中的样本不是线性可分的,则判别函数可能无法达到100%的分类准确率。
此时,可以通过增加特征维度、使用非线性变换等方法来提高分类效果。
总结起来,模式识别感知器算法通过判别函数将输入数据分类为两个类别。
判别函数的求解过程是通过调整权重向量和偏置项,使用梯度下降法最小化误分类样本到超平面的距离。
这个过程是一个迭代的过程,直到所有样本都分类正确或达到停止条件。
模式识别习题解答第三章
题1:在一个10类的模式识别问题中,有3类单独满足多类情况1,其余的类别满足多类情况2。
问该模式识别问题所需判别函数的最少数目是多少?答:将10类问题可看作4类满足多类情况1的问题,可将3类单独满足多类情况1的类找出来,剩下的7类全部划到4类中剩下的一个子类中。
再在此子类中,运用多类情况2的判别法则进行分类,此时需要7*(7-1)/2=21个判别函数。
故共需要4+21=25个判别函数。
题2:一个三类问题,其判别函数如下:d1(x)=-x1, d2(x)=x1+x2-1, d3(x)=x1-x2-11.设这些函数是在多类情况1条件下确定的,绘出其判别界面和每一个模式类别的区域。
2.设为多类情况2,并使:d12(x)= d1(x), d13(x)= d2(x), d23(x)= d3(x)。
绘出其判别界面和多类情况2的区域。
3.设d1(x), d2(x)和d3(x)是在多类情况3的条件下确定的,绘出其判别界面和每类的区域。
答:三种情况分别如下图所示:1.2.3.题3:两类模式,每类包括5个3维不同的模式,且良好分布。
如果它们是线性可分的,问权向量至少需要几个系数分量?假如要建立二次的多项式判别函数,又至少需要几个系数分量?(设模式的良好分布不因模式变化而改变。
)答:(1)若是线性可分的,则权向量至少需要14N n =+=个系数分量; (2)若要建立二次的多项式判别函数,则至少需要5!102!3!N ==个系数分量。
题4:用感知器算法求下列模式分类的解向量w : ω1: {(0 0 0)T, (1 0 0)T, (1 0 1)T, (1 1 0)T} ω2: {(0 0 1)T, (0 1 1)T, (0 1 0)T, (1 1 1)T}解:将属于2w 的训练样本乘以(1)-,并写成增广向量的形式x1=[0 0 0 1]',x2=[1 0 0 1]',x3=[1 0 1 1]',x4=[1 1 0 1]';x5=[0 0 -1 -1]',x6=[0 -1 -1 -1]',x7=[0 -1 0 -1]',x8=[-1 -1 -1 -1]';迭代选取1C =,(1)(0,0,0,0)w '=,则迭代过程中权向量w 变化如下:(2)(0 0 0 1)w '=;(3)(0 0 -1 0)w '=;(4)(0 -1 -1 -1)w '=;(5)(0 -1 -1 0)w '=;(6)(1 -1 -1 1)w '=;(7)(1 -1 -2 0)w '=;(8)(1 -1 -2 1)w '=;(9)(2 -1 -1 2)w '=; (10)(2 -1 -2 1)w '=;(11)(2 -2 -2 0)w '=;(12)(2 -2 -2 1)w '=;收敛所以最终得到解向量(2 -2 -2 1)w '=,相应的判别函数为123()2221d x x x x =--+。
(完整word版)模式识别习题解答第三章(word文档良心出品)
题1:在一个10类的模式识别问题中,有3类单独满足多类情况1,其余的类别满足多类情况2。
问该模式识别问题所需判别函数的最少数目是多少?答:将10类问题可看作4类满足多类情况1的问题,可将3类单独满足多类情况1的类找出来,剩下的7类全部划到4类中剩下的一个子类中。
再在此子类中,运用多类情况2的判别法则进行分类,此时需要7*(7-1)/2=21个判别函数。
故共需要4+21=25个判别函数。
题2:一个三类问题,其判别函数如下:d1(x)=-x1, d2(x)=x1+x2-1, d3(x)=x1-x2-11.设这些函数是在多类情况1条件下确定的,绘出其判别界面和每一个模式类别的区域。
2.设为多类情况2,并使:d12(x)= d1(x), d13(x)= d2(x), d23(x)= d3(x)。
绘出其判别界面和多类情况2的区域。
3.设d1(x), d2(x)和d3(x)是在多类情况3的条件下确定的,绘出其判别界面和每类的区域。
答:三种情况分别如下图所示:1.2.3.题3:两类模式,每类包括5个3维不同的模式,且良好分布。
如果它们是线性可分的,问权向量至少需要几个系数分量?假如要建立二次的多项式判别函数,又至少需要几个系数分量?(设模式的良好分布不因模式变化而改变。
)答:(1)若是线性可分的,则权向量至少需要14N n =+=个系数分量; (2)若要建立二次的多项式判别函数,则至少需要5!102!3!N ==个系数分量。
题4:用感知器算法求下列模式分类的解向量w : ω1: {(0 0 0)T, (1 0 0)T, (1 0 1)T, (1 1 0)T} ω2: {(0 0 1)T, (0 1 1)T, (0 1 0)T, (1 1 1)T}解:将属于2w 的训练样本乘以(1)-,并写成增广向量的形式x1=[0 0 0 1]',x2=[1 0 0 1]',x3=[1 0 1 1]',x4=[1 1 0 1]';x5=[0 0 -1 -1]',x6=[0 -1 -1 -1]',x7=[0 -1 0 -1]',x8=[-1 -1 -1 -1]';迭代选取1C =,(1)(0,0,0,0)w '=,则迭代过程中权向量w 变化如下:(2)(0 0 0 1)w '=;(3)(0 0 -1 0)w '=;(4)(0 -1 -1 -1)w '=;(5)(0 -1 -1 0)w '=;(6)(1 -1 -1 1)w '=;(7)(1 -1 -2 0)w '=;(8)(1 -1 -2 1)w '=;(9)(2 -1 -1 2)w '=; (10)(2 -1 -2 1)w '=;(11)(2 -2 -2 0)w '=;(12)(2 -2 -2 1)w '=;收敛所以最终得到解向量(2 -2 -2 1)w '=,相应的判别函数为123()2221d x x x x =--+。
模式识别作业第三章2
第三章作业3.5 已知两类训练样本为设,用感知器算法求解判别函数,并绘出判别界面。
解:matlab程序如下:clear%感知器算法求解判别函数x1=[0 0 0]';x2=[1 0 0]';x3=[1 0 1]';x4=[1 1 0]';x5=[0 0 1]';x6=[0 1 1]';x7=[0 1 0]';x8=[1 1 1]';%构成增广向量形式,并进行规范化处理x=[0 1 1 1 0 0 0 -1;0 0 0 1 0 -1 -1 -1;0 0 1 0 -1 -1 0 -1;1 1 1 1 -1 -1 -1 -1];plot3(x1(1),x1(2),x1(3),'ro',x2(1),x2(2),x2(3),'ro',x3(1),x3(2),x3( 3),'ro',x4(1),x4(2),x4(3),'ro');hold on;plot3(x5(1),x5(2),x5(3),'rx',x6(1),x6(2),x6(3),'rx',x7(1),x7(2),x7( 3),'rx',x8(1),x8(2),x8(3),'rx');grid on;w=[-1,-2,-2,0]';c=1;N=2000;for k=1:Nt=[];for i=1:8d=w'*x(:,i);if d>0w=w;t=[t 1];elsew=w+c*x(:,i);t=[t -1];endendif i==8&t==ones(1,8)w=wsyms x yz=-w(1)/w(3)*x-w(2)/w(3)*y-1/w(3);ezmesh(x,y,z,[0.5 1 2]);axis([-0.5,1.5,-0.5,1.5,-0.5,1.5]); title('感知器算法')break;elseendend运行结果:w =3-2-31判别界面如下图所示:若有样本;其增广;则判别函数可写成:若,则,否则3.6 已知三类问题的训练样本为试用多类感知器算法求解判别函数。
模式识别作业第三章2
第三章作业3.5 已知两类训练样本为1:(0 0 0 )',(1 0 0)' ,(1 0 1)',(1 1 0)'ω2:(0 0 1)',(0 1 1)' ,(0 1 0)',(1 1 1)'ω设0)'(-1,-2,-2,)1(=W,用感知器算法求解判别函数,并绘出判别界面。
解:matlab程序如下:clear%感知器算法求解判别函数x1=[0 0 0]';x2=[1 0 0]';x3=[1 0 1]';x4=[1 1 0]';x5=[0 0 1]';x6=[0 1 1]';x7=[0 1 0]';x8=[1 1 1]';%构成增广向量形式,并进行规范化处理x=[0 1 1 1 0 0 0 -1;0 0 0 1 0 -1 -1 -1;0 0 1 0 -1 -1 0 -1;1 1 1 1 -1 -1 -1 -1];plot3(x1(1),x1(2),x1(3),'ro',x2(1),x2(2),x2(3),'ro',x3(1),x3(2),x3(3) ,'ro',x4(1),x4(2),x4(3),'ro');hold on;plot3(x5(1),x5(2),x5(3),'rx',x6(1),x6(2),x6(3),'rx',x7(1),x7(2),x7(3) ,'rx',x8(1),x8(2),x8(3),'rx');grid on;w=[-1,-2,-2,0]';c=1;N=2000;for k=1:Nt=[];for i=1:8d=w'*x(:,i);if d>0w=w;t=[t 1];elsew=w+c*x(:,i);t=[t -1];endendif i==8&t==ones(1,8)w=wsyms x yz=-w(1)/w(3)*x-w(2)/w(3)*y-1/w(3);ezmesh(x,y,z,[0.5 1 2]);axis([-0.5,1.5,-0.5,1.5,-0.5,1.5]);title('感知器算法')break;elseendend运行结果:w =3-2-31判别界面如下图所示:若有样本123[,,]'x x x x =;其增广]1,,,[321x x x X =;则判别函数可写成: 1323')(321+*-*-*=*=x x x X w X d若0)(>X d ,则1ω∈x ,否则2ω∈x3.6 已知三类问题的训练样本为123:(-1 -1)', (0 0)' , :(1 1)'ωωω试用多类感知器算法求解判别函数。
模式识别作业第三章2
第三章作业已知两类训练样本为1:(0 0 0 )',(1 0 0)' ,(1 0 1)',(1 1 0)'ω2:(0 0 1)',(0 1 1)' ,(0 1 0)',(1 1 1)'ω设0)'(-1,-2,-2,)1(=W,用感知器算法求解判别函数,并绘出判别界面。
$解:matlab程序如下:clear%感知器算法求解判别函数x1=[0 0 0]';x2=[1 0 0]';x3=[1 0 1]';x4=[1 1 0]';x5=[0 0 1]';x6=[0 1 1]';x7=[0 1 0]';x8=[1 1 1]';%构成增广向量形式,并进行规范化处理[x=[0 1 1 1 0 0 0 -1;0 0 0 1 0 -1 -1 -1;0 0 1 0 -1 -1 0 -1;1 1 1 1 -1 -1 -1 -1];plot3(x1(1),x1(2),x1(3),'ro',x2(1),x2(2),x2(3),'ro',x3(1),x3(2),x3(3),'ro',x4(1),x4(2),x4(3),'ro');hold on; plot3(x5(1),x5(2),x5(3),'rx',x6(1),x6(2),x6(3),'rx',x7(1),x7(2),x7(3),'rx',x8(1),x8(2),x8(3),'rx');grid on; w=[-1,-2,-2,0]';c=1;N=2000;for k=1:N|t=[];for i=1:8d=w'*x(:,i);if d>0w=w;、t=[t 1];elsew=w+c*x(:,i);t=[t -1];end-endif i==8&t==ones(1,8)w=wsyms x yz=-w(1)/w(3)*x-w(2)/w(3)*y-1/w(3);《ezmesh(x,y,z,[ 1 2]);axis([,,,,,]);title('感知器算法')break;else{endend运行结果:w =3]-2-31判别界面如下图所示:!若有样本123[,,]'x x x x =;其增广]1,,,[321x x x X =;则判别函数可写成: 1323')(321+*-*-*=*=x x x X w X d若0)(>X d ,则1ω∈x ,否则2ω∈x已知三类问题的训练样本为123:(-1 -1)', (0 0)' , :(1 1)'ωωω<试用多类感知器算法求解判别函数。
模式识别作业第三章2(推荐文档)
已知两类训练样本为
1:(0 0 0 )',(1 0 0)' ,(1 0 1)',(1 1 0)'
2:(0 0 1)',(0 1 1)' ,(0 1 0)',(1 1 1)'
设W (1) (-1,-2,-20, )',用感知器算法求解判别函数,并绘出判别界面。
解:matlab程序如下:
clear %感知器算法求解判别函数 x1=[0 0 0]';x2=[1 0 0]';x3=[1 0 1]';x4=[1 1 0]';x5=[0 0 1]';x6=[0 1 1]';x7=[0 1 0]';x8=[1 1 1]'; %构成增广向量形式,并进行规范化处理 x=[0 1 1 1 0 0 0 -1;0 0 0 1 0 -1 -1 -1;0 0 1 0 -1 -1 0 -1;1 1 1 1 -1 -1 -1 -1];
%
end case 3
if d3>d2&d3>d1 t(i)=1;
elseif d3>d2&d3<=d1 w3=w3+x(:,i); w2=w2; w1=w1-x(:,i);
elseif d3>d1&d3<=d2 w1=w1;
w3=w3+x(:,i);
)
w2=w2-x(:,i); elseif d3<=d2&d3<=d1
X=inv(x'*x)*x'; %x的伪逆矩阵 B=ones(8,1);z=10*ones(8,1);t=[z]; for i=2:1000 W=X*B;
模式识别习题参考1齐敏-教材第3章
第2章 判别函数及几何分类法习题解答3.1 在一个10类的模式识别问题中,有三类单独满足多类情况1,其余的类别满足多类情况2。
问该模式识别问题所需判别函数的最少数目为多少? 答:满足多类情况1的3类问题,需要3个判别函数, 满足多类情况2的7类问题,需要212)17(7=-个判别函数, 3+21=24即共需24个判别函数。
3.2 一个三类问题,其判别函数为()42211-+=x x d X , ()44212+-=x x d X , ()313+-=x d X(1) 设这些函数是在多类情况1条件下确定的,绘出判别界面及每一模式类别的区域。
(2) 设为多类情况2,并使()()X X 112d d =,()()X X 213d d =,()()X X 323d d =,绘出判别界面及每一模式类别的区域。
(3) 设()X 1d ,()X 2d 和()X 3d 是在多类情况3的条件下确定的,绘出其判别界面及每一模式类别的区域。
解:(1)多类情况1时的判别界面及每一模式类别的区域如解图3.1所示。
(2)多类情况2时的判别界面及每一模式类别的区域如解图3.2所示。
(3)多类情况3:三个判别界面方程为:086)44()42()()(2212121=-=+---+=-x x x x x d d X X ,即0432=-x 0722)3()42()()(2112131=-+=+---+=-x x x x x d d X X 0142)3()44()()(2112132=+-=+--+-=-x x x x x d d X X满足0)()(21>-X d X d 且0)()(31>-X d X d 的区域属于1ω类分布区域。
满足0)()(12>-X d X d 且0)()(32>-X d X d 的区域属于2ω类分布区域。
满足0)()(13>-X d X d 且0)()(23>-X d X d 的区域属于3ω类分布区域。
感知器算法原理
感知器算法原理感知器算法是一种二分类的分类算法,基于线性模型的思想。
其原理是通过输入的特征向量和权重向量的线性组合,经过阈值函数进行判别,实现对样本的分类。
具体来说,感知器算法的输入为一个包含n个特征的特征向量x=(x₁, x₂, ..., xn),以及对应的权重向量w=(w₁, w₂, ..., wn),其中wi表示特征xi对应的权重。
感知器算法的目标是找到一个超平面,将正负样本正确地分离开来。
如果超平面上方的点被判为正样本,超平面下方的点被判为负样本,则称超平面为正类超平面;反之,则称超平面为负类超平面。
感知器算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 初始化权重向量w和阈值b。
2. 对于每个样本(xᵢ, yᵢ),其中xᵢ为特征向量,yᵢ为样本的真实标签。
3. 计算样本的预测输出值y_pred=sign(w·x + b),其中·表示向量内积操作,sign为符号函数,将预测值转化为+1或-1。
4. 如果预测输出值与真实标签不一致(y_pred ≠ yᵢ),则更新权重向量w和阈值b:- w:=w + η(yᵢ - y_pred)xᵢ- b:=b + η(yᵢ - y_pred),其中η为学习率,用于控制权重的更新速度。
5. 重复步骤3和4,直到所有样本都被正确分类,或达到预定的迭代次数。
感知器算法的核心思想是不断地通过训练样本来优化权重向量和阈值,使得模型能够将正负样本准确地分开。
然而,感知器算法只对线性可分的问题有效,即存在一个超平面能够完全分开正负样本。
对于线性不可分问题,感知器算法无法收敛。
因此,通常需要通过特征工程或使用其他复杂的分类算法来解决线性不可分的情况。
模式识别感知器算法求判别函数
模式识别感知器算法求判别函数模式识别感知器算法(Perceptron Algorithm)是一种二分类的线性分类器算法。
它通过训练集中的数据样本来学习一组权重,将输入数据映射到一些特定类别。
判别函数是这组权重与输入数据的线性组合。
具体来说,假设我们有一个包含n个特征的输入向量x,模式识别感知器算法的判别函数可以表示为:f(x) = sign(w · x)其中,w是一组权重向量,·表示向量的内积,sign是符号函数,即如果内积结果大于等于0,结果为1,否则为-1算法的目标是找到一组权重w,使得对于所有的输入样本x,f(x)能够准确地将其分类为正类(+1)或者负类(-1),从而实现分类任务。
具体求解判别函数的过程分为两个步骤:初始化和更新权重。
1.初始化:初始权重可以设置为0向量或者一个随机的小值向量。
2.更新权重:通过迭代训练样本来逐步调整权重,直到达到收敛的条件。
a. 对于每个样本x,计算预测输出值y_pred = sign(w · x)。
c. 对于不同的特征i,更新权重w_i = w_i + η * (y - y_pred) * x_i,其中η是学习率(learning rate),控制权重的调整速度。
d.重复以上步骤直到达到收敛条件。
收敛条件可以是预先设定的最大迭代次数或者当所有的样本分类正确时停止。
在实际应用中,算法通常需要对输入数据进行预处理,例如特征缩放、特征选择等,以提高算法的性能和效果。
此外,模式识别感知器算法只能解决线性可分的问题,对于线性不可分的问题,需要使用更加复杂的算法或者进行数据转换处理。
总结起来,模式识别感知器算法的判别函数是通过一组权重与输入数据的线性组合来实现的。
该算法通过迭代训练样本来更新权重,直到达到收敛条件。
虽然该算法在处理线性可分问题中表现优秀,但对于线性不可分问题需要使用其他算法。
感知器算法原理及应用
感知器算法原理及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算法被使用。
其中,感知器算法是一种经典的机器学习算法,广泛应用于图像、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感知器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一、感知器算法原理感知器算法是一种以 Rosenblatt 为代表的机器学习算法,最初用于二元分类。
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对输入数据进行加权和,并与一个阈值进行比较,来决定输出结果。
另外,感知器算法是一种基于梯度下降优化的算法,通过不断调整权值和阈值,以使分类的效果更好。
1.1 基本模型感知器模型通常用于二元分类任务,如将一个输入数据分为两类。
模型的输入是一个特征向量 x 和一个阈值θ,这两者加权后的结果通过一个激活函数 f(x) 来得到输出 y。
感知器模型可以表示为:其中,w 是权重向量,f(x) 是激活函数,可以是阶跃函数、线性函数或者 sigmoid 函数等等。
1.2 误差更新感知器算法的关键是误差更新问题。
在二元分类任务中,我们将预测值 y 限制在 0 和 1 之间。
对于一个正确的预测 y_hat 和一个错误的预测 y,我们定义误差为:error = y_hat - y误差可以用于更新权重向量 w 和阈值θ。
为了最小化误差,我们需要在每一轮训练中更新权重和阈值,以使误差最小化。
通俗的说,就是调整权重和阈值来训练模型。
在 Rosenblatt 的感知器算法中,权重和阈值的调整如下:w = w + α(error)x其中,α 是学习率,它控制着权重和阈值的更新速率,可以视作一种步长。
它的取值通常是一个较小的正数,如 0.01。
1.3 二元分类感知器算法最初用于二元分类任务,如将输入数据分为正类和负类。
实际运用中,只有两种不同的输出可能,1 和 -1,用 y ∈{-1, 1} 来表示分类结果。
分类器的训练过程可以是迭代的,每一次迭代会调整权重和偏差,以使分类效果更好。
二、感知器算法应用感知器算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图像、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式识别第三章
感知器算法
一.用感知器算法求下列模式分类的解向量w :
})0,1,1(,)1,0,1(,)0,0,1(,)0,0,0{(:1T T T T ω
})1,1,1(,)0,1,0(,)1,1,0(,)1,0,0{(:2T T T T ω
将属于2ω的训练样本乘以(-1),并写成增广向量的形式:
T x )1,0,0,0(1 =,T x )1,0,0,1(2=,T x )1,1,0,1(3=,T x )1,0,1,1(4 =
T x )1,1-,0,0(5-=,T x )1,1-,1-,0(6-=,T x )1,0,1-,0(7-=,T x )1,1-,1-,1-(8-= 第一轮迭代:取1=C ,T )0,0,0,0()1(=ω
因0)1,0,0,0)(0,0,0,0()1(1==T T x ω不大于0,故T x )1,0,0,0()1()2(1=+=ωω 因1)1,0,0,1)(1,0,0,0()2(2==T T x ω大于0,故T )1,0,0,0()2()3(==ωω 因1)1,1,0,1)(1,0,0,0()3(3==T T x ω大于0,故T )1,0,0,0()3()4(==ωω 因1)1,0,1,1)(1,0,0,0()4(4==T T x ω大于0,故T )1,0,0,0()4()5(==ωω 因1)1,1-,0,0)(1,0,0,0()5(5-=-=T T x ω不大于0,故T x )0,1-,0,0()5()6(5 =+=ωω 因1)1,1-,1-,0)(0,1-,0,0()6(6=-=T T x ω大于0,故T )0,1-,0,0()6()7(==ωω 因0)1,0,1-,0)(0,1-,0,0()7(7=-=T T x ω不大于0,故T x )1-,1-,1,0()7()8(7-=+=ωω 因3)1,1-,1-,1-)(1-,1-,1,0()8(8=--=T T x ω大于0,故T )1-,1-,1,0()8()9(-==ωω 第二轮迭代:
因1)1,0,0,0)(1-,1-,1,0()9(1-=-=T T x ω不大于0,故T x )0,1-,1,0()9()10(1-=+=ωω 因0)1,0,0,1)(0,1-,1-,0()10(2==T T x ω不大于0,故T x )1,1,1,1()10()11(2--=+=ωω 因1)1,1,0,1)(1,1,1,1()11(3=--=T T x ω大于0,故T )1,1,1,1()11()12(--==ωω 因1)1,0,1,1)(1,1,1,1()12(4=--=T T x ω大于0,故T
)1,1,1,1()12()13(--==ωω
因0)1,1-,0,0)(1,1,1,1()13(5=---=T T x ω不大于0,故T x )0,2,1,1()13()14(5--=+=ωω 因3)1,1-,1-,0)(0,2,1,1()14(6=---=T T x ω大于0,故T )0,2,1,1()14()15(--==ωω
因1)1,0,1-,0)(0,2,1,1()15(7=---=T T x ω大于0,故T )0,2-,1-,1()15()16(==ωω
因2)1,1-,1-,1-)(0,2-,1-,1()16(8=-=T T x ω大于0,故T )0,2-,1-,1()16()17(==ωω
第三轮迭代:
因0)1,0,0,0)(0,2-,1,1()17(1=-=T T x ω不大于0,故T x )1,2,1,1()17()18(1--=+=ωω 因2)1,0,0,1)(1,2-,1-,1()18(2==T T x ω大于0,故T )1,2,1,1()18()19(--==ωω
因0)1,1,0,1)(1,2,1,1()19(3=--=T T x ω不大于0,故T x )2,1,1,2()19()20(3--=+=ωω 因3)1,0,1,1)(2,1,1,2()20(4=--=T T x ω大于0,故T
)2,1,1,2()20()21(--==ωω
因1)1,1-,0,0)(2,1,1,2()21(5-=---=T T x ω不大于0,故T x )1,2,1,2()21()22(5--=+=ωω
因2)1,1-,1-,0)(1,2,1,2()22(6=---=T T x ω大于0,故T )1,2,1,2()22()23(--==ωω
因0)1,0,1-,0)(1,2,1,2()23(7=---=T T x ω不大于0,故T x )0,2-,2-,2()23()24(7=+=ωω 因2)1,1-,1-,1-)(0,2-,2-,2()24(8=-=T T x ω大于0,故T )0,2-,2-,2()24()25(==ωω 第四轮迭代:
因0)1,0,0,0)(0,2-,2,2()25(1=-=T T x ω不大于0,故T x )1,2,2,2()25()26(1--=+=ωω 因3)1,0,0,1)(1,2-,2-,2()26(2==T T x ω大于0,故T
)1,2,2,2()26()27(--==ωω
因1)1,1,0,1)(1,2,2,2()27(3=--=T T x ω大于0,故T )1,2,2,2()27()28(--==ωω 因1)1,0,1,1)(1,2,2,2()28(4=--=T T x ω大于0,故T )1,2,2,2()28()29(--==ωω
因1)1,1-,0,0)(1,2,2,2()29(5=---=T T x ω大于0,故T
)1,2,2,2()29()30(--==ωω
因3)1,1-,1-,0)(1,2,2,2()30(6=---=T T x ω大于0,故T )1,2,2,2()20()31(--==ωω
因1)1,0,1-,0)(1,2,2,2()31(7=---=T T x ω大于0,故T )1,2-,2-,2()31()32(==ωω 因大于0,故T
)1,2-,2-,2()32()33(==ωω
第五轮迭代:
因1)1,0,0,0)(1,2-,2,2()33(1=-=T T x ω大于0,故T )1,2,2,2()33()34(--==ωω
因3)1,0,0,1)(1,2-,2-,2()34(2==T T x ω大于0,故T
)1,2,2,2()34()35(--==ωω
因1)1,1,0,1)(1,2,2,2()35(3=--=T T x ω大于0,故T )1,2,2,2()35()36(--==ωω 因1)1,0,1,1)(1,2,2,2()36(4=--=T T x ω大于0,故T )1,2,2,2()36()37(--==ωω 因1)1,1-,0,0)(1,2,2,2()37(5=---=T T x ω大于0,故T )1,2,2,2()37()38(--==ωω
因3)1,1-,1-,0)(1,2,2,2()38(6=---=T T x ω大于0,故T )1,2,2,2()38()39(--==ωω 因1)1,0,1-,0)(1,2,2,2()39(7=---=T T x ω大于0,故T )1,2-,2-,2()39()40(==ωω 因1)1,1-,1-,1-)(1,2-,2-,2()40(8=-=T T x ω大于0,故T )1,2-,2-,2()40()41(==ωω 该轮迭代全部正确,因此解向量T
)1,2,2,2(--=ω,相应的判别函数为: 1222)(321+--=x x x x d
二.编写求解上述问题的感知器算法程序
1. 实验结果截图
2. 程序代码
%程序功能:实现感知器算法
%作者:赵晓梅 2066
%时间:2014.10.5
clc;
clear all ;
fprintf('感知器算法\n');
%输入模式样本
x=[0,0,0,1;1,0,0,1;1,0,1,1;1,1,0,1;0,0,-1,-1;0,-1,-1,-1;0,-1,0,-1;-1,-1,-1,-1];
[N,n]=size(x);%获取样本数目和维数;N 为样本数目;n 为样本维数
C=1;
w0=[0,0,0,0]';%初始化解向量
w=w0;
flag=1;%迭代继续标志,当迭代全部正确时,flag=0,迭代结束
k=0;%记录迭代次数
while (flag)
flag=0;
k=k+1;
for i=1:N
if w'*x(i,:)'<=0%当迭代错误,w加上相应的x w=w+x(i,:)';
flag=1;
end
end
end
fprintf('迭代次数%d\n',k);
fprintf('解向量为w=(');
for j=1:n
fprintf('%d ',w(j));
end
fprintf(')\n');
fprintf('相应的判别函数为d(x)=');
for j=1:n-1
fprintf('(%d)x%d+',w(j),j);
end
fprintf('(%d)\n',w(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