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知识点整理
文言文《项脊轩志》知识点整理
![文言文《项脊轩志》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d712df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d.png)
文言文《项脊轩志》知识点整理文言文《项脊轩志》知识点整理篇一一、多义词1、顾: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回头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2、稍:县官日有廪稍之供(公家给的粮食)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逐渐,渐渐)余稍为修葺(稍微,略微)3、置: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安放)内外多置小门(设置)沛公则置车骑(放弃,丢下)4、去: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止十有一月耳(距离)比去,以手阖门(离开)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除掉,去掉)5、归:后五年,吾妻来归(女子出嫁)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回来)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归附)二、词类活用1、雨泽下注(向下,名作状)2、使不上漏(从上面,名作状)3、东犬西吠(向西,名作状)4、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喂养,名作动)5、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亲手,名作状)6、前辟四窗(从前面,名作状)7、垣墙周庭(砌上垣墙,名作动)8、执此以朝(上朝,名作动)三、古今异义词1、先大母(古义:去世的;今义:在前边)2、来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回来)3、凡再变矣(古义:两次或第二次;今义:又)四、特殊句式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2、妪,先大母婢也(判断句)3、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介词结构后置句)赏析篇二项脊轩,归有光家的一间小屋。
轩,小的房室。
归有光的远祖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
作者把小屋命名为项脊轩,有纪念意义。
“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借记物、事来表达作者的感情。
撷取日常琐事,通过细节描写,来抒情言志。
他的风格“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借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感情。
此文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
文章紧扣项脊轩来写,又用或喜或悲的感情作为贯穿全文的意脉,将生活琐碎事串为一个整体。
善于拮取生活中的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
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本文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优秀散文。
文言文《项脊轩志》知识点整理
![文言文《项脊轩志》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3dc72871a37f111f1855beb.png)
文言文《项脊轩志》知识点整理一、重点词语号:háo 阖:hé,关闭枇杷:pípá 扃牖:jiōng yǒu 楯:shǔn爨:cuàn婢:bì 得:得到日:阳光稍:稍微影:日光先是:这以前迨:及,等到庖:厨房凡:共尝:曾经每:经常兹:这,此以:用过:探望大类:很像比:及,等到顷之:音节助词尝:曾经归:旧指女子出嫁且:那么制:形式,规制盖:伞或:或者殆:表揣测,大概故:以前去:离开竟日:整天二、古今异义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旧,原来的)南北为一 (一,整体)室仅方丈 (方丈,一丈见方)凡再变矣 (凡,总共;再,两次)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案,桌子)久不见若影 (若,你)日过午已昏 (昏,暗)或凭几学书(几,书桌;书,写字)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杂,交错)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亦遂增胜 (胜,佳景,引申为光彩)吾妻来归 (归,旧时指女子出嫁)始为篱,已为墙 (已,后来、不久)三五之夜 (三五,即十五)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竟,整)且何谓阁子也 (且,那么)余自束发 (束发,表示成年)三、一词多义始室始洞然 (才,连词)始为篱,已为墙 (起初、先,副词)过日过午已昏 (超过,动词)大母过余曰 (探望,动词)置顾视无可置者 (放置,动词)内外多置小门 (设置,动词)而余扃牖而居 (助词,表修饰,无义)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 (但,连词) 为始为篱,已为墙 (做,动词)轩东故尝为厨 (作,动词)庭中通南北为一 (成为,动词)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对,介词)以以当南日 (用来,动词)以手阖门 (用,介词)能以足音辨人 (凭借、根据,介词) 执此以朝 (用如“而”,介词)谓且何谓阁子也 (叫作,动词)妪每谓余曰 (告诉,动词)一庭中通南北为一 (整体,名词)先妣尝一至 (常来,副词)日以当南日 (太阳,名词)不能得日 (阳光,名词)先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以前,名词)先大母婢也 (去世的,形容词)四、通假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当”通“挡”)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五、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乳二世 (乳,乳养)客逾庖而宴 (宴,用饭)执此以朝 (朝,上朝)吾家读书久不效 (效,取得效果)垣墙周庭:垣墙,砌墙,雨泽下注:雨,下雨,名字活用作动词2.名词用作状语雨泽下注。
《项脊轩志》知识归纳
![《项脊轩志》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77d5064f18583d0496459ba.png)
《项脊轩志》知识归纳一、文学文化常识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又字开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
江苏昆山人,世称“震川先生”,明代著名文学家,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家,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被称为“唐宋派”。
他提倡“独出于胸臆”,强调真实感情,风格朴实,被誉为“明文第一”,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对“桐城派”影响很大。
《项脊轩志》:选自《震川先生集》。
抒情散文。
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情达意。
“志”与“记”:志,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性质与“记”相似,但“记”通常用以记“事”或“物”,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辙《黄州快哉亭记》等等;“志”则大都用以记录人物事迹,如墓志、人物志等等。
项脊:地名。
归有光的远祖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
作者把自己的书斋名题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
一说它窄小,如在人的颈背之间。
三五之夜:农历十五的夜晚。
(古诗文中常用两个数字相连而相乘的方法指代某个年龄或日期,类似有“二八佳人”)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束发指孩童时代。
先大母、先妣:“先大母”,已去世的祖母。
在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
在称谓前加“先”表已死去。
“先妣”指已去世的母亲。
《礼记》“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
”故去世的父亲称“先考”,去世的母亲称“先妣”。
闺:一般指宫中小门或内室。
“闺”字常和女子有关,没结婚的女子称“闺女”,女子的住室称“闺房”。
文中“中闺”指内室或妇女的卧室。
二、词语解释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原来的)室仅方丈..(一丈见方,方,古代面积用语,纵横)尘泥渗漉..:(渗漏)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案,桌子;顾视,环顾室内)日过午已昏.(昏,暗)余稍为修葺.(修缮,修理)前辟.四窗(开)室始洞然..(透明敞亮)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杂,混杂,交错)旧时栏楯..(栏杆)亦遂增胜.(美景,光彩)偃仰啸歌....(安居)(吟咏诗文)冥然兀坐....(静静地端坐。
(完整版)《项脊轩志》知识点梳理
![(完整版)《项脊轩志》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537065fd7fd5360cbb1adb5b.png)
《项脊轩志》知识点整理一、字音枇杷:pípá扃牖:jiōng yǒu 婢:bì渗漉:lù修葺:qì栏楯:shǔn 迨:dài异爨:cuàn 老妪:yù先妣:bǐ呱呱:gū阖门:hé象笏:hù长号:háo二、通假字以当.南日:“当”通“挡”,抵挡。
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的。
三、古今异义词1、室仅方丈(方丈,一丈见方)2、三五之夜(三五,即十五)3、余自束发(束发,表示成年)四、重点词语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原来的)室仅方丈..(一丈见方,方,古代面积用语,纵横)尘泥渗漉..:(渗漏)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案,桌子;顾视,环顾室内)前辟.四窗(开)室始洞然..(透明敞亮)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杂,混杂,交错)旧时栏楯..(栏杆)亦遂增胜.(美景,光彩)偃仰啸歌....(安居)(吟咏诗文)冥然兀坐....(静静地端坐。
兀坐,端坐)万籁..有声(指自然界的一切声响。
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指一般的声响)珊珊..可爱(形容衣裾玉佩的声音,引申为美好的样子)迨诸父异爨.....(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居。
迨,等到。
爨,生火做饭)墙往往..而是(指到处,处处)客逾庖..而宴。
(逾,越过。
庖,厨房)鸡栖.于厅(休息)始为篱,已.为墙(已而,随后不久)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家有老妪.(老年妇女)先妣..抚之甚厚(已故的母亲)室西连于中闺..(指内室)某所.,而母立于兹.(所,地方;兹,这里)呱呱..而泣(小儿的哭声)久不见若.影(你的)何竟.日默默在此,(竟,整)大类.女郎也(像)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去,离去;阖,关闭)顷之..(过了一会儿)持一象笏.至(古时大臣上朝时手持的狭长板子)令人长号.不自禁(号哭,大哭)余扃牖.而居(窗户)殆.有神护者(恐怕,大概)或.凭几.学书.(或,有时;几,小或矮的桌子;书,写字)且.何谓阁子也(且,那么)其制.稍异于前(指建造的格式和样子)今已亭亭如盖....矣(高高挺立,树冠像伞盖一样)五、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乳二世(乳,乳养,哺乳)客逾庖而宴(宴,用饭)执此以朝(朝,上朝)吾家读书久不效(效,有成效,通过读书得到功名)垣墙周庭:(垣墙,砌墙,周,环绕)余扃牖而居(扃,关。
《项脊轩志》文言知识整理
![《项脊轩志》文言知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aa12061227916888486d7f4.png)
《项脊轩志》文言知识整理一、古今异义项脊轩,旧南阁子也(旧,原来的)南北为一(一,整体)室仅方丈(方丈,一丈见方)往往而是(往往,到处)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案,桌子)久不见若影(若,你)日过午已昏(昏,暗)或凭几学书(几,书桌;书,写字)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杂,交错)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亦遂增胜(胜,佳景,引申为光彩)吾妻来归(归,旧时指女子出嫁)始为篱,已为墙(已,后来、不久)三五之夜(三五,即十五)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竟,整)且何谓阁子也(且,那么)余自束发(束发,表示成童)余久卧病无聊(无聊,无所依靠)余稍为修葺(余,我)二、一词多义始室始洞然(才,方才,副词)庭中始为篱,已为墙(起初、先,副词)过日过午已昏(超过,动词)大母过余曰(访,探望,动词)置顾视无可置者(放置,动词)内外多置小门(设置,动词)而余扃牖而居(助词,表修饰,无义)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但,表转折,连词)往往而是(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地”,也可不译,连词)某所而母立于兹(你,你的,代词)为始为篱,已为墙(做,动词)轩东故尝为厨(作,动词)庭中通南北为一(成为,动词)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做,介词)以以当南日(用来,介词,表目的)以手阖门(用,介词)能以足音辨人(凭借、根据,介词)执此以朝(用如“而”,介词)谓且何谓阁子也(叫作,动词)妪每谓余曰(告诉,动词)一庭中通南北为一(整体,名词)先妣尝一至(常来,副词)日以当南日(太阳,名词)不能得日(阳光,名词)日过午已昏(太阳,名词)一日,大母过余曰(天,一昼夜,名词)先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以前,名词)先大母婢也(去世的,形容词)前前辟四窗(名词作状语,在前方,行为方向)从轩前过(前面,形容词)之顷之,持一象笏至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调整音节,助词)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助词,的)他日汝当用之(代象笏,代词)西东犬西吠(向西边,副词)室西连于中闺(……的西边,形容词)得不能得日(得到,获得,动词)得不焚(能,能够,助动词)已日过午已昏(已经,副词)已为墙(然后,副词)当以当南日(挡住,动词)他日汝当用之(应当,应该,助动词)然室始洞然(……的样子,词尾)然余居于此(然而,但是,连词)书借书满架(书,书籍,名词)或凭几学书(字,文字,名词)食小鸟时来啄食(食物,名词)欲食乎(吃,动词)大先大母婢也(大母,指祖母)大类女郎也(很,非常,副词)所某所而母立于兹(地方,处所,名词)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的,在此指代枇杷树,特殊的指示代词)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由,自,介词)从余问古事(向……学习,动词)自余自束发(从,由,介词)自语曰:“……”(自己,代词)归吾妻来归(女子出嫁,动词)吾妻归宁(回,返回,动词。
文言文《项脊轩志》知识点整理
![文言文《项脊轩志》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05e47959b6648d7c0c7467a.png)
文言文《项脊轩志》知识点整理一、重点词语号:háo 阖:hé ,关闭枇杷:pípá 扃牖:ji o ng y o u 楯:sh un 爨:cuàn婢:bì 得:得到日:阳光稍:稍微影:日光先是:这以前迨:及,等到庖:厨房凡:共尝:曾经每:经常兹:这,此以:用过:探望大类:很像比:及,等到顷之:音节助词尝:曾经归:旧指女子出嫁且:那么制:形式,规制盖:伞或:或者殆:表揣测,大概故:以前去:离开竟日:整天二、古今异义项脊轩,旧南阁子也(旧,原来的)南北为一(一,整体)室仅方丈(方丈,一丈见方)凡再变矣(凡,总共; 再,两次)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案,桌子)久不见若影(若,你)日过午已昏(昏,暗)(竟,或凭几学书(几,书桌;书,写字)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杂,交错)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亦遂增胜(胜,佳景,引申为光彩)吾妻来归(归,旧时指女子出嫁)始为篱,已为墙(已,后来、不久)三五之夜(三五,即十五)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且何谓阁子也(且,那么)余自束发(束发,表示成年)三、一词多义始室始洞然(才,连词)始为篱,已为墙(起初、先,副词)过日过午已昏(超过,动词)大母过余曰(探望,动词)顾视无可置者(放置,动词)内外多置小门(设置,动词)而余扃牖而居(助词,表修饰,无义)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但,连词)为始为篱,已为墙(做,动词)轩东故尝为厨(作,动词)庭中通南北为一(成为,动词)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对,介词)以以当南日(用来,动词)以手阖门(用,介词)能以足音辨人(凭借、根据,介词)执此以朝(用如“而”,介词)谓且何谓阁子也(叫作,动词)妪每谓余曰(告诉,动词)庭中通南北为一(整体,名词)先妣尝一至(常来,副词)日以当南日(太阳,名词)不能得日(阳光,名词)先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以前,名词)先大母婢也(去世的,形容词)四、通假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当”通“挡”)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五、词类活用1. 名词用作动词乳二世(乳,乳养)客逾庖而宴(宴,用饭)执此以朝(朝,上朝)吾家读书久不效(效,取得效果)垣墙周庭:垣墙,砌墙,雨泽下注:雨,下雨,名字活用作动词2. 名词用作状语雨泽下注。
语文课文项脊轩志知识点
![语文课文项脊轩志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458180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4.png)
语文课文项脊轩志知识点语文课文项脊轩志知识点知识点是知识、理论、道理、思想等的相对独立的'最小单元。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语文课文项脊轩志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重点词语号:háo?阖:hé,关闭枇杷:pípá 扃牖:jiōng yǒu?楯:shǔn?爨:cuàn婢:bì得:得到?日:阳光稍:稍微?影:日光?先是:这以前迨:及,等到庖:厨房?凡:共尝:曾经?每:经常?兹:这,此以:用过:探望?大类:很像比:及,等到顷之:音节助词??尝:曾经归:旧指女子出嫁??且:那么?制:形式,规制盖:伞或:或者?殆:表揣测,大概故:以前?去:离开?竟日:整天二、古今异义项脊轩,旧南阁子也(旧,原来的)南北为一(一,整体)室仅方丈(方丈,一丈见方)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案,桌子)久不见若影(若,你)日过午已昏(昏,暗)或凭几学书(几,书桌;书,写字)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杂,交错)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亦遂增胜(胜,佳景,引申为光彩)吾妻来归(归,旧时指女子出嫁)始为篱,已为墙(已,后来、不久)三五之夜(三五,即十五)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竟,整)且何谓阁子也(且,那么)余自束发(束发,表示成年)三、一词多义始室始洞然(才,连词)始为篱,已为墙(起初、先,副词)过日过午已昏(超过,动词)大母过余曰(探望,动词)置顾视无可置者(放置,动词)内外多置小门(设置,动词)而余扃牖而居(助词,表修饰,无义)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但,连词)为始为篱,已为墙(做,动词)轩东故尝为厨(作,动词)庭中通南北为一(成为,动词)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对,介词)以以当南日(用来,动词)以手阖门(用,介词)能以足音辨人(凭借、根据,介词)执此以朝(用如“而”,介词)谓且何谓阁子也(叫作,动词)妪每谓余曰(告诉,动词)一庭中通南北为一(整体,名词)先妣尝一至(常来,副词)日以当南日(太阳,名词)不能得日(阳光,名词)先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以前,名词)先大母婢也(去世的,形容词)四、通假字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五、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乳二世(乳,乳养)客逾庖而宴(宴,用饭)执此以朝(朝,上朝)吾家读书久不效(效,取得效果)雨泽下注:雨,下雨,名字活用作动词2、名词用作状语雨泽下注。
《项脊轩志》知识点
![《项脊轩志》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618a4da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c6.png)
〈副〉 终于;到底 平原君 竟与 毛遂偕。——史记·平原君虞卿列
传 竟怒不救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竟无语凝噎。——宋·柳永雨霖铃 婿竟不调。——明·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
三事
竟然;倒。含出乎意料之意 竟杀蛟而出。——世说新语·自新
副〉
1. 表推测,相当于“大概”、“几乎” 殆不可复。——孟子·尽心下 沛公殆天授。——史记·留侯世家 殆有神护者。——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其币重而言甘,殆诱我也。吾等若往,必劫我以取地 矣。——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游历殆遍。——宋·沈括梦溪笔谈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宋·文天祥指南 录·后序
阖:
形声。从门,盍声。本义:门扇 2.同本义 阖,门扇也。——说文 〈动〉
1.关闭是故阖户谓之坤。——易·系辞上 3.符合。通“合” 意者臣愚而不阖于王心邪 ——战国策·秦策三 4.又如:阖心 符合心意
• 1 人至不去 古义:离开
• 2 吾妻来归 古义:出嫁
• 3 往往而是 古义:到处
• 五 、词类活用 找出活用的词并解释
• 1、使不上漏
名词作状语,从上面
• 2、前辟四窗
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 3、东犬西吠
名词作状语,向西
• 4、垣墙周庭
名词作动词,砌上围墙
• 5、执此以朝
名词作动词,上朝
• 6、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名词作状语,亲手
殆:
殆,危也。——说文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谋攻 3 又如:殆危 危险 4 困乏;疲惫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向注:“疲 困之谓也。”
日将暮,步履颇殆,休于路侧。——聊斋志异 5 假借为“怠”。懒惰 周行而不殆。——老子·二十五章 受命不殆。——诗·商颂·玄鸟 滋敝邑休殆。——左传·昭公五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下
“项脊轩志”知识点
![“项脊轩志”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3409f87daef5ef7ba0d3ccd.png)
小编整理了关于《项脊轩志》知识点,希望有助于同学们对项脊轩志的学习和理解,同时希望对于同学们的文言文学习有所帮助!项脊轩志知识点总结:一、古今异义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旧,原来的)南北为一 (一,整体)室仅方丈 (方丈,一丈见方)凡再变矣 (凡,总共;再,两次)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案,桌子)久不见若影 (若,你)日过午已昏 (昏,暗)或凭几学书(几,书桌;书,写字)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杂,交错)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亦遂增胜 (胜,佳景,引申为光彩)吾妻来归 (归,旧时指女子出嫁)始为篱,已为墙 (已,后来、不久)三五之夜 (三五,即十五)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竟,整)且何谓阁子也 (且,那么)余自束发 (束发,表示成年)二、一词多义始室始洞然 (才,连词)始为篱,已为墙 (起初、先,副词)过日过午已昏 (超过,动词)大母过余曰 (探望,动词)置顾视无可置者 (放置,动词)内外多置小门 (设置,动词)而余扃牖而居 (助词,表修饰,无义)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 (但,连词)为始为篱,已为墙 (做,动词)轩东故尝为厨 (作,动词)庭中通南北为一 (成为,动词)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对,介词)以以当南日 (用来,动词)以手阖门 (用,介词)能以足音辨人 (凭借、根据,介词)执此以朝 (用如“而”,介词)谓且何谓阁子也 (叫作,动词)妪每谓余曰 (告诉,动词)一庭中通南北为一 (整体,名词)先妣尝一至 (常来,副词)日以当南日 (太阳,名词)不能得日 (阳光,名词)先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以前,名词)先大母婢也 (去世的,形容词)三、通假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当”通“挡”)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四、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乳二世 (乳,乳养)客逾庖而宴 (宴,用饭)执此以朝 (朝,上朝)吾家读书久不效 (效,取得效果)垣墙周庭:垣墙,砌墙,雨泽下注:雨,下雨,名字活用作动词2.名词用作状语雨泽下注。
《项脊轩志》知识点复习(解析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项脊轩志》知识点复习(解析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2997c17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b.png)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项脊轩志》知识点复习(解析版)一、解释加点词(1)项脊轩.①,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②,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③,雨泽下.④注;每移案.⑤,顾视..⑦,日过午已昏.⑧。
..⑥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余稍为修葺....⑪,以当.⑫南日,日影反照,室..⑨,使不上漏。
前辟.⑩四窗,垣墙周庭始洞然..⑯啸..⑬。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⑭,亦遂增胜.⑮。
借书满架,偃仰歌,冥然兀坐..⑲之..⑰,万籁.⑱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⑳可爱。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⑬⑭⑮⑯⑰⑱⑲⑳(2)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①诸父....②异爨③,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④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⑤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⑥为墙,凡.⑦再.⑧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⑨大母婢也,乳.⑩二世,先妣..⑪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⑫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⑬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⑭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⑮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⑯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⑰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⑬⑭⑮⑯⑰(3)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牖..①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②有神护者。
……①②(4)余既为.①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②,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③。
吾妻归宁..④,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⑤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项脊轩志知识点归纳整理》
![《项脊轩志知识点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da5cc7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b.png)
《项脊轩志知识点归纳整理》一、作者及作品背景1、作者:归有光姓名:归有光字号:熙甫,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朝代:明代文学成就: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作品风格:其散文朴素简洁,感情真挚自然2、作品背景《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通过对项脊轩的记述,表达了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家族变迁的感慨。
二、重点字词1、一词多义得:①又北向,不能得日(得到,获得)②轩凡四遭火,得不焚(能够)过:①日过午已昏(超过)②大母过余曰(看望)当:①以当南日(挡住)②他日汝当用之(应当)始:①室始洞然(才)②始为篱,已为墙(起初)2、古今异义墙往往而是(往往,古义:到处;今义:常常)凡再变矣(再,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3、词类活用雨泽下注(下,名词作状语,向下)使不上漏(上,名词作状语,从上面)前辟四窗(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垣墙周庭(垣墙,名词用作动词,砌上垣墙)乳二世(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养)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名词用作状语,亲手)4、重点实词项脊轩:旧南阁子也渗漉:从小孔慢慢漏下修葺:修补冥然兀坐:静静地独自端坐万籁有声:自然界的一切声音珊珊可爱:美好的样子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项脊轩,旧南阁子也(“……也”,表判断)2、省略句使(之)不上漏(省略宾语“之”,代指项脊轩)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省略介词“于”)3、倒装句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状语后置,“于庭杂植兰桂竹木”)家有老妪,尝居于此(状语后置,“于此尝居”)四、文章结构1、第一段介绍项脊轩的小、旧、破、暗。
描写经过修葺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宁静。
2、第二段回忆母亲、祖母,通过细节展现亲情。
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和愧疚。
3、第三段写妻子来归后的生活点滴,夫妻情深。
叙述妻子去世后的悲伤。
4、第四段补写项脊轩在妻子去世后的变化,进一步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
五、主题思想1、作者以项脊轩为线索,通过对家庭琐事的叙述,抒发了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身世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项脊轩志》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
![《项脊轩志》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cfad086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7.png)
《项脊轩志》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一、文学文化常识作者: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
归有光崇尚唐宋古文,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
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
著有《震川先生集》《三吴水利录》等。
文体:“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常撷取日常琐事,通过细节描写来抒情言志。
文化知识:①有关称谓的:先大母:去世的祖母。
在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太后(帝王的母亲)、大父(父亲的父亲,即祖父)、大母(父亲的母亲,即祖母)。
在称谓前加“先”表已死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或年长者。
《礼记》:“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
”故去世的父亲称“先考”,去世的母亲称“先妣”。
②有关婚姻的:(1)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另外,女子出嫁亦称“适”。
《孔雀东南飞》:“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吾妻来归”的“来归”指嫁到我家来(从夫家方面说)。
(2)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诗经•周南•葛覃》:“归宁父母。
”③三五:农历每月十五日。
古代常用个位数相乘来表示两位数。
④太常:官名,掌管礼乐郊庙事宜。
⑤束发:男孩15岁。
男孩成童束发为髻称“束发”,而“成童”即年龄稍大的儿童,一般认为是15岁。
二、重要词语释义项脊轩,旧(原来的)南(名作形,南边的)阁子也。
室仅方丈(一丈见方),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渗漏),雨泽(雨水)下(名状,向下)注;每移案,顾(环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朝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修理),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名动,砌墙)墙周(名动,环绕)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敞亮)。
项脊轩志知识点归纳
![项脊轩志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e47547302d276a201292e63.png)
《项脊轩志》知识点整理一、要点词语号: háo 阖: hé,封闭枇杷: pípá扃牖: ji ōng y ǒu 楯: shǔn 爨: cuàn 婢: bì得:获得日:阳光稍:略微影:日光先是:这从前迨:及,等到庖:厨房凡:共尝:以前每:常常兹:这,此以:用过:看望大类:很像比:及,等到顷之:音节助词尝:以前归:旧指女子出嫁且:那么制:形式,规制盖:伞或:或许殆:表揣摩,大体故:从前去:走开竟日:成天二、古今异义项脊轩,旧南阁子也(旧,本来的)南北为一(一,整体)室仅住持(住持,一丈见方)凡再变矣(凡,总合;再,两次)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案,桌子)久不见若影(若,你)日过午已昏(昏,暗)或凭几学书(几,书桌;书,写字)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杂,交织)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亦遂增胜(胜,佳景,引申为光彩)吾妻来归(归,旧时指女子出嫁)始为篱,已为墙(已,以后、不久)三五之夜(三五,即十五)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何竟日静静在此,大类女郎也(竟,整)且何谓阁子也(且,那么)余自束发(束发,表示成年)三、一词多义始室始洞然(才,连词)始为篱,已为墙(开初、先,副词)过日过午已昏(超出,动词)大母过余曰(看望,动词)置顾视无可置者(搁置,动词)内外多置小门(设置,动词)而余扃牖而居(助词,表修饰,无义)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但,连词)为始为篱,已为墙(做,动词)轩东故尝为厨(作,动词)庭中通南北为一(成为,动词)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对,介词)以以当南日(用来,动词)以手阖门(用,介词)能以足音辨人(依靠、依据,介词)执此以朝(用如“而”,介词)谓且何谓阁子也(叫作,动词)妪每谓余曰(告诉,动词)一庭中通南北为一(整体,名词)先妣尝一至(常来,副词)日以当南日(太阳,名词)不可以得日(阳光,名词)先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从前,名词)先大母婢也(逝世的,形容词)四、通假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当”通“挡”)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五、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乳二世(乳,乳养)客逾庖而宴(宴,吃饭)执此以朝(朝,上朝)吾家念书久不效(效,获得成效)垣墙周庭:垣墙,砌墙,雨泽下注:雨,下雨,名字活用作动词2.名词用作状语雨泽下注。
文言文《项脊轩志》知识点整理
![文言文《项脊轩志》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877fc20763231126edb11e7.png)
日
以当南日 (太阳,名词)
不能得日 (阳光,词)
先大母婢也 (去世的,形容词)
四、通假字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当”通“挡”)
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
五、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乳二世 (乳,乳养)
客逾庖而宴 (宴,用饭)
执此以朝 (朝,上朝)
且何谓阁子也 (且,那么)
余自束发 (束发,表示成年)
三、一词多义
始
室始洞然 (才,连词)
始为篱,已为墙 (起初、先,副词)
过
日过午已昏 (超过,动词)
大母过余曰 (探望,动词)
置
顾视无可置者 (放置,动词)
内外多置小门 (设置,动词)
而
余扃牖而居 (助词,表修饰,无义)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 (但,连词)
吾家读书久不效 (效,取得效果)
垣墙周庭:垣墙,砌墙,
雨泽下注:雨,下雨,名字活用作动词
2.名词用作状语
雨泽下注。使不上漏(下,朝下,上,从上面)
又北向 (北,朝北,行为方向)
东犬西吠 (西,朝西,行为方向)
前辟四窗 (前,在前方,行为方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自,亲自
3.形容词用作名词
多可喜,亦多可悲 (多,许多事)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案,桌子)
久不见若影 (若,你)
日过午已昏 (昏,暗)
或凭几学书(几,书桌;书,写字)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杂,交错)
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
亦遂增胜 (胜,佳景,引申为光彩)
吾妻来归 (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始为篱,已为墙 (已,后来、不久)
三五之夜 (三五,即十五)
《项脊轩志》字词整理
![《项脊轩志》字词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d209405fab069dc51220148.png)
《项脊轩志》字词整理一、古今异义项脊轩,旧南阁子也(旧,原来的)南北为一(一,整体)室仅方丈(方丈,一丈见方)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案,桌子)久不见若影(若,你)日过午已昏(昏,暗)或凭几学书(几,书桌;书,写字)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杂,交错)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亦遂增胜(胜,佳景,引申为光彩)吾妻来归(归,旧时指女子出嫁)始为篱,已为墙(已,后来、不久)三五之夜(三五,即十五)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竟,整)且何谓阁子也(且,那么)余自束发(束发,表示成年)二、一词多义始室始洞然(才,连词)始为篱,已为墙(起初、先,副词)过日过午已昏(超过,动词)大母过余曰(到、来,动词)置顾视无可置者(放置,动词)内外多置小门(设置,动词)而余扃牖而居(助词,表修饰,无义)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但,连词)为始为篱,已为墙(做,动词)轩东故尝为厨(作,动词)庭中通南北为一(成为,动词)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对,介词)以以当南日(用来,动词)以手阖门(用,介词)能以足音辨人(凭借、根据,介词)执此以朝(用如“而”,介词)谓且何谓阁子也(叫作,动词)妪每谓余曰(告诉,动词)日以当南日(太阳,名词)不能得日(阳光,名词)先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以前,名词)先大母婢也(去世的,形容词)三、通假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当”通“挡”)而母立于兹(“而”通“尔”)四、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乳二世(乳,乳养)客逾庖而宴(宴,用饭)执此以朝(朝,上朝)吾家读书久不效(效,取得效果)垣墙周庭:垣墙,砌墙,雨泽下注:雨,下雨,名字活用作动词2.名词用作状语雨泽下注。
使不上漏(下,朝下,上,从上面)又北向(北,朝北,行为方向)东犬西吠(西,朝西,行为方向)前辟四窗(前,在前方,行为方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自,亲自3.形容词用作名词多可喜,亦多可悲(多,许多事)4. 名词使动用法垣墙周庭周,使围住五、句式1.判断句用“……也”表示判断。
项脊轩志知识点归纳整理
![项脊轩志知识点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159a649524de518974b7d2a.png)
《项脊轩志》知识点整理一、重点词语号:háo 阖:hé,关闭枇杷:pípá扃牖:jiōng yǒu 楯:shǔn 爨:cuàn婢:bì得:得到日:阳光稍:稍微影:日光先是:这以前迨:及,等到庖:厨房凡:共尝:曾经每:经常兹:这,此大类:很像以:用过:探望尝:曾经顷之:音节助词比:及,等到制:形式,规制归:旧指女子出嫁且:那么或:或者殆:表揣测,大概盖:伞去:离开故:以前竟日:整天二、古今异义项脊轩,旧南阁子也(旧,原来的)(一,整体)南北为一(方丈,一丈见方)室仅方丈(凡,总共;再,两次)凡再变矣(案,桌子)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若,你)久不见若影日过午已昏(昏,暗)或凭几学书(几,书桌;书,写字)(杂,交错)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胜,佳景,引申为光彩)亦遂增胜吾妻来归(归,旧时指女子出嫁)(已,后来、不久)始为篱,已为墙(三五,即十五)三五之夜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竟,整)且何谓阁子也(且,那么)余自束发(束发,表示成年)三、一词多义始室始洞然(才,连词)始为篱,已为墙(起初、先,副词)过日过午已昏(超过,动词)大母过余曰(探望,动词)置顾视无可置者(放置,动词)内外多置小门(设置,动词)而余扃牖而居(助词,表修饰,无义)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但,连词)为始为篱,已为墙(做,动词)轩东故尝为厨(作,动词)庭中通南北为一(成为,动词)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对,介词)以以当南日(用来,动词)以手阖门(用,介词)能以足音辨人(凭借、根据,介词)执此以朝(用如“而”,介词)谓且何谓阁子也(叫作,动词)妪每谓余曰(告诉,动词)一庭中通南北为一(整体,名词)先妣尝一至(常来,副词)日以当南日(太阳,名词)不能得日(阳光,名词)先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以前,名词)先大母婢也(去世的,形容词)四、通假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当”通“挡”)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五、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乳二世(乳,乳养)客逾庖而宴(宴,用饭)执此以朝(朝,上朝)吾家读书久不效(效,取得效果)垣墙周庭:垣墙,砌墙,雨泽下注:雨,下雨,名字活用作动词2.名词用作状语雨泽下注。
项脊轩志知识点总结
![项脊轩志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d13a39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2.png)
项脊轩志知识点总结一、文学常识。
1. 作者。
归有光,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震川,昆山(今江苏昆山)人。
他崇尚唐宋古文,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唐宋派”代表作家。
2. “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
轩,有窗的小屋。
二、重点字词。
1. 通假字。
- 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的)2. 古今异义。
- 室仅方丈(古义:一丈见方;今义:寺院的住持)- 往往而是(古义:到处;今义:表示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凡再变矣(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 吾妻来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回来)3. 一词多义。
- 过。
- 日过午已昏(动词,偏过)- 大母过余曰(动词,看望)- 当。
- 以当南日(动词,挡住)- 他日汝当用之(副词,应当)- 置。
-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动词,放置)- 内外多置小门墙(动词,设置)- 为。
- 始为篱,已为墙(动词,是,成为)- 轩东故尝为厨(动词,是,作为)- 庭中通南北为一(动词,成为)4. 词类活用。
- 名词作状语。
- 雨泽下注(下:向下,修饰“注”)- 使不上漏(上:从上面,修饰“漏”)- 名词作动词。
- 垣墙周庭(垣墙:砌墙)- 乳二世(乳:喂养)三、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也”表判断)2. 省略句。
- 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省略介词“于”)3. 状语后置句。
- 其制稍异于前(正常语序为“其制于前稍异”)四、文章内容。
1. 结构层次。
- 文章第一段主要描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景象,通过对项脊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轩的喜爱之情。
- 第二段写作者在轩中的生活乐趣,以及家庭的变故,重点回忆了祖母和母亲对自己的关爱,情感由喜转悲。
- 第三段补记婚后与妻子在轩中的生活片段,表达了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
- 最后一段是作者的附记,写项脊轩的变迁和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2. 情感主旨。
- 本文通过对项脊轩的兴衰变迁的叙写,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以及对家庭变故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体现了归有光散文“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的特点,以平淡的笔触写深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脊轩志》知识点整理教师版理论纲领一、考点解析(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见重点词语,重点为动词记忆)(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复习时进行段意及主旨归纳练习,重点分析并掌握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过渡段)。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以一屋忆三世之情(4)作文链接:素材积累、记叙文的写作特点(真情动人)及具体写法(动作、语言、神态、托物言志,睹物思人等等)二、整体把握1、文言文的教材一轮复习要细致化,耐心化,重复化2、文言文的考试中的文章是“熟悉的陌生人”(即其中关键的实词虚词都出自已学过的文本,所以文本的文章要高度重视)3、文言文答题的心态(要自信)和方法指导(排除法和联系法)三、题目鸟瞰1、选择题3道,分值9分第4题、主要考察词义,近几年的趋势为实词居多,虚词为辅或者为零。
也有双音词的出现,但仍占少数。
题目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答题方法:(1)带入法,在原文中带入翻译,通顺并符合语境即正确。
(2)技巧法,翻译的太现代,字越熟悉的选项常常为错误选项。
生僻字不易错,通假字不易错。
第5题、考察人物形象的分析,为归纳性题目题目要求:选出全部表现传主某一性格特征或间接或直接的一项答题方法:(1)审清题干要求,进行标注题干关键词(2)排除法进行选择,快而准第6题、主要考察全文内容的掌握,大多从前到后地翻译、归纳、分析、理解原文。
系统性较强,常在细节处出问题。
题目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的一项答题方法:(1)在原文中找到相关句子,标注好,逐一与选项对应。
(2)仔细琢磨出题人的意图与作者观点之间的区别。
2、翻译句子2道题目,共11分略(见翻译专项练习)复习主体一、重点词语号:háo阖:hé,关闭枇杷:pípá扃牖:jiōngyǒu楯:shǔn爨:cuàn婢:bì得:得到日:阳光稍:稍微影:日光先是:这以前迨:及,等到庖:厨房凡:共尝:曾经每:经常兹:这,此以:用过:探望大类:很像比:及,等到顷之:音节助词尝:曾经归:旧指女子出嫁且:那么制:形式,规制盖:伞或:或者殆:表揣测,大概故:以前去:离开竟日:整天二、古今异义项脊轩,旧南阁子也(旧,原来的)南北为一(一,整体)室仅方丈(方丈,一丈见方)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案,桌子)久不见若影(若,你)日过午已昏(昏,暗)或凭几学书(几,书桌;书,写字)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杂,交错)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亦遂增胜(胜,佳景,引申为光彩)吾妻来归(归,旧时指女子出嫁)始为篱,已为墙(已,后来、不久)三五之夜(三五,即十五)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竟,整)且何谓阁子也(且,那么)余自束发(束发,表示成年)三、一词多义始室始洞然(才,连词)始为篱,已为墙(起初、先,副词)过日过午已昏(超过,动词)大母过余曰(探望,动词)置顾视无可置者(放置,动词)内外多置小门(设置,动词)而余扃牖而居(助词,表修饰,无义)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但,连词)为始为篱,已为墙(做,动词)轩东故尝为厨(作,动词)庭中通南北为一(成为,动词)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对,介词)以以当南日(用来,动词)以手阖门(用,介词)能以足音辨人(凭借、根据,介词)执此以朝(用如“而”,介词)谓且何谓阁子也(叫作,动词)妪每谓余曰(告诉,动词)一庭中通南北为一(整体,名词)先妣尝一至(常来,副词)日以当南日(太阳,名词)不能得日(阳光,名词)先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以前,名词)先大母婢也(去世的,形容词)四、通假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当”通“挡”)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五、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乳二世(乳,乳养)客逾庖而宴(宴,用饭)执此以朝(朝,上朝)吾家读书久不效(效,取得效果)垣墙周庭:垣墙,砌墙,雨泽下注:雨,下雨,名字活用作动词2.名词用作状语雨泽下注。
使不上漏(下,朝下,上,从上面)又北向(北,朝北,行为方向)东犬西吠(西,朝西,行为方向)前辟四窗(前,在前方,行为方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自,亲自3.形容词用作名词多可喜,亦多可悲(多,许多事)4.名词使动用法垣墙周庭周,使围住六、特殊句式1.判断句用“……也”表示判断。
如: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2)妪,先大母婢也2.省略句下列各句中的括号表示省略了的成分。
如:1)()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省主语“余”)2)()借书满架(省主语“余”)3)吾儿,()久不见若影(省主语“吾”)4)使()不上漏(省兼语“之”)5)明月()半墙(省谓语“照”)6)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介词“于”)7)垣墙()周庭(省介词“于”)3.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
下列各句状语(下划线)放在动词、形容词(粗体)之后。
翻译时,一般将状语前移。
如:1)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在庭院里种兰桂竹木)2)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在这里居住)3)室西连于中闺(与中闺相连)4)鸡栖于厅(在厅里栖息)5)其制稍异于前(跟以前不同)试题演练见附表拓展试题演练阅读下文,完成1—5题。
(16分)先母行略方苞吾母姓吴氏,先世莆田人,后迁京师。
外祖讳勉,为名诸生,贡成均,知同、光二州,同知绍兴府事。
以直节忤.其地权贵人,罢官,流转江、淮间。
于吾宗老涂山所,见先君子诗,因女焉。
吾母生而静正,诚意盎然,终身无疾言遽色。
五六岁时,外祖每曰:“吾宗衰,此女乃不为男儿。
”遇经史中女事,必为讲说。
及归先君子,不及事姑,或语及先王母,辄哽咽欲泪。
前母姚孺人遗女二。
次姊少桀傲,母呴濡①久而悔悟勉为孝敬。
先君子中岁尤穷空,母生苞兄弟及女兄弟凡六人。
一婢老不任事。
缝纴、浣濯、洒扫、炊汲,皆身执之。
方冬时,仅敝.絮一衾,有覆而无荐。
旬月中,不再食者屡焉。
而先君子喜交游,江介耆旧过从无虚日,必具肴蔬,淹.留竟日。
母尝疽发于背,犹勉强供事,十余年,无晷刻休暇。
而先君子性严毅,丝粟不治,客退,必诘责不少宽假。
母益笃谨,无几微见于颜面。
及先君子将终,恻然曰:“与若共事五十年。
若于我,毫发无愧也。
”母性孝慈,而外祖父母及舅氏皆客死,继而吾弟早夭,兄及姊适.冯氏者复中道夭。
默默衔悲忧,遂成心疾。
六十后患此几二十年。
每作,昼夜语不休,然皆幼所闻古嘉言懿行,及侍父母时事,无涉鄙倍者。
卧疾逾年,转侧痛苦,见者心恻,而母恬然。
时微呻,未尝呼天及父母。
既弥留,苞及小妹在侧,无戚容悲言,恐伤不肖子之心也。
生平未尝一语詈仆婢,而能使爱畏,不敢设欺诳。
卒之后,内御者老幼悲啼,过于子姓,不可曲止焉。
男苞泣血述。
【注释】①呴濡:喻慰藉,救助。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⑴以直节忤.其地权贵人⑵仅敝.絮一衾⑶淹.留竟日⑷兄及姊适.冯氏者复中道夭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为.名诸生必为.讲说B无几微见于.颜面若于.我C皆身执之.恐伤不肖子之.心也D有覆而.无荐而.先君子喜交游3.把下列句子解释成现代汉语。
(5分)⑴而先君子性严毅,丝粟不治,客退,必诘责不少宽假。
⑵每作,昼夜语不休,然皆幼所闻古嘉言懿行,及侍父母时事,无涉鄙倍者。
4.“而母恬然”表现出先母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分)5.方苞为清代桐城派领袖,主张文之工致,不在辞繁言冗,而在于“情辞动人心目”,请结合文章举例说明。
(3分)参考答案:1.违背、抵触;破旧的;停留;出嫁(4分)2.D(2分)3.(1)而先父性情严厉刚毅,饭菜有一点没有做好,等客人走了以后,一定会严厉斥责,没有稍许的宽容。
(先君子、治、宽假)(2分)(2)每次病情发作,母亲日日夜夜说话不停,但是说的都是小时候听闻到的古时候美好的言行,以及她侍奉父母时候的事情,没有涉及粗俗悖逆的话语。
(主语、嘉言懿行、鄙倍)(3分)4.隐忍、坚毅(2分)5.母子之情:(1)次姊少桀傲,母呴濡久而悔悟勉为孝敬。
(2)既弥留,苞及小妹在侧,无戚容悲言,恐伤不肖子之心也。
夫妻之情:母益笃谨,无几微见于颜面。
及先君子将终,恻然曰:“与若共事五十年。
若于我,毫发无愧也。
”主仆之情:(1)生平未尝一语詈仆婢,而能使爱畏,不敢设欺诳。
(2)卒之后,内御者老幼悲啼,过于子姓,不可曲止焉。
(上述三点任选一点,结合文章语句分析。
观点1分,分析2分。
)附表:《项脊轩志》同步练习2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渗漉(lù)偃(yǎn)仰呱呱(guā)坠地B.栏楯(shǔn)珊珊(shān)断壁颓垣(huān)C.扃牖(yǒu)异爨(cuàn)奴颜婢(bì)膝D.枇(pí)杷修葺(róng)如丧考妣(bǐ)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对的一组是()A.雨泽下注(流入)迨(等到)诸文异爨客逾(越过)庖而宴B.三五(农历每月十五)妪(婢女)每谓余曰以乎阖(关闭)门C.墙往往(到处)而是殆(大概)有神护者其制(修建)稍异于前D.室西连于中闺(内室)大类(很像)女郎地余既为此志(志向)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D.庭有枇杷树,吾要死之年所手植也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是第二人称的一项是()A.而母立于兹B.久不见若影C.汝姊在吾怀D.先妪抚之甚厚5.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相关练习。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归()书()时()手()制()既()(2)文中作者说“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这一记事、抒情的关键句的意义在这一节中是如何体现的(3)本文将强烈的情感在写景和叙事中抒发得委婉动人,在这个部分是如何写出对亡妻的怀念之情的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先妣事略归有光先妣周孺人①,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
年十六,来归。
逾年,生女淑静。
淑静者,大姊也。
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
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
又一岁,又生有功。
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②;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
”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
”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
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
”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③。
冬月炉火炭屑,使婢为团,累累曝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