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概况、东亚和日本资料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东亚和日本课件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东亚和日本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a70f9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8.png)
在“东亚的地形”图上,找出朝鲜半岛(东亚最大半岛),日本群岛(东亚最大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海南岛,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
二、自然地理特征——(一)、地形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
2、主要地形及分布:
西部内陆:东部沿海:东部的半岛和岛屿:
多高原和山地
多平原和丘陵;
多山地和丘陵,平原狭小。
(3)分布:
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和蒙古等地
气候特征-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2、西部内陆地区的高山高原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特点:气候垂直差异明显,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
1.人口
(2)人种:
黄种人为主
(世界上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区)
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约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
——第06讲 世界地理——
东亚与日本 East Asia and Japan
2020版
一、亚洲概况
经纬位置
10°S~80°N26°E~169°W
地形特征
地形复杂、起伏大,山地、高原面积广;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气候
气候复杂多样(除热带草原气候),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气候广布
河流
呈放射状向四周流;中下游多平原;东部南部水能丰富
自东向西:海洋性逐渐减弱,大陆性逐渐加强具体表现:(1)自东向西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逐渐增大(2)自东向西降水的总量逐渐减少, 降水的季节集中程度不断增强。
(1)成因: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地形的阻挡(地势西高东低)
到达的海洋水汽少,气候干燥
(2)特点:
冬冷夏热,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
东亚及日本
![东亚及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25a42d0790c69ec3d5bb7519.png)
4、东亚的气候
温带大陆 性气候 高寒气候
温带季 风气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回顾: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4、东亚的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 大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大。 特点: 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读图9,回答问题。 (3)指出B、C两城市 所属气候类型的共同 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 的影响
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 。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降水集中在夏季,易产生洪涝灾害
(4)从综合国力中基本实体的角度,对比分 析B、C所在国发展经济的条件。
B所在国为临海国,国土面积辽阔,资源种类丰富、总 量大,劳动力数量多; C所在国为岛国,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短缺,1)据图推断甲国人口 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 因。 该国人口多分布在沿海、
沿河地区,中部少。原因 是该岛沿海、沿河地区地 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中部为山地
2)说明甲国A、D两城市,分别在一月和七月 出现降水差异的原因。
该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中部地势高。一月D城市处于东 北季风的迎风地带降水多,A城市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 七月A城市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地带降水多,D城市则处 于背风地带降水少
日本
甲
右图中甲气候类型是 亚热带季风气候), ( 乙气候类型是( ) 亚热带季风气候 若图中甲乙是下表中的两地 则甲应是( 上海 ) 两地气候的主要差异是( 上海年温差较大,年降水量 ) 较少,大陆性强;东京年温 乙 差小,年降水量较多,海洋性强 年降水量 (mm) 1 163 1610
最冷月平均 最热月平均 气温(℃) 气温(℃) 上海31.2N 3.7 27.8 东京36N 3.7 25.1
亚洲、东亚、日本
![亚洲、东亚、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596c36f604a1b0717fd5dd8c.png)
3、亚洲分区
北亚
中亚 东 亚
西亚 南亚
东南亚
东亚(图册P102)
一、范围: 20º N---60º N,80º E---140º E。五国(首都) 二、位置 1、纬度位置:主要北温带 北回归线穿过? 云、桂、粤、台(记) 2、海陆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三、地形 1、西部:高原、山地;东部:平原、丘陵 2、地势:西高东低 3、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海域名称)
印尼、 文莱
•世界最大的锡矿带:缅甸南部沿缅泰边境到 马来半岛至印度尼西亚的邦加岛和勿里洞岛 •马来西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最大生产国。 •印尼成为东南亚重要的石油输出国
• 四、人口 1)东亚、东南亚人种:黄种人 2)东南亚是世界华侨、华人最多的地区。 原籍主要为广东、福建 3)信仰佛教为主:缅甸仰光大金塔、柬 埔寨吴哥窟、佛教为泰国的国教,
• 区域地理) 101-102
三、城市: 首都东京,是超千万的特大城市 科学城——筑波 宇航中心——种子岛 硅岛——九州岛 区域地理 其他:日本西北沿海多雪的原因 P111,练 习12题 世界最大的原料进口国,最大的贸易 对象:美国
图1中A、B、C三地与图2所示气候特征一致的是
冬季日本海沿岸多雪,夏季太平洋沿岸多雨
四、气候(重点):
大陆性 海洋性
东部季风气候典型,西部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东西部差异明显
• 从沿海向内陆降水量渐少、气温年较差增大
畜牧业 种植业
图册P102
五、东西部经济差异的原因(图册P103)
比较项目 经济 发展 条件 的差 异 海陆位置 和交通 东部沿海 临海、有优良港 口。交通便利 多平原、丘陵、 耕地多 三种季风气候。 湿润 较强 世界水稻、茶叶、 蚕丝等农产品主要 产区。多发达的新 兴工业区。 经济水平高 西部内陆 深居内陆,距海 远,交通不便 多高原、山地, 草原广 温带大陆性气候。 干旱 较弱 畜牧业、畜产品 加工业、矿业为 主。经济水平低
东亚和日本(完整)
![东亚和日本(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06f21bfa9b89680203d8258d.png)
日本渔业 发达,北 海道附近 海域,是 寒暖流交 汇的地方, 为世界著 名的大渔 场之一。
2、“加工贸易型”经济: 日本经济发展分析: ① 有利条件: a 丰富且素高质人力资源; b 较高的科技水平; c 优良的港湾。 ② 不利条件: a 国内市场狭小; b 矿产资源缺乏。
石油:西亚、东南亚 煤炭:中国、澳大利亚 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 棉花:中国、美国
一、自然特征[分析理解]: 1.位置范围:东亚岛国(位置),多优良港湾 2.地形地质:多山地、平原少、多火山、多地震 3.气候:季风气候,海洋性显著(有梅雨),南北差异明显 4.自然资源:森林、水力、渔业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 二、经济[分析理解] : 1.农业、渔业现代化水平高(农业现代化特点),农业占比重小,农产品 依赖进口,主要种植水稻 2.工业发达,集中分布在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原料 和市场对外依赖性强(石油、铁矿、煤炭来源地),新兴电子工业多分布在九 州岛(硅岛)和本州岛东北部 三、居民[识记] : 人口稠密,大和民族,黄种人,国家重视教育
河流短小流急
日本自然地理要素间的联系
地理 位置 海陆位置 (岛国) 纬度位置 (温带) 境内多山,平 原狭小 板块位置(板 块交界) 海岸曲折,港湾 优良 温暖湿润,海 洋性强 水力、森林资 源丰富 火山之国,地 震之邦
地形 特征
三、经济地理环境:
1、高科技的农业和海洋渔业: ① 地块狭小:精耕细作,科技含量高,小型 农业机械,单产高 雨热同期的 ②农作物:水稻(自给) 季风气候 水果、蔬菜:靠进口 近海捕捞 ③渔业: 远洋捕捞 近海和陆上水产养殖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东亚和日本
一、亚洲的地理位置 1 欧洲 5 北冰洋
亚洲分区1《东亚和日本》
![亚洲分区1《东亚和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8f44d82ead02de80d4d84089.png)
哈尔滨
海洋性显著的表现与原因:
东京
1.年降水量偏多且季节分布较均匀;
2.气温的年较差较小(夏季较凉爽、
冬季较温和);
3.最高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8月和2月。
原因:受海洋和日本暖流影响
传统工业区:五大工业区,多为临海型
发展途径:大力发展海上 航运,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 产品,开拓国际市场
日本工业分布
日本工业分布过度密集
会带来许多弊端,新兴
工业向哪里发展?
日
本
太
海
平
洋
新兴工业区(高
濑户内海
新技术):向南
北扩展,九州
主要工业区 岛(硅岛),为
日本城市、人口集中分布区
临空型,
思考:日本工业布局向国土南北两端发展的原因是?
科学城:筑波
硅谷:北九州
筑波 北九州
太平洋、濑户内海沿岸的老工业区已呈现“饱和状态”, 地价昂贵,工业成本高(根本原因); 工业污染影响严重; 国土南北两端环境较好; 有现代飞机场和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支撑
现代化的农业和渔业
(1)农业单产高
1、农业地域类型:
2、农业单产高
水稻种植业
耕地少,精耕细作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课堂小结
日本地理特征
➢ 地狭人稠多港湾 ➢ 山地丘陵多火山 ➢ 季风气候海洋性 ➢ 林水丰富少矿产 ➢ 工业集中在沿海 ➢ 太平洋与濑户内 ➢ 农业进口渔业一 ➢ 加工贸易经济达
作业
1.整理本节课笔记; 2.完成《考点》中本节习题。
今日的辛苦成就明日的辉煌!
区域地理东亚和日本课件
![区域地理东亚和日本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ff877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f.png)
区域地理东亚和日本课件一、导言大家好,今天我们将探讨东亚和日本的区域地理。
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而日本则是东亚的主要经济体之一。
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了解东亚和日本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状况以及人文背景等方面的知识。
二、东亚概述1、地理环境东亚位于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等国家。
该地区地形复杂,有广阔的山地和丘陵地带,同时也有一些平原和河谷地区。
东亚的气候以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为主,同时也有一些热带气候地区。
2、自然资源东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以及森林、水资源等。
此外,东亚还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如各种草药和动物资源。
3、经济状况东亚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之一,特别是中国和日本。
该地区的国家在汽车、电子、钢铁、纺织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同时,东亚的服务业发展也很快,如金融、旅游、教育等。
三、日本概述1、地理环境日本是一个位于亚洲东部的岛国,由四个主要岛屿组成: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
日本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同时也有一些平原地区。
日本的气候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
2、自然资源日本的自然资源相对较少,主要依赖进口。
然而,日本拥有一些独特的自然资源,如温泉和富士山等旅游资源。
此外,日本在海洋资源方面也具有优势,如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海洋运输能力。
3、经济状况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和服务业。
日本的汽车、电子、钢铁等产业在全球具有很高的竞争力。
同时,日本在服务业方面也具有优势,如金融、旅游和教育等。
近年来,日本政府致力于推动数字化和科技创新,加强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合作,以应对全球经济的变化和挑战。
四、结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东亚和日本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状况以及人文背景等方面的知识。
东亚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发展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而日本作为东亚的主要经济体之一,其在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的竞争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东亚与日本
![东亚与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492762b2a32d7375a417808e.png)
一、东亚概况 思考:据图描述东亚地形特征。
①地势西高东低,起伏大
②地形多样,多高原山地丘陵 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 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 半岛,岛屿:多山地、丘陵
③海岸曲折,沿海有许多半岛 和岛屿
东亚地形对环境的影响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 夏季风)来自海洋上 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富降水; (2)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 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3)地形呈阶梯状使河流在流经阶梯之间的河段,由于具有较大 的地形落差,蕴藏极为丰富的的水能资源; (4)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使河流短促,落差大,水能丰富; (5)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加上气候湿润,有利林木生长,森 林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日本、韩国临海,受日 本暖流影响明显,气温 和降水高于中国东部, 所以其亚热带季风气候 的分布较中国偏北。
1.人口: 总人口较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是世 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2.人种: 黄种人为主
3.民族: 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4.经济:
东部沿海气候温暖湿润,平原较广,耕地也多,人口稠 密,农业发达,世界水稻、茶叶、蚕丝等农产品的主要 产区;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工业发达。
高田
冬 雪
冬 季
东京
夏 季夏
雨
濑户内海
东海岸是夏季风(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的迎风坡, 降雨多于西岸的背风坡。
冬季盛行西北风,西北风越过日本海到达西岸,西 岸就是迎风坡了,降雨多于东海岸
夏季太平洋沿岸多雨, 冬季日本海沿岸多雪
冬
日本海
太
东 京
平
洋
夏
夏季,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吹 来,在日本东侧迎风坡形成 丰富的地形雨;而西侧处于 背风坡,降水偏少。
区域地理-东亚与日本精选全文
![区域地理-东亚与日本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974b8f3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a.png)
亚热带季风气候:朝鲜半岛南部、日本九州岛、四国、本
州岛南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
热带季风:范围小,如中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
西双版纳
(2)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我国西北地区和蒙古等地
(3)韩国、日本南部6月、7月可出现梅雨天气
3、河流
(1)大陆:多大江 大河;河流流向大河 多 自_西___向_东___流入 _太_平___洋
2、世界经济大国。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 国家,生产水平居世界前列。
3、现代化工业国家。工业部门以钢铁、机械、 电子、化学、纺织等为主。许多工业产品的产 量和产值居世界前列。 4、对外贸易发达。
对外依赖性突出,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 国。工业产品也大量销往国外。
5、农业居次要地位
日本从事农业的人数不多,耕地面积不大。但日本农业多采 用小型机械,精耕细作,注意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不断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1)领土:北海道、本州、四国、 九州四大岛屿及其附近的1000多个 小岛。
(2)面积比较狭小,人口稠密。
面积37万多平方千米,人口约1.2亿。 人口单一,99%以上为大和民族。
北海道
九州 四国
2、地形:山地、丘陵为主
(1)境内多山,山地、丘陵占国土总面
积3/4以上。平原面积狭小。关东平原 (2)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富士山
40
20
0
石油
天然气
煤炭
铁矿石
铜矿石
木材
棉花
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百分比
二、日本的经济
1、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小的地区, 主要有五大工业区:
(1)京滨区:以东京和横滨为中心,是日本最大的工业区。
亚洲 东亚和日本
![亚洲 东亚和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f0a1bb3d3968011ca30091a5.png)
(3)名古屋区:以名古屋为中心。
(4)九州北部区: 以北九州为中心。 (硅岛)
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框图,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分布 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
A.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B.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 C.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D.产品主要出口
影响范围 气候特点
东亚大部分
低温少雨
东部近海
高温多雨
3、东亚气候区差异
(1)南北差异 日本北部、朝鲜、韩国北部、
及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为温 带季风;
日本南部(九州、四国、本 州南部)韩国南部及我国秦岭 淮河以南地区为亚热带带季风。
(2)东西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西 北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日本经济高度发达,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质量,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四万美元稳居世界前列,是全球最富裕、 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从1968年开始至2009年,日本一直保持世界第二大经 济体的地位,直到2010年才被中国超越。
2、主要部门
日本的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 商业服务业占GDP占最大比重,而且处于世界领导地位,首都东京 不仅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金融、航 运和服务中心。自二次大战后,日本的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尤其 电子产业和汽车制造业。日本三菱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通用的超级 企业财阀,2007年仅在三菱旗下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就达到了11家。
富士山:日本的象征,海拔 3776米,是全国最高峰。山顶 终年积雪,有温泉、瀑布,景 色宜人。
海岸线长
日本的海岸线曲折,长 3万多公里,形成了许 多优良港湾。太平洋沿 岸的横滨贺神户是全国 著名的海港。
4、东亚和日本
![4、东亚和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44f055818762caaedd33d485.png)
东亚和日本一、东亚概况1.位置和范围;东亚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侧,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等国家其中朝鲜、蒙古同我国接壤,日本、韩国与我国隔海相望。
2、地形特征(1)地势西高东低⑵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3、季风气候显著(1)东亚的气候类型及分布东亚东部从南到北依次分布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季风气候类型,中国西北部和蒙古境内受夏季偏南风的影响较小,降水很少,属于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2)东亚的气候显著成因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
冬季盛行偏北风,风由寒冷的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向太平洋,风力强劲,受其影响,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夏季盛行偏南风,风从太平洋、印度洋带来丰沛的水汽,降水由沿海向内陆减少。
4、东亚地形对环境的影响(1)影响气候: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 夏季风)来自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富降水;(2)影响河流( 水系): 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3)影响河流( 水文): 地形呈阶梯状使河流在流经阶梯之间的河段,由于具有较大的地形落差,蕴藏极为丰富的的水能资源。
(4)影响河流( 水系水文): 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使河流短促,落差大,水能丰富。
(5)影响植被与含沙量( 水文): 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加上气候湿润,有利林木生长,森林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山区优点:山区其他资源丰富,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①森林多,山区是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地区: 最大林区是东北原始林区包括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第二大林区是西南原始林区包括喜马拉雅山南坡和雅鲁藏布江大拐变处以及横断山区,第三是东南丘陵人工次生林区包括台闽赣等;②丘陵可发展林果,丘陵多己开辟为梯田、果园、或栽培经济林木;③名山成旅游资源,少数挺拔峻峭的山峰成为名山和重要旅游资源: 如五岳(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四大佛山( 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或旅游名胜( 黄山、庐山、武夷山、巫山三峡、台湾阿里山日月潭、桂林山水、长白山白头山天池、天山天池、承德避暑山庄、湖南张家界、北京八达岭、四川九寨沟、敦煌石窟或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江西井冈山等;④草山草坡都是重要草场资源( 如阿尔泰山、天山北坡、南方草山草坡都是我国发展牧业的重要草场资源)。
区域地理-亚洲东亚和日本精选全文
![区域地理-亚洲东亚和日本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c268792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e.png)
区域地理的学习,要突出其基础性和常识性,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和掌握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地理界线及重要的区域特征。
一般要从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经济地理)三方面分析:亚洲概述一、世界第一大洲1.纬度位置:最广(10S —80N )2.经度位置: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30E —170W )3.面积最大的一洲,主要位于东、北半球4.亚洲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5.洲界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亚、大洋洲——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亚、北美——白令海峡二、自然环境特征(一)地形1.地形特征:平均海拔较高,地形复杂多样,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中部是高原和山地,四周为平原丘陵2.主要地形区(1)高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阿拉伯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2)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湄公河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西区域特征地理位置: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特别突出高中低纬、寒温热带等】 相对位置【与何地相邻、相望】 海陆位置【临海或内陆,大陆东西岸】 交通位置【位于某交通要道】自然特征:地形【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高低、地质条件、地貌】 气候【气候类型、特点、成因、分布】 水文(河流、湖泊)【水系特征、重要河流、湖泊的分布、水文特征】 植被【植被类型、分布】----一般在区域特征中涉及不多土壤【土壤类型、分布】----一般在区域特征中涉及很少自然资源【类型、分布、成因】 自然灾害【类型、分布、成因】人文特征:农业【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位条件及评价、农产品(农作物、畜产品等)】 工业【工业部门、分布、区位条件及评价】城市【主要城市、分布、城市区位、城市化水平等】交通【交通运输方式、分布、区位因素】----一般在区域特征中涉及不多 人口【分布、原因】环境问题【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主要针对区域在工业和农业等生产活动中伯利亚平原、图兰平原(3)山地: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东西伯利亚山地(4)丘陵:哈萨克丘陵(二)气候特点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9种):热雨、热季、热沙、亚热季风、温带季风、温带大陆、地中海、高原、极地2.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分布最广思考:为什么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分布最广?亚洲面积广大,且有大面积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且有高大山地阻挡水汽深入内陆3.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三种)东亚——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南亚、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思考:为什么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典型?面临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背靠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显著4.高山、高原气候位于大陆中部(三)河流和湖泊1.河湖总体特征:多大江大河,发源于中部山地,向四周流入海洋;水量大,水力资源丰富2.主要河流及湖泊: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印度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贝加尔湖、咸海、里海(四)世界上最广的亚寒带针叶林三、居民和经济1、人口最多的大洲,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六个人口超亿的国家:中国、印度、印尼、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国东亚、东南亚、南亚成为世界人口稠密区思考:东亚、东南亚、南亚为什么成为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①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②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开阔,多沿海平原/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多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2.多样的地域文化: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民族众多,宗教信仰多样,风俗民情各异3.经济发展差异大日本——高度发达韩国、新加坡等——发展中富裕国沙特等——西亚石油输出富裕国大部分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工业不发达第一节东亚和日本东亚一、概述:(一)、位置范围经纬度位置:80º E~140º E,20º N~50º N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范围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岛国:日本(首都东京)找一找: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连?哪些隔海相望?本区重要的经纬线23°26′N纬线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海峡、澎湖列岛、台湾岛(玉山)。
东亚及日本
![东亚及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3284212baf45b307e87197f3.png)
黄 河
珠 江
蒙古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日本、韩国、朝鲜 面积狭小,河流短小。
日本
一、日本概况
日本位于亚洲 东部,太平洋西 北部。领土由北 海道、本州、四 国和九州四个大 岛及附近的3900 多个小岛组成。 人口1.27亿, 居民多为大和族, 通用日语,首都 东京。
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 ①原因: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太平 洋是最大的大洋,海陆间温差大、气压差也 大,冬夏季风的势力也强大。因而东亚的季 风气候最典型。 ②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③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寒冷 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原 因和特点: ①、原因:距海远, 且受山脉的阻 挡,几乎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 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属于 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②、这种气候的特点是终年干旱少雨, 冬冷夏热。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 区、蒙古等地。
读世界局部图,回答下面8-9题:
8.图中全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岛屿或半岛 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图中岛国的工业集中分布在濑户内海和太 平洋沿岸,是因为:( ) A.沿海地区的矿产资源丰富 B.沿海地区的石油资源丰富 C.气候温暖湿润 D.可以利用廉价的海洋运输
日本是一个工业发达国家,农业也比较发达,据此回 答下列10-12问题:
读“日本群岛附近
洋流的分布”图,说
说北海道附近成为著 名渔场的原因? 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
★
流交汇区
日本的农业
山区: 林业为主。 陆地 丘陵: 水果和蔬菜种植业为主。 水稻种植业为主。 沿海平原:
日本农业地域类型以什么为主?其在日本的 分布有什么特点?日本有哪些有利条件? 水稻种植业 ,主要分布在日本沿海平原地区。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劳动力充足;种植历史悠久,经 验丰富。
区域地理东亚和日本资料.
![区域地理东亚和日本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7d7a1ba5ef7ba0d4a733b9c.png)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1、位置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东亚经纬度的范围 :75ºE-145ºE,20ºN-50ºN 2、范围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
岛国: 日本(首都东京)
思考:
东亚 的地 形、 地势 特征
(3)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
读右图,说明 日本为什么多 山、多火山和 地震?
日本受两大板 块碰撞,地壳 活动频繁,地 形多山。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受太平洋板块 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和 地震。
日本
四、日本的自然条件——气候
日本北部: 温带季风气候
冬
日本南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东 亚东部地区。
东亚东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 水源充足,农业发达;交通便利。
(六)、经济特点
朝鲜: 韩国: 蒙古: 日本: 中国:
以汽车、电子、服装为主 进出口贸易发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 发展 畜牧业占重要地位
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现代工业发达
一衣带水的邻邦
日本人极其好斗又非常温和,尚武而又爱 美,倨傲却又十分有礼,顽固但又善变,忠诚 和背叛、勇敢与怯懦、异常保守与惊人容新, 全都不可思议地融合在一起。
佳能
丰田汽车
索尼
本田汽车
一、日本的地理位置 140°145°150°
海陆位置:
45° 日
位于亚洲东部,
本
东临太平洋,
海
40°
西临日本海。
130° 135°
35°
经纬度位置:
30°
主要位于:125°E—150°E,
2 东亚与日本
![2 东亚与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758b115fc850ad02de80413a.png)
1、(22分)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 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 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 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图7所示的 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 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 因(8分)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 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分)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 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 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8分)
高考链接
(1)答案: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气温低,蒸发量小。③下部土层冻结, 阻滞水分下渗,④凌汛导致河水泛滥。
(2)答案:①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流速快,侵蚀强,增 加了河流的含沙量,②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解析: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相关知识。河流的水文特征中有一点是关于 河流含沙量的,河流的含沙量取决于河流流经地区的土质情况,植被覆盖状 况,侵蚀作用强弱,流速快慢等。
亚洲概况 东亚 日本
一、亚洲的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2、地形河流 3、气候
30°E
80°N
180°
海陆位置:东有太平洋、北有北冰洋 南有印度洋,西通过黑海、地中海与大西 洋相通。 经纬度位置:10°S—80°N,跨纬度最多 的大洲,且跨寒、温、热三带; 30°E—180°,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东亚—日本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经纬度位置:20°N到50°N,80°E140°E;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读图查阅: 1.东亚地区有哪 些国家? 2.临海国,内陆 国,半岛国,岛 国分别是?
中国
北京 蒙古
临海国
内陆国
乌兰巴托
东亚及日本
![东亚及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a6ab6a66168884868762d6d7.png)
一、东亚概况 1、位置和范围 描述东亚的海陆位置
东亚位于亚欧大陆东岸,太平洋西岸
找出东亚所处的温度带、经度和纬度的范围?
东亚位于北温带,大约在东经80°--东经 145°,北纬20°--50°之间
找出东亚五国的名称及各国首都 ?
中国 北京
蒙古 乌兰巴托
朝鲜 平壤 韩国 首尔 日本 东京
1、位置和范围
(1) 位置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东亚经纬度的范围 :80ºE-145ºE,20ºN-50ºN
(2) 范围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 岛 国:日本(首都东京)
一、东亚概况 2、地形、水文
工业
人 文 地 理
理 狭小,海岸线曲折
经济水平高, 环
环 境 特
河流短小、流急;水 能丰富,航运价值低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高新技 术产业 发达
技术发达; 劳动力素质 高
境 特 征
征 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太平洋沿岸人口
稠密、城市众多
森林、地热、渔业(寒
暖流交汇)资源丰富; 能源矿产资源贫乏
旅游业发达
日本的人文地理—— 农业
棉花
工业主要原料来源
日本主要产品出口为主——发展外向型经济
日本的人文地理—— 发达的对外贸易
中 服装 石油 煤炭 棉花
日
水产品 蔬菜
钢材 电子产品
国
其他工业产品 本
日本和中国的贸易
0°
寒暖 流流
0°
补充:降雨的类夏型——地形雨;锋面雨;对
流雨;台风雨
日本的自然环境—— 水能、地热能、渔业资源丰
东亚
![东亚](https://img.taocdn.com/s3/m/fb289533a5e9856a56126029.png)
一、东亚概况
1、位置和范围 海陆位置
东亚在亚洲的东部、 太平洋的西侧
经纬度位置
80E-140E,20N-50
东 亚 的 地 形
2、地形特征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海岸线
地势
地形
沿40度纬线剖面
东部
西部 中国西部内陆、 蒙古 接亚欧大陆内 陆、多邻国 以山地高原为 主 干燥,大陆性 气候明显 交通不便,人 口较少,以畜 牧业为主,经 济发展迟缓
2.农业 1.种植业 日本的耕地很少,人均耕地不到0.1公顷,同时
由于耕地的地块小,农业生产方式大多采用小
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合理使用积的产量。
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为平原地区的水稻种植提 供水热保证,水稻产量达到自给。丘陵地区虽 然发展了蔬菜和水果的种植,但仍需大量进口。
2.渔业 日本渔业发达,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日 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发展沿海人工养殖。 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 洋捕鱼,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排第一位。鱼在 日本人视频中占重要地位。
人文地理特征 1.发达的工业(“加工贸易型”经济) 日本进口原料、能源的主要来源国家是: 石油来源于西亚、东南亚;煤炭来源于中国、 澳大利亚;铁矿石来源于巴西、印度、澳大 利亚;棉花来源于中国、美国。 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时美国,其次是亚洲和 西欧。
P67页
工业分布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 内海沿岸 工业区 京滨工业区 名古屋工业区 阪神工业区 濑户内海工业区 北九州工业区
P68图2-4-7
为什么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 濑户内海沿岸? 因为沿海地形是 平原,地势平坦, 多优良港湾,适合 建立大港口。发达 的海运便于原料的 运进和产品的运出 极为方便。
东亚和日本
![东亚和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44b5e71f866fb84ae45c8dcd.png)
一、东亚1、位置和范围东亚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侧,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五个国家。
其中我国同朝鲜、蒙古接壤,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
2、地形地势特征地形东亚的西部内陆多高原和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从西往东注入太平洋。
3、东亚的气候西部内陆地区大陆性气候显著;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西部地区深居大陆内部,距离海洋远。
季风气候成因: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海陆冬夏温差大,气压差大,海陆热力差异大。
亚洲东部一月的气压和风向 亚洲东部七月的气压和风向4、居民(1)人口分布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及半岛、岛屿。
(2)人种黄种人为主(3)民族中国:汉族 朝鲜、韩国 :朝鲜族 日本:大和民族 蒙古:蒙古族5、东亚地区国家西部内陆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中国:工农业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蒙古:畜牧业占重要地位朝鲜半岛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朝鲜: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韩国:汽车、电子、服装等工业发达;日本:现代工业发达1、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四个大岛和众多小岛海陆位置:太平洋和日本海之间的岛国西邻日本海东临太平洋纬度位置:北温带,跨经纬度较多评价: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2、日本的自然环境(1)地形:山地为主,平原狭小。
(2)日本多火山、地震(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消亡边界)(3)日本的季风气候:夏季较凉爽,冬季较温暖,全年降水量较多。
(与亚洲同纬相比)日本气候—海洋性季风气候成因日本东西部的降水差异及形成的原因:东部太平洋沿岸夏季降水较多,是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西部日本海沿岸冬季降水较多(多降雪),是处于西北季风的迎风坡,日本海为西北季风增温增湿(4)日本的自然资源日本地形多山,森林资源丰富;降水多,山间河流短急,淡水丰富、水能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极其缺乏2、日本的经济文化(1)文化传统服装: 和服国花: 樱花国家象征:富士山传统食物:寿司(2)日本的主要工业区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北九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原因:临海型工业; ①工厂靠近码头,交通便利②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③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市场④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对外依赖性严重; 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3)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化学、水泥、电子和纺织等产品的质量好,大量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重要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D)(选择填空) A.年降水量分配均匀 B.雨热同期 C.冬季普遍高温 D.年降水量较丰沛
2.地形 高原山地为主、中间高四周低
亚洲大陆30°N地形剖面图
读“沿40°N亚洲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4.有关E、F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能否从地形、纬度位置、河流、农业等方面分 析一下这三个地区的共性? ❖ 位于温带的南部和热带北部,气温、降水适中。 ❖ 位于大江大河的冲积平原上,土壤肥沃。 ❖ 早期农业发达
真题1(2011年上海卷)亚洲某地,位于45°E、20°N
,该地所在国家有着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1)该地在世界文化圈中属于 ( ) A.伊斯兰文化圈 B.南亚文化圈
高原高山
温带季 风气候
气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热带季风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哈尔滨
上海
一月气温:0℃以下(寒冷) 0℃以上(温暖)
雨季:
短
长
两地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上海
气温年较差大, 降水季节变化大
东京
气温年较差小, 降水丰沛
温带季风气候
C.东南亚文化圈 D.非洲文化圈
(2)该地所属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出口的主要产品
之一是 ( )
A.茶叶
B.锡矿
C.石油
D.咖啡
【答案】 (1)A (2)C
(一)东亚的位置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20ºN-50ºN 经纬度的范围80ºE-140ºE :
范围东亚五国的名称及首都
【答案】 (1)D (2)C
4、 物产
棉花
石油
水稻、茶叶、小麦
,橡胶、椰子、锡矿
(三)、亚洲的人文地理特征
1、亚洲的人口
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1)人口:人口稠密、 分布不均
(2)人种:黄种人为主
亚洲地区人 口分布不均 的原因是?
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
亚洲人口占世界 人口的百分比
亚洲 61%
其他洲 39%
东经26度
北纬81度 南纬11度
2.经纬位置
西经169度
东 西 长, 纬 度 广, 世 界 最 大 洲
亚北美分界线: 白令海峡
亚非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红海
3.海陆位置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 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
围
黑海、土耳其海峡
北 美 洲
北冰洋 欧洲
亚洲
非 洲
三 洋, 连 两 洲,
印度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较差大, 降水季节 变化大
大陆性
北京
过渡性
平壤
年较差小,降水 丰沛
海洋性
东京
受海陆位置影响:分海洋性季风(日本)和大陆 性季风(我国),朝鲜半岛有过渡性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寒夏热 年较差大 降水少, 集中夏季 大陆性更强
2、地形
在“东亚的地形”图上,找出朝鲜半岛(东亚最大半岛), 日本群岛(东亚最大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海南岛, 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朝鲜海峡。
A.E地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 B.E地所在国家是 伊拉克 C.F地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铁矿资源 D.F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可以大力 发展种植业
北冰洋
3.河流 多水发能源资于 源中 丰鄂部 富山 ,地 内高 流原 区勒拿, 面积放广射大状水系、
毕
河
河
太
约旦河、塔
里木河、锡 尔河是什么
平
类型河流青?藏高原 黄 河
长江
洋
恒河
河流的补给类型是?水文特征是?
印度洋
例2 下图为沿20° 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 问题。
(1)乙地形区的地形地势特征不包括 ( )
A.地势起伏大 B.北高南低
C.山河相间
D.中间高四周低
(2)甲、乙两地形区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
A.水量小B.有冰期C.水位季节变化大D.落差小
中国 北京
蒙古 乌兰巴托
朝鲜
平壤
韩国
首尔
日本 东京
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连?哪些隔海相望?
中国 北京
蒙古
乌兰巴托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朝鲜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
平壤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 岛国: 都首尔)
韩国
首尔
日本(首都东京)
日本
东京
(二)东亚的自然特征 1、气候
温带大陆 性气候
大洋洲 两 洲
隔
海
望
4、亚洲的分区
北
亚
中亚
东
西亚
亚
南 亚
(二)亚洲自然地理特征 1.气候 类型多样、季风显著、大陆性广布
【例1】读东亚1月和7月气压和风向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图表示的是_1_月的气压和风向,B图表示的是__7 月的气压
和风向。
(2)东亚的季风气候可分为__温_带_季风气候和_亚_热_带_季风气候两 种类型。其中,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雨季较短的气候是__温_带_季风 气候。而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雨季较长的气候是_亚_热_带_季气风候。
2、亚洲的经济
亚洲大部分国家属 于发展中国家,其中日 本、新加坡、韩国发展 较快
经济发展的差异
3、亚洲地域文化
干旱草原游牧生活
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就会有什么 样的人文环境与之相适应。
居住木屋,狗拉雪橇
干旱山坡地区生活 湿热多河湖,水上生活
温带草原游牧生活
多地震的抗震建筑 湿热高脚屋聚居生活
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区域地理复习框架
一、位置与范围 包括的地区或国家
经纬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气候 水文(重要河流、湖泊)
二、自然地理概况 土壤
自然资源
三、人文地理概况
人口:分布、人种 宗教文化 经济概况(工业、农业、交通、 商贸、旅游等)
城市
一、亚洲概况
(一)亚洲的位置与范围
1.半球位置
赤道分南北
亚洲大部分位于 北 半球, 东 半球。
(3)、民族: 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2、经济:东部沿海 地区条件优越,人口稠密, 农业、工业发达。 西部内地陆区条 件较差,人口稀少,畜牧业为主。
5、区域内部差异与经济
平原广阔
东 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部 水资源丰富
沿 海 地 区
长期耕作,土壤较肥沃
劳动力充足 多优良港口,交通发达 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①西高东低种类多 ②半岛群岛岛弧链 ③海岸曲折海湾多
3、河流 大河自西向东流、岛上河流短而促
在“东亚的地形”图上,找出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 它们的流向、水文特征
(三)东亚人文地理特征 1.人口: (1)、人口数量及分布 总人口15亿多,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四分之一 主 要分布在 东部沿海平原 ,是世界上人口最稠 密的地区之一。 (2)、人种:黄种人为主,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