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气东输冀宁管道工程临沂支线徐庄南山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后期工程设计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工程概况
2 自然条件
3 植被恢复工程现状
4 设计依据
5 治理方案及工程设计
6 工程概算
西气东输冀宁管道工程支线徐庄南山水土保持
植被恢复后期工程设计
为了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和水土保持的“三同时”制度,确保工程竣工前,地貌恢复、水土保持得到基本整治和治理的原则,并根据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关于冀宁支线管道工程竣工环保验收调查报告审查中国家环保总局提出的整改问题的函》(质安函字[2007]161号)的要求,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受西气东输冀宁管道工程项目部委托于2007年9月12~15日对西气东输管道支线省枣庄徐庄镇南山段(GA028- GA 030)的植被恢复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及植被恢复后期工程设计方案汇报如下。
1 工程概况
西气东输管道支线是西气东输冀宁联络线在省境的支线工程之一。该支线总体走向为东西走向,其西接冀宁联络线工程滕州分输站,东到分输站,途经枣庄市山亭区、市费县、苍山县、罗庄区,全长91km。管径为φ406.4mm,设计压力为6.3MPa,设计输气能力为3.25×108Nm3/a。该支线工程于2006年6月完工。
2 自然条件
徐庄南山位于省枣庄市山亭区,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
815.8mm,多年平均温度为13.9 C。降雨量时空分配不均,降雨多以暴雨形式出现,7~9月份降雨量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5%以上。南山原植被覆盖良好,主栽植物为侧柏,覆盖度达80%以上,可有效地拦蓄降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2006年6月20日枣庄市政府以枣政发[2006]34号文《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枣庄市200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指出山亭区徐庄镇南山由于山体结构呈“崮”型,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和主要隐患分布地段。
3 植被恢复工程现状
省枣庄市徐庄镇南山为石质山地,西气东输管道支线沿山坡面埋置铺设跨越山峰。2006年8月,西气东输冀宁管道工程项目部委托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进行先期植被恢复设计,并投资18万元委托凌远方水利技术咨询对南山段管道作业带进行了先期弃渣及植被恢复专项治理,2007年5月先期治理工程结束。先期主要进行渣石集中堆放,整理作业带,恢复植被。在管线沟槽上方修筑截渗墙、放缓坡面、覆土、种草的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管线沟槽上方部分植被恢复情况达到或超过了原地自然覆盖率。由于管线沟槽上方禁止栽植深根型高大植物,从远处观察,沟槽上方种植的草皮被截渗墙遮住视线,因此,仅能看到截渗墙的立面,而看不到种植的草皮。另外,管沟开挖产生的大量弃石堆放在管沟作业带的两侧,先期设计仅考虑渣石堆放,未进行覆土,植被恢复维艰,覆盖率较低。因此,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价中心及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提出了对西气东输管道支线徐庄镇南山段进行进一步生态恢复的要求。西气东输管道支线徐庄镇南山段植被恢复后期工程主要是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的要求,对管沟作业带的两侧堆放的大量弃石进行整治,并进行覆土及植被恢复工作,使作业带两侧的植被覆盖率达到或超过原地貌自然覆盖率。
先期植被恢复工程前后情况对照见照片1~4。
4 设计依据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 ”(SL204-9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沟壑治理技术(GB/T16453.3-1996)。 5 治理方案及工程设计
5.1 弃石堆放区整治及覆土
对南山北坡脚的堆石区(见图5)进行整治,沿管线作业带整齐堆放,表面整平,堆放区边沿应用大石块砌成,形成稳固的干砌石挡墙,堆石区表图 3 先期植被恢复工程后的情况 图 4
先期植被恢复工程后的情况
图 2 先期植被恢复工程前弃石堆放区情况 先期植被恢复工程前作业带情况 图 1
面覆盖50cm的土,形成一个小块平地。对管沟上方植被恢复较差的地方(见图6),清理其表面粒径大于50mm的碎石,然后覆盖40cm厚的土。对于管道沟槽外侧作业带上的弃石区,将大块渣石进行清理,集中堆放在作业带侧坡上,并摆放整齐,以便起到保护侧坡稳定的作用。然后,在陡坡段(见图7)的弃石区表面修建直径为1m、深度为40cm的鱼鳞坑,坑填土。在缓坡段(见图8)的弃石区,修建阶梯形的梯田,梯田挡墙为干砌石,梯田表面覆土厚度为40cm。在弃石堆放区覆土时,先用细土填满渣石的缝隙,然后再进行表面覆土。覆土过程中应保护原生植物及已经恢复的植被。据现场测量估算,南山北坡脚的弃石堆放区,需要整治的渣石量为40×50×1+ (40+50)×(3+0.5)×1×2=2630m3,即渣石人工搬运2630m3,干砌石挡墙方量为(40+50)×(3+0.5)×1×2=630m3,需覆土的方量为40×50×0.5=1000m3。施工作业带每米平均整治渣石量约3m3,南山施工作业带长930m,需要整治的渣石量为930×3=2790m3,即渣石人工搬运2790m3。为了渣石能够整齐堆放,就近堆放渣石中的80%需作为干砌石护坡或修建鱼鳞坑,即干砌石放量为2232m3。管线沟槽上方约有70%的面积需覆土,覆土方量为930×4×0.7×0.5=1302m3。弃石堆放区长约930m,宽约4.5m, 约有90%的面积需覆土,需覆土的方量为930×3.5×0.9×0.5=1988m3。所以,渣石人工搬运总方量为5420 m3,干砌石总方量为2862 m3,覆土的总方量为4290m3。
图 5 图 6
5.2 植被恢复
5.2.1栽植灌木恢复植被
为营造良好的生态和人工景观,提高植被覆盖率,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在山体开挖面的下部栽植爬墙虎,株距为40cm 。根据现场测量,山体开挖面长930m ,需栽植爬山虎数量为930÷0.4=2325株。在截渗墙两侧、挡土墙外侧及弃石堆放区栽植浅根型植物。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及周边生态环境,设计栽植侧柏,株距为50cm 。侧柏苗木高度一般为30~50cm ,栽植深度30cm 。栽植时挖坑的深度、直径均不小于30cm ,并及时培土、浇水。根据现场测量,挡土墙长930m ,需栽植侧柏数量为930÷0.5=1860株;每道截渗墙长2.2~2.5m ,截渗墙两侧各需栽植侧柏5株,共有截渗墙106道,需栽植侧柏数量为2×5×106=1060株。弃石堆放区长930m ,宽约3.5m, 约有70%的面积需补栽侧柏,栽植侧柏数量为930×3.5×0.7÷0.25=9114株。共计需栽植侧柏数量为12034株。
5.2.2 植草恢复植被
在管道沟槽上方植被恢复较差的区域、南山北坡脚的弃石堆放区以及图 8
图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