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精品文档-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千博)-第5章
图 5-5 惯性环节的波德图
25
三、对数幅相图(Nichols图)
对数幅相图是以相角(°)为横坐标, 以对数幅频L(ω)(dB)
为纵坐标绘出的G(jω)曲线。频率ω为参变量。因此它与幅相
频率特性一样, 在曲线的适当位置上要标出ω的值, 并且要用
箭头表示ω增加的方向。
用对数幅频Hale Waihona Puke 性及相频特性取得数据来绘制对数幅相
第五章 频 域 分 析 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关系 第九节 德图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频率特性的表示方法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 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和波德判据 稳定裕度 闭环频率特性 开环频率特性和系统阶跃响应的
利用MATLAB绘制奈奎斯特图和波
8
图 5-2 频率特性与系统描述之间的关系
9
利用频率特性曲线分析研究控制系统性能的方法称为频域 分析法。频域分析法主要有傅氏变换法和经典法。
(1) 傅氏变换法就是系统在输入信号r(t)的作用下,其输 出响应为
即把时间函数变换到频域进行计算并以此分析研究系统的方法。 (2) 经典法就是先求出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G(jω)并绘成
的对数频率
22
(1) 对数幅频特性曲线。通常用L(ω)简记对数幅频特性, 故
ω从0变化到∞时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图5-3所示。
23
(2) 相频特性曲线。通常以j(ω)表示相频特性, 即 j (ω)=∠G(jω)。对于惯性环节, 有
j (ω)=-arctanTω 对不同ω值, 逐点求出相角值并绘成曲线即为相频特性曲线, 如图5-5所示。
45
图 5-11 振荡环节近似波德图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
如图4-6所示。
12
四、惯性环节 传递函数 : G(s) C(s) 1
R(s) Ts 1
频率特性 : G( j) C( j) 1
R( j) jT 1
对数频率特性 : L() 20lg
1
20lg
(T)2 1
(T)2 1
Bode图 : arctanT
▪对数幅频特性L(ω)是一条曲线,逐点描绘很烦琐,通常采用近似的 绘制方法,用两条渐进线近似表示.
(极坐标表示法)
U () jV ()
(直角坐标表示法)
(A指(数表)e示j法 ())
图4-2
A() G(j) U 2 () V 2 ()
() G( j) arctan 1 V () U ()
6
例4-1 写出惯性环节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和频率特性。
解: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G(s) 1 Ts 1
2
• 系统(或环节)输出量与输入量幅值之比为幅值频率特性, 简称幅频特性,它随角频率ω变化,常用M(ω)表示。
A()
A c
A r
• 输出量与输入量的相位差为相位频率特性,简称相频特性,它 也随角频率ω变化,常用φ(ω)表示,
c r
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统称为频率特性,用G( jω)表示
3
频率特性就是线性系统(或环节)在正弦输入信号 作用下稳态时输出相量与输入相量之比。
G (j) G(j) G(j)
A() G(j)
() G(j)
幅频特性是输出量与输入量幅值之比M(ω),描述系统 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在稳态时的放大(或衰减) 特性。
相频特性是输出稳态相对于正弦输入信号的相位差 φ(ω),描述系统稳态输出时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 在相位上产生的相角迟后(或超前)的特性。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T = 0 T = 0.3 T = 0.8
() = 0° () = 16.7 ° () = 38.7 °
T = 1 T
Friday, May 15, 2020
() = 45°
() = 90°
37
37
5 一阶微分环节
Im =
频率特性 G(j) = 1 + jT
(1)极坐标图
0
=0 Re
幅频特性为 A() 1 2T 2
以横坐标(称为频率轴)上每一线性单位表示频率的十倍变化, 称为十倍频程(或十倍频),用Dec表示。如下图所示:
Friday, May 15, 2020
16
Dec Dec Dec Dec
... 2 1 0 1 2
0 0.01 0.1 1 10 100
log
由于 以对数分度,所以零频率线在 处。
特性表示在同一个复数平面上。
12
Friday, May 15, 2020
12
在一阶RC滤波电路中,系统是一个典型的 一阶惯性环节,其频率特性为:
G( j)
1
jT 1
在输入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下,计算出幅值、相 位并列表如下:
根据该表格 可以绘制出 一阶惯性环 节的奈奎斯
特图。
Im
ω ∞0
-45
ω=0 Re
(渐进线)近似表示。 对实验所得的频率特性用对数坐标表示,并用分
段直线近似的方法,可以很容易的写出它的频率 特性表达式。
Friday, May 15, 2020
26
二、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1 .比例环节
其传递函数为 G(s) = K
频率特性为 G(j ) = K
(1)幅相频率特性
课件:第三章-1-频率特性基本概念及波特图
2. 一阶零点因子
Av2( j)
Av2 ( ) 20 lg 1 ( / z )2
2
(
)
arct
an
z
结的论贡:献| A是网v( j负络)的函| (d,数B)最的大每20为一lg 个-Av(一900) 度阶 2,极0lg在点1ω因=子 ω(zp负2处半为20轴-lg)415对度相,p位2
ω贡=献ω是p-就(2是0) d幅B0频/十 波a倍rc特频ta图n或的-z 转6da折rBc频/t倍an率频,p程在。ω>ωp 处对幅度的
(1 j )
Av (
j )
Av (0) (1
j
z
)
p
其中Av (0)
Avm
z p
(1 j )
Av (
j )
Av (0)
(1
j
z
)
表示成分贝形式:
p
其中Av (0)
Avm
z p
| Av ( j) | (dB) 20lg Av(0) 20lg
2
1
z
20lg
2
1
p
() 0 arctan arctan
零点:z1=0 z2=-σ2
极点:p1=-σ1
零极图为:
p2 ( n ) jn 1 2
p3 ( n ) jn 1 2
3.2.4 波特图绘制方法
波特图:用折线逼近幅度频率特性和相位频率特性, 频率轴采用对数刻度,幅值(以dB表示)和相位采用 线性刻度。
H( j) | H( j) | e j()
零点因子的波特图: H(1 j) j 1() 90 | H(1 j) | 或 | H(1 j) | 20lg(dB)
第五章 频域响应法
第五章 频域响应法5-1 频率特性一.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1. 所谓频率特性,即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入在正弦信号的控制下,其稳态输出C(t) 的被控制量信号的幅值A(ω)和相角ψ(ω)随r(t)信号的角频率ω变化的规律,记为G(j ω)。
G(j ω)=G(S)| s=j ω C(j ω) C(s)G(j ω)== R(j ω) R(s)| s=j ωb 0(j ω) m +b 1(j ω) 1+m +……+b 1-m (j ω)+b m G(j ω)=( j ω) n +a 1(j ω) 1-n +……a 1-n (j ω)+a n2、G(j ω)的数模表达式有两种标准式: (1)Nyquist 标准式:G(j ω)=︱G(j ω)︱e)(jw G j ∠=u(ω)+jv(ω)其中A(j ω)= ︱G(j ω)︱称为幅频特性,是ω的偶函数。
ψ(ω)= ∠G(j ω) 称为相频特性,是ω的奇函数。
u(ω)=Re [G(j ω)]为实部; v(ω)=Im [G(j ω)]为虚部。
(2)Bode 表达式:L (ω)=20lg [A(j ω) ] 称为对数幅频,ψ(ω)= ∠G(j ω) 称为对数相频。
二. 频率特性的图解表示法在工程分析和设计中,通常把频率特性画成曲线,从这些频率特性曲线出发研究。
现以RC 网络为例。
如图5-2。
其频率特性为G(j ω)=)(11jw T +(T=RC )。
A(ω)= G(j ω)=2)(11TW +;ψ(ω)=-arctg(T ω)1.极坐标图----Nyquist图当ω=0→∞变化时,A(ω)和φ(ω)随ω而变,以A(ω)作幅值,φ(ω)作相角的端点在s平面上形成的轨迹,称Nyquist曲线(幅相频率特性曲线)简称幅相曲线即Nyquist图,是频率响应法中常用的一种曲线。
2、对数坐标图----Bode图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又称Bode曲线,包括对数幅频和对数相频两条曲线。
自动控制理论_哈尔滨工业大学_5 第5章线性系统的频率分析_(5.1.1) 5.1频率特性的概念
如果线性定常系统的输入r(t)和输出c(t)存在傅里叶变换, 频率特性也是输入信号的傅氏变换和输出信号的傅氏变换之比。
G(
j
)
C( R(
j) j)
其中 R( j) r(t)e jtdt C( j) c(t)e jtdt
经过傅氏反变换
c(t)
U1m
1
1 j
sin(t
1
1
j
)
上式表明: 对于正弦输入,其输入的稳态响应仍然是一个同 频率正弦信号。但幅值降低,相角滞后。
输入输出为正弦函数时,可以表示成复数形式,设输入为 Xej0,输出为Yejφ,则输出输入之复数比为:
Ye j Xe j0
Y X
e j
A()e j ()
后于输入的角
度为:
φ=
B A
360o
②该角度与ω有
关系 ,为φ(ω)
③该角度与初始
角度无关 。
二、频率特性的定义
例:如图所示电气网络的传递函数为
U2 (s) 1 Cs 1 1
U1(s) R 1 Cs RCs 1 s 1
若输入为正弦信号: u1 U1m sin t
其拉氏变换为:
1
2
G( j)R( j)e jtd
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
g (t )
1
2
G( j)e jt d
本节小结
1. 控制系统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2. 频率特性与传递函数的关系。
频率特性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可以方便地用实验方法测定, 并用于系统的分析和建模。
频率特性主要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表1-1 RC网络的幅频特性和相频0.707 0.45 0.196 0
() 0
45 63.4 78.69 90
图1-2 RC网络的幅频和相频特性 图1-3 RC网络频率特性的幅相曲线
对数频率特性图又称伯德图(Bode图),包括对数幅频特性 和对数相频特性两条曲线,其中,幅频特性曲线可以表示 一个线性系统或环节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的稳态增益; 而相频特性曲线则可以表示一个线性系统或环节对不同频 率正弦输入信号的相位差。对数频率特性图通常绘制在半 对数坐标纸上,也称单对数坐标纸。
(3)利用对数运算可以将幅值的乘除运算化为加减运算, 并可以用简便的方法绘制近似的对数频率幅相特性,从而 大大简化系统频率特性的绘制过程。
自动控制原理
来求取。 (3)通过实验所测数据,进行分析求取。
G( j) G(s) s j
1.2频率特性的图形表示方法
频率特性函数最常用的两种图形表示 方法,分别为极坐标图和对数频率特 性图。
极坐标图,又称奈奎斯特图、幅相频 率特性图,其特点是将频率 作为参 变量。
当正弦信号的频率 由0 变化时, 系统频率特性向量的幅值和相位也随 之作相应的变化,其端点在复平面上 移动而形成的轨迹曲线称为幅相曲线, 其中曲线上的箭头表示频率增大的方 向。
自动控制原理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1.1频率特性的定义 频率特性反映了系统的频率响应与正弦
输入信号之间的关系。
图1-1 RC网络
控制系统频率特性的求解方法具有如下三种途径: (1)根据已知的系统方程,输入正弦函数求出其稳态解, 而后求解输出稳态分量和输入正弦信号的复数比。 (2)根椐系统传递函数,利用表达式
对数幅频特性图是表示环节的对数幅值 L() 20lg A()和频率 的关系曲线。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_线性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法
5. 2控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对数频率特性
5.2.2 系统伯德图的绘制
开环对数幅频渐近特性曲线的绘制步骤: (1)把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化为标准形式,即化为典型环节的传递函
数乘积,分析它的组成环节; (2)确定一阶环节、二阶环节的转折频率,由小到大将各转折频率
标注在半对数坐标图的频率轴上; (3)绘制低频段渐近特性线; (4)以低频段为起始段,从它开始每到一个转折频率,折线发生转
开环极点的个数。
5. 4 频域稳定判据与系统稳定性
5.4.4 控制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开环频率特性 G( j)H( j)在剪切频率 c处所对应的相角与 180 之差称为相角裕度,记为 ,按下式计算
(c ) (180 ) 180 (c )
开环频率特性 G( j)H的( 相j)角等于 时所1对80应的角频率称为相
闭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当 由 0 时0,开 环奈奎斯 特曲线逆时针方向包围( )点 周1, j。0 是具P有2 正实部P 的开 环极点的个数。 需注意,若开环传递函数含有 v 个积分环节,所谓 由 0 0 ,指的 是由 0 0 0 ,此时奈 奎斯特曲线需顺时针增补 v 角度的无穷大半径的圆弧。
5. 4 频域稳定判据与系统稳定性
5.4.1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若闭环系统在[ s]右半平面上有 个P开环极点,当 从 变化到
时,奈奎斯特曲线 G( j对)H点( j) 的包围1周, j数0 为 ( 为逆时N针,
为顺N 时 0针),则系统N<在0[ ]右半平面上的闭环极点s的个数为 。
折,斜率变化规律取决于该转折频率对应的典型环节的种类; (5)如有必要,可对上述折线渐近线加以修正,一般在转折频率处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五章第一节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与校正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2. 幅相频率特性(Nyquist图)3. 对数频率特性(Bode图)4.频域稳定判据5. 稳定裕度6. 利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性能7.利用闭环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性能8.频率法串联校正频域分析法特点(1)研究稳态正弦响应的幅值和相角随输入信号频率的变化规律(2)由开环频率特性研究闭环系统的性能(3)图解分析法(4)有一定的近似性5.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RC 电路如图所示,u r (t )=A sin ωt , 求u c (t )=?建模[]r c=+CR 1U s U ()1()()CR 1c r U s G s ==U s s +例1 r c=+R u i u c=C i u r c c=+CR u u u 频率响应()()()c r s s =====+++T CR 111T CR 1T 11TU G s U s s s 0122222()c +=⋅=+++++1T 1T 1T C A ωC s C U s s s s s ωω02222lim →−==++1T T T 1T s A A C s ωωωω222=+1T A C ωω122-=+T 1T A C ωω222222222222()c ⎡⎤=⋅+⋅−⋅⎢⎥+++++++⎣⎦T 11T 1T 1T 1T 1T 1T A A s U s s s s ωωωωωωωωωRC 电路如图所示,u r (t )=A sin ωt , 求u c (t )=?例1 []T 2222T ()sin cos cos sin 1T 1Tt c A A u t e t t ωωαωαωω−=+⋅−⋅++22−=++T T 1Tt A e ωω频率响应:线性系统稳态正弦响应的幅值、相角随输入频率的变化规律。
22()sin(-arctan T)1T s A c t t ωωω=+()sin r t A tω=RC 电路频率特性G (j ω)的定义:()()()=∠j j j G G G ωωω()sin r t A t ω=22()sin(-arctan T)1T s A c t t ωωω=+22()()()==+s 1j 1T c t G r t ωωs ()()()arctan ∠=∠−∠=−j T G c t r t ωω幅频特性相频特性频率特性的获取方法:()()==j j s G G s ωω=−221arctan T 1T ωω∠+=∠++111j T 1j T ωω1=1+j T ωj 1T 1s ωs =+()sin r t A t ω=22()sin(-arctan T)1T s A c t t ωωω=+系统模型间的关系总结()()()=∠j j j G G G ωωωs 22()()()==+1j 1T c t G r t ωωs ()()()∠=∠−∠=−j arctan T G c t r t ωωG(j ω)的定义:G(j ω)的获取方法:()()==j j s G G s ωω感谢聆听,下节再见。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
8
二、图形表示法
1.极坐标图(幅相频率特性图;奈奎斯特图) 1.极坐标图(幅相频率特性图;奈奎斯特图) 极坐标图 随着频率的变化,频率特性的矢量长度和幅角也改变。 随着频率的变化,频率特性的矢量长度和幅角也改变。 当频率ω 变化到无穷大时, 当频率ω从0变化到无穷大时,矢量的端点便在平面上画出一 条曲线,这条曲线反映出ω为参变量、模与幅角之间的关系。 条曲线,这条曲线反映出ω为参变量、模与幅角之间的关系。 通常称这条曲线叫做幅相频率特性曲线或奈奎斯特曲线。 通常称这条曲线叫做幅相频率特性曲线或奈奎斯特曲线。画 有这种曲线的图形称为极坐标图。 有这种曲线的图形称为极坐标图。
− j arctan 2 ζT ω 1−T 2ω 2
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A(ω ) =
ϕ (ω ) = − arctan
23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9
2.博德图(对数频率特性图) 博德图(对数频率特性图) 博德图 两张图构成 一张是对数幅频图 一张是对数相频图 构成: 对数幅频图, 对数相频图。 由两张图构成:一张是对数幅频图,一张是对数相频图。 两张图的横坐标都是采用了半对数坐标。 两张图的横坐标都是采用了半对数坐标。
10
对数幅频特性图的纵坐标是频率特性幅值的对数值乘20, 对数幅频特性图的纵坐标是频率特性幅值的对数值乘20, 是频率特性幅值的对数值乘20 即 L(ω ) = 20 lg A(ω ) 表示,均匀分度,单位为db。 表示,均匀分度,单位为db db。 对数相频特性图的纵坐标是相移角φ(ω),均匀分度,单 对数相频特性图的纵坐标是相移角φ 是相移角 均匀分度, 位为“ 位为“度”。 对数幅频特性图绘的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 对数幅频特性图绘的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 对数相频特性图绘的是对数相频特性曲线。 对数相频特性图绘的是对数相频特性曲线。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8滞后延迟
一、频率特性的概念
线性定常系统(包括开环系统与闭环系统)在正弦信号作用下
的稳态输出。 R(s)
C(s)
G(s)
输入信号为: r(t) Asin t
R(s) A
A
s2 2 (s j)(s j)
系统的传递函数通常写为
G(s) M (s)
M (s)
N (s) (s s1)(s s2 )...(s sn )
() G( j) arctan[ ImG( j)] Re G( j)
一、频率特性的概念
则 c()公式如下:c() | G( j) | Asin( t )
| G( j) | c()
其中
A 为系统的幅频特性,它反映系
统在不同频率正弦信号作用下,输出稳态幅值与输入信号
一、频率特性的概念
由此得系统输出的拉氏变换为
C(s) R(s)G(s)
M (s)
A
(s s1)(s s2 )...(s sn ) (s j)(s j)
b b a1 a2 ... an
s j s j s s1 s s2 s sn
0
积分环节相频特性与输入频率无关但对正弦输入信号有90°的滞后作
用;幅频特性是角频率的函数,当 从0变化到无穷大时,输出幅值
则由无穷大衰减至零。
2、积分环节 G()
1
1
j
e2
j
G( j) 90o
L() 20 lg( 1 ) 20lg
在对数分度的频率轴上,频率比相等的两点间水平距离相等。
频域分析法
频率特性法
频率特性法介绍
[按钮一] 基本概念
6、直接耦合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2-1-36所示。其通带 频率由上限频率所决定,即:BW=fH 。
4、上限频率fH和下限频率fL : 放大倍数│Au│下 降到最大值的0.707倍所对应的两个频率,分别称为通 带上限频率fH和下限频率fL。
5、通频带:上限频率fH和下限频率fL差值就是放大 器的通频带(又称带宽)BW,即:BW=fH-fL。
图2-1-35 阻容耦合共射放 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
图2-1-36 直接耦合放大器的 幅频特性曲线
[任务五]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1、 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又称频率响应):指电路的电压放大 倍数Au与频率f之间的关系,即:
2、 幅频特性│Au(f)│与相│与频率f之间的关系;
(2)相频特性:是指放大器的相移 与频率f之间的关系。
3、阻容耦合共射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2-135所示,能够得到有效放大的是中频区,两边的区域 分别称为低频区和高频区。
频率特性
U2( jω) 1 G( jω) = = = A(ω)e jϕ(ω) U1( jω) 1+ jωT
A(ω) =
1 1+ (Tω)2
幅值A(ω 幅值A(ω)随着频率升高而衰减 A( 对于低频信号 (ωT << 1) 对于高频信号 (ωT >> 1)
A(ω) ≈ 1
1 A(ω) ≈ ≈0 ωT
频率特性的定义
什么是频率特性? 什么是频率特性? 对于确定的角频率ω,输出与输入之间有确定的关系。 对于确定的角频率 ,输出与输入之间有确定的关系。
x(t ) = X sinωt
& X = X∠0o
ys (t) = Y sin(ωt +ϕ) & Y =Y∠ϕ
频率特性的定义
频率特性的定义
频率特性与传递函数的关系
y(t ) = be− jωt + be jωt + a1e−s1t + a2e−s2t ... + ane−snt
X(s)
t ≥0
对于稳定的所有的闭环极点都在左半s平面,所以, 对于稳定的所有的闭环极点都在左半 平面,所以,输 平面 出的稳态值为: 出的稳态值为:
G( jω) = U(ω) + jV (ω) −112×0.02ω U(ω) = 0.4×10−3ω3 + ω − 112 V(ω) = 0.4×10−3ω3 + ω
频率特性的图示方法
G( jω) = A(ω)e jϕ(ω) lg G( jω) = lg A(ω) + jϕ(ω)lg e
幅值相乘变为相加,简化作图。 幅值相乘变为相加,简化作图。 对数幅频+对数相频 对数幅频 对数相频 为了拓宽频率范围, 为了拓宽频率范围,通常 将对数幅频特性绘在以10 将对数幅频特性绘在以 为底的半对数坐标中。 为底的半对数坐标中。
[知识链接五]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2)
一、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1、 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又称频率响应):指电路的电压放大 倍数Au与频率f之间的关系,即:
2、 幅频特性│Au(f)│与相频特性
。 与频率f之间的关系。
(1)幅频特性:指放大倍数│Au│与频率f之间的关系;
(2)相频特性:是指放大器的相移
3、阻容耦合共射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2-1-35所示,能 够得到有效放大的是中频区,两边的区域分别称为低频区和高频区。
4、上限频率fH和下限频率fL : 放大倍数│Au│下降到最大值 的0.707倍所对应的两个频率,分别称为通带上限频率fH和下限频 率fL。
5、通频带:上限频率fH和下限频率fL差值就是放大器的通频带 (又称带宽)BW,即:BW=fH-fL。
图2-1-35 阻容耦合共射放 大器 的幅频特性曲线
图2-1-36 直接耦合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 线
图-1-37 用扫频仪测试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图2-1-38 用点频法测试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2、 点频法:如图2-1-38所示,函数信号发生器为放大器提供正弦 信号,用示波器观测放大器的输出波形。保持放大器出入信号的有效值 (在放大器的中频区能有足够的不失真输出幅度,以便观测)不变,仅改 变正弦信号的频率,当输出波形的振幅下降到最大值的0.707倍时,便可 分别得到放大器的上限频率fH和下限频率fL,也就得到了通频带BW。若 用双踪示波器分别观测各频率点下的Uom和Uim(也可用交流毫伏表测 Uo和Ui),便可得到各频率点下的│Au│ (│Au│=Uo/Ui=Uom/Uim),从而在│Au│=f(f)的直角坐标系中 确定对应的点,描绘即得到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
6、直接耦合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2-1-36所示。其通带 频率由上限频率所决定,即:BW=fH 。
第5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重点与难点一、基本概念1.频率特性的
·145·第5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重点与难点一、基本概念 1. 频率特性的定义设某稳定的线性定常系统,在正弦信号作用下,系统输出的稳态分量为同频率的正弦函数,其振幅与输入正弦信号的振幅之比)(ωA 称为幅频特性,其相位与输入正弦信号的相位之差)(ωϕ称为相频特性。
系统频率特性与传递函数之间有着以下重要关系:ωωj s s G j G ==|)()(2. 频率特性的几何表示用曲线来表示系统的频率特性,常使用以下几种方法:(1)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又称奈奎斯特(Nyquist )曲线或极坐标图。
它是以ω为参变量,以复平面上的矢量表示)(ωj G 的一种方法。
(2)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又称伯德(Bode )图。
这种方法用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横坐标为ω,按常用对数lg ω分度。
对数相频特性的纵坐标表示)(ωϕ,单位为“°”(度)。
而对数幅频特性的纵坐标为)(lg 20)(ωωA L =,单位为dB 。
(3)对数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又称尼柯尔斯曲线。
该方法以ω为参变量,)(ωϕ为横坐标,)(ωL 为纵坐标。
3.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及最小相位系统 (1)惯性环节: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为11)(+=Ts s G 其频率特性 11)()(+===j T s G j G j s ωωω·146·对数幅频特性 2211lg20)(ωωT L +=(5.1)其渐近线为⎩⎨⎧≥-<=1 )lg(2010)(ωωωωT T T L a (5.2) 在ωT =1处,渐近线与实际幅频特性曲线相差最大,为3dB 。
对数相频特性)(arctg )(ωωϕT -= (5.3)其渐近线为⎪⎩⎪⎨⎧≥︒-<≤+<=10 90101.0 )lg(1.0 0)(ωωωωωϕT T T b a T a (5.4)当ωT =0.1时,有b a b a -=+=1.0lg 0 (5.5)当ωT =10时,有b a b a +=+=︒-10lg 90 (5.6)由式(5.5)、式(5.6)得︒=︒-=45 45b a因此:⎪⎩⎪⎨⎧≥︒-<≤︒-<=10 90101.0 )10lg(451.0 0)(ωωωωωϕT T T T a (5.7)(2)振荡环节:振荡环节的传递函数为10 121)(22<<++=ξξTs S T s G·147·其频率特性)1(21|)()(22ωωξωωT j Ts s G j G j s -+=== 对数幅频特性2222224)1(lg 20)(ωξωωT T L +--= (5.8)其渐近线为⎩⎨⎧≥-<=1)lg(4010)(ωωωωT T T L a (5.9) 当707.0<ξ时,在221ξω-=T 处渐近线与实际幅频特性曲线相差最大,为2121lg20ξ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本章主要研究内容
5.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5.2 幅相频率特性及其绘制 5.3 对数频率特性及其绘制 5.4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5.5 控制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5.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考察一个系统的好坏,通常用阶跃输入下系统的阶跃响应 来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
有时也用正弦波输入时系统的响应来分析,但这种响应并 不是单看某一个频率正弦波输入时的瞬态响应,而是考察频率 由低到高无数个正弦波输入下所对应的每个输出的稳态响应。 因此,这种响应也叫频率响应。
kc1
Rm 2j
A()e j (),kc2
Rm 2j
A()e j ()
cs (t)
kc1e jt
kc2e jt
A( ) Rm
e e j (t ( ))
j (t ( ))
2j
A()Rm sin(t ()) Cm sin(t ())
是频率的函数。
频率响应: 线性系统对正弦输入信号的稳态响应。
一个稳定的线性定常系统,在正弦信号的作用下,稳 态时输出仍是一个与输入同频率的正弦信号,且稳态输出 的幅值与相位是输入正弦信号频率的函数。
Rm sin t
A()Rm sin(t ())
线性定常系统 G(s)
r(t) Css(t)
的传递函数为G(s)。
G(s) C(s)
N (s)
R(s) (s p1)(s p2 )...(s pn )
式中, p j , j 1, 2,..., n 为极点。
若:r(t)
Rm
sin t, 则R(s)
Rm s2 2
(s
Rm j)(s
j)
则: C(s)
式中:Rm 、Cm分别为输入输出信号的幅值。
上述分析表明,对于稳定的线性定常系统,加入一个正弦信号,它的稳态响应是
一个与输入同频率的正弦信号,稳态响应与输入不同之处仅在于幅值和相位。其
幅值放大了 A() | G( j) |倍,相位移动了() G( j) 。 A()和 () 都
j)
kc2
C(s)(s
j)
|s j
G(s)
Rm(s j) (s j)(s j)
s j
RmG( j)
2j
而 G( j) G(s) |s j | G( j) | e jG( j) A()e j()
G( j) G(s) |s j | G( j) | e jG( j) A()e j()
第五章
频率特性法
1、问题的提出
对于一阶、二阶系统,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可以 快速、直接地求出输出的时域表达式、绘制出响应曲 线,从而利用时域指标直接评价系统的性能。因此, 时域法具有直观、准确的优点。
然而,工程实际中有大量的高阶系统,要通过时 域法求解高阶系统在外输入信号作用下的输出表达式 是相当困难的。此外,在需要改善系统性能时,采用 时域法难于确定该如何调整系统的结构或参数。
N (s)R(s)
N (s)
Rm
(s p1)(s p2 )...(s pn ) (s p1)(s p2 )...(s pn ) (s j)(s j)
k1 k2 ... kn kc1 kc2
s p1 s p2
s pn s j s j
2、频率特性的复数表示方法
系统的频率特性为正弦输入信号作用下稳态输出与输入的复数 比,表示为:
G( j) A()e j()
A() G( j) : 输出信号的幅值与输入信号的幅值之比,称为幅频特性; () G( j) : 输出信号的相位与输入信号的相位之差,称为相频特性;
C(s) k1 k2 ... kn kc1 kc2
s p1 s p2
s pn s j s j
拉氏反变换为:
c(t) k1e p1t k2e p2t ... kne pnt kc1e jt kc2e jt
若系统稳定,则极点都在s左半平面。当 t ,即稳态时:
e p1t 0,e p2t 0,,e pnt 0
cs (t ) kc1e jt kc2e jt 式中,kc1, kc2 分别为:
kc1
C(s)(s
j) |s j
G(s)
Rm(s j) (s j)(s j)
s j
RmG( 2j
2、问题的解决
在工程实践中, 往往并不需要准确地计算系统 响应的全部过程,而是希望避开繁复的计算,简单、 直观地分析出系统结构、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因此,主要采用两种简便的工程分析方法来分析系 统性能,这就是根轨迹法与频率特性法,本章将详 细介绍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法。
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法是利用系统的频率特性(元件或 系统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来分析系统性能的方 法,研究的问题仍然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及准确性等, 是工程实践中广泛采用的分析方法,也是经典控制理论的核心内 容。
频率响应尽管不如阶跃响应那样直观,但同样间接地表示 了系统的特性。频率响应法是分析和设计系统的一个既方便又 有效的工具。
Tuesday, December 10,
6
2019
5.1.1 频率响应的定义
系统的频率特性定义为间的依赖关系。
对于一般的线性定常系统,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分别为r(t)和c(t),系统
t
线性系统及频率响应示意图
频率响应的特点
(1)频率响应是和输入正弦信号同频率的正弦量;
(2)频率响应的振幅与输入信号振幅的关系是A(ω); (3)频率响应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是φ(ω)。
5.1.2 频率特性
1、频率特性的定义
线性定常系统(或元件)在零初始条件下,当输 入信号的频率ω在0→∞的范围内连续变化时,系统 稳态输出与输入信号的幅值比A(ω)与相位差φ(ω)随 输入频率变化而呈现的变化规律为系统的频率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