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模式构建》研究成果报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一、课题的确立:

在市教研室培养小学生数学建模用模能力教学研究中,秉承“研讲评一体化”教研机制,我们根据青岛版教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思完善”三大板块特点,针对数学课堂只重学生“学”,剥夺学生“思”,不给学生“行”的现状,我们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自主学习”这一环节,构建了“课前预习,发现问题—-—-—合作交流,优化问题(课堂10分钟)”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应用,得到进一步完善充实、优化整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提出问题”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自学、总结、概括、反思等能力.

2、研究内容:

“课前预习,发现问题—-—-——-合作交流,优化问题”自主学习二环节课堂模式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自主学习"这一环节模式的建构,是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课前预习,记录预习中的已会点及疑问点,组内、组际交流,纠正、

解决存在的部分疑问,优化出有效、学生难理解的问题生成本堂课的终极学习目标。

(一)课前预习,发现问题:

1、“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和序曲.学生从预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的质疑问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学生预习时,师指导学生按“读—--想--——补--—-做”四步骤预习.

第一步读:数学课本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依据,可边读边划,划出重点,划出不懂的地方,把不懂,不明白的地方作为上课学习的重点,这样才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听课。

第二步想:预习时还要根据数学特点,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做到形数结合,对不理解的地方先思考一番,这样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第三步补:数学知识连续性强,前面的要领不理解,后面的课程就无法学下去,预习时发现学过的要领有不明白,不清楚,一定要在课前搞清楚.

第四步做:数学课本上的练习都是为巩固学过的知识而出的,预习中可以试做那些习题,用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然后想一想这样行不行,还有什么不足,应怎样调整和改进,使预习做得更好。

2、在教学过程中我探索的五种预习方法:

①课本标记预习法:即在预习时,边阅读边用特定的符号做出标记,并在书上空白处提疑问、写心得。

如:主要针对概念性的数学知识。学生在通读内容的过程中,从整体上了解新的数学知识。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概念、结论画一画、圈一圈,使得新课中的主要内容显现出来,为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准备.

②温故知新预习法:在预习过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相联系的旧知识。

如:以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课题为例。(1)预习课本内容,理解比例、比例各部分名称及比例的基本性质,尝试归纳总结两个比组成比例的方法。(2)想一想,新知识与旧知识有什么关系?回顾什么是比,比和比例有什么关系?

③尝试练习预习法:对于计算类新授课,预习时先进行尝试练习,遇到疑难再返回预习例题,然后再尝试去做题。

④动手操作预习法:对于公式的推导等操作性较强的知识,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去实践,通过剪、拼、折、移、摆、画、量、观察、比较等活动,体验、感悟新知识。

如:在教学平行和相交中的认识平行时,学生需要课前做的是:拿两根小棒,从高处落下,观察落下后两根小棒的位置关系,如果不小心把其中的一根小棒落到地上,那么桌面上的小棒和地面上的小棒又是怎样的关系?把疑惑提出来.课堂上,首先用两根小棒演示了一遍,小棒都落在桌面上,这两个小棒是什么关系呢?让学生说说在家演示时碰到的情况。由于经过了预习,学生能较快的弄清在同一个平面内是什么意思,弄清怎样的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而我本节课的重点就在怎样画平行线。

⑤任务落实预习法:即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带着明确的预习任务去进行预习。

如:在“统计与概率”版块的预习活动中,研究“可能性”时,设计的预习任务是摸盒子里的9个红球和1个白球,随意摸出一个,将结果记录在表格,探讨红白球出现的可能性。这项任务如果在课上进行,会花费较多时间,因此我设计让学生在课前合作完成,这样,课上着重讨论的是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可能性,而不是把时间过

多地花在活动中。

预习方法是灵活多种,互相结合的,往往是几种方法同步运用,不应绝对分开。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学生在预习的阶段,初意本来不要求弄得完全头头是道,最要紧的还是让他们自己动

脑."。通过预习梳理出所学内容的已会点和疑问点。

(二)合作交流,优化问题:

课前预习是独立进行的,但有些问题与看法也需要与同学互相讨论才较明确,所以有人说:“讨论是一剂健脑明目的良药。”这是有道理的。这里的议,就是要求把预习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对某些知识点的看法,提出来与左右前后的同学讨论,以求解决、纠正。这样,既可创设探索的气氛,又可活跃思维、提高预习有效性。

1、 组内交流,解决问题.

①组员带着问题小组交流汇报预习的结果.

②组员互相帮助解决疑问点和难点,在组内

形成共识。

③组内尚不能解决的疑问点和难点,作为

下一环节组际交流展示的主要内容。

2、组际交流,优化问题.即组与组间的互动探究。

. 下一环节—-合作研讨中探究。

3、点拨引导隐性问题。

对于难度大、学生不易发现的隐性有效问题,教师要加以引导出本节课的有价值的问题。

最后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梳理、优化出学生难点问题及本节课重难点知识作为本节课的终极教学目标,进入课堂教学第二个环节“合作研讨”中共研.

三、研究策略与方法:

1、首先转变教学观,加强备课中学生活动预设研究,指导帮

助学生课前预习与巩固。

2、分类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方法、自主学习提出问题,找出已会点和质疑问题。

3、承认学生的差距,允许不同水平的学生达到不同预习水平。

4、有了课前预习,授课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学生学习过程中以“发现问题----优化问题”为主。

四、研究步骤:

1、团队研讨。

(1)根据青岛版教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思完善三大板块特点,就“自主学习"这一环节,进一步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

(2)借助“研--讲——评”一体化活动,运用模式上交流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