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16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含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16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16 河流地貌的发育一、选择题黄土沟壑区由塬面、塬坡和沟谷组合而成。
塬坡是位于沟沿线以上、塬边线以下的部分。
下图示意某小流域塬坡形成与发育过程。
据此完成1~2题。
1.塬坡发育主要由于()A.流水搬运和流水堆积B.风力侵蚀和风力搬运C.风力侵蚀和重力坍塌D.流水侵蚀和重力坍塌2.随着塬坡的发育()A.塬面扩大B.沟沿线收缩C.沟谷变长D.流域面积缩小1.D 2.C第1题,读图可知,塬坡发育的过程是流水侵蚀造成的塬面缩小的过程,塬坡位于沟沿线以上、塬边线以下,坡度较大,因此在流水侵蚀的过程中塬坡上也伴随着重力坍塌,D正确。
第2题,随着塬坡的发育,地势起伏变大,流水侵蚀和重力坍塌作用持续加强,沟谷不断变深变长,原有的塬面持续被侵蚀,面积不断缩小,沟沿线在流水侵蚀的作用下不断延伸;流域面积是由分水岭决定的,一般不会发生变化。
故选C。
江心洲是江河中的沙洲岛,由河漫滩相和河床相沉积形成。
它是江心滩不断增大淤高而成。
“湖岛”是指拥有与河道隔离的独立水体的江心洲。
图1示意亚马孙河支流内格罗河某典型“湖岛”的发育过程,图2示意“湖岛”剖面形态,“湖岛”上覆盖着季节性被洪水淹没的洪泛森林。
据此完成3~4题。
3.与一般的江心洲相比,“湖岛”的形成反映出当地()A.沙源不足B.适宜森林生长C.降水量少D.河流常年泛滥4.形成“湖岛”的河段()A.落差大B.流速较慢C.基岩裸露D.水流缩窄3.A 4.B第3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江心洲是江心滩不断增大淤高形成的,说明江心洲形成的河道泥沙含量较大,沙源丰富,而“湖岛”是在沙洲的尾端泥沙沉积形成,泥沙沉积较少,说明沙源不足,A正确;“湖岛”是在沙洲的尾端泥沙沉积形成的,不能反映“湖岛”适宜森林生长的信息,B错误;该地位于亚马孙河流域,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较大,C错误;根据材料信息“上覆盖着季节性被洪水淹没的洪泛森林”可知,河流为季节性泛滥,D错误。
第4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湖岛”是在沙洲的尾端泥沙沉积形成,说明河流流速较慢,以沉积作用为主,B正确;河流落差大、水流缩窄,都会导致河流流速加快,不利于泥沙沉积,A、D错误;材料未反映基岩的相关信息,若基岩裸露,则泥沙来源较少,不利于“湖岛”形成,C错误。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集训: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作业(人教版)精品版
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下图所示国家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保存着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国家之一,冰川雪域、五光十色的湖泊以及秀丽的河山.使它成为当今世界的“世外桃源”。
读该国500米等高线及主要山峰分布图,回答1一3题。
1.若以500米作为等高距绘制该国等高线分布图,那么在图中还需要补绘的等高线条数是( )A.12条B.13条C.14条D.15条2.该国境内高大山峰众多,这些山峰的形成与板块运动有关。
下列板块运动最符合该国境内山峰成因的是( )A.B.C.D.3.该国水资源丰富,主要是因为( )A.受季风气候影响,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B.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C.南部有大面积的冰川分布D.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2、下图为“太平洋洋底地层等年龄线图”,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洋底地层年龄最老的是( )A.①B.②C.③D.④2.图中甲处岛屿是( )A.大洋板块向下俯冲,大陆板块隆起形成的B.地幔物质从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固形成的C.亚欧板块内部张裂形成的D.两个大陆板块挤压形成的3、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甲表示的地貌类型及形成原因的是()A、背斜山地侵蚀B、向斜谷地侵蚀C、向斜山地堆积D、背斜谷地堆积2、关于图中各环节的说法合理的是()A、水循环中影响人类活动最主要的环节是③环节降水B、在甲处可以找到泉水和瀑布C、甲的岩石类型属于岩浆岩D、甲乙丙都受内力作用影响形成4、读我国华北地区某地沉积岩层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各岩层从新到老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B.④⑤⑥⑦⑧⑨⑩③②①C.④⑤⑥⑦⑧⑨①②③⑩D.①②③⑩⑨⑧⑦⑥⑤④2.如果岩层⑧为含水层,岩层⑨为煤层,那么开采地下水和煤炭应分别在哪处打井( )A.甲处、乙处B.乙处、甲处C.甲处、甲处D.乙处、乙处3.根据图中岩层形态,判断图示地区在岩层②形成以后经历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A.外力侵蚀、挤压上升、外力沉积B.挤压上升、外力沉积C.挤压上升、外力侵蚀、地壳下降、外力沉积D.外力沉积、地壳水平挤压5、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数字序号代表不同岩层。
新教材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六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作业(人教版)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浙江卷4月]某中学背山面河,该校组织学生开展野外采集岩石标本的实践活动。
一组学生上山在基岩上打了2块岩石标本,另一组学生去河床捡了2块岩石标本。
下图为学生们采集的岩石标本,经地理老师鉴定有砂砾岩、页岩、石灰岩和花岗岩。
据此完成1~2题。
1.4块岩石标本,属于岩浆岩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2.从基岩上打来的岩石标本,成因是( )A.岩浆侵入B.海洋中溶解物化学沉积C.岩浆喷出D.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在地核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加热下,最靠近地核的那部分地幔会形成一个就像“烟囱中的滚滚浓烟一样”垂直上升的热柱,这种地幔中的呈柱状分布的热异常领域,称为地幔柱。
读世界地幔柱局部分布剖面图,完成3~4题。
3.当地幔柱上升到岩石圈底部,对接触岩石的影响主要是( )A.侵蚀作用 B.变质作用C.重熔再生 D.冷却凝固4.下列地区,最有可能出现地幔热柱的是( )A.欧洲中东部 B.北美中部C.东非大裂谷 D.青藏高原[2022·湖南五市十校1月大联考]卡帕多奇亚位于土耳其安那托利亚的腹地,有独特的“烟囱”地貌。
地貌的形成起源于岩浆以及火山灰冷却凝固后形成一层厚厚的凝灰岩。
凝灰岩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其特性类似于石灰岩,由于长期受到山洪和风的作用,形成了形态各异的石柱,一些圆锥形岩石的顶端还戴了一顶玄武岩“帽子”。
下图示意卡帕多奇亚的“烟囱”地貌。
据此完成5~6题。
5.“戴帽子的精灵烟囱”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A.岩浆喷发―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堆积固结成岩B.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地壳抬升―外力作用C.岩浆喷发―冷却凝固―外力作用D.地壳抬升―岩浆喷发―冷却凝固―外力作用6.“精灵烟囱”的顶部岩石对应下图中的( )A.甲 B.乙C.丙 D.丁[2022·浙江十校1月联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丁与庚均为侵入岩层,其中丁岩层还包裹着一些来自丙层岩石的碎块。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3地表形态的变化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风力侵蚀
风力 吹 蚀 和 磨 蚀ꎬ 形 成 戈 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 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 旱、 半 干 旱 地 区 ( 例:雅丹地貌)
09 备考建议 掌握板块运动、地质构造的规律及其产生 的典型地貌类型ꎬ以常见的外力作用地貌 景观图片为材料ꎬ用动态演变的综合思维 分析其形成过程ꎮ
2 4 5 年高考 3 年模拟 B 版( 教师用书)
������������������������������������������������������������������������������������������������������������������������������������������������������������������������������������������������������������������������������������������������������������������������������������������������������������������������
考点一 岩石的类型与岩石圈物质循环
1.岩石类型与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三大岩石的形成是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的不同地质作用的结
果ꎬ各种岩石之间的相互转化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ꎬ如下所示:
2.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地理意义 ( 1) 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ꎮ ( 2) 改变了地表形态ꎬ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ꎮ ( 3) 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 交换和 能量 传输ꎬ从 而改变了地表环境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专项练习(带答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专项练习(带答案)地表形状是由构成空中外形的进程所组成的一个地形特征。
以下是查字典天文网整理的营建地表形状的力气专项练习,请考生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在地表形状的塑造进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同。
据此回答1~3题。
1.以下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云南路南石林的构成B.崇明岛的构成C.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的构成D.喜马拉雅山脉的构成2.以下有关地貌成因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风力挟带的粉砂、尘土堆积而成的B.长江三峡是地壳上升、河流腐蚀下切构成的C.内蒙古高原西部的大片戈壁和裸岩荒漠是风力作用的产物D.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垄是典型的风蚀地貌3.决议华北平原土层深沉的主要缘由是()A.地壳下沉幅度大,河流挟带的泥沙多B.冰川腐蚀作用C.成土进程时间过长D.风力搬运才干强钱币被称为国度名片,人民币那么是中国的名片。
在曾经发行的数套人民币中,我国的一些著名的景色被荣幸地印在了它们的反面,读图完成4~5题。
4.与流水溶蚀作用亲密相关的是()A.甲图景观B.乙图景观C.丙图景观D.丁图景观5.乙图宏伟绚丽的景观构成的主要缘由是()A.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构成B.由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隆起构成C.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构成D.由冰川腐蚀作用构成读以下图,完成6~7题。
6.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别该地最能够是以下哪一国度海岸地域的典型景观A.挪威B.新西兰C.日本D.西班牙7.图中海岸典型景观的构成缘由是()A.海浪腐蚀B.流水腐蚀C.冰川腐蚀D.风力腐蚀读四幅天文景观表示图,回答8~9题。
8.图示景观反映的外力作用类型中,属于同一类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图示景观与华北平原在构成机制上相反的是()A.①B.②C.③D.④10.(2020海南高考)以下图表示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
高中地理总复习 中图版 课时跟踪训练6 外力作用、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含答案
课时跟踪训练6外力作用、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2022·辽宁调研)我国喀斯特地貌广布,北方地区以溶洞和地下暗河为主,南方地区峰林、石林、溶洞、地下暗河等均有分布。
下图为北方某地地质剖面图,西侧分布有典型喀斯特地貌,而东侧未发育,且已被开发成采石场。
据此完成1~2题。
1.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更典型的原因有()①南方地区气候更加温暖湿润②北方地区地下水资源埋藏较深③南方地区地下水资源更丰富④北方地区石灰岩成分不易溶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图示地区西侧发育喀斯特地貌,而东侧未发育的原因是()A.东西两侧水热条件差异大B.西侧石灰岩成分易溶蚀C.东侧被人类保护未受溶蚀2.D1题,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岩石(多为石灰岩)受流水溶蚀作用和淀积作用形成的,其形成与地,地下水资源更丰富,更有利于流水对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的溶蚀,所以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更为典型,①③正确。
第2题,读图可知,该区域石灰岩的中部存在岩浆岩,岩浆岩阻隔了地下水的东西迁移,从而导致该区域西侧发育了喀斯特地貌,而东侧未发育;该区域气候类型相同,水热条件差异不大;东西两侧均为石灰岩,岩石抗流水溶蚀的能力差异不大;东侧有人工采石场,并未被人类保护。
(2022·安徽蚌埠模拟)新月形沙丘是在单一风向作用下形成的风积地貌。
下图示意某地区新月形沙丘发育过程四个阶段的等高线(单位:米)分布。
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新月形沙丘发育阶段依次为()A.①③④②B.②④①③C.③①②④D.④②③①4.该地的主导风向为()A.偏北风B.偏西风C.偏南风4.A3题,新月形沙丘是一种风积地貌,其发育过程中风沙堆积体不断变大、变高,由图可知,④规,①规模最大、高度最高。
第4题,根据图①可看出,坡度较陡的地方处在偏南方,而新月形沙丘的迎风坡坡度较缓,因此该地的主导风向为偏北风。
(2021·北京西城二模)下图为金沙江某段河谷发育示意图。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六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选择题河流阶地是在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
下图为河流阶地素描图,图中河流阶地由泥沙构成,是在长期地壳运动和流水作用下形成的。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阶地形成时间最晚的是()A.①B.②C.③D.④2.在阶地形成过程中,地壳运动的方向是()A.垂直上升B.垂直下沉C.水平张裂D.保持稳定解析:1.A 2.A第1题,河流阶地是在流水侵蚀下切作用下形成的,①阶地最接近河床,形成最晚。
第2题,阶地是在河流不断下切和地壳不断抬升(垂直上升)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如图是某种地貌(甲)的形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形成甲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冰川侵蚀作用B.流水沉积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海浪沉积作用4.甲地貌()A.朝向河床一侧的是陡坡B.两侧的坡度一定相同C.多形成于河流的凸岸D.多形成于河流的凹岸解析:3.B 4.C第3题,甲地貌应是沙坝,结合示意图分析其形成过程是洪水期河流横向环流作用(因离心力作用引起的垂直于主流向的横向水流运动)加强,从河床流向河漫滩的水流挟带的大量沙质沉积物,在河床浅滩处堆积起来,形成沙坝。
因此其形成主要体现的是流水的沉积作用。
第4题,朝向河床一侧的是缓坡;据图无法判断朝向岸边一侧的坡度,故A、B错误;河流的凸岸主要体现河流的堆积作用,甲地貌多形成于河流的凸岸。
下面左图中的建筑群位于《水浒传》故事发生地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水泊梁山风景区,“孙二娘脚印”(右图)是该地著名的旅游景观,位于左图中山脉鞍部。
组成该山体的岩石以石灰岩为主。
读图回答5~6题。
5.图示山坡无法藏兵,却易守难攻的原因是()A.多溶洞,地形坡度大B.山谷深,河流众多C.石漠化严重,地形坡度大D.岩石风化严重,多滑坡、泥石流灾害6.“孙二娘脚印”的成因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海浪侵蚀D.孙二娘踩踏解析:5.C 6.A第5题,读图可知,该山坡以裸露岩石为主,石漠化严重,且地势较陡,故易守难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跟踪训练: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跟踪训练: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2019届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测试)下图为我国某湖泊示意图,其沉积物一年中由粗和细两层组成,据材料及图示完成1— 3题。
1 •形成该湖泊沉积物的主要外力作用可能是 A.冰川作用、风化作用 B .冰川作用、流水作用 C.流水作用、风力作用 D .风化作用、风力作用2 •该湖湖滨湿地广布,其中规模最大的湖滨湿地位于湖泊的A .西北部B.东北部C.东南部D .西南部3 .湖泊沉积层可还原古代气候环境,若湖底细颗粒层较厚,可推测该年比往年 A .冬季风力偏大 B .夏季气温偏高 C.夏季降水偏多 D .冬季光照较强 【答案】1. C 2. D 3. B【解析】1.根据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该湖泊位于青藏高原,夏季冰川融水多,河流水量较大,以流水堆积为主;冬季该地气候干燥,风力强,冬季风将颗粒物吹到冰面堆积,春季冰 面融化后,颗粒物沉入湖底形成粗颗粒层, 因此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
故选C o2 .结合图中等深线可看出,湖泊西南部等深线稀疏,湖水较浅,且有河流注入,最容易形 成大面积湿地,规模最大的湖滨湿地位于湖泊西南部。
故选 D o 3.根据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该湖泊位于青藏高原,湖底细颗粒为夏季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若湖底细颗粒层较厚, 说明流水沉积用强; 青藏高原河流主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可推测该年比往年气温高,冰川融化量多,河流径流量大。
故选B o(2019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第二次练习) 石河一般多发育在 0 C 海拔高度附近,高大山地冻 土层发育,其山坡上崩解的巨大块砾顺着湿润的碎屑垫面发生整体运动, 大量砾石充填凹槽或沟谷形成石河景观。
读新疆天山地形剖面示意图和天山石河景观图,完成4—6题。
门wri■ ■■■ ■・■■■■ ■■J3U 5O F 4 .天山上的石河最可能分布在A . 500 米以下 B. 1500—2000 米 C. 2500 —3000 米 D . 3500 —4000 米 5 •天山石河景观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 .冻融堆积B .冻融侵蚀C.流水堆积 D .流水侵蚀 6 •天山石河景观分布明显的地带主要在 A .南坡沟谷B .北坡沟谷C.南坡高地D .北坡高地 【答案】4. D 5. A 6. B【解析】4.由材料可知石河多发育在 0C 海拔附近,即雪线附近,吐鲁番的海拔为 34米,夏季的日最低气温为 23—25 C 。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随堂练【15.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及答案详析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练15.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选择题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与东西向地质剖面图。
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为向斜谷,河流自北向南流B.甲处为背斜谷,河流自南向北流C.若等高距为100 m,图示区域最大高差接近 1 000 mD.若等高距为100 m,陡崖最大相对高度接近200 m2.图中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褶皱 断层 岩浆侵入 沉积 岩浆喷出B.褶皱 岩浆侵入 断层 沉积 岩浆喷出C.沉积 褶皱 岩浆喷出 断层 岩浆侵入D.沉积 褶皱 岩浆侵入 断层 岩浆喷出3.图中形成岩浆岩的岩浆可能源于( )A.岩石圈 B.下地幔C.软流层D.地核解析:1.B 2.D 3.C 第1题,从图中可知甲处为背斜,并且发育了河流为背斜谷,根据等高线可知河流自南向北流。
第2题,图中的地质作用是先发生沉积作用形成岩层,然后受挤压作用形成褶皱,发生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1,后又发生断层将已形成岩层切断,最后发生岩浆喷出形成岩浆岩2。
第3题,岩浆可能来源于软流层。
(2019·青岛五校联考)华山由花岗岩构成,山体形态如刀削斧劈般绝壁陡立。
读华山和渭河平原地质示意图,回答4~5题。
4.图示地区主要地质构造是( )A.背斜B.向斜C.断层D.塌陷5.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岩浆入侵—流水沉积—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流水侵蚀—岩浆入侵C.地壳下陷—流水沉积—岩浆入侵D.岩浆入侵—断裂抬升—流水侵蚀解析:4.C 5.D 第4题,结合图示信息,图中华山岩体相对上升,两侧岩体相对下降,满足断层断裂和错位的两个特征,故选C。
第5题,由材料可知,华山由花岗岩构成,而花岗岩为侵入岩,因此首先应该是岩浆入侵,然后是断裂使地块相对上升形成地垒,最后是外力(流水、风力等)对山地进行侵蚀,故选D。
考古界人士常说:“汉墓十室九空”。
“沉海昏,立吴城”在鄱阳湖边流传了 1 600多年。
2020届高三地理(湘教版)高考一轮复习跟踪练习卷: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ed38d339affe43a9a2eaa79b3df69d1a
……装…………○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装…………○绝密★启用前 2020届高三地理(湘教版)高考一轮复习跟踪练习卷: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试卷副标题 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海岸线是海洋和陆地的分界线。
海岸线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等均影响海岸发育。
读近6 000年来上海海岸线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000年来,图中海岸( ) A .以堆积作用为主 B .以侵蚀作用为主 C .先侵蚀后沉积 D .先堆积后侵蚀 2.与图示海岸线的变迁规律关系最小的是( ) A .城市建设需要 B .港口工程建设 C .河流泥沙淤积 D .板块的运动 下面两幅图为废黄河三角洲演变模式图,上图为黄河流经时三角洲演变图,下图为黄河改道后三角洲演变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装※※订※※线※※○………○……………………○…… 3.若上图所示时期黄河三角洲处于淤积加速阶段,其原因可能是 ( ) A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 B .黄河的径流量不断变小 C .黄河河口流速变快 D .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下降 4.造成下图时期黄河三角洲侵蚀后退的外力作用是( )A .流水侵蚀作用B .冰川侵蚀作用C .风力侵蚀作用D .海浪侵蚀作用拦门沙是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受径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
下图为我国华南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河口区( )A .径流量大,来沙量多B .河流的堆积作用强C .海水侵蚀作用强D .盐度低,水位高6.由甲时期到乙时期,拦门沙( )A .外坡受侵蚀B .高度降低C .向外海推移D .体积增大7.对河口拦门沙进行整治,产生的影响有( )A .利于海水自净B .增强航行安全C .阻碍鱼类洄游D .不利泄沙排洪河漫滩是指位于河床一侧或两侧,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在洪水期才被河水淹没的河流滩地。
高考一轮复习外力作用与地貌同步测试题
高考一轮复习外力作用与地貌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以下图为某地域自然景观散布表示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P处的地貌称号是A.河漫滩B.冲积扇C.三角洲D.腐蚀平原2.P处堆积作用最清楚的月份是A.1月B.3月C.7月D.10月3.依照〝地势平整、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树立聚落〞的原那么,聚落选址在Q区域的最正确位置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身在河边的人们,到河中钓鱼是一大乐事。
河中垂钓,钓点是关键,钓点宜选在饵料丰厚且易于观察浮标之地。
某次中雨事先,阿根廷杰克离开以下图所示河段垂钓。
此时,他发现河水已漫过人工堤坝,河中沙洲仍出露水面。
读图完成4~5题。
4.有关图中河流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堤坝的西侧较东侧容易垮塌B.河中沙洲主要受流水腐蚀作用C.堤坝下游河段:东侧河水较西侧深D.杰克垂钓时,钓钩最适宜投放于丁处5.图中堤坝较低矮,主要是思索A.蓄洪B.排水C.发电D.灌溉图4表示我国某瀑布地质剖面,该瀑布大约以每年一米的速度前进。
读图回答6~7题。
6.该瀑布构成的地质作用进程是A.岩浆活动一固结成岩—地壳抬升—腐蚀作用B.岩浆活动—冷却凝结—地壳抬升—腐蚀作用C.堆积作用一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作用D.堆积作用一固结成岩—地壳抬升—腐蚀作用7.该瀑布能够会影响其下游河流的A.含沙量B.流量C.汛期D.结冰期饱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溢出地表,沿斜坡漫流时,遇到地表凹陷部位,水流翻越阻隔流速加快,水体变薄,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在凹陷部位发作碳酸钙淀积,构成〝边石坝〞。
以下图是某处边石坝景观及其纵向剖面图,剖面出现黄白相间的纹理。
进一步研讨发现白色是碳酸钙,黄色是泥土。
读图回答8~10题。
8.关于边石坝生长速度最快部位的判别及缘由剖析正确的选项是A.A由于A处是边石坝最高凹陷点,水体最薄,碳酸钙堆积最快B.B由于B处流速最快,碳酸钙堆积最快C.C由于C处受凹陷阻挠,流速最慢,流水搬运的碳酸钙物质最易堆积D.D由于D处位于钙化池内,流速最慢,流水搬运的碳酸钙最易堆积9.依据边石坝黄白相间纹理,以下推理判别正确的选项是①该边石坝能够构成于季习尚候区②该边石坝能够构成于温带陆地性气候区③雨季时,河流流量大,搬运力强,泥沙不易堆积,纹理呈白色④雨季时,河流流量大,腐蚀力强,含沙量大,钙化堆积物中混有泥沙,纹理呈黄色⑤黄宽白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⑥白宽黄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④⑤D.②③⑥10.以下地貌与边石坝构成的地质作用相反的是A B C D11.在一些地势平整、海滩宽缓的河口三角洲左近,近岸陆地上常发育一系列与海岸线平行、远高于海平面的沙丘,它们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
(完整版)高考一轮复习同步训练_地表形态的塑造
高考一轮复习同步训练:地表形态的塑造由于河流的天然改道或改向使河道发生平面迁移的现象叫河道变迁。
单位时间内河道迁移的距离叫河道变迁速率。
平原上河道不断弯曲,洪水期间自然裁弯取直,原有河道废弃,河水逐渐干涸,河岸成为陡坎。
为了研究河道变迁情况,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北半球某河流河漫滩上树木年龄的分布,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四处数码所在区域,河道变迁速率最大的是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2.图中该河流在M处的流向是A.向北流B.向南流C.向西南流D.向西北流3.乙处的树龄大于甲处,原因最可能是乙处A.河漫滩面积较大B.积水时间较短C.位于河流下游D.河道形成较早【答案】1.B 2.D 3.B【解析】考查河漫滩的形成、河流流向判断和等值线的判读。
1.树木生长在河漫滩上,因此树龄的大小可反映该地河漫滩的形成时间,树龄相等的地区说明为同一个时段形成的河漫滩,树龄越大说明其所在的河漫滩形成时间越早。
图示树龄等值线每两条相邻的等值线间树龄都相差25年,即它们所在的河漫滩的形成时间差相同;河道变迁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河道迁移的距离”,则树龄等值线分布密度越大的地方,说明相同时间内河漫滩的变化范围越小,即相同时间内河道迁移距离小,而树龄等值线分布密度越小的地方,说明相同时间内河漫滩的变化范围越大,即相同时间内河道迁移距离大。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树龄等值线最稀疏、密度最小的地方是②处,故选B。
2.注意图中指向标,右侧为正北,则图示区域左侧为正南、上侧为正西、下侧为正东;通常河流上游河道较窄,越向下游河道越宽,观察图示河流,河道左侧较窄、右侧较宽,可以推测河流流向大致为自南向北流;河漫滩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图中河漫滩主要分布于河流的西边(图示上侧),说明河流侵蚀的是东岸,且该地位于北半球,根据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右岸侵蚀)也可以推测出河流的流向大致为自南向北流;因此M段河流的流向是由东南流向西北,故选D。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课时跟踪练16外力作用塑造的主要地貌
课时跟踪练16(2024·湛江二模)巨石对河流形态与流水动力具有重要影响。
下图是山区河流的侵蚀作用与巨石崩落堵河的关系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河流能够接纳大量巨石,根本上是因为河流的( )A.溯源侵蚀B.下切侵蚀C.侧向侵蚀D.磨蚀、溶蚀2.下列曲线图中,与上图所示山区河流侵蚀率改变相符的是( )A BC D解析:第1题,溯源侵蚀是指地表径流使侵蚀沟向水流相反方向延长,并逐步趋近分水岭的过程,与河流河道接纳巨石无关,A项错误。
由图可知,河流下切侵蚀使得河床加深,两岸坡度加大,受重力作用导致两岸大量巨石滑落,积累在河床中,B项正确。
侧向侵蚀主要发生在河流中下游,此时河流搬运的沉积物颗粒较小,不符合巨石的搬运,C项错误。
磨蚀主要是在河道里,流水对岩石的冲刷侵蚀,与能否容纳巨石无关,D项错误。
故选B。
第2题,巨石崩落时,大量巨石在河底积累,使得河流流速减缓,侵蚀率较慢,处于①阶段;而后由于巨石阻挡水流,水位不断上涨,使得流速加快,搬运实力增加,河底巨石被水流带走,带走的过程中巨石对河底进行磨蚀,使河床加深,侵蚀率变高,符合②阶段;然后两侧山坡的巨石受重力影响接着滑落到河底,滑落的过程巨石对两侧坡面不断侵蚀,使得河床加宽,侵蚀率也较高,符合③阶段;坡面滑落的巨石又来到河底积累,接着对河流造成阻挡,使得流速减慢,侵蚀速率减缓,符合①阶段。
因此四幅图中符合的是A,B、C、D与实际状况不相符,故选A。
答案:1.B 2.A(2024·湖南岳阳二模)小茗同学利用暑假到福建省平潭县海坛岛进行研学,他发觉该岛河流较多,有第四系海积平原和风积砂积累。
某处海面礁石上矗立着两块形似双桅帆船的花岗岩巨石,巨石边缘圆滑,东面如刀切一样的平整,当地人称其为“半洋石帆”。
据此,完成3~4题。
3.“半洋石帆”东面如刀切一样平整的形成缘由是( )A.断裂抬升侵蚀形成B.风力侵蚀形成C.垂直节理发育,风化侵蚀形成D.海浪侵蚀后断裂形成4.下列关于小茗同学所见和推想,不正确的是( )A.海岸旁边海蚀柱、岬角多见B.海岸较为弯曲且坡度较小C.“半洋石帆”将来可能消逝D.有较多的海滨沙滩解析:第3题,断裂抬升侵蚀面一般不太平整,有起伏,且不肯定是垂直面,A错误。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12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塑造(含解析
限时规范训练12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塑造时间:40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山西模拟)热喀斯特地貌是指在多年冻土和冰川区,由于气温和地温升高,部分冰块融化,产生类似石灰岩区的岩溶现象,如冰洞、冰塔、热融滑塌、热融洼地等。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如图所示,因温度周期性变化而引起的冻结与融化过程交替出现,造成地面岩层破碎松解的作用属于( A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解析:因温度周期性变化而引起的冻结与融化过程交替出现,造成地面岩层破碎松解的作用属于风化作用,所以A正确。
2.大兴安岭北、祁连山东的热融滑塌主要发生在( B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解析:热喀斯特地貌是指在多年冻土和冰川区,由于气温和地温升高,部分冰块融化,产生类似石灰岩区的岩溶现象,大兴安岭北、祁连山东的热融滑塌主要发生在夏季,所以B 正确。
(2019·江西上高模拟)福建平潭岛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沙丘虽与村庄近在咫尺,但沙丘却从不移动,形成“沙不袭村,村不毁沙,人沙和平共处”的地理奇观。
沙丘上长有稀疏的植被,覆盖一些黑色碎石。
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达六、七级。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B )A.风力侵蚀作用B.风力堆积作用C.流水堆积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解析:读图可知,图中沙丘位于两条河流中间,该岛屿所处地区为季风气候,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明显,枯水期水位低,河滩出露,在东北风的吹拂下,河岸地区的沙粒随着运动,在山地的东北方向,受到地形阻挡,沉积下来,形成沙丘,其外力作用主要为风力堆积作用,故B项正确。
4. “沙不袭村”的主要原因是( A )A.地形和河流改变沙粒运动方向B.沙丘位于当地山地的背风地带C.根系发达的植被固沙作用明显D.沙丘上碎石固沙作用明显解析:读图可知图中沙丘位于两河流之间,材料中提到该地盛行东北风,沙粒在风的作用下,自东北向西南运动,受河流及两侧地形影响,对村庄影响小,A项正确。
人教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稳优提优练题一及参考答案
人教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稳优提优练题一及参考答案一、地球表面的形态读“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外力作用示意图”,完成第*题。
图中①②③④各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A.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侵蚀、流水沉积B.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流水侵蚀C.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D.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沉积、流水侵蚀答案 A解析由图可以看出:①处是大风带走沙尘,故属于风力侵蚀,②处发生降尘,属于风力沉积;③处位于高原地区,降水形成地表径流,所以以流水侵蚀为主;④处是华北平原,河流流速变慢,泥沙沉积,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沉积。
二、地球运动读图,图中弧ACB是晨昏线,其中AC段是晨线,C点的纬度数值是66.5°,完成以下各题。
(1)此图表示的是以________极为中心的投影图。
(2)图中乙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3)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当日________时。
(4)图示季节,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南(2)(0°,0°)(3)8(4)昼短夜长解析东西经120°之间为180°经线,则乙所在经线为0°经线,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为南半球。
乙点坐标为(0°,0°)。
由弧AC为晨线知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昼,乙点位于夜半球中央经线上,为0(24)时,则北京时间为8时。
北半球昼短夜长。
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左下图为南美洲某地区地形略图,右下图为该地区A、B两城市的多年平均降水逐月分布示意图。
表格为A、B两城市平均海拔和多年平均气温比较表。
(1)简述A城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2)比较A、B两城市年平均气温差异产生的原因。
(3)B城市附近多数河流流量较丰富且季节变化较小,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1)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半年降水量多,冬半年降水量少。
2020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时跟踪检测:第2章 第2节 第2课时 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Word
姓名,年级:时间: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2课时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课时跟踪检测[必刷基础题](2019·辽宁五校联考)下图为某河口三角洲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形成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B.流水搬运作用C.流水堆积作用D.海浪堆积作用解析:河口三角洲是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不断堆积形成的,C项正确。
答案:C2.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黄土高原的沟壑B.台湾岛C.华北平原D.喀斯特地貌解析:华北平原是冲积平原,是河流的堆积地貌,C项正确;而黄土高原的沟壑、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是流水侵蚀的结果,A、D项错误;台湾岛是大陆岛,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B项错误。
答案:C(2018·广东期末)读图,回答3~4题。
3.该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A.流水溶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解析:据图可知,图中有溶洞和地下河等喀斯特地貌,说明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A项正确.答案:A4.关于该地貌发育的石钟乳和峰林成因关联正确的选项是( )A.石钟乳——侵蚀作用峰林——侵蚀作用B.石钟乳-—侵蚀作用峰林——堆积作用C.石钟乳——堆积作用峰林——侵蚀作用D.石钟乳——堆积作用峰林-—堆积作用解析:石钟乳是地下喀斯特地貌,是化学沉淀物堆积形成的,峰林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故C项正确.答案:C下图为四种地貌类型图,据此回答5~6题。
5.上图所示的景观中,主要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①为峡谷,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②为沙丘,是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B项正确;③为风蚀蘑菇,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④为河口三角洲,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答案:B6.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故A项正确.答案:A(2018·河南南阳月考)读图,完成7~8题.7.上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A.搬运、侵蚀、堆积B.侵蚀、搬运、堆积C.侵蚀、堆积、搬运D.堆积、搬运、侵蚀解析:图中a位于河流的上游山区,地势落差大,河水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b位于河流中游地区,以搬运作用为主;c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平坦,流速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故B项正确.答案:B8.上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是( )A.瀑布B.洪积扇C.河漫滩平原D.河口三角洲解析:图中c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平坦,流速慢,以堆积作用为主,形成河口三角洲,D项正确;瀑布一般形成于地势落差大的地区,A项错误;洪积扇形成于出山口处,B项错误;河漫滩平原形成于河流的中下游,C项错误。
2019-2020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七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鲁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七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鲁教版必修11.下列地质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是( )①地壳运动②岩浆活动③沉积作用④侵蚀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A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表现形式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2.下列地理现象中,是内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是( )A.石灰岩溶洞B.东非大裂谷C.撒哈拉沙漠D.长江三角洲解析:选B 石灰岩溶洞是流水侵蚀形成的,外力作用;东非大裂谷是板块张裂形成的,内力作用;撒哈拉沙漠是风力堆积形成的,外力作用;长江三角洲是流水堆积形成的,外力作用。
B正确。
3.下列各组名称中,属于地质构造的是( )A.褶皱、断层B.地壳运动、地震C.高山、峡谷D.火山喷发、岩浆活动解析:选A 地质构造包括褶皱、断层,A对。
地壳运动、火山喷发、岩浆活动是地质作用的内力作用,地震是地质灾害,B、D错。
高山、峡谷是地貌类型,C错。
4.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断层、向斜、背斜B.断层、背斜、向斜C.向斜、断层、背斜D.背斜、向斜、断层解析:选B 读图判断甲处岩层沿断裂而有相对运动,为断层;乙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
5.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 )A.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B.暴雨形成的冲沟C.干旱区的风蚀城堡D.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解析:选A 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是生物风化,A正确;暴雨形成的冲沟,是流水的侵蚀作用,B错;干旱区的风蚀城堡,是风力侵蚀,C错;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是流水的侵蚀作用,D错。
6.甲、乙两图分别为庐山三叠泉和台北野柳海边的“女王头”景观图,下列有关甲、乙两处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景观流水侵蚀作用显著B.乙景观主要由风力堆积作用而成C.甲景观主要由向斜构造发育而成D.乙景观主要由石灰岩溶蚀而成解析:选A 庐山瀑布景观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台北野柳地质公园的“女王头”是由于海水侵蚀、风化作用形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16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河流阶地是在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
下图为河流阶地素描图,图中河流阶地由泥沙构成,是在长期地壳运动和流水作用下形成的。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阶地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A.①B.②C.③ D.④2.在阶地形成过程中,地壳运动的方向是( )A.垂直上升B.垂直下沉C.水平张裂D.保持稳定解析:1.A 2.A 第1题,河流阶地是在流水侵蚀下切作用下形成的,①阶地最接近河床,形成最晚。
第2题,阶地是在河流不断下切和地壳不断抬升(垂直上升)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如图是某种地貌(甲)的形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形成甲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冰川侵蚀作用B.流水沉积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海浪沉积作用4.甲地貌( )A.朝向河床一侧的是陡坡B.两侧的坡度一定相同C.多形成于河流的凸岸D.多形成于河流的凹岸解析:3.B 4.C 第3题,甲地貌应是沙坝,结合示意图分析其形成过程是洪水期河流横向环流作用(因离心力作用引起的垂直于主流向的横向水流运动)加强,从河床流向河漫滩的水流挟带的大量沙质沉积物,在河床浅滩处堆积起来,形成沙坝。
因此其形成主要体现的是流水的沉积作用。
第4题,朝向河床一侧的是缓坡;据图无法判断朝向岸边一侧的坡度,故A、B错误;河流的凸岸主要体现河流的堆积作用,甲地貌多形成于河流的凸岸。
下面左图中的建筑群位于《水浒传》故事发生地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水泊梁山风景区,“孙二娘脚印”(右图)是该地著名的旅游景观,位于左图中山脉鞍部。
组成该山体的岩石以石灰岩为主。
读图回答5~6题。
5.图示山坡无法藏兵,却易守难攻的原因是( )A.多溶洞,地形坡度大B.山谷深,河流众多C.石漠化严重,地形坡度大D.岩石风化严重,多滑坡、泥石流灾害6.“孙二娘脚印”的成因是(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海浪侵蚀D.孙二娘踩踏解析:5.C 6.A 第5题,读图可知,该山坡以裸露岩石为主,石漠化严重,且地势较陡,故易守难攻。
第6题,该区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外力作用以流水侵蚀为主。
组成该山体的岩石以石灰岩为主,易溶蚀,可知“孙二娘脚印”是石灰岩经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的。
读福建省南碇岛“规则多边形玄武岩石柱群”景观图,回答7~8题。
7.形成玄武岩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变质作用B.岩浆活动C.海浪侵蚀D.风化作用8.导致沿岸许多石柱折断倒伏的最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海浪侵蚀D.风化作用解析:7.B 8.C 第7题,玄武岩属于岩浆岩,是地下岩浆受到压力之后喷出地表冷却凝结形成的。
第8题,由图可知,玄武岩石柱群位于沿海地区,在海浪侵蚀作用下,形成石柱折断倒伏的现象。
“尖峰石阵”是澳大利亚西南部南邦国家公园(30°S附近)的一种著名石灰岩景观。
石灰岩由海洋中的贝壳演变而成。
在太古时代,那里被森林覆盖。
从海边吹来的沙逐渐形成沙地,将森林淹埋,在原始森林枯萎、大地被风化后,沙沉下去了,残存在根须间的石灰岩就像塔一样被遗留了下来。
下图为南邦国家公园“尖峰石阵”景观图。
据此回答9~10题。
9.“尖峰石阵”形成的过程是( )A.海水沉积、板块运动、风力沉积、风力侵蚀B.海水沉积、板块运动、风力侵蚀、风力沉积C.板块运动、海水沉积、风力沉积、风力侵蚀D.风力沉积、海水沉积、板块运动、风力侵蚀10.“尖峰石阵”风力沉积最显著的季节是澳大利亚的(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解析:9.A 10.D 第9题,结合材料可知,“尖峰石阵”是石灰岩景观,石灰岩是海洋沉积物形成的,后经过板块运动上升到海平面以上,海风将沙子吹到该地,沙子沉积后形成沙地并淹埋森林,经风化后沙沉下去,出露的石灰岩经风力侵蚀形成石柱,从而形成“尖峰石阵”。
第10题,结合材料可知,沙子主要来源于海边,该地位于30°S附近的澳大利亚西南部,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此时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风力沉积作用最明显。
相邻的两条河流,在发育的过程中,低位河若具有较强的侵蚀力,河谷上源不断加长,致与高位河相遇,进而袭夺其河水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下图为河流袭夺前后的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关于甲、乙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河流量大,袭夺甲河B.甲河地势高,袭夺乙河C.乙河侵蚀力大,袭夺甲河D.甲河的河道平直,袭夺乙河12.M处泥沙堆积较强的原因是( )A.上游水量减少,泥沙堆积严重B.河道两侧岩体崩塌,泥沙堆积严重C.河道变窄,泥沙堆积严重D.地转偏向力作用致其堆积严重13.有观点认为,黄河支流渭河,原本是黄河干流,因上游被袭夺,导致渭河河谷相对渭河河道极其宽大。
图中哪个河段可能与目前渭河的成因一致(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11.C 12.A 13.B 第11题,根据图示水流箭头,甲河的水从图示中部河段流入乙河,说明乙河侵蚀力大,袭夺甲河,C对。
乙河流量不一定大于甲河,A错;在发育的过程中,是低位河流具有较强的侵蚀力,袭夺高位河流,甲河地势高,不能袭夺乙河,B错;是乙河袭夺了甲河,D错。
故选C。
第12题,M处泥沙堆积较强的原因是河流袭夺导致上游水量减少,水流减慢,泥沙堆积严重,A对。
河道两侧岩体崩塌,与水量减少,泥沙堆积加重无关,B错;泥沙堆积易导致河道变浅,水量小,河道变窄,C错;地转偏向力不是堆积严重的原因,D错。
故选A。
第13题,黄河支流渭河,原本是黄河干流,因上游被袭夺,导致渭河河谷相对渭河河道极其宽大。
即原来河道宽大,袭夺后,水量减小,河道变窄。
图中可能与目前渭河的成因一致的是河段②,是河流袭夺后留下的河段。
故选B。
二、非选择题14.读黄淮海平原地形图和地形图中A、B两点间冲积扇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三角洲位于河流的________;冲积扇位于河流的________。
(2)图中显示A、B两点间冲积扇沉积物颗粒自西向东颗粒逐渐________,厚度逐渐________。
(3)黄河冲积扇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河流冲积扇,同时有学者研究还发现,农耕文明时期黄河冲积扇的形成速度明显加快,试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三角洲位于河流的入海口,冲积扇位于河流的出山口。
第(2)题,冲积扇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随着流速的降低颗粒大的先沉积,黄河自西向东流,自西向东颗粒逐渐减小,沉积厚度逐渐变小。
第(3)题,冲积扇的成因是泥沙堆积,黄河冲积扇的泥沙物质来源于黄河中游地区的黄土高原,冲积扇的形成速度明显加快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剧;农耕文明时期,黄河流域人口激增,大规模毁林开荒、开垦草原,植被覆盖率降低,导致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加剧,从而冲积扇的形成速度加快;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该区域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黄土层深厚且土质疏松,容易被冲刷。
答案:(1)入海口出山口处(2)变小变小(3)形成黄河冲积扇的泥沙物质来源于黄河中游地区的黄土高原,该区域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黄土层深厚且土质疏松,容易被冲刷,在出山口形成大面积的冲积扇;进入农耕文明时期,黄河流域人口激增,大规模毁林开荒、开垦草原,植被覆盖率降低,导致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加剧,从而冲积扇的形成速度加快。
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风沙地貌发育普遍且典型,河岸两边有让人过目不忘的沙坡地独特景观;以河漫滩为依托,沿山坡爬升,常形成高差大于200 m的爬升沙丘;是一条流淌在沙漠上的江,简称为“沙江”,两岸河谷平原宽广,形成辫状水系,中游汇集了几条主要支流。
流域内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流域土地总面积13.1%,且沙漠化具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这里阡陌相连,人烟稠密,是西藏最主要的和最富庶的农业区。
图1示意雅鲁藏布江,图2为“沙江”景观。
(1)比较雅鲁藏布江上游和下游补给差异,并分析原因。
(2)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多形成辫状水系的原因。
(3)说明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近年土地沙化面积增加的原因。
解析:第(1)题,雅鲁藏布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游地区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下游流经季风气候区,受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且周围多高大山脉,以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补给为主。
第(2)题,辫状水系多形成于平坦开阔的河流中下游地区;从景观图中可看出该地区河谷宽阔,有大量的泥沙沉积,形成原因是洪水期含沙量大,洪水流出山口,河谷比较开阔,地势平坦,河流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沙洲;流域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宽阔的河道沙洲形成辫状景观。
第(3)题,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沙土来自于流水的搬运及风力的吹蚀和堆积作用;近年土地沙化面积增加的原因可从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两方面回答。
人为原因是中游河段人口密集、农业发达,过度开垦导致土地沙化增加;自然原因是上游及支流带来大量泥沙,在此泥沙沉积量增加;冬春干旱季节,风力作用扩大沙化面积,最终导致沙漠化土地扩展。
答案:(1)上游地区海拔高,受高山阻挡,降水少,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下游西南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降水较多,且周围多高大山脉,以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补给为主。
(2)洪水期含沙量大;洪水流出山口,河谷比较开阔,地势平坦,河流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沙洲;流域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宽阔的河道沙洲凸显形成辫状景观。
(3)从上游及支流带来大量泥沙在中游河段沉积,沙滩面积扩大;冬春干旱季节,风力作用扩大沙化面积;中游河段人口密集,农业发达,过度开垦导致土地沙化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