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唐光芬
乡村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乡村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乡村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其独特性和特点。
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的培养。
由于乡村学生学习环境相对简单,家庭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他们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水平与城市学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情感的引导。
比如,在课堂讲解文章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容,更要让学生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并引导他们表达自己对文章的情感认知。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表达方式,注重开展情感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第二,要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和掌握。
语文教学是以传授语文知识为主要目标的,因此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掌握,重视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例如字词、语法、阅读理解等,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第三,注重语文教育与生活实践的结合。
乡村生活相对城市生活而言更贴近自然和生命,因此,语文教育应该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例如,在讲解儿歌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儿歌的歌词,更要让学生了解儿歌歌词所写的事物和生活规律,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和运用这些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生活实践能力。
第四,注重语文教育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学科不仅仅是对语言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育中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激发和训练。
比如在教授篇章结构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思路和结构以及作者表达思想的方法。
在阅读理解时,也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教师在语文教育中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综上所述,在乡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和认知、语文知识的传授和掌握、语文教育与生活实践的结合、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综合发展,才能达到优质乡村语文教育的目标。
乡村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乡村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一、注重实际应用乡村小学语文教学大多存在着“脱离实际”的问题,传统的课文讲解和填鸭式的背诵方式,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难以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我认为,语文教学要注重实际应用,要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写作和表达等方式来提高语文水平。
在乡村教学中可以注重采用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教材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通过写信、写作文等方式来锻炼语文表达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乡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不够高涨,这也导致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
我认为,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来吸引学生,比如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课外阅读活动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乡村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单纯地追求分数和考试成绩。
语文素养包括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多方面,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演讲能力等途径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的提升。
四、注重创新教学方式乡村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创新教学方式,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要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游戏教学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提高学习效果。
五、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乡村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不仅要注重学术水平的提高,更要关注学生的品德素养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课外活动、班级文化建设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在成长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乡村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教学工作,需要教师们认真对待和努力研究。
我们应该致力于打造一个有温馨氛围和浓厚校园文化的语文学习环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语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帮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作者:先正国来源:《南北桥》2020年第15期【摘要】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语文学科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对于更深层次的一些内容理解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要不断探索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以后更好的理解语文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研究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5.180语文学习是一个需要不断坚持累积的过程,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灵活的一门学科,它不像数学学科那样有固定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
语文学科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不确定性,一切都可以以艺术、文学的方式呈现出来,所以学习语文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情感因素,渲染课堂的艺术文化氛围,这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能让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更加多元、更加深刻。
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就要改变以往传统的“一板一眼”的教学模式,运用可灵活变通的新时代教学方法来指引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节奏,及时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如果学生给到的是积极的反馈,课堂教学才能正常地进行下去,反之则会让课堂教学收效甚微。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带领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而不是强制学生进行学习,强势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最不可取的。
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以一种轻松、惬意的方式来进行互动,这样才能降低学生在课堂中的紧张感和压迫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那么教师应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讓课堂效率得到提升,下面就谈谈笔者的几点体会。
一、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生动逗趣的言语、新颖多元的教学手段、直观形象的课堂表演等方式来最大限度地增强课堂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学习的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之我见合肥曙光小学缪琼小学语文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完成有效教学,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以学定教,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切实有效。
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师安排的无用环节太多,如一篇课文学生明明在课前预习时已读了四、五遍,有的老师为了在课堂上体现先整体感知的教学步骤,安排学生再一次的读课文,要求思考该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不想再读的学生无奈只好又读课文。
试想,为了了解课文内容,同一层次的读五遍与读六遍有什么区别,如果教师直接让学生讲主要内容,我想效果是一样的,这就白白地浪费了三、四分钟。
再如不顾实际需要与否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了表演而进行的演一演、画一画等,其实际效用在哪里,无非是歪曲了新课程理念的一些“作秀”而已。
一节课只有40分钟,在这些无用的环节上花费了不少时间,真正属于学生的有用的时间又有多少呢?因此,课前了解好学生的实际需要,根据学情定教法,剔除对学生学习无用的教学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简洁明了,让每一句教学语言都发挥效用。
越是简洁的教学语言,越有利于保持学生听课的兴趣,课堂效率也相应较高。
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讲解课文唠唠叨叨,启发学生喋喋不休,所提问题琐琐细细。
这种教学行为在课堂里流行,学生的趋向是对真正重要的学习失去兴趣,”可见,教师不注意表达设计,学生实际语文能力不可能有很好的提高。
1、精心预设提问语。
相同的一个问题,如果提问的方法不够恰当,一方面他会影响学生答题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学生答题的速度,从而影响整节课的有效教学时间。
我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打算从本文揭示的道理入手,因此课始需要出示这个道理,为了让学生读文后说到这个道理,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读了课文,你读明白了什么?”由于这个问题学生回答的域较广,针对一篇课文来说,答案是多种的,学生天马行空地说了很多,就是没有说读课文知道了一个什么道理,结果教师追问“读懂了什么道理?”学生才说出这个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作者:罗竹芬来源:《知识文库》2017年第02期要想学生爱学语文,课堂气氛活跃的可喜局面,要想使语文课程改革朝着既定目标健康而和谐发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因材施教,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有条件的。
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
通过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爱学语文;通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对学习语文充满自信;通过在教学中引导、发现,使学生不断习得学习语文的方法。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自信心和基本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便会落到实处。
此外,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给足自学时间,加强自读自悟,要鼓励交流感受、质疑问难,为合作、探究铺路;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和全班讨论交流的调控,使合作探究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有提高,有发展,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
当前值得警惕的是,由“教师为中心”滑向“对学生放任自流”。
关键是在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同时,不能放弃教师的指导。
“导”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的质量。
教师加强指导,一要有明确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二要处理好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关系,那些重要的、学生忽略的学习内容,教师应当指出来,去引导学生把握理解。
二、以教材为主,正确处理“用教材”和引进其他课程资源的关系在以往的教学中,把课本奉为经典,教师只能照本宣科。
教材内容不能增删,教材顺序不能调整。
以“课本为中心”,必然导致课程内容的封闭、狭窄甚至过时。
新的教材观主张,教师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也就是要活用教科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
时过境迁或不理想的课文可以删去,时令节气不合的课文可以调,还可以增加紧密联系现实的课文,如,有关“奥运”的,伊拉克战争的,新农村建设的,等等。
但是,我们也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明确语文教科书仍然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之我见作者:唐仁东来源:《速读·上旬》2016年第03期摘要: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学阶段学生,由于多方原因导致语文学习上明显的表现出差异。
针对这一现象,要实现教学中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分层教学是首选的教学模式。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小学语文课上都有事可做、有是能做,我在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上都注意进行分层设置,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教学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到”的现象。
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而且也会遏制学生素质的提升,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而,我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实际不断探索,我发现分层教学可以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和发展。
我的具体做法如下:一、进行前提测评的分层当前,我们在实行目标教学,前提测评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
布卢姆认为,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变量有三:认知前提基础、情感前提特性、教学质量。
影响作用分别占50%、25%、25%。
在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往往重视后两个变量而轻视前提认知基础。
目标教学则特别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检测评价与提高。
这是目标教学最重要的一次初始行为。
强调前提测评的重要作用,是因为它是目标教学的第一环节。
在学新课之前,对本节课预备性,基础性和相关性的知识与技能的检查,其作用在于判断具体学情,查缺补漏,为建立新的知识作铺垫,打基础。
所以,前提测评的题目要分层,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基础,为新课作铺垫。
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如高年级教材一般在第一课时的教学,可出示前提测评的题目:A、读准生字的字音。
B、能正确朗读全文。
A题可提问中下生,因为读准生字的字音是单一要求,而且能独立识字是大纲对高年级的学生的要求,中下层面的学生过关就即是全体学生都过关了。
如果不过关,就要做补救工作,否则给日后带来更多遗漏问题。
B题则提问中等以上的同学。
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作者:陈茂长来源:《新课程·教师》2012年第01期目前语文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忽略了学生的课堂反应,使学生普遍对语文学习有畏难情绪,只有将问题找出来解决掉,才能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一、语文课堂目前问题所在1.语文课堂的感觉效应大多语文教师只凭已有的经验和某些参考资料,忽视每个学生的实际,惯用“唯智是举”的倾向。
语文课堂是个充满丰富教学资源的场所,不仅仅体现在教材本身。
大多语文教师目前还是以教材为中心,只凭已有的经验进行教学,忽视班级学生差异存在的实际,这样在语文课堂中只能机械地完成着每一堂课的任务,课堂中只跟着感觉走,表面上是一副充满活力的画面,但实际上只能成为语文优秀学生表演的场所。
长此以往,一些学困生永远停留在原地。
这样语文课堂便成了复制不同等级学生的场所。
2.语文课堂的传统模式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手段单一,课堂极为枯燥,一方面使课堂气氛沉闷,另一方面加重了某些差异特点比较明显的学生的语文负担。
我们所能看到的语文课堂,是一个单调乏味的说教场所。
学生努力地凭借仅有的视觉器官“关注”着教师的一举一动,缺乏丰富的教学资源,缺乏多种感官的刺激,缺乏生动形象的语言,学生犹如置身于文字组成的大山之中,压得没有喘息的机会。
其实,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的各科知识也是多样的。
上述这些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相反,它还具有极大危害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异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且扭曲了学生的个性。
(2)压抑并取消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没有时间也没必要思考,教学成为不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
(3)禁锢并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与想象力,由于没有给学生足够参与的机会,使得所学知识停留在外在的、呆滞的惰性的水平。
二、照顾全局,让学生乐于展现自我把语文课堂分为几部分,慢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不同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表现的机会。
小学语文互动教学方法之我见

小学语文互动教学方法之我见发表时间:2020-01-16T10:58:09.88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9期作者:唐纯波[导读] 互动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课堂教学就是在师生双方间的相互对话、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过程中生成的,在新课改理念实践深入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了课堂互动的重要性,并试图通过加强课堂上的互动来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分析了教师如何通过加强课堂上的互动来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苏家乡中心学校,四川内江 641107)摘要:互动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课堂教学就是在师生双方间的相互对话、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过程中生成的,在新课改理念实践深入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了课堂互动的重要性,并试图通过加强课堂上的互动来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分析了教师如何通过加强课堂上的互动来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师生互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前,很多教育者能够发现我国在开展小学教育中存在严重的问题,比如,学生思维过于僵化,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与想象力,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创新意识所提出的要求。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开展已经成为一种最新教学模式,其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不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使其能够更好适应当前社会所提出的需求。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为迎合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理念,倡导合作、互助自主的学习模式,使学生能够从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走向成功。
一、创设互动教学的情境通过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情境可以改变语文课堂枯燥无趣的缺点,让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变得活跃而生动,合理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以更快的速度将知识掌握得更扎实。
创设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让教师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在心灵上产生碰撞,让互动教学的水平得到提高。
教师可以将多媒体作为一种工具让课堂中的情境更加丰富。
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策略之我见

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策略之我见发表时间:2018-12-19T17:12:17.763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12期作者:唐燕[导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追求高效的课堂,没有固定的模式,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我们长期去探索,我们要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地去开拓创新,这样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语文教学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四川省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富临实验小学唐燕【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追求高效的课堂,没有固定的模式,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我们长期去探索,我们要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地去开拓创新,这样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语文教学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下面就根据我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措施一、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新课改以来,课堂不再是教师的舞台,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改变。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他们只是充当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学生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不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要积极参与,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讨论,通过讨论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主动进行探索。
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言、积极思考,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加入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二、放飞学生的思维,采用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教师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不再是传统教学中全部传授给学生的方法,而是在一定语境中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去感受。
同时经过学生独立思考之后,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通过不断地分析、思考,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学习语文的信心越来越强。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唐品尤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唐品尤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语文素养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那么我们应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想学语文、会学语文,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实效呢?一、巧导激趣,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富有趣味性及激情的导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1.谜语、寓言、故事巧妙导入。
低年级学生喜欢猜谜语、听故事,用猜谜语、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小学语文第二册《大熊猫》一课,我就用这么一个谜语导入新课:“同学们,请你们猜猜它是什么动物好吗?是猫不捕鼠,墨镜不离眼,要问最爱啥,最爱鲜竹叶。
”谜语一出,学生的兴趣马上就被激发出来,积极调动思维。
当最后的谜底“熊猫”被猜出来的时候,学生对熊猫的外形和生活习性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有利于后面课堂教学的展开。
2.导游式导语。
这类导语适用于描写祖国山河以及名胜古迹的课文。
如《日月潭》一课,课前播放课件“日月潭”的图片,学生一上课就被画面所吸引,教师相机引入导语:同学们,你们认识屏幕上的画面是什么地方吗?(日月潭。
)你们知道它在哪个省吗?(台湾。
)台湾省有一个美丽的风景区叫日月潭,它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
你们想去那里游览一番吗?(想。
)好,今天就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登上开往日月潭的列车,共同去游览这个美丽的人间仙境……导语设计精巧得当,教学语言简洁明了,可以快速地把学生带进课堂学习的氛围,为课堂的有效教学奠定稳固的基础。
课文“教学”之我见

课文“教学”之我见以下是关于课文“教学”之我见,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课文“教学”之我见中山市小榄镇中心小学方雅莉使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学生思维发展而需要。
以往“一问一答,一写一练”不足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怎样才能使课堂的40分钟融情入景,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主动地参与教学,课后又积极地去研究呢?我在教学中不断常识好的方法、好的方式。
提升学生的求知欲。
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把课堂气氛搞活的同时。
不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的老师把课堂设计得活灵活现,但一节课后,问学生认识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学生知悟而对。
可为徒劳无功;有的老师“满堂灌”,学生吃不消,课后问他明白吗?他也哑口无言。
以下是本人在本学期教学的几个课堂实录。
一、朗读有助学生了解课文。
朗读,听起来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使这种方法却可使可用。
有的个别老师上课只读那么一两次,可为“水过鸭背”,就去讲解课文,根本没有给学生消化的时间。
其实,“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如果想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可从鼓励·入手。
如“你这次读得多好啊!”“你读的真象李白本人。
”“你敢向他挑战吗?”……也可以改变朗读的形式入手,如:听老师真人范读,听录音机范读,听同学带读,同桌互读,小组比赛读,男女分角色读,配乐读,换种音调读,换种节奏读……在你教学前让学生多读课文,有助于学生了解课文真是事半功倍,不妨一试!二、诵有助学生仿写课文。
本学期改用人教版的课本后,许多课文都要求背诵,许多课文都值得背诵。
如,13课《翠鸟》这篇文章写得特别好,有生动的一面,也有写静的一面,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有借鉴之处,优美的句子处处可见,学生学完课文,基本能背诵课文,我再鼓励他们说:“谁挑课文中,你最欣赏的段落来背一背。
”顿时,教室里轰轰烈烈地背起来。
这个同学喜欢翠鸟动的一面,那个同学喜欢描写翠鸟外貌一段,有的:“说我全篇都喜欢。
”于是,教室里兴起了一遍《翠鸟》热。
随后,我再布置一个特别的作业是仿照《翠鸟》这篇文章写一种你喜欢的动物行吗?他们齐声回答:“行!”又看14课《我爱故乡的杨梅》我再把方法翻版一次。
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之我见

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之我见发表时间:2014-06-24T16:36:37.450Z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4年第5期作者:刘合丰[导读]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路在何方?素质教育的提高,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确定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地渗透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中。
河北省魏县院堡乡中心校(056800)刘合丰【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路在何方?素质教育的提高,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确定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地渗透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中。
小学语言教学的目标必须体现素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1 确定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地渗透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中小学语言教学的目标必须体现素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我觉得大体可分为三类;1.1 一是全面而完整的认知体系,它客观地存在于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中,这类目标是小学语文的核心目标,它是由国家规定并要接受国家和社会检验的,学生应当具备理解、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体系的能力。
1.2 是一般学科能力。
小学语文的一般学科能力有它独特的综合性和基础性。
其中有的属于技术,例如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书写一手好字,还有收集、整理、运用自学能力和治学能力等。
一般学科能力是不用考虑的,但它们恰好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语文素质,称其是自学能力。
分析解决难题的能力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1.3 是动机态度意志等情感领的目标,也就是所谓的情商。
学习过程是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同时发生,同时发展的过程,两者相随相伴,贯穿始终,当然,认知和情感分别担着不同的任务:认知主要解决能不能,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与此同时,学生必然会有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产生愿意不愿意学、喜欢不喜欢学、相信不相信自己能学好的情感和态度。
长期以来,我们的小语教学只注重了学生能不能、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而对学生的情感或轻描淡写,或熟视无睹,甚至雪上加霜,严重挫伤了学生的情感。
搞好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我见

搞好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我见发表时间:2019-07-22T12:16:27.873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5期作者:曾慕华[导读] 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
于是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小学语文作文课上,老师使尽浑身解数、满篇圈点的批改,学生则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费尽心思却不知从何下笔。
湖南省新化县琅塘镇中心小学曾慕华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
于是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小学语文作文课上,老师使尽浑身解数、满篇圈点的批改,学生则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费尽心思却不知从何下笔。
其实习作本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却害苦了老师,难倒了学生。
尤其是身处偏远地区的农村学生,由于知识和见闻的限制,更是 “谈文色变”、“望文生畏”。
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孩子乐于书面表达呢?一、积累写作材料利用现在学生中普遍写随笔的有效方法,随时将观察到的人和事记录下来。
在随笔中反映出你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所感,从而使这些素材形成精彩的语言片段保留下来。
同时,在写随笔时可以集中一个阶段,写同一个主题,形成一个系列。
如“家乡美景”、“童年往事”、“春天的故事”……这样可以在同一主题下积累不同的素材,如果在考试中碰到某一类主题的文章就可以从自己的素材库中,提取你认为最新鲜、最能表达该主题的材料来,加以构思形成文章,这样在考试中不会出现面对作文题目文思枯竭,茫然无措,陷入无从下笔的窘境,素材的积累要在生活中随时进行,并养成习惯把他提炼出来形成文字,保存在大脑的素材库中随时准备提取,这样既可达到练笔的目的,又可做到有备无患。
从大量的阅读中积累有用的素材,因为读是写的基础。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就是这个道理。
在课外阅读时,碰到有价值的,写得精彩的名篇佳段,即把它存入作文材料库,在闲着的时候朗读或背诵。
这样,能逐步锤炼我们的语言,提高写作素质,写起作文来,才会运用自如,行如流水。
提高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质量之我见

提高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质量之我见范楼小学袁凤兰1.要继续重视语言的积累学生的语文积累还不够;必须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和语言的积累。
2.要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能力阅读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而不是靠课外的大量的阅读短文的练习;这是常识;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二是重视体会词句含义的能力;三是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师要切实抓好课文的阅读和理解。
应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并让学生养成习惯;把预习中不理解的内容做上记号;以便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解决。
同时;教师应巧妙设计好教材中的训练点;把每一篇课文都作为语言文字训练的教材;使学生学会精读批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意思等方法。
3、引导学生活学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师抓住语文教学本质属性;拓宽语文学习途径;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首先学习语文必须有足够的“积累”;这是不容忽视的规律;但是;“积累”是为了“用”。
也就是说;学语文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掌握一种工具、一种手段。
既是工具;就不能当作摆设;而要用以参与种种实践活动。
对于学生来说;首先是拿它用于学习实践;用于学习各种新的知识技能;还要把它用于生活和种种社会活动。
学生学了一些字词;学了一些句子;读背了一些诗文;如果仅仅是为了记住它;把它储存起来;那是我们一贯反对的“死读书”;必然导致死记硬背;使学生的思想僵化;才智被扼杀。
“积累”和“运用”兼有;才是完整的语文能力。
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我们要牢固地树立质量意识;加强对课堂的研究。
本次检测可以促进我们从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入手;养成勤于反思的习惯;探讨加强和改进语文教学的策略;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养成;推动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之我见范楼小学陈丽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想谈点个人对小学语文第三册后半学期教材教学实践的一点看法和建议:一、踏踏实实识字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我们不能雾里看花;被各种新潮、时尚和花哨的教学形式牵着鼻子走;其实能确保教学质量的一条永存的真理;就是紧抓“基础”二字做文章;删繁就简;去粗取精;以学生终生发展所需的语文素养为培养的根本目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之我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之我见廖俊锋【期刊名称】《师道·教研》【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1页(P86)【作者】廖俊锋【作者单位】紫金县敬梓镇正联小学【正文语种】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实现教学要求的途径。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然后用语言或其他形式表达出来,这就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
我们从学生的表达中,就可以看出学生是否理解掌握。
“说话”,包括小组讨论、回答问题、读句读段等的训练。
“品评”,是对学生答案的评析、欣赏,以及对好词妙句的品味等。
通过品评,可以进一步加深“明义”、“明理”。
这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要环节。
如何把握好教学活动过程?我认为应该做到:引导要顺,赏析要细,导读要精,品评要活。
陶行知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循路识斯真。
”作者写文章有一定思路,引导学生读文章,也应该按作者的思路顺序,一步一步有目的地提出问题。
如《种瓜得豆》一文,教者在引导学生时是这样提出的: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种瓜怎么可能得豆呢?现代科技怎么做到种瓜得豆呢?什么叫做转基因技术?科学家用什么原理来实现种瓜得豆的技术呢?“种瓜得豆”的原理可以为人类带来哪些技术革新呢?这样引导就遵循了课文的思路。
教师引导学生时提出的问题,既不能太深奥,也不能太平淡琐碎,更要避免重复啰嗦。
对低年级而言,问题提得太笼统,学生无所适从;对中高年级而言,问题太浅显琐碎,学生不用动什么脑筋都能答出,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当然,对难理解的句段,要分解难点,降低坡度,非常必要。
理解文段,要从字、词、句入手,通过理解重点词,去体会句子的意思,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进而理解文段乃至全文。
理解字词,不单从他的含义上去理解,更主要从用法上去加深理解,如组词、说句等。
其次在欣赏过程中,还要注意其他相关知识,如标点符号在句子中的作用;理解问句、感叹句等句式;还有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再如有关写作技巧方面:开头、过渡、结尾,议论、抒情、描写等。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李建芬
【期刊名称】《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年(卷),期】2013(000)011
【摘要】广大教师在课改浪潮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正是有了他们的艰苦跋涉、勇于探索,小语教学才焕发出勃勃生机,构建有效的小语教学课堂才有了可能.教师的成长催生着小语课堂的成熟与理智.教师成长的难点又在于观念的转变以及加强学习、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的能力.做一个会学习、善思考的教师是时代的需要,是新课程的需要,更是自身成长的迫切要求.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围绕这个问题,我试着从课堂教学的组成要件方面入手,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总页数】1页(P349)
【作者】李建芬
【作者单位】河北省魏县北台头乡中心校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2.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4.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5.小学语文课堂
教学策略之我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唐光芬
语文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
的桥梁。
学习语文是非常重要,因此在小学阶段加强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尤
为重要。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感受
到了教学的精妙之处,激励着我去探索。
现针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肤浅地谈谈自己
的看法:
一、牢固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1.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感染。
教师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用学生的眼光看世界、
用学生的思维想问题,关注学生内心世界,时刻贴近学生,走进学生世界,用中华五千年的
灿烂文化去浇灌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其逐步形成良
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会做人。
2.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地借助学生已有的口
语经验和相关的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寓学于乐、化难为易,
这样,使学生更易于接受知识、增加文化底蕴,使学生受益终身。
二、语文教学要有序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教学也一样,每个学期初都要根据课标的要求制定语文
教学工作计划,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
实际教学中,又要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把
教学方法落实到每一节课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课外让学生多阅读报刊、课外书,以拓展知识面,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结合课文中的听说训练,加强对学生
日记、作文的训练,从而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在我们班学生差异较大,但我对学生的
要求一视同仁,只是因人而异地进行辅导。
同时我还利用一些教研活动,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三、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为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
活跃的因素。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他们对一些游戏、故事、活动特别感兴趣,所以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就必须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在活动中学。
平时教学中,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情趣的课堂中参与学习。
以鼓励为主,真正让孩子体验学习
的喜悦、学习的信心、学习的激情,这样往往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四、增加知识储备,更新教育观念
1.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2.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应该放下自己的师道尊严。
3.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作用,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4.树立一种大语文观。
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课改教学
之中,努力寻求更好的教学方式,时刻把教学质量铭记。
五、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自由、宽松的课堂气氛是传达知识的无声媒介,是
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
小学生创新精神的产生是以自由、宽松的课
堂教学环境为基础的。
小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时候,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思维才会
活跃,想象力才会丰富,记忆力也会增强;反之,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心灵封闭、无创新
性可言。
因此,构建新型的课堂气氛,创设创新的宽松环境尤其重要。
创造性想象对于创新能力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想象是创造的根源,但
没有想象也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也就没有想象。
学生读有情有景的课文,教师要启发学生
进行再造想象,边读边在大脑中浮现画面,这样既能帮助理解,又有利于培养想象力。
因此,任何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像,想象能力是衡量一个人创造能力的重要标志。
在教学中引导学
生展开想象空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留有想象空间的课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展
开想象和联想。
这样,课堂教学既能完成激发学生想象的任务,又体现了语文教育情感性。
六、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小学语文的认知范围大。
许多文字所描述的是学生无法亲见或切身体会。
多媒体技术可
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
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与声音,实现各个画面的任意切换。
在合理有效的
范围里改变对事物不同角度的展示,有助于学生凭借感性材料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从而突破传统教学中出现的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全方位调动学
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能很好地弥补语言、文字描述的局限性,弥补实践难以体验的形、耳闻其声,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让学生产生
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戴福发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信息技术,2009,(1)。
[2]陈卓毅林君芬儿童思维发展新论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中国电化教育,2005,(12)。
[3]蔡丽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个性[J].福建论坛,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