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酸雨观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雨观测
近些年来,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经济快速增长,环境却受到了影响。在参加中国地理学会、《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全国中学生地理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竞赛”的基础上,我指导同学对家乡酸雨情况进行了观测与分析。在活动与研究中我们收获颇多,现将这一阶段的收获评估如下:
1.动手与动脑相结合
人们常说“眼看千遍,不如手做一遍”,有许多的知识点通过课堂上多层次地讲述、学生多方面地学习,及课件多角度地展示等辅助教学方式,往往不如让学生亲手做一下,亲身体验一下的效果好,那样,才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领会,在做中思考。如在酸雨的观测中,学生通过到野外收集雨水,并通过各种化学实验,让学生亲手测出PH值,还可以用化学试剂检测其中所含主要的酸性物质。通过研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中学生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2.教师指导与学生活动相结合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不能彻底任由学生自主学习,而应积极地参与到其中来,既要把主体地位交给学生,同时又要起到指导应有的作用。一方面,从实际出发,随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在实验中要充分指导学生,让他们按照程序进行,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个细小的部分。如在酸雨观测中要指导学生到适当地点收集雨水,告诉他们测PH值的方法和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亲手操作,教师适当指导,让他们在实验中自己发现问题,并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3.教学与乡土实际相结合
关于“酸雨”,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学仅仅获得了一些理性认识,而感性认识不强,认为距离我们可能还很遥远。让他们亲身走到家乡实地留心观察,就会发现酸雨的“遗迹”,如雨后庄稼叶片有时会变黄,日久的房屋表面会被腐蚀,还有河水水质恶化等。这样可以利用他们所熟悉的环境开展活动,更容易调动他们研究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关注乡土、呵护家园的情感,为家乡发展做贡献。
当然,在我们的活动与研究过程中由于财力、物力有限,以及受到教者水平和学生能力的限制,活动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归纳如下:
1.PH值不够精确由于我们地处乡镇,实验室内器材并不很齐全,常规指示剂敏感程度不够,普通PH试纸变色较差,难以准确测出当地雨水的PH值。而较为敏感的PH计等当地实验内又没有这样的设备。
2.时间较为仓促由于现在高中学生所学学科较多,课业负担较重,平时空闲时间太少,即使能挤出一点时间出来,所做的实验也比较匆忙,对实验的结果也分析不透、研究不细。
3.学习层次有限,进一步研究较为困难在实验中我们只是用从野外收集来的雨水粗略地测出其PH值,要想再进一步地测出其中所含酸性物质的成分,对我们来说实在困难,我们只能大概地分析其中成分。还有,要想提出一些有创新的建议来解决酸雨问题还是比较困难的,虽然有些建议比较新颖,但要想落实到实践中还是比较困难的。
通过这次竞赛活动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意识,同时又发现了许多问题,为我们今后更好地学习地理、开展研究性学习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