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水圈和水循环巩固练习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20届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3.1自然界的水循环同步配套练习-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3.1自然界的水循环同步配套练习-含答案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 )A.甲B.乙C.丙D.丁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D.在水的三态中,液态水数量最少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地球上水体的组成。

第1题,气态水分布最广。

第2题,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液态水数量最多。

热带地区高山及特殊条件下也存在固态水。

答案:1.A 2.C3.相同状态下,最有利于地表水下渗的条件是 ( )A.降水强度大,植被稀少B.降水强度大,植被丰富C.降水强度小,植被稀少D.降水强度小,植被丰富解析:降水历时长、强度不大、地形平缓、植被覆盖良好的情况下,对地表水下渗最有利。

因为降水强度小、地形平缓,雨水在地表汇集成流所需时间长,地表水下渗就多;植被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植被丰富,会增加地表水的下渗。

答案:D4.读下图,判断图中湖泊与河流的补给关系以及该湖的性质分别是( )A.湖水补给河水淡水湖B.河水补给湖水咸水湖C.河、湖水都以等高线处的雨水为主要补给来源淡水湖D.无法判断咸水湖解析: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中。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山谷处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由此可以推出应是湖水补给河水,且该湖应该是淡水湖。

答案:A读“某地的水循环示意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箭头是( )A.a、b、c、dB.b、c、h、eC.d、e、f、gD.e、f、g、h6.下列能实现b环节功能的是( )A.长江B.副热带高气压带C.我国的夏季风D.我国的冬季风解析:由图可知,a是海洋水的蒸发,b为水汽输送,c为降水,d为地表径流,e为地下径流,都是海陆间循环的主要环节。

我国的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能够把海洋上的水汽带到陆地上空,属于水汽输送环节。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一轮过关练习试题优题:水圈和水循环含参考答案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一轮过关练习试题优题:水圈和水循环含参考答案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一轮过关练习优题:水圈和水循环含参考答案专题:水圈和水循环一、选择题(一)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

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据此完成1--2题。

1、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A.2个月B.3个月C.4个月D.5个月2、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二)在夏威夷岛屿与北美洲海岸之间出现了一个“太平洋垃圾大板块”,可称之为世界“第八大洲”。

这个“垃圾洲”由数百万吨被海水冲积于此的漂浮塑料垃圾组成。

下图为全球塑料垃圾分布情况的电脑模型(阴影深浅表示垃圾密度大小)。

读图,完成第1--2题。

1.世界海洋漂浮塑料垃圾密度较高地区主要分布在()A.寒暖流交汇处B.海水运动较慢地区C.暖流经过地区D.寒流经过地区2.在影响“太平洋垃圾大陆”形成的因素中,起作用最小的是()A.位于北太平洋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系统的内部B.主要位于副热带无风带,漂浮物不易扩散C.组成“太平洋垃圾大陆”的漂浮物主要来自亚洲和北美洲D.沿岸上升流是形成“太平洋垃圾大陆”的主要动力(三)WaterSeer是2016年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发的一个收集水资源的项目,该项目的目的是从空气中收集水资源,从而为缺乏饮水的地区提供清洁的饮用水。

同年4月开始,WaterSeer在校内农场进行测试,并成功从空气中收集到了水资源,最多的一天收集到41升水。

据此回答1~2题。

1.如WaterSeer项目在我国进行测试,下列城市收集水资源最少的最可能是()A.乌鲁木齐B.成都C.杭州D.海口2.若WaterSeer项目大规模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可能有()①大气降水减少②活跃自然水循环③阻碍自然水循环④地表径流增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四)读太平洋部分地区沿岸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实线代表洋流流动路线。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水圈和水循环习题(含解析)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水圈和水循环习题(含解析)

高三一轮复习水圈和水循环习题(含解析)(·天津十二重点中学联考)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时,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图1所示。

图2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1获取淡水过程中,取水管模仿的水循环的环节是( )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 D.径流2.读图1和图2,关于该取水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6点后B.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15点后C.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太阳辐射D.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大气逆辐射图1所示区域陆地地势平坦,图2为图1中河流甲、乙两处的年径流量曲线。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的河流甲河段河水补给主要是( )A.湖泊水补给 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冰川融水补给 D.雨水补给4.图示乙河段流量季节变化较甲河段小的原因主要是( )A.乙河主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径流季节变化小B.湖泊的调节作用C.乙河段冬雨补给多D.甲河段植被覆盖率较高下表为“我国某省各区域水资源的年均供需情况表”(单位:106m3)。

据表完成5~6题。

区域北部中部南部东部合计供水量地表水河川引水 2 188 3 030 2 471 1 827 9 516水库调节 1 093 1 760 1 165 3 4 021径流量16 022 17 021 17 037 17 624 67 704 地下水取水量477 1 624 1 419 111 3 631 雨水补给量472 1 610 1 664 250 3 9965.出现过量抽取地下水状况的区域是( )A.北部和中部 B.北部和南部C.南部和东部 D.南部和中部6.地表水利用率最高的区域是( )A.北部B.中部C.南部 D.东部(·佛山模拟)石羊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内陆河流域,南靠祁连山山脉,北邻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水和河湖工程巩固练习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水和河湖工程巩固练习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水与河湖工程巩固练习含答案专题:水与河湖工程1、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

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

据此完成1~3题。

1. 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A. 湖滩面积大,水浅B. 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C. 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D. 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2. 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A. 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B. 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C. 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D. 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3. 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A. 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B. 围湖造田C. 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D. 湖区地壳明显抬升思路导航:第1题,要能够成为鸟类的栖息地,说明有一定的滩头面积;第2题,冬季一条线是由于冬季降水减少,水位下降,呈一条线说明底部为线状低地,夏季由于降水多,水位上升,呈片状分布;第3题,鄱阳湖湿地减少是由于人口增长导致人均耕地减少,为了增加粮食产量而围湖造田引起的。

答案:1. A 2. C 3. B2、下图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

读图,完成1--3题。

a b1、图中信息表明()A. 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B. 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C. 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D. 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2、对5月份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合理解释是()A. 降水量少B. 入库水量少C. 蒸发量大D. 为防洪放水腾出库容3、该水库可能位于()A. 太行山地B. 秦岭山地C. 江苏省北部D. 云南省中部【参考答案】1. C解析:据图a逐月入库水量判断,1~7月入库水量先降后升,考虑径流量相对于降水时间滞后特点,说明降水量并非逐月增加。

3.1水循环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巩固练习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3.1水循环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巩固练习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1节:水循环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2.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取水——保护水源地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3~5题。

3.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4.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5.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6~7题。

6.“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上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

这一段话说明参与水循环的圈层有( )①水圈②岩石圈③生物圈④大气圈A.①②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吕氏春秋·圜道》)这段文字主要涉及( ) A.静态水资源的更新过程B.水循环的C、F和地下径流三个环节C.水循环的D和E环节D.全球水量不均衡原理下图为全球水循环局部图。

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共同表示的水循环类型是( )A.海上内循环B.陆地内循环C.海陆间循环D.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循环9.关于城市路面硬化造成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③环节的量增加 B.使④环节的变化加大C.使⑤环节的量增加 D.使⑥环节的量增加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题组层级快练11 水循环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题组层级快练11 水循环

题组层级快练(十一) 水循环(时间:30分钟分数:90分)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2016·江阴模拟)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1-2题。

1.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亚地区:环节①的水量7月份较小B.南亚地区:环节②的水量1月份较大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的水量7月份较小D.开普敦附近:环节⑥的水量1月份较小2.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的影响最大B.跨流域调水可以增加环节③的水量C.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D.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答案 1.C 2.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环节①为蒸发,东亚地区7月气温高,蒸发量大;环节②为降水,南亚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7月降水量较大;环节③为地表径流,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降水量少,地表径流量小;环节⑥为植被蒸腾,开普敦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1月为南半球夏季,此时开普敦蒸腾作用强。

第2题,目前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为环节③;跨流域调水可以减少环节③的水量;修建水库可以增加环节⑤的水量;植树造林可以涵养水源,增加地表水下渗。

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月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完成3-4题。

3.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A.11月至次年1月B.2月至4月C.5月至7月D.8月至10月4.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旺盛B.河道弯曲C.地势起伏D.湿地调蓄答案 3.A 4.D解析第3题,河流搬运能力与径流量大小及流速大小有关,流速快、流量大,则搬运能力强,反之则弱。

图中11月至次年1月径流量小,搬运能力弱。

第4题,沼泽等湿地可以涵养水源和调蓄水量,从图中可知,该流域沼泽广布,使径流峰值滞后于降水峰值。

(2016·揭阳检测)读图,回答5-6题。

5.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B.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蒸发和植物蒸腾C.该设计只适合缺水地区D.该设计只有经济效益,没有环境效益6.下列情形与有利于促进蒸发无关的是( )A.空气湿度大B.风速大C.光照强D.气温高答案 5.B 6.A解析第5题,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自来水相当于径流环节,A项错误;图示中没有蒸发和植物蒸腾,B项正确;该图对于有大气降水地区都是适用的,C项错误;该系统既有环境效益,又有经济效益,D项错误。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巩固练习:水圈和水循环包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巩固练习:水圈和水循环包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巩固练习:水圈和水循环含答案一、选择题(一)[2019·山东潍坊模拟]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曲线图。

据此完成1--3题。

1、洞庭湖补给长江的时段是()①乙之前②乙到丙③丙到丁④丁之后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洞庭湖水位上涨变慢的时段是()A.甲之前B.甲→乙C.乙→丙D.丙→丁3、随着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同样一次洪水过程,洞庭湖入湖径流()A.高峰值提前B.高峰值增大C.总量变大D.高峰值减小解析:第1题,洞庭湖补给长江的时段应当是出湖径流量大于入湖径流量时段。

第2题,上涨变慢应当出现在入湖水量大于出湖水量,且入湖水量在下降的时段,结合选项可知B正确。

第3题,防护林具有涵养水源、削峰补枯的作用,因此入湖径流的高峰值可能会推迟,总量可能会减少。

答案:D B D(二)河水浊度是指河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

河水中的悬浮物一般是泥土、砂粒、微细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浮游生物、微生物和胶体物质等。

河水浊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重要指标。

下图为胡卡尔河流域分布图。

据此完成第1--2题。

1.胡卡尔河河水的浊期大致为()A.3—5月B.6—8月C.9—11月D.12月至次年2月2.在胡卡尔河及其支流中,河水浊度较高的河段是()A.ac段B.bc段C.cd段D.de段【参考答案】1.D 2.B第1题,结合经纬线可知,图中海洋为地中海,图示区域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12月至次年2月为胡卡尔河的汛期,河流径流量大,河水中的悬浮物多,河水浊度高,为河流的浊期。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c段和bc段主要流经林区,说明两河段流经地区的坡度较大,河水的流速较快,河水的浊度较高,其中bc段流经地区的林区少,说明森林破坏较严重,河水浊度更高;cd段和de 段主要流经稻田,说明两河段流经地区的地形较平坦,河水浊度较低。

(三)有专家提出水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如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2水循环和洋流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2水循环和洋流

考点规范练12 水循环和洋流考点规范练第24页下图为圈层间的主要水分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圈层分别为( )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C.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D.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2.有关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地球内部能量B.径流是海洋和陆地水分联系的唯一途径C.降雪形成的冰川将成为岩石圈的组成部分D.降水成为地表或地下径流,参与岩石圈的改造答案:1.A 2.D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箭头的指向和甲、乙、丙、丁的关系可判断出,图中甲为大气圈,乙为生物圈,丙为岩石圈,丁为水圈。

第2题,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径流是海洋和陆地水分联系的途径之一,但不是唯一途径;降雪形成的冰川仍然是水圈的组成部分;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通过流水作用参与岩石圈的改造。

下图是某河流一水文站测得的某次降雨后流量过程线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降雨停止多少小时以后,测站附近才开始出现洪水?( )A.4B.8C.7D.94.如果洪峰滞延期变长,可能的原因是( )A.测站下游植被覆盖率提高B.测站上游建了水库C.测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D.测站上游大规模农业开发答案:3.A 4.B解析:第3题,测站附近开始出现洪水的时间应该是河流流量从最小值开始增大的时间,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应该在降水停止后的4小时,A项正确。

第4题,如果洪峰滞延期变长,说明从降水到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变长,其可能的原因有测站上游建了水库、测站上游植被覆盖率提高,B项正确。

我国目前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城市内涝、生态破坏、径流污染等诸多问题,为此正积极推进能“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其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

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5~6题。

5.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不包括( )A.缓解热岛效应B.减轻城市内涝C.提供工业用水D.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6.暴雨过后,公园中的荷花池最主要功能是( )A.调节小气候B.增加下渗量C.保护生物多样性D.美化城市环境答案:5.C 6.B解析:第5题,活水公园可以缓解热岛效应,减轻城市内涝,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水圈和水循环(第1课时)检测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水圈和水循环(第1课时)检测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水圈和水循环【课前检测】一、选择题图1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亚地区:环节①的水量7月份较小B.南亚地区:环节②的水量1月份较大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的水量7月份较小D.开普敦附近:环节⑥的水量1月份较小2.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的影响最大B.跨流域调水可以增加环节③的水量C.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D.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图2为“水的自然、社会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②分别表示( )A.降水、蒸发B.地表径流、地下径流C.蒸发、降水D.地下径流、地表径流图2 图14.关于“水的自然、社会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社会循环是指人类不断地利用地表径流满足生产活动的人为水循环B.水的社会循环依赖于水的自然循环,又对水的自然循环造成一定影响C.进入水的社会循环系统中的水量与其排放的污水量始终相等D.人类活动影响水的社会循环,而对水的自然循环则没有影响图3是“三种陆地水体转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5题。

图35.箭头b、d代表的现象最集中出现的月份是( )A.1~2月B.3~4月C.6~7月D.9~10月图4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第6题。

图4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6.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的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课后检测】一、选择题图1为“某观测站某年8月1日至3日雨量及河流水文过程线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河段易出现险情的时间为( )A.8月1日6时至12时B.8月1日9时至8月2日18时C.8月2日6时和8月3日3时D.雨停后15小时至36小时2.未来在相同降雨状态下,如果图中水文过程线( ) A.洪峰水位升高,可能是由于上游大量退耕还湖B.洪峰水位降低,可能是由于下游修建大型水库C.洪峰点向右偏移,可能是由于上游植被恢复较好D.洪峰点向左偏移,可能是由于下游开挖泄洪通道图2为“某流域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图”。

(人教版)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选择题强化增分练 1-4 水循环与洋流练习

(人教版)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选择题强化增分练 1-4 水循环与洋流练习

练习4 水循环与洋流(2018·山西省太原市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下图是某流域等流时线图(等流时线是流域内的降雨汇流到河口所用时间相等的点的连线)及两组水循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图示流域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3地段植被覆盖最好B.f4地段流速最快C.地势起伏越大,等流时线数值越小D.f1地段水能资源最丰富解析:f1处坡度最缓,f4处等值线密度小坡度最陡,流速最快,D错误,B正确。

等流时线的数值大小除了受坡度影响外,还与距河口的距离有关,植被覆盖情况虽然影响流速,但图中f4地段植被覆盖可能比f3地段好,A、C错误。

答案:B2.下列有关该流域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对c环节影响最大B.d的大小与a无关C.该河流参与的水循环是a′、b′、c′、d′D.人类对b环节影响较小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越靠近海洋A,数值越小,说明流域内的水最终流向海洋A,该河流参与的水循环是a、b、c、d,C项错误;在水循环的各环节中,a表示海水蒸发,b表示大气输送,c表示大气降水,d表示径流,在各个环节中,人类影响最大的是径流,对大气输送影响很小,各环节相互关联,D项正确。

答案:D(2018·青海平安一中月考)北疆阿尔泰山和准噶尔盆地以西山地的河流,常在4~6月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峰”,白天流量很大,夜晚消退。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3.此类洪水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A.大气降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C.冰川融水 D.湖泊水解析:据题干信息“4~6月”“白天流量很大,夜晚消退”可知,气温影响河流流量,故此类洪水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季节性积雪融水。

注意不选冰川融水,因为我国西北地区河流冰川融水补给量最大应发生在7、8月份。

答案:B4.河流“一日一峰”反映当地的环境特征是( )A.气候大陆性强B.降水变率大C.冰雪融化快D.自然灾害多解析:河流“一日一峰”说明气温日较差大,气候大陆性强。

2020年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水循环与河流 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水循环与河流  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水循环与河流练习题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

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

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

据此完成1~3题。

1.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A.1-3月B.3-6月C.6-9月D.9-12月2.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A.径流量增大B.河道淤积C.流速加快D.河床展宽3.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从甲到乙河床抬高,泥沙淤积强度大于河道被冲刷强度;结合文字材料可知,河床泥沙淤积主要发生在枯水期,位于浙江东部的该河流枯水期出现在9-12月,此时段海潮携带的泥沙在河道淤塞,使河床逐渐被抬高。

第2题,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段的汛期径流量减小,使河道被冲刷的强度减小,河道中泥沙的沉积作用使泥沙积累,河床不断抬高。

第3题,结合上题结论可知,水库建成后,由于泥沙淤积,河床不断抬高。

为应对由此而产生的各类问题,需要对河道泥沙的沉积作用进行控制,而河道沉积的泥沙主要由潮流从海洋中带来,故在河口建设水闸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泥沙进入河道。

答案:1.D2.B3.A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4~6题。

4.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5.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2020届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固基优选题:水圈的形成和水循环含答案

2020届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固基优选题:水圈的形成和水循环含答案

2020届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固基优选题:水圈的形成和水循环含答案一、选择题(一)读某区域图,近年来图中甲湿地水域变化较小,乙湖水位不断下降。

完成下列1--2题1.甲湿地水域变化小的主要原因是A. 河道弯曲,水流平缓B. 降水多,季节变化小C. 气温年较差小,蒸发稳定D. 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2.乙湖泊水位下降会A. 导致海平面上升B. 加剧湖区草场沙化C. 使入湖径流大幅减少D. 使湖泊调蓄洪水能力下降【参考答案】1. D 2. B(二)右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1.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解析:由图可知,伏尔加河流经地区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因此蒸发相对较弱;伏尔加河流域主要位于40°N~60°N之间,受西风带的影响,因此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来的大西洋水汽;伏尔加河流入里海,里海为内陆湖泊,因此河水主要参与了陆地内循环;内力作用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伏尔加河及其支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主要为外力作用,可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平坦。

夏季,大量的积雪融水流入伏尔加河,最终注入里海,对里海湖水的水分和热量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答案:C(三)读太平洋沿某一纬线表层水温变化简图,完成第1--2题。

1.据图推断该纬线可能为()A.60°NB.30°NC.30°SD.60°S2.结合图文材料及有关知识,判断下列关于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A.a海域有暖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B.b海域深受暖流影响,其海平面等温线向高纬凸出C.c海域因受河川径流影响,冬夏季节水温差异大D.因受洋流和纬度因素影响,2月、8月水温差异大【参考答案】1.B 2.B第1题,该区域8月水温高于2月,位于北半球;2月水温为12~24 ℃,与30°N副热带海区相吻合。

2020届高三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习题:自然界的水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020届高三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习题:自然界的水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自然界的水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江西九江模拟)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

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

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

读图,完成1~2题。

1.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A.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C.乙河是L湖重要补给水源D.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2.芦苇是淡水植物。

对L湖东、西两岸芦苇分布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主导风向B.湖水含盐量高低C.沿岸坡度陡缓D.土壤肥沃程度下图分别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图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图b)。

读图完成3~4题。

3.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4.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B.河谷变宽C.湖泊分流D.湖水补给量减小(2019·河北质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是今后我国城市建设的重大任务。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有关专业人员探索了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取得良好效果。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指的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生态化措施,尽可能维持城市建设前后水文特征不变,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的增加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下图示意一般城市和海绵城市雨水排放系统。

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城市建设,属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一部分的是( )A.拓宽下水道、增加主干道坡度B.路面铺设透水材料,绿色屋顶蓄水C.裁弯取直河道,改变河流流向D.道路旁修建水渠、校园操场塑胶化6.与一般城市相比,海绵城市的水体排放量占比较低主要是由于( )A.雨季回灌,地下水储量增加B.枯枝落叶积存,地表径流缓慢C.热岛效应缓解,降水强度降低D.洼地增多、土地硬化面积减少(2019·山西六校联考)苏木吉林湖是我国的一个湖泊,其位于低洼地带,周围被明显的沙山分水岭圈闭,形成局部流域。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题一、选择题读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A.蒸发、降水、渗透、污水B.渗透、降水、蒸发、污水C.降水、蒸发、渗透、污水D.降水、渗透、蒸发、污水2.为了完善自然界水循环,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①加强人工降雨力度②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③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④道路两旁铺设透水砖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3.为了减小人类社会水循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①减少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实施地下水回灌②提高河川径流的供水量③减少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加强浅层地下水的开采④加强城市污水的处理力度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答案】 1.D 2.B 13.C【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城市水循环的环节,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根据图示的因果联系可判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降水、渗透、蒸发、污水。

第2题,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和道路两旁铺设透水砖能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减轻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水循环的影响,完善自然界水循环。

第3题,对浅层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会导致地面沉降等问题;提高河川径流的供水量会导致河川径流量减小,会减少河流水对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河流的输沙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会降低,对城市河流下游地区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河流年输沙量是指一年内通过河道某断面的泥沙数量。

下图为长江某水文站(30°46'N,117°37'E)1970—2014年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4~6题。

4.1986—2014年,形成该水文站年输沙量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其上游( )A.年降水量减小B.流域面积扩大C.植被覆盖率降低。

2020届高三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水循环和洋流

2020届高三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水循环和洋流

水循环和洋流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处径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没有体现的水循环环节是( )A.地表径流B.水汽输送C.水体蒸发D.地下径流2.近年来图中河流下游含沙量变小,最可能的原因是河流( )A.上游修建水库B.上游植被覆盖率下降C.下游降水强度增大D.下游河道采沙答案 1.B 2.A下图表示绿水资源与蓝水资源的划分,蓝水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部分,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最终会进入大气。

读图,回答3~4题。

3.据图( )A.蓝水和绿水根本来源相同B.蓝水数量与绿水数量相同C.绿水主要指地表和地下径流D.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绿水4.绿水( )A.直接参与了地表形态的塑造B.对海陆间循环产生明显影响C.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D.对湿润地区农业发展至关重要答案 3.A 4.C解析第3题,由题干知,两种水资源都来自大气降水,所以根本来源相同。

第4题,绿水通过蒸发、蒸腾进入大气,而大气能吸收地面辐射,故绿水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下图为“济南市趵突泉形成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根据水循环原理知识,判断下列所述正确的是( )A.城市污水是导致趵突泉水质变坏的主要原因B.城市地面硬化,导致趵突泉水位持续下降C.南部山区降水量影响趵突泉地下水位的高低D.图中所示径流量增大,可导致城市内涝6.前些年,趵突泉一度停喷,但自2003年趵突泉实现复涌以来,趵突泉已实现连续多年持续喷涌的局面。

保证趵突泉持续喷涌最关键的因素是( )A.区域降水增加B.城市环境改善C.南水北调工程D.地下水位上升答案 5.C 6.D解析第5题,趵突泉补给区位于南部山区,山区降水量的多少影响到趵突泉地下水位的高低。

第6题,只有地下水位上升,趵突泉才可能喷涌。

下图为“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图”。

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呈逆时针方向流动B.呈顺时针方向流动C.大陆东岸为寒流D.大洋西岸为寒流8.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洋流①对欧洲西部气候降温减湿作用明显B.洋流②对南美洲西岸气候增温增湿明显C.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性大渔场D.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海域答案7.A 8.C(2018·浙江杭州期中)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种有灌木、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水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圈和水循环一、选择题(一)[2019·山东潍坊模拟]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曲线图。

据此完成1--3题。

1、洞庭湖补给长江的时段是( )①乙之前②乙到丙③丙到丁④丁之后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2、洞庭湖水位上涨变慢的时段是( )A.甲之前 B.甲→乙C.乙→丙 D.丙→丁3、随着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同样一次洪水过程,洞庭湖入湖径流( )A.高峰值提前 B.高峰值增大C.总量变大 D.高峰值减小解析:第1题,洞庭湖补给长江的时段应当是出湖径流量大于入湖径流量时段。

第2题,上涨变慢应当出现在入湖水量大于出湖水量,且入湖水量在下降的时段,结合选项可知B正确。

第3题,防护林具有涵养水源、削峰补枯的作用,因此入湖径流的高峰值可能会推迟,总量可能会减少。

答案:D B D(二)河水浊度是指河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

河水中的悬浮物一般是泥土、砂粒、微细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浮游生物、微生物和胶体物质等。

河水浊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重要指标。

下图为胡卡尔河流域分布图。

据此完成第1--2题。

1.胡卡尔河河水的浊期大致为( )A.3—5月B.6—8月C.9—11月D.12月至次年2月2.在胡卡尔河及其支流中,河水浊度较高的河段是( )A.ac段B.bc段C.cd段D.de段【参考答案】1.D 2.B 第1题,结合经纬线可知,图中海洋为地中海,图示区域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12月至次年2月为胡卡尔河的汛期,河流径流量大,河水中的悬浮物多,河水浊度高,为河流的浊期。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c段和bc段主要流经林区,说明两河段流经地区的坡度较大,河水的流速较快,河水的浊度较高,其中bc段流经地区的林区少,说明森林破坏较严重,河水浊度更高;cd段和de段主要流经稻田,说明两河段流经地区的地形较平坦,河水浊度较低。

(三)有专家提出水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如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⑦分别表示(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人工降水B.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C.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降水D.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人工降水2.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C.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增加②D.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⑥解析:1.D 2.A第1题,结合水循环的自然循环过程和社会循环过程,并结合各个环节所连水体特点即可判断出来。

第2题,⑤为下渗,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增加下渗量。

④为蒸发,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减少蒸发。

②为地表径流,污水回收利用后排放量会减小,地表径流减少。

⑥为水汽输送,城市绿地建设使植被蒸腾作用增强,水汽输送量增大。

(四)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

(10分)(2)判断图中索马里洋流是属于寒流还是暖流,并说明依据。

(6分)(3)7月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多还是较少?为什么?(6分)(4)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解释这里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8分)解析:第(1)题,7月份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由于地转偏向力的改变而形成了西南季风。

第(2)题,根据等温线的分布与洋流流向可以看出,洋流由水温低海域流向水温高海域,为寒流。

第(3)题,7月索马里半岛盛行西南风,为来自陆地的离岸风,使沿岸表层海水缺失,底层海水上涌,带来海底丰富营养盐类,吸引鱼群。

第(4)题,沙漠带的成因主要与冬夏季都是来自陆地的较干燥的风和夏季沿岸寒流有关。

答案:(1)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向北运动。

(2)寒流。

依据:因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24 ℃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24 ℃的海区(索马里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

(3)较多。

依据:因为该季节这里盛行西南风,易于形成涌升流,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

(4)这里,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较为干燥;冬季盛行东北风,气流仍然较为干燥;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也会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

(任答两点即可)(五)山东半岛某入海河流的流域内在1952—2009年期间修建了大量水库,实施大面积坡耕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大规模林地、园地建设等,但该河流输入海洋的泥沙受其影响不大。

下图示意1952—2009年间该河入海年径流量和输沙量累积折线(图中数据为河口水文站监测资料)。

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人类活动可能对该河年输沙量造成影响较大的是( )A.坡地改梯田B.种植苹果树C.种植夏玉米D.上游修水库2.图中某项人类活动对该河流输沙量影响极小,其原因可能是( )A.腾库容为了防灾B.涵养水源为主C.水库拦截粗沙为主D.建设的规模较小3.该河在1952—2009年间,年入海泥沙量( )A.先增大后减小B.持续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D.持续减小答案2.A 2.C 3.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水库修建后,累积径流量和累积输沙量变化趋势差异不大,坡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以后,累积径流量和累积输沙量的比例关系折线斜率明显减小,且减少角度明显大于园地、林地建设后减少的斜率。

故选A项。

第2题,读图可知,水库修建对该河流输沙量影响极小,其原因可能是水库主要拦截粗沙,细沙悬浮于水中流向下游,粗沙若没有水库拦截,在流向下游的过程中,地势变得缓和,水流速度减缓时,仍然会沉积下来。

故水库拦截粗沙后,对入海泥沙量影响不大。

第3题,结合材料可知,该地采取了多项措施减少河流年输沙量,且读图可知,1952—2009年该河累积输沙量增长趋势逐渐变缓,故年输沙量持续减少。

(六)人工鱼礁是一种人为的海底堆积物。

在渔业资源不断衰减的今天,这些人为在海中放置的堆积物成为大海的守护者。

读图,完成第1--2题。

人工鱼礁海流效应示意图1.下列渔场的形成与人工鱼礁作用原理相似的是( )A.北海渔场B.北海道渔场C.秘鲁渔场D.纽芬兰渔场2.对于人工鱼礁被称为大海守护者的原因,解释最全面的是( )A.可诱集鱼类,形成渔场,以供人们捕获B.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C.上升流将海底营养丰富的海水带了上来D.为鱼群提供躲避风浪和天敌的藏身之地答案1.C 2.B解析第1题,人工鱼礁会影响海水流动,从而形成礁体边缘的上升流,上升流将海底低温而营养丰富的海水带了上来,促进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了大量的饵料。

故秘鲁渔场的形成与人工鱼礁作用原理相似。

第2题,放置人工鱼礁的目的是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

(七)水文地质剖面图是反映某一地段在一定垂直深度内水文地质条件的图件。

它主要反映含水层的埋藏与分布,地下水位及地下水的补给、排泄等情况,地下水化学类型及其垂向变化等。

下图是四川黄龙自然风景区水文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1--2题。

1.被人们称为人间瑶池的黄龙,以其奇幻美丽的钙化池闻名于世,如“迎宾池”“争艳池”和“五彩池”,钙化池的水源补给主要来自( )A.雨水和地下水B.雨水和河流C.冰雪融水和河流D.冰雪融水和地下水2.黄龙是一个比较脆弱的水文地质景观。

有研究表明黄龙景区钙化池目前正处在衰变退化阶段,其衰退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气候干旱加剧B.景区开发超载C.地下水位上升D.泉水溢出量减小解析:第1题,四川黄龙自然风景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充沛;水文地质剖面图显示,山体地下贮存着丰富的地下水,地下水沿着断裂上升溢出地表形成泉水,并以地表径流形式沿沟直下,逐级注入“五彩池”“争艳池”和“迎宾池”。

故选A。

第2题,由上题可知,钙化池的补给水源为雨水和地下水。

黄龙的兴衰取决于地下水的溢出状态,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景区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溢出量减小,钙化池景观呈衰退之势。

故选D。

答案:1.A 2.D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6分)材料2015年6月29日~7月2日,2015年国际脱盐大会在山东青岛召开。

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企业代表70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全球水资源再利用现状与发展。

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得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

(1)请说出青岛市的缺水属于哪种类型,并分析该市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8分)(2)除海水淡化外,请你说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青岛市淡水资源短缺问题。

(10分)(3)引黄济青和海水淡化对青岛市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8分)解析:第(1)题,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沿海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总量相对较小,而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且发展速度快,水量相对不足。

第(2)题,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途径可从开源和节流两大方面考虑。

第(3)题,引黄济青和海水淡化都增大了青岛市可利用淡水的数量,从而缓解水资源不足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答案:(1)资源型缺水。

青岛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总量较小,且季节变化大;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对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程度。

(2)加快节水型生产工艺设备的改造,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改革现行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集中、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加强水环境监测和管理,全面建立水质监测系统,严格限制水污染物的排放;废水(污水)回收利用。

(3)增大了青岛市可利用的水资源量;缓解了水资源供应不足产生的矛盾;缓解过度开采地下水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促进青岛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