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鉴赏最全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赏析
• 学习
首联 被贬的原因 颔联 申述忠心 颈联 即景抒情 尾联
紧
(愤 )
扣
交代后事
返回首页
1、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 2、仔细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这两句诗。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写途中的感受 的?
1、肯将衰朽惜残年。 表明自己凛然无悔、刚直不 阿的品格。 2、这两句借景语言情思。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 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这两句诗就 是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地表达这种情感。 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 写政治气候恶劣。上一句是回顾,诗人不独系念家 人,亦伤怀国事。下一句是前瞻,立马蓝关,大雪 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因而徘徊不前。“马不 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失落之悲。
背景:在战乱时期兄弟离散 主题:写诗人兄弟姐妹流离异地的状况,从侧面 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用 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用意? 比喻。“千里雁”一喻表现孤独感,有形影相吊 之意;“九秋蓬”一喻表现思乡之情。从而深化 了骨肉分离而自伤孤寂的感情。 品味“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望月而思乡,这种情怀在诗人那个时代是许多人 都有的,诗人说出这一点,能引起散居异地的亲 人们的强烈共鸣。
诗人通过想象,用拟人的手法,把 天边之月和月下身影,连同自己,化为 三人,且歌且舞,表面自得其乐,实则 无限孤独与凄凉。
登楼(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赏析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1.这首词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所作,表现了他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
同时也反映了守边战士的思乡之情。
整首词上阕写景:写西北边疆荒凉萧瑟的景象。
下阕抒情: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2.词中所写的塞下风景“异”表现在①天气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秋天边塞的大雁向衡阳飞去,表现塞下天气极冷。
②边声异:“四面边声连角起”,风吼,马嘶,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
③气氛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暮霭沉沉,当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
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3.“异”统领全篇,突出塞下秋景苍凉且与中原景物的不同,勾勒出边疆肃杀荒凉的景象,暗示边塞军事态势的严重。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写出了战士们边患未平,功业未成,思家难归的矛盾心理。
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是全词的主旨句,意思是,夜晚来临,征人们久久不能入睡,将士们熬白了头发,流下了眼泪。
这句话运用互文的修辞,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1.本词上阙叙事,描写了出猎时的壮观场面;下阙抒情,抒发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及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2.上阙“狂”字统领贯穿全篇,写出词人出猎时的意气风发,豪情满怀,激情奔放。
抒发词人心中雄健、豪放、磊落之气,体现苏词的豪放风格。
“左牵黄,右擎苍”一句中的“黄”指黄狗。
“苍”指苍鹰。
这一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塑造了诗人出猎时的豪迈潇洒的形象。
3.“狂”表现在:①狂在外表(牵黄、擎苍、锦帽貂裘②狂在动作(卷、射虎、挽弓、射天狼)③狂在神态(酒酣胸胆尚开张)④狂在壮志(何日遣冯唐、射天狼)4.“千骑卷平冈”:太守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地越过小山岗。
“卷”字极为传神,“卷”极言速度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气势豪迈,体现了苏词的豪放风格。
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梳理
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梳理一、《从军行》唐代,杨炯1、主题:这首诗描写一位书生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的全过程。
表现了作者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
2、名句赏析:①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运用景物烘托之法,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着笔,来描写这场战斗。
前句从视觉着笔: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也暗然失色。
后句从听觉出发:狂风的呼啸声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
特别是诗人将象征军队的“旗”、“鼓”二字同时用上,便把战士们冒雪战斗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场面,表现的更加真切感人。
3、理解默写①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借“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委婉的表现了当时军情的紧急。
②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既表达出唐军奉命出征,辞别京城,奔赴疆场之意,又显示了出师场面的威严和庄重。
③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直接抒发了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二、《月下独酌》唐代,李白1、主题:全诗表现了诗人月下独酌时孤寂之感,和希望超脱现实,消除内心痛苦的情怀。
2、名句赏析:①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这两句点题,写花间独酌。
写出了诗人因理想破灭,对政治失望而产生的及时行乐,借酒消愁的消极思想。
“一”字和“独”字,渲染出了一种孤独寂寞的冷清气氛,和后面的“无相亲”三字配合,形象的写出了诗人在政治上独清无友,无人理解的悲凉处境。
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两句写邀月同饮。
诗人只觉得只有天上的那一轮明月和最忠实于自身的影子,才是高洁的,是能和自己心灵相通的知心朋友。
于是,在孤独寂寞中,诗人决定邀它们一同共饮取乐。
这两句通过奇妙的想象拟物为人,让诗人得到了一丝慰藉,感情看似扬起,实则含蓄地反衬出诗人孤独苦闷,无人理解的悲凉处境,让人更觉心酸。
3、理解默写:①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描绘一幅诗人与月、影共同歌舞狂欢,及时行乐的美妙图景。
②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用奇特的想象,通过与明月相约天上欢会,反衬出诗人因自己和世人的格格不入,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都将难找到共饮之人的凄凉孤独处境。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
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十七首)一、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一个“异”字,概括了塞外景色的总体特征;“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概括描写了边地荒凉冷落的景色。
2.上阕中塞下风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异”表现在:(1)秋天边塞的大雁过早飞向衡阳,且毫无稍事逗留之意。
实际上写塞下极寒,与家乡吴地大不相同。
(2)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构成塞下特异的“边声”也是中原所没有的。
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闭城门,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
思想感情: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渴望建立军功的思想感情,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3.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
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4.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
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 “江城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题目。
2.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表达了作者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3.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4.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出城打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全解(实用!)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全解古诗词:•渔家傲·秋思/范仲淹•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满江红/秋瑾•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过零丁洋/文天祥•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文言文:•鱼我所欲也/《孟子》•送东阳马生序(前两段)/宋濂•曹刿论战/《左传》•出师表/诸葛亮九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鉴赏品析1.背景与主题。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宋与西夏交兵,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这首词即作于这一时期。
词人借凄凉的秋景来抒发自己戍边时思乡的愁苦之情。
这首词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也描写了戍边将士功业未成、思乡念亲等复杂矛盾的心情。
2.赏析下列词句。
①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开头作者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特殊的环境。
时间是秋天,地点在边塞,风景只有一个“异”字。
“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装;古人相传,北雁南飞,到衡阳而止,衡阳城南有回雁峰,样子很像回旋的雁。
“秋来”满目萧条,“风景”越发“异”得难忍,所以雁儿毫不留恋地非飞走不可。
这里表面写的是雁,实是写人——连大雁都不愿在这儿呆下去了,更何况人?但是,边塞军人毕竟不是候鸟,他们身负重责,要坚守边塞。
②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指边地的风号、马鸣、羌笛之声,这是写声音的,这声音富有边塞地区的特色。
“四面边声连角起”,就是军中号角吹动,四面八方的边声便随之而起。
在这里,作者是把军中的号角作为主体来写的,它带动着边地的一切声音。
这就是说,边地“雁去”了,边地的驻军没去;不但没去,而且用他们的号角,与边地的人民紧紧相连。
人教版九下古诗词名句赏析
人教版九下古诗词名句赏析
对于人教版九下古诗词名句的赏析,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如意象、情感、语言等。
以下是对其中两首诗词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雁门太守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边塞风光,通过浓烈的色彩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战争的惨烈和将士们坚守边疆的决心。
诗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敌军压境、危城欲摧的紧张气氛,同时也展现了守城将士的坚毅与顽强。
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气势磅礴,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勇敢精神的赞美。
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首诗以雪景为背景,描绘了边疆的苦寒与苍茫。
诗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雪花比作梨花,展现了边疆地区难得一见的美丽春景。
整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和将士们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边疆生活的感慨。
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心灵触动。
综上所述,古诗词名句赏析需要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和背景,从意象、情感、语言等多个角度进行赏析。
通过赏析古诗词名句,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
一、初试身手
阅读杜甫的《望岳》 ,按要求回答问题。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 高大雄伟 题目中的“望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 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顶 峰、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0.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2分) 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 叹。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 (说明:两种答案任答一种均给2分。) 21.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 好不好?为什么? (2分) 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 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
(二)名句赏析型
1、题目形式
(1)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情与 景的关系 (2)用自己的话,描写名句所展现的 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3)说说你对名句的理解
2
题目解读
名句是整首诗(词)精华所在。它 们往往在景、情、意(理)方面有被人 们称道的地方。赏析时可三者兼顾,也 可侧重某个方面。
3、题型示例
六、课堂小结
1、题型梳理 “诗眼”型 名句赏析型 表达技巧型 语言特色型
六、课堂小结
2、古诗词鉴赏的原则
(1)、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2)、注重联想和想象 3、掌握表述的一般形式: 字词品析题:字词句)含义+(修辞、表现等)手法+表达 作用(效果) +抒发情感(揭示道理) 意境描述题:忌直译,重想像,用描写。 思想情感归纳题: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表现手法)技法,写出 了(意象)的……特点,表现(突出)了……的思想、感情。 4审清“问点”,按点作答。准确 规范 完整 简 明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及解析大全
九下必背古诗文1.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5页)2.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5-8页)3.破阵子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8-11页)4.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1-12页)5.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2-14页)6.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代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14-16页)7.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6-17页)8.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清纳兰性德身向云山那畔行。
北风吹断马嘶声。
人教版九年级下课外古诗文背诵赏析
课外古诗词背诵上(后5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肯将衰朽惜残年。
表明自己凛然无悔、刚直不阿的品格。
2、名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写途中的感受的?赏析: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
上一句是回顾,诗人不独系念家人,亦伤怀国事。
下一句是前瞻,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因而徘徊不前。
“马不前”其实是人望月有感名句:“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赏析:诗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象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
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雁门太守行名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赏析:“云”上着“黑”字,已感气氛沉重。
而这“黑云”又“压城”以至压得“城欲摧”,明显有象征意义。
“云”上特加“黑”字,自然象征敌军。
敌军压境围城如此凶猛,则我军只有杀出重围,才有生路。
“甲光向日金鳞开”,在色彩和形相上与上句形成强烈对比,明含欣喜、赞美之情,当然是指我军。
始而黑云压城,适度围逼,既而黑云崩溃、红日当空,我军将士的金甲在日光下犹如片片金鳞,耀人眼目。
就是说己经杀出孤城,击败敌兵。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名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赏析:起拍“水是”、“山是”两句,含意丰富,启人遐想。
词人把明澈的水流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美丽可爱。
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词人对鲍浩然心事的设想:波光漾动的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波,脉脉传情;青黛的山峦是心上人的眉峰,因思念自己而满怀愁怨,眉头都蹙起来了。
词人通过这一设想来写出了鲍浩然“之浙东”的心切。
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简析汇总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简析汇总版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简析(一)《从军行》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
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
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
“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
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
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
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
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
“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
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
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
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
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二)《月下独酌》这首诗约作于天宝三载(744 ),时李白在长安。
诗人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
"对影成三人"句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
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内古诗鉴赏
人教版九年级春季版课内古诗鉴赏【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摆布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摆布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摆布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
文静美好的少女,小伙殷切的追求。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
文静美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
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摆布去采摘。
文静美好的少女,抚琴鼓瑟表爱慕。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
文静美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赏析:《诗经》著名诗篇,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有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于社会的美德,后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加以引申发挥。
这首诗通过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和娴静而动心,随之引起了强烈的爱慕之情,充分浮现了古代劳感人民内心的朴实愿望,突出表达了青年男女健康、真挚的思想感情,以及他们对正当、自由的爱情生活的大胆追求。
《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获得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
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诗经》的时代是对贵族的泛称,而且这位“君子”家备琴瑟钟鼓之乐,那是要有相当的地位的。
以前常把这诗解释为“民间情歌”,恐怕不对头,它所描绘的应该是贵族阶层的生活。
另外,说它是情爱诗当然不错,但恐怕也不是一般的爱情诗。
这本来是一首婚礼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赞美新娘、祝颂婚姻美好的。
《诗经·国风》中的很多歌谣,都是既具有一般的抒情意味、娱乐功能,又兼有礼仪上的实用性,只是有些诗本来派什么用处后人不清楚了,就仅当作普通的歌曲来看待。
把《关雎》当作婚礼上的歌来看,从“窍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也是喜气洋洋的,很合适的,当然这首诗本身,还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的形态泛起的。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古诗词导读赏析(17首)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古诗词导读赏析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本词重点句翻译: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饮一杯浊酒,不由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
2.句子赏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城门紧闭,表现了边塞的凄凉。
3.主旨赏析:请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作简要分析。
运用窦宪刻石燕然的典故,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刻石燕然的目的。
4.手法赏析: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借边地夜寒深重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5.中考真题再现:(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和思亲念乡的复杂情怀。
(2)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清悲凉;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
“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
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
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独特的风景。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
“千骑卷平冈”句中“卷”字用得好,“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这篇词中的名句,请说说你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翻译及重点赏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翻译及重点赏析喝着美酒,胸中豪情依旧。
虽然胡须上有些微微的霜,但这并不妨碍我的豪情壮志。
我手持节制的权杖,仰望云天,不知何时才能召回___,再次出猎。
我会像满月一样高高挽起雕弓,向着西北方向远眺,射杀天上的狼。
作者简介:___,字子瞻,号___。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文化名流。
他的文学成就极高,被誉为“___”之一,代表作有《赤壁赋》、《水调歌头》等。
主题思想:这首词通过对出猎场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豪情壮志、英雄气概,抒发了对朝廷腐败、社会黑暗的不满和对自由、自立、个性的追求。
重点赏析:这首词以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开头,突出了作者年轻时豪情壮志的一面,为下文的出猎情景做铺垫。
选景生动,描绘出了出猎时的场景,千骑卷平冈、射虎、挽雕弓如满月、射天狼,展现了作者的英雄气概和豪情壮志。
最后一句“射天狼”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的豪迈和勇敢,也寓意着作者的追求和反叛。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___在怀念旧友___时所作,通过描写___,回忆往事,表达了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夜色沉沉,登上___,回忆起___的旧日时光,思绪万千。
曾经和朋友们一起游历山水,畅谈人生,如今却已散落各地。
看着远处的烽火,我感到无限的孤独和思念。
回忆起曾经的欢聚时光,我不禁感慨万千。
那些美好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留下的只有回忆和思念。
如今的我已经孤身一人,只有在这样的夜晚,才能感受到友情的珍贵和美好时光的可贵。
作者简介:___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词作风格清新明丽,具有浓郁的山水田园情趣。
他的作品大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深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和推崇。
主题思想:这首词通过回忆旧友和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重点赏析:夜色沉沉,独倚小阁,凭栏思故人,独立凝眸。
远处烽火依稀,多少事,从来急。
天涯几时见,只恐又,把酒重陈。
”这一段描写了作者在夜晚登上___,回忆过往时光,思念旧友的情景。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原文和赏析(精编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原文和赏析(精编版)文章来源莲山课件 ww w.5 Y k 九下古诗词原文和赏析1.饮酒(第五首)【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评析】这首诗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风光的真情和高洁人格,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和旷达的心胸,以及向往闲适的田园生活、淡泊名利,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2. 行路难【唐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评析】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为李白饯行。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的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这首诗通过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3. 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评析】这首语调自然亲切的诗歌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农村风光和淳朴的民俗的赞美,流露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诗人陶醉于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的太平景象,展示了农村自然风景之美、农民淳朴善良之美,反映了他乡居闲散仍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词四首》知识点与赏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词四首》知识点归纳赏析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关于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死后谥号文正,有《范仲淹全集》。
二、基本内容上阕:写景,展现了一幅荒凉凄清的边塞秋季风光图。
下阕:抒情,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拳拳爱国之心,浓浓思乡之情,表现了守边将士的情怀。
三、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在重重叠叠的山峰里。
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
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
四、诗歌赏析1.上阕的景物紧扣哪一个字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描绘了哪几幅画面?“异”。
渲染了战地苍凉萧瑟的气氛。
描绘了衡阳雁去、边声四起、落日中孤城紧闭的画面。
2.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并谈一谈在词中的作用。
画面:在崇山峻岭之中,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
作用:描写出边塞地区孤寂荒凉之景,也暗示出宋朝军队不利的军事形势。
3. 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此句运用了《后汉书》中窦宪的典故。
正面揭示了将士们矛盾的心理,委婉含蓄地抒发了戍边将士们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壮志难酬的爱国之情。
4.“羌管悠悠霜满地”在词中有何作用?运用自然环境描写,借景抒情,写出了戍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抒发了戍边将士们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壮志难酬的爱国之情。
5.赏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想起千里之外的家乡,征人无法入睡。
将军和征夫都白了头发,流下了眼泪。
部编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下册古诗词翻译+赏析重点知识
部编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下册古诗词翻译+赏析重点知识内容有点多,建议先收藏保存。
码字不易,觉得不错可以点个赞支持一下哦!01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
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
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满地。
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将军已是头发花白,士兵抹着思乡的泪水。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边塞将士生活的艰苦,表达了词人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故乡的矛盾心情。
上阕重在写景,描写塞下秋景。
词人用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雁去”句写出了天气的寒冷;“边声”句,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有的声音。
“孤城”句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下阕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
词人化用“勒石燕然”的典故,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矛盾心理: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建立军功、勒石燕然,表达了词人爱国、卫国的精神。
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和戍边将士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主题】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写法】①上阕着重写景,为下文抒发感情作铺垫;②下阕着重抒情,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③运用典故、互文。
九年级语文下册全部17首古诗词赏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全部古诗词(17首)人教部编版(拼音、注释、赏析)1[现代]陈毅《梅岭三章》2[宋]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3[宋]苏轼《江神子/江城子密州出猎》4[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近代]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6[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7[宋]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8[宋]辛弃疾《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9[清]纳兰性德《浣溪沙》10[汉]两汉乐府《十五从军征》11[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2[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3[宋]文天祥《过零丁洋》14[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15[宋]文天祥《南安军》16[明]夏完淳《别云间》17[明]王磐《中吕·朝天子》1、梅岭三章【现代】 陈毅断du àn 头t óu 今j īn 日r ì意y ì如r ú何h é?创chu àn ɡ业y è艰ji ān 难n án 百b ǎi 战zh àn 多du ō。
此c ǐ去q ù泉qu án 台t ái 招zh āo 旧ji ù部b ù,旌j īn ɡ旗q í十sh í万w àn 斩zh ǎn 阎y án 罗lu ó。
南n án 国ɡu ó烽f ēn ɡ烟y ān 正zh èn ɡ十sh í年ni án ,此c ǐ头t óu 须x ū向xi àn ɡ国ɡu ó门m én 悬xu án 。
后h òu 死s ǐ诸zh ū君j ūn 多du ō努n ǔ力l ì,捷ji é报b ào 飞f ēi 来l ái 当d ān ɡ纸zh ǐ钱qi án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宋代〕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吟啸:吟咏长啸。
芒鞋:草鞋。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咏长啸从容而行。
拄竹杖、穿芒鞋,走得比骑马还轻便,任由这突如其来的一阵雨吹打吧,不怕!料峭(qiào)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sè)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料峭:微寒的样子。
斜照:偏西的阳光。
向来:方才,先前。
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二》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宋代〕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午桥:在洛阳南面。
坐中:在一起喝酒的人。
豪英:出色的人物。
长沟流月:月光随着流水悄悄地消逝。
去无声:表示月亮西沉,夜深了。
疏影:稀疏的影子。
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
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稀疏的花影中,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二十余年:二十多年来的经历(包括北宋亡国的大变乱)。
堪惊:总是心战胆跳。
新晴:新雨初晴。
晴,这里指晴夜。
渔唱:打鱼人编的歌儿。
三更:古代漏记时,从黄昏至拂晓分为五刻,即五更,三更正是午夜。
二十多年的经历好似一场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
闲来无事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晴的景致。
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转瞬即逝,只有把它们编成歌的渔夫,还在那半夜里低声吟唱。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宋代〕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héng)娥:被(pī)白发,欺人奈何?金波:形容月光浮动,因亦指月光。
飞镜:飞天之明镜,指月亮。
姮娥:即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
中秋皓月洒下万里金波,好似那刚磨亮的铜镜飞上了夜空。
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渐渐增多,欺负我拿它没有办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zhuó)去桂婆娑(suō),人道是,清光更多。
斫:砍。
桂:桂树。
婆娑:树影摇曳的样子。
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
还要砍去月中树影摇曳的桂树,因为人们都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此词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
全词想象丰富,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清代〕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sī)声,深秋远塞若为情!浣溪沙: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
双调四十二字,五平韵。
那畔:那边。
若为:怎为。
向着北方边疆一路前行,凛冽的北风吹散了骏马的嘶鸣。
在遥远的边塞,萧瑟的深秋季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一抹晚烟荒戍(shù)垒(lěi),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荒戍垒:荒凉萧瑟的营垒。
戍:保卫。
落日时分,一抹晚烟荒凉萧瑟的营垒上,半竿红日斜挂在旧时关城,令人不禁想起古往今来金戈铁马的故事,心潮起伏不平。
该词上片“身向”句说明行程辽远。
“北风”句谓寒风吹来,满耳尽是马嘶之声。
然后作一小结。
下片“一抹”二句写眼前景色,末句画龙点睛,指出了这首词的主旨在于“古今幽恨”。
全词情景交融,结尾处更是点明主旨,加强语意,抒发情感。
南安军文天祥〔宋代〕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梅花南北路:大庾岭上多植梅花,故名梅岭,南为广东南雄县,北为江西大庾县。
由南往北走过大庾岭口,一路风雨打湿衣裳。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想到去南岭时有哪些同伴,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暂时落入敌手。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wēi)。
采薇:商末孤竹君之子伯突、叔齐,当周武王伐纣时,二人扣马而谏,商亡,逃入首阳山,誓不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
绝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梦中也学伯夷叔齐,吃野菜充饥等死。
这首诗前两联叙述了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以及作者的感慨,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
颈联以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
尾联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完成“首丘”之义的心愿。
这首诗化用杜甫诗句,抒写自己的胸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显示出民族正气。
这首诗逐层递进,声情激荡,不假雕饰,而自见功力。
作者对杜甫的诗用力甚深,其风格亦颇相近,即于质朴之中见深厚之性情,可以说是用血和泪写成的作品。
别云间夏完淳〔明代〕三年羁(jī)旅客,今日又南冠(guān)。
三年:作者自1645年(弘光元年/顺治二年)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及其周围地区,至1647年(顺治四年),共三年。
羁旅:寄居他乡,生活飘泊不定。
羁:停留。
南冠:被囚禁的人。
三年为抗清兵辗转飘零,今天兵败被俘成为阶下囚。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山河一作:河山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沦丧,谁还能说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泉路:黄泉路,死路。
泉,黄泉,置人死后埋葬的地穴。
已经知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毅魄:坚强不屈的魂魄。
灵旗:又叫魂幡,古代招引亡魂的旗子。
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
等到我魂魄归来的那一天,定要在空中看后继者的队伍抵抗清军。
此诗是作者诀别故乡之作。
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
既表达了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
格调慷慨豪壮,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元代〕骊(lí)山四顾,阿(ē)房一炬(jù),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yíng)纡(yū)。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yíng),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
阿房:阿房宫,秦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阿房村。
一炬:指公元前206年12月,项羽引兵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
故杜牧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阿房宫赋》)之叹息。
萦纡:形容水流回旋迂曲的样子。
列国:各国,即周、齐、秦、汉、楚。
站在骊山上环望四周,雄伟瑰丽的阿房宫已被付之一炬,当年奢侈的场面现在到哪里去了呢?呈现在眼前的只有稀疏寥落的草木,回旋迂曲的水流。
到现在那些遗恨已消失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了。
想想周、齐、秦、汉、楚等国多少帝王为了天下,征战杀伐,赢的如何?输的如何?不都变做了土!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兴亡,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辛辣地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残酷厮杀焚烧及夺得政权后大兴土木的奢侈无度。
伴随着各个王朝的兴亡交替,是无休无止的破坏,无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都化为灰烬。
骊山(今西安市的东边),阿房宫当初的宫殿台基残存。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建起,再向西直达咸阳,规模极其宏大,设施极其奢华。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项羽攻入咸阳后阿房宫焚毁。
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而创作了这首“骊山怀古”小令。
开头三句“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回顾骊山的历史,曾是秦朝宫殿的所在,被大火焚烧之后,当时的歌台舞榭、金块珠砾都已不复存在,诗人用“今何处”一个问句,强调了对从古到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再不见昔日豪华的宫殿,只有野草稀疏地铺在地上,河水在那里迂回的流淌。
草的萧索,水的萦纡更加重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分量。
第六七句说:“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
”到如今,秦王朝因奢侈、残暴而亡国的遗恨已消失在烟树之间了。
而这种亡国的遗恨不只有秦朝才有,周朝、战国列强直到汉楚之争,哪个不抱有败亡的遗恨呢?实际上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讽刺,是说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元朝统治者在夺得政权之后更奢侈挥霍无度,全然不顾国库空虚社会经济急待调整。
张养浩对当时的状况心怀不满,但想到列国的历史,又觉得从夺得政权,到奢侈暴戾,到最终败亡,乃是历代封建王朝的共同结局。
杜牧说阿房宫“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正是由此引申开来写道:“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这句结尾句式相同的两句是说无论输赢,奢侈的宫殿最后都会归于死亡,“都变做了土”,我们可以看作这是对封建王朝的一种诅咒,更是对封建王朝社会历史的规律性的概括。
张养浩在另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结尾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是从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迭,带给人民的全是苦难。
而这首小令则是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谈的,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作者辛辣地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残酷厮杀、焚烧及夺得政权后大兴土木的奢侈无度。
它虽不及“潼关怀古”思想深刻,但也提示出了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比较有意义的。
《八》朝天子·咏喇叭王磐〔明代〕喇(lǎ)叭(ba),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喇叭:铜制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扩张,可以扩大声音。
唢呐:写作“锁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
前接一个喇叭形扩声器。
民乐中常用。
曲儿小:(吹的)曲子很短。
腔儿大:(吹出的)声音很响。
曲儿小腔儿大是喇叭、唢呐的特征。
本事很小、官腔十足是宦官的特征。
官船:官府衙门的船只。
乱如麻:形容来往频繁,出现次数很多。
仗:倚仗,凭借。
你:指喇叭、唢呐。
抬:抬高。
声价:指名誉地位。
喇叭和唢呐,吹的曲子虽短,声音却很响亮。
官船来往频繁乱如麻,全凭借你抬高名誉地位。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军:指军队。
愁:发愁。
因受搅扰而怨忿。
旧时皇帝为了加强对军队统帅的控制,常派宦官监军,以牵制军队长官的行动,十分讨厌。
哪里:同“那里”。
辨:分辨、分别。
甚么:同“什么”,疑问代词。
共:和。
军队听了军队发愁,百姓听了百姓害怕。
哪里会去辨别什么真和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眼见的:眼看着。
吹翻了这家:意思是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
吹伤了那家: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