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导言课【课件】(共52张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性: 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 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多角
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优秀文化 传统,增强爱国情感,坚定信念,拓
度地展现历史演进的基本过程
展视野,……。
以及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文明
基础性: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 成果,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
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 本规律和大趋势。……进一步
【走近高中历史课】
【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人生全部经验的总记录和总检讨。
——钱穆《中国历史精神》 所谓“历史”,包含两层意思: 一、过去发生的事件与过程,即客观历史本身。 二、有关过去的记录与研究,即经过人脑的思考、 加工而形成的主体化的历史。
历史是客观的,历史学是主观的
【什么是高中历史新课程】
■今年山东、辽宁、海南、北京、天津、上海六个省市的高 一新生将使用新的高中部编新教材,属于高中新教材的第一 批试验区。 ■山东省新高考将实行语数外必考,其余六门选考的形式。 分为合格考和等级考试,合格考是高考的通行证,等级考计 入高考成绩。文理分科取消后,更考验学生对于自己兴趣特 长、未来发展的选择和定位。 ■高考招生模式实行“两依据、一参考”:指依据统一高考、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1、高中历史课程
必修课程
选修Ⅰ课程
中外历史纲要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模块1 国家制度与社会
治理
模块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模块3 文化交流与传承
选修Ⅱ课程
校本课程
(学校自主开设)
建议模块1 史学入门
建议模块2 史料研读
2、课程之间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和递进性
专业发展
史学入门
史料研读
递进
延伸 拓展
国家制度与社会 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交流与传承
基础
中外历史纲要
3、课程设置与高考的衔接
必修 课程
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共同基础课程,1学年,是对学业质 量水平进行评价的重要内容。学生经必修课程学习,经考 核达到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2,可获得4学分,可以毕业。
选修Ⅰ 课程
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升学需求(选修历史)选择的课程。 每个模块2学分,1学期,经考核合格,达到学业质量标 准的水平3或水平4,可获得相应学分。是学业考试的内 容,记入高考成绩。
(二)具体步骤
1.课前准备,有的放矢。
2.课堂主打,全神贯注。 3.课后内化,高屋建瓴。
问题明确、要点清晰、结构完整 4.规范训练,步步高升。
能力和成绩可以练出来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
Biblioteka Baidu
基础性(柔性)、感性认识 深刻性(刚性)、理性认识
初高中历史之区别
1.课程性质:
基础性、感性认识--深刻性、理性认识
2.教学内容:
(1)角度拓宽 (2)深度增加 (3)逻辑性强
衔接要点: 学习方式 和思维方式 要转变;
能力要提升;
3.考评要求:
判断、理解等---
学科素养要 突出
比较、综合、论证等
历史学是
选修Ⅱ 课程
校本课程,课标建议的课程是学生根据专业发展(历史 相关专业)或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选择的课程。每 个模块2学分,1学期,经考核合格,达到学业质量标准 的水平3或水平4,可获得相应学分。考试成绩记入综合 素质评价,供高校招生参考。
三 初高中历史课程之区别
初高中历史区别
初中历史与高中历史异同
研究人类 历史进程
需要有科学的历史 观和方法论指导
唯物史观
建
的学科, 是在一定 的历史观 指导下对 人类历史 的叙述和
须将史事置于特 定的时空下考察
推理和论证须依据 可靠史料作为证据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构 正 确 的 历
阐释。 ——《普
历史叙述本质上是 对过去事情的解释
历史解释
史 认
通高中历 史课程标
以知识为载体 以能力为目的 以视角为方向 以情境为手段 以思维为核心
具体课例:
《五四运动》
初中: 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高中: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
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内容: 1.角度拓宽(政治、思想,对当时和后世等); 2.深度增加(前因后果、必然性和偶然性等) 3.逻辑性强(单元之间、单元与课时之间等联系)
拓展。 区别:初中采取了主题+时序的通史体例;
高中历史新课程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 的原则,并采 用了模块+专题的体例。(时序颠倒、跳跃性大,缺乏连续性 和系统性。对大家的知识储备也要求甚高。)
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
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上,进一
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 拓展历史视野, 发展历史思维,
人文性:陶冶心灵,提高人文素养。 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
综合性: 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
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
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进 行全面的认识。
秀传统文化……为未来打基础。
任何阐释都蕴含价 值追求和人文情怀
家国情怀
识
准》
通过明确“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翼】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 “怎么考”的问题。 “基础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备适应大学学习或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 基本素养,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康健全的人格素养。 “综合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多角度观察、思 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应用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能够善于观察现象、主动灵 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具备较 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备 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式。
1、从知识中心到问题中心 2、从教材中心到课程中心 3、从能力立意到素养立意 4、从刚性要求到个性解读 5、从史观一元到史观多元
初 梗概、基础
高
中
中
历
历
史 拓展、深入
史
初高中历史课程比较
1、知识目标方面:初中主要从宏观角度入手,注意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 基础性;高中则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综合性。
2、能力要求方面:差别也较大,初中主要在于识记、理解,尤其是识记 层面;而高中要求则更多在于理解和应用层面。
3、课程设置方面: 相同:初中历史课程的知识内容,在高中课程中大都进行了相应的链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