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导言课【课件】(共52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精品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精品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中 华文明 的起源 与早期 国家
商周时期的经济生活: 农业:井田制,生产工具多为 木、石、骨、蚌等 手工业:青铜铸造业,纺织业
人教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中 华文明 的起源 与早期 国家
人教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中 华文明 的起源 与早期 国家 人教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中 华文明 的起源 与早期 国家
——《史记·夏本纪》 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 帝禹之子也”。於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史记·夏本纪》 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於甘······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
——《史记·夏本纪》
启凭借自己部族的实力,利用武力将帝位(部落首领)留在了自己家族。 王位世袭传子制
代表文化
旧石器 时代
约300万年 前—约1万
年前
从事渔猎和采集, 过着群居生活, 已经学会用火。
原始人群
新石器 时代
约1万年 前—约 5000年前
从事原始农业 (南稻北粟),
饲养家畜, 修建村落, 养蚕缫丝
母系氏族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父系氏族
龙山文化、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因为生产力的发 展,私有制已经 产生,阶级分化 日益明显,部落 中出现了权贵阶 层。氏族间的联 系趋于紧密,形 成较大的部落甚
人教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中 华文明 的起源 与早期 国家
权力的传承
国家机构
地方的管理
王位世袭传子制
王是最高的统治者, 称为“后”。中央设有 主管行政、军事、 司法和宗教的机构
与职官。
内外服制

高中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优质ppt完美课件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27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优质ppt完美课件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27张PPT)
氏族间的联系趋于 紧密,形成较大的 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高中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 上)优 质ppt完 美课件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27张PP T)
简要说明
生产力的发展为 什么必然产生私 有制?
高中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 上)优 质ppt完 美课件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27张PP T)
从部落到国家
关于三皇五帝说法不一,较常见的一种说法是: 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三皇
颛顼
帝尧
高中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 上)优 质ppt完 美课件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27张PP T)
黄帝
帝喾
帝舜
高中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 上)优 质ppt完 美课件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27张PP T)
03 耕作方式
OPTION 刀耕火种
04 特点 南稻北粟;种植业为主 OPTION 家畜饲养业为辅;
高中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 上)优 质ppt完 美课件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27张PP T)
原 始 农 业的产生
在原始的自然条件 下,采用简陋的石 器、棍棒等生产工 具,从事简单农事 活动的农业。
高中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 上)优 质ppt完 美课件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27张PP T)
高中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 上)优 质ppt完 美课件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27张PP T)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01 起源
OPTION 距今一万年左右
02 标志 种植业取代采集业; OPTION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

统编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多媒体精品ppt课件

统编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多媒体精品ppt课件
——沈长云《上古史探研》
依据材料,概括早期国家特点,结合史实说明西周为何是早期国家。
山东大汶口遗址 陶猪制品
河姆渡遗址 炭化水稻
河姆渡遗址 猪纹陶钵
河姆渡遗址 陶纺轮
仰韶文化房屋复原图
不同文化遗存的陶器
河姆渡遗址中的干栏式建筑
新石器时代早期典型聚落
仰韶文化姜寨遗址聚落平面图
一、石器时代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 2.新石器时代
①新石器时代早期代表性文化遗存:(距今约1万年-5千年前) ②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代表性文化遗存(距今约5000年)
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大通史·导论·史前》
陶寺遗址宫殿区挖掘
国家形成的标志 Q:为何说新石器时代晚期“国家的初始形态出 为 : 一 是 阶 级 的 存 现”?从传说中寻找你的理由。 在,二是凌驾于社
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的 设 立 。 阶 级 或 阶 传说1:黄河流域的炎黄二帝大战蚩尤
层的出现是这一管 理 机 构 得 以 建 立 的 传说2:尧将部落联盟首领禅让给舜
国家形成的标志 Q:为何说新石器时代晚期“国家的初始形态出 为 : 一 是 阶 级 的 存 现”?从考古发现中说明你的理由。 在,二是凌驾于社
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的设立。阶级或阶
层的出现是这一管
理机构得以建立的 社会基础,凌驾于
陶寺遗址玉制礼器
全社会之上的公共
权力的设立则是国
家的社会职能,是
国家机器的本质特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
一、石器时代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
2.新石器时代
二、从部落到国家 1.国家初始形态的出现 2.夏朝的建立
三、商和西周 1.商朝的内外服制度 2.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

人教版(2019)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导言课【课件】(共52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导言课【课件】(共52张PPT)

1、从知识中心到问题中心 2、从教材中心到课程中心 3、从能力立意到素养立意 4、从刚性要求到个性解读 5、从史观一元到史观多元
以知识为载体 以能力为目的 以视角为方向 以情境为手段 以思维为核心
具体课例:
《五四运动》
初中: 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高中: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
1高中历史课程必修课程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选修选修课程课程模块模块1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模块模块22经济与社会生活模块模块33文化交流与传承选修选修课程课程建议模块建议模块11史学入门建议模块建议模块22史料研读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学校自主开设学校自主开设中外历史纲要中外历史纲要国家制度与社会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承文化交流与传承递进拓展史学入门史学入门史料研读史料研读专业发展3课程设置与高考的衔接必修课程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共同基础课程1学年是对学业质量水平进行评价的重要内容
1、高中历史课程
必修课程
选修Ⅰ课程
中外历史纲要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模块1 国家制度与社会
治理
模块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模块3 文化交流与传承
选修Ⅱ课程
校本课程
(学校自主开设)
建议模块1 史学入门
建议模块2 史料研读
2、课程之间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和递进性
专业发展
史学入门
史料研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递进
延伸 拓展
建装饰装修工程;给排水工程;电器设 备安装 工程。 依据国家的有关规定,该工程按设计要 求已完 成了主 要工程 施工任 务。工 程投资 使 用合理,竣工资料已准备齐全,工程施工 质量已 通过了 质监站 的质量 检验,并出具 了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

三代统治体制的成熟期
——周朝(1046BC-841BC-256BC)
分封制度-天下归姬: 分封对象:王族子弟、功臣、前朝贵族
宗法制度-天下归嫡: 核心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井田制度-天下归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礼乐制度-天下归序: 严格的等级秩序规范社会行为。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15张PP T)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中国早起人类特点
使用工具: 旧石器(打制石器)
生活方式:
从事采集和狩猎,学会用火,过着 群居生活
分布特点: 从满天星斗到花团锦簇(集中在黄
河和长江流域)
代表人类: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直立
人)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15张PP T)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15张PP T)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15张PP T)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15张PP T)
文明、文明的起源 与早期国家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文明
文明,是有史以来沉淀下来的,大多数人 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 良俗的总和。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 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这些 集合至少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观念、工具、 语言、文字、信仰、宗教观念、法律、城邦 和国家等等。
考古学时代
旧石器时代晚期 新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时代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前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后期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PPT课件(原文)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含素材)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PPT课件(原文)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含素材)
特点:分布广泛,并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 新石器时代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 两个阶段各有哪些代表性的文化遗址? 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 阅读教材并结合你所了解的知识,归纳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商和西周
问 题 阅读教材内容,概括夏、商、周王朝的更替过程是 情 怎样的? 境
域地区。
师 概况: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
生 互
建村落,生活逐渐稳定。
动 特点:分布广泛,并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
发展;反映了远古先民丰富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
组织生活。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问 题 阅读教材内容,指出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社会和父 情 系氏族社会分别有哪些特点? 境
通过《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早期中 华文明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通过甲骨文、 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夏商周国家制度的特征,提高学生探 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夏商周国 家的特征,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由于生产力十分
自 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主 学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父系氏族社会,父权制取代母权
习 制,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的萌芽开始出现,氏族间的
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变化,说明当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优质PPT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优质PPT

【课堂探究】
以下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6件(套)新石器时期的文物,请你据此探究新石器 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状况。
磨制石器的应用 更强大的征服能力
原始农 业产生
更稳定的 食物供给
陶器的发明与使用 更宽广的取食范围
人口规模增加、定居成为可能、村社体系诞生
1.3 文明曙光初现——以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为例
——《史记·周本纪》
分封目的: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维护奴隶制 的统治秩序
分封对象: 同姓诸侯(鲁、晋、燕……) 先王之后(宋、杞……) 异姓功臣(齐、秦、楚……)
2.4 西周的统治
3.政治制度:
(1)分封制
作用:
积极:①使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变大,巩固了统 治,扩大了疆域;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统治效果得到加强;③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周天 子对诸侯国实行有效的控制; 消极:④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带有家族 统治的色彩;⑤诸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为以后 的割据混战埋下了隐患。
【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 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 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利簋及铭文
✎武王伐纣形势图
2.4 西周的统治
3.政治制度: (1)分封制
✎西周分封示意图
(武王)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武王追思先圣 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 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 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 燕。封弟叔所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在家族内就是宗法制,
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严格等级,家国一体、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对权力的分配,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言课PPT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言课PPT

六、高中历史教材的文本结构是怎样的?
【单元导语】 概述本单元主要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了解本单元 的内容线索和应掌握的必备知识。
【本课导入】 以导图和导语的形式创设情境,引出本课要学习和 探讨的内容。
【学习聚焦】 置于目旁,以精炼的文字概括本目基本内容要点, 便于掌握重点、难点,提高综合概括能力。
【思考点】 结合正文提问,可即时回答,提高学习兴趣和关注 力,训练历史理解和思维能力。
——卡尔《历史是什么》
一、什么是历史?
一般来讲,所谓历史,不外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
(简言之为往事),或者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的记录(往
事的记录)
——杜维运《史学方法论》
发生的是“过去”,写出来的是“历史”。 ——钱乘旦《史学月刊》2013年第7期
一、什么是历史?
历史Ⅰ:过去发生的事 历史Ⅱ:对过去发生的事的记录与解释
本体意义上的历史(作为事件的历史),是已经发生过的 事件或过程,它永远消失在另一个时空之中,不可重现。
我们所接触的历史(作为记录和解释的历史),实际上是 经过了历史认识主体重构的历史,或称历史学中的历史。
二、什么是课程?什么是历史课程?
课程: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 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及其实施过程 等。
深度学习:带着问题意识和证据意识在新情境下对历史进行探索, 拓展历史认识广度和深度。
七、怎样学好高中历史课程?
四个“学会”: 学会阅读 读得懂各种材料(文字、图、表等) 学会提问 能从材料中提出问题(词句、概念、观点及结构) 学会思考 时空思维、辩证思维、综合思维、批判性思维…… 学会表达 通过文字、图、表、口头等形式,做到论从史出、 逻辑严谨、层次清晰、观点合理。

《中外历史纲要(上)》导言课【课件】2

《中外历史纲要(上)》导言课【课件】2

高中历史学什么?
中外历史纲要(上、下)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交流与传播
高中历史课程体系:中外历史纲要(上、下)+3本选修
必修 中国历史纲要 外国历史纲要
选择性必修 国家制度与 社会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交流与传播
选修
史学入门 史料研读
高一阶段,所有学生必学,并将进行学业水平考试,其成绩 会对高二的选科分班产生一定影响。
初中生
高中生
初中历史按时序
时空有序
理论概念模糊

新 教






高中历史的学习与初 中相比,存有诸多熟悉的 史实,但学习是“螺旋式 上升”的过程。高中历史 的学习,是对建构知识的 体系化、抽象化、深度化、 素养化,是致力于培养学 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 国情怀这五方面核心素养。 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结合 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讲授。
学历史的人,看惯千年往事,往往清高孤傲,平生经历 往往局限于校园,有时不免异想天开,甚至自负而不自 知。否定一件事往往比赞成一件事更容易博得认可。老 师会自省,同学们在上课、上网、阅读时也需注意,保 有批判精神,但依然充满正能量!这个社会最终是由正 能量的人来建设的!
然而把镜头拉远就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2016年美国 总统大选, 希拉里的集 会场,从照 片看人山人 海。
然而把镜头拉远,也就那么回事。。。。
今年夏天,香港发生暴力游行。警察拘 捕一位参与暴力示威的女子,台湾《自 由时报》故意歪曲事实,扭曲报道。
你必须时时警惕你所见所闻的东西。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新唐书》是否有为李世民开脱、维护其 形象的嫌疑?

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课件 《中外历史纲要(上)》导言课 课件

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课件 《中外历史纲要(上)》导言课 课件

成发展
礼制
早期国家的整体面貌
初高中历史不同
夏朝——商朝——西周 青铜时代
知识点
经济
政治
文化

线


西周
青铜器发展 木石农具
青铜器繁荣 仍木石农具 井田渐普及
世袭制 内外服制 分封制宗法制
神话
神巫 礼制 人文
生产力水平低 需要协作劳动
国家治理体制逐步 神化王权到重人文
形成发展
礼制
早期国家的整体面貌
初高中历史不同
➢ 中华文化整体特征和价值 ➢ 人类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站位
初高中历史不同
夏朝——商朝——西周 青铜时代
知识点
经济
政治
文化
夏 线 索商
西周
青铜器发展 木石农具
青铜器繁荣 仍木石农具 井田渐普及
世袭制 内外服制 分封制宗法制
神话
神巫 礼制 人文
生产力水平低 需要协作劳动
国家治理体制逐步形 神化王权到重人文
教育之殇
1 人类:以史为鉴 了解自己的过去,才能更好的面对现实和把握未来。
历史是最让人清醒的教科书。——毛泽东
2 国家:家国情怀
➢ 丰富内涵,拓宽视野。
新高考:“3+1+2”模式
➢ 提高能力,获得历史素养。
借鉴 通达
物理是科学之父,历史是人文之母 中国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 感悟中华文明博大精深,高屋建瓴
高中历史
“认识”“探讨” (分析式历史)
进入高中考试科目 “3+1+2”中的“1”
学习内容
通史
通史+专题史
初高中历史不同
历史课程标准
初中(2011年版)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导言课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导言课PPT教学课件
Q、安倍晋三真的不懂这段历史吗?
欲灭其国,必先去其史。欲灭其族,必灭其文化。 ——(清)龚自珍
若一民族对其以往了无所知,此必为无文化之民族, 此民族终将无争存于世之力量。
——钱穆《国史大纲》
①公民教育的一部分: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民族自豪、文化认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文化交流与传播 有高下远近”,可知批评的是“舍近求远”的作风。
后岁馀,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 :"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语言的基础是词汇。”(张志公)“从数量上看,在九百个古汉语常用词中,虚词仅有三十来个,绝大多数部是实词;从在句中的地位来 看,一句话的主干成分,都由实词充当;从掌握的难度上看,虚词的特点和用法固然不易了解,但反映复杂事物概念的实词,变化更
如2干主(贾文害16同4但09其文。(C在8运力没1五由233(删《重文较4.、 、、 、 、 、 、 、 、 、项3)今部义1生帝之行为中帝忠动量有、浅选掉尚要尚《在3)划管 公公魏官阪表齐阅,%人 上 革 以 初 , 十 什 “复 实 中 登 今 1入 自 无 书 史 书 今银是时国仲 元元晋渡泉9现桓读两,方的命为即乃二么封于心上日深《须》料》文世行”代家改 前前时之大:公下表个所为准的汉位短年我淮原由历的的史译是。。尚纪办标统革 27期战战重面判“以刀备开兴谦贾,们南文北史基特记出我《另书盖076理志一江,:用的-断200-,俎,端至让生不看厉的京的础点的国尚有》·”业-年年年屈都内:;南黄管文2,肉,是)孝未曰知上王基转舞科。文最书相多0务,,代原是容五经帝仲言要0(眼我中文遑:木去子础移台学言古》传1时年—刘周贾副:四济部进文6注2改看为国二也兰它四上到(,虚的相在"篇有,—邦平生雒词)运 发 落 行 ,意革不鱼新十诸是还人,上政就词官传汉)人曹2建王列阳,经动展战改完和0内出肉民馀律女是皆活海治没。方由武。插操立东传世之表济促的胜革成用政。,主年令郎圆为译,的有比史孔帝现队战西迁第纪人推发进原炎下,作,才)何主天所。的列有运舞明如书子时发在,胜汉洛二初,测展你了因帝题代成辞义下更(呢侯关动台日,编从“展通袁,邑沛十近年,;会马有部。词为为革和定《?。文主)的是撰孔生行绍都(公四代少大(对克哪落的春命洽及木(贾字力。科我而子?产的,城今之》化初概3他思些,(“秋司)是的而列兰因生。由技国成住;《统长河参,探学。改说主:结第马各”开固侯诗为谏如学应第,宅十一安南的乘有索,革:义成一迁民端当悉》地,生用一但壁“三黄。洛区樊删波历专军在炎霸《族。改就)球以转。部有中经河阳别哙节澜程欲制中黄主鸿共(正国的为移上些发注流)。者)不:擅,国联组门同五朔其赤患到古篇现疏域,也惊中权的盟建宴创四易说道之工历是的》。史””国,传。,-强》造运服皆半兴人史后《本称近纷播可-军);动色自径自,文来古《东代乱,活沛;尊(使法贾此工件儒文6尚周化诸促3译公4王工制生起人和家尚书7。探事)进成的8攘人度发矣阶部补书》千索。中了“侍夷(阶定之。级分充》,米经"外马卫于,湖级官于贾在追进(就,历交克樊是扩面开名是生运述去现是和了往思哙天充)始兴天数动古的只《地技频主。子疆风作礼子上展代。存今球术繁义“后界平者为乐议疏现事西篇文的→。同亦。浪也一乃以,出迹汉目尚两制中疏作静”支悉为言了著初和书极是度国之用”独草贾诸强作存少》方语→工,:立具生侯大的量2和为向尾思人8不的其任或的汇佚伪篇齐的助想运用政事公连力编文《,桓半词的动其治仪卿数量,)古因公径,三的议力 法 之 郡 , 它 和文用称6不个结,3量色位,工保东尚汉霸译5阶合乃7登尚。非人存晋书代奠。段千,以上黄绛古阶了梅》通定,米为贾历数,之级商赜的行基整想中生史用灌制开周所和的础个必国为的五,,始特献编文。过,共长舞为东可作别的本字程只产沙台官阳稍为是伪。隶体长党王,名侯削一西《书现了成太是悉,之支周古抄出2立傅中更冯。独初文1写由千做。国秦敬文立期尚,表米了新之之帝的的书称及,思民法属不政一》《里仅想主孝尽听治些(今、差上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49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49张PPT)

北京人遗址发现的烧骨
(一)旧石器时代
1.含义: 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时间:170万年前—1万年前 3.遗存代表:元谋人、北京人 4.生活特征: 渔猎采集、群居生活、 学会用火、使用打制石器
一、石器时代的人类和文化遗存
出土于元谋人遗址的两枚牙齿、石器、炭屑,以及其后在同一地点的
同一层位中发掘出的少量石制品、大量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证明当
生产力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 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和他们所 使用的生产资料结合起来,从 而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发 生的力量,也就是人类在生产 过程中征服和改造自然界,并 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 的能力。它是生产过程中人与 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包括三个要素:劳动 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 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的具体 内容包括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 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制度( )
C
A.血缘政治与官僚政治相结合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家国一体的国家政治结构 D.最高统治集团权力趋向集中
三、早期国家:商和西周
宗法制 确定秩序、巩固统治
九鼎
七鼎 五鼎 三或一鼎
分封制
礼乐制
家国同构,华夏文明认同感
三、早期国家:商和西周 (二)西周 ●国人暴动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贪财好色,为政暴虐。因不满暴政, 镐京的“国人”集结起来围攻王宫,要杀周厉王。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中国史各阶段特征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内忧外患与
形成与发展
救亡图存
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
1840年
1949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性: 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 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多角
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优秀文化 传统,增强爱国情感,坚定信念,拓
度地展现历史演进的基本过程
展视野,……。
以及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文明
基础性: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 成果,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
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 本规律和大趋势。……进一步
选修Ⅱ 课程
校本课程,课标建议的课程是学生根据专业发展(历史 相关专业)或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选择的课程。每 个模块2学分,1学期,经考核合格,达到学业质量标准 的水平3或水平4,可获得相应学分。考试成绩记入综合 素质评价,供高校招生参考。
三 初高中历史课程之区别
初高中历史区别
初中历史与高中历史异同
1、高中历史课程
必修课程
选修Ⅰ课程
中外历史纲要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模块1 国家制度与社会
治理
模块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模块3 文化交流与传承
选修Ⅱ课程
校本课程
(学校自主开设)
建议模块1 史学入门
建议模块2 史料研读
2、课程之间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和递进性
专业发展
史学入门
史料研读
递进
延伸 拓展
“应用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能够善于观察现象、主动灵 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具备较 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备 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式。
1、从知识中心到问题中心 2、从教材中心到课程中心 3、从能力立意到素养立意 4、从刚性要求到个性解读 5、从史观一元到史观多元
拓展。 区别:初中采取了主题+时序的通史体例;
高中历史新课程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 的原则,并采 用了模块+专题的体例。(时序颠倒、跳跃性大,缺乏连续性 和系统性。对大家的知识储备也要求甚高。)
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
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上,进一
任何阐释都蕴含价 值追求和人文情怀
家国情怀

准》
通过明确“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翼】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 “怎么考”的问题。 “基础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备适应大学学习或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 基本素养,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康健全的人格素养。 “综合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多角度观察、思 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以知识为载体 以能力为目的 以视角为方向 以情境为手段 以思维为核心
具体课例:
《五四运动》
初中: 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高中: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
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内容: 1.角度拓宽(政治、思想,对当时和后世等); 2.深度增加(前因后果、必然性和偶然性等) 3.逻辑性强(单元之间、单元与课时之间等联系)
国家制度与社会 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交流与传承
基础
中外历史纲要
3、课程设置与高考的衔接
必修 课程
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共同基础课程,1学年,是对学业质 量水平进行评价的重要内容。学生经必修课程学习,经考 核达到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2,可获得4学分,可以毕业。
选修Ⅰ 课程
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升学需求(选修历史)选择的课程。 每个模块2学分,1学期,经考核合格,达到学业质量标 准的水平3或水平4,可获得相应学分。是学业考试的内 容,记入高考成绩。
初 梗概、基础





史 拓展、深入

初高中历史课程比较
1、知识目标方面:初中主要从宏观角度入手,注意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 基础性;高中则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综合性。
2、能力要求方面:差别也较大,初中主要在于识记、理解,尤其是识记 层面;而高中要求则更多在于理解和应用层面。
3、课程设置方面: 相同:初中历史课程的知识内容,在高中课程中大都进行了相应的链接与
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 拓展历史视野, 发展历史思维,
人文性:陶冶心灵,提高人文素养。 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
综合性: 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
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
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进 行全面的认识。
秀传统文化……为未来打基础。
研究人类 历史进程
需要有科学的历史 观和方法论指导
唯物史观

的学科, 是在一定 的历史观 指导下对 人类历史 的叙述和
须将史事置于特 定的时空下考察
推理和论证须依据 可靠史料作为证据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构 正 确 的 历
阐释。 ——《普
历史叙述本质上是 对过去事情的解释
历史解释
史 认
通高中历 史课程标
基础性(柔性)、感性认识 深刻性(刚性)、理性认识
初高中历史之区别
1.课程性质:
基础性、感性认识--深刻性、理性认识
2.教学内容:
(1)角度拓宽 (2)深度增加 (3)逻辑性强
衔接要点: 学习方式 和思维方式 要转变;
能力要提升;
3.考评要求:
判断、理解等---
学科素养要 突出
比较、综合、论证等
历史学是
(二)具体步骤
1.课前准备,有的放矢。
2.课堂主打,全神贯注。 3.课后内化,高屋建瓴。
问题明确、要点清晰、结构完整 4.规范训练,步步高升。
能和成绩可以练出来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
【走近高中历史课】
【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人生全部经验的总记录和总检讨。
——钱穆《中国历史精神》 所谓“历史”,包含两层意思: 一、过去发生的事件与过程,即客观历史本身。 二、有关过去的记录与研究,即经过人脑的思考、 加工而形成的主体化的历史。
历史是客观的,历史学是主观的
【什么是高中历史新课程】
■今年山东、辽宁、海南、北京、天津、上海六个省市的高 一新生将使用新的高中部编新教材,属于高中新教材的第一 批试验区。 ■山东省新高考将实行语数外必考,其余六门选考的形式。 分为合格考和等级考试,合格考是高考的通行证,等级考计 入高考成绩。文理分科取消后,更考验学生对于自己兴趣特 长、未来发展的选择和定位。 ■高考招生模式实行“两依据、一参考”:指依据统一高考、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