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动物生理学辅导--02 血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血小板生理 形态、数量 生理特性:粘附、聚集 、释放、收缩、吸附 生理功能:生理性止血 参与凝血 纤维蛋白溶解 影响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
(三)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1、血液凝固 flash 定义 三个阶段 凝血因子
两条途径:启动因子
内、外源凝血途径的不同点
始动因子
参与反 产生凝 发生条件 应步骤 血速度
1、血型与遗传育种工作 2、血型与输血 3、血型与初生仔畜的溶血病 4、血型与异性双胎中母犊的生育能力
()
1、出血时间、凝血时间测定 2、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3、血红蛋白测定 4、红细胞脆性实验 5、血细胞计数 6、血液凝固(设计实验说明某一因素对血凝速度的影响)
红细胞脆性实验
溶血
溶血
试管号 试液
血量:总量(5%-9%) 循环血量与贮备血量 失血的生理变化
2、血液的主要机能
维持内环境稳态 运输功能:气体、营养物质Fra Baidu bibliotek生物活性物质 免疫保护
3、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般特性:颜色、比重、粘滞性 血浆渗透压:分类、构成、生理作用
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保持细胞正常形态 胶体渗透压: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平衡,保持血容量
悬浮稳定性(叠连)、渗透脆性(溶血)
RBC在等渗溶液中
RBC在低渗溶液中
RBC在高渗溶液中
功能:气体运输、维持酸碱平衡 红细胞生成
部位:红骨髓(成年) 主要原料:蛋白质、铁 成熟物质:叶酸、维生素B12、(内因子)
参与DNA合成 RBC生成的历程
造血干细胞→红系定向祖细胞→原红细胞 →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 →网质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高渗溶液——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 低渗溶液——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
血浆pH:常值 维持:缓冲物质(对)
NaHCO3/H2CO3 (碱贮) 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Na2HPO4/NaH2PO4
排泄器官
(二)血细胞及功能
1、红细胞生理
形态、数量 生理特性:通透性、可塑性变形
1%NaCl(ml)
1
2
3 4 5 6 7 8 9 10
0.9 0.65 0.6 0.55 0.5 0.45 0.4 0.35 0.3 0.25
蒸馏水
0.1 0.35 0.4 0.45 0.5 0.55 0.6 0.65 0.7 0.75
NaCl浓度(%) 0.9 0.65 0.6 0.55 0.5 0.45 0.4 0.35 0.3 0.25
生成调节 促红细胞生成素 产生部位:肾、肝 调节:缺氧 雄激素:通过EPO 作用 直接作用骨髓
RBC的破坏 巨噬细胞吞噬 机械冲击
2、白细胞生理 形态、数量 分类与功能
主要功能: 中性粒细胞-- 50~70%;非特异性细胞免疫 单核细胞-- 3~8%;单核-巨噬细胞能合成、释放多种细胞 因子,在抗原信息传递、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诱导和调 节中起重要作用。 嗜碱性粒细胞-- 0~1%;在速发型过敏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嗜酸性粒细胞-- 0.5~5%;与过敏反应有关。参与对蠕虫 感染时的免疫反应。 淋巴细胞-- 20~40%有后天获得性特异性免疫功能,在免 疫应答反应过程中起核心作用。 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IgG 进入母体产生抗D抗
体
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RBC凝集、溶血
第二次妊娠
2、输血原则与交叉配血 输血原则:鉴定血型, 紧接情况,输少量同种动物的血 成分输血
输血 鉴定血型
红细胞 供 血 者
红细胞
受 血 者
次
血型相符
交叉配血
血清
血清
3、动物血型
血型系统复杂:根据抗体区分血型 无天然抗体或抗体效价很低 输血仅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动物血型的主要运用
三、血 液
(一)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1、血液组成和血量 血浆 血清 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 占的容积百分比
血浆蛋白的分类
盐析法
白蛋白 α1
球蛋白
α2 β
γ
纤维蛋白原
电泳法
生理功能
(1)形成渗透压
(2)作为载体其运输作用 (3)参与凝血—纤溶生理止血功能 (4)抵抗病原菌起防御功能 (5)营养功能 (6)缓冲功能
影响血液凝固速度的因素与机理
物理因素:机械、温度因素 化学因素(柠檬酸钠、草酸盐) 生物学因素(维生素K、肝素、双香豆素等)
体内循环血液不凝的原因
正常血管内皮完整光滑,血管中无 因子Ⅲ 凝血过程的早期阶段较缓慢,而血液循环很快,可不断 将少量被活化凝血因子的稀释冲走 正常血浆中存在着抗凝系统,其中最重要的是抗凝血酶 Ⅲ和肝素。
3、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系统
定义 基本过程:两步 纤溶抑制物
(四)血型
1、红细胞凝集与血型 定义:红细胞凝集、凝集原、凝集素 血型与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
血型 A B AB O
RBC上的凝集原 A B
A和B 不含凝集原
血清中的凝集素 抗B 抗A
不含凝集素 抗A和抗B
Rh血型系统
Rhesus Macacus RBC
抗Rhesus Macacus RBC抗体
抗体血清+人RBC
抗体血清+人RBC凝 集Rh阳性
抗体血清+人RBC不 凝集Rh阴性
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清中不含抗Rh的天然抗体
Rh阴性的人接受阳 性人的血液 输血 产生Rh抗体
不发生输血反应
第二次输Rh阳性人 的血液
发生输血反应 溶血
Rh阴性孕妇孕育了阳 性胎儿
内源性凝 胶原纤维等激活 较多
血
因子Ⅻ
较慢 血管损伤或 试管内凝血
外源性凝 组织损伤产生因 较少
血
子Ⅲ
较快 组织损伤
2、抗凝系统
血液中的多种抗凝物质,统称为抗凝系统。 (1)抗凝血酶Ⅲ:血浆中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因子,
(Ⅱa、Ⅶ、Ⅸa、χa、Ⅻa都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其 精 氨酸残基,与这些酶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结合, “封 闭”了酶活性中心而使之失活。 (2)肝素:主要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 。增强凝 血酶的作用;抑制血小板的凝血作用;抑制许多凝血酶 的活性。 (3)蛋白质 C :灭活凝血因子Ⅴ和Ⅷ;限制因子Χa与血小 板结合;增强纤维蛋白的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