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黄河三角洲
批复国家战略区域规划一览
批复国家战略区域规划一览1.《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展规划纲要》〔1 月 7 日批复〕到 2022 年,率先建成全面小康,初步形成科学开展的体制机制,产业结构明显升级,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明显优化,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区域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粤港澳经济进一步融合开展。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到达 80000 元,效劳业增加值比重到达 53%。
2.《支持福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假设干意见》〔5 月 14 日〕到 2022 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根抵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或者到达东部地区平均水平。
3.《江苏沿海地区开展规划》〔6 月 10 日〕到 2022 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 40000 元,产业开展根抵更加坚实,先进创造业比重持续上升,城镇化率到达 55%摆布,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整体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4.《横琴总体开展规划》〔6 月 24 日〕横琴未来的开展将以高端效劳业为主导,经过 10 到 15 年的努力,把横琴建设成为连通港澳、区域共建的“开放岛”,经济繁荣、宜居宜业的“活力岛”,知识密集、信息兴旺的“智能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岛”。
到 2022 年,人口规模为 12 万人,人均 GDP 为 12 万元;到2022 年,人口规模为 28 万人,人均 GDP 为 20 万元。
5.《关中—天水经济区开展规划》〔6 月 25 日〕加快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2022 年,都市区人口开展到 1000 万人以上,主城区面积控制在 800 平方公里以内。
把西安市建设成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创造业基地。
6.《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展规划》〔7 月 1 日〕到 2022 年,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全国沿海地区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 50000 元。
10-3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0-3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一、选择题1.在电视屏幕上,我们经常看到沙尘、台风、风暴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这些信息的获得主要得益于()。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解析获得信息的技术主要是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及时反映灾害性天气。
答案 A某市泥石流易发生在下列三项条件都同时具备的地方:(1)河道;(2)陡坡;(3)大量松散土石分布。
该市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后,处理分析得出表4,如图甲,完成2~3题。
2.图乙中,符合该市河流流向的选项是()。
A.a B.bC.c D.d3.该市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是()。
A.甲、庚B.丙、庚C.乙、丁D.戊、辛解析第2题,由表2和表3数字判断河流流向。
表2数字1处为河流所在位置,由表3数字可确定河流干流由西南流向东北,选A。
第3题,由泥石流发生的三个条件及表格说明可知,泥石流易发程度由前三个表格中数字之和决定,把每个区域三个数字相加,其和越大表明该处越易发生泥石流,对比各区域可知D项正确。
答案 2.A 3.D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此回答4~5题。
4.为了迅速获取地震灾区情况,应采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PSC.GIS D.数字地球5.灾后玉树新县城的规划和建设随即展开,在此过程中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①人工测绘②GPS③GIS④RS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第4题,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信息收集方面作用巨大。
第5题,GPS主要应用于导航和定位领域,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不会运用GPS。
答案 4.A 5.D据英国《每日邮报》消息:最新卫星照片显示,北极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为一个岛屿。
结合下图完成6~7题。
6.要监测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应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7.要想动态显示北极冰川面积近30年的变化状况,并预测其变化趋势,需要应用的技术手段为()。
黄河三角洲区域城市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发 不合理 势 必 导 致 区域 生 态 环境 质 量 的 下 降. 因
此 , 何 引 导 城 市 土 地 开 发 , 可 持 续 发 展 的道 路 , 如 走 是 开 发 之 前 必 须 要 明 确 的 问 题 . 域 城 市 土 地 开 发 区 适宜 性评价 运用遥 感 和地理 信息科 学 等现代技 术 , 旨存 空 间 上 明 确 开 发 和 保 护 的 分 布 格 局 , 以 直 接 可
为该 区主体 功能 区规划 和 区域 规划 服务 , 目前在 但
黄 河 三 角 洲 地 区 尚 鲜 见 这 方 面 的 研 究 . 此 , 文 因 本
等 开发 建设 的综合 . 区域 城 市土地 开发适 宜性评 价 是 为 了满 足 人类工 业 化 和 城 市 化对 建 设用 地 的需
求 而 进 行 的 土 地 开 发 利 用 适 宜 程 度 分 析 , 是 在 综 它 合 分 析 社 会 经 济 需 求 因 素 和 资 源 生 态 限 制 因 素 的 基 础 上 , 价 城 市 土 地 开 发 的 适 宜 性 和 限 制 性 大 评
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完善-II
(1)城中村改造:现状中心城的城中村和城郊村共50个,布局分散。按照集中布局、统一规划和开发建设的 原则,以办事处为单位,在原村居改造的基础上,形成块六个相对集中的改造地块。
城中村现状分布图 城中村改造规划图
改造前
改造后
(2)旧居住区改造:将现状低多层旧住宅区和油田企业拆迁改造,集中规划高层和小高层住 宅,向空中要空间,配套建设公园绿地和活动中心,形成五个集中片区。
西城新增居住区:新增4个居住区,新增居住用地970公顷,新增居住人口11.5万人。
(1)耿井居住区:黄河 路南、西一路西、西二 路东、南一路北区域, 规划用地面积310公顷, 居住人口3.5万人。 (2)北二路北居住区: 北二路北、高速公路西、 西一路东区域,规划用 地面积320公顷,居住人 口4万人。 (3)新区北居住区:北 一路北、北二路南、庐 山路两侧,规划用地面 积190公顷,居住人口2 万人。 (4)文化公园居住区: 文化公园的东西两侧, 规划用地面积150公顷, 居住人口2万人。
(2)天鹅湖风景旅 游区
规划范围:北起广利 河,南至支脉河,西起东 八路,东至广利港建设区, 规划用地面积74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以现状天 鹅湖旅游度假区为依托, 进一步开发扩展旅游度假 项目,包括亚洲面积最大 的地上人工湖、水上运动、 拓展训练、湿地观鸟、湿 地休闲、滑草娱乐等。
河海风情旅游 区
科技公园居住区 面积220公顷,人口 2万人
3、垦利居住区
按照北延的原则,改 造黄河路西侧的旧居住和 城中村,新增居住区集中 在黄河路以东的新区内, 规划人口20万人。
4、广利港居住区
改造现状渔村,作为 广利港的生活服务配套区, 规划人口5万人。
5、滨海居住区
按照东扩的原则,在 现状防潮堤与黄河路交叉 口区域规划低密度、低层 高档滨海特色居住区,规 划人口5万人。
科学规划开发黄河三角洲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举 全 市 之 力 加 快 黄 河 三 角洲 开 发 步伐 , 迅速 拉 开 了大开 发 大开 放 的
格 局 。 总 的 思 路 和 目标 是 : 科 学 以
来 看 ,作 为 最 后 一 个 开 发 的三 角 洲 ,黄河 三 角洲要 吸取 珠 三角 、 长 三角 的经 验 和教训 , 不 能再 走粗 决 放 式 开发 的路 子 , 必须 发 挥后 发优
维普资讯
特 别 策 划
科学规划开发 黄河 三角洲 促进 区域 协调发展
张 建 华
山 建 河 ’定 黄 确设
条件基 本成熟 。
尽 快 发展 起 石油 接续 替代 产 业 , 将
来 这 一 区 域 会 出 现 油 尽 城 衰 的 被
- 加 快 推 进 黄 河 一 角 洲 ^ 、 开 发 必 须 紧 扣 生 态 高 效 , 不 毫
动 摇
生 态 高 效 , 黄 河 三 角 洲 开 发 是
三 角 洲 高 效
动局 面 。 因此 , 快 推进 黄 河三 角 加 洲开发 , 是一 项非 常紧迫 的战 略任
务 , 仅 对 促 进 东 营 资 源 型 城 市 转 不
生 态经济 区 , 造 山东新 的经 济增 打
长 极 。黄 河 三 角洲 开 发 迎 来 了重 大
发展 观 为 指导 , 持 走生 态文 明的 坚 科学 开 发 之路 , 以改革 开 放 和科技 进 步 为动力 , 以完 善 基础设 施 为先
导 , 园 区 经 济 为 载体 , 速 构 筑 以 加
域 发展 不起 来 , 整 的经济 圈 就难 完 以形成 。同时它又是 山东参 与环渤 海 经济 圈竞 争 与合 作 的前沿 阵 地 , 是全 省潜力 最大 的经济增 长点 。其 次 , 山东 区域 经 济 布 局 看 , 处 从 它
旅游资源背景分析
背景分析一、东营旅游资源及评价(一)东营旅游资源概况及评价从生态旅游定义出发,东营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原生态的“新、奇、旷和野”等特征。
近几年通过对生态旅游资源利用和保护,形成了一定数量、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有效的促进了东营旅游业的发展。
东营发展生态旅游在我省乃至我国属较早地区,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1、东营生态旅游资源概况黄河三角洲生态资源丰富,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
正是东营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使得东营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从布局上看,东营市的旅游资源主要分三大区域:一是以黄河入海口和入海口地区湿地生态为主体的自然景观;二是以石油工业为主体的现代工业景观;三是以古齐文化、黄河文化和现代文明汇聚于交融而形成的历史人文景观。
从旅游文化类型看,东营市的旅游资源包括黄河口文化、湿地生态文化、石油工业文化、古齐文化和现代城市文化等多种类型。
从旅游产品构成上看,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东营旅游资源主要有以下4类:①水城风光类2处:即黄黄河水城、黄河入海口;②生态景观类2处:即黄河口湿地草原,黄河口国家自然保护区;③建筑与设施类2处:即胜利油田科技展览中心、东营市历史博物馆:④旅游商品类2种: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刀鱼。
从旅游景区的级别构成来看,东营市拥有山东A级旅游景区(点)共21处。
其中国家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7家,2A级景区13家。
从旅游目的来看,东营市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
1998~~2007年10年间,游览游客已初具规模,入境旅客由702人次增加到14862人次,不到十年间增长了20倍。
这部分旅游者以科学考察人员为多;国内旅游者由66667人次猛增加到3288200人次,增长了48倍多,这部分游客构成主要是政府官员、科技人员、大中学学生和普通游客。
另据最近对黄河口生态旅游客源市场调查,国际游客有三种:经商,科考、探险和生态旅游的游客,胜利油田观光、学习的游客:国内游客也分为三类:会议旅游、青少年夏令营活动、休闲游。
黄河三角洲洪水风险分析及流路规划管理
入 渤海 以来 每 次河 槽 摆 动 的区 域 。
黄 河 三 角 洲 是 世 界 上 陆地 资 源 生 长 最 快 的 地 区之
一
,
有 着 大 量 的 土地 资源 和 矿 产 资 源 , 中 国第 二 大 油 田
和 能 源 基 地 胜 利 油 田建 于 此 。 为 了快 速 、 有 效 地 推 动 黄
洪 水 风 险也 在 不 断 提 高 , 一 旦 改 道 或决 口 , 造成 的 损失 和 后 果 不堪 设 想 。 目前 黄河 尾 闾 河段 主 槽 的 平滩 流 量 已 由 1 9 8 0年 的 5 0 0 0 m / s降 低 到 3 0 0 0 m / s ; 两 岸 还 有 3 5 %的堤 防不 能 达到 设 计 标准 。 风暴 潮 也 是 造 成三 角 洲 洪 水 风 险 的主 要 因 素 。 据近 2 0 0年 的 资料 统 计 , 三 角 洲 共 发 生 过 7次超 过 3 m 高 的
流量 时 , 在 西 河 口控 制断 面 的洪 水水位 不应 超过 1 2 1 T I , 否
则安 全将得 不 到保证 , 进 而需 采取 人工 改道措 施 。 从1 9 8 0年 开 始 进 行 的 黄 河 堤 防 建设 大 大增 大 了河 流的过流能力 , 改 善 了河 势 , 稳 定 了河 槽 ,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增 大 了河 槽 的 冲刷 , 减缓 了 河 床 的 抬 高 速 度 。 然而 , 所有 这 些措 施 依 然 无法 从 根本 上 解决 问题 , 当 前的 形 势
低洼地 区的倒 灌和对地下水 的入侵 。
1 黄 河 三 角 洲 面 临 的 洪 水 风 险
黄 河 三 角洲 通 常 是 指 以 宁海 镇 为 顶 点 , 北从 套 尔 河 口, 南到支脉沟 口, 面积约 6 0 0 0 k m 的扇 形 区域 。 该 区 域基本包 含了黄河从 1 8 5 5年 在 铜 瓦 西 改 道 , 夺 大 清 河
基于SPSS分析的流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为例
112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4.03Key words Yellow River delta; spatial form of villages; SPSS analysis; action mechanism黄河流域作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对象,对其流域的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村落空间形态及其结构演变的研究中,应用型研究居多,而定量分析的探索型研究较少,通过科学量化的方式,更能准确掌握村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
基于SPSS 统计学方法能够更科学地得出不同影响因子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且更直观地揭示内在的作用机制。
在《基于SPSS 分析下的南宁市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影响因子研究》中,李彦潼等通过统计学定量分析,总结出南宁市空间形态特征影响因子及其权重,直观反映出控制南宁空间形态演变因子的主次关系[1]。
在《基于SPSS 统计分析的河源客居形态研究》中,杨鑫等借助SPSS 的多元分析等方法,对河源客家民居建筑形态及其演变规律作出客观归纳[2]。
在《基于SPSS 分析的浙西传统民居院落空间尺度研究》中,谢成卓等对浙西传统民居院落空间的尺度开展定量分析,面向传统民居院落空间设计提出了合理的尺度的建议[3]。
在既有的流域村落研究中,对黄河三角洲流域的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形成机制的研究甚少。
再者,在村落空间形态影响因素研究方面缺少利用统计学的量化分析。
本研究参考已有研究,并结合黄河三角洲的实际情况,选取影响村落空间形态的指标,通过SPSS 分析结果,总结具有较高权重的指标对村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机制,以期为研究流域村落空间形态及作用机制提供借鉴。
摘要 流域环境特征对周边村落形态具有决定性影响,定量化研究有利于科学剖析村落形态的形成机制。
文章以黄河三角洲流域的村落为研究对象,选取45个典型村落并建立相应的指标数据库,分别对其进行可信度验证、方差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最终得出临村主干道数量、主干道与村落长轴夹角、林地影响下村落图形空缺率对村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最为显著。
区域规划:重构中国经济版图
21 0 0年 第 9期
黛
区 域 凝 划 ● 重梅
甘肃 省 张掖 市第 二 中学 (3 0 0 于 吉海 7 4 0)
去年以来 ,国务院以前所未有的高频率 ,先后将 l个区域的规划上升到国家层面 ,目的是推进区域协调 2 发展 ,促进经济平稳较 陕增长。它们是 : 中一天水经 关 济区 、海峡西岸经济区、横琴岛总体发展规划 、辽宁沿
有利于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探索新
南平 、宁德 ,浙江温 州 、丽 水 、衢 州 ,江 西上饶 、鹰 潭 、抚州 、赣州 ,广东梅州、潮州 、汕头 、揭阳 ,共计
2 个市 。总人 口约为6 0 ~ 0 0 O 0 0 8 0万人 ,预计建成后的经
路径 、提供新经验 ;有利于构建开放合作的新格局 ,推
国两制”的新区域。这一模式对弹丸之地的香港和澳门
地 纵 理横
“ 黄金海岸”。该区域规划主要内容有 :f - l f  ̄ ̄ E /城镇、 农村和生态空间布局 ,加快连云港 、盐城和南通三个中 心城市建设,集中布局临港产业 ,形成功能清晰的沿海 产业和城镇带 ;②重点加强沿海港 口群 、水利、交通和 能源 电网等重大基础设产业高级化、区域城镇化 、社会文明化。经济区以
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 、广东 、江西3 省的部分地区 ,包 括福建福州、厦门、泉州 、漳州 、龙岩 、莆田、三明、
好 、 自然条件优越 、人文历史深厚 、发展潜力较大的
地区。加快经济区建设与发展 ,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实
力 ,形成支撑和带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
一
二 、海 峡西 岸经 济 区
海峡西岸经济区 ,是指台湾海峡西岸 ,以福 建为 主体包括周边地区 ,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
中国区域经济布局 百度百科
中国区域经济布局百科名片中国区域经济布局根据新的发展观的要求,国家重新调整了区域发展的布局,目的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具体要求是: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逐步形成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目录中国经济“四大板块”十六个国家重点建设地区5个核心经济圈带中国“八大经济圈”中国“十大城市群”中国其他6大城市群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规划(13个)各区域经济中国经济“四大板块”十六个国家重点建设地区5个核心经济圈带中国“八大经济圈”中国“十大城市群”中国其他6大城市群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规划(13个)各区域经济•其他旧版参考资料展开编辑本段中国经济“四大板块”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
编辑本段十六个国家重点建设地区1、辽宁中南地区。
重点发展钢铁工业和门类齐全的重型机电设备制造业等。
2、京津唐地区。
加强机械电子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3、山东半岛。
重点开发石油和海洋资源,加快石油化工和海洋产业的发展。
4、长江三角洲地区。
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三角洲地区。
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等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5、闽南三角洲地区。
以发展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
6、珠江三角洲地区。
在目前接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
7 、海南、北部湾沿海地区。
具有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和一定的资源优势。
8 、红水河电力和有色金属基地。
本区域可建成全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9 、哈尔滨—长春地区。
本区主要抓好石化、汽车、机电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1 0 、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
重点开发煤、铝等资源,也是东部耗能产业的良好接纳地。
1 1 、长江干流中上游沿岸地区。
本区水陆交通方便,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发展水电、钢铁、有色金属、磷和盐化工业。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条例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05.30•【字号】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号•【施行日期】2023.08.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号)《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条例》已于2023年5月30日经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8月1日起施行。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年5月30日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条例(2023年5月30日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生态保护规划第三章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第四章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五章生态修复与污染防治第六章保障措施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保障生态安全,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黄河三角洲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域生态保护各类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黄河三角洲,是指以东营市垦利区宁海为顶点,北起徒骇河口、南至支脉沟河口的扇形区域。
第三条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要求,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量水而行、节水为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的原则。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协调机制,组织、协调推进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工作。
黄河三角洲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工作,应当将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统筹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
第五条黄河三角洲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公安、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应急管理、海洋渔业和黄河河务、气象等部门、机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相关工作。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情况简介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情况简介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基本情况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是以黄河历史冲积平原和鲁北沿海地区为基础,向周边延伸扩展形成的经济区域,包括东营、滨州两个市和潍坊北部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乐陵市、庆云县,淄博高青县,烟台莱州市,共涉及6个市的19个县(市、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2009年末常住人口982.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5014.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28.1亿元,分别占全省的16.9%、10.4%、14.8%、10.4%。
经过多年的开发与保护,黄河三角洲已经具备了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基础。
一是土地资源优势突出。
拥有未利用地近800万亩,浅海面积1500万亩,黄河冲积每年还可为这里新造土地1.5万多亩。
具有吸引要素集聚、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独特优势。
二是地理区位条件优越。
黄河三角洲位于京津冀都市圈与山东半岛的结合部,和辽宁沿海经济带隔海相望,处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产业向北梯次转移的中间地带。
具有吸引各方投资、加快开放开发的战略区位优势。
三是自然资源较为丰富。
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达50亿吨和2300亿立方米,地下卤水静态储量约135亿立方米,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和最大的海盐和盐化工基地。
风能、地热、海洋等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四是产业发展基础较好。
初步形成了一批竞争力较强的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知名品牌。
原油产量占全国的15%,纺织生产能力占全国的17%,黄金加工量占全国的32%,原盐产量占全国的37%,石油装备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40%,溴素产量占全国的85%。
拥有中国石油大学等著名高校和一批国家级石油科研开发机构,科研实力比较雄厚。
五是生态系统独具特色。
黄河三角洲处于大气、河流、海洋与陆地的交接带,是典型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物种资源丰富,具有大规模发展生态种植业和养殖业、开展动植物良种繁育、培育生态产业链、发展生态旅游的优越条件。
黄河重点生态区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
黄河重点生态区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黄河重点生态区域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8个省(区),包括1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即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四川的若尔盖草原湿地、甘肃的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青海的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纳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
作为黄河流域和“两屏三带”中的黄土高原生态屏障所在区域,既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也是天然生态屏障,对于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然生态状况该区域大部分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带,黄河川流而过,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地貌以山地、丘陵、高塬为主,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
黄河是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是淮河和海河流域的分水岭,天然年径流量为535亿立方米,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
黄土高原地区大部分为黄土覆盖,平均厚度50—100米,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集中、覆盖厚度最大的区域,黄土土质疏松、脱水固结快、易于侵蚀崩解,除黄绵土外,还有褐土、黑垆土、风沙土、灰漠土等土壤类型。
本区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丰水年和干旱年降水量相差2—5倍,年降水量在150—750毫米,时间和空间分布十分不均。
区域内植被覆盖率低,天然次生林和天然草地面积少,主要分布在林区、土石山区和高地草原区。
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野生植物资源约1200余种,野生动物资源310余种。
二、主要生态问题本区域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面积大、类型多、程度深,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生态系统不稳定。
上游局部地区生态系统退化、水源涵养功能降低,部分支流干涸断流、湿地萎缩,土地荒漠化、沙化程度较深,人类活动干扰导致植被破坏、天然草原不同程度退化,早年建成的防护林因缺水和沙化出现较为严重退化,生态防护功能持续下降;中游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约2137万公顷水土流失面积亟待治理,尤其是786万公顷的多沙粗沙区和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对下游构成严重威胁;下游生态流量偏低、一些地方河口湿地萎缩,水沙关系不协调,造成河道淤积,形成地上悬河。
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Shandong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 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有利于按照以人为本的理 念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 距;有利于引导经济布局、城镇建设、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 能力相适应,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有利于从 源头上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应
本规划推进实现主体功能区主要目标的时间是 2020年,规 划任务是更长远的,实施中将根据形势变化和评估结果适时调整 修订。
党的十七大要求到2020年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十八大提出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 知》(国发 〔2010〕46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主体 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鲁政办发 〔2007〕68号)对编制规划提 出了具体要求。
资 源 。 山 东 省 土 地 面 积 仅 占 全 国 土 地 总 面 积 的 1.6% , 居 全 国 第 19 位 , 土 地 资 源 总 量 较 小 。 水 资 源 相 对 匮 乏 , 全 省 多 年 平 均年降水量 为 676.5 毫 米,多 年 平 均 水 资 源 总 量 为 303 亿 立 方 米。黄河水是山东主要的可利用客水资源,一般来水年份可引用 水 量 70 亿 立 方 米 。 海 洋 资 源 得 天 独 厚 , 近 海 海 域 占 渤 海 和 黄 海 总面积的37%,滩涂面积占全国的 15%,水产品产量多年居全 国 首 位 。 山 东 省 原 油 产 量 占 全 国 1/3, 是 全 国 重 要 的 能 源 基 地 之 一,胜利油田是国内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中原油田的重要采区 也在山东;煤炭资源丰富,兖滕矿区是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21.10.08•【文号】•【施行日期】2021.10.08•【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自然生态保护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2021年10月8日)目录前言第一章发展背景第一节发展历程第二节发展基础第三节机遇挑战第四节重大意义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主要原则第三节战略定位第四节发展目标第五节战略布局第三章加强上游水源涵养能力建设第一节筑牢“中华水塔”第二节保护重要水源补给地第三节加强重点区域荒漠化治理第四节降低人为活动过度影响第四章加强中游水土保持第一节大力实施林草保护第二节增强水土保持能力第三节发展高效旱作农业第五章推进下游湿地保护和生态治理第一节保护修复黄河三角洲湿地第二节建设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第三节推进滩区生态综合整治第六章加强全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第一节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第二节科学配置全流域水资源第三节加大农业和工业节水力度第四节加快形成节水型生活方式第七章全力保障黄河长治久安第一节科学调控水沙关系第二节有效提升防洪能力第三节强化灾害应对体系和能力建设第八章强化环境污染系统治理第一节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第二节加大工业污染协同治理力度第三节统筹推进城乡生活污染治理第四节开展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第九章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第一节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第二节进一步做优做强农牧业第三节建设全国重要能源基地第四节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第十章构建区域城乡发展新格局第一节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沿黄城市群第二节因地制宜推进县城发展第三节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第十一章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第一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第二节构建便捷智能绿色安全综合交通网络第三节强化跨区域大通道建设第十二章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第一节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第二节深入传承黄河文化基因第三节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第四节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第十三章补齐民生短板和弱项第一节提高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第二节加快教育医疗事业发展第三节增强基本民生保障能力第四节提升特殊类型地区发展能力第十四章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第一节完善黄河流域管理体系第二节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第三节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第四节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第五节健全区域间开放合作机制第十五章推进规划实施第一节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第二节强化法治保障第三节增强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第四节完善规划政策体系第五节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前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就三江源、祁连山、秦岭、贺兰山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改良分区
黄河三⾓洲盐碱地改良分区黄河三⾓洲盐碱地改良分区 研究区不同地点受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壤条件、⼟地利⽤⽅式等影响,⼟地盐碱化的⾃然和社会因素的组合⽅式不同,⼟地盐碱化的程度、成因从⽽有差异,不同成因的盐碱地其需要的改良⽅法和措施有别。
遵循我国盐碱⼟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根据黄河三⾓洲⼟地盐碱化的程度、数量、分布、地域差异和发展⽅向,确定研究区盐碱地治理的基本原则是:全⾯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采取量⼒⽽⾏,先易后难的战略步骤。
盐碱地改良分区是因地制宜进⾏盐碱地治理的前提。
盐碱地改良分区图和改良亚区划分图如下:盐碱地改良分区图盐碱地改良亚区划分图盐碱地分区治理对策 1 各区治理对策 1.1易改良区Ⅰ易改良区分两部分:⼀部分位居南部的⼭前倾斜平原区,⾯积68711hm2,占总⾯积的8.8%,分布的⼟壤类型较多,有褐⼟、潮褐⼟、⽯灰性砂姜⿊⼟、潮⼟和盐化潮⼟;另⼀部分分布在西部黄河三⾓洲的扇顶,⾯积122900 hm2,占总⾯积的15.7%,分布的⼟壤主要是盐化潮⼟和潮⼟。
本区远离⼤海,地下⽔埋深超过了临界深度,基本上不受盐碱化的威胁,形成历史较早,耕作历史悠久,是黄河三⾓洲主要的农业区。
本区防治⼟壤盐碱化的主要措施是节⽔灌溉和注意培肥。
特别是节⽔灌溉具有链动作⽤,不仅能使灌溉农⽥达到⾼产稳产,⽽且可⽤节省来的⽔去浇灌其它因缺⽔得不到利⽤和治理的⼟地。
对防⽌区域地下⽔位抬⾼,促进地势较低地区的⼟壤改良具有⾮常重要的作⽤。
因此节⽔灌溉是本区甚⾄整个黄河三⾓洲国⼟整治的关键。
1.2较难改良区Ⅱ较难改良区也分两部分:主体部分位于易改良区外侧,⾯积250256 hm2,占总⾯积的31.9%;另有⼀⼩块位于黄河三⾓洲的西侧,⾯积14420 hm2,占总⾯积的1.8%。
本区分布的⼟壤主要是盐化潮⼟、盐⼟和潮⼟。
本区由于低势较低平,地下⽔埋藏浅,地表⽔汇集,旱、涝、盐害并存,是盐碱地治理的重点所在。
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黄河在山东利津县以下冲积而成的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三角洲。
HuangHe Delta黄河三角洲简称黄三角简介1855年以後,黄河在山东利津县以下冲积成的三角洲。
以利津为顶点、北到徒骇河口、南到小清河口、主体在山东省东营市境内的呈扇状三角形的地区,面积5,450平方公里。
地面平坦,在海拔10公尺以下。
三角洲顶部和中部土壤脱盐较好,已成为农耕区。
高程4公尺以下的沿海低地地下水位高,土壤盐渍化强,大部仍为荒地。
入海的泥沙约有4 0%在口门附近淤积,形成河口的沙嘴及其两侧的烂泥湾。
烂泥湾内水深1∼2公尺,浮泥受潮水冲淤漂游不定,鱼饵特别丰富,是鱼类产卵的良好场所。
广义的指北至中国天津市、南至废黄河口、西起河南省巩义市以东黄河冲积泛滥地区;狭义的指1855年以后,黄河在山东省利津县以下冲积成的三角洲。
海拔4米以下的沿海低地,地下水位高,土壤盐渍化严重,大部仍为荒地。
入海的泥沙约有4 0%在河口附近淤积,形成拦门沙、沙嘴及其两侧的烂泥湾。
海岸线平缓。
黄河尾闾由于泥沙淤积,河床变高,排洪不畅,或凌汛冰塞壅水或人为原因,入海水道经常改变,平均约8年改道一次。
自185 5年,已知南半部大致有16次,北半部有10次,平均约8年改道一次。
现在的黄河入海口是1976年5月形成的。
三角洲位于地壳长期下沉区,第三纪即有石油形成。
滔滔黄河,奔腾东流,挟带着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
在入海的地方,由于海水顶托,流速缓慢,大量泥沙便在此落淤,填海造陆,形成黄河三角洲。
黄河从1855年在兰考铜瓦厢决口北徒,由原来注入黄海改注入渤海,经过百年来的沧海变化,才塑造出这个近代三角洲。
黄河口位于渤海湾与莱洲湾之间,是一个陆相弱潮强烈堆积性的河口,其特点是水少沙多,泥沙大部分不能外输。
据水文资料记载,黄河口多年平均径流量42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12亿吨,由于潮流弱,搬运能力差,使约40%的入海泥沙在河口和滨海区“安家落户”。
目前我国的13个区域经济规划
目前我国的13个区域经济规划1 珠三角经济区2 海峡西岸经济区3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4 横琴岛总体发展规划5 关中―天水经济区6 辽宁沿海经济带7 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8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9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10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1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12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13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1 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9年1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从国家战略层面给予珠三角地区五大定位,即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凭借毗邻港澳地区的深度合作优势,现代服务业将得到优先发展,重点包括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外包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总部经济与旅游业。
到2020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60%。
2 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若干意见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要求将该地区建成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与文化旅游中心。
3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并要求,要把加快建设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与促进海域滩涂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作为发展重点,着力建设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沿海新型工业基地、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区与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将江苏沿海地区建设成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4 横琴总体发展规划2009年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横琴总体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将横琴建设成为"四基地一平台",即粤港澳地区的区域性商务服务基地、与港澳配套的世界级旅游度假基地、珠江口西岸的区域性科教研发平台与建设融合港澳优势的国际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国内区域规划总括
国内近几年来已上报国务院的区域规划1.珠江三角洲地区(2008年12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北部湾经济区(2008年1月16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6-2020)》在国务院获得通过。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主要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和玉林、崇左两个市物流中心“4+2”所辖行政区域组成,陆地国土面积 4.25万平方公里,2008年末总人口1300万人(不含玉林、崇左)。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3.海峡西岸经济区(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地域范围: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
发展战略:要求福建省发挥其独特的对台优势,加强两岸产业合作和文化交流,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要求将该地区建成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适应两岸直接“三通”的需要,提高发展保障能力等。
)4.横琴地区( 2009年 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为地处珠江口西岸,珠海市南部,与澳门一河之隔的横琴岛开发,描绘了一张总体发展蓝图。
横琴岛是珠海最大的海岛,面积106.46平方公里,处于“一国两制”的交会点和“内外辐射”的结合部,地理位置极为优越。
权威人士认为,绝佳的区位优势决定横琴必将成为推进粤港澳紧密合作的重点区域之一,承担起支持港澳繁荣稳定、为澳门拓展发展空间和支持其经济适度多元。
中国沿黄城市带规划现状及发展趋势
黄河(Yellow River),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河源至河口落差4830米,是中国第二、世界第五大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
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流域界于北纬32°至42°,东经96°至119°之间,南北相差10个纬度,东西跨越23个经度。
黄河流域内石山区占29%,黄土和丘陵区占46%,风沙区占11%,平原区占14%。
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7毫米。
黄河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发育了一批城市群带,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因此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称。
一、沿黄城市的总体布局情况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下,沿黄城市带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随着我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逐步实施,沿黄城市带在全国城市布局、重点经济区布局中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将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概况沿黄河流域自上而下逐步形成了一批群带,主要包括:以兰州、西宁为核心的兰西格城市带;以银川、吴忠为核心的宁夏沿黄城市带;以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包头为核心的呼包银榆城市带;以郑州、开封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以济南、青岛为核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
沿黄城市带同时也是沿黄经济带的主要支撑。
黄河流域共分布有39个地级市,其中有5个省会城市,具体参见下表。
黄河流域主要城市一览表省区沿黄城市有重要辐射关系的城市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西宁市格尔木市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兰州市、白银市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吴忠市、银川市、石嘴山市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山西省忻州市、吕梁市、临汾市、运城市太原市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渭南市西安市河南省三门峡市、洛阳市、济源市、焦作市、郑州市、新乡市、开封市、濮阳市山东省聊城市、泰安市、济南市、德州市、滨州市、淄博市、东营市青岛市(二)战略布局全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 资源高效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线,着力优化产业结 构,着力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核心竞争 力和综合实力,打造环渤海地区具有高效生态经济特色 的重要增长区域,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参与东北亚 经济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2.战略定位 立足山东半岛城市群,依托环渤海,面向东北亚,大力发 展循环经济,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全 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 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 3.发展目标 到2020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高 度融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 显著成效,形成竞争力较强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开放 型经济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率先建成经 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 。
区域规划——黄河三角洲
城规0801 孟文文、张婕妤 张立平、刘家宇 武玮珏、王 珍
黄河三角洲
• 黄河三角洲,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宁海为轴点, 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淄脉河口,向东撒开的扇状地 形,海拔高程低于15米,面积达5450平方公里。 三角洲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 充足,区内自然资源丰富。1991年时在此设立了 自然保护区,并于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以保护黄河口原生湿地生态系统和丹顶鹤、白 头鹤等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另外,资源丰富的黄 河三角洲,对于环渤海及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也 有着极大地经济价值。
(一)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 4.发展循环经济
•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建设全国重要的循环经 济示范区。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提高园区产业集聚能力,新建 工业项目要在园区布局建设,鼓励现有工业企业向园区转移, 实现集聚生产、集中治污、集约发展。推进国家循环经济试点 企业加快发展,发展一批新型环保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加强高效能、可循环技术研发,推广循环生产模式,加快化工、 电力、建材、轻工等行业技术改造,构筑生态环保产业链。推 进环境友好型产业集群发展,建设一批特色生态化工园区,推 动清洁生产,加快传统化工向低排放、可循环、精细化方向转 变。支持延伸石油化工产业链,综合利用海水、卤水和岩盐资 源,推进海水梯级利用、油盐化工产品接续利用等重大循环经 济项目建设。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提升炼化企业,加强与 国内外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合作,建设国内竞争力强的新型 化工基地。大力加强节能减排,加大节能技术研发和推广,突 出抓好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节能,加强能源生产、运输、消 费各环节的制度建设和监管,健全和落实节能评估审查制度。 加强环境准入管理,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全面推行工程减排、 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大力削减COD和SO2排放量。
• •
• •
• •
四、区域协调发展
• (一).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 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加大环 境保护力度,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进资源节约型、环 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1.推进生态工程 加强生态林、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重要地质遗迹、 湿地、草地、滩涂和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维护生物多 样性和植物原生态,恢复和增强生态服务功能。加强沿 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完善基干林带,实施泥质海岸 防护林封育试点。构筑近海生态防护屏障,促进渤海湾 生态环境改善。加快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和农田林网建 设,因地制宜推进连片成片造林,推行林经间作和枣粮 间作。实施城乡绿化和水系整治,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 设,建设优良人居生态环境。加强对水源地保护区、矿 区地面塌陷区、落地油污染区、海(咸)水入侵区等生态脆 弱区和水土流失、海沙开采退化区的综合治理。适度增 加黄河口生态用水指标,保持河口地区生态平衡。逐步 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设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 护区,实施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修复示范工程。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圈
• • • 2.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作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升产业整体素质, 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1)高技术产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产 业,培育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食品、海洋工程材料、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洋高技 术产业,加快形成一批高成长、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核心产品,建设以新型油田化学品、盐化工为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2)装备制造业。着力提高系统设计、加工制造、系统集成和关键总成技术整体水 平,壮大产业规模,培育优势品牌,形成技术先进、竞争力强的装备制造业体系。 (3)轻纺工业。加快装备更新、工艺革新和产品创新,严格控制污染,提升纺织、 造纸工业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建设全国重要的轻纺工业基地。 (4)生物产业。开发耐盐碱转基因植物新品种,开发生物药物及治疗肿瘤、心脑血 管、老年病等新型高效药物,建设中药种植GAP、生产过程GMP标准化体系。 (5)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热超导、电子、无机传热、环保、高分子等新材料产业 。 (6)设备制造业。发展风力发电、电厂脱硫、海水淡化、燃气发电、地热利用等配 套设备制造业。 (7)轻纺。建设滨州、东营、淄博高青纺织家纺服装产业基地,发展寿光、广饶生 态造纸业。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圈
• ◆高效生态经济圈
•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 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省 的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 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共 涉及十九个县(市、区),总面积 二点六五万平方公里,占山东 全省面积的六分之一;总人口 约九百八十五万人,约占全省 总人口的近十分之一。该区域 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 条件优越,自然资源较为丰富, 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 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 经济的良好条件。
三、空间布局
• 依据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考虑生态 保护、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优化空间结构,形成核心 保护区、控制开发区和集约开发区合理分布的总体框架 。 1.核心保护区 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和海岸线自然保护 带,约占区域面积的14%左右。要严格限制各类开发建 设活动,稳定生态系统结构,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 务功能,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2.控制开发区 主要包括沿海岸线的浅海滩涂、高效生态农业区以及黄 河现行和备用入海流路。综合开发利用滩涂资源,因地 制宜发展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观光休闲农业等产业, 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强的特定区域,适度发展低 消耗、可循环、少排放的生态工业。 3.集约开发区 主要包括陆域沿海防潮大堤内以盐碱荒滩地为主的成块 连片未利用地和国家级及省级开发区、城镇建设用地, 是集聚产业、人口的重要区域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 重点开发空间。
(二)构建高效生态产业体系
• 按照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协调推进的要求,充分发 挥区位和资源优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 以高效生态农业为基础、环境友好型工业为重点、 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高效生态产业体系。 • 1.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 按照高效、生态、创新的原则,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和节水农业,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 。 • (1)绿色种植业。实施引进、试验、示范、繁育 与推广工程,推广立体高效农业、生物质能多层次 利用和多能互补等技术,积极发展耐碱、耐旱、节 水、优质、高产、生态、安全种植业。 • (2)生态畜牧业。发挥牧草资源丰富的优势,集 约化规模化发展奶牛、肉牛、肉羊、肉鸭等畜牧业 ,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建成一批特色养殖基地。 • (3)生态渔业。重点发展水产增殖业、健康养殖 业和精深加工,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和休闲渔业。
• •
(一)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 2.强化环境保护 •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标准 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强环境共同保护、 共同治理,切实提高环境承载能力。加快城市(镇) 垃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对已建成污染 处理设施的运行监管。加大工业治污力度,依法关 停超标排放企业,杜绝工业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以畜禽养殖污染、土壤污染、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治理为重点,有效控制农村面源 污染。加大重点河流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小流域综 合治理。完善生态环境监测预警和监督执法体系, 落实污染物减排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海洋 工程、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及海洋倾废的环境保护监 管,实施海洋环境监测预警预报工程。探索建立排 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市场。 • 3.集约节约利用资源 • 积极探索资源集约节约和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建 立完善资源开发保护长效机制,推进土地、水、矿 产和海域资源高效利用。
• • •
•
• •
(二)构建高效生态产业体系
•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 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 展消费性服务业,加快构筑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 业体系。 (1)现代物流业。依托交通枢纽、中心城市和重要货物集散地,完善物 流基础设施,建设一批特色物流园区和集散、存储、加工配送中心,重 点建设临港物流基地,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社会化的物流体系。 (2)生态旅游业。按照发展大旅游、开发大市场、建设大产业的要求,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资源整合,突出神奇黄河口、生态大 观园、梦幻石油城、黄河水城、武圣故里、宋代古城、世界风筝之都、 摩崖石刻、海岛金山寺、滨海渔盐、枣林等特色,开发生态观光、文化 会展、休闲度假、体育健身和古贝壳自然遗迹等产品。 (3)商务服务业。积极发展远程教育和医疗、数字及网络电视、数据处 理等新型信息服务业,规范法律、经济鉴证类服务,支持发展投资与资 产管理、市场调查、工程和管理咨询、资信服务等服务业,鼓励发展专 业化工业设计,积极发展服务外包。
•
• •
•
机遇挑战
• 当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面临着良好机遇。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国内合作 交流不断加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为黄河三角洲壮大 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发展水平提供了有利条件;国家高度 重视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加大对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 支持和指导,为黄河三角洲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 政策环境;我国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关 键时期,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黄 河三角洲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 有的机遇。 同时,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 问题仍然存在,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的任务繁重,发展高效生态经济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港口建设规模较小、功 能较弱、配套能力不强,缺少疏港铁路及与周边区域连 接贯通的干线铁路,内联外接的高速公路网络尚未形成; 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传统农业比重大,工业技术含量偏 低,服务业发展滞后;成陆时间较短,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淡水资源相对贫乏,近海地区生态保护及堤防修复压 力较大;大企业嵌入式特征明显,开放型经济发展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