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代烃醇教学设计
2019届一轮复习苏教版 卤代烃和醇 教案
![2019届一轮复习苏教版 卤代烃和醇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fa51e204a1b0717fd5dd37.png)
【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卤代烃和醇二. 教学目标1. 了解卤代烃的典型代表物的结构与性质特点,掌握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和取代反应的原理和条件;2、了解醇的结构特点,并能对饱和一元醇进行系统命名,以乙醇为例,理解并掌握醇的性质与用途。
三. 教学重点、难点卤代烃和醇的结构特点与主要化学性质[教学过程]一、卤代烃:1、烃分子中的H 原子被卤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一系列有机物称为卤代烃。
物理通性:都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
氯代烷的沸点随烃基增大呈现升高的趋势;氯代烷的密度随烃基增大呈现减小的趋势。
如:溴乙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沸点38.4℃,密度比水大2、化学通性:卤代烃的化学性质通常比烃活泼,能发生许多化学反应。
①取代反应:CH 3Cl +H 2O −−→−NaOHCH 3OH +HCl (一卤代烃可制一元醇) BrCH 2CH 2Br +2H 2O −−→−NaOH HOCH 2CH 2OH +2HBr (二卤代烃可制二元醇) ②消去反应:BrCH 2CH 2Br +NaOH ∆−→−醇CH 2═CH —Br +NaBr +H 2O (消去1分子HBr ) BrCH 2CH 2Br +2NaOH ∆−→−醇CH ≡CH +2NaBr +2H 2O (消去2分子HBr ) 说明:2、卤代烃在发生消去反应的前提条件是:与卤原子所连碳原子相邻碳原子上有H 存在时,可发生消去反应;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生成取代基较多的烯烃,这样的烯烃对称,稳定,(扎依采夫规律)。
习惯上称为“氢少失氢”。
如:3、检验卤代烃分子中卤素的方法:⑴实验原理:R —X +H 2O ∆−−→−NaOHR —OH +HX HX +NaOH NaX +H 2OHNO 3+NaOH NaNO 3+H 2O AgNO 3+NaX AgX ↓+NaNO 3根据沉淀(AgX )的颜色(白色、浅黄色、黄色)可确定卤素(氯、溴、碘)。
⑵、实验步骤:①取少量卤代烃;②加入NaOH 溶液;③加热煮沸;④冷却;⑤加入稀硝酸酸化;⑥加入硝酸银溶液。
有机化学优质教案2:2.2.1醇教学设计
![有机化学优质教案2:2.2.1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d63d49581c758f5f71f6733.png)
第一课时醇【教材】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第55-60页)【课程标准】1.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
2.根据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认识加成、取代和消去反应。
【教材分析】本课是《有机化学基础》(鲁科版)第二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和酚》的第一课时。
在必修2学习了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的典型代表乙醇,前阶段学习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了解了官能团对于有机物性质的影响,本章第1节又学习了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对于乙醇的化学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节将醇的知识的学习从乙醇上升并扩展到醇类物质的学习,醇类物质是分子含有羟基的一类重要的烃的衍生物,了解醇的一般物理性质、用途和一些常见的醇。
知道醇的化学反应主要涉及分子中碳氧键和氢氧键的断裂。
【学情分析】学生在高一学了乙醇,对乙醇的性质有所了解,前面又学习了有机反应类型和烃的有关性质,初步了解了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为本节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高二学生具有视野开阔,思维敏锐,接受性强的特点,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综合能力。
【考纲要求】了解乙醇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了解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有机物结构,能熟练判断醇类物质,并能对简单的醇类进行命名。
2、根据乙醇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推断醇的化学性质。
3、以乙醇为例能较熟练书写醇的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习重点、难点】醇类的化学性质(取代、消去、氧化反应)【教学过程】[引言]在前面我们学习了烃,知道烃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我们还学习了卤代烃的有关性质,请同学们思考如下问题。
[投影]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乙烯与H2O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2.1—氯丙烷在NaOH溶液中水解生成什么物质?[问题]上述反应的有机产物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另一类烃的衍生物——醇。
高三化学高效课堂资料卤代烃、醇、酚教案
![高三化学高效课堂资料卤代烃、醇、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05943d0b1c59eef8c7b482.png)
高三化学高效课堂资料卤代烃、醇、酚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卤代烃、醇、酚、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2.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3.了解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4.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基础知识回顾】 一、卤代烃1、卤代烃的定义及官能团2、饱和卤代烃的性质 (1)物理性质①沸点:通常情况下,除CH 3Cl 、CH 3CH 2Cl 、CH 2===CHCl 等少数为气体外,其余为液体或固体。
a .比同碳原子数的烷烃沸点高;b .互为同系物的卤代烃,沸点随分子内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
②溶解性:水中难溶,有机溶剂中易溶;③密度:一般一氟代烃、一氯代烃比水小,其余比水大。
(2)化学性质。
①水解反应: a .反应条件: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
b .水解方程式为: R —X +NaOH ――→H 2O△R —OH +NaX(R —代表烃基); R —CHX —CH 2X +2NaOH ――→H 2O △R —CH(OH)—CH 2OH +2NaX 。
d .水解反应规律:ⅰ.所有卤代烃在NaOH 的水溶液中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ⅱ.多卤代烃水解可生成多元醇 ②消去反应: a .概念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H 2O 、HBr 等),而生成含不饱和键(如双键或三键)的化合物的反应。
b .反应条件: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加热。
c .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 —CH 2—CH 2—X +NaOH ――→醇△R —CH===CH 2+NaX +H 2O ;+2NaOH ――→醇△CH≡CH↑+2NaX +2H 2O 。
d .消去反应的规律ⅰ.两类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物。
例如:CH 2===CH —CH 2—CH 3(或CH 3—CH===CH —CH 3)+NaCl +H 2O 。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8章 有机化学(含选修) 第3节 卤代烃 醇与酚教学案 鲁科版-鲁科版高三选修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8章 有机化学(含选修) 第3节 卤代烃 醇与酚教学案 鲁科版-鲁科版高三选修](https://img.taocdn.com/s3/m/3fd2d0d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6.png)
第3节卤代烃醇与酚课标解读要点网络1.了解乙醇、苯酚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
2.掌握卤代烃的结构与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掌握取代、加成、消去等有机反应类型。
3.掌握醇、酚的结构与性质及应用。
4.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5.了解醇与卤代烃的相互转化。
卤代烃1.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及对环境的影响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官能团为—X(Cl、Br、I),饱和一元卤代烃的通式为H2n+1X(n≥1)。
(1)物理性质(2)卤代烃对环境的影响氟氯烃在大气平流层中会破坏臭氧层,是造成臭氧空洞的主要原因。
2.卤代烃的化学性质(1)水解反应①反应条件: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加热。
②C 2H 5Br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反应方程式为 C 2H 5Br +NaOH ――→H 2O△C 2H 5OH +NaBr 。
(2)消去反应 ①概念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H 2O 、HBr 等),而生成含不饱和键(如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化合物的反应。
②反应条件: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
③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 3CH 2Br +NaOH ――→醇△CH 2===CH 2↑+NaBr +H 2O 。
④+2NaOH ――→醇△CH ≡CH ↑+2NaBr +2H 2O 。
提醒:卤代烃中所含卤素原子的检验 R —X ―――――→NaOH 水溶液△R —OH ―――――――――→稀硝酸酸化(中和过量的NaOH)NaX⎩⎪⎨⎪⎧假设产生白色沉淀,那么卤素原子为氯原子假设产生淡黄色沉淀,那么卤素原子为溴原子假设产生黄色沉淀,那么卤素原子为碘原子(3)卤代烃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比较 反应类型 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 反应条件 强碱的水溶液、加热强碱的醇溶液、加热断键方式反应本质 和通式卤代烃分子中—X 被水中的—OH 所取代,生成醇; R —CH 2—X +NaOH ――→H 2O△R —CH 2OH +NaX相邻的两个碳原子间脱去小分子HX ;+NaOH ――→醇△+NaX +H 2O应用引入—OH ,生成含—OH 的化合物消去HX ,生成含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注意:消去反应的卤代烃的结构应具备连接卤素原子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即。
卤代烃(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卤代烃(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525f09769dc5022abea0003.png)
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专题4 烃的衍生物第一单元卤代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学习者主动接受刺激、积极参与和积极思维的过程。
学习是要依靠学习者的主观构造作用,把新知识同化到他原有认知结构当中,使原有认知结构重新构建。
《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化学教学中,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的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方法。
高中化学新课程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尝试进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营造一个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
本课设计以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主动的、探究的、合作式的学习方法,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的作用放在适时地向学生提供材料和教给获取材料的方法上,并对难点问题进行引领性分析,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用的教与学关系。
二、教材分析烃和烃的衍生物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烃的代表物的分子结构、性质、制法和应用,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是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
烃的衍生物知识在烃与糖类、蛋白质和高分子之间起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在有机合成中,烃的衍生物常是重要的中间体。
卤代烃属于烃的衍生物,处于专题4烃的衍生物的第一单元,本单元内容在烃与烃的衍生物知识体系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卤代烃是一类结构比较简单的烃的衍生物,它往往是由烃合成其他衍生物的中间体,或由单官能团向多官能团转变的中间体,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卤代烃的学习对以后有机物的合成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的内容:引言部分是卤代烃的定义及分类;二是卤代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三是卤代烃的性质。
第二部分不但介绍了卤代烃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也介绍了卤代烃对环境造成的危害(DDT的富集和氟氯烃对臭氧层的破坏),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三部分是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及通过溴乙烷的水解反应、消去反应学习,归纳总结出官能团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苏教版化学一轮精品教学案:卤代烃醇酚
![苏教版化学一轮精品教学案:卤代烃醇酚](https://img.taocdn.com/s3/m/f0599f770029bd64793e2c64.png)
—第4讲 卤代烃 醇 酚[考纲要求] 1.了解卤代烃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了解卤代烃与其他有机物的相互联系。
3.以乙醇为例,掌握醇羟基的性质及主要化学反应。
4.了解醇类的结构特点和乙醇在生活生产中的主要用途。
5.通过乙醇和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掌握消去反应的实质并会判断反应类型。
6.以苯酚为例,掌握酚类的性质及主要化学反应。
7.了解酚类物质的结构特点及用途。
8.理解官能团的概念,理解有机物分子中各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考点一 卤代烃 1.概念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
2.结构特点卤素原子是卤代烃的官能团。
C —X 之间的共用电子对偏向________,形成一个极性较强的共价键,分子中________键易断裂。
3.分类 卤代烃错误! 4.饱和卤代烃的性质 (1)物理性质1沸点:比同碳原子数的烷烃沸点要高; 2溶解性:水中____溶,有机溶剂中____溶;3密度:一般一氟代烃、一氯代烃比水小,其余比水大。
(2)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R —X +NaOH 错误!____________(R 代表烃基); R —CHX —CH 2X +2NaOH 错误!______________。
2消去反应:R —CH 2—CH 2—X +NaOH 错误!______________或R —CH 2—CH 2—X 错误!______________;CH 2XCH 2X +2NaOH 错误!____________。
5.检验卤代烃分子中卤素的方法 (1)实验方法 RX 错误!错误! 错误!(2)实验说明1加热是为了加快卤代烃的反应速率。
2加入稀硝酸酸化,一是为了中和过量的NaOH ,防止NaOH 与AgNO 3反应产生沉淀,影响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AgX 沉淀质量的称量;二是检验生成的沉淀是否溶于稀硝酸。
Br △ 3量的关系:R —X ~NaX ~AgX↓,1 mol 一卤代烃可得到1 mol AgX (除F 外)沉淀,常利用此关系来定量测定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含量。
一中高中化学上学期第7周教学设计(卤代烃)(2021学年)
![一中高中化学上学期第7周教学设计(卤代烃)(2021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3ac338a2cf84b9d529ea7ac0.png)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上学期第7周教学设计(卤代烃)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上学期第7周教学设计(卤代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上学期第7周教学设计(卤代烃)的全部内容。
卤代烃学习 目标 1.了解卤代烃的分类方法 2。
了解卤代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卤代烃的用途。
3.通过对卤代烃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破坏的讨论,初步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4.通过对1—溴丙烷主要化学性质的探究,学习卤代烃的一般性质。
5。
认识消去反应的特点,能判断有机反应是否属于消去反应. 重、难点 重点:卤代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难点: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学习环节和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反思第三节 卤代烃一、定义:二、分类:三、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练习:写出下列物质同分异构体的数目3CH Cl __________ 25C H Cl __________37C H Cl ﻩ__________49C H Cl __________242C H Cl ﻩ__________362C H Cl ﻩ__________四、物理性质:(1)沸点:(2)密度:(3)溶解性:五、溴乙烷:(1)分子式__________结构式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官能团__________。
核磁共振氢谱:(2)物理性质:纯净的溴乙烷是__________,沸点为38。
4℃,密度比水__________,__________于水,__________于乙醇等多种有机溶剂。
《第三节 卤代烃》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
![《第三节 卤代烃》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https://img.taocdn.com/s3/m/3eba213981c758f5f71f6747.png)
《卤代烃》教案1.教材分析卤代烃知识是继化学必修2中醇、乙酸等烃的衍生物之后的又一重要的烃的衍生物,它们均以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熟悉的物作为背景。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将学习内容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关注生活中化学知识的热情,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化学与人类健康之间的意义。
从教学内容上看,“了解卤代烃的概念和分类”、“了解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并掌握其化学性质”、“理解溴乙烷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极其反应条件”为内容标准,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培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为主,教学目标不要定位过高。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必修2学习了醇、乙酸等烃的衍生物的知识,卤代烃也是一类重要的烃的衍生物,是联系烃和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物质,在高考中也占居非常重要地位。
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看,学生对本课时学习的主要困难应在于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设计与操作上,学生可能的学习策略是假设、讨论和实验探索方式为主。
因此,在进行本课学习时,可以借鉴以前的方法,进一步运用学习醇、乙酸等烃衍生物的方法,指导本节知识的学习。
3.教学目标3.1知识与技能⑴通过比较了解卤代烃的概念和分类⑵了解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并掌握其化学性质⑶理解溴乙烷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极其反应条件3.2过程与方法通过溴乙烷中C-X键的结构特点,结合其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体会结构和性质的相互关系;通过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3.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用化学视角观察生活。
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溴乙烷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难点:实验探究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突破方法:实验探究法,问题组教学法,查阅资料等5.课前准备5.1学生准备查阅资料,了解塑料管、不粘锅涂层的成分,以及臭氧层空洞形成的原因与危害。
5.2教师准备⑴设计并指导学生完成课题⑵研究大纲⑶制作教案、学案、课件⑷实验所需仪器和试剂6.教学过程。
经典《卤代烃》教学设计.docx
![经典《卤代烃》教学设计.docx](https://img.taocdn.com/s3/m/32520c06fd0a79563d1e724a.png)
第三节《卤代烃》教学设计北大附中杨永成一、教材分析:卤代烃是重要的烃的衍生物,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中间体,其本身也有重要的用途。
本节知识在有机化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也是高考有机化学的考查重点。
本节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卤代烃及溴乙烷重要性质的教学,第二课时巩固学生对卤代烃重要性质的掌握,了解卤代烃的用途与危害。
本教学设计针对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卤代烃的概念、分类和物理通性;2.掌握溴乙烷水解反应、消去反应的本质及实验;3.能正确书写水解、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溴乙烷中 C-X 键的结构特点,结合其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体会结构和性质的相互关系;通过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卤代烃的分类及重要物理性质,培养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特点的思想;2、通过学生对溴乙烷化学性质的学习,从而掌握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由局部到整体”哲学思想。
3、通过溴乙烷水解反应与消去反应的实验,激发同学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同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卤代烃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本质;2、溴乙烷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实验操作及溴离子的检验.难点:卤代烃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本质四、教学过程教活学生活意【提】什么是代通已学的有机化学知的掌握,推断代的定,熟悉代并写在学案上。
【提】我所学的代有哪些思考回答:一甲、二甲、【提】判断 PPT 上得四种物是否属仿、四化碳、溴苯⋯⋯判断哪些物是代于代思考回答了解代的制取,复巩固【提】代是否都通取代反固旧知生成思考回答并写方程在学案上写出分由取代、加成、炔加成、芳香取代生成代的反了解代的分完成填空【填空】根据上面所写的制取代的方程,把代入相【解】解代的重要物理性【展示】展示乙用途片【引入并解】解溴乙的构,明溴乙属于极性分子,它与乙构的区。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鲁科版):卤代烃 醇 酚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鲁科版):卤代烃 醇 酚](https://img.taocdn.com/s3/m/8cbf0a0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14.png)
第57讲 卤代烃 醇 酚[复习目标] 1.了解卤代烃的组成、结构特点,掌握卤代烃的性质,能利用卤代烃的形成和转化进行有机合成。
2.能从结构的角度辨识醇和酚,了解重要醇、酚的性质和用途。
3.能从官能团、化学键的特点及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分析醇和酚的反应规律,并能正确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考点一 卤代烃1.卤代烃的概念(1)卤代烃可以看作烃分子中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
通式可表示为R —X(其中R —表示烃基)。
(2)官能团是碳卤键。
2.卤代烃的物理性质(1)沸点:比同碳原子数的烃沸点要高。
(2)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
(3)密度:一般一氟代烃、一氯代烃比水小,其余比水大。
3.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反应类型 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 反应条件 强碱的水溶液加热强碱的醇溶液加热断键方式化学方程式RCH 2X +NaOH ――→水△RCH 2OH +NaX RCH 2CH 2X +NaOH ――→醇△RCH==CH 2+NaX +H 2O 产物特征 引入—OH消去H 、X ,生成物中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特别提醒 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的结构条件①卤代烃中碳原子数≥2;②存在β-H ;③苯环上的卤素原子不能消去。
4.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 (1)检验流程(2)加入稀硝酸酸化是为了中和过量的NaOH ,防止NaOH 与AgNO 3反应,产生棕褐色的Ag 2O 沉淀。
5.卤代烃的获取(1)不饱和烃与卤素单质、卤化氢等的加成反应 CH 3—CH==CH 2+Br 2―→CH 3CHBrCH 2Br ;CH 3—CH==CH 2+HBr ――→催化剂;CH ≡CH +HCl ――→催化剂△CH 2==CHCl 。
(2)取代反应CH 3CH 3+Cl 2――→光照CH 3CH 2Cl +HCl ;+Br 2――→Fe +HBr ;C 2H 5OH +HBr ――→△C 2H 5Br +H 2O 。
高三化学卤代烃+醇的消去、取代反应教案
![高三化学卤代烃+醇的消去、取代反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11168faef8941ea76e058b.png)
卤代烃学习目标1.卤代烃的定义、用途及危害并能对其正确命名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消去反应与醇的消去反应的异同。
3.设计实验验证卤代烃中卤原子种类及消去产物;4.正确书写醇消去反应方程式及产物验证。
重点难点重点:水解反应、消去反应;卤原子种类及消去产物的验证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难点:规范书写卤代烃的命名、方程式的书写及实验中防干扰思想;1.化学性质:(1)CH2BrCH2Br与NaOH水溶液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检验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对以下操作进行排序__________。
①加AgNO3溶液②加NaOH溶液③加热④加硝酸至溶液呈酸性Ⅰ④操作的目:_____________________Ⅱ此实验要控制水浴加热,其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解反应完全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
(3)1,2-二溴乙烷的消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五42页图2-18中水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思考:为探究一溴环己烷( )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的是水解反应还是消去反应,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甲: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稀硝酸中和NaOH,然后再滴入AgNO3溶液,若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溴水,若溶液颜色很快褪去,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颜色变浅,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以上三种分析是否合理,说明原因2.醇的消去反应:(1)2-甲基-2-丙醇消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备乙烯(选五51页)①:=3:1 烧瓶中溶液颜色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性。
[成套]高中化学竞赛辅导教案.第18讲.卤代烃醇
![[成套]高中化学竞赛辅导教案.第18讲.卤代烃醇](https://img.taocdn.com/s3/m/39b52dd4581b6bd97e19ea38.png)
第十八讲卤代烃醇主要考查点:1.卤代烃的的化学性质2.乙醇的化学性质重难点点拨:1.烃的衍生物与官能团⑴ .烃的衍生物:在有机化合物里,烃分子中的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从结构上都可以看成是由烃衍变而来的,所以叫烃的衍生物。
⑵ .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的化学特性的的原子或原子团。
常见的官能团:碳碳双键、三键、卤素原子 ( — X)、羟基 ( — OH)、羧基 ( —COOH)、硝基 ( —NO2) 、醛基 ( — CHO)。
2.溴乙烷⑴ .溴乙烷的结构⑵ .溴乙烷的物理性质溴乙烷是色液体,沸点是,密度比水(大或小)。
⑶.溴乙烷化学性质:①溴乙烷取代反应:②溴乙烷消去反应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 HX 等),而生成不饱和(含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2.卤代烃⑴ .定义: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根据卤素原子种类分: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等根据卤素原子个数分: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⑵ .分类饱和卤代烃根据烃基种类分不饱和卤代烃芳香卤代烃⑶.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和命名例 1.①写出 C4H9Cl 的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命名。
②一氯丁烯( C4H7Cl )有几种同分异构体?例 2.分子式为 C3H6Cl 2的有机物,发生一元氯代反应后,可生成 2 种同分异构体,则原 C3H6 Cl 2应是A. 1,3—二氯丙烷B.1,1—二氯丙烷C.1,2—二氯丙烷 D .2, 2—二氯丙烷⑷物理性质:①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②一氯代烷沸点相同碳原子数:支链越多,沸点越低不同碳原子数:碳原子数越多,沸点越高。
③一氯代烷密度均小于1(即小于水)例 3.下列物质沸点最高的是A. 1—氯戊烷B. 2—氯丁烷C.2—甲基— 2—氯丙烷D.1—氯丙烷⑸化学性质:①水解反应:写出1- 氯丙烷和2- 氯丙烷分别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例 4.要证明氯乙烷中氯元素的存在可进行如下操作,其中顺序正确的是①加入 AgNO3溶液②加入 NaOH溶液③加热④加蒸馏水⑤冷却后加入 HNO3酸化⑥加入 NaOH 的乙醇溶液A.④③①⑤B.②③⑤①C.④③①D.⑥③⑤①②消去反应:试写出1- 氯丙烷和2- 氯丙烷分别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发生消去反应的卤代烃结构要求:发生消去反应的卤代烃结构要求:例 5.由 2—氯丙烷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时,经过的反应为A.加成—消去—取代B.消去—加成—取代C.取代—消去—加成D.取代—加成—消去例 6.写出实现下列转化的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2025高中化学教案】 第九章 有机化学基础 第4讲 卤代烃 醇 酚
![【2025高中化学教案】 第九章 有机化学基础 第4讲 卤代烃 醇 酚](https://img.taocdn.com/s3/m/8265e6a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6.png)
第九章 有机化学基础 第4讲 卤代烃 醇 酚课标要求核心考点五年考情核心素养对接1.认识卤代烃、醇、酚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性质、转化关系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知道醚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
2.能够列举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典型代表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3.能描述和分析卤代烃、醇、酚的典型代表物的重要反应,能书写相应的反应式。
4.能基于官能团、化学键的特点与反应规律分析和推断含有典型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卤代烃 2023年6月浙江,T10;2021湖南,T13;2021上海,T9;2021年6月浙江,T7;2019全国Ⅰ,T9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烃的衍生物的多样性,能从官能团角度认识烃的衍生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转化关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依据官能团、化学键的特点对陌生有机物的性质进行精准预测;能结合已知信息对烃的衍生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反应进行推断醇 酚2023年1月浙江,T9;2023湖北,T4;2023海南,T12;2023江苏,T9;2022山东,T7;2022湖北,T2;2022年6月浙江,T15;2021全国乙,T10;2021河北,T12;2021福建,T2;2021北京,T1;2021辽宁,T6;2021重庆,T5;2020全国Ⅰ,T8;2020山东,T11;2020海南,T10;2019全国Ⅰ,T36命题分析预测1.选择题中常结合卤代烃、醇、酚典型代表物的结构与性质,考查陌生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非选择题中常结合有机合成和推断,考查烃的衍生物间的相互转化。
2.在考查烃的衍生物结构与性质时,可能会与化学反应原理深度融合。
3.在考查烃的衍生物间的转化与有机合成时,含氮衍生物会有所强化,从以前的“卤代烃和含氧衍生物”的综合深入到“卤代烃、含氧衍生物和含氮衍生物”的综合1.观点与视角(1)“结构决定性质”视角卤代烃中共价键的极性决定了卤代烃的化学活性及活性部位:碳骨架引入卤素原子后,形成极性较强的C —X 键(X 为卤素原子),且通过诱导效应增强了β-C 上C —H 键极性,极性的变化不仅使卤代烃的化学活性比相应的烃增强,还决定了卤代烃发生化学反应的活性部位。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鸭有机化学基础3第三单元卤代烃醇酚教案012337.doc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鸭有机化学基础3第三单元卤代烃醇酚教案012337.doc](https://img.taocdn.com/s3/m/8e53975af5335a8102d220bd.png)
第三单元 卤代烃 醇 酚1.掌握卤代烃、醇、酚的结构与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2.了解有机分子中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3.了解烃的衍生物的重要应用以及合成方法。
卤代烃[知识梳理]一、卤代烃1.卤代烃是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
通式可表示为R —X(其中R —表示烃基,X 表示F 、Cl 、Br 、I ,下同)。
2.官能团是卤素原子。
二、饱和卤代烃的性质 1.物理性质(1)沸点:比同碳原子数的烷烃沸点要高。
(2)溶解性:水中不溶,有机溶剂中易溶。
(3)密度:一般一氟代烃、一氯代烃比水小,其余液态卤代烃比水大。
2.化学性质 (1)水解反应R —X +NaOH ――→水△R —OH +NaX ; R —CHX —CH 2X +2NaOH ――→水△R —CH(OH)—CH 2OH +2NaX 。
(2)消去反应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H 2O 、HBr 等),而生成含不饱和键(如双键或叁键)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消去反应。
R —CH 2—CH 2—X +NaOH ――→醇△R —CH===CH 2+NaX +H 2O ;+2NaOH ――→醇△CH ≡CH ↑+2NaX +2H 2O 。
三、卤代烃的获取方法1.不饱和烃与卤素单质、卤化氢等的加成反应如CH 3CHCH 2+Br 2―→CH 3CHBrCH 2Br ,CH 3CHCH 2+HBr ――→催化剂,CH ≡CH +HCl ――→催化剂△CH 2===CHCl 。
2.取代反应如乙烷与Cl 2:CH 3CH 3+Cl 2――→光照CH 3CH 2Cl +HCl ,C 2H 5OH 与HBr :C 2H 5OH +HBr ――→△C 2H 5Br +H 2O 。
四、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 1.实验原理R —X +H 2O ――→NaOH △R —OH +HX HX +NaOH===NaX +H 2O HNO 3+NaOH===NaNO 3+H 2O AgNO 3+NaX===AgX↓+NaNO 3根据沉淀(AgX)的颜色(白色、浅黄色、黄色)可确定卤素原子种类(氯、溴、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卤代烃醇
【高考要求】
1.掌握卤代烃、醇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
2.能利用不同类型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设计合理路线合成简单有机化合物。
【解决问题】
问题一根据溴乙烷的结构特点理解其性质,掌握卤代烃的性质
1.根据溴乙烷的结构特点,完成下列问题:
(1)分子结构
结构简式:,官能团:。
(2)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水解反应)
条件:。
化学方程式为:或。
②消去反应
条件是。
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CH3CH2Br和NaOH的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机理,请你从结构上推测什么样的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并试举两例。
3.写出证明CH3CH2Br中溴元素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思考·领悟】
问题二根据乙醇的结构特点理解其性质,掌握醇的性质
1.根据乙醇的结构特点,完成下列问题:
(1)分子结构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
(
反应物及条件断键位置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
Na
HBr,△
O2(Cu),△
浓硫酸,170℃
浓硫酸,140℃
CH3COOH
(浓硫酸),△
2
3.根据乙醇的结构特点,请你从结构上总结什么样的醇能发生消去反应?实验室利用乙醇制取乙烯的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思考·领悟】
【典型例题】
1.膳食纤维具有突出的保健功能,是人体的“第七营养素”.木质素是一种非糖类膳食纤维.其单体之一——芥子醇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芥子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芥子醇分子中有两种含氧官能团
B.芥子醇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1mol芥子醇能与2mol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D.芥子醇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氧化、取代、加成
2.请你以1—氯丙烷为原料设计合理路线合成1,2—丙二醇(其他无机试剂任选),写出化学方程式。
【思考·领悟】
【反馈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N A
B.可以用蒸馏水除去溴乙烷中的乙醇
C.(CH3)3CCH2Br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
D.分子式为C4H10O,且能氧化为醛的醇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2.已知“瘦肉精”含有克伦特罗,其结构简式如下图。
下列有关克伦特罗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2H18ON2Cl2
B.该物质中不存在手性碳原子
C.该物质的分子中有8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D.该物质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加成反应、酯化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等
3.请你以甲苯为原料设计合理路线合成苯甲酸苯甲酯(其他无机试剂任选),写出化学方程式。
【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