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合集下载

18个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18个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18个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一览表附:文言虚词知识简介所谓文言虚词,指的是以下几种词:一、代词代替词、词组和句子的词。

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

常见的代词有——之、其、何。

二、介词: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

不能单独使用,它一定与所带的宾语组成介宾词组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

介词可根据功用分表处所的、表时间的、表原因的、表对象的、表凭借的、表被动的等六种。

使用频率高,用法比较复杂的介词有——于、以、为、因、与。

三、连词: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的词。

其本身无实在意义,但它可帮助我们认识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更准确地理解句意,连词可按其所表示的结构,逻辑关系进行归类。

连词所表示的关系包括:并列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承接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目的关系、假设关系、修饰关系。

常见的连词有——则、以、而、若、且。

四、副词对动作行为、性质状态在语气、程度、时间、范围等方面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

一般只能修饰形容词、副词等,不能修饰名词,常在句中作状语。

副词包括语气副词、时间副词、范围副词、程度副词、连接副词等。

常见的副词有——其、乃、且、则。

五、助词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份,只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词。

包括结构助词、语气助词、音节助词、语缀助词。

常见的助词有——所、也、者、之、乎。

六、兼词指一个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词性。

最常见的兼词有——“焉”(相当于“于是”“于之”等)、“诸”(相当于“之于”)、盍(相当于“何不”)。

“诸”、“盍”也称合音词。

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

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

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如下:一、而1.连词:(1)转折关系。

(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

(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

(3)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

(4)并列关系。

(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

(于是、就)例: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

(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目的关系。

(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假字: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

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动作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二、何1.疑问代词:(1)作宾语,“什么、哪里”。

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

例:大王来何操?(2)作谓语,“为什么”。

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

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3)作定语,“什么”。

何+名词。

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4)做主语,“什么”。

例:何谓阁子也?2.副词:(1)程度副词,“多么”。

何+形容词。

例:开国何茫然?(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

何+动词,位于句首。

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2)无何:不久、没多久。

(3)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拿什么、凭借什么”。

(4)何乃:怎能。

(5)何之:等于“之何”,译为“到什么地方”,此处“之”作动词“到”。

三、乃1.副词:(1)承接关系,“就、于是、才”。

例:度我入军中,公乃入。

(2)转折关系,“却、竟然、反而”。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词类,它们通常没有具体的实际意义,而是用来表示语气、体态、语法结构等方面的用词。

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
法如下:
1.了: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已经发生,也可以表示疑问、反问、感叹等
语气。

例如:“已而后知其所以然矣。

”、“自与先生辞,今三年矣。

”、“何事不伤人哉!”、“敷裘(fū)而辞了。

此干戈一也。


2.之:表示所属关系或方向性,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向”,
还可以表示动词的补充。

例如:“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
有坚忍不拔之志。

”、“直北之山”,“之言如君之语。


3.乎:表示疑问、反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呢”。

例如:“此之谓乎?”、“孔子受命于周而之昭公之时……君乎!”、“安
得其芳名之乎?”
4.而:连接并列词语、句子、动词与宾语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而且”、“却”。

例如:“一言而当之者,吾以穷久矣。

”、“病而后自既
至人皆死。

”、“敬告诸公,随便而言。


5.以:表示手段、目的、原因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为了”、“因为”。

例如:“以求利者群,以违天者少。

”、“以讹传讹。

”、“以怀先王之志”。

6.于:表示处所、方向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向”。

例如:“维何不”,“于今著之”,“君子之德于其所偶。


总之,文言虚词在文言文的表达中起到了连接词语、表示语气和调节句子结构等作用,对于准确理解和运用文言文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言文虚词13个用法(整理超全)

文言文虚词13个用法(整理超全)

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

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01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常考)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马说》)2.用作助词:a.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b.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何陋之有?(《陋室铭》)c.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

(常考)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3.用作动词:(常考)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其”字顺口溜: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常考)例:妻跪问其故。

2.活用为第一人称。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常考)例:其真无马邪?(《马说》)(一)用作疑问代词。

(常考)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文言文18个虚词的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用法一、介词的用法1. 于:表示处所、时间、方式等。

例如:“于乎!天地为之震荡。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2. 以:表示手段、原因、条件等。

例如:“以巧拙观彼旁人。

”(《庄子·秋水》)3. 为:表示目的、结果等。

例如:“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苏轼《赤壁引·并序》)4. 为于:表示谦虚或感慨。

例如:“孟子曰:‘吾私欲而能未可知也,曲成八节之曲,何令乎治世之政也!’”(《孟子·尽心上》)5. 自:表示起点或动作的来源。

例如:“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宋史·王安石传》)6. 至:表示到达某一状态或程度。

例如:“身至龙门,名垂青史。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二、副词的用法1. 忽:表示动作迅速或变化突然。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苏轼《赤壁怀古》)2. 宁:表示情绪平稳或安抚。

例如:“人言萧相国公宅僻,不省兵连祸在旦夕;此时忽为聪明正直可羡者者乎?”(《红楼梦》第二十五回)3. 复:表示行动返还原状或回复过去状态。

例如:“不见复关意,伫立故园心。

”(李商隐《登建康城西北隅望余亦王侍御房浣溪沙令紫台南山乡思杂咏且田园无寄虞州杨给事玉篇书以诗问之和贶》)4. 追:表示跟随、紧接或踪寻。

例如:“追风逐电舞弄清波。

”(孙洙《青门引·补章句过宋江席上话三娘得一幅天然真谛传口诀字字珠玑改千暌枕300】由黄冈冯林参议统制选所记安区毛珣先生奉读继有胡裁定)。

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

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

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之:(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③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2、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上枢密韩太尉书》(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满井游记》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

——《上枢密韩太尉书》(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者:(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隆中对》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总结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总结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总结一、之1、代词。

代指人、事、物。

2、助词①结构助词“的”。

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③宾语提前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④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⑤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

二、以1.介词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②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发生的根据、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根据”等。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把”、“拿”、“用”等。

2、作连词①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②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③有时相当于连词“而”,或者不译。

3、用作动词。

可译为“认为”。

4.特殊用法,通“已”,已经。

固以怪之矣。

1、副词。

“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未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2.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

“他(她)的”、“他们的”、“它(们)的”。

②第一人称代词“我”。

③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④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或者数代词。

其一犬坐于前。

四、而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之间的并列,承接、转折、修饰等关系。

五、于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

“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胜过”。

六.乃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就”、“于是”。

2、副词,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

3、用于判断句中,相当于“是”“就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4、作代词,译为“你、你的”。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注:如果前半句情况属实,则译为“虽然”;如果不确定,则译为“即使”。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之:指示代词,表示地点,时间和程度,意为“在此以后”。

例如:于是之后,他便离开了。

2.所:指示代词,表示所说的事物,用于指示上文或前文提到的事物,意为“说道的”。

例如:所谓的节俭就是节约和勤俭的意思。

3.其:指示代词,表示未曾提到的,或代替事物的代词,意思是“那”或“它”。

例如:其实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4.具:形容词,表示拥有特定属性或特质,意思是“有”。

例如:这
种做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5.以:介词,表示用,通常放在动词前,意思是“用”。

例如:以谨
慎的眼光审视问题。

6.致:介词,表示对事的影响,意思是“对…有影响”。

例如:致使
大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7.于:介词,表示状态,意思是“对…处于”。

例如:孩子们处于一
种无助的状态。

8.仍:副词,表示状态,意思是“仍然”或“还是”。

例如:他仍是
个孩子。

9.然:副词,表示结果,意思是“因此”或“所以”。

例如:他不服气,然后离开了。

10.者:名词后缀,用于表示人或事,意思是“…的人”或“…的事物”。

例如:发明者们在不断的改进其设计。

11.故:副词,表示结果,意思是“因此”或“所以”。

文言虚词字的用法总结

文言虚词字的用法总结

文言虚词字的用法总结一、文言虚词概述文言虚词是指在古代汉语中,用于构建表达方式和语气的一类辅助词。

它们没有具体的实际意义,但在文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文言虚词的使用使得文言文更加严谨、精细,给文章增添了韵味和特殊的美感。

下面将就常见的文言虚词进行总结。

二、表示转折关系的虚词1. 然而:用于表示转折或让步。

例如:“然而人以夙沮至,则不能相救矣。

”(《墨子·非儒墨》)2. 虽:表示让步,“虽有急!」(《左传·庄公十三年》),表达强调与否定。

3. 而:偏正关系、“不扬而有翼”。

如“其民去父兄而不复返者,十五年”(《管子·股肱之段》)。

三、表示程度强调的虚词1. 甚:用于程度副词前,加强修饰作用。

如“日夜孜孜求索,思之甚多。

”(《史记·淮阴侯列传》)2. 颇:表示偏向或程度较深。

如“非深思熟虑,不可颇任天下。

”(《汉书·陈平传》)3. 宜:表示适当、应该的意思。

如“今者.”四、表示目的或结果的虚词1. 以:表示以某种手段达到某种目的,也可表伴随。

“以守土地则存亡未定。

”(《中庸》)2. 乎:表目标对象.“子行三则乎耳”( 子行三次,都出自其口)。

五、表示方式和方向的虚词1. 如何:用于疑问句中,表示询问方法或方式。

“刺王母疾,人问成龙曰:‘如何治之?’”(《后汉书》)2. 所以:引导目的状语从句部分省略时可用。

3. 是以:因此。

“是以圣人去就而不重。

”六、表示时间关系的虚词1. 载:“言之无文,行有余力,则载” (《射覆篇》)2. 初:“太初有娀氏姓孤氏”(封神演义)七、表示肯定与否定的虚词1. 亦:“画地而趋,步未及舆;亦即牛山。

”(屈原《离骚》)2. 不已:不断、一直。

“好而言其美者也,则以好称之,不已。

”(《论语·学而篇》)八、表示语气的虚词1. 啊:“文君兮归来!”(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2. 兮:斥责。

如“出门入门,凶言相嗢”中是句维明显成分)、着急的样子。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一、文言虚词的概念文言虚词是指在古代汉语中具有虚化、功能隐蔽的词语,常用来表示语气、态度等,起到连接上下文和修辞表达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12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包括“乃”、“则”、“耳”、“焉”、“也”、“矣”、“尔/而”、“何”、“其”、“亦”、“若”和“故”,并给出相应使用例句。

二、乃1.含义:表示递进关系、结果推论或重要性。

2.例句:吾闻明主之道,则臣不自从乃迷。

三、则1.含义:表示假设条件、附加说明或结果。

2.例句:士可杀不可辱,则礼为法。

四、耳1.含义:表示转折关系或引起后续解释。

2.例句:天下者,岂非一人之仓廪哉!上则有官府之粟帛,下则有农夫之劳耳。

五、焉1.含义:表示疑问、选择或陈述事实。

2.例句:吾欲遨游于山川之间焉。

六、也1.含义:用于肯定或否定的陈述中。

2.例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其味可人也。

七、矣1.含义:表示动作完成或陈述事实。

2.例句:君子喻于义,而施不必待于言;计正而不先矣。

八、尔/而1.含义:代词“你”或副词“还”。

2.例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九、何1.含义:引导疑问词组或感叹语气。

2.例句:余闻汝乃天下公敌,果然何事?十、其1.含义:表示所指或关系归属。

2.例句:欲速则不达者其所均也。

十一、亦1.含义:表示相似关系或转折意思。

2.例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亦知今夕是何年?十二、若1.含义:表示假设条件或比喻。

2.例句:昔日龙舸已渡黄河矣,今朝羊车复至若。

以上是12个文言虚词及其用法的介绍。

这些虚词具有丰富多样的功能,在文言文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些虚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文的意思,并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对这些虚词的理解和应用提供一些帮助。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一、【之】1.代词⑴人称代词①第三人称——可代人、事、物,译为:“他(们)”、“它(们)”。

例:A 臣请入,与之同命。

(《鸿门宴》)B 子孙视之不甚惜。

(《六国论》)C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②第一人称(较少见),译为:“我”。

例:A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B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⑵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种)、这样、这些”。

例:A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D 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2.助词⑴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译为:“的”。

例:A 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B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谏太宗十思疏》)⑵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A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之于国也》)B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逍遥游》)C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⑶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例: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B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⑷表明定语后置,不译。

例: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B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⑸音节助词,不译。

例:A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B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说》)3.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译为:“到、往”。

例:A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五人墓碑记》)B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兰亭集序》)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二、【为】1.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翻译比较灵活,如:⑴做、作例:A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⑵治、治理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⑶担任、充当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文中的虚词是指那些没有具体意义的词语,但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修饰和补充等作用。

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有18个,包括了助词、连词和语气词。

下面将逐个介绍这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 之:表示所属关系或动作的结果。

例如:“吾父之书”表示“我父亲的书”;“食之”表示“吃掉”。

2. 乎:用于疑问句中,表示问句的语气。

例如:“何以言之乎?”表示“怎样才能说得清楚呢?”3. 者:用于句尾,表示动作的主体。

例如:“吾行者”表示“我去”。

4. 矣:用于句尾,表示肯定或停顿的语气。

例如:“已矣”表示“已经了”;“行矣”表示“可以走了”。

5. 也:用于句尾,表示肯定或加强语气。

例如:“吾也能来”表示“我也会来”。

6. 与:用于句中,表示动作的对象。

例如:“与人为善”表示“与人做好事”。

7. 乃:表示转折、结果或连词。

例如:“是乃”表示“就是”。

8. 以:表示手段、理由或目的。

例如:“以此为证”表示“以此为证据”。

9. 于:表示时间、地点等。

例如:“于今日”表示“在今天”。

10. 皆:表示全部或都。

例如:“皆知此事”表示“大家都知道这件事”。

11. 自:表示起点或动作来源。

例如:“自此”表示“从此”。

12. 若:表示条件或比较。

例如:“如此”表示“这样”。

13. 将:表示将来的动作或推测。

例如:“将行”表示“将要去”。

14. 乎:用于句中,表示疑问或反问。

例如:“明声乎?”表示“你明白吗?”15. 固:表示肯定或强调。

例如:“固然”表示“确实如此”。

16. 亦:表示也或同样。

例如:“亦可”表示“也可以”。

17. 焉:表示地点、程度或方法等。

例如:“何以?”表示“怎么样?”;“焉得”表示“怎么能得到”。

18. 哉:表示感叹或疑问。

例如:“何其喜哉!”表示“多么高兴啊!”这些虚词在文言文中起到了连接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作用,丰富了句子的表达方式,使句子更加丰满和传神。

在学习和理解文言文时,对这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有所了解,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的句子。

总结文言文常用18个虚词的用法

总结文言文常用18个虚词的用法

总结文言文常用18个虚词的用法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语言形式和现代汉语相差很大,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虚词的使用。

虚词在文言文中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们在语法上虽然没有实词那么重要,但是在表达句子的语气、情感等方面却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是总结文言文常用18个虚词的用法。

1. 之:表示动作的方向,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到”。

2. 乎:表示疑问或者不确定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

3. 何: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

4. 者:表示身份或者职业,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人”或者“者”。

5. 而:表示转折或者并列,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但是”或者“和”。

6. 以:表示手段或者方法,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用”。

7. 兮:表示感叹或者祈使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

8. 乃: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因为”。

9. 也:表示肯定或者加强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确”或者“也是”。

10. 然:表示肯定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

11. 之所以:表示原因,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之所以是因为”。

12. 不仅:表示程度,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不只是”。

13. 虽然:表示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尽管”。

14. 亦:表示肯定或者加强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也”。

15. 已:表示时间,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已经”。

16. 其:表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它的”或者“他的”。

17. 或:表示选择或者可能性,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或者”或者“可能”。

18. 往:表示方向或者动作的趋势,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向”。

以上是总结文言文常用18个虚词的用法。

虚词在文言文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们在语法、语气、情感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作用。

通过学习这些虚词的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一、文言虚词的概念与作用文言虚词指的是在古代汉语(文言文)中没有实际意义或者具有较为模糊含义的词语。

这些虚词在句子中不起名词、动词或者形容词的作用,但却对句子的结构和修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之”:表示所属关系或者替代名词。

例如,“日以继夜而驰,不暇自喘则矣。

”中的“之”就是替代后面的动作。

2. “其”:表示代词关系,“他”,“她”,“它”的替代词。

例如,“其人贱而嫉,德行败坏”。

3. “乎”: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

例如,“存亡独立乎?”4. “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里”,可以用来指示地点、时间等。

例如:“水皆上扬,浅北深南焉”。

5. “哉”:用于感叹句,表达惊讶、赞美等情感。

例如:“骚人之墓可传也哉!”6. “乃”:表示结果、原因等意思。

“既然如此”,“因此”,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

例如,“乐毅深忌制之,乃使隰朋委让而东伐”。

7. “乘”:表示利用或依靠某种情况达成目的。

“利用”,“趁着”。

例如:“卢卫还,乘其顺也。

”二、文言虚词的具体用法及举例1. 虚词“若”- 表示条件,“如果”。

例如:“若彼有藉,则能以抵夷狄。

”- 引导假设,“假如”,“要是”。

例如:“人皆爱其亲,又何必拘泥于称谓哉?其父未尝无违时,若果只本然知之。

”2. 虚词“而”- 表示转折关系。

例如:“巧者劳而智者忧。

”- 与动作动词连用,表示递进关系。

例如:“报怨仇者,不负庖人之器;亲所好事者,求其所以喜”。

3. 虚词“乃”- 表示结果。

“于是”,“然后”。

例如:“力不足施行而哀告,则上曰:‘吾力已竭矣’乃止焉”。

4. 虚词“以”- 表示手段、条件,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用”。

例如:“以德服人者,人不疾亡也”。

- 引导原因状语从句。

例如:“以君之无道伤百姓,则国之殃。

”5. 虚词“焉”- 表示地点,“在那里”。

例如:“余将及汝球诸侯聚兵焉。

”- 表示整体范围。

例如:“吏子罪己而后治人,则官乃正矣”。

古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古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古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之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

(《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如:均之二策。

(《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四)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捕蛇者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五)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如: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遂自荐》)其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1 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而、乎、其、为、以、于、则、之]1.【而】(一)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劝学》)④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首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

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及解释

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及解释

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及解释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历史和人文氛围。

在阅读、研究和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虚词。

虚词是指在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它们起到衔接句子结构、表达语气、表示态度等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及解释。

一、副词“之”1. 在名词前面修饰名词时,表示所有关系。

例如:“此人之勇”即指这个人的勇气;“物品有名於市者”即指商品在市场上有名望。

2. 作为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助词,表示动作或状态达到一定程度。

例如:“众人皆惊之”即表示众人都被吓到了;“喜乐再三之后”即表示喜乐已经多次发生了。

3. 在某些特殊结构中使用。

例如:“不知尔之行也”中的“之”表示对方;“兹事体大,须得各位先生共商之”。

二、副词“乎”1. 表示疑问或反问。

例如:“何以教孩子乎?”即表示询问如何教育孩子;“人谁无过乎?”即表示每个人都会犯错。

2. 在句中充当语气词,表达强调、感叹或请求。

例如:“知耻近乎勇”即表示知道羞耻是靠近勇敢的;“无边不入乎”即表示请求某物。

三、副词“者”1. 作为作者说明身份的标志。

例如:“孟子曰:吾不见至德之大者”。

2. 引导句子,表示原因或结果。

例如:“位卑未敢忘劳苦,言甘常思宽身耳”即表示因为地位较低才有奋斗的动力;“心广者易交友”,说明心胸开阔的人容易交朋友。

四、副词“乃”1. 表示结果或推理。

例如:“丈夫学以致用,事乃成也”即指通过学习来实现目标;“彼既与我志同道合,吾岂能相信其奸邪乎?”2. 表示递进关系。

例如:“他一路上赞美了好几次我的博学多才和机智敏锐,而我这时乃情绪低落。

”五、副词“皆”1. 表示全体、全部。

例如:“百里奚皆倒戈而走”即表示所有的百里奚都转向逃跑;“古人众为一体,皆注重礼仪”。

2. 表示强调或肯定。

例如:“吾兄已无恋居之心,全力支持此次出使”即表示完全支持。

六、副词“可”1. 表示可能性。

例如:“似乎我这样看是有道理的”;“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及例句一、虚词的概念及作用文言文中的常见虚词,指的是那些在句子结构上没有实际意义,但在语法功能上起到连接和修饰其他成分的作用的词语。

它们常常用于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等。

通过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虚词,可以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文言文,并且能够增加写作时的表达能力。

下面将逐一介绍其中几个常见虚词及其例句。

二、“之”字的用法及例句1. 虚化代词功能:在文言文中,“之”可用于指示前面所述事物,起到限定或强调作用。

例句:圣人居治必先正己以定家,乃至以养天下。

此生活之大原则也。

2. 功能表示结果或程度:一些副词与“之”连用,表示结果或程度。

例句:“明月之照耀”、“碧波荡漾之处”。

3. 状语从句引导词:当“之”后接一个完整的动词短语时,可引导一个状语从句。

例句:“明明朝稻谷丰登而食者多富饶矣。

”三、“乎”的用法及例句1. 疑问代词性:在文言文中,“乎”可用作疑问代词,引起反问或表示不确定的语气。

例句:“夫人之为道,岂特偶然诞生而已乎?”2. 强调语气:在感叹或强调的语句中使用“乎”,增强语气。

例句:“吾闻孔子之德,观其周身非常之物也!愿效法焉。

”四、“所”字的用法及例句1. 动宾关系:当“所”置于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时,表示主动发送者与被动接收者之间的关系。

例句:“君子能专心致志于学术,使外界所知革命。

”2. 虚化动作结果成分:有时在文言文中,“所”可以虚化一个动作或行为的结果部分。

例句:“骨肉未寒而内外人所以忧那三桓禽。

”五、“得”字的用法及例句1. 表示可能性:在条件状语从句中,“得”可以表示可能性、许可或条件约束。

例句:“上得则兼备六艺,下达则原本清净一无是非。

”2. 虚化助词:当“得”置于动词之后时,可以虚化动作的行为者。

例句:“黄昏未晩,犹得及入城。

”六、“焉”的用法及例句1. 疑问代词性:在文言文中,“焉”可用作疑问代词,引起问题或表示不确定的语气。

例句:“曷以遗君?”2. 介词或方位副词:在表示地点、时间、状态等方面,“焉”可起到介词或方位副词的作用。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虚词是指没有实际意义或难以具体指代的词语,主要用于语法功能或句法结构的表达。

文言文中有许多虚词,其中常见的有义助词、状助词、声助词、副助词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文言文中常见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义助词1. 之意义:表示动作的发出方和受事方的关系,通常译为“的”。

用法:在句子中作为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

例如:“秦之破楚也,三月而后得胜。

”(《史记·秦始皇本纪》)2. 乎意义:表示疑问或加强语气,通常译为“吗”、“啊”、“呢”等。

用法:在句子中独立使用,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中。

例如:“苍天乎,弄璋之善者也。

”(《左传·哀公十六年》)3. 而意义:连接并列的词语或短语,通常译为“而且”、“却”等。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连接两个并列的词语或短语,起承接作用。

例如:“吾闻之诚多而碎者乎,望诸弟!”(《左传·文公八年》)4. 乃意义:表示结果或推断,通常译为“于是”、“因此”。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引起结果或推断,常与“故”相对。

例如:“深构念也,故行自守以好谨,乃知君子之于国也。

”(《礼记·中庸》)二、状助词5. 也意义:表示肯定、感叹、提问、推测等语气,通常译为“了”、“啊”、“吗”等。

用法:在句子末尾或句中独立使用,用来表示语气。

例如:“明乎哉!礼之有恒,民之有穷也”,(《礼记·大同篇》)6. 焉意义:表示动作、状态的场所,通常译为“在”、“往”。

用法:在句子中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进行的场所。

例如:“斥之东南隅焉,具之以闾巷。

”(《周礼·春官宗伯》)7. 兮意义:表示语气的停顿和思索,通常译为“啊”、“呀”等。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表示思索、停顿等语气。

例如:“有德者,先古之达人,师古之贤人。

兮,未有尝见之;然灵然致之。

”(《老子》)8. 矣意义:表示语气的断定或肯定,通常译为“了”、“呀”等。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表示完结、断定或肯定的语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在这时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 与现代汉语相同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吾祖死于是 在这件事上 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 到了,一直到 至于赵之为赵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⑾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8.介词,被 ⑿吾属今为之虏矣 ⒀愿为市鞍马 ⒁为君翻作《琵琶行》 9.介词,为了,给, 替,对,向。 ⒂为之奈何? ⒃何辞为? 10.句末语气词, ⒄何以伐为? 表示疑问惑反诘。
十三、因
项羽即日因留沛公 1.于是,就 俯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罔不因势象形 我欲因之梦午越 因人之力而敝之 2.依照,依靠,凭借,根据 因河为池 因利趁便 因击沛公于坐 3.趁着,趁此,乘机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4.通过,经由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5.因为 无因而至前也 6.原因
必以长安君为质 3.介词,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把,拿,用 请以战喻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4.动词,认为,以为 以五十步笑贝百步 皆以美于徐公 去以六月息者也 5.介词,凭,靠 能已足音辨人 策之不以其道 6.介词,按照,依照 斧金以时入山林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7.介词,根据 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三、判断“乎”在文中的意义。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1乎?然吾曾见一 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2乎是,然其 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可塞 赋敛。”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3乎! 而王胡为4乎如此好乐?若恢恢5乎王于理 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臣之驽顿, 所言多谬,王能谅之6乎?
三、者
五、乃
• 二、下列加点的“乃”字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是( ) • 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B.当 立者乃公子扶苏 •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 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 乃敢上璧。 • E.使杞子、杨孙、逢孙戍之,乃还 F.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 G.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H.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⒂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 ⒃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7.指代人、事物,相当于“这”“那” 等
8.句中表祈使、商量语气,相当“可” “还是”
(17)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8)吾其还也
(19)圣人……愚人……其皆出于此乎 (20)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 所至极邪?(《逍遥游》) 9.句中表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大概” “或许”“可能”
十二、为 ①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动词,成为, 变成 ②后世必为子孙忧。 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动词,做 ④霓为衣兮风为马。 3.动词,作 ⑤古人云:“将以有为也。” 为,当作 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4.动词,是 ⑦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⑧窃为大王不取也。5.动词,以为,认为 ⑨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6.动词,治理 ⑩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7.动词,给予
文言虚词练习(二)“乎”
• (二、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

• • • • 定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②曰:壮士,能复饮乎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 皆出于此乎 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 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 不同,③与④不同
四、也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也”的意义和用法与 例句相同的二项是例:吾不能早用子,今 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 A.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B.廉者,赵之良将也 • C.道之不传也久矣 • D.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 三、判断“也”在文中的意义。 • “师道之不传1也久矣,汝何以能复之2 也?”“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3也。”“汝之 言,金玉4也。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5也!”
因遗策 7.沿袭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8.继续,接着
十四、若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像,如, (2)若明若暗 好象 及,比得上 (3)曾不若孀妻弱子 (4)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代词,你, (5)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你的 (6)以若说论之 此,这 (7)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 鱼也 指示代词,这么样,那么样
介词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6.在……方面 师不必贤于弟子 7.比 对曰: “甚于妇人” 青于蓝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8.被 不拘于时 学于余 9. 向 赵似求救于齐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10.词缀,嵌在动词前, 王于兴师,修我戈茅 构成双音词,不译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11.同 “吁”
(8)天若有情天亦老 连词,假如,如果 (9)时有军疫若水旱,民不困乏 或,或者 (10)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至于说到…… (11)安有为天下*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如此,如是 (12)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 何? 怎么样
十五、以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 1.连词,相当于 “而” ③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④忽魂悸以魄动 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⑥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⑦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2.介词,因为,由于 ⑧不赂者以赂者丧 ⑨以其无礼于晋 ⑩犹不能以之兴怀
十一、所
①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1.处所,地方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用在动词前组 成名词性短语 ④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得。
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表凭借,“用来” ⑥所以游目骋怀。 “是用来……的” ⑦……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表原因,相当于 ⑧所以遣将守关者,…… “……的原因(缘故) ⑨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所说的 到处 ⑩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三、判断“何”在文中的意义。 “徐公1何能及君也”本谬也,懂 其理者,2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 此言者,3何也?其所据4何为?原其 理,当为爱之深也。可见,情之误, 5何其大也!然6何人能忘情耶?7何 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8何如?
七、而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②河曲智叟 笑而止之曰 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④则天下之民皆引 领而望之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⑥结庐在人境,而 无车马喧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⑧君子博学而 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 /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则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却,可是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越 故木受绳则直 2.那么,就 临视,则虫集冠上 <论语>六则 3.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条数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4.就 夫夷以近则至者众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此则寡人之罪也 5.就是 与窦娥烧一百儿,则是看在你孩儿面上 6.只当是 惟天伟大,惟尧则之7.准则,榜样
• 三、判断“乃”在文中的意义。 •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1乃读之。至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2乃翁”一句, 大为感佩,其真3乃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 齿,4乃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 其辞穷,5乃不得已而谢。
六、何
•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 同是( ) • 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 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大王来何操 • 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 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 二、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 • 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 2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 至南海,夸5之于唐僧:“此何难6之 有?”唐僧曰:“汝7之百折不挠,实 可钦佩。然汝8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 笑9之乎?”
公将鼓之。 久之,过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吾妻之美我者。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 君。 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八、且
• 二、下列加点的“且”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是( ) •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 B.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 C.吾攻赵,旦暮且下 • 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E.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F.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 三、判断“且”在文中的意义。 • “存者1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此岂石壕 一地,唐王朝尽然耳。若此,帝尚每日声歌, 2且委政非人。则李唐3且亡,必矣。于斯世, 河水清4且涟矣,尚可,朝中人若如此,则 必危。纵有“死5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之 豪气,无用武之地,亦有何用?
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 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 “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 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 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 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
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考点说明1.常见的文言虚词《大纲》 规定了18个,即: 之、乎、者、也、乃、何、 而、且、与、其、所、为、 因、若、以、则、于、焉。 2.要求: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一、之
一、下列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C.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 轻重固何如哉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E.师道之不传也久 矣 F.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
十、其 ①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②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③成以其小,劣之 ④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僧贫,一僧富 ⑥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⑦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⑧其如土石何 4.表反问语气, ⑨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怎么” ⑩其有敢不尽力乎 5.指代人、事、 ⑾则或咎其欲出者 物,多远指, ⑿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如 相当于“那”。 ⒀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⒁呜呼!其信然耶?其梦耶? 6.表选择,相当于“是……还是……”
九、 与
• 二、下列加点的“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是( ) • A.去时里正与裹头。 • 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C.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D.四海之大,有几人 与 • E.微斯人,予谁与归 F.王之所大欲,可得闻 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