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解读
小学新课标品德与社会
小学新课标品德与社会
小学新课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该课程内容涵盖以下
几个方面:
1. 自我认知与自我管理: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性
格特点,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激励,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如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等。
2. 家庭与社会关系:教育学生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学会与家
人和谐相处,尊重长辈,爱护晚辈。
同时,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的基本
结构,了解社会规则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3. 道德规范与行为习惯:通过故事、案例分析等形式,向学生传授基
本的道德规范,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公平正义等,并鼓励学生在
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规范,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 社会参与与服务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参与社区
服务和公益活动,通过实际行动服务社会,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5. 环境意识与生态文明:教育学生认识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了解环境
保护的基本知识,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形成生态文
明意识。
6. 法治意识与法律素养: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让他们了解基本的法律规则,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遵守
法律,成为守法的公民。
7. 国际视野与文化交流: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让他们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培养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8. 心理健康与情绪调节: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授他们如何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升个人品德,还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有责任感和有贡献的公民。
解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
解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摘要:阐述了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指出本门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课程标准家庭学校学生教学内容核心价值体系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设计思路课程内容第一部分前言,就具体阐述了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指出本门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课程性质的特点删除了人教版中的空泛、大的“思想性”,“人文性”,增加了“开放性”,使得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由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乃至世界扩张;课程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过程和日常行为。
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就相应地提高,那种一本教材和一教参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课程理念分三点说明: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三、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从课程理念可以看出本课程特别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强调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要求教学选取的事例要生动、真实可靠,采取的方式要生动活泼,让学生适于和乐于接受。
课程设计思路。
人教版新课标是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
课程设计是分年级,分学龄段,分板块安排教学内容。
而北师大版的新课标是这样设计的:"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点面结合”的“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在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螺旋上升。
一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
一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作为一年级学生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与社会适应能力。
本文将解读一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
一、课程目标一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勤奋努力、自尊自信的品质,使其具备基本的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培养良好的协作精神和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一)个人品质的培养1. 基本礼仪:向他人问候、感谢、道歉等基本礼仪行为的学习和实践。
2. 自控能力: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能力,如准时上学、自觉完成作业等。
3. 诚实守信:明确诚实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遵守诺言,讲信用,并引导学生辨别真假信息,不随意传播谣言。
(二)人际交往的培养1. 合作与分享: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鼓励学生与同学一起完成课堂任务,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2. 与人沟通与交流:教授基本的沟通技巧,如倾听他人、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三)社区和环境意识的培养1. 爱护环境: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培养爱护植物、动物和环境的意识,通过参与环保活动增强环保意识。
2. 尊重多样性:引导学生尊重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人,增强学生的包容性和多元文化意识。
三、教学方法一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注重互动性和体验性。
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通过实地考察、参观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评价方式一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方式应综合考虑学生的表现、学习成果和态度。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作业的完成情况、小组合作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并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总结起来,一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勤奋努力、自尊自信的品质,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程标准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新课程标准下,品德与社会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从新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社会教育的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等方面进行探讨。
新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社会教育的要求主要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这些要求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视和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将这些要求融入到教学实践中,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在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教学方法方面,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教学、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学习等。
这些教学方法都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从真实的案例中感受到品德和社会责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通过讨论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观点的交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和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在品德与社会教育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引导者和榜样。
教师需要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教师需要关心学生的成长,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给予他们及时的关爱和帮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品德表现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及时进行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四.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 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 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新课标对课程目标表述更加科学和清晰,主要采用“结果性目标” 和“体验性目标”的表述方式。
“结果性目标”:明确表达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 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知识目标, 例如“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品德与社会》课开设了10年, 这10年的实践证明,本课程设计 的理念先进、设计思路务实,课 程结构合理,在小学课程体系中 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与功效。
课标组在对10年前《品德与社 会》课的出台背景,课程构建指 导思想,着重解决的问题,以及 具体的课程设计思路,做了较为 完整的梳理,在梳理的基础上对 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了 2011版《品德与社会》新课标。
(1)增加了“荣辱感与知耻心,懂得感恩,爱 护国家遗产”等内容;
(2)针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增加了 “珍爱生命、过积极健康生活;网络安全、网络 道德、文明上网”等内容;
(3)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增加了“尊重和平、 尊重他人权利”等内容;
(4)加强传统教育,增加了“敬仰民族英雄和 革命先烈,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等内容。
❖ 3. 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 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积极(原:学习民主的)参与 集体生活。
❖ 4.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原还有认识、分析)社会事物 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原还 有选择),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 题。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增加)
❖ 4. 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 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加),尊重不同国家 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是针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它旨在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提高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
开头: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小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品德教育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方法,以期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正文:1. 价值观教育:新课标强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道德品质培养:通过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尊重、责任和公平等基本道德品质。
3. 社会交往能力:新课标提倡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社会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5. 文化传承:新课标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6. 法制教育: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培养遵纪守法的习惯。
7.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8. 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结尾: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的实施,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通过这些教育内容的深入实施,我们期待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品德、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小学生,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2024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2024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自从参加了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的学习,我深感这是一次极富启发性和深远影响的学习体验。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对于如何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学习过程中,我首先认识到新课标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程理念。
例如,强调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强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等。
这些理念让我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我们需要在课堂上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引导他们通过探究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我们需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学习新课标的具体内容时,我对如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例如,新课标中强调的“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而“理解规则、遵守规则”,则需要我们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反思整个学习过程时,我认为新课标的学习不仅让我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也让我更加明确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和方向。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塑造,而不是单纯地追求知识灌输。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在学习新课标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如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等。
这些问题需要我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我希望能够进一步深化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应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5篇)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5篇)第一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设计制定的,它的总体设计思想集中反映在课程标准中,今天我共谈了六个问题:课程背景分析,课程性质分析,设计理念诠释和设计思路说明,内容标准解读,课程实施建议。
一、课程背景分析这一问题只是在课程标准“前言”的开头部分简要的提出。
因为,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也是这门课程设计的背景,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有相同之处,这里不再作重复,然而这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它的开设有其特殊背景,需要在学习课程标准时首先学习才能正确掌握课程标准的精神。
1、时代要求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
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德育逐渐成为全世界教育关注的的重点与难点问题。
人类如何共处,民族如何共处,国家如何共处,人与自然如何共处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
学会共处,“学会关心”是21世纪各国教育专家的共同口号,而这正是在新的世纪里对人的思想和社会性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一个道德教育问题。
各国都在研究和加强德育,只是有的不叫“道德教育”,而称“品行教育”或“品质教育”。
我国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素质教育步伐的时候,也十分强调改进和加强德育,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江泽民)“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李岚清)。
建国以来,我国一贯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并在1981年开设小学德育课程---(思想品德)课,20多年来,这门课在教材教材建设和教法改革上不断努力,对小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打下了初步基础,取得了教育成效。
1992年起又在小学3-6年级开设了<社会>课,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参与社会实践,进行社会知识和国情教育,并锻炼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这两门课在加强小学德育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分科教育内容脱离小学生生活实际;两门学科之间在内容上又有许多交叉重复,《思想品德》可出现单纯品德教育,缺乏知识基础,存在概念化,简单化,成人化倾向;《社会》课又因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而忽略品德教育,二者均不利于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5篇]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5篇]第一篇: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本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
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
这门新课从内容到方法都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或《社会》课,因此,要完成它的教学任务必须认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切切实实实施这个标准。
现就本人在参与研制课程标准过程中对这门课程的认识,谈点学习和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意见。
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首先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这段话首先给本课程定位,它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
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图中可见,它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并与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课相衔接。
明确了它的位置,就能在编写教材和教学时注意上下前后的联系,避免重复与脱节。
同时,这段话还从两个方面给课程定性,一是从课程目标看,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或方向性);一是从课程的类型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具有综合性。
这就是本课程的性质,它具体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首先看人文性。
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提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教育是促进儿童发展的社会活动,儿童的发展包含生理、心理诸多方面,而本课程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核心,这就是体现了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也是本课程的方向。
根据这一理念,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
《品德与社会》如何解读“新课标”
《品德与社会》如何解读“新课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品德与社会》如何解读“新课标”作者:姚顺添一、新课标“新”在什么地方?《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关注教学观念的改变 1.整合教学与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一种”体验课程”,即: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学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而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
2.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整合 3..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
交往: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
对教师而言,意味着共同分享理解,上课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为”平等中的首席”。
4.学生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
、关注教学资源的变革观点: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教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使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
把教材当作圣经一样来解读是愚蠢的!从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学和谐发展的教学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
途径:第一,社会调查。
跟踪和预测社会要求应具备的认知、技能与素质。
第二,反思学生能获益的各种资源状态,包括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各种能力的发展;第三,拓宽校内外教学资源渠道和分享渠道。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主要途径: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
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
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制定参考性的践行计划。
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学习,怎样生活,怎样与学校、家庭、社
会成员和睦相处,养成尊重他人、与人合 作、关爱他们等良好的习惯。
理 念 一
(三)课程基本理念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小学高年
理念2
学生的生活及其社 会化需求是课程的 基础。(生活是小 学高年级学生课程 的基础,是小学高 年级学生品德的来 源)
级学生的生活。 ♦课程以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生活为基 础,但并不是生活得简单翻版,课程 的教育意义在于对他们生活的引导, 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
综合交叉 教学内容所包 括的社会要素 是综合的,所 涉及的社会领 域不是单一的, 是可交叉的。
螺旋上升
同样的内容在
后续年段可以 循环出现,但 学习要求,难
以小学高年级 学生的社会生 活发展为主线
度要提高。
要 素 生活 领域
社会环境(时间、空间、 社会活动(日常活动、文 人文环境、自然环境) 化、经济、政治等)
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 系、社会规则、法制、 制度) 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 家人,感受父母的养育 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 亲情。
家 庭
爱护家庭周边环境
知道家庭经济来源的多种 形式,了解家庭生活必要 的开支
学 校 社 区
知道学校的组织机构, 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 了解学校的发展变 活,体会民主、平等在学 化...... 校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开放性
C
课程内容 教学空间 课程评价
实践性
开放性
(三)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首先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
取向。
理念1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 学会做人是课程的 核心。(确定了以 学生为主体的最核 心理念)
♦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习惯、知识 与技能的培养的内在统一。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指导学生参与 活动。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怎样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
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经国务院批准,小学低年级段将品德课与生活课综合设置《品德与生活》课;在中高年级将设置《品德与社会》课。
这是一项巨大的课程改革举措,最主要意义是:通过开除的综合,为小学生开辟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建国以来,我们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一贯是重视的,也有成就的。
但是,也应当承认我们在品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上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
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我们往往把道德、品德从人的生活、社会中剥离出来,把它们作为一种孤立现象来对待,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品德课的学科化倾向,所建构的课程往往是自成一统的,以德目、道德规范为体系的品德课。
现在这样设置,反映了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人们是为了生活(社会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总之,品德的培养所遵循的应当是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
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就意味着人的品德与人的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
因为生活本身是综合的,综合课程的设置也就是要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找到一条通向生活(社会生活)的道路。
在两门课程的设计中,努力使儿童能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引导他们在各种环境因素、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各种优良的品德质。
课程努力将各种教育融合起来进行设计。
《品德与生活》是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品德与社会》是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与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有机融合。
这种种教育的综合既是生活中各种自然、社会因素内在的综合,同时,也是儿童与这种种因素的内在联结。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解读一、概说“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1.什么是“品德与生活(社会)”“品德与生活(社会)”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综合课程,是在原有的思想品德、自然和社会等几门分科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高度整合而生成的新课程。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主旨是使学生参与自己身边的生活活动,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感受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人、对社会的意义与作用,感受“我”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作用,帮助儿童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实行新课程后,小学取消原有的思想品德课、自然课和社会课等三门分科课程。
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
2.为什么要开设“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课程呢?(1)现行的分科课程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将学科与学科彼此之间割裂,这种割裂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2)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的课程,它有利于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界限,利于学生完整地认识世界,养成整体意识,形成运用知识信息综合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品德与生活(社会)”是高度综合的课程,它是对原有思品、自然、社会和活动等课程进行高度整合而形成的综合课程,它具有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及生活教育等多重功能与价值。
(4)教育改革是社会变革、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内容,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不同历史社会时期的需要而发生改变。
21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要求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养、能力的人才,这就相应地要求要从小学起开设综合课程,以适应教育的需要,适应社会的需要。
(5)这门综合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彻底性。
品德新 课 程 标 准 解 读
品德新课程标准解读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这段话首先给课程定位,它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并与6-9年级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科相衔接。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分两部分,一是总目标,二是分目标。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分目标有三个方面:1、情感、态度、价值观2、能力3、知识。
从以上的分目标看出,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相比,两课的共同点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强调了德育的功能。
三、课程的基本思想1、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现在课程设置是把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把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这样做就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人们是为了生活(社会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
这也是两门课程标准共同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
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
另外要注意,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的“翻版”。
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活,所设置的内容要从儿童生活中提取。
3、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
以儿童自己的生活为课程基础,尊重儿童的生活。
尊重儿童不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但是,尊重儿童也决不是对儿童听之任之。
而是需要通过正确引导而达到对自然的认识、对社会的准确理解、对自我的合理把握。
为此,课程所追求的不仅是针对性、有效性,而且是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解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设计制定的.它的总体设计思想集中反映在课程标准中.今天我共谈了六个问题:课程背景分析,课程性质分析,设计理念诠释和设计思路说明,内容标准解读,课程实施建议。
课程背景分析这一问题只是在课程标准“前言”的开头部分简要的提出.因为,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也是这门课程设计的背景,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有相同之处,这里不再作重复,然而这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它的开设有其特殊背景,需要在学习课程标准时首先学习才能正确掌握课程标准的精神.时代要求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
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德育逐渐成为全世界教育关注的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人类如何共处,民族如何共处,国家如何共处,人与自然如何共处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学会共处,“学会关心”是21世纪各国教育专家的共同口号,而这正是在新的世纪里对人的思想和社会性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一个道德教育问题.各国都在研究和加强德育,只是有的不叫“道德教育”,而称“品行教育”或“品质教育”.我国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素质教育步伐的时候,也十分强调改进和加强德育,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江泽民)“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李岚清).建国以来,我国一贯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并在1981年开设小学德育课程---(思想品德)课,20多年来,这门课在教材教材建设和教法改革上不断努力,对小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打下了初步基础,取得了教育成效.1992年起又在小学3-6年级开设了<社会>课,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参与社会实践,进行社会知识和国情教育,并锻炼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这两门课在加强小学德育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分科教育内容脱离小学生生活实际;两门学科之间在内容上又有许多交叉重复,《思想品德》可出现单纯品德教育,缺乏知识基础,存在概念化,简单化,成人化倾向;《社会》课又因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而忽略品德教育,二者均不利于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中,经过对广大的调查研究,经过专家的论证,提出了将原《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整合成一门综合课――《品德与社会》的设想。
综合后的《品德与社会》课能体现原两门课的优势,使品德教育有个载体,使社会知识有了灵魂,有助于加强和改进小学教育。
2.综合课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儿童发展规律。
这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过去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弊端,设置综合课程。
课程综合化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各国逐渐流行起来的。
因为,许多影响全球的问题(如环境,人口等)需要依靠学科联合起来综合解决,况且课程综合化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他们的身心发展的需要。
实际的社会生活是综合的,人的知,情,意,行发展也是整体的。
有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人际关系的丰富性,才能使人格获得全面完整的发展。
也就是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才能发展完善的人格或品性。
设置《品德与社会》综合课正是为了改变过去的分科教学,彼此割裂地“铸造”学生人格而无效的局面,以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课程性质分析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这段话首先给本课程定位,他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
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图中可见,它是在中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科的基础上,并与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课相衔接。
同时,还有两个方面给课程定性,一是从课程目标看,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或方向性,一是从课程类型看,具有综合性。
课程标准在这部分第二段进一步说明了本课程的特性:综合性。
本课程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它包含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别于过去分科课程的特性。
经验性。
本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等等。
这里阐明了学生是在活动中,在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获得发展的,是主动参与式的学习,它不再是灌输式的,被动式接受的教和学基础性。
本课程要求学生的都是基本的,初步的知识能力,只是为了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课程的基础性应是区别于初中的《思想品德》和《历史与社会》课的特性。
设计理念诠释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研制《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理念之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这就是积极引导儿童发展,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
根据这一理念,本课程的“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根本目标(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而且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作事中学会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
理念之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因为,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
而且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样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德育才会有针对性,才是有效的,必须克服脱离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课程追求有效的品德教育,不求"高,大,全"面面俱到.因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还处在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也是奠基阶段.只有教育的内容是适合于他们需要和可能的,是最基础的,教育的方式是生动活泼,他们乐于接受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设计思路说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具体来说:一条主线。
本课程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是什么?是儿童的社会生活。
因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的,苏伊,这门课程的内容应紧紧围绕的社会生活来组织,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的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内容标准”的提法都是从儿童的生活现实和生活需要出发,如“我的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等。
而原来的《思想品德》课程以德目构成课程标准的框架,那是以社会需要为主线来设计的,形成学科化的概念体系。
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课程体系。
点面结合。
儿童的社会生活范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大的,从个人,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祖国和世界。
以这大大小小的生活领域为主题组织教学内容,构成教学内容的若干“方面”。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所以,这一个个要素与儿童的交互作用就成为组织教学内容的“要点”如“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及周边区域的平面图和线路图”就是儿童与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要点;“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儿童与社会活动的交互作用,等等;以社会生活领域为方面而设立的主体,如“我与家庭”,“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等也都是反映了儿童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关系。
每个面上都会涉及到各种社会要素。
当然,不是每个领域所设计的要素都相等,但是大体上都有,我们按“面”选择小学生学习的“点”,即在每个主题下面分裂了数量不等的若干要点,构成了整个“内容标准”的框架。
3.综合交叉。
本课程的综合性除了在课程目标上表现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的综合;这在内容上是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的融合外,在课程内容的框架结构上则是将社会生活各要素综合.在现实生活中,各社会要素是综合成整体出现的,如社会环境是工业城市,则工厂劳动成为主要的社会活动,严格的劳动纪律和团队合作成为人际关系的准则.儿童在某个社会生活领域中设计的社会要素也不是单一的,只是由于研究需要才把它分为不同的要素.所以在安排内容要点时,不明显的按社会要素归类,只是把要素综合隐含在内容里面。
如"我是中国人"部分第8条(课标14页)“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影响。
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生活方式。
”在这一内容里综合包括了几个社会要素,它既有社会环境的知识,又有社会活动的情况,还有人们之间应有的态度和规范。
交叉也是综合性的反应,它表现为各主题所含内容之间的交叉和不同生活领域之间的交叉。
如“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现属于“我与学校”领域,但学校的发展变化既可以是当地,本校的情况,也可以是中国或世界学校发展变化的情况。
这样,就出现了“学校”,“祖国”“世界”三个领域的交叉。
“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是“我是中国人”部分的内容,但遇到灾害时的互助是跨国界的,国际红十字会的作用就在于此,这样它与“走进世界”部分的有关内容就交叉了。
这就是本课程综合性特点的明显表现。
它打破了原来《思想品德》,《中国地理》,《中国历史》,《世界地理》,《世界历史》等分科教学的界限,将相关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成为一门全新的的综合课程。
螺旋上升。
这是关于教材编写时各部分内容分布的设计思路。
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虽然是按照由近及远的规律展开,但又不是绝对的。
如个人生活虽然离得很近,但对自己深层次的认识却并不容易;相反,世界虽然离学生较远,但由于现代传媒的发展使地球变小了,对国外现象的了解反而变得容易起来。
所以,我们认为“内容标准”虽然是按主题组织的,教材的编写却不应该机械地按照“个人-家庭-学校-家乡-祖国-世界”的顺序一一安排,而应根据各年级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选择相应内容重新组织。
如“走进世界”的第4条“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看上去谈世界经济是很深奥的,但在学习社区的商业网点时,发现美国的“麦当劳”法国的“家乐福”开到了中国;购物时看看商品的产地,就知道有的大米产自泰国,有的电视机产自日本;学习家乡的特产时发展家乡的大蒜竟畅销国外等等,也都能体会到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