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测试题:20 曹刿论战【含答案】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测试题:20 曹刿论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c3bb67376baf1ffc4fad6a.png)
第六单元阅读20曹刿论战[见学生用书B本·B48]1.下列句子中虚词“之”的用法和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A.小大之.狱之:助词,的B.公与之.乘之:代词,代曹刿C.公将鼓之.之:代词,代军鼓D.故逐之.之:代词,代齐军【解析】本题考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C项的“之”起补足音节作用,无实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故.逐之(故:所以)B.民弗从.也(从:顺从)C.战则请.从[请:请允许(我)]D.何以.战(以:按照)【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释义的辨析。
D项的“以”是“凭借”的意思。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A.衣食.所安肉食.者鄙B.小信.未孚必以信.C.肉食者谋.之未能远谋.D.公问其故.故.克之【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释义的辨析。
A项“食”的意思分别是:食物/吃;B项“信”的意思分别是:信用/实情;C项两个“谋”的意思皆是“谋划”;D 项“故”的意思分别是:原因/所以。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C.公将.战,曹刿请见D.可以..一战【解析】本题考查古今异义。
A项中“牺牲”的古义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今义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B项中“狱”的古义指诉讼事件;今义指监狱。
C项中“将”的古今意思都是将要。
D项中“可以”的古义指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5.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D)例句:可以一战A.战于长勺B.夫战,勇气也C.何以战D.再而衰,三而竭【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
D项和例句皆为省略句。
AC两项为倒装句,B项为判断句。
6.理解性默写。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肉食者鄙__,__未能远谋__。
(2)“__小大之狱__,__虽不能察__,__必以情__”是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
(3)“__公将鼓之__”和“__公将驰之__”两句表现了鲁庄公的急躁冒进;“__齐师败绩__”和“__遂逐齐师__”的结局证明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6《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6《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12a60deefdc8d376ee3275.png)
《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一、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佛.(fú)门蜩.翼(tiáo)哭丧.着脸(sàng)B.禅.(chán)师旁骛.(wù)强聒.不舍(guō)C.赦.(shè)免亵渎..(xiè dú)言不及.义(jí)D.调和..(tiáo hé)妄.想(wàng)旁征博.引(bó)【答案】A【解析】佛fó2.下列词语释义有误的一项是()A.心无旁骛:心思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不集中,不专心。
旁骛,指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
B.旁征博引:(写文章、说话)为了证明论点正确可靠而大量地引用材料。
征,是征伐的意思;引是引用的意思。
C.敬业乐群:语出《礼记•学记》。
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D.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强,勉强的意思;不舍,舍不得的意思。
【答案】C【解析】敬业:专心于学业;乐群:乐于与好朋友相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孝”文化,尽管是中国人的根文化,也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气质。
B.2017年“魅力中国城”颁奖盛典落下帷幕,随州荣获中国十佳魅力城市。
C.对自然界的利用和开发,应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D.《经典咏流传》告诉我们,古诗词本身有着无穷魅力,今人只差爱上的机缘。
【答案】D【解析】A.“尽管”改为“不仅”。
B.句末补上“的称号”。
C.“利用和开发”应为“开发和利用”。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愿意在相向而行....的前提下增加自美进口贸易量,推动中美经济的共同发展。
B.晚会上,梧州市粤剧名家潘楚华将成名作《女驸马》唱得字正腔圆,令观众刮目相看....。
C.《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祖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备受国人追捧。
D.梧州市市树六旺树,树形美观,四季常绿,它的大量栽种,将使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部编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5d2ce03968011ca200913a.png)
【部编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部编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目录第一单元导学案1《沁园春·雪》2《我爱这土地》3《乡愁》4《你是人间四月天》5《我看》x第二单元导学案6《敬业与乐业》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8《论教养》9《精神的三间小屋》第三单元导学案10《岳阳楼记》11《醉翁亭记》12《湖心亭看雪》13《诗词三首》第四单元导学案14《故乡》15《我的叔叔于勒》16《孤独之旅》第五单元导学案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8《怀疑与学问》19《谈创造性思维》20《创造宣言》第六单元导学案21《智取生辰纲》22《范进中举》23《三顾茅庐》24《刘姥姥进大观园》部编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含答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沁园春•雪》导学案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一、学习目标1.感受词中精炼的语言及丰富的表现力;2.理解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3.体会诗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诗人的伟大抱负及壮志豪情。
二、知识链接1.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2.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塬yuán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
)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试题: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试题: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https://img.taocdn.com/s3/m/3f470a5fb52acfc789ebc9e5.png)
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见学生用书A本·A8]1.选择选项中加点字与所给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1)不可名.状(C)A.闻名.遐迩B.名.副其实C.莫名.其妙D.名.列前茅(2)丰.功伟绩(D)A.丰.富多彩B.丰.衣足食C.丰.硕成果D.丰.碑永存【解析】本题考查字词的含义。
(1)“不可名状”的“名”为说出的意思,与C 项“名”的意思相同。
AB两项的“名”为名声、名誉的意思,D项的“名”为名次的意思。
(2)“丰功伟绩”的“丰”为高、大的意思,与D项的“丰”的意思相同。
ABC三项的“丰”都是丰富的意思。
2.下面语段画线的三个句子中有两句有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①法国作家雨果曾撰文谴责英法联军劫掠并火烧圆明园,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曾在英国发表声明斥责日本的侵华行为。
②正因为这样,他们才赢得了我们的崇高敬意,不仅在文学上、物理学上,更在人格精神上。
君子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就是雨果这样,就是爱因斯坦这样,③不仅仅对自己的专业有判断力,更有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力,却能公开地站在正义的一边,用自己的力量,增加正义的胜算。
【答案】①句成分残缺,在“圆明园”后加“的罪恶行径”或“的罪恶”或“的暴行”。
③句中关联词语误用,将“却”改为“并且”或“而且”。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D)A.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B.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C.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D.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
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感情色彩的辨析。
ABC三项中加点的词语都是“褒义词贬用”,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无情讽刺和无比愤慨之情。
D项从正面赞美圆明园建筑艺术,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
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A)沿池环水四周,新筑一道长约600米的环池路。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南版 2024年秋)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南版 2024年秋)](https://img.taocdn.com/s3/m/d812372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c.png)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南版2024年秋)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庄子以“小说”与“大达”对举,认为“小说”是浅陋的言辞,也可指那些琐屑的言谈、无关政教的小道理。
学完了本单元,九年级(3)班举行了“小说大家谈”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小说流变”小组分享了他们的探究成果。
请你阅读相关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共4分)中国古代小说多源共生。
想象丰富的神话传说、笔法多样的诸子散文、叙事灵活的史传文学,都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神话传说是后世小说的主要源头,它瑰.丽奇特的想象力,给后世文学以巨大启迪。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鬼狐精怪、唐传奇中的精魅故事、明清神魔小说中的奇幻世界,无不受到上古神话的启发。
先秦诸子散文也是古代小说的源头之一。
为了说服君王接受本学派的学说,春秋战国时期的策士,十分讲究说理技巧。
他们巧借神话,多用寓言,设譬取喻,不拘一格,这无疑对后世小说的笔法有启迪作用。
先秦两汉的史传文学则对古代小说的叙事产生了很大影响。
如《左传》的叙事,极富故事性、戏剧性。
《史记》则通过______(扣叩)人心弦的故事来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命运,其叙写历史事件、摹写历史人物的卓.越技巧,为后世小说家提供了可资借______(荐鉴)的范本。
因此,有人称:“千古小说祖庭,应归司马(迁)。
”(1)请为语段中加点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2分)A.guìzhuōB.guīzhuōC.guīzhuóD.guìzhuó(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地书写在横线上。
(2分) 2.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小说中的情感在诗歌中也多有体现,请你帮助“小说解析”小组完成下面填空。
(8分)人生不如意的事常十之八九。
李白《行路难》(其一)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动作细节刻画,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温庭筠《商山早行》中“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联系起来,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愁;许浑《咸阳城东楼》中“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环境恶劣,体现诗人的不幸处境。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7e00150066f5335a8121e5.png)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朴.刀(pō)恁.地(nèn)行.货(háng)面面相觑.(qù)B.带挈.(qiàn)报帖.(tiě)桑梓.(zǐ)细丝锭.子(dìng)C.纶.巾(guān)羞赧.(nǎn)贵胄.(zhòu)箪.食壶浆(dān)D.蓼.溆(liǎo)麈.尾(zhǔ)岔.气(chà)摄丝戗.金(qià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有误的一组是()(2分)A.筵席促狭如雷贯耳惊世奇才B.拜谒鄙贱思贤若渴顿开茅塞C.做揖盘缠不省人事不由分说D.聒噪怨怅谨具贺仪用武之地3.请从每句所给的两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陆陆续续),下起来没完。
(2)一盘红烧鸡的价钱和一黄焖鸡(不相上下谬以千里),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
4.经典诗文默写。
(6分)(1)行人莫问当年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2)___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3)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_________,________。
(《秦观《行香子》)(4)________,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3分)①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
②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④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含两套题)](https://img.taocdn.com/s3/m/5e849846647d27284b73517b.png)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基础全练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题。
众人先还发征,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
黛玉笑chà()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喲!”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
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
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
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
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笑chà()了气揉.揉()蹲.着()(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3)“薛姨妈也掌不住”一句中“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4)将画线句子改成肯定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5)文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人物描写方法),生动地描绘出了众人笑态各异的场面。
2. 文中用到的方言或文言较多,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咱们今儿也得了个女清客...了。
”__________________(2)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要错了,我们就笑话呢。
”调停..已毕,然后归坐。
__________________(3)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
__________________3. 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1)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忙拉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要错了,我们就笑话呢。
”__________________(2)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山西版 2024年秋)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山西版 2024年秋)](https://img.taocdn.com/s3/m/799fc71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4c.png)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人教山西版2024年秋)一、古典之美(27分)[一]【书法无言的诗篇】1.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及艺术。
唐代颜真卿是继王羲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成为中国文人书法的重要里程碑。
下面两幅图是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局部)。
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幅书法作品分别选出最恰当的评价。
(2分)A.此作品为隶书,字形扁宽,点画俯仰,一波三折B.此作品为楷书,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C.此作品为行书,笔画连绵,豪迈洒脱,劲挺豁达D.此作品为篆书,笔法古朴,圆润流畅,粗细均匀【诗文人生自有诗意】2.读诗,就是读人生情感。
读诗,也是读人生际遇。
下面是同学关于“古典诗文研读”的部分探究成果,请帮他们把空缺处补充完整。
(10分)在吟诵诗歌的时候,同学们发现古诗词爱言“愁”,愁情万种,撩人心弦。
愁是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________________”的乡思;是刘长卿“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__________”的怅惘;是韩愈“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的悲叹;是李白“______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苦闷;是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的煎熬;是辛弃疾“________________,欲说还休”的无言。
但人生的大智慧,包蕴在希望中,要相信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要坚信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激励自己继续保持一颗积极向上、对理想不懈追求的心。
[二]在班级举行的“徜徉湖光山色,亲近古人情怀”活动中,善思小组以下面的阅读材料为例,与大家一起学习古诗文。
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2024年秋)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2024年秋)](https://img.taocdn.com/s3/m/33a87d5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7.png)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2024年秋)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6分)1.默写。
(11分)学校在语文学科周举行了“品读经典诗词”活动,同学们踊跃参加,精彩纷呈。
九年级的小深同学撰写了一篇心得体会,节选文段如下,请你帮忙补全。
经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很容易被打动,因为经典诗词能够把那些复杂的情感描绘得贴切动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这是豪迈洒脱的宣言;(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这是美好真挚的祝愿;(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这是至死不渝的爱情。
经典诗词还可以把那些幽微的情感表达得简练精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诗人溯古思今,用两位先哲的遭遇表达身世之感;(5)“行人莫问当年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时移世易,诗人面对渭水东流,无限感慨在心中;(6)“小园几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桃花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菜花黄”(秦观《行香子》),词人运用纯熟的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田园春景图,意趣盎然。
一寸光阴一寸金,愿我们多从古典诗词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让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传承不息。
2.阅读《水浒传》选段,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12分)“你等众人在此,今日林教头扶我做山寨之主,吴学究做军师,公孙胜同掌兵权,林教头等共管山寨。
汝等众人各依旧职,管领山前山后事务,守备寨栅滩头,休教有失。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试题:23 三顾茅庐【含答案】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试题:23 三顾茅庐【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1b256eb90d6c85ec3ac66f.png)
23*三顾茅庐[见学生用书A本·A24]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带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玄德下拜曰:“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guàn耳。
昨两次晋谒,不得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孔明曰:“南阳野人,疏懒性成,屡蒙将军枉临,不胜愧nǎn。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如雷(guàn)__贯__耳晋谒.__yè__ 愧(nǎn)__赧__(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组是“__头带纶巾__”,这个词组的正确写法是“__头戴纶巾__”。
(3)“疏”有下面三个义项。
文中“疏懒”的“疏”意思应为(C)A.分散B.事物间距离大C.疏忽,粗疏(4)画线句子对人物进行了__外貌(肖像)__描写,并使用了__比喻__的修辞手法。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字义及描写手法、修辞手法。
(1)“如雷贯耳”形容人的名声大,也形容声音巨大。
“贯”为“传”的意思。
“谒”读作yè,注意与形近字“揭”区分开。
愧赧:因羞愧而脸红。
赧,指脸红。
(2)“戴”指把东西加在头、脸、颈、胸、臂、手等处。
“带”指随手拿着。
“纶巾”指用青丝带做的一种头巾,故应用“戴”。
(3)“疏懒”意为懒散而不习惯受拘束,也有松懈、懈怠的意思,故选C。
(4)画线句子中“身长……”“面如……”“头戴……”“身披……”等句都是对诸葛亮外貌(肖像)的描写,其中“面如冠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A.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
B.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辨析。
A项中“以”的意思是“介词,把”,BCD三项中的“以”都是“连词,来”的意思。
2019年精选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1 智取生辰纲]人教部编版复习巩固[含答案解析]九十九
![2019年精选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1 智取生辰纲]人教部编版复习巩固[含答案解析]九十九](https://img.taocdn.com/s3/m/1da9d56daaea998fcc220ec1.png)
文章本意是要突出武松的神武,但是文段第一自然段却具体描写老虎“一扑、一掀、一剪”,把老虎“拿人”的本领写得十分生动。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
面对气势汹汹的老虎,武松并不立即迎上去捕杀,而是“一闪”“一闪”“又闪”。这样写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第二自然段写武松“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联系上下文分析“打折哨棒”的原因和结果,说说这个细节描写对情节发展所起的作用。
④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古:______;今:______)
⑤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古:______;今:______)
【答案】:
【解析】:
课文题为“智取生辰纲”,究竟这八条好汉“智”在何处?
【答案】:
【解析】:
这篇课文用的是元、明间的白话,还夹杂着一些方言,其中有的词语,字面上跟现代汉语完全一样,但意思却不同。如“计较”等。试从课文中把这类词语找出来,同现代汉语加以对照辨析。
鲁达本是性急的人,结尾却写他在凳子上坐了两个时辰才走,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
【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行了一日,看看渐晚,却早望见一座高山。杨志道:“俺去林子里且歇一夜,明日却上山去。”转入林子里来,吃了一惊。只见一个胖大和尚,脱的赤条条的,背上刺着花绣,坐在松树根头乘凉。那和尚见了杨志,就树根头绰了禅杖,跳将起来,大喝道:“兀那撮鸟,你是那里来的?”杨志听了道:“原来也是关西和尚。俺和他是乡中,问他一声。”杨志叫道:“你是那里来的僧人?”那和尚也不回说,抢起手中禅杖,只顾打来。杨志道:“怎奈那秃厮无礼,且把他来出口气。”挺起手中朴刀来奔那和尚。两个就在林子里一来一往,一上一下,两个放对。但见:
当时杨志和那僧人斗到四五十合,不分胜败。那和尚卖个破绽,托地跳出圈子外来,喝一声:“且歇!”两个都住了手。杨志暗暗地喝彩道:“那里来的这个和尚,真个好本事,手段高,俺却刚刚地只敌的他住。”那僧人叫道:“兀那青面汉子,你是甚么人?”杨志道:“洒家是在东京制使杨志的便是。”那和尚笑道:“你不是在东京卖刀杀了破落户牛二的?”杨志道:“你不见俺脸上金印?”那和尚笑道:“却原来在这里相见。”杨志道:“不敢问师兄却是谁?缘何知道洒家卖刀?”那和尚道:“洒家不是别人,俺是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帐前军官鲁提辖的便是。为因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却去五台山净发为僧。人见洒家背上有花绣,都叫俺做花和尚鲁智深。”
【人教部编版】2019年秋季九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2019年秋季九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fcf8aeaef8941ea66e0554.png)
6 敬业与乐业01 积累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 A.调.和(tiáo)郝.免(shè)妄.想(wàng) 解剖.(pō)B.教诲.(huì) 禅.师(chán)佝偻.(lóu) 倘.若(tǎng)C.骈.进(bìng) 亵.渎(xiè)旁鹜.(wù) 喉.咙(hóu)D.杜.绝(dù) 咽.气(yè)秘决.(jué) 羡.慕(xiàn)(解析:A.“郝”应写作“赦”,“剖”应读作“pōu”;C.“骈”应读作“pián”,“鹜”应写作“骛”;D.“咽”应读作“yàn”,“决”应写作“诀”.)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A.大家都很受不了他的强聒不舍.....B.勤奋努力是取得好成绩的不二法门.....C.你这样断章取义....地去理解人家的意思是不对的.D.你要耐心讲解,力求道理上的理至易明....,别人才能更好地理解你.(解析:D.“理至易明”是指道理极容易明白,所以“道理上的理至易明”意思有重叠,使用不当.)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C)A.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B.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C.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D.“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解析:C.分号应改为逗号.)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A.我敢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B.由于国际关系结构性矛盾加剧并引发新危机的挑战,使大国博弈加剧.C.这场比赛的胜利,将决定我们能否顺利进入决赛阶段.D.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解析:A.“肯定”和“可能”前后矛盾;B.缺主语,删掉“由于”或“使”;C.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删掉“能否”.)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C)①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②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③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我的才能如何,境地如何.④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⑤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A.③①⑤④②B.③④⑤①②C.①④⑤③② D.③②①⑤④6.学完本课后,班级准备开展以“爱岗敬业学习榜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材料一:于敏,我国杰出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隐姓埋名20多年,在核物理、中子物理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为建设强大国防、奠定我国大国地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材料二:何和同志从警十多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对工作精益求精,乐于奉献,真情为民,将群众视如亲人,呵护备至,彰显了公安民警的宗旨情怀和精神风采.(1)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示例】学习榜样人物,书写精彩人生.(2)不同的人生经历却彰显着同样的精彩,你从于敏和何和的精彩中获得了哪些感悟?【示例】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要勇于承担责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3)你所在的小组搜集了很多爱岗敬业的人和事,准备以图文形式在活动中展出.请你为这些图文配一段总述性的解说词.(80字左右)【示例】灰烬,虽熄灭,但它燃烧过;流星,虽陨落,但它明亮过;落花,虽凋零,但它芬芳过……就像这许许多多的人,任时光流逝,岁月变迁,仍熠熠生辉!02 课内精读阅读课文第6、7两段,回答问题.7.选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人生要敬业.8.你怎样理解“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的含义?【示例】精神生活高于物质生活,人不能简单为了活命而劳动,应当学会在劳动中享受生活的乐趣.9.下列句子各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举例论证.具体准确地论证了“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2)《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引用论证(道理论证).证明“反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的观点,说服力强.03 拓展阅读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李斌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我真的是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精致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说文》里记载:“匠,木工也.”今天作为文字的“匠”,早已从木工的本义演变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一位作家说过,能将胡辣汤做得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和能让火箭上天没有本质的区别.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分殊.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稳健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真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历史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的生命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10.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11.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述自己的观点?道理论证.作者引用企业家、作家和普通人的话,加以分析论证,论述我们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它体现出社会的品格和国家的形象.1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层层深入地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意义,增强了语气,使表达更加有力.13.培育工匠精神与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的论述有什么相同点?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敬业,要专心如一,废寝忘食;而工匠精神,没有职业和贵贱之分,都是需要忠实,这也是敬业.04 写作创新14.本文作者精选事例进行说理,充分证明自己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小林要写一篇以“成功永属自强者”为中心论点的议论文,请你帮忙,给他提供一个事例作为论据.【课文片段在线】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唯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写法分析】选文为了证明“有业之必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这些有代表性的事例,使演讲词富有说服力.作为论据的事例要真实、典型,可采用“人物+事例”的形式组织语言,表述要简洁、清晰.【例文】张海迪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课程,自学针灸、多门外语和无线电.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创作的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她被誉为“八十年代新雷锋”“当代保尔”.这种自强不息的品质使她成功地登上了人生的顶峰.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典型例题】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参考答案】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技法点睛】1.看内容.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的见解和主张,且一般是正面的、积极的.2.看句式.中心论点是一个完整而明确的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问句绝对不可能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一般有提示性的语言,如:开头有“我认为”“我们要”“我们应该”“可见”“由此可见”等词句,结尾有“总之”“综上所述”等词句.3.看形式.论点一般是完整的一句话,不可能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但可能是动宾短语、主谓短语.4.看位置.中心论点常出现在文章标题、开头、过渡句(段)、结尾等地方.①研究标题.议论文的标题大致分两类:一类是论点型,即题目本身就表明了中心论点;一类是论题型,即标题只表明论述的对象、范围或问题.②研究开头.议论文的开头有四种形式:A.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地亮出观点.B.通过一个故事引出中心论点.C.列举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归纳出中心论点.D.根据自己的经历归纳出中心论点.③研究过渡句(段).过渡句(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总结了上文又引出了下文,起概括作用,这样的句子也有可能是中心论点.④研究结尾.有的议论文的结尾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5.综合概括.有的文章中没有直接的句子点题,作者的观点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要通过阅读、归纳、整理,然后概括出中心论点.。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试试题:名著导读《艾青诗选》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试试题:名著导读《艾青诗选》](https://img.taocdn.com/s3/m/598d5cfb3186bceb19e8bb73.png)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见学生用书A本·A26]导读:《艾青诗选》收录了诗人在不同年代创作的具有代表意义的诗歌,诗人在生活里汲取创作的源泉,传达着光明与希望的讯息,永远忠实地给读者以心灵的慰藉,播撒下对祖国的忠诚和爱的种子。
艾青的诗带着深沉而忧郁的思索,如黑暗中的灯塔照亮我们的人生。
艾青的诗始终坚持“忠于现实,用自己的全部智能去和现实结合”,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他所经历的时代的社会风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全国乃至世界有着十分广泛的影响。
※作品名片作者:艾青体裁:诗歌成书时间:1979年主旨:新中国成立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抒发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和关心,咏叹民族命运;新中国成立后,多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作家作品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诗人。
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新中国成立后,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
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内容梗概《艾青诗选》收录了艾青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的作品。
这期间其作品可分为四个阶段:(1)20世纪30年代初期和中期:这一期间的作品,主要描写异国的都市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现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巴黎》《马赛》《大堰河——我的保姆》等。
这一时期的诗歌笔力雄壮浑厚、感情真挚热烈,饱含着象征主义的光芒和批判主义的色彩。
(2)20世纪30年代末期:抗日战争爆发后,诗人积极投身于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五四制九年级上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五四制九年级上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80574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7.png)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矫建湛蓝色彩辉煌B. 两侧中轴宝坐鼓楼C. 元旦既位皇帝烟雾D. 檀香轮廓休息气氛【答案】D【解析】A项“矫建”应写作“矫健”B项“宝坐”应写作“宝座”C项“既位”应写作“继位”故选D2.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澄碧(chéng)爆竹(bào)吊唁(yán)挽联(wǎn)B. 云锦(jǐn)昏沉(chén)绷带(bēng)皱纹(zhòu)C. 不朽(xiǔ)枯树(kū)茅屋(máo)胭脂(yān)D. 灯罩(zhào)退缩(tuì)怒号(háo)瘦削(xiāo)【答案】A【解析】A项“吊唁”的“唁”应读作“yàn”故选A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 《关雎》和《蒹葭》都是“风” 是属于地方民歌民谣B. 贺敬之的《回延安》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C. 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句式丰富多样短句急促有力长句酣畅淋漓陕北安塞腰鼓具有粗犷豪放、刚健雄浑的特点D. 《灯笼》写于抗战时期故作者在文章最后说“我愿意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挑灯看剑”的典故源自苏轼表达的是杀敌卫国的主题作者说“灯笼又不够了” 应该“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鲜明地表达了抗敌卫国的感情【答案】D【解析】D项“挑灯看剑”的典故源自辛弃疾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4.请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填人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关羽、文天祥、方志敏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杜甫、朱自清_______________——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答案】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解析】首先应明白名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含义该句意思是说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再对照题干所给的名人中他们所表现出的意志对号入座根据日常积累我们很容易得出答案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1)闻一多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死水》《红烛》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选》等()(2)《孙权劝学》节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3)《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诗歌它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答案】(1)√, (2)×, (3)√【解析】(1)说法正确(2)《资治通鉴》为司马光主持编撰而非其自己编写(3)说法正确6.(1)_______________ 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6.(2)等闲识得东风面 _______________ (朱熹《春日》)6.(3)少小离乡老大回 _______________ (贺知章《回乡偶书》)6.(4)_______________ 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答案】(1)胜日寻芳泗水滨【解析】(1)注意“泗”“滨”的正确书写【答案】(2)万紫千红总是春【解析】(2)注意“紫”的正确写法【答案】(3)乡音无改鬓毛衰【解析】(3)注意“鬓”“衰”的正确书写【答案】(4)儿童相见不相识【解析】(4)注意“童”的正确书写三、默写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7.(1)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7.(2)露从今夜白 __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忆舍弟》)7.(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向经受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的祝愿7.(4)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典故感叹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7.(5)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积极向上、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答案】(1)云横秦岭家何在【解析】(1)注意“横”的正确书写【答案】(2)月是故乡明【解析】(2)注意“故”的正确书写【答案】(3)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解析】(3)根据“向经受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的祝愿”可推知答案注意“婵娟”的正确书写【答案】(4)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解析】(4)根据“借用典故感叹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柯”的正确书写【答案】(5)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解析】(5)根据“表达了积极向上、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可推知答案注意“帆”的正确书写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8.(1)【甲】处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总结句表达欠妥请加以修改8.(2)【乙】处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一处词语使用不当请加以修改【答案】应改为博雅塔成为集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高度统一的建筑杰作【解析】应改为博雅塔成为集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高度统一的建筑杰作【答案】“正襟危坐”改为“饱经风霜”【解析】“正襟危坐”改为“饱经风霜”五、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1)A道你那皇帝正不知我这里众好汉来招安老爷们倒要做大!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你莫要来恼犯著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写诏的官员尽都杀了!文中A是________(姓名)《水浒传》中和他一样明确坚决反对招安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2)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主要意象是“___________”和光明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歌手【答案】(1)①李逵, ②武松【解析】(1)关于名著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汲人物及故事情节等《水浒传》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后镇压田虎、王庆、方腊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势力最终走向悲惨失败的宏大故事结合A的语言可知 A是李逵《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还有武松、鲁智深、李逵、林冲、阮氏兄弟等任选其一答题即可【答案】(2)①土地, ②太阳与火把【解析】(2)结合平时的名著阅读积累可知《艾青诗选》收集了艾青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作品以革命的现实主义手法深沉忧郁地唱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同时他的诗篇又激励着千千万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为神圣的国土而英勇斗争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土地”这个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太阳”这个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在诗人眼中“太阳”这一永恒主题是中国光明前途、也是中国必胜信念的象征它蕴涵着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因此艾青也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部编版2019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三顾茅庐习题课件
![部编版2019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三顾茅庐习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e9ad73ed630b1c59eeb564.png)
课堂突破
(4)南阳野人,shū lǎn( 疏懒 )性成,屡蒙将军枉临,不 胜kuì nǎn( 愧赧 )。
(5)望先生不弃bǐ jiàn( 鄙贱 ),曲赐教诲。
(6)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rú léi guàn ěr
( 如雷qí cái( 经世奇才 ),岂可空老于林 泉之下?
23 三顾茅庐
1
课堂突破
1.请将课文后“读读写写”的词语在原文用彩笔画出,并 给词语注音。 组长检查结果:A.优 B.良 C.中 D.差 略 2.准确朗读课文两遍。 3.看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兄长两次亲往bài yè( 拜谒 ),其礼太过矣。 (2)玄德曰:“汝若同往,不可shī lǐ( 失礼 )。”飞应诺。 (3)这先生如何ào màn( 傲慢 )!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 竟高卧,推睡不起!
(8)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sī xián rú kě( 思贤如渴 )。
(9)百姓有不dān shí hú jiāng( 箪食壶浆 )以迎将军者乎?
(10)先生之言,dùn kāi máo sè(
),使备如拨
云雾而睹青天。
3
顿开茅塞
课堂突破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国庆前夕,全新亮相的汕头灯光夜景璀璨夺目,这与 汕头城管人的努力和付出密不可分。 B.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小镇之一,其最早历史可以追溯到 隋朝时期。 C.《孤独之旅》的作者曹文轩荣获儿童文学最高奖—— 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D.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 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不二法门。 (“骇人听闻”意思是使人听了某事后感到很惊讶,恐惧。 用此不合语境。)
4
课堂突破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b745b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d.png)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学情评估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8分)1. 默写。
(11分)学校在语文学科周举行了“品读经典诗文”活动,同学们踊跃参加,精彩纷呈。
九年级的小深同学撰写了一篇心得体会,节选文段如下:经典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很容易被打动,因为经典诗文,能够把那些复杂的情绪描绘得贴切动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这是豪迈洒脱的宣言;(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这是美好真挚的祝愿;(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这是至死不渝的爱情。
经典诗文还可以把人类幽微的情感表达得简练精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诗人溯古思今,用两位先哲的遭遇表达身世之感;(5)“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纯然写景,不说辛苦愁思,而意味自在其中;(6)“树绕村庄,__________________。
倚东风,__________________”(秦观《行香子》),词人运用纯熟的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田园春景图,意趣盎然。
读书不觉已秋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愿我们多从古典诗文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让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传承不息。
2.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3分)自东郭演武之后,梁中书十分爱惜A,早晚与他并不相离。
月中又有一分请受,自渐渐地有人来结识他。
那索超见了A手段高强,心中也自钦伏。
不觉光阴迅速,又早春尽夏来,时逢端午,蕤.宾节至。
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堂家宴,庆贺端阳。
但见:盆栽绿艾,瓶插红榴。
水晶帘卷虾须,锦绣屏开孔雀。
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角黍堆金,美女高擎.青玉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024年秋)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024年秋)](https://img.taocdn.com/s3/m/85f6b21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1b.png)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4年秋)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汲取前行力量”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任务群一同学,下面你将进入“积累与运用”模块。
语文学习如滴水汇海,似积土成山,从字词句到美文巨著,都显示着丰富的内涵。
现在开启你的智慧之旅吧!一、积累与运用(26分)1.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8分)明清章回体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辉煌的成果和标志之一。
长篇小说回目的确立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小说家的智慧,同时也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艺术形式和文体日趋.成熟的一个标志。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通常被说成是世代累积型建构的巨制伟作,到清前期出现了kuàng世杰作《红楼梦》和《儒林外史》,这无疑是世界小说史上的奇迹□【甲】是把它们放在中国文学发展的纵坐标还是世界格局同类文体的横坐标上去认识和观照,它们【乙】不失为一种辉煌的(),都堪称世界小说史上的()。
(1)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日趋.()成熟kuàng()世杰作(2)在语段□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逗号分号B.冒号句号C.逗号句号D.顿号叹号(3)在语段括号中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典范精品B.模范精华(4)在【甲】【乙】两处填入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即使也B.无论都C.如果就D.只有才2.读诗,就是读人生情感;读诗,也是读人生际遇。
下面是同学们关于“古典诗词研读”的部分探究成果,请帮他们把空缺处补充完整。
(8分)在吟诵诗词的时候,同学们发现古诗词爱言“愁”,愁情万种,撩人心弦。
愁是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________________”的乡思;是刘长卿“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________”的怅惘;是韩愈“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的悲叹;是李白“____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苦闷;是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的煎熬;是辛弃疾“______________,欲说还休”的无言。
2018-2019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2018-2019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06fffc524de518964b7dfe.png)
2018-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题(本卷满分120分,90分钟完卷)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面词语的字形及加线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朴.刀(pō) 怨怅.(chàng) 岔.气(chà) 面面厮觑B.恁.地(rén) 禀.请(bǐng) 桑梓.(zì) 经事奇才C.聒.噪(guā) 腆.着(tiǎn) 商酌.(zuó) 单食壶浆D.谮.害(jiàn) 发怔.(zhēng) 筵.席(yàn) 如雷惯耳2.下面句子中加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影片《木星上行》展现出了一幅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宇宙星图。
B.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C.小明同学遇到了难题,不好意思麻烦老师,只好礼贤下士....请教同学了。
D.剪纸、刺绣、皮影、砖雕是陇原大地的乡土文化元素,可总有人对这些产品不屑一顾....。
3.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2分)()A.通过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汉字之美,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
(去掉“通过”或“使”)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
(把“刻画”改为“描绘”)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在“养成”前加上“是否”)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教材。
(删去“为”)4.从句式的角度看,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老师非常严厉地对他说:“这样糟蹋,太不像话了,”②他急匆匆地跑来告诉我:“太可惜了,由于最后一个球没有踢好,______” A.①难道你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吗?②我们的球队被他们打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4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请将答案用2B铅笔依次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A.怄.气(òu) 窥.望(guī) 聒.噪(guō) 不省.人事(xǐng)B.嗔.怒(chēn) 拜谒.(yè) 趱.行(zǎn) 箪食.壶浆(sì)C.筵.席(yán) 作揖.(qǐ) 名讳.(huì) 唯.唯连声(wéi)D.岔.气(chà) 拙.病(zhuó) 星宿.(xiù) 思贤.如渴(xián)(解析:A.“窥”应读作“kuī”;C.“揖”应读作“yī”;D.“拙”应读作“zhuō”。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A.逞能殆尽智术短浅顿开矛塞B.腼腆侥幸如雷惯耳经世奇才C.拜谒愧赧不尤分说悔人不倦D.鄙贱促狭剜口割舌尖嘴猴腮(解析:A.“矛”应改为“茅”;B.“惯”应改为“贯”;C.“尤”应改为“由”。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A.虽然人生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我们有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不自暴自弃....,就可以突破困难,走向成功。
B.和几位同学去唱歌,我提议唱校歌以纪念校园生活,结果大家面面相觑....,都表示“全忘了”。
C.生活窘迫的沈复,自芸娘殁后常到城郊探望爱妻墓,每次都哭得不省人事....,日落山头后才踉跄而回。
D.我校体育健将凯旋,同学们箪食壶浆....列队欢迎他们。
(解析:D.“箪食壶浆”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与语境不符。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A.目前已经收到捐款40万元,这笔善款将全部用于冷梅同学后期康复的治疗费用。
B.“五一”期间,我市个别景点的停车位过少,以致车辆乱停乱放。
对此,我们认为景点管理部门并非不无责任。
C.网络热词早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不仅它以独特的方式即时反映现实生活,而且还寄寓了人们丰富的社会情感。
D.“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解析:A.句式杂糅,去掉“费用”;B.否定不当,去掉“不”;C.关联词语位置不对,把“它”放在“不仅”之前。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________,发现人才________,举荐人才________,使用人才________。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A.如果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我们就说什么?我们跟学舌的鹦鹉有什么区别呢?B.导演杨洁在拍摄《西游记》时,认为“取经女儿国”一集的情节可以有一段插曲,她决定把作词的任务交给词作家阎肃。
C.中国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及其投资或控股的公司,几乎掌握了中国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切。
D.屈原在诗句:“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以美人自比,隐喻楚怀王听信谗言,将他流放到外地,使他的才能没有施展之机,恰似“美人迟暮”。
(解析:A.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B.“取经女儿国”应用书名号;D项应删去冒号。
) 7.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B)A.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B.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C.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D.在作文的构思过程中,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
(解析:A.反问;C.夸张;D.比喻。
)8.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D)①于是我们不得不被牵惹着,震撼着,相与浮沉于这歌声里了。
②它们经了夏夜的微风的吹漾和水波的摇拂,袅娜地来到我们的耳边。
③沿路听见断续的歌声:有从沿河的楼里飘来的,有从河上船里度来的。
④我们明知那些歌声,只是些因袭的言辞,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地发出来的。
⑤那已经不单是她们的歌声,而是混着微风和河水的密语了。
⑥这时我们已过了利涉桥,望见东关头了。
A.⑥④②③①⑤B.④②①③⑤⑥C.⑤①③④②⑥D.⑥③④②⑤①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C)A.在《智取生辰纲》中,针对“生辰纲”这笔巨大的不义之财,智多星吴用巧设妙计,众好汉志在必得;而负责押送的杨志,一路费尽心机,却最终失了“生辰纲”。
B.《三顾茅庐》节选自《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
C.《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作者是吴敬梓,《儒林外史》是我国明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本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解析:C.《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10.施耐庵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力,他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著阅读课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交流《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中的相关人物。
下面是林霏同学的发言内容,其中错误的一项是(C)A.秦明,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
他性情急躁,声如巨雷,外号“霹雳火”,常当先阵,屡立战功。
B.张顺,在江州以卖鱼为生,练得一身雪白的肌肉,在水下可伏七天七夜,人称“浪里白条(跳)”。
C.燕青,刺一身遍体花绣纹身,心灵机巧,见多识广。
跟卢员外学得一身好相扑,江湖上难逢对手。
曾因老母亲被虎吃掉,在沂岭连杀四虎,人称“浪子燕青”。
D.侯健,做得一手好裁缝活,飞针走线,技艺高超。
长得黑瘦轻捷,人唤“通臂猿”。
他负责制作旌旗袍袄。
(二)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11.(1)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许浑《咸阳城东楼》)(2)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5)李白《行路难》(其一)诗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7)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二、阅读与理解(40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一)古诗赏析阅读李商隐的《无题》,完成第12题。
(共5分)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2.(1)简析“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妙处。
(2分)“无力”和“残”紧扣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渲染离别的气氛(1分)。
情景交融,使人有凄楚的感觉(1分)。
(2)请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分)以双关、对偶和两个生动的比喻(1分),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1分)。
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1分)。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3~16题。
(共12分)湖心亭看雪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1)拥.毳衣炉火拥:裹、围(2)雾凇沆砀..雾凇:白汽弥漫的样子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人罢了。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比您更痴迷的人!15.“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1分),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埋下伏笔(2分)。
16.“痴”与第①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样的性格?(3分)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1分);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2分)。
(三)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7~20题。
(共12分)倒挂的油画金建云①我家的餐馆开在美院边上,美院的师生常常来餐馆吃饭。
我的父亲是个很优秀的厨师,他不懂艺术,但是一直很尊重这些搞艺术的人。
②父亲眼中似乎只有两类画家:一类是成功的,另一类是怀才不遇的。
成功的画家常常请客,在餐馆里提前存上一笔钱,吃完饭就拂袖离去;怀才不遇的画家都喜欢赊账,偶尔还掉账单的一部分,然后继续赊账。
③陈是个怀才不遇的画家。
有一天,陈吃完饭后,找父亲借钱。
他说自己的母亲病危,他非常想去见她最后一面。
父亲想都没想就帮他出了机票钱,嘱咐他立刻打车去机场,千万不要留下终生遗憾。
④一个月之后,陈重回餐馆吃饭。
他对父亲千恩万谢,一定要送他一幅画。
父亲指着餐馆墙壁上挂满的画说:“你看,很多有困难的学生都以画抵账,我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画了。
过去的事情你不要放在心上,尽管来吃饭就是……”⑤陈恳切地说:“这幅画不是为了抵账,而是为了报恩。
我陪伴在母亲身边看着她咽气的时候,最感谢的人就是你。
你让我没有留下终生遗憾,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就画了这幅油画。
您务必要收下,否则我……”⑥父亲终究不忍拂了陈的好意,便把这幅画带回了家里。
这是一幅抽象派的油画,几团大大的色块,深浅不一,形状莫名。
由于客厅、卧室墙壁上都有了装饰品,所以父亲把这幅画挂在了厕所里。
于是,我们家人如厕的时候都可以欣赏这幅画了。
⑦厕所靠东,朝阳温暖的光线常常落在这幅画上,色块隐隐浮动,凸凹有致。
我们越看越觉得奇妙,不知不觉脑中就会出现很多美丽的联想。
母亲说她每次注视这幅画的时候都会想到她的家乡,想到漫天彩霞和她少女时候的梦;父亲说他会联想到自己的父亲,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无法送终,那种挥之不去的哀愁也浓缩在浮动的色块中了……⑧后来,父亲把这幅画从厕所请到了客厅最显眼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