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试技术(B)》实验指导书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机械工程中常见测试技术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加深学生对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器材与材料•万能试验机•温度计•流量计•压力传感器•液压泵•结构件样品实验内容实验一:静态力测试1.使用万能试验机进行静态力测试时,首先要保证试验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检查是否有异常噪声或松动部件。
2.将结构件样品放置在试验机的夹具上,注意调整夹具的夹紧程度,使其紧固结构件样品,但不会损坏样品。
3.开启试验机,并设置合适的试验速度和加载方式,开始静态力测试。
4.记录下结构件样品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变形数据和加载力数据。
实验二:温度测试1.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试时,先进行校准操作,确保温度计的准确性。
2.将温度计放置于待测物体附近,确保不会受到其他外来热源的影响。
3.等待一段时间,让温度计的读数稳定下来,记录下稳定时的温度数据。
4.如有需要,可重复上述步骤,记录不同时间点的温度数据,以进行温度变化分析。
实验三:流量测试1.连接流量计与待测管道,确保连接紧固,并检查流量计的通电和工作状态。
2.开启流量计,并调整合适的流量范围和测量单位。
3.通过调节管道流速或水泵转速,使流量计读数稳定在设定范围内,并记录下实际流量数据。
4.如有需要,可重复上述步骤,记录不同操作条件下的流量数据,以进行流量变化分析。
实验四:压力测试1.将待测液体接入压力传感器的输入端,确保连接管道紧固,并检查传感器的通电和工作状态。
2.开启液压泵,调整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并观察压力传感器的读数。
3.记录不同压力值下的压力传感器读数,并考虑压力值与读数的关系。
实验注意事项1.所有实验前都要检查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在进行力测试时,要注意保护试验机夹具和结构件样品不受损坏。
3.在进行温度测试时,要避免热源和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
4.在进行流量测试时,要确保流量计的正常工作和精确度。
2012-2013第二学期软件工程实验指导书--完整版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应用与技术学院实验指导书实验科目:软件工程及测试系别:计算机系专业:计算机应用编写人:包剑时间: 2013年2月前言《软件工程及测试实验》是为应用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软件工程及测试》课程配套设置的,是《软件工程及测试》课程讲授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针对具体软件工程项目,全面掌握软件工程管理、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软件测试等阶段的方法和技术,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软件开发模型、软件生命周期、软件过程等理论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按照软件工程的原理、方法、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对技术文档的编写能力,使学生提高软件工程的综合能力,提高软件项目的管理能力。
按该课程的特点,实验内容包括软件开发的两大方法学的专题训练,即结构化(生命周期学)的方法学和面向对象的方法学,通过分析一个简单项目,要求学生利用结构化软件开发技术或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完成对该项目的开发。
因此设置的实验项目,从项目开发的准备工作,系统分析过程,系统设计过程,软件测试到系统实施,覆盖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此外又引入我国国家《计算机开发规范》,以规范技术文档的书写标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通过实验训练,达到如下目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软件工程原理,提高对实际项目的分析和设计能力,通过实验课程,熟悉和基本掌握软件工程方法学、软件开发的过程,文档资料的编写格式及规范,全面领会和贯通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作风,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概述一、实验目的《软件工程及测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实验是其重要的环节,实验配合《软件工程及测试》课程的学习而制订的,其实验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实验,熟悉和基本掌握软件的工程设计方法、软件工程设计的表达形式、以及实现工程设计的辅助软件工程工具的使用。
软件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软件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实验1、自由测试实验目的1. 理解软件测试的概念。
2. 提高反向思维的能力。
二、实验任务针对某产品Beta 的版本,对照其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测试,以发现该软件产品 潜在的任何问题,记录下来。
Discuz! X beta 对比 PHPWi nd实验2、黑盒测试方法: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方法、实验目的1. 掌握等价类、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边界值等概念。
2. 掌握边界值分析法、等价类划分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3. 能够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二、实验任务以下三个任务、至少完成一个1、对三角问题综合运用边界值分析方法、等价类划分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三角形问题:void Triangle (int a, int b, int c) 函数规定输入三个整数 a 、b 、c 分别作为三边的边长构成三角形。
通过程序判定所构成的三角形的类型(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般三角形、构不成三角形),并在屏幕上输出。
1<=a,b,c<=200实验步骤:①划分等价类,得到等价类表。
等价类表格式如下:②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设测试用例,得到测试用例表:③ 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设测试用例,得到测试用例表:④ 根据上述测试用例表,能否进行优化,获得最小测试用例集合:2、对于找零钱最佳组合问题运用边界值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
实验步骤:①分析边界值。
②运用健壮性边界条件法设计测试用例,得到测试用例表(测试用例表格式同实验1)。
③执行测试,填写软件缺陷报告(软件缺陷报告格式同实验1)。
3、现有一个程序int CheckTel(char *rc, char *n)执行电话号码有效性检查功能,中国的固定电话号码由两部分组成。
这两部分的名称和内容分别是:地区码(rc):以0开头的三位或者四位数字(包括0)。
电话号码(n):以非0、非1开头的七位或者八位数字。
对该程序进行边界值分析,然后进行等价类划分,分别运用边界值条件、等价类划分的结果来设计测试用例,并尽可能优化所设计的测试用例。
华中科技大学工程测试技术实验PPT课件

四、数字相关分析技术
变量相关的概念
统计学中用相关系数来描述变量x,y之间的相关性。是两随机变
量之积的数学期望,称为相关性,表征了x、y之间的关联程度。
如果所研究的随机变量x, y是与时间有关的函数,即x(t)与y(t),这时
可以引入一个与时间τ有关的量ρxy(τ),称为相关系数,并有:
x(t) y(t )dt
第二类数字信号是脉冲信号。这种信号包括一系 列的状态转换,信息就包含在状态转化发生的数目、 转换速率、一个转换间隔或多个转换间隔的时间里。 安装在马达轴上的光学编码器的输出就是脉冲信号。 有些装置需要数字输入,比如一个步进式马达就需要 一系列的数字脉冲作为输入来控制位置和速度。
模拟直流信号
模拟直流信号是静止的或变化非常缓慢的模拟信号。直流信号 最重要的信息是它在给定区间内运载的信息的幅度。常见的直 流信号有温度、流速、压力、应变等。
n1 图例
以fn为横坐标,An、 为纵坐标画图,则称为幅值 -相位谱;
x(t)
a0 2
An cos(n0t n ) (n 1,2,,3,...)
n1
以fn为横坐标,An2为纵坐标画图,则称为功率谱。
x(t)
a0 2
An cos(n0t n ) (n 1,2,,3,...)
n1
Matlab正弦波频谱分析
三、信号的频域分析
信号频域分析是用傅立叶变换将时域信号x(t) 变换为频域信号X(f),从而帮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 来了解信号的特征。
X(t)= sin(2πft)
傅里叶 变换
0
t
0
f
8563A
SPECTRUM ANALYZER 9 kHz - 26.5 GHz
工程力学B(二)实验指导书

《工程力学B(二)》实验指导书高孟芬编闽南理工学院光电与机电工程系2012年2月前言一、实验的内容材料力学实验是学习材料力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力学实验内容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测定材料的力学性质材料的各项强度指标,如屈服极限、强度极限等,以及材料的弹性性能指标,如弹性极限、弹性模量、泊松比等,都是设计构件的基本参数和依据,而这些指标一般是试验来测定的。
2、验证理论材料力学常将实际问题抽象为理想模型,再由科学假设推导出一般性结论和公式。
但是这些假设和结论是否正确,理论公式能否应用于实际之中,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
3、实验应力分析工程上很多构件的形状和受载情况都比较复杂,单纯依靠理论计算不易得到满意的结果,必须用实验的方法来了解构件的应力分布规律,从而解决强度问题,这种办法称为实验应力分析。
目前实验应力分析的方法很多,这里只介绍应用较广的电测法。
通过材料力学的实验课,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变形和应变的基本测试方法及主要测试仪器的操作规程,以及实验结果整理方法等基本内容。
二、实验要求材料力学试验过程中主要是测量作用在试件上的载荷和试件产生的变形,它们往往要同时测量,要求同组同学必须协同完成,因此,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课前,每位学生都必须进行充分的预习和实验准备,明确本次实验目的、原理和实验步骤,了解所使用的试验机、仪器等的基本构造原理,熟悉实验规则和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拟定好加载方案,并应写出预习报告。
实验小组成员应明确分工,以便在实验中分别进行受力、变形等参数的记录。
2、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应精心操作,细心观察,测量和记录各种实验现象和数据。
若出现异常现象应及时报告实验指导老师,并作好原始记录。
3、撰写实验报告在实验结束时要及时编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名称、实验日期、实验者及同级组人员、实验目的及装置、使用的仪器设备、实验原理及方法、实验数据及其处理、计算和实验结果分析。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机械⼯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机械与汽车⼯程学院机械设计教研室丁曙光、赵⼩勇⼆OO七年⼗⼀⽉实验⼀电阻应变⽚的灵敏的测定⼀、实验⽬的1、掌握电阻应变⽚灵敏系数的⼀种测定⽅法。
2、练习使⽤YJD-1静动态电阻应变仪。
⼆、实验原理1、电阻应变⽚的灵敏系数测定原理:当电阻应变⽚粘贴在试件上受应变ε时,其电阻产⽣的相对变化εK RR=? (1—1)⽐值K 即为应变⽚的灵敏系数。
只要应变量不过分⼤时,K 为常数。
当RR及ε值分别测得后,K 值即可算出。
等强度梁表⾯轴向应变ε,可从挠度计上百分表的读数算出:24lhf=ε(1—2)式中 f ——百分表读出的挠度计中点的挠度值。
h ——等强度梁厚度。
l ——挠度计跨度。
电阻应变⽚的相对电阻变化RR是根据电阻应变仪测出的指⽰应变仪ε和应变仪所设定的灵敏系数值K 仪(通常⽤K 仪=2.0)算得:仪仪ε?=?K RR∴应变⽚的灵敏系数 K=24hf/l K R R仪仪εε?=? (1—3)实验时可采⽤分级加载的⽅式,分别测量在不同应变值时应变⽚的相对电阻变化,以⽽验证它们两者之间的线性关系。
2、YJD-1型静动态应变仪的使⽤⽅法:YJD-1型应变仪可⽤于静动态应变测量。
其主要技术参数为:静态时量程0~±16000µε,基本误差<2%,动态测量时量程①0~±2000µε,②0±400µε,⼯作频率0~200HZ ,采⽤应变⽚的灵敏系数在 1.95~2.60范围内连续可调。
配套使⽤的P20R-1预调平衡箱共20点,预调范围为±2000µε,重复误差±5µε。
静态应变测量时操作步骤:①将应变⽚出线与应变仪连接,半桥接法时(参见图2—1),将应变⽚R 1、R 2分别接到AB 和BC 接线柱,此时应变仪⾯板上A ’DC’三点⽤连接铜⽚接好,应变仪内AA ’和CC ’⼀对120Ω精密电阻构成另外半桥;全桥接法时,将A’D C ’三点连接铜⽚拆除,应变⽚R 1,R 2,R 3,R 4分别接到ABCD 接线柱上并拧紧。
工程测量实验指导书

《工程测量》实验指导书测量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前必须阅读有关教材及本实验指导书,初步了解实验内容、要求与步骤。
2、实验记录书写工整,不可潦草或涂改,并按规定填写实验组号、日期、天气、仪器名称及组员的姓名等。
3、各项记录必须于测量进行时立即记下,不可另以纸条记录,事后抄写。
4、记录者在记录数据时,应向观测者回报读数,以免记错。
5、数据要全,不能省略零位。
如水准尺读数1300, 度盘读数中的“ 0 ” 均应全部填写。
6、记录数字若有错误,不得涂改,也不可用橡皮擦拭,而应在错误数字上划一斜杠,将改正之数记于其旁。
7、简单计算及必要的检验,应在测量进行时算出。
按四舍六入、五前单进双舍(或称奇进偶不进)的取数规则进行计算。
如数据 2.3235 和 2.3245 进位均为 2.324 。
8、实验结束时,应把实验结果交给指导教师审阅,符合要求并经允许,方可收拾仪器结束实验,并按实验开始时领取仪器的位置,归还仪器与工具。
9、实验完毕后要及时编写实验报告。
并在下次实验课前上交实验指导教师批阅。
测量仪器操作细则1、测量仪器必须爱护,防止振动、日晒、雨淋,不应坐在仪器箱子上。
2、开箱提取仪器1)先安置三脚架,将各架腿插入土中,使三脚架稳妥。
启箱取出仪器前应看清仪器在箱中的位置,以免装箱时发生困难。
2)从箱中取出仪器时,不可握拿望远镜,应双手握住基座或远镜望的支架,取出仪器后小心地安置在三脚架上,并立即旋紧仪器与三脚架的中心连接螺旋。
3、野外作业1)仪器上的光学部分(如镜头等)严禁用手帕、纸张等物擦试,以免损坏镜头上之药膜。
2)作业时须握住支架转动,不得握住望远镜旋转,使用仪器各螺旋必须十分小心,用力要适度。
3)转动仪器时,应先松开制动螺旋,再平衡转动。
使用微动螺旋时,应先旋紧制动螺旋。
动作要准确、轻捷,用力要均匀。
4)仪器所在地必须时时有人,做到人不离仪器,并防止其他无关人员使弄仪器。
5)在太阳或细雨下使用仪器时,必须撑伞,特别注意仪器不得受潮。
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飞机舱门启闭信号实验系统

《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学号:173417030316姓名:滕仁翔院系:民用航空学院专业: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实验一:飞机舱门启闭信号实验系统一、实验目的(1)掌握飞机舱门,起落架和空地开关启闭的逻辑关系,通过单片机,接近开关及按键模拟出舱门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光耦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利用单片机对光耦进行控制;(3)掌握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原理;(5)掌握C8051F310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程序编写。
(6)掌握Keil、silicon laboratories单片机的软件仿真、动态调试以及程序下载等操作。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1)飞机舱门启闭信号实验系统一套。
(2)双踪示波器一台,型号DS2022;(3)数字万用表一块及组合工具一套;三、工作原理飞机舱门启闭信号实验板如图1所示,是以单片机为MCU、配以红外传感器模拟舱门的启闭状态,并配以灯光指示等。
利用空地开关、起落架收放开关等,模拟飞机在地面或空中舱门的状态。
图1 飞机舱门启闭信号实验板实验板上配有舱门检测感应器接口,共模拟了前舱门、后舱门、货舱门1、货舱门2、轮舱门及应急出口,另外还有2个备用舱门口。
传感器常用红外传感器、磁敏感传感器等原理,这里采用红外传感器为例进行实验,板上主要资源有:1、C8051F310单片机如图2所示是C8051F310片上资源分布图。
图3是管脚排列图,主要有下列部分组成。
图2 C8051F310片上资源分布图 图3 C8051F310/2/4芯片管脚图①高速微内核70%的指令可以在1~2个系统周期内执行完成,在25MHZ 的时钟下指令执行时间可以达到25MIPS ,中断处理可以进行拓展。
②10位ADC :转换速率为200KSPS ,外部转换启动控制输入,VREF 从VDD 或者外部断口引入。
比较器的滞后时间和响应时间都是可编程的,比较器COMPRARATOR0可以配置成中断信号和复位信号。
③片上调试:支持断点、单步执行、内存检查和寄存器检查。
机械工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机械工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罗烈雷编机械工程系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一、测试技术实验的地位和作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在高等理工科院校机械类各专业的教学打算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而实验课是完成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
其要紧任务是通过实验巩固和消化课堂所讲授理论内容的明白得,把握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爱好。
其目的是使学生把握非电量检测的差不多方法和选用传感器的原则,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应达到的实验能力标准1、通过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把握理论课上所讲授的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并验证单臂、半桥、全桥的性能及相互之间关系。
2、通过差动变压器静态位移性能测试和差动变压器零点残余电压的补偿电路设计,把握理论课上所讲授的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零点残余电压的补偿措施。
3、通过电涡流式传感器的静态标定和被测体材料对电涡流式传感器特性的阻碍实验,把握理论课上所讲授的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原理及工作性能,验证不同性质被测体材料对电涡流式传感器性能的阻碍。
4、通过差动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静态及动态特性测试,了解差动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
5、通过磁电感应式传感器的性能和霍尔式传感器直流静态位移特性的测试方法,把握磁电感应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性能和霍尔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特能。
6、通过压电式传感器的动态响应和引线电容对电压放大器与电荷放大器的阻碍实验,把握压电式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及应用和验证引线电容对电压放大器的阻碍,了解电荷放大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7、通过光敏三极管和光敏电阻的性能测试,把握光电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方法。
8、热电偶和热敏电阻的性能测试的方法,把握热电偶的原理和 NTC 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对传感器灵敏度线性度进行分析。
9、通过差动放大器和低通滤波器设计和测试,把握差动放大器和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和性能测试方法。
《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测试在冲击载荷下的受力最大值及变化过程。 三、实验原理
LC1004 动态应变仪为八通道采用电子自动平衡技术,其主要技术指标处于 国际领先水平,配接不同类型的应变片及应变式传感器,除了测量结构和材料 的应变外,还可以测量力、压力、扭矩、温度、加速度、速度、位移等多种物 理量。桥路零点自动平衡 测试方便快捷;自动修正长电缆测量时引入的误差。 1、 测量系统方框图:
2
实验一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实验项目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计划学时:2 学时 一、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常温用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2、为后续电阻应变测量的实验做好在试件上粘贴应变片、接线、防潮、检查等 准备工作。 二、实验内容 掌握应变片的粘贴方法与技巧。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1、选片:
在确定采用那种类型的应变计后,用肉眼或放大镜检查丝栅是否平行,有 否霉点、锈点、用数字式万用表测量各应变片电阻值,选择电阻值差在土 0.5 欧姆内的 8~10 枚应变片供粘贴用。 2、测点表面的清洁处理:
图为 一应变片方式 2 线系统
图为二应变片方式 2 线系统
6
图为四应变片方式 在连接成三种接线方式时,必须使用 120 的应变测量片,为防止电磁干扰, 特别是 50Hz 干扰,桥盒与应变片之间的连线要用屏蔽线,并且屏蔽网要做好接 地处理。
四、实验仪器设备 1、悬臂梁 ,加载砝码。 2、应变片、数字万用电表、502 胶水等贴片材料及在补偿块一个。 3、 LC1004 动态应变仪。
为防止在导线被拉动时应变计引出线被拉坏,可使用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相 当于接线柱,使用时先用胶水把它粘在应变计引出线前端,然后把应变计引出线 及导线分别焊于接线端子的两端,以保护应变计,如上图所示。 6、防潮处理:
机械工程测试实验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实验一、霍尔传感器的直流激励特性一、实验目的加深对霍尔传感器静态特性的理解。
掌握灵敏度、非线性度的测试方法,绘制霍尔传感器静态特性特性曲线,掌握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当保持元件的控制电流恒定时,元件的输出正比于磁感应强度。
本实验仪为霍尔位移传感器。
在极性相反、磁场强度相同的两个钢的气隙中放置一块霍尔片,当霍尔元件控制电流I不变时,Vh与B成正比。
若磁场在一定范围内沿X方向的变化梯度dB/dX为一常数,则当霍尔元件沿X方向移动时dV/dX=RhXIXdB/dX=K,K为位移传感器输出灵敏度。
霍尔电动势与位移量X成线性关系,霍尔电动势的极性,反映了霍尔元件位移的方向。
三、实验步骤1.有关旋钮初始位置:差动放大器增益打到最小,电压表置2V档,直流稳压电源置±2V档。
2..RD、r为电桥单元中的直流平衡网络。
3.差动放大器调零,按图6-1接好线,装好测微头。
4.使霍尔片处于梯度磁场中间位置,调整RD使电压表指示为零。
5.上、下旋动测微头,以电压表指示为零的位置向上、向下能够移动5mm,从离开电压表指示为零向上5mm的位置开始向下移动,建议每0.5mm读一数,记下电压表指示并填入数据记录表。
6.用以上的位移和输出电压数据,绘出霍尔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位移和输出电压特性V-X曲线, 指出线性范围。
7.将位移和输出电压数据分成两组,用“点系中心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两点联线的斜率,即得到灵敏度值。
实验可见:本实验测出的实际是磁场的分布情况,它的线性越好,位移测量的线性度也越好,它们的变化越陡,位移测量的灵敏度也就越大。
数据记录表四、思考题1.为什么霍尔元件位于磁钢中间位置时,霍尔电动势为0。
2.在直流激励中当位移量较大时,差动放大器的输出波形如何?实验二、电容传感器的直流特性实验内容:加深对电容传感器静态特性的理解。
掌握灵敏度、非线性度的测试方法,绘制电容传感器静态特性曲线,掌握数据处理方法。
《工程测量》实验指导书:水准仪认识及基本操作

水准仪认识及基本操作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做一、实验目的(一)认识水准仪构造、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二)掌握使用水准仪进行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测量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一)水准仪构造的认识。
(二)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测量。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一)原理1、水准仪构造原理。
2、水准测量原理—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读取竖立于两点上水准尺的读数,来测定两点间的高差,再根据已知点的高程计算待定点的高程。
(二)方法和手段1、方法采用“连续水准测量”的方法,即从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利用一台水准仪和两把水准尺读出两点高差,从而计算出待测点的高程。
2、手段利用仪器测量、老师现场指导、学生动手训练。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一)实验要求1、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组织教学。
以专业为对象,班级为单位分小组进行实验,由学院统一安排。
2、实验开始前,以小组为单位到测量实验室领取仪器和工具,并做好仪器使用登记工作。
领到仪器后,到指定实验地点集中,待实验指导教师作全面讲解后,方可开始实验。
3、对实验规定的各项内容,小组内每人均应轮流操作。
实验结束后,实验报告应独立完成。
4、实验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实验应在指定地点进行,不得擅自变更地点。
5、必须遵守本实验指导书所列的“测量仪器工具的借用规则”或“测量记录与计算的规则”。
6、应认真听取教师的指导,实验的具体操作应按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步骤进行。
7、实验中出现仪器故障、工具损坏和丢失等情况时,必须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不可随意自行处理。
8、实验结束时,应把观测记录交实验指导教师审阅,经教师认可后方可收拾和清理仪器、工具。
最后,将仪器、工具归还实验室。
(二)测量仪器借用规则测量仪器精密、贵重,对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精心爱护和科学保养,是测量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和应该掌握的技能,也是保证测量成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延长仪器使用寿命的必要条件。
《工程测量实习》实训方案及指导书

工程测量学实验指导书单金洋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013年12月目录实验总则与注意事项....................... ................................. (1)实验一经纬仪的使用 (3)实验二水平角的观测 (5)实验三水准仪的使用与水准测量 (12)实验总则与注意事项《测量学》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都是课程的重要的教学环节。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认真进行测量仪器的操作应用和测量实践训练,才能真正掌握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方法。
一、实验与实习一般要求1、实验或实验课前,应阅读教材中有关内容和预习《测量学实验指导书》中相应项目。
了解学习的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
2、实验或实习时分小组进行。
各班长向任课教师提供分组的名单,确定小组负责人。
3、实验和实习是集体学习行动,任何人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应在指定场地进行,不得随便改变地点。
4、在实验和实习中认真的观看指导老师进行的示范操作,在使用仪器时严格按操作规则进行。
二、使用测量仪器规则测量仪器是精密光学仪器,或是光、机、电一体化贵重设备,对仪器的正确使用,精心爱护和科学保养,是测量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保证测量成果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
在使用测量仪器时应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严格遵守下列规则。
1、仪器的携带携带仪器前,检查仪器箱是否扣紧,拉手和背带是否牢固。
2、仪器的安装(1)安放仪器的三脚架必须稳固可靠,特别注意伸缩腿稳固。
(2)从仪器箱提取仪器时,应先松开制动螺旋,用双手握住仪器支架或基座,放到三脚架上。
一手握住仪器,一手拧连接螺旋,直至拧紧。
(3)仪器取出后,应关好箱盖,不准在箱上坐人,搬站时携带好仪器箱以及所有的附件。
3、仪器的使用(1)仪器安装在三脚架上之后,无论是否观测,观测者必须守护仪器。
(2)应撑伞,给仪器遮阳。
雨天禁止使用仪器。
(3)仪器镜头上的灰尘、污痕,只能用软毛刷和镜头纸轻轻擦去。
工程力学实验指导书(全)

工程力学实验指导书班级:学号:姓名:南昌大学工程力学实验中心目录实验一金属材料的拉伸及弹性模量测定试验 2 实验二金属材料的压缩试验 6 实验三复合材料拉伸实验8 实验四金属扭转破坏实验、剪切弹性模量测定14 实验五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及测试桥路变换实验18 实验六弯曲正应力电测实验21 实验七叠(组)合梁弯曲的应力分析实验24 实验八弯扭组合变形的主应力测定27实验九偏心拉伸实验31 实验十偏心压缩实验34 实验十二金属轴件的高低周拉、扭疲劳演示实验37 实验十三冲击实验40 实验十四压杆稳定实验44 实验十五组合压杆的稳定性分析实验47 实验十六光弹性实验50 实验十七单转子动力学实验56 实验十八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实验61实验一金属材料的拉伸及弹性模量测定试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观察低碳钢和铸铁在拉伸试验中的各种现象。
2.测绘低碳钢和铸铁试件的载荷―变形曲线(F―Δl曲线)。
3.测定低碳钢的拉伸屈服点σs、抗拉强度σb、伸长率ψ、断面收缩率δ和铸铁的抗拉强度σb。
4.测定低碳钢的弹性模量E。
5.观察低碳钢在拉伸强化阶段的卸载规律及冷作硬化现象。
6.比较低碳钢(塑性材料)和铸铁(脆性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1.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
2.电子式引伸计。
3.游标卡尺。
4.钢尺。
三、实验原理与方法金属材料的屈服点σs、抗拉强度σb、伸长率ψ和断面收缩率δ是由拉伸试验测定的。
试验采用的圆截面短比例试样按国家标准(GB/T 228-2002)制成,如图1-1所示。
这样可以避免因试样尺寸和形状的影响而产生的差异,便于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能相互比较。
图中:d0为试样直径,l0为试样的标距,并且短比例试样要求l0=5d0。
国家标准中还规定了其他形状截面的试样,可适用于从不同的型材和构件上制备试样。
图1-1金属拉伸试验应遵照国家标准(GB/T 228-2002)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在实验过程中,与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联机的微型电子计算机的显示屏上实时绘出试样的拉伸曲线(也称为F ―Δl 曲线),如图1-2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工程测试技术(B)》实验指导书吴明友编写机械与车辆学院机电教研室2014.2.28目录实验一电阻应变片的原理及应用 (3)实验二电容式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8)实验三光纤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11)实验四电涡流和磁电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14)实验一 电阻应变片的原理及应用一、实验目的:1.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2. 比较半桥与单臂电桥的不同性能、了解其特点。
3. 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优点。
二、实验设备:双杆式悬臂梁应变传感器、托盘、砝码、数显电压表、±5V 电源、差动放大器、电压放大器、万用表。
三、实验原理:㈠ 单臂电桥实验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ε⋅=∆k RR(1-1) 式中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 k 为应变灵敏系数; l l ∆=ε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组件。
如图1-1所示,将四个金属箔应变片(R1、R2、R3、R4)分别贴在双杆式悬臂梁弹性体的上下两侧,弹性体受到压力发生形变,应变片随悬臂梁形变被拉伸或被压缩。
图1-1 双杆式悬臂梁称重传感器结构图通过这些应变片转换悬臂梁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可将应变片串联或并联组成电桥。
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如图 1-2 所示 R6=R7=R8=R 为固定电阻,与应变片一起构成一个单臂电桥,其输出电压RR RR E U ∆⋅+∆⋅=211/40 (1-2)E 为电桥电源电压;式 1-2表明单臂电桥输出为非线性,非线性误差为%10021⋅∆⋅-=RRL图 1-2 单臂电桥面板接线图㈡ 半桥性能实验不同受力方向的两只应变片接入电桥作为邻边,如图1-3所示。
电桥输出灵敏度提高,非线性得到改善,当两只应变片的阻值相同、应变数也相同时,半桥的输出电压为RRE k E U ∆⋅=⋅⋅=220ε (1-3) 式中RR ∆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 为应变灵敏系数;ll∆=ε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E 为电桥电源电压。
式 1-3表明,半桥输出与应变片阻值变化率呈线性关系。
图1-3 半桥面板接线图㈢全桥测量电路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只应变片接到电桥的对边,不同的接入邻边,如图1-4,当应变片初始值相等,变化量也相等时,其桥路输出RRE U ∆⋅=0 (1-4)式中E 为电桥电源电压。
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式1-4表明,全桥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得到进一步改善。
图1-4 全桥面板接线图四、实验内容与步骤㈠单臂电桥实验1.悬臂梁上的各应变片已分别接到调理电路面板左上方的 R1、R2、R3、R4上,可用万用表测量判别,R1=R2=R3=R4=350Ω。
2.按图 1-2 只接好“差动放大器”和“电压放大器”部分,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短接并与地相连, “电压放大器”输出端接数显电压表(选择 200mV 档),开启直流电源开关。
将“差动放大器”增益电位器与“电压放大器”增益电位器调至最大位置(顺时针最右边),调节调零电位器使电压表显示为0V 。
关闭直流开关电源。
(两个增益调节的位置确定后不能改动)3.按图1-2接好所有连线,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电阻(如R1)接入电桥与R6、R7、R8 构成一个单臂直流电桥。
电桥输出接到“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电压放大器的输出接数显电压表。
预热五分钟。
4.加托盘后调节Rw2使电压表显示为零(采用200mV 档)。
5.在应变传感器托盘上放置一只砝码,读取数显表数值,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 200g 砝码加完,记录实验数据填入表 1-1。
表1-1重量(g)电压(mv)㈡半桥性能实验1.应变传感器已安装在悬臂梁上,可参考图1-1。
2.按图1-3 接好“差动放大器”和“电压放大器电路”。
“差动放大器”调零,参考实验A步骤2。
3.按图1-3接线,将受力相反(一片受拉,一片受压)的两只应变片接入电桥的邻边。
4.加托盘后电桥调零,参考实验㈠步骤4。
5.在应变传感器托盘上放置一只砝码,读取数显表数值,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砝码加完,记下实验结果,填入表1-2。
表1-2重量(g)电压(mv)㈢全桥测量电路1.应变传感器已安装在悬臂梁上,R1、R2、R3、R4均为应变片,可参考图1-1。
2.差动放大器调零,参考实验㈠步骤2。
3.按图1-4接线,将受力相反(一片受拉,一片受压)的两对应变片分别接入电桥的邻边。
4.加托盘后电桥调零,参考实验㈠步骤4。
5.在应变传感器托盘上放置一只砝码,读取数显表数值,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砝码加完,记下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表1-3重量(g)电压(mv)6.实验结束后,关闭实验台电源,整理好实验设备。
五、实验报告㈠单臂电桥实验1.根据实验所得数据计算系统灵敏度S=ΔU/ΔW(ΔU输出电压变化量,ΔW重量变化量)2.计算单臂电桥的非线性误差δf1=Δm/y F.S ×100%。
式中Δm为输出值(多次测量时为平均值)与拟合直线的最大偏差;y F为满量程(200g)·S输出平均值。
㈡半桥性能实验根据所得实验数据,计算灵敏度S=ΔU/ΔW和半桥的非线性误差δf2。
㈢全桥测量电路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灵敏度S=ΔU/ΔW和全桥的非线性误差δf3。
六、思考题1、引起半桥测量时非线性误差的原因是什么?2、全桥测量中,当两组对边(R1、R3 为对边)电阻值R相同时,即R1=R3,R2=R4,而R1≠R2时,是否可以组成全桥?七、注意事项实验所采用的弹性体为双杆式悬臂梁称重传感器,量程较小。
因此,加在传感器上的压力不应过大(称重传感器量程为0.5kg),以免造成应变传感器的损坏!实验二 电容式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容传感器的结构及特点。
2. 了解电容式传感器进行位移量测量的应用。
二、实验仪器电容传感器、电容变换器、测微头、数显直流电压表、直流稳压电源、绝缘护套 、低通滤波器、信号源、频率/转速表、振动源、示波器。
三、实验原理电容式传感器是指能将被测物理量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变化的一种传感器它实质上是具有一个可变参数的电容器。
利用平板电容器原理:dSdSC r ⋅⋅==εεε0 (2-1)式2-1中,S 为极板面积,d 为极板间距离,ε为真空介电常数,εr 为介质相对介电常数,由此可以看出当被测物理量使 S 、d 或εr 发生变化时,电容量 C 随之发生改变,如果保持其中两个参数不变而仅改变另一参数,就可以将该参数的变化单值地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
所以电容传感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改变极间距离的变间隙式,改变极板面积的变面积式和改变介电常数的变介电常数式。
这里采用变面积式,如图 2-1,两只平板电容器共享一个下极板,当下极板随被测物体移动时,两只电容器上下极板的有效面积一只增大, 一只减小,将三个极板用导线引出,形成差动电容输出。
通过处理电路将电容的变化转换成电压变化,进行测量。
图 2-1 电容传感器内部结构示意图四、实验内容与步骤㈠ 电容式传感器进行位移量测量的实验步骤1.按图2-2安装好电容传感器,并将电容传感器引出线与“电容插座”相连接。
2.将底面板上“电容传感器”与“电容变换器”相连, “电容变换器”的输出接到数显直流电压表,如图2-3所示。
(注:此处应选用三根相同长度的实验导线)3.打开直流电源开关。
将电容传感器的下极板调至中间位置,调节电容变换器的增益调节旋钮,使得数显直流电压表显示为0(选择2V档)。
(增益调节电位器确定后不能改动)4.旋动测微头推进电容传感器的中间极板(下极板),左右各移动1cm,每隔2mm记下位移量X与输出电压值V的变化,填入下表2-1。
5. 旋动测微头推进电容传感器的中间极板(下极板),左右各移动1cm,每隔0.2mm记下位移量X与输出电压值V的变化,填入下表2-2。
表2-1X(mm)V(mV)表2-2X(mm)V(mV)图2-2 电容传感器安装示意图图2-3 电容传感器连接图实验三光纤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
2.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用于测转速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Y 型光纤传感器、测微头、反射面、差动放大器、电压放大器、数显电压表频率/转速表、转动源、示波器。
三、实验原理㈠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传输型光纤传感器。
其原理如图3-1所示,光纤采用Y型结构,两束光纤一端合并在一起组成光纤探头,另一端分为两支,分别作为光源光纤和接收光纤。
光从光源耦合到光源光纤,通过光纤传输,射向反射面,再被反射到接收光纤,最后由光电转换器接收,转换器接收到的光源与反射体表面的性质及反射体到光纤探头距离有关。
当反射表面位置确定后,接收到的反射光光强随光纤探头到反射体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显然,当光纤探头紧贴反射面时,接收器接收到的光强为零。
随着光纤探头离反射面距离的增加,接收到的光强逐渐增加,到达最大值点后又随两者的距离增加而减小。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具有探头小,响应速度快,测量线性化(在小位移范围内)等优点,可在小位移范围内进行高速位移检测。
图3-1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原理图3-2 光纤位移传感器安装示意图㈡光纤传感器的测速实验利用光纤位移传感器探头对旋转被测物反射光的明显变化产生电脉冲,经电路处理即可测量转速。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㈠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1.光纤传感器的安装如图3-2所示,将Y 型光纤结合处安装在传感器固定支架上,光纤分叉两端插入“光纤插座”中。
探头对准镀铬反射板(铁质材料圆盘),固定在测微头上。
按图3-3接线,电压放大器的输出接直流电压表。
2.将测微头起始位置调到10cm处,手动使反射面与光纤探头端面紧密接触,固定测微头。
3.将“差动变压器”与“电压放大器”的增益调节旋钮调到中间位置。
打开直流电源开关。
4.将“电压放大器”输出端接到直流电压表(20V档),仔细调节调零电位器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5.旋动测微器,使反射面与光纤探头端面距离增大,每隔0.1mm读出一次输出电压U值,填入下表3-1表3-1X(mm)U0(V)图3-3 光纤位移传感器接线图㈡光纤传感器的测速实验1.将光纤传感器安装在传感器升降架上,使光纤探头对准转动盘边缘的反射点,探头距离反射点1mm左右(在光纤传感器的线性区域内)。
接线如图4-3所示。
2.用手拨动转盘,使探头避开反射面(对集合避免产生暗电流),“电压放大器”的输出端接到直流电压表输入。
调节调零电位器使直流电压表显示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