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
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
课题:质量及其测量淄博市张店区铝城一中崔红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大致了解宏观物质世界的尺度。
•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和单位。
•对质量单位的大小有感性认识,能对常见物体的质量进行估测。
•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调节托盘天平,并会利用天平测量质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天平的使用,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杆秤这一我国古代发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质量的概念和测量难点:1、质量概念的建立2、天平的使用三、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谈话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法四、教学器材:天平、金属块、橡皮泥、冰块、一元硬币、鸡蛋、苹果、订书针张店区物理教研员宋波老师点评:崔红老师这一节的教学设计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知识获得的经过过程,通过一个个的小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从而逐渐形成物理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物理问题解决的方法。
基于教材的教学内容,更注重了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过程,进而引导学生体验问题解决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一、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在整个的教学设计中,突出了学生这一学习主体,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逐渐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二、教学设计中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切实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如六种物品的分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是一种对物理思想的渗透。
再如:生病了首先确定吃什么药(什么物质),再确定吃多少(物质多少)。
这个例子非常有代表性,也非常典型。
再如:“首先介绍一元硬币的质量,然后依据此标准让学生估测一个鸡蛋、一个大苹果、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
”又将物理回归到了生活中,应用到了生活中。
而且事例具有普遍性和很好的代表性。
所举的事例均为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一些物品。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质量及其测量教案课件
质量及其测量教案课件教案标题:质量及其测量教案课件教案目标:1. 理解质量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和常用工具。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案大纲:I. 引入A. 引发学生对质量的思考:什么是质量?质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B. 引入课程目标和学习重点。
II. 知识讲解A. 定义质量:质量是物体所具备的重量或重要性的程度。
B. 质量的测量单位:千克(kg)和克(g)。
C. 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测量杯等。
D. 质量的测量方法: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III. 实践活动A. 实验1: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
2.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3. 讨论实验结果和可能的误差来源。
B. 实验2: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测量杯和水的位移量来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
2.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3. 讨论实验结果和可能的误差来源。
IV. 总结与评价A. 回顾课程目标和学习重点。
B.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C. 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
D. 对学生的实验数据和参与度进行评价。
教案课件设计:1. 引入部分:使用引人入胜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质量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讲解部分:使用清晰简洁的文字和图表,结合实例解释质量的定义、测量单位和测量工具。
3. 实践活动部分:提供实验步骤和材料清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可以使用动画或实际实验照片展示实验过程。
4. 总结与评价部分:通过问题和讨论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评价。
教案建议和指导:1.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确保实验过程安全。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可能的误差来源,并讨论如何减小误差。
4.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进行深入思考,拓展他们对质量及其测量的理解。
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5.1《质量及其测量》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质量的概念,理解质量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质量的单位,如克、千克、吨等,并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培养学生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能力,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引导学生运用质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时判断物品质量、计算物体质量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感知质量的存在,激发学生对质量问题的关注。
2.以实验为基础,让学生亲身参与测量质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探讨质量与体积、密度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教授天平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何调节、如何准确读数等,为学生实验操作奠定基础。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发放实验器材,让学生分组进行质量测量实验。
2.引导学生探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如何准确测量、如何处理数据等。
3.组织学生讨论质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如何判断物品质量等。
4.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培养学生勇于实验、敢于探究的科学精神,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强调学习质量知识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这些亮点体现了本节课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和情感教育等方面的优秀表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5.1《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
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质量概念的理解,对质量测量方法的掌握。
2.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质量单位换算、实际测量等应用能力的掌握。
3.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4.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质量单位换算的运用: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质量单位换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质量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质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操作,培养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和质量测量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设计丰富的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质量及其测量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2.通过质量测量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3.强调质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质量问题,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3.知识整合,提高素养:将质量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如数学运算、环保意识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4.分层教学,关注差异:针对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和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5.现场指导,及时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在实验操作、问题解答等方面的困惑给予及时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质量及其测量教案
质量及其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
2.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如托盘天平、电子秤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测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2. 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还有克(g)、毫克(mg)等。
3. 测量质量的工具:托盘天平、电子秤、台秤等。
4. 实验方法:如何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测量质量的工具及实验方法。
2. 难点:实验方法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质量的概念、单位和测量工具。
2.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测量质量的方法。
3. 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长度、面积等概念,引出质量的学习。
2. 讲解质量的概念和单位:讲解质量的定义,介绍质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3. 介绍测量质量的工具:展示托盘天平、电子秤等工具,讲解其原理和用法。
4.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如何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5. 学生动手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记录数据。
6. 数据分析: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质量的测量误差及减小方法。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质量的概念、单位和测量方法。
8. 作业布置: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质量及其测量的知识。
9.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10. 课程拓展:介绍质量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物理学、化学等。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问答、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2. 评价内容:(1)质量的概念的理解程度。
(2)对质量单位的掌握情况。
(3)测量质量工具的使用技能。
(4)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质量及其测量学案及教案
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以及单位。
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会测量物体的质量。
2.通过实验观察,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3.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质量的概念。
2.质量的单位和如何用天平测量质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从平常买菜、买水果多少公斤说起二、新课教学模块一:质量概念的建立环节一:区别物体和物质:有形状的物品称物体;把组成这种物体的材料叫物质。
1、用橡皮泥捏成一大一小两个物体,在用料上有什么区别?2、出示一把铁锤和一个铁钉。
提问:这两个物体有什么相同点?用铁的多少相同吗?3、请学生找出以上四个例子中的物体和物质。
环节二:质量的和性质以上四个不同的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同。
概念:物理学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符号:m。
由课本上的几个例子说明:具有以下性质:性质: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环节三:学生看书自学有关质量的其他知识。
单位:a国际制(SI制):千克㎏b常用:克(g)毫克(mg)吨(t)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t=1000Kg,1Kg=1000g,1g=1000mg模块二:质量的测量环节一:测量工具:学生阅读教材并认识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天平。
环节二;天平的使用活动一:认识天平天平的构造,说出铭牌的含义。
总结:称量:天平所能称的最大质量。
感量:分度值标尺0刻度:左侧活动二: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生小组边操作边思考边讨论下面的问题:1、怎样才能使天平水平放置?2、使用前游码应该停留在那个位置?3、横梁指针指在什么位置表示横梁平衡了?如果横梁的左臂偏高,应怎样调平衡螺母?4、在称量物体时,尝试加砝码时,应该先加大砝码还是小的?为什么?5、怎样读数?教师总结学生的结论,给出相应的补充。
反馈练习:小练习册1、2、3、4、5、6小结:学生以实验操作过程为线索进行小结,交流自己的收获,提出自己的困惑。
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
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质量的概念和基本单位;2.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1.质量的概念和基本单位;2.质量的测量方法;3.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教学难点:1.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实验模型、实验记录表、实验报告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显示一个不规则形状的物体,让学生猜测它的特性是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来研究这个物体的特性?二、概念讲解(10分钟)1.介绍质量的概念,并给出质量的定义。
2.介绍质量的基本单位,并解释其含义。
三、示范实验(15分钟)1.展示一个简单的质量测量实验。
2.说明实验过程中所用到的器材和步骤。
3.强调实验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操作要点。
四、学生实验(2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
2.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量一个给定物体的质量。
3.给学生2-3分钟准备时间,然后开始实验。
4.检查学生实验的进行情况,并在必要时提供帮助和指导。
五、数据处理(15分钟)1.学生完成实验后,让他们整理实验数据,并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
2.引导学生分析数据,计算出物体的平均质量,并填入实验报告纸中。
3.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和问题。
六、实验报告(20分钟)1.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的内容,撰写一个实验报告。
2.报告中要包括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果,以及对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3.强调实验报告的格式和写作要求。
七、小结与反思(10分钟)1.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让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扩展活动:1.给学生提供一些质量测量的实例,让他们进行观察和分析。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质量的测量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概念讲解、示范实验、学生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报告和小结与反思等环节的设置,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记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质量及其测量》教案
题
9.2 质量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3.知道托盘天平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常用单位间的相互换算 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1.对质量的单位形成具体的认识. 2.质量的单位换算、科学计数法的应用
板 书
质量
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量(m) 单位及单位换算:kg、g、mg、t 1kg=103g 1mg=10-3g=10-6kg 1t=103kg 构造 测量(天平) 调节 使用 (略)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引言
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
内
容
教法、学法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钢尺、钢钉、铁片、铁锤、玻璃杯、琉璃 球,列举教室中的桌子、椅子等.老师列举的这些东西,我们给 它一个统一的名称该叫什么呢?他们都是有什么组成?如何测量 他们的大小,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质量 讲授法 一、质量 1. 定义: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2. 它是物体本身的性质,不随形状、位置、状态和温度 提问法 的改变而改变 3. 符号:m 4. 单位:千克用字母“kg”表示 巩固练习单位 克(g)、毫克(mg)、微克(μ g)、吨(t). 3 1 吨=1000 千克 1t=1000 kg=10 kg 1 千克=1000 克 3 3 1kg=1000g=10 g 1 克=1000 毫克 1 g=1000 mg=10 mg 3 1 毫克=1000 微克 1 mg=1000 μ g=10 μ g 5. 常见物体的质量 6. 测量工具:秤(生活中) 托盘天平(实验室中) 二.托盘天平 1.构造:托盘、游码、横梁、指针、分度盘、平衡螺母、砝码 换算
八年级《质量及其测量》教案、教学设计
3.演示天平、电子秤等质量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强调测量注意事项,如保持测量工具干净、避免震动等。
4.结合实例,讲解质量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烹饪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准确地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针对以上学情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1.注重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指导。
2.强化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测量准确性。
3.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合作学习效果。
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及时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自信心。
2.学生回答:可以通过称重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重量。教师追问:那么重量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呢?
3.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重量是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而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今天我们将学习质量的概念、单位及测量方法。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讲解质量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重量不同。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以下观点:
a)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如天平、电子秤等。
b)确保测量工具的准确性,如校准天平、检查电子秤的电量等。
c)按照测量步骤进行操作,如将物体放在天平的托盘上,读取质量数值等。
d)注意测量环境的影响,如避免在风力较大的地方进行测量。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总结出准确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
5.教学关注点:
a)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
2. 让学生掌握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2. 天平的使用方法3. 物体质量的测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天平的使用方法,物体质量的测量。
2. 教学难点:天平的精确使用和物体质量的准确测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质量的概念、单位及天平的使用方法。
2.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物体质量的测量。
3. 讨论法:学生之间交流测量结果和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质量,质量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质量的概念、单位及天平的使用方法。
3. 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物体质量的测量。
5. 交流讨论:学生之间交流测量结果和心得。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思考如何准确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质量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是否能熟练使用天平进行物体质量的测量。
3. 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是否能够严格遵守实验规程。
七、教学准备1. 准备质量不同的物体作为测量对象。
2. 确保天平的精度和准确性。
3. 准备实验报告表格,供学生记录测量数据。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
2. 介绍其他质量测量工具和方法,如电子秤、台秤等。
3. 探讨质量测量在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九、教学反馈1. 在课程结束后,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分析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 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3. 根据反馈情况进行教学调整,提高教学质量。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北师大版八年级全一册《质量及其测量》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八年级全一册《质量及其测量》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北师大版八年级全一册的《质量及其测量》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教材,也是八年级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1.掌握质量的概念和基本单位。
2.熟悉质量的测量方法和工具。
3.理解质量与重量的区别,能够正确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案1.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质量的概念和基本单位第二课时:质量的测量方法和工具第三课时:质量与重量的区别第四课时:样本的质量统计2. 教学方案第一课时:质量的概念和基本单位•学习目标:掌握质量的概念和基本单位。
•学习重点:质量的定义、质量的单位。
•学习难点:理解质量的概念和单位的转换。
•学习方法:课堂讲授 + 小组合作 + 实验探究。
第二课时:质量的测量方法和工具•学习目标:熟悉质量的测量方法和工具。
•学习重点:质量的测量方法、天平的使用。
•学习难点: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习方法:课堂讲授 + 观察实验 + 小组合作。
第三课时:质量与重量的区别•学习目标:理解质量与重量的区别。
•学习重点:质量和重量的定义、测量方法和区别。
•学习难点:理解质量和重量的本质区别。
•学习方法:课堂讲授 + 实验探究 + 小组合作。
第四课时:样本的质量统计•学习目标:掌握样本的质量统计。
•学习重点:样本的平均质量、质量标准差。
•学习难点:计算样本的平均质量和质量标准差。
•学习方法:课堂讲授 + 小组合作 + 实验探究。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课堂讲授、小组合作和实验探究等,这些方法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同时,我们还设置了多种不同形式的练习和测试,以期在学生中培养和提升他们的思考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虽然整个教学过程经过了我们的精心设计和策划,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仍然遇到了很多问题。
《质量及其测量》 学历案
《质量及其测量》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2、了解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质量的概念和单位。
(2)天平的使用方法。
2、难点(1)对质量是物体属性的理解。
(2)天平的调节和读数。
三、知识讲解(一)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例如,一个铁钉和一个铁锤,它们所含的铁这种物质的多少是不同的,所以铁钉和铁锤的质量不同。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比如,把一块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它的质量不变;一杯水结成冰,状态改变了,质量不变;把一本书从教室带到家里,位置改变了,质量也不变。
(二)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
比千克大的单位有吨(t),1 吨= 1000 千克。
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1 千克= 1000 克,1 克= 1000 毫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用到斤、两等单位,1 斤= 500 克,1两= 50 克。
(三)质量的测量工具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
天平有托盘天平、物理天平、分析天平等。
托盘天平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
(四)托盘天平的结构托盘天平主要由底座、横梁、标尺、游码、平衡螺母、托盘、指针等组成。
(五)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1、调平(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2)用镊子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3)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如果指针向左偏,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如果指针向右偏,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2、称量(1)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加砝码时应先大后小,最后移动游码。
(2)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六)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1、天平使用前要先调平。
《质量及其测量》 教学设计
《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学生能够了解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熟练掌握常见物体质量的大致数值。
(3)学生能够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2)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质量的概念和单位。
(2)天平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1)对质量概念的理解。
(2)天平的调节和读数。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不同质量的物体(如铁钉、铁锤、木块等)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不同的物体,如铁钉、铁锤、木块等,提问学生这些物体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思考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从而引出质量的概念。
(二)新课讲授1、质量的概念(1)讲解质量的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2)举例说明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等无关。
例如,将一块铁铸成铁锅,其质量不变;一杯水结成冰,质量不变;将一个物体从地球拿到月球上,其质量不变。
2、质量的单位(1)介绍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
(2)展示一些常见物体质量的大致数值,如一个鸡蛋约 50g,一个成年人约 60kg 等,让学生对质量的单位有更直观的认识。
(3)讲解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t = 1000kg,1kg = 1000g,1g = 1000mg。
3、质量的测量(1)介绍测量质量的工具:天平。
(2)展示天平的构造,包括托盘、横梁、平衡螺母、游码、分度盘等。
(3)讲解天平的使用方法: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
复备人:复备时间:
说出根据什么理由来分类,分为几类?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分类中得到两个结论:①物体是有物质组成的。
②物体所含物质有多有少。
从而得到质量的概念。
完成反馈练习
教师课件展示,质量测量工具从古至今一直都有,从古代的权衡器到今天的称,展望未来先进的测量工具。
物理实验室常用工具:天平。
化学里已经讲过天平的使用方法,给时间进行复习讨论。
讲解注意事项:称量:天平所能称的最大质量,感量:为指针从平衡位置偏转到标尺1分度所需的最大质量。
如何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在明确天平的使用中我们所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后,进行小组合作。
在小组长的帮助和带领下,设计实验方案称量物体的质量。
问题突破
1.在调平时,指针总是左右摆动,我们该如何判断天平已经达到平衡?
2.在测量时发现,添加最小砝码指针右偏,而取出最小砝码指针左偏,该怎么办?
3.读数时,游码读左边还是右边?3.单位换算:
1t=_______kg 1kg=_______g 1g=_______mg
大头针
一元硬币
成人
大象
学生了解测量工具的演变史,并列举常见的质量的测量工具。
活动一:检测各部件名称,集体回答。
活动二:复习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小组合作讨论)
小组分工合作,用已经调节平衡的天平完成橡皮泥(4个组)、
暖手宝(四个组)、金属块(四个组)质量的测量。
将结果派代表填在黑板上表格里。
学生依据刚刚的测量得到结论。
前四组橡皮泥改变形状
中间四组暖手宝。
《质量及测量》word教案
第二章质量和密度第一节质量及其测量丽泽中学郭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会使用游码,会使用天平称质量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比较,形成对质量的概念的初步认识·通过观察和操作,会调节天平,并用天平测质量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杆秤这一中国的古代发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重点:知道质量的单位,学习天平的使用难点:正确使用天平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在讲新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小笑话。
国外某一城市举办一次特殊的笔答大赛,其题目是:有一个热气球,上面载有三名乘客,即一位才华横溢的议员,一位满腹经纶的大学教授和一位点石成金的银行家。
当热气球升到高空时却出了故障,必须将三人中的一人扔下去以保全另外两个人的性命,你认为扔下那位最为合理?组委会收到了不计其数的五花八门的答案,而结果却是出人意料,冠军获得者竟是一位小学生。
他的答案极其简单——“把最胖的那个人扔下去!”为什么把最胖的人扔下去呢?从物理这个角度去分析,那个胖子相对其他两个人有何特点?——质量大我想那个被扔下去的人也许会抗议,说他不是质量最大的。
如果从公平的角度出发,那么,此时此刻最需要一件什么工具?——秤好的,让我们来具体学习质量以及它的测量。
2、进行新课:(1)质量:提问大家几个问题。
一杯水和一桶水,哪个水多?很显然一桶水多。
一个铁钉和一座铁桥,都是铁,哪个铁多?很显然铁桥的铁多。
不同物体所含的物质的多少是不同的。
我们用质量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m表示。
这是同种物质之间质量的比较。
那么不同种物质之间我们怎么比较呢?比如说,一个小铅球与一大团棉花,哪个质量大呢?还有一个很大的氢气球与一个氧气瓶,哪个质量大呢?凭观察就很难判断了。
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
测量活动1:用天平测铝块的质量
探究活动2:用天平如何测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下面是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的几个步骤
(A)调节横梁平衡(B)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C)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位置(D)把物体放在左盘
(E)在右盘内放入砝码或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F)把砝码放回砝码盒(G)记录称量结果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课题
第一节质量及其测量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案序
课程标准
能正确说出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
学习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的经历能正确说出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和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质量单位换算。
(2)记住质量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3)了解常见的测量工具,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重、难点
(4)、如何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1)、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分为和。
(2)、使用天平时要注意:
(a)、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能,不能)超过称量。
(b)、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c)、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能,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
重点:1、质量的单位及其性质;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难点: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与设计目的、信息技术的应用
情境创设
有这么一个笑话:国外某一城市举办一次特殊的笔答大赛,其题目是:有一个热气球,上面载有三名乘客,即一位才华横溢的议员,一位满腹经纶的大学教授和一位点石成金的银行家。当热气球升到高空时却出了故障,必须将三人中的一人扔下去以保全另外两个人的性命。你认为扔下哪一位最为合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
山东省威海新都中学杨龙飞
【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节包括三部分内容,即质量的初步概念,质量的单位和如何用天平测量质量。
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本节的难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通过多举例子,让学生区分物体和物质,使学生建立起质量的概念。
对于质量的单位,通过列举一些物体的质量并进行单位换算,使学生对物体质量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对于质量有大体的概念后,通过估计物体的质量并进行测量,学习用天平的测量质量。
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一边进行实验一边思考,掌握正确的操作。
本节的内容主要通过事例和实验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形成质量的知识体系,为以后学习密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边实验边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以及单位。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地理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质量的概念。
2.质量的单位和如何用天平测量质量。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