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复习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岳阳楼记》 复习要点 一、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 1)范仲淹, 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谥号为
文正 。世称“范文正公”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 文体积累 :记、说、序、书、铭、传
(3) 背景: 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处于身遭贬谪政治失意的人生低谷。但作者并不因 为宦海沉浮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而是表现出崇高的思想境界, 忧乐系于天下, 始终以 利民为自己的人生理想, 表现出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2、应注意的字音和字形:
属 浩浩汤汤 滕 谪守 巴陵郡 百废具兴 际涯 朝晖 潇湘 淫雨霏霏 隐曜 潜形 樯倾 楫摧 薄暮冥冥 虎啸 忧谗畏讥 萧然 万顷 沙鸥 岸芷汀兰 沉璧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3、通假字 :属同嘱,嘱咐,嘱托。
具同俱,全,皆。 4、重点词义:
谪守 越明年 旧制 作文 然则 南极 不行 薄暮 景明不惊 6、一词多义
国 国都 则有去国怀乡
国防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家 国恒亡
或 有时 而或长烟一空 或
许 或异二者之为
居 处在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居住 面山而居
通 顺利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通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通过 初极狭,才通人
旷 开朗 则有心旷神怡 宽广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以 来 属予作文以记之
因 不以物喜
而或 是进亦忧 先天下 ┄┄后天下
5、成语 :政通人和
心旷神怡 气象万千 百废俱兴 先忧后乐 观 岳阳楼之大观 (景象) 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开 连月不开 (放晴) 日出而林霏开 (散开)
临 把酒临风 // 执策而临之 (当着,对着) 临溪而渔
(走到) 翼然临于泉上(靠近)
一 ①长烟一空:全,都
② 一碧万顷:一片
③ 在洞庭一湖:整个 备 前人之述备矣(详尽) 万事俱备(具备) 微 微斯人(没有) 土膏微润(稍微) 吾谁与归(归依) 归 云归而岩穴暝 (聚拢)
其语气词其喜洋洋者矣
代词:那其必曰
7、古今异义
古义:规律增其旧制。今义:制度。
古义:详尽前人之述备矣。今义:准备。
古义:日光至若春和景明。今义:景物。
古义:曾经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今义:品尝。
古义:没有微斯人,吾谁与归。今义:微小。
8、词类活用
北、南:向北,向南(名词作状语)
先天下之忧而忧(“先”,形容词作状语,这里是“在⋯⋯之前”。)
后天下之乐而乐(“后”,形容词作状语,这里是“在⋯⋯之后”。)
其它重点词:然则:(既然)这样,那么⋯⋯。若夫:像那。(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语)至若:至于,又如。(用在又一段话的开头引起另一层论述)薄暮冥冥:迫近。嗟夫:
唉。胜状:胜景,好景色。会:集中,会集。极:尽。际涯:边际。览:观看,欣赏。霪雨:连绵的雨。耀:光辉。集:栖止。微:无,没有。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春和景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景,日光。气象万千: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百废具兴: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心旷神怡:胸怀开阔,精神愉快。
特殊句式:倒装句:微斯人,吾谁与归?(宾语前置。应为“吾与谁归” 。)判断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表判断语气。)省略句:属于作文以记之。(省略主语“滕子京” 。)划分句子停顿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9、借代:锦鳞(美丽的鱼)。沉鳞竞跃、呷浪之鳞。比喻:静影沉璧
10、句子翻译: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
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 结构图解
二、课文分析:
1、主要内容(文章主旨):文章叙述了作者应友人之托为重修岳阳楼之事作记,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以及对友人的规箴和慰勉之意。
2、思路
(1)文章由叙事引出写景,再转入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2)思路叙事: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作记缘由。
描写:岳阳楼周围景色引出览物之情全景—阴冷之景—悲
晴明之景—喜
议论抒情:阐述作者的观点详细分段及段意:第一段:述事情的本末缘起,写滕子京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第二段:先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设下写景范围,概括洞庭湖“大观” ,并引出新境界,引起下文写景抒情。
第三、四段:为全文主体,传达情景交融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第五段:为全文重心,兼用议论抒情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3、重点问题:①第一段中作者点明滕子京“谪守”的用意是什么?暗寓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
②找出文中概括滕子京的政绩的句子,分析其作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
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③文中如何描写洞庭湖的全景?从空间角度写“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
阔。从时间角度写“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
④“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探究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探究目的:引出主旨,借题发挥表达作者的胸襟和抱负。
⑤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主旨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者借作记之机委婉含蓄的规劝朋友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
抱负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
⑥范仲淹的“忧乐观”与孟子“乐以天下,忧亦天下”思想的关系。
孟子的忧乐观体现了儒家的热男思想。范仲淹把孟子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也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为此就要不为外物所动,不论是自然界的阴晴明暗,还是设社会环境的顺遂艰难,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
⑦如何理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如何看待范仲淹身遭贬谪而心忧天下?)
答: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这一思想源自于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范仲淹将其进行了发展,也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积极进取。不为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个人的得失所动,始终坚持心中坚定的信念。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处于身遭贬谪政治失意的人生低谷。但作者并不因为宦海沉浮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而是表现出崇高的思想境界,忧乐系于天下,始终以利民为自己的人生理想,表现出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