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完整课件.ppt
合集下载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完整课件

新生儿期心理发展特点
无条件反射
新生儿具有一些与生俱来 的无条件反射,如吸吮反 射、抓握反射等。
感知觉发展
新生儿的感知觉进一步发 展,能够通过视觉、听觉、 触觉等感知外界事物。
情绪表达
新生儿能够通过面部表情、 声音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 绪状态。
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 遗传因素:遗传基因对胎儿和新生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父母的心理特质可能遗传给孩子。 • 环境因素:母体内的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都会对胎儿和新生儿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 营养因素:母体在孕期的营养状况对胎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营养不良可能导致胎儿发育迟缓。 • 干预措施:提供适宜的环境刺激、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进行科学的胎教和早教等,有助于促进胎儿和新生儿心理发展。
参考书目
《儿童发展心理学》、《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成年发展心理学》等。
02
胎儿期与新生儿期心理发展
胎儿期心理发展特点
01
02
03
感知觉发展
胎儿在母体内便开始发展 感知觉,如听觉、触觉等, 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记忆能力
胎儿具有一定的记忆能力, 能够记住在母体内经历的 刺激和事件。
情感发展
胎儿能够感受到母体的情 绪变化,并对此作出相应 的反应。
情感复杂性的增加
随着生活经历和人生阅历的丰富,中年人的情感世界变得更加复杂 和深沉。
对自我和生活的重新审视
中年人开始对自我和生活进行重新审视,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寻求更深层次的心理满足。
中年危机及其应对方法
寻求社会支持
自我反思与心理调适
通过自我反思和心理调适,重新 认识自我和生活,寻找新的生活 目标和意义。
认知变化
《发展心理学》完整课件

2
青少年期
个人认同的形成,如青春痘、性别、身体状况、人际关系、自尊、压力等方面。
3
成年期
情感、个性、智力、动机、感知和老年发展等问题的研究。
应用前景
教育
教孩子如何学习和成长,如何培 养社会技能和智力,如何创建有 利于婴儿和幼儿发展的环境。
咨询和治疗
人机交互设计
各种心理障碍治疗、个人发展和 成长金工、人际交往、应对压力、 家庭建设等方面。
根据人类对产品、系统、软件和 服务的心理特点,创造出适合人 类心理和行为模型的产品。
未来趋势
跨学科研究
网络、社交媒体和大数据分析等,将打破学科壁垒,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数据来 源。
国际化
随着文化和语言的融合,国际学术与学术会议越来越受关注。
实证研究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结构的更加系统化,越来越多国际学者将争取使用实证研究方法来测 试他们的假设。
情绪与社会化
研究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情绪、行为和社会关 系,了解人类社会化过程并推动社会革新。
智力与学习
研究儿童和成人的智力发展和学习过程,是优 化教育、咨询和行为治疗的重要基础。
性别、文化和跨文化差异
研究性别、文化和种族背景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重要发现
1
童年
儿童的认知能力、语言、个人行为、人际交往、自尊和情绪等发育的基本特征。
弗洛伊德和等人的依恋理论
强调母爱对婴儿和儿童的发展的 重要性,解释了儿童心理发展和 成年期人际关系的基本模式。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 阶段理论
阐述了人类在终身的发展中面临 的主要发展任务,如个人认同、 愿望满足、人际关系等。
主要研究领域
人口学
研究社会群体中不同年龄和性别人口发展变化 的、心理协调的、相互依存的和统计分配规律。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理论ppt课件

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模型
心理发展理论
例如爱因斯坦的阶段理论和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
社会发展理论
例如沃尔登福尔的理论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
例如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和布鲁纳的建构性理论。
研究方法和技术
1 纵向研究
跟踪同一组人在一段时间内的发展变化。
3 实验研究
通过控制和操作变量来观察心理发展。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理 论ppt课件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的心理发展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本课件 将介绍发展心理学的定义、主要理论模型、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1 定义和解释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 心理变化和成长。
2 研究对象和范围
研究人类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从婴儿 到老年人。
2 横断研究
同时研究不同年龄组的人的发展特征。
4 观察研究
直接观察和记录个体的行为和发展情况。
发展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儿童教育
利用发展心理学理论指导教学方法和教育政策。
职业发展
帮助个人在职业生涯中实现心理发展和成长。
心理辅导
运用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
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技术的影响
科技的快速发展对心理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跨文化研究的重要性研不同文化下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差异。
发展心理学课件ppt

社会性发展
幼儿开始对社交产生兴趣,与同龄人和成人 建立关系。
认知发展
幼儿开始对周围环境进行探索,学习基本的 生活技能和知识。
情绪发展
幼儿的情绪逐渐稳定,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 的情绪。
幼儿期的发展任务
基本生活技能学习
幼儿需要学习基本的自理能力,如吃 饭、穿衣等。
语言和认知发展
幼儿需要发展语言能力,并开始进行 基础的学习活动。
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性
总结词
发展心理学对于个体成长、教育、育儿、心理咨询等 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通过了解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 适应社会和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在教育领域,发展心 理学有助于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制 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在育儿领域,发展心理学为 家长提供了科学的育儿理念和方法,有助于培养孩子健 康成长。在心理咨询领域,发展心理学为心理咨询师提 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有助于解决个体在成长和发 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新生儿的遗传基因对发展有一定影响,不同个体的发展速度和
特点存在差异。
环境因素
02
新生儿所处的环境对其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如家庭环境、社会
环境等。
照顾者的态度和行为
03
新生儿的照顾者的态度和行为对宝宝的发展有直接影响,如亲
密的照顾、温暖的拥抱等可以促进宝宝的发展。
04
婴儿期的发展
婴儿期的发展特点
01
婴儿的遗传基因对生理发育和 智力发展有一定影响。
环境刺激
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助于婴儿感 知能力和认知的发展。
抚养者的照顾
抚养者的关爱、照顾和教育方 式对婴儿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 应性有重要影响。
营养与健康
幼儿开始对社交产生兴趣,与同龄人和成人 建立关系。
认知发展
幼儿开始对周围环境进行探索,学习基本的 生活技能和知识。
情绪发展
幼儿的情绪逐渐稳定,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 的情绪。
幼儿期的发展任务
基本生活技能学习
幼儿需要学习基本的自理能力,如吃 饭、穿衣等。
语言和认知发展
幼儿需要发展语言能力,并开始进行 基础的学习活动。
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性
总结词
发展心理学对于个体成长、教育、育儿、心理咨询等 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通过了解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 适应社会和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在教育领域,发展心 理学有助于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制 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在育儿领域,发展心理学为 家长提供了科学的育儿理念和方法,有助于培养孩子健 康成长。在心理咨询领域,发展心理学为心理咨询师提 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有助于解决个体在成长和发 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新生儿的遗传基因对发展有一定影响,不同个体的发展速度和
特点存在差异。
环境因素
02
新生儿所处的环境对其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如家庭环境、社会
环境等。
照顾者的态度和行为
03
新生儿的照顾者的态度和行为对宝宝的发展有直接影响,如亲
密的照顾、温暖的拥抱等可以促进宝宝的发展。
04
婴儿期的发展
婴儿期的发展特点
01
婴儿的遗传基因对生理发育和 智力发展有一定影响。
环境刺激
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助于婴儿感 知能力和认知的发展。
抚养者的照顾
抚养者的关爱、照顾和教育方 式对婴儿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 应性有重要影响。
营养与健康
发展心理学PPT课件

主体的 自我调节
作用
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一节
知识点12 维果斯基
2、心理 发展观
低级向 高级 转化
心理 活动 的随意 机能
抽象 概括 机能
新质的 心理 心理 活动 结构 个性化
概述
教学 走在 发展前面
最近 发展区
3、教育 教学 学习
最佳时期
高级 心理机能
低级 心理机能
1、文化 历史
发展理论
语言 符号
第一节 概述
❖ 知识点10 艾里克森的人格
发展8阶段理论 1、婴儿前期(0—2岁) 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希
望品质。 2、婴儿后期(2—4岁)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意
志品质。
5、青少年期(12—18岁)
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 乱,诚实品质。
6、成年早期(18—25岁)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爱 的品质。
❖ 知识点3
婴儿主要动作 1、手的抓握 五指分化 手眼协调 意义……
2、独立行走 婴儿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意义……
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知识点4
婴儿 感知觉
发展
习惯化 范式
优先注视 范式
习惯化
去 习惯化
刺激 偏爱程序
轮廓、图形
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 知识点5
视觉发展 1、视觉集中 2、视觉追踪 3、颜色视觉 4、对光的察觉 5、视敏度
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 的意义
1、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 的源泉或前提。
2、动作是心理发展的外 部表现。
3、动作促进了空间认知 的发展。
4、动作促进了社会交往 能力的发展。
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 知识点2
精品课程《发展心理学》ppt课件

婴儿期(和 学步儿期) (0~3岁)
儿童早期 (幼儿期) (3~6岁)
甚至在较早的几个 周内就表现出学习 和记忆能力;第二 年末,运用符号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发 展;理解和运用语 言的能力迅速发展 成长稳定;体形瘦长, 自我中心思维,但 比例更像成人;常出现 理解他人的能力增 消化和睡眠问题;精细 强;认知不成熟性 动作和大工作技能提高。 导致不合逻辑的思 维;记忆和语言发 展;上幼儿园。
儿童中期 (6~11岁) 运动技能提高;常 儿童开始进行具
见呼吸道疾病,但 健康好于任何一个 时期。
体逻辑思维;记 忆和言语能力提 高;认知能力提 高,儿童能接受 正规学校教育; 一些儿童表现出 特殊的教育需要 和能力。 身体变化迅速而深 抽象思维和科学 青少年期 (11~约20 刻;生殖系统逐渐 推理能力发展; 成熟;饮食障碍和 在态度和行为上 岁) 药物滥用等成为危 表现出维发展的 害健康的因素。 不成熟,为进入 大学或就业做准 备。 身体状况达到顶峰, 成年初期 (20~40岁) 让后逐渐下降;生 活方式影响健康。 认知和道德判断 能力更复杂;要 做出教育和职业 选择。
• 一、心理的种系发展 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包括动物 心理的进化过程与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 • (一)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动物的心理 和行为的实质——动物心理学 • 动物心理学研究从低级动物到类人猿为止 的心理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在适应自 然的情况下逐步从低级形态(受刺激性)向高 级形态(思维的萌芽)发展的。
社会性发展
胎儿对母亲声音反 应,形成偏好。 对父母依恋;自我 意识发展;从依赖 到独立的转变发生; 对其他儿童的兴趣 增强;自我概念和 对情绪的理解增强; 自尊的整体性;独 立、主动、自我控 制和自我关怀提高; 性别同一性形成; 游戏更有想象性、 社会性、复杂;常 出现利他、攻击; 家庭仍是社会生活 的中心,但朋友更
发展心理学版ppt文档

(三)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最近发展区”思想:“最近发展区”是指, 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 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 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儿童的这两个发展水平 的动力状态是由教育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创造出 “最近发展区”。
(2)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3、心理发展的活动性:对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主体与客体之
间的相互作用(皮亚杰)
4、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1)、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 2)、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人一生的心
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 第一发展加速期:从出生到幼儿期(出生后的第 一年) 第二发展加速期:青春发育期(少年期)
(3)学习的最佳期限:对儿童的教育教学必须以 生物成熟为前提,又要以一定的心理机能发展为 条件。最佳期限就是建立在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 的机能之上。如果错过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 将不利于其发展。教育教学的最佳期限也就是儿 童最容易接受有关教育教学影响的时期。
六、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儿童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代表人物:皮亚杰 相互作用论的观点: 1、主体与客体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制约关
二因素论的观点: 1、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可以相加。 2、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可以相乘。 3、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是各自发挥作用的。
四、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 1.观察学习:是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
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矫正已有的某些行为反应特征。是一种 示范行为学习。 2.替代性强化:观察学习别人行为后果
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只限于对当前直接 感知的环境施已动作。
发展心理学PPT课件

(二)新生儿的感觉发展
8
二、乳儿和新生儿的知觉 发展 颜色知觉的发展 形状知觉的发展 对音乐的感知、胎儿期和新生儿的发射活动 胎儿期和新生儿期的运动主要集中在各项反 射活动中
(一)胎儿的活动发展
10
(二)新生儿的反射活动 最初的无条件反射便是最早的一批动作,包 括:生存发射,原始反射(巴宾斯基发射; 抓握反射;摩罗反射;游泳反射;走步反射)
第一节:身体的生长发育
身体的生长发育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和前 提
一、胎儿期和新生儿的身体生长发育
胎儿期发展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手指形状到具备 一起器官和肢体的巨变过程。
(一)胎儿的身体生长发育
胎儿在发展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关键期
1
(二)新生儿的身体生长和发育
2
二、乳儿和学步儿的身体生长发育
(一)生长发育的原则和规律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11
二、乳儿期和学步儿期的运动技能
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顺序: 朱智贤对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顺序做如下概 括: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从上部动作到 下部动作;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婴儿的动作发展与其生理性生长和发展遵循 以下趋势:从头至尾趋势;从近至远的趋势
12
婴儿躯体和下肢动作的发展
婴儿手的动作的发展(特点为:本能抓握; 手眼协调;动作逐渐灵活) 精细动作的发展
13
需掌握的内容:
1、什么是心理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2、乳儿和学步期婴儿身体生长发育的原则和规律? 3、婴儿身体生长发育的主要特征是? 4、髓鞘化?脑内部结构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5、婴儿大脑发育的特点? 6、人最早发生和成熟的心理过程是?胎儿最早形 成的感觉是?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PPT课件

05
CHAPTER
学龄期的心理发展
学龄期的生理发展
身高和体重稳步增长
01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龄期儿童的身高和体重会稳步增加,骨骼
和肌肉逐渐强壮。
脑部发育高峰
02
学龄期是儿童脑部发育的高峰期,神经元连接增多,为认知发
展打下基础。
生理成熟度加速
03
学龄期儿童的生理成熟度加速,生殖系统开始发育,需要注意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
目录
CONTENTS
• 绪论 •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 胎儿期和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 学龄期的心理发展
01
CHAPTER
绪论
发展心理学的定义
总结词
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从胎儿期到老年期心理发展过程的学科。
详细描述
发展心理学关注人类从胎儿期开始,经过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 到老年期的心理发展过程,研究各个阶段的心理特征、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总结词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心理 发展的各个方面,如认知、情感、社 会性、人格等。
详细描述
发展心理学不仅研究个体在智力、能 力、情绪、道德等方面的心理发展, 还研究个体在社会关系、行为习惯、 人格特质等方面的形成和发展。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总结词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强调跨文化和跨领域的研究。
婴儿在出生后不久就能够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知 通道来感知世界,并逐渐形成对事物的认知。
婴儿的语言发展是从模仿发音开始的,逐渐能够发出清 晰的音节和词汇。
婴儿期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
情感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 度和体验,如喜怒哀乐等。
发展心理学 ppt课件

同化是指将环境的新信息纳入已有图 式(认知结构)中,通常同化发生在环境 新信息与图式之间没有矛盾时。
顺应则是指当环境信息与已有图式(认 知结构)之间存在矛盾,个体必须改变原 有图式以适应新信息。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 1.成熟 2.物理因素 3.社会环境 4.平衡
认知发展的阶段
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简史
儿童心理学的准备阶段
• 哲学与教育学基础:人本主义思想 • 生物学基础: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一个婴儿的传略》)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 标志:普莱尔与1882年发表《儿童心理》
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研究工具的开发与理论流派的纷争 • 20世纪中期以后:已有研究的深化、新的研究领域的开拓、心理发
适应:儿童对环境中新信息的调整,即儿 童如何根据已知的莱 应对和管理新信息。
平衡:在认知成分之间取得稳定的平衡。
组织:将知识整合进系统的过程,儿童形 成日益复杂的认知结构的倾向,通过整合 越来越多的精确的现实知识,形成知识系 统或思维方式
图式:儿童在不同情境组织行为的方式, 是动作的结构和组织,它们在相同或类似 环境中由于不同重复而得到概括或迁移。 随年龄增长,图式越来越复杂。
期的系统的考察, 80
以了解心理随时间 60
进程而发生的连续 40
变化。
20
0
8岁 12岁 20岁 40岁 60岁
交叉设计(聚合交叉研究设计)
纵向比较
把横断研 究设计和
评价年份 1973 1978 1983 1988 1993 1998 横 出生年龄
纵向研究
1970
区
3 8 13 18
向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理论ppt课件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01
02
03
04
05
皮亚杰的认知发 展阶段理…
感知运动阶段( 0-2岁)
前操作阶段(2-7 具体操作阶段( 形式操作阶段(
岁)
Hale Waihona Puke 7-11…12岁以…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 段、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 操作阶段。每个阶段都有 不同的特征和发展任务,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 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和完善 。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人类文化的基础,它塑造了个体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模式。集体无意识在不同文化 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个体应该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传统习俗。
02
行为主义学派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
总结词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是一种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它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中性的刺激(如铃声)与一个 能够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如食物)多次同时出现后,这个中性刺激也能够引发相同的反应。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认知发展是认知结构的 改变,这种改变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个基 本过程实现的。同化是指个体把新的信息整 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而顺应是指个体的 认知结构因新的信息而发生改变。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和 顺序性,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征和发展任 务。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认知结构不断 发展和完善,从感知运动阶段到形式运算阶 段,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 渡。
安全需求
追求稳定、安全的环境和 保障自身安全的需求。
尊重需求
包括自尊和他尊,即个体 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和他人
的认可的需求。
01
02
03
04
05
生理需求
满足个体生存的基本需求 ,如食物、水、睡眠等。
《发展心理学》课件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
纽斯特心理
发展心理学
心理发展论 二因素论 社会学习论 社会文化历史理论 建构主义
过程
连续性 阶段性
动力
内动力 外动力
关键期
婴儿 幼儿
儿童 青春 青年 中年 老年
活动 动作
游戏
学习 学习 恋爱婚姻 家庭工作 适应
关键期 感知觉 母语语法 词汇发展 最快
思维质变
记忆高峰
思维高峰
更年期 退化
思维 感知运动阶段
尝试 前运算阶段 形象(自我中心) 逻辑思维萌芽
具体运算阶段 具体内容上的逻辑
形式运算阶段 去内容、假设演绎
形式、辩证 思维监控
智力
记忆衰退
自我 自我意识1
气质
重塑气质 逆反期1
自我控制
自我意识2 逆反期2
自我同一性
成熟、稳定 男女同化 人格变化
同伴 依恋
道德
游戏式伙伴
帮助性友谊 前习俗
共享持久友谊
功利/ 好孩子
爱人
好孩子/ 好公民
伴侣
丧失
纽斯特心理
发展心理学
心理发展论 二因素论 社会学习论 社会文化历史理论 建构主义
过程
连续性 阶段性
动力
内动力 外动力
关键期
婴儿 幼儿
儿童 青春 青年 中年 老年
活动 动作
游戏
学习 学习 恋爱婚姻 家庭工作 适应
关键期 感知觉 母语语法 词汇发展 最快
思维质变
记忆高峰
思维高峰
更年期 退化
思维 感知运动阶段
尝试 前运算阶段 形象(自我中心) 逻辑思维萌芽
具体运算阶段 具体内容上的逻辑
形式运算阶段 去内容、假设演绎
形式、辩证 思维监控
智力
记忆衰退
自我 自我意识1
气质
重塑气质 逆反期1
自我控制
自我意识2 逆反期2
自我同一性
成熟、稳定 男女同化 人格变化
同伴 依恋
道德
游戏式伙伴
帮助性友谊 前习俗
共享持久友谊
功利/ 好孩子
爱人
好孩子/ 好公民
伴侣
丧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心理学
中华心理教育网 蒋艳芳
1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教学目的: 1、识记发展心理学的定义、个体心理发展、儿童心
理发展; 2、领会中、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3、理解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 儿童心理发展 第四节 中年期和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2、连续论:心理发展是连续的,他们认 为阶段论者只看到表面现象,没有发现不同 年龄阶段之间心理发展的渐进的变化。
21
(二)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其理论依据 1、皮亚杰以认知发展的标准划分心理发
展阶段。(识记)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以主体适应环境的
主导方式,即认知结构的性质为依据把儿童 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四个阶段为学龄期(6~12岁),发展 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 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创造力发展和掌握技能。
31
第五阶段为青年期(12~18岁),发展 任务是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 着忠诚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自我同感能力 的发展。
第六阶段为成年早期(18~25岁),发 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立感,体验着 爱情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亲爱。
用)
直接观察
◆ 观察法
间接观察
15
◆ 访谈法与临床法(理解、应用)
1、访谈法是通过口头交谈了解,收集被研究 者有关心理发展和问题的资料的一种方法。
(1)结构访谈:谈话内容,过程都设计好统一 的要求和结构。
(2)非结构访谈:谈话内容,过程不需要设计。
(3)半结构访谈:居于两者之间的谈话法。
2、临床法是皮亚杰率先卓有成效地运用的研 究方法。实际上是谈话法、观察法和实验法的综合 运用。
2、儿童社会化的问题受到普遍的重视。
10
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
社会化的心理机制有依恋,模仿和认同。 社会化的社会机构包括家庭、幼儿园、学校、 劳动集体乃至整个社会环境,也包括各种社会 群体和组织,成年人,特别是家长、教师及有 社会意义的共同活动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特 殊意义。
11
3、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获得了新的 突破。
19
(二)遗传因素作用的可控性与可变性 由于整个生活环境的改变和提高,身
高和体重之类的体征一般会高于亲代。 1、遗传因素不良倾向通过环境防止和
纠正。 2、利用环境促进良好遗传的发展方向。
20
二、心理发展的历程
(一)心理发展的阶段论与连续论(理解)
1、阶段论:心理发展的进程是不连续的, 是分阶段进行的,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 与其他年龄阶段不同的心理的质的规定性。
7
(二)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研究
1、“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一生全程 的心理发展规律。
2、从儿童心理学向毕生发展心理学的 演变。
3、近40年来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发 展。
8
(三)我国的发展心理学
1、我国发展心理学观念和思想的历史悠久
2500多年前就有了丰富的发展心理学思想, 但这些思想都未形成科学的发展心理学。
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现象
2、遗传机制——染色体、DNA、基因 (二)遗传机制缺陷
38
1、发展障碍 (1)先天愚型(唐氏综合症) (2)性别发育不正常 (3)苯内酮尿症(PKU综合症) 2、精神障碍 (1)精神分裂症 (2)抑郁症 (3)亨廷顿氏舞蹈症
39
二、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一)儿童的身体发展
36
(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理解)
1、教育具有引导和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
最近发展区 人为的发展 2、教育的效果也取决于选择启发的时期
教育的最佳有效期为快速期即将到来前的 一段时间。
3、教材和教法应适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 (P127)
37
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单元 遗传与心理发展
一、遗传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一)遗传及遗传机制 1、遗传和变异 遗传就是亲代把生物信息传给子代 遗传——亲代—— 子代 变异——亲代和子代之间
27
口唇期 0~1岁 肛门期 1~3岁 前生殖器期 4~5岁 潜伏期 6岁~青春期 生殖期 青春期
28
4、艾里克森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个体 心理发展阶段。(多维性)(识记、理解)
他既承认生物因素的影响,也重视社会因 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他以人格特征为标准把个体一生划分为8个 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 务。
2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
种系心理发展 从动物→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个体心理发展
个体从受精卵→出生→成熟→衰老
整个生命中的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包括有:
比较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青年心理 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等。
其中儿童(含青少年)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16
第三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派别: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弗洛伊德. 爱立克森
2、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华生. 斯金钠. 班杜拉
3、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最近发展区”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刚化、顺应、守恒
17
一、心理发展的动力
心理发展的动力是指心理发展由什么决定 的。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大体可以归成两 类 遗传因素
①中世纪时期儿童并未被作为个体发展的重 要阶段来看待,只被视为“小大人”。
②文艺复兴后,人本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以自 然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提出了解儿童、尊重儿 童的基本教育新观念。
6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 普莱尔
儿童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有系统的科学, 一般是从1882年儿童心理学创始人德国普莱尔 老祖宗《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算起,这是第 一本较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是一 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2、我国最早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 代,正式提出发展心理学的名称。从欧美介绍 到中国20世纪50年代,全面学习、模仿苏联阶 段,1978年起至今,长足发展阶段。
9
(四)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理解) 1、揭示了婴儿心理发展能力。 大量研究揭示了新生儿就具有了不起的适应
环境的能力和反应外界刺激能力 。 惊人感觉能力
22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个时期的儿童主要凭感知运动手段反 映外界刺激,协调并适应外界环境,其智力 活动处于感知运动水平。
(2)前运算阶段(2~6、7岁)
这个时期开始,儿童具有表象思维,有 运用符号的能力,其智力活动处于表象水平。
23
(3)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
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能够摆脱知觉 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稳定性,达到守恒。对 具体问题可以进行逻辑运算,思维具有可逆 性。其智力活动处于获得概念稳定性,进行 逻辑思维的阶段。
1、身高和体重 身高和体重是儿童身体发育的重要标志。 儿童身体发育有两个快速期或称高峰期(识记)
◆第一个发育高峰期的年龄是0~1、2岁(识记)
◆第二个发育高峰期的年龄是:女 11~13岁, 男13~15岁,这个年龄阶段属青春发育期。 (识记)
2、不同性别儿童身体发育速度的两个交叉 (P129)
◆ 形成第一个年增长曲线交叉。(女孩) ◆ 形成第二个年增长曲线交叉。(男孩)
从出生
衰亡
各年龄阶段
发展心理学是探索心理发生发展的基本理 论和发生、发展过程或阶段中各种心理特点和 规律及其如何促进心理进一步发展的学科。
5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个体心 理发展规律。
本章内容是狭义的个体发展心理学。
二、发展心理学的发展(识记)
(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
1、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
11、12~14、15岁
26
2、柏曼以生理发展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 段。
心理发展=生理的发展,又把生理的发展 仅仅归结为内分泌腺体的变化划分是不适当的。
3、弗洛伊德按其情欲说划分儿童心理发 展阶段。 (识记)
费洛依德学说的中心思想是情欲说他主张 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性本能并强调人有追求 自我快乐的本能,追求性欲的满足就是心理发
41
4、儿童生理发展遵循一定的次序和规律
(1)身体发展遵循“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 (识记)
① 头尾原则:头→颈→躯干→下肢
② 近远向原则:从中再向轴向外围的最发后展顺序。
从躯干
四肢 手和脚
手指和脚趾。
(2)各生理系统发育的不平衡现象
4、毕生发展的观点日益为广大的心理学 家接受,成年心理发展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 进步。
5、系统的观点已经渗透于发展心理学的 研究中。
12
3、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获得了新的 突破。
4、毕生发展的观点日益为广大的心理学 家接受,成年心理发展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 进步。
5、系统的观点已经渗透于发展心理学的 研究中。
第七阶段为成年中期(25~50岁),主 要获得生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 实现,积极的成果是关怀后代。
32
第八阶段为成年晚期(50岁以后直到死 亡),主要为获得综合的完善感,避免失望 和厌恶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积极的成果 为体验完成人生的使命感。
(三)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是统一的(理解)
1、心理发展速度的变化 非匀速性
发展快速度 平稳期
以快速期作为分界点划分阶段
各阶段具有典型特征。
33
2、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心理发展包含着量变和质变的矛盾运动过 程,在心理发展的快速期,起主导作用的心 理过程或心理特征发生急骤的更替,这就是 一种质的飞跃,表现为阶段的划分。
34
在心理发展的 任何时刻都体现着 质和量的统一关系, 表现为阶段性与连 续性的统一。
中华心理教育网 蒋艳芳
1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教学目的: 1、识记发展心理学的定义、个体心理发展、儿童心
理发展; 2、领会中、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3、理解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 儿童心理发展 第四节 中年期和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2、连续论:心理发展是连续的,他们认 为阶段论者只看到表面现象,没有发现不同 年龄阶段之间心理发展的渐进的变化。
21
(二)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其理论依据 1、皮亚杰以认知发展的标准划分心理发
展阶段。(识记)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以主体适应环境的
主导方式,即认知结构的性质为依据把儿童 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四个阶段为学龄期(6~12岁),发展 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 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创造力发展和掌握技能。
31
第五阶段为青年期(12~18岁),发展 任务是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 着忠诚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自我同感能力 的发展。
第六阶段为成年早期(18~25岁),发 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立感,体验着 爱情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亲爱。
用)
直接观察
◆ 观察法
间接观察
15
◆ 访谈法与临床法(理解、应用)
1、访谈法是通过口头交谈了解,收集被研究 者有关心理发展和问题的资料的一种方法。
(1)结构访谈:谈话内容,过程都设计好统一 的要求和结构。
(2)非结构访谈:谈话内容,过程不需要设计。
(3)半结构访谈:居于两者之间的谈话法。
2、临床法是皮亚杰率先卓有成效地运用的研 究方法。实际上是谈话法、观察法和实验法的综合 运用。
2、儿童社会化的问题受到普遍的重视。
10
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
社会化的心理机制有依恋,模仿和认同。 社会化的社会机构包括家庭、幼儿园、学校、 劳动集体乃至整个社会环境,也包括各种社会 群体和组织,成年人,特别是家长、教师及有 社会意义的共同活动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特 殊意义。
11
3、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获得了新的 突破。
19
(二)遗传因素作用的可控性与可变性 由于整个生活环境的改变和提高,身
高和体重之类的体征一般会高于亲代。 1、遗传因素不良倾向通过环境防止和
纠正。 2、利用环境促进良好遗传的发展方向。
20
二、心理发展的历程
(一)心理发展的阶段论与连续论(理解)
1、阶段论:心理发展的进程是不连续的, 是分阶段进行的,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 与其他年龄阶段不同的心理的质的规定性。
7
(二)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研究
1、“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一生全程 的心理发展规律。
2、从儿童心理学向毕生发展心理学的 演变。
3、近40年来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发 展。
8
(三)我国的发展心理学
1、我国发展心理学观念和思想的历史悠久
2500多年前就有了丰富的发展心理学思想, 但这些思想都未形成科学的发展心理学。
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现象
2、遗传机制——染色体、DNA、基因 (二)遗传机制缺陷
38
1、发展障碍 (1)先天愚型(唐氏综合症) (2)性别发育不正常 (3)苯内酮尿症(PKU综合症) 2、精神障碍 (1)精神分裂症 (2)抑郁症 (3)亨廷顿氏舞蹈症
39
二、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一)儿童的身体发展
36
(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理解)
1、教育具有引导和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
最近发展区 人为的发展 2、教育的效果也取决于选择启发的时期
教育的最佳有效期为快速期即将到来前的 一段时间。
3、教材和教法应适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 (P127)
37
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单元 遗传与心理发展
一、遗传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一)遗传及遗传机制 1、遗传和变异 遗传就是亲代把生物信息传给子代 遗传——亲代—— 子代 变异——亲代和子代之间
27
口唇期 0~1岁 肛门期 1~3岁 前生殖器期 4~5岁 潜伏期 6岁~青春期 生殖期 青春期
28
4、艾里克森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个体 心理发展阶段。(多维性)(识记、理解)
他既承认生物因素的影响,也重视社会因 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他以人格特征为标准把个体一生划分为8个 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 务。
2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
种系心理发展 从动物→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个体心理发展
个体从受精卵→出生→成熟→衰老
整个生命中的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包括有:
比较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青年心理 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等。
其中儿童(含青少年)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16
第三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派别: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弗洛伊德. 爱立克森
2、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华生. 斯金钠. 班杜拉
3、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最近发展区”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刚化、顺应、守恒
17
一、心理发展的动力
心理发展的动力是指心理发展由什么决定 的。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大体可以归成两 类 遗传因素
①中世纪时期儿童并未被作为个体发展的重 要阶段来看待,只被视为“小大人”。
②文艺复兴后,人本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以自 然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提出了解儿童、尊重儿 童的基本教育新观念。
6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 普莱尔
儿童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有系统的科学, 一般是从1882年儿童心理学创始人德国普莱尔 老祖宗《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算起,这是第 一本较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是一 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2、我国最早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 代,正式提出发展心理学的名称。从欧美介绍 到中国20世纪50年代,全面学习、模仿苏联阶 段,1978年起至今,长足发展阶段。
9
(四)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理解) 1、揭示了婴儿心理发展能力。 大量研究揭示了新生儿就具有了不起的适应
环境的能力和反应外界刺激能力 。 惊人感觉能力
22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个时期的儿童主要凭感知运动手段反 映外界刺激,协调并适应外界环境,其智力 活动处于感知运动水平。
(2)前运算阶段(2~6、7岁)
这个时期开始,儿童具有表象思维,有 运用符号的能力,其智力活动处于表象水平。
23
(3)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
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能够摆脱知觉 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稳定性,达到守恒。对 具体问题可以进行逻辑运算,思维具有可逆 性。其智力活动处于获得概念稳定性,进行 逻辑思维的阶段。
1、身高和体重 身高和体重是儿童身体发育的重要标志。 儿童身体发育有两个快速期或称高峰期(识记)
◆第一个发育高峰期的年龄是0~1、2岁(识记)
◆第二个发育高峰期的年龄是:女 11~13岁, 男13~15岁,这个年龄阶段属青春发育期。 (识记)
2、不同性别儿童身体发育速度的两个交叉 (P129)
◆ 形成第一个年增长曲线交叉。(女孩) ◆ 形成第二个年增长曲线交叉。(男孩)
从出生
衰亡
各年龄阶段
发展心理学是探索心理发生发展的基本理 论和发生、发展过程或阶段中各种心理特点和 规律及其如何促进心理进一步发展的学科。
5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个体心 理发展规律。
本章内容是狭义的个体发展心理学。
二、发展心理学的发展(识记)
(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
1、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
11、12~14、15岁
26
2、柏曼以生理发展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 段。
心理发展=生理的发展,又把生理的发展 仅仅归结为内分泌腺体的变化划分是不适当的。
3、弗洛伊德按其情欲说划分儿童心理发 展阶段。 (识记)
费洛依德学说的中心思想是情欲说他主张 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性本能并强调人有追求 自我快乐的本能,追求性欲的满足就是心理发
41
4、儿童生理发展遵循一定的次序和规律
(1)身体发展遵循“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 (识记)
① 头尾原则:头→颈→躯干→下肢
② 近远向原则:从中再向轴向外围的最发后展顺序。
从躯干
四肢 手和脚
手指和脚趾。
(2)各生理系统发育的不平衡现象
4、毕生发展的观点日益为广大的心理学 家接受,成年心理发展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 进步。
5、系统的观点已经渗透于发展心理学的 研究中。
12
3、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获得了新的 突破。
4、毕生发展的观点日益为广大的心理学 家接受,成年心理发展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 进步。
5、系统的观点已经渗透于发展心理学的 研究中。
第七阶段为成年中期(25~50岁),主 要获得生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 实现,积极的成果是关怀后代。
32
第八阶段为成年晚期(50岁以后直到死 亡),主要为获得综合的完善感,避免失望 和厌恶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积极的成果 为体验完成人生的使命感。
(三)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是统一的(理解)
1、心理发展速度的变化 非匀速性
发展快速度 平稳期
以快速期作为分界点划分阶段
各阶段具有典型特征。
33
2、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心理发展包含着量变和质变的矛盾运动过 程,在心理发展的快速期,起主导作用的心 理过程或心理特征发生急骤的更替,这就是 一种质的飞跃,表现为阶段的划分。
34
在心理发展的 任何时刻都体现着 质和量的统一关系, 表现为阶段性与连 续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