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3 叶斑病类病害的综合防治.
211002170_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综合防控研究进展
第2卷 第1期植物医学2023年2月V o l .2 N o .1P l a n tH e a l t h a n dM e d i c i n e F e b .2023D O I :10.13718/j .c n k i .z w y x .2023.01.011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综合防控研究进展冉茂阳1, 刘忠伟2, 周栗禾1, 蒲垭1,吴慧子3, 蔡璘1, 田维强31.贵州大学烟草学院,贵阳550025;2.贵州大学农业生物工程研究院,贵阳550025;3.贵州省烟草公司遵义市公司,贵州遵义563000摘 要:多主棒孢霉(C o r y n e s po r a c a s s i i c o l a )入侵烟叶会导致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烟草棒孢霉叶斑病在我国六大烟区均有发生,其中贵州省㊁广西壮族自治区烟区最严重,严重限制我国烟草产业的发展.通过分析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研究情况,整理关于多主棒孢霉类型特点㊁病原病害特点㊁病害流行规律及其主要防治技术的研究与进展,为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研究发现,混合药剂比单一药剂对烟草棒孢霉叶斑病防控效果更好,但是单一的化学防控方法并不是我们的主要目标,绿色综合防控治理才是主要的研究方向,而我国在这一方面还处于初始阶段.关 键 词:烟草棒孢霉叶斑病;多主棒孢霉;防治方法;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 4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71354(2023)01008207R e s e a r c hP r o g r e s s o n t h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P r e v e n t i o na n d C o n t r o l o fT o b a c c o C o r y n e s p o r a L e a f S po t R A N M a o y a n g 1, L I UZ h o n g w e i 2, Z HO U L i h e 1, P U Y a 1,WU H u i z i 3, C A IL i n 1, T I A N W e i q i a n g 31.C o l l e g eo f T o b a c c oS c i e n c e ,G u i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G u i y a n g 550025,C h i n a ;2.A g r i c u l t u r a l B i o e n g i n e e r i n g R e s e a r c h I n s i t i t u t e ,G u i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G u i y a n g 550025,C h i n a ;3.Z u n y i C i t y B r a n c ho f G u i z h o uT o b a c c oC o m p a n y ,Z u n y i 563000,C h i n a 收稿日期:20221102基金项目:遵义市烟草公司科技项目(2022X M 08);大学生 S R T 计划 项目[贵大S R T (2022)532号].作者简介:冉茂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烟草生产及病害防控.通信作者:田维强,农艺师,主要从事烟草栽培和病害防控.A b s t r a c t :C o r y n e s p o r a c a s s i i c o l a i n v a d e s t o b a c c o l e a v e s ,c a u s i n g t o b a c c o C o r y n e s p o r a l e a f s p o t .C o r y n e b a c t e r i u m l e a f s p o t d i s e a s e o c c u r s i n s i xm a j o r t o b a c c o a r e a s i nC h i n a ,o fw h i c hG u i z h o u a n dG u a n g x i t o b a c c o p r o d u c i n g a r e a s a r e t h em o s t s e r i o u s ,s e v e r e l y r e s t r i c t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C h i n a s t o b a c c o i n d u s t r y .B y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r e s e a r c h s i t u a t i o no f t o b a c c oC o r y n e s p o r a l e a f s p o t ,p r e v i o u s r e p o r t s o n t h e t y p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C o r y n e s p o r a c a s s i i c o l a ,p a t h o g e n i c d i s e a s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d i s e a s e e p i d e m i cr u l e sa n d i t s m a i n p r e v e n t i o na n dc o n t r o l t e c h n o l o g i e sw e r es o r t e d o u t ,w h i c h p r o v i d e d a b a s i s f o r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o f t o b a c c o C o r y n e s p o r a l e a f s p o t .C o m b i n e d a g e n t s a r em o r e e f f e c t i v e t h a n s i n g l e a g e n t s f o r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o f t o -b a c c o C o r y n e s p o r a l e a f s p o t .H o w e v e r ,t h e c h e m i c a l o n l y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m e t h o d i s n o t o u rm a i n p u r p o s e ,b u t g r e e n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m a n a g e m e n t i s t h em a i n r e -s e a r c hd i r e c t i o n .O u r c o u n t r y i s s t i l l i n i n i t i a l s t a g e i n t h i s r e g a r d .K e y w o r d s :t o b a c c o C o r y n e s p o r a l e a fs p o t ;C o r y n e s p o r a c a s s i i c o l a ;p r e v e n t i o n m e t h o d s ;r e -s e a r c h p r o gr e s s 烟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据统计,2021年全世界烟叶产量约472.8万t,约有70多个国家生产烤烟,45个国家生产白肋烟.烟草在我国广泛种植,总面积达100万h m 2.近年来,因为烟草棒孢霉叶斑病所引起的叶斑类病害直接造成烟草产量减少㊁质量下降,以至无法满足烤烟质量要求,更缺乏经济价值,对烟农的生产积极性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1-2].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变异性强㊁寄主范围广[3],可在茄科㊁葫芦科㊁大戟科等多科植物上暴发,如烟草[4]㊁茄子[5]㊁橡胶[6]㊁木薯[7]㊁黄瓜[8]㊁木槿[9]㊁莲藕[10]㊁草莓[11]和苎麻[12]等530余种植物[13].烟草棒孢霉侵染的烟草叶片于1973年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发现[14],1998年贵州省也首次报道了它的侵染烟叶[4].当前国内以贵州省㊁广西壮族自治区烟区受到该病害的危害最为严重[15],尤其是在贵州省湿度高的地区发病迅速,难以防控,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16].目前,仅有部分研究团队从该病害大田的流行规律和药物防治角度做了相关研究,但均未进行较为深入地探讨.由于各烟区生态环境的不同,造成病害发生的流行规律及其对不同药物的敏感度不尽相同,从而增大了防控难度.1 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分子生物技术是当前最为可靠的病原菌鉴定方法[17].聚合酶链式反应(P C R )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 N A 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是微生物检测最好的方法之一[18].利用多主棒孢霉属种间的内转录间隔区(位于真菌r R N A 基因转录区或对应多顺反子r R N A 前体中大㊁小亚基r R N A 之间的核酸序列)高度保守的特点[19],可以对多主棒孢霉进行分类鉴定及系统发育研究[20].通过对烤烟叶斑病病原菌进行同源性分析显示,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病原菌与G e n B a n k 中多主棒孢霉I T S 序列的同源性达99%以上[21].在重庆市[22]㊁江西省[23]㊁广西壮族自治区[24]㊁贵州省发现的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病原菌均是如此.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病原菌在胡萝卜琼脂培养基(C A )上生长最快,生长至第11d 时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 S A )上产孢量最多.最适生长温度为30ħ,病原菌对p H 值适应范围较宽,在p H 值4~11均可生长,菌丝致死温度为52ħ10m i n ,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最适碳源为麦芽糖和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甘氨酸和苏氨酸[25].38第1期 冉茂阳,等: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综合防控研究进展2 烟草棒孢霉发生概况2.1 烟草棒孢霉形态特征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病原菌为真菌门(E u m y c o t a )㊁丝孢纲(H y -p h o m y c e t e s )㊁丝孢目(H y -p h o m y c e t a l e s )㊁暗色菌科(D e m a t i -a c e a e )㊁多主棒孢属(C o r y n e s p o r a c a s s i i c o l a )[22].菌丝无色或暗褐色,分隔,直径为3.75~50.00μm.孢子大小(60~240)μmˑ(10~15)μm.分生孢子通常单生,棒状,直或稍弯曲,偶有叉形分枝,浅榄棕色,偶尔2~6个孢子结成短链,倒棍棒形,有时圆筒形,稍微弯曲,有隔膜4~16个,(32~220)μmˑ(8.4~22.4)μm ,通常分开处并不缢缩,但有时在上面稍缢缩,或将上段分裂为一个较小孢子,分生孢子顶端有时膨大,长达600μm ,直径3.8~11.3μm [26](图1).a 为培养基上的菌落;b 为分生孢子;c 为分生孢子梗.图1 烟草棒孢霉病原菌形态[25]通过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 S A )上冷却接种的方法,将病菌划线接种于P S A 培养基上,生化培养箱内30ħ,12h 近紫外光照射和12h 黑暗交替培养3d 后,观察菌落形态㊁颜色等特征.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以均匀分散开的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反应为准,过于密集的细菌,常常呈现假阳性(图2).a 为P S A 培养基上的病原菌;b 为革兰氏染色.图2 烟草棒孢霉病菌鉴定[25]48植物医学 h t t p ://x b b jb .s w u .e d u .c n 第2卷2.2烟草棒孢霉病害田间特征烟草棒孢霉叶斑病主要为害成株期的中下部叶,侵染初期症状为淡绿色的小黑点,以后变成褐色斑点,在褐色斑外缘产生淡黄色的无边界环.伴随着疾病的发展,小的病斑会一步一步地连接成连续的黑褐色斑块,有的斑块中心还有明显的黑色轮纹,有个别斑块肉眼看不到.当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变化较大时,小病斑中心会产生一种深褐色成黑色霉状物,主要为细菌产生的分生性芽孢杆菌的菌梗.叶脉纹斑也会因感染细菌后慢慢变为棕褐色㊁深黑㊁深棕褐色,或逐渐形成中心向下内陷的细条斑.田间烤烟团棵一般在植株旺长期的初期,即7月下旬以前,中茎下部茎叶病斑初现暗褐绿色小点后迅速扩大成小白点,并具有浅棕褐色边线,直径为0.2~0.4c m.沿主脉会逐渐产生棕褐色或深黑㊁棕褐色相间的细条斑隆起或下陷.7月是高温雨季,中部和下部的叶斑初起呈浅暗的绿色小点,然后逐渐变成棕褐色斑点和一些浅棕褐色㊁黑色相间的小圆斑点并缀有一些黄色的晕染圈;之后逐渐愈合㊁扩大或互相联合而成一个近圆球形的或稍不规则形的形状,褐色的边线圈中心直径大于1c m.如图3所示,在收获时节中后期,上部叶片病斑通常与其他褐色病斑有相同的尺寸,约在1c m 之上,病斑中央常为苍白至浅褐色,当症状较强烈时,病斑则多为褐色斑点[27](图3).a 为中心凹陷病斑;b 为中心穿孔病斑;c 为联合病斑.图3 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田间感病症状[25]2.3 烟草棒孢霉的侵染循环烟叶组织遭受烟草棒孢霉污染后致病,细菌在组织上可形成大量病原子体,并通过风㊁雨水或空气传播,从而产生细菌再侵染.棒孢霉叶斑病自然发生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潮湿空气或雨水直接传播,分生性孢子在污染寄主叶片时一般无需造成伤口,可直接从寄主自然气孔的孔口进入或直接通过寄主植株表皮气孔直接进入,潜育期一般为5~7d [4].经研究证实,分生芽孢经常大规模地聚集在新叶伤口上.当分生孢子萌发形成芽管入侵植物后,会促使宿主细胞生成纤维素酶㊁半纤维素酶㊁果胶酶和许多生化产物,而这些都可以损伤宿主细胞,从而导致细菌的凋亡.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常采用种子内带菌形式进行长距离传播,而病原菌的休眠细胞则能够在子叶表面以及种皮下长时间潜伏.分生芽孢类型主要有2种,一种是棒槌状,另一种是细长圆筒形.接种试验结果表明,2个类型的分生芽孢均具备入侵能力.多主棒孢霉主要侵染植58第1期 冉茂阳,等: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综合防控研究进展68植物医学h t t p://x b b j b.s w u.e d u.c n第2卷株叶片,初侵染后在寄主被害处形成新的分生芽孢,分生芽孢通过风㊁雨直接向周边传递,当条件适宜后,在同一繁殖季病菌又可反复入侵,使病害进一步加剧[28].多主棒孢黑霉丝的最适宜发生温度为27ħ,最适宜的生孢温度则为30ħ[29],病原菌菌丝致死温度为52ħ[25].在高温㊁高湿环境下,烟草棒孢霉菌短时内可大规模流行,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为多主棒孢霉菌存活力很强,对烤烟的威胁很大,并且其病菌在烟杆中越冬,可存活2年以上[26].烟草棒孢霉菌不仅侵染成熟叶,还可侵染幼叶,发病后流行速度也比赤星病快,高湿条件时几天内就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16].3防治方法3.1选育抗病品种选择抗病品种是预防棒孢霉叶斑病最有效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系统选择和杂交育种.目前,我国对橡胶棒孢霉落叶病害品种的系统选择研究较多,而其他国家对棒孢霉叶斑病品种的系统抗病性选育研究较少.通过对高抗与高感亲本杂交和回交一代后的抗疫性研究,结果表明,黄瓜棒孢霉叶斑病抗病性特征主要为单隐性基因的,与感病性状相对的抗病特性主要为不完整显性.王惠哲等[19]进行黄瓜苗期抗病性鉴定研究,获得了野生抗病品种X L6-3[31]和66B[32].调查证实,所有耐病种类对棒孢霉叶斑病均非全面免疫,当病原注射量大时,植株上也可发生感染.虽然通过结合抗病品种选育㊁科学种植管理㊁合理轮作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但并不能完全防治烟草棒孢霉叶斑病[32].3.2化学防治在病害潜育期㊁发生初期,通过适当的生化制剂处理可有效控制致病菌入侵,从而控制病害扩散.目前对棒孢霉叶斑病有较好防治效果的化学制剂主要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㊁40%菌净核净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㊁40%菌净核净可湿性粉剂+12.5%腈菌唑微乳油+80%森锰锌可湿性粉剂,这些化学制剂的相对防效在施药后10d分别可达85.4%,85.4%和87.83%[33].研究表明,土壤表面0~10c m为烟草棒孢霉菌的主要生存范围[34];同时田间试验结果也表明,用百菌清和代森锰锌复配药在烟草生长周期进行预防喷淋,能有效防治棒孢霉叶斑病的发生,而混合比例的药剂比单一的药剂效果更佳[35].3.3生态防治对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防治除选择抗病品种进行化学防治以外,还应采用生态防控的新技术.针对烟草,应该严密关注病害趋势,并及时采摘病叶.在烟草植株采收后,及时进行清理㊁焚烧或深埋,可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率;同时,因烟草多主棒孢霉菌丝体㊁分生孢子均能够在田间患病体及环境中生存2年上下,所以,对宿主种植作物与非宿主种植作物实行2年以上的合理轮作,能够有效减小田间致病菌基数,从而减少最初侵染源数量.经大田检验表明,在水田与旱地上栽培的烤烟,烟草棒孢霉叶斑病在水田中的平均发生率为11.1%,发病指数为7.78,在旱地中平均发生率为12.3%,发病指数为8.58[36],表明旱地烟田比水田烟草棒孢霉叶斑病更加严重,而2类土地栽培的烟叶棒孢霉叶斑病发生程度差别并不明显[33].4展望目前国内外对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病原菌多主棒孢霉的相关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病原菌的寄主起源还没有完全清楚,种内生理遗传特征还没有完成系统调查,控制基因方面的研究报道还处于空白阶段.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宿主范围广泛,且传染速率也很快,更多的新型宿主已被发现.近年来,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由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区逐步向西部内陆蔓延,由热带地区向亚热带区域蔓延,由中国西南部分布逐渐向全球性分布过渡,造成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但由于烟草棒孢霉叶斑病发生前期症状并不突出,中后期突然暴发时容易错过预防机会,而且由于烟草棒孢霉叶斑病与其他叶部疾病容易混发侵染,以及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本身极易引起变异产生耐药性的特征,也使得此病不易预防.所以,构建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田间早期高效检测技术㊁探索对致病菌的耐药性机理㊁建立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绿色防治系统,将对烟草棒孢霉叶斑类疾病的高效防治提供关键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参考文献:[1]王天琪.靶向桑青枯菌的壳聚糖纳米药剂研究[D ].镇江:江苏科技大学,2022.[2] 朱尊权.中国烟叶生产科研现状与展望[J ].中国烟草学报,2008,14(6):70-72.[3] 于淑晶,王满意,田芳,等.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及抗药性研究进展[J ].农药,2014,53(1):7-11,33.[4] 谭海文,卢燕回,王雅,等.广西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病原分子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补充[J ].植物保护,2012,38(5):35-39,50.[5] 王爽,黄贵修,李博勋,等.海南茄子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0):106-108,112.[6] 张春霞,何明霞,李加智,等.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J ].植物保护,2010,36(2):98-101.[7] 裴月令,时涛,蔡吉苗,等.木薯棒孢霉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J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4):728-733.[8] 杨双娟,顾兴芳,张圣平,等.黄瓜棒孢叶斑病(C o r y n e s po r a c a s s i i c o l a )的研究概况[J ].中国蔬菜,2012(4):1-9.[9] H E R N ÁN D E Z -MO R A L E S J ,O C HO A -MA R T ÍN E Z D L ,O R T E G A -A C O S T ASÁ,e t a l .S u r v e y o nA l t e r n a t i v e H o s t s o f C o r y n e s p o r a c a s s i i c o l a ,t h eC a u s e o f t h eL e a f a n dC a l y xS p o t ,i n t h e S u r r o u n d i n g s o fR o s e l l eF i e l d s i n M e x i c o [J ].T r o p i c a l P l a n tP a t h o l o g y ,2018,43(3):263-270.[10]王晓宇,李增平,郑志淋,等.莲藕棒孢霉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J ].热带作物学报,2019,40(4):734-740.[11]温浩,张桂军,毕扬,等.草莓棒孢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及其对9种杀菌剂的敏感性[J ].农药学学报,2019,21(3):279-284.[12]L U PK ,P A N H R ,L I N XR.F i r s tR e p o r t o f C o r y n e s po r a c a s s i i c o l a C a u s i n g L e a f S p o t o nS a l v i aM i l t i o r r h i z a i nT a i w a n [J ].P l a n tD i s e a s e ,2019,103(4):769.[13]郭睿文,何利钦,庄启国,等.红阳猕猴桃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32(6):741-744,753,770.[14]易龙.烟草主要叶斑病害的诊断及防治技术[J ].植物医生,2002,15(6):7-9.[15]朱贤朝.中国烟草病害[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6]秦西云,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烟草病虫害图册[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7]郭英兰.尾孢类真菌研究进展[J ].菌物研究,2020,18(4):282-293.[18]张羽,马爱进,高利芬,等.微生物资源分子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J ].中国工程科学,2021,23(5):86-93.[19]王惠哲,邓强,曹明明,等.黄瓜棒孢叶斑病菌的分子鉴定及r D N A -I T S 序列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15,30(3):175-179.[20]杨绍丽,吴仁锋.番茄叶斑病和果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9,58(22):104-107.[21]朱红根,王菁菁,胡蓉花,等.江西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鉴定[J ].广东农业科学,2015,42(22):62-66.78第1期 冉茂阳,等: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综合防控研究进展88植物医学h t t p://x b b j b.s w u.e d u.c n第2卷[22]李晗.重庆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生物学特性测定及防治药剂筛选[D].重庆:西南大学,2020.[23]康振生.我国植物真菌病害的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J].植物保护,2010,36(3):9-12.[24]李宝聚,高苇,石延霞,等.多主棒孢和棒孢叶斑病的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学报,2012,39(2):171-176.[25]潘忠梅.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D].贵阳:贵州大学,2022.[26]关国经,张中义,梁贵林,等.贵州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的发生与发展[J].烟草科技,2007,40(8):56-60.[27]关国经,张长华,张永春,等.在贵州烤烟上发现由棒孢霉属病菌引起的叶斑病[J].中国烟草科学,2000,21(1):5-6.[28]李晗,冉茂,陈海涛,等.植物棒孢霉叶斑病的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J].植物医生,2020,33(1):15-20.[29]F A J O L A A O,A L A S O A D U R ASO.C o r y n e s p o r a L e a f S p o t,aN e wD i s e a s e o fT o b a c c o(N i c o t i a n aT a b a c u m)[J].P l a n tD i s e a s eR e p o r t e r,1973,57(4):375-378.[30]胡蓉花,付宗仁,凡中良,等.吉安烤烟棒孢霉叶斑病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2016,43(12):64-69.[31]龙鹏臻,孙红权,陈勇华,等.烤烟棒孢霉叶斑病防治药剂筛选[J].农技服务,2022,39(4):35-37.[32]关国经,梁贵林,李继新,等.温度对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病菌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J].中国烟草学报,2006,12(1):27-31.[33]冉茂,李晗,吴杰,等.重庆烟草棒孢霉叶斑病防治药剂筛选[J].植物医生,2019,32(6):39-43.[34]周孟瑜,孙玉桃,董春华,等.喷施腐植酸水溶肥对冬莴笋产量㊁品质及效益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20(4):27-28,33.[35]陈鑫.涪陵烤烟棒孢霉叶斑病发生规律及大田防治药剂筛选[J].湖南农业科学,2020(4):29-33.[36]申云鑫,沈广材,包玲凤,等.烟草青枯病病株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特征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22,35(4):871-878.责任编辑苏荣艳。
叶斑病类的防治
主要由真菌门中半知菌亚门和子囊菌亚门中的部分真菌危害所致加强养护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选用无病植株栽培;合理施肥与轮作,种植密度要适宜,以利通风透光,降低湿度;注意浇水方式,避免喷灌;盆土要及时更新或消毒。
消灭初侵染来源,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及病死植株并集中烧毁。
休眠期喷施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药剂防治,特别是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施杀菌剂,如代森锌、福星乳油、世高水分散粒剂、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乐比耕可湿性粉剂。
选育或使用抗病品种霜霉病类(疫病)的防治该病典型的症状特点是叶片正面上产生褐色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坏死斑,叶背相应部卷曲,萎蔫苍白。
1. 消灭越冬病菌,秋冬季节结合修剪,剪除病弱枝,并清除枯枝落叶等集中烧毁,减少初侵染来源。
2.休眠期喷洒波美2~3度的石硫合剂,消灭病芽中的越冬菌丝或病部的闭囊壳。
3.加强栽培管理,改善环境条件。
栽植密度、盆花摆放密度不要过密;温室栽培注意通风透光。
增施磷、钾肥,氮肥要适量。
灌水最好在晴天的上午进行。
灌水方式最好采用滴灌和喷灌,不要漫灌。
生长季节发现少量病叶、病梢时,及时摘除烧毁,防止扩大侵染。
4. 化学防治5. 生物制剂:6. 种植抗病品种1. 在园林设计及定植时,避免海棠、苹果等与桧柏混栽。
并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病性。
2. 结合园圃清理及修剪,及时将病枝芽、病叶等集中烧毁,以减少病原。
3. 3~4月在桧柏上喷洒1∶2∶100倍的波尔多液,抑制冬孢子堆遇雨膨裂产生担孢子。
4.化学防治叶畸形病是由子囊菌亚门中的外子囊菌及担子菌亚门中的外担子菌引起,症状明显。
一般情况下,病菌侵入寄主后刺激寄主组织增生,使叶片肿大、加厚、皱缩;果实肿大,中空呈囊果状物。
防治措施(1)及时摘除病叶和幼芽,并集中烧毁。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改善通②茎叶腐烂型发生在幼苗出土期。
刚出土的幼苗茎、叶被病菌侵染,导致茎、叶腐烂,并常生出白色丝状物。
③幼苗猝倒型发生在幼苗出土后的未木质化阶段。
栾树的病虫害防治
栾树的病虫害防治栾树,作为常见的绿化树种,以其美丽的外形和适应性强而广受欢迎。
然而,栾树也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导致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因此,进行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是保证栾树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
一、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1、叶斑病:叶斑病是栾树的一种常见病害,会导致叶片出现病斑,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叶片枯萎。
防治方法包括加强日常养护,保持环境卫生,及时清除落叶,并使用波尔多液等药剂进行喷洒防治。
2、流胶病:流胶病主要发生在栾树的枝干上,会导致树皮流出胶状物,严重时会影响树木的生长。
防治方法包括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体抵抗力,及时修剪损伤枝条,并使用多菌灵等药剂进行防治。
二、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1、蚜虫:蚜虫是栾树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们会吸取栾树的嫩枝和叶片的汁液,导致树木生长不良。
防治方法包括使用黄板诱杀,或者使用吡虫啉等药剂进行喷洒防治。
2、蛀干害虫:蛀干害虫如天牛、蠹蛾等,会对栾树的树干和枝条造成危害,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健康。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理枯枝和落叶,加强树木的修剪和养护,使用敌敌畏等药剂进行喷洒防治。
三、综合防治措施1、加强日常养护:定期进行修剪、施肥、浇水等养护工作,增强栾树的抗病能力。
2、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栾树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采取防治措施。
3、科学防治: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程度,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避免过度使用药剂和造成环境污染。
4、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生物制剂等手段进行防治,保护生态环境和植物多样性。
5、加强检疫:对引进的栾树苗木进行严格检疫,防止带病植株进入绿化区域。
6、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公众对栾树病虫害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共同维护绿化区域的生态环境。
通过以上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栾树病虫害的发生,保障栾树的健康生长,为我们的城市绿化事业做出贡献。
一、引言花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然而,在花生的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玉米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玉米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措施摘要:玉米病害会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玉米的主要病害有大斑病、顶腐病、锈病、青枯病等。
科学防控病害,对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玉米病害防治上,应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玉米病害发病规律防治措施玉米病害的原因有很多种,不同的地区玉米的发病原因也有所不同。
在影响玉米发病的原因主要包括:品种抗病性、病害发生时间、生长所处环境、耕作水平、种植技术、防治技术和各种霉菌等等。
这些因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并且各种因素交叉影响的现象也呈上升之势。
1玉米叶斑病1..1发病规律玉米叶斑病是由大斑凸脐蠕孢引起的一种病害,在世界各玉米产区分布较广、危害较重的病害,危害面积大,严重威胁玉米产量。
玉米叶斑病发病时,从底部叶片逐步向上扩展,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和苞叶,受侵染的叶片上形成大型核状病斑,在田间初为水渍状青灰色斑点,扩展后为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长纺锤形大斑,一般长5至10cm,潮湿时病斑上有明显的黑褐色霉层。
严重时,病斑联合纵裂,遍及全株。
1.2防治措施(1)物理防治防治筛选推广高产、优质、抗病的玉米品种,搭配种植,提倡高温堆肥和深翻冬灌,适当早播,抽穗期避开多雨天气。
培育壮苗,注意肥水管理,施足底肥,合理搭配氮、磷等肥料施用,增强植株抗病能力;轮作倒茬,秋翻,减少病菌在田间积累;田间管理时,应集中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和早期摘除下部病叶,或产后玉米秸秆禁止堆放田间地头,减少初侵染源,最大限度减轻病害。
(2)药剂防治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用药,用50%好速净可湿性粉剂45g/667m2,喷施2至3次。
常用药剂还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1到10天预防1次。
或发病初期喷药,可选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7至10天防治1次,连防3次左右。
2玉米顶腐病2.1发病规律玉米顶腐病有镰刀菌顶腐病和细菌性顶腐病两种,其病原以菌丝体在土壤、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次年侵染植株发病。
玉米畸形穗的形成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玉米畸形穗的形成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玉米畸形穗是指玉米颖果发育畸形,形状异常或部分缺少。
其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病害、虫害、营养不良和环境因素等。
一、病害引起的玉米畸形穗1. 玉米叶斑病:叶斑病是一种由病菌引起的病害,常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黄色或褐色斑点,严重时可导致叶片枯死,影响光合作用,从而影响颖果的发育,导致畸形穗的出现。
2. 白粉病:白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玉米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的菌丝和孢子囊,严重时可引起叶片变黄、干枯,影响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进而导致颖果发育不良。
3. 炭疽病:炭疽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常表现为玉米颖果表面出现黑色小点,严重时可导致颖果肿胀、变形,并出现黑色病斑,影响颖果的正常发育。
二、虫害引起的玉米畸形穗1. 玉米象甲:玉米象甲是一种以幼虫为害虫的昆虫,常在玉米颖果内进行食害,长期大量食害会使颖果发育受阻,导致畸形穗的出现。
2. 玉米螟蛾:玉米螟蛾是一种以幼虫为害虫的昆虫,它会在玉米颖果上产卵,并让幼虫在颖果内进行食害,导致颖果受损和发育不良。
三、营养不良引起的玉米畸形穗1. 缺铁引起的畸形穗:缺铁会导致玉米颖果上出现黄化斑点,严重时可导致颖果变得干瘪,造成畸形穗的出现。
2. 缺钾引起的畸形穗:缺钾会导致玉米颖果上产生黄化斑点,严重时可引起颖果萎缩和变形。
3. 缺锌引起的畸形穗:缺锌会导致玉米颖果上出现黄化斑点,严重时可导致颖果发育不良和畸形穗的出现。
四、环境因素引起的玉米畸形穗1. 水分不足:长期缺水会导致玉米植株生长受阻,颖果发育不良,并引起畸形穗的出现。
2. 高温和低温:高温和低温都会对玉米颖果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导致颖果变得干瘪或变形。
3. 土壤酸碱度失衡:土壤过酸或过碱都会导致玉米植株无法正常吸取、利用养分,影响颖果的发育,从而引起畸形穗的出现。
综合防治措施:1. 种植抗病虫害玉米品种,选择适应性好、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如抗叶斑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品种。
常见园林植物叶斑病发生规律和防治
多见园林植物叶斑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叶斑病是叶片组织受局部侵染,导致出现各种形状斑点病的总称。
叶斑病的类型很多,分为黑斑病、褐斑病、圆斑病、角斑病、斑枯病、轮斑病、炭疽病等。
叶斑上往往着生有各种点粒或霉层。
1.月季黑斑病(1)症状识别:主要危害叶片,感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近圆形的斑点,边缘呈不规则的放射状,病部周围组织变黄,病斑上生有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危机时病斑连片,甚至整株叶片全部脱落,成为光杆。
嫩枝上的病斑为长椭圆形、暗紫红色、稍下陷。
(2)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枝和病落叶上越冬。
翌年4~5月份,病菌借风雨等传播。
温度合适、叶面有水滴时即可侵入危害,潜伏期7~10d,多从下部叶片开始侵染。
气温24℃,相对湿度98%,多雨天气有利于发病。
长江流域一带,5~6月和8~9月两次发病高峰期。
北方大凡8~9月发病最重。
雨水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
坑洼积水、通风不良、光照不够、肥水不当、卫生状况不佳等都利于发病。
2、菊花褐斑病(1)症状识别:主要危害菊花叶片,先从靠近地面的老叶开始发病,后逐渐向上蔓延。
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近圆形小黑点,后扩大为直径5~10mm的圆形或椭圆形黑斑,中心灰黑色,并有黑色小点。
危机时,数个病斑相连成片,整个叶片焦黑脱落,有的则卷成筒状下垂,叶面凹凸不平,一碰即脱落,整株枯死。
(2)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或土壤的病残体上越冬。
翌年4~5月,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当气温合适时,借风、雨传播。
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4~28℃,潜育期为20~30d,在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病,特别是在高温多雨季节或植株种植过密时,发病迅速。
3、大叶黄杨叶斑病(1)发病规律:发病初期,叶上有黄色小斑点,渐渐地变为黄褐色,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病斑直径为2毫米至10毫米,病斑后期为灰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色深,病斑上着生许多小黑点,危机时病斑连成一片,叶片枯黄脱落。
园艺植物常见的病害及治理措施
园艺植物常见的病害及治理措施园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害的侵扰,这些病害不仅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还会降低植物的观赏价值和产量。
为了保证园艺植物的健康生长,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的病害及其治理措施。
一、常见病害1. 真菌性病害(1)叶斑病:叶斑病是园艺植物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表现为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颜色较深,中间颜色较浅,病斑表面有时会形成黑色霉层。
(2)白粉病:白粉病主要危害园艺植物的叶片和嫩茎,病斑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粉状物,严重时整个叶片呈白色。
(3)霜霉病:霜霉病主要危害植物的叶片,病斑呈黄色或绿色,边缘颜色较深,病斑表面形成一层霜霉状物。
2. 细菌性病害(1)软腐病:软腐病主要危害园艺植物的茎、叶和根,病斑呈软腐状,颜色变浅,有恶臭味。
(2)青枯病:青枯病主要危害植物的茎,病斑呈青枯状,叶片萎蔫,茎干内部变空。
3. 病毒性病害(1)花叶病:花叶病主要危害园艺植物的叶片,表现为叶片出现黄色或绿色斑点,叶片变形。
(2)条纹病:条纹病主要危害植物的茎和叶片,表现为茎和叶片上出现黄色或白色条纹。
4. 生理性病害(1)缺素症:园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土壤中某种元素缺乏,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出现叶片黄化、生长迟缓等症状。
(2)肥害:过量施肥或使用不当的肥料,会导致园艺植物生长受阻,出现烧根、黄叶等症状。
二、治理措施1. 真菌性病害治理(1)加强栽培管理,保持园艺植物生长环境的清洁和通风透光。
(2)合理施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3)及时拔除病株,减少病源传播。
(4)喷洒杀菌剂,如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等。
2. 细菌性病害治理(1)加强栽培管理,提高园艺植物的抗病能力。
(2)及时拔除病株,减少病源传播。
(3)喷洒抗生素,如硫酸链霉素、中生霉素等。
3. 病毒性病害治理(1)选用抗病品种,提高园艺植物的抗病能力。
(2)加强栽培管理,保持园艺植物生长环境的清洁和通风透光。
(3)及时拔除病株,减少病源传播。
苗圃常见的几种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苗圃常见的几种病虫害及防治技术蒋军辉1,邹长生2(1江西省崇仁县巴山镇农业综合服务站344200;2崇仁县马鞍镇农业综合服务站)阐述了苗圃猝倒病、白粉病、炭疽病、白绢病、蚜虫、白粉虱等常见的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及防治方法,供参考。
苗圃;常见病虫害;为害症状;防治技术发生时,也可用小苏打500倍液,隔3天喷药1次,连喷5~6次。
3炭疽病、叶斑病3.1为害特点炭疽病、叶斑病主要为害兰花、月季、白兰、茶花等。
3.2防治方法可通过清除病叶,增施有机肥,提高抗病能力。
在5~6月发病期喷代森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农药800~1000倍液加以防治。
4白绢病、紫纹羽病4.1为害特点白绢病、紫纹羽病主要为害兰花、五色草、君子兰、茉莉、茶花等花卉的根部。
4.2防治方法拔去病株;在发病初期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浇灌树干基部周围土壤。
5蚜虫5.1为害特点蚜虫是对花卉秧苗(苗木)危害最重的一种害虫,几乎每种花卉秧苗都会受一种或几种蚜虫的危害。
以刺吸式口器从苗中吸收大量汁液,使秧苗营养恶化,生长停滞或延迟,严重的畸形生长,诱发煤污病,传播多种植物病毒。
5.2防治措施①消灭虫源。
将温室清理干净,消灭越冬虫源。
在花卉生产温室中育苗的,要对生长的花卉加强防蚜。
②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对蚜虫有特效,但对棉蚜效果差;或40%氰戊菊酯乳油5000~6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或30%乙酰甲胺磷乳油800~1000倍液。
6白粉虱6.1为害特点白粉虱寄主范围很广,许多花卉都会受到侵染为害。
白粉虱不能在北方露地越冬,因此,北方冬季消灭温室白粉虱是防治关键。
在温室温度最低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防止白粉虱的发生。
6.2防治措施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趋性,可设黄色灯,或黄色板涂上一层黏油等加以诱捕。
药剂防治:10%扑虱灵乳油800~1000倍液、25%灭螨猛乳油800~1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1500~2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
园林植物常见叶斑病的防治技术
园林植物常见叶斑病的防治技术叶斑病是叶组织受到局部侵染,导致各种斑点病的总称。
叶斑病种类很多,可分为褐斑病、黑斑病、角斑病、轮纹病、圆斑病等。
叶斑上往往着生各种点粒或霉层,叶斑病可引起叶片穿孔,早落,植株生长不良,降低园林植物的观赏性。
叶斑病主要由真菌门中半知菌亚门、子囊菌亚门的一些真菌以及细菌、线虫等病原菌所致。
下面分绍园林植物中几种常见叶斑病及其防治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一、樱花褐斑穿孔病樱花褐斑病又称樱花褐斑穿孔病,该病是樱花叶部的一种重要病害,除危害樱花外,还危害桃、榆叶梅、杏等多种植物。
1、症状病害主要危害较老的叶片,有时也侵染嫩梢,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
发病初期,叶片开始产生针头状紫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1~4毫米的圆斑,不久产生同心轮纹,有时周围有黄色晕圈。
后期病斑产生灰褐色霉状物,边缘产生离层,病斑干枯脱落,形成边缘整齐的穿孔。
有时几个病斑愈合,穿孔较大而不规则。
受害严重时,叶片布满穿孔,引起落叶。
2、病原菌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尾孢霉属的核果尾孢菌。
3、发生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叶或病枝梢中越冬。
翌春随气温回升和降雨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叶片和新梢。
一般6月上旬开始发病,6月下旬病情迅速发展,7~8月发病重。
通风不良,植株密度大,树势衰弱,雨水多时,病害发生严重。
4、防治方法①加强养护管理,冬前结合修剪,彻底清除病枝落叶,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菌源。
雨季注意排水,合理密植,使植物通风透光良好,降低湿度。
增施有机肥料,使樱花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②避免与核果类植物混栽樱花,尤其是樱桃的感病性很强,往往成为绿地内的发病中心,而传染给樱花。
园林规划设计时,应将樱桃、桃、李、杏等植物远离樱花栽植。
③在樱花萌芽前,可喷施波美2~4度的石硫合剂,或1:1:120的波尔多液。
6月份开始发病时喷施6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可有效防治。
百香果叶斑病、斑点病、炭疽病、黑斑病周年综合防治方案.
百香果斑点病、叶斑病、炭疽病、黑斑病周年综合防治方案一、病害说明:斑点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上产生灰褐色圆形至不规则形圆斑,边缘红褐色,病健交界明显,常数个病斑融合成大型斑块,病斑表面生有密集的黑色小粒点。
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初生淡黄色小点,后扩展成圆形至不规则形大斑,灰白色,边缘黄褐色,稍隆起,后期叶斑正面长出小黑点,即病原菌假囊壳。
假囊壳在病部或病落叶上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子囊孢子,借风雨进行传播。
炭疽病:初在叶缘产生半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深褐色,中央浅褐色,多个病斑融合成大的病斑,上生黑色小粒点,严重的叶片枯死或脱落。
黑斑病:又称褐斑病,主要危害叶、枝蔓、果实,叶片染病初生褐色圆形小斑点,中间坏死,边缘深褐色,背面可见黑色霉状物,发病严重的叶片干枯或脱落。
叶斑常扩展到叶轴,形成褐色伸长的病痕,枝蔓延病,当病疤环绕枝1周时,病部以上侧枝枯死;果实染病产生圆形略凹陷褐色斑,严重时可扩展到大部分果面,致病果干腐皱缩。
二、防治现状及用药分析1、见病治病:多数种植业者无清园习惯,采果后不用药,给真细菌潜伏与繁殖提供了机会,造成来年病原基数大、发作率高、危害重的现象。
2、不注重营养复壮:树体创造的养分除供应果子之外没有多余的养分养树,致使树体衰弱。
3、关键时期不敢用药:萌芽期是杀菌防病的关键时期,用药少了不管用,用药多了容易造成药害。
4、常规药剂抗药性强:连续使用有限的可选择的药剂往往产生较强的抗药性,使效果降低、成本提升。
三、防治思路解析:1、关键时期及时用药修复伤口,防止病原菌侵入,如采果后、落叶期、修剪期等。
2、菌源活跃初期,萌芽前半个月通过全园喷雾杀灭潜藏病菌、较少菌源基数等。
3、使用高质量叶面肥和药肥双效的中药制剂,营养复壮,提高免疫力。
四、使用产品:溃腐灵:中药制剂,高浓度使用无药害,对枝干原液无药害,对幼嫩花、果、叶50倍以上无药害,杀菌、修复伤口、促进愈合。
靓果安:中药广谱性杀菌剂,高浓度使用无药害,50倍液以上对幼嫩花、果、叶无药害,有杀菌、复壮的作用。
何首乌GAP生产质量评价报告
何首乌GAP生产质量评价报告1.引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体系。
它既注重生产过程控制,也注重最终产品的质量检验。
其核心是“规范中药材生产过程,以保证药材质量安全、有效、稳定、可控”。
因为药材质量不是通过产品检测出来的,而应是在种植生产中形成的。
本公司在贵州施秉县牛大场镇山口村信邦中药材种植基地按《中药材GAP》要求种植何首乌,现将其生产质量管理控制评价报告如下。
2.引用标准SFDA《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2000年6月试行)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9137—1988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标准GB 3838—2002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WM2-2001国家外经部(2001年7月1日实施)《药用植物及其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0年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以上引用标准应以最新版本为准。
3.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依据《中药材GAP》要求,监控贵州施秉牛大场信邦中药基地何首乌药材种植生产的全过程:产地生态环境选择、种质种子来源、种苗选育、栽培管理、肥料农药限量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采收管理、加工、包装、储藏及运输等全过程的技术监控及评价。
本文适用于贵州黔东南州何首乌GAP种植全程监控及评价。
4.监控内容4.1 何首乌种植质量监控环节4.1.1 产地生态环境监测、记录及评价。
4.1.2 何首乌种子种苗繁殖材料选培质控、记录及评价。
4.1.3 何首乌大田栽培质量管理记录及评价(包括种苗选种、田间管理、除草、施肥、排灌、病虫害防治)。
4.1.4 何首乌采收加工包装、质量监管、记录评价。
4.1.5 何首乌药材储藏、运输、销售监控记录、评价。
4.1.6 何首乌及首乌藤药材GAP生产质量检查评价总结。
柚木病虫害防治全面防范柚木叶斑病和柚木果蚜的攻击
柚木病虫害防治全面防范柚木叶斑病和柚木果蚜的攻击柚木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然而,柚木病虫害对柚木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详细介绍柚木病虫害防治的方法,重点关注柚木叶斑病和柚木果蚜的防治措施。
一、柚木叶斑病的防治柚木叶斑病是柚木上较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常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黄褐色斑点,严重时导致叶片萎缩、枯黄甚至掉落。
以下是柚木叶斑病的防治方法:1. 选种抗病品种:在选择柚木品种时,应优先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可有效减少柚木叶斑病的发生。
2. 药物防治:针对柚木叶斑病,可以使用药剂进行喷洒。
常用的药剂有苯酚类杀菌剂、三唑类杀菌剂等。
使用药剂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操作,确保安全有效。
3. 良好的栽培管理:合理施肥、控制病害传播途径、保持树冠通风透光等栽培管理措施,对减少柚木叶斑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及时清除病叶、病株,以防病害的扩散。
二、柚木果蚜的防治柚木果蚜是柚木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以柚木树的叶片、嫩枝和果实为食,严重危害柚木的生长和产量。
以下是柚木果蚜的防治方法:1. 生物防治:柚木果蚜的天敌包括瓢虫、蚜虫寄生蜂等。
可以引入这些天敌来控制果蚜的数量,降低害虫的发生。
2. 机械防治:使用高压水枪或喷雾器对柚木树进行喷洗,可以将果蚜冲落。
此外,也可以通过手动将果蚜捕捉并销毁,从而控制其数量。
3. 药物防治:可以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以杀灭柚木果蚜。
使用农药时要遵循农药的使用说明,防止超量施用和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综合防治策略为了全面防范柚木叶斑病和柚木果蚜的攻击,可以采用综合防治策略,包括以下几点:1. 定期巡检:定期巡查柚木树的生长状态,及时发现病虫害的早期迹象,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2. 清除病虫源:定期清理园区周围的草木杂物,消除病虫源的滋生环境。
3. 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 学习专业知识:加强病虫害防治的学习和培训,了解最新的防治技术和方法,提高防治效果。
烤烟叶斑病形成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烤烟叶斑病形成的原因和防治措施烤烟叶斑病是烤烟上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其主要病原菌是烟青霉菌,是由烤烟栽培中的环境因素和病原菌共同作用导致的。
本文将从烤烟叶斑病形成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两方面进行介绍。
一、烤烟叶斑病形成的原因。
1. 病原菌侵入,病原菌通过种子、土壤、空气、水等途径侵入烤烟植株,引起叶片发病。
2. 环境因素,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是烤烟叶斑病的发病有利条件,尤其是在烤烟生长期间,气温高湿度大,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3. 烤烟栽培管理不当,烤烟栽培中,由于施肥不当、密植、浇水过多等不良管理措施,使得烤烟植株易受到病原菌的侵害。
4. 病原菌传播,烤烟叶斑病的病原菌可以通过种子、残体、空气、水等途径传播,加速了病害的扩散和发展。
二、烤烟叶斑病的防治措施。
1.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具有抗病性的烤烟品种进行栽培,能够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2. 合理施肥,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保持土壤肥力平衡,增强植株的免疫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3. 合理密植,适当调整烤烟植株的密度,保持通风透光,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4. 控制浇水量,控制浇水量,避免水分过多引起病害的发生,保持烤烟生长环境的干燥。
5. 及时防治,发现病害早期症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施杀菌剂、移除病叶等,有效控制病害的发展。
6. 病害监测,定期对烤烟植株进行病害监测,及时发现病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害扩散。
7. 移栽轮作,适当进行烤烟的移栽轮作,减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滋生,降低病害的发生。
总之,烤烟叶斑病的形成主要是由病原菌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对于烤烟叶斑病的防治,应该综合考虑病原菌的特点和烤烟栽培管理的因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保障烤烟产量和质量。
花生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
种植与养殖技术花生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郭法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221121,江苏徐州)摘要:花生作为我国的重要油料作物,它在我国农作物中的地位是很高的。
随着人们种植花生的面积越来越大,影响花生种植和生长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其中主要的就是病虫害的因素。
文章介绍花生主要的病虫害叶斑病、根结线虫病、病毒病及其防治方法。
关键词:花生;病虫害;综合防治花生,又被人们称为“落花生”,有些民间也会称花生为“长生果”,可见人们对于花生这个农作物的重视。
花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油料作物,是我国食用油的主要原料。
不仅如此,花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非常受人欢迎的,我们所熟悉的“酒鬼花生”“香辣酥”等食品都是以花生为原料制作的。
花生不仅可以加工制作成为人们喜欢的食品,人们也可以直接对花生进行烹饪,炸花生、水煮花生都是人们喜欢的食物。
作者简介:郭法启(1964-),男,江苏徐州人,技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作物育种与栽培技术。
方式会极大增加各种病虫害发生的几率。
为了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几率,达到无公害治理的目的,林业部门在树木种植过程中,要尽量保证树种的多样性,不能大规模种植同一类型的树种,要混合种植,营造混交林。
这样的种植方式不但能起到阻断林业病虫害传播的作用,还能形成完整的生物群落,增加森林中生物的多样性,非常有利于各种树木的生长。
由于各种树木的高度和面积都存在差异,各种树木可以对养分和阳光利用得更加充分,可以有效减少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几率,还能改善周边的环境。
3.3利用天敌来防治林业病虫害在林业管理过程中,可以利用大自然中的生物属性来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这种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法也被称之为生物治理法。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各种病虫害对林业的危害,同时不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任何的破坏。
比如有一些树木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受到蚜虫的侵袭,工作人员在发现这种情况以后,可以在树林中引入大量的七星瓢虫,利用昆虫之间的吞噬作用来对虫害进行防治。
十大功劳叶斑病防治
2023-10-30•十大功劳叶斑病概述•十大功劳叶斑病防治方法•十大功劳叶斑病的预防措施•十大功劳叶斑病的治疗措施•十大功劳叶斑病的预防与治疗注意事项目•十大功劳叶斑病防治案例分析录01十大功劳叶斑病概述十大功劳叶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由一种名为“Septoria sp.”的病原菌引起。
该病害主要侵染十大功劳的叶片,导致叶子上出现各种类型的斑点。
十大功劳叶斑病的定义十大功劳叶斑病在各地都有分布,特别是在气候湿润、雨水较多的地区更为常见。
该病害对十大功劳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叶片枯萎、脱落,甚至整株死亡。
十大功劳叶斑病的分布与危害病因主要由真菌“Septoria sp.”引起,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季温度适宜时,分生孢子器释放出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从气孔侵入寄主组织。
症状叶片上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的褐色或黑色斑点,边缘清晰,后期病斑中部颜色变浅,出现同心轮纹状皱纹。
严重时,病斑连成片,导致叶片枯萎、脱落。
十大功劳叶斑病的病因与症状02十大功劳叶斑病防治方法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并适量添加微量元素肥料,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科学施肥强化管理种植抗病品种及时排水、除草、修剪枯叶和病枝,以增强植株通风透光能力,减少病害发生。
选择对叶斑病抗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030201在发病初期及时使用药剂进行预防,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
预防为主选用内吸性强的杀菌剂,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以有效控制病害的蔓延。
选择有效药剂严格按药剂说明书使用,避免浓度过高对植株造成药害。
注意药剂浓度通过释放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等,以减少病原菌的数量和控制病害的发生。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选用一些生物制剂,如井冈霉素、春雷霉素等,来防治叶斑病的发生。
使用生物农药通过施用一些生物肥料,如酵素菌肥、EM菌肥等,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增强植株抗病性03十大功劳叶斑病的预防措施通过加强植物检疫,可以有效地防止病原菌的入侵和传播,从而降低叶斑病的发病率。
油茶叶斑病及其防治法
油茶叶斑病及其防治法油茶叶斑病是油茶树上常见的一种病害,它会导致油茶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黄褐色斑点,严重的话会导致叶片凋萎、落叶,影响油茶的生长和产量。
那么,如何防治油茶叶斑病呢?一、病害的防治1. 病害的预防预防是最好的治疗方法,油茶叶斑病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抗病品种:在油茶树的选育中,应该优先选择抗病品种,这样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2)加强管理:要加强油茶树的管理,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及时清除落叶和枯枝,保持树冠干燥。
(3)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油茶树的免疫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2. 病害的治疗如果油茶叶已经感染了叶斑病,那么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1)剪除病叶:将感染了叶斑病的叶片及时剪除,避免病害的扩散。
(2)喷洒药剂:可以使用一些药剂进行喷洒,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氧化乐果可湿性粉剂等。
二、病害的防治注意事项1. 药剂的使用在使用药剂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药剂:应该根据病害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剂。
(2)按照说明使用:使用药剂时应该按照说明书上的方法使用,不要超量使用。
(3)注意安全:使用药剂时应该注意安全,避免药剂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2. 病害的监测在防治油茶叶斑病时,应该定期对油茶树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和扩散,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3. 综合防治在防治油茶叶斑病时,应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综上所述,油茶叶斑病是油茶树上常见的一种病害,预防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如果已经感染了叶斑病,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在防治油茶叶斑病时,应该注意药剂的使用、病害的监测和综合防治等方面,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杜鹃角斑病
分布与 危害
⿻ 又称杜鹃叶斑病、褐斑病,在我国杜鹃栽培地
区都有发生,危害杜鹃属植物。发病严重时,可 造成大量落叶。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三)杜鹃角斑病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三)杜鹃角斑病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二)月季黑斑病
⿻ 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露
地栽培,病菌以菌丝体在芽鳞、叶痕或枯枝`落 叶上越冬。温室栽培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病部 越冬。分生孢子也是初侵染来源之一。分生孢子 借风雨、飞溅水滴传播危害,因而多雨、多雾、 多露时易于发病。据试验,叶上有滞留水分时, 孢子6h内即可萌芽侵入。萌发侵入的适宜温度 为20~25℃,pH值为7~8,潜育期10~11 d , 老叶潜育期略长,为13d。病害多从下部叶片开 始侵染。 ⿻ 气温24℃,相对湿度98%,多雨天气有利于发 病。在长江流域一带,5~6月和8~9月出现两 次发病高峰期。在北方一般8~9月发病最重。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一)菊花褐斑病
⿻ 有叫菊花黑斑病、斑枯病。北京、黑龙江、大
分布与 危害
连、深圳、成都等地都有发生。 ⿻ 发生严重时,叶片枯黄,全株萎蔫,叶片枯萎、 脱落,影响菊花的产量和观赏性。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一)菊花褐斑病
⿻ 发病初期病叶出现淡黄色褪绿斑,病斑近圆形,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二)月季黑斑病
⿻ 月季黑斑病为世界性病害,我国各地均有发生。
分布与 危害 是月季最主要的病害。 ⿻ 该病除危害月季外,还危害蔷薇、黄刺玫、山 玫瑰、金樱子、白玉棠等近百种蔷薇属植物及其 杂交种。 ⿻ 常在夏秋季造成黄叶、枯叶、落叶,影响月季 的开花和生长 。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教学 资源
※ 材料与器具:叶斑病类标本、显微镜、放大镜等。 ※ 参考资料:各类教学参考书、课件等。 ※ 教学场所:实训室、校内外基地,师生比为1:20。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 叶斑病类病害危害状观察。 ※ 叶斑病类病害现场识别。
操作 要点
※ 叶斑病类病害发生、危害情况调查。 ※ 室内鉴定。 ※ 发生规律的了解。 ※ ⑥防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 ※ ※ ※ ※ 实训前要做好资料与器具的准备。 病害症状调查时应与相似的病害的区分。 疑难病害识别时开展小组讨论,达成共识。 按照要求选取样方和样树,调查时认真、仔细。 防治方案内容全面,重视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二)月季黑斑病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二)月季黑斑病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二)月季黑斑病
⿻ 该病由半知菌亚门,放线菌属,蔷薇放线孢菌
病原 识别 [Actinonema rosae (Lib.) Fr]和半知菌亚门, 盘二孢属,蔷薇盘二孢属(Marssonina rosae Sutton)侵染引起。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 项目五 园林植物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 子项目5.1 园林植物真菌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 任务5.1.3 叶斑病类病害的综合防治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 一、任务目标与内容 ֍ 二、教学资源 ֍ 三、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 ֍ 四、教学内容与操作步骤 ֍ 五、复习与思考
(二)月季黑斑病
⿻ 主要危害月季的叶片,也危害叶柄和嫩梢。 ⿻ 感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
症状 识别
为圆形或近圆形的斑点,直径8~10mm,边缘 呈不规则的放射状,病部周围组织变黄。病斑上 生有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严重时病 斑连片,甚至整株叶片全部脱落,成为光杆。嫩 枝上的病斑为长椭圆形、暗紫红色、稍下陷。
症状 识别 逐渐扩大,变紫褐色或黑褐色。 ⿻ 发病后期,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可达 12mm,病斑中间部分浅灰色,边缘黑褐色,其 上散生细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一般发 病从下部开始,向上发展,严重时全叶变黄干枯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一)菊花褐斑病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一)菊花褐斑病
病原 识别
⿻ 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壳针孢属,菊壳针孢菌
(Septoria chrysanthemella Sacc.)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一)器在病残体上越冬。
分生孢子器翌年吸水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 播。温度在24~28℃,雨水较多,种植过密条件 下,该病发生比较严重。
注意 事项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三、叶斑病类
⿻ 叶斑病是叶片组织受局部侵染,导致出现各种形状斑点病的
总称。但叶斑病并非只是在叶片上发生,有些病害则既在叶 片上发生,也在枝干、花和果实上发生。叶斑病的类型很多, 可因病斑的色泽、形状、大小、质地、有无轮纹等不同,分 为黑斑病、褐斑病、圆斑病、角斑病、斑枯病、轮斑病、炭 疽病等。叶斑上往往着生有各种粒点或霉层。叶斑病聚集发 生时,可引起叶枯、落叶或穿孔,以及枯枝或花腐,严重降 低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有些叶斑病还会给园林植物造成较 大的经济损失。 ⿻ 该病为高温高湿病害,即温度高、湿度大的情况下,发病重。 常见的病害有:菊花褐斑病、月季黑斑病、杜鹃角斑病、大 叶黄杨褐斑病、兰花炭疽病等。
发病 规律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二)月季黑斑病
⿻ 病菌可多次重复侵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病。
发病 规律
植株衰弱时容易感病。雨水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 件。低洼积水、通风不良、光照不足、肥水不当、 卫生状况不佳等都利于发病。月季不同品种间, 其抗病性也有差异,一般浅色黄花品种易感病。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任务 内容
※ 掌握常见叶斑病类病害的危害特征、诊断要点、发病 规律,制订有效的综合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任务 目标
※ ※ ※ ※
结合实训室及校内外基地现场,查阅相关资料。 对叶斑病类病害的类别与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识别 根据当地叶斑病类拟定综合防治方案并付诸实施。 对任务进行详细记载,并上交一份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