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课堂教学中听说教学之我见
奉贤区阳光外国语学校杨妹华
一、引言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语音,语法,词汇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但这不是最终目的。
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语言。
比起听和说来,现在绝大多数的学生更擅长于读和写。
他们会读,会写,但是他们几乎不会交流。
他们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感情和想法。
当然这也许是因为我们考试系统和教学方法不当所造成的。
我们不能改变考试制度,但是我们能改善我们的教学方法。
二、听和说的关系
天生的聋子必然是哑巴,无论是母语学习还是外语学习,学说前都要有听的先导。
听是说的准备,听的准备比较充分,说的学习才会比较顺利。
在听的阶段,虽然不开口,但却在积极的酝酿,也可以说这是一个积极的沉默期,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重视由听到说的客观规律,就要在教学全过程和每次听说训练活动中安排好开口说之前的听。
安排得好,学生得发音器官就会自然越来越活跃,直到产生主动开口说得动机和愿望。
因此在英语课中我们一定要注重以听带说,以听促说,听说结合。
1,听的目的
听的目的是为了进行语言交流,它被广泛使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一个人一生中大约45%的时间在听其他讲话,听收音机,听音乐等等。
从语言学角度来讲,给学生大量听的训练是增加他们词汇的一个好的方法,也能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
2,影响听力的因素
许多学生认为一张试卷中最麻烦、最难的是听力理解,甚至有一些学生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英语课上用英语所授的课。
(1)贫乏的词汇量
毫无疑问,对一个中学生来说,如果他没有足够的词汇量及不懂得语法构造,那么对他来说要理解所听教材的内容是很难的。
很多学生听力理解差是因为:他们不理解和不知道关于这个语言点的知识,他们不能讲出他们所听到内
容的意思。
我曾经做了一个实验:要求学生去听一片224单词的对话,其中的单词和语法都已经学过了。
但是他们中80%的学生认为很难。
然而,使用同一篇教材作为阅读理解的材料,我发现仅仅5%的学生认为有一点点难,当然另一方面学生的反映能力也是影响听力理解的一个理由。
(2)材料阅读的速度
很显然听力材料阅读的快慢速度对学生的听力理解也有一定的影响。
学生认为材料读得太快他们不能跟上。
所以听力材料应该难度适宜、语速适当、长度适中,材料太长,太难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
(3)听力的不良习惯
许多学生都有他们自己听力习惯。
一些学生经常尽力去理解每一个单词或每一个句子。
这样的话,他们在听力的过程中,如遇到生词或不容易懂的句子,他们就会感到不知所措。
还有一些学生能直接听懂材料,但他们常常边听边把英语翻译成中文,他们觉得只有这样,才算真正理解了这个句子。
实际上,尽力去理解每一个的单词是很难的,而且根本没有必要,只要抓住重要的观点就可以了
3,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
我们知道母语学习和外语学习最大的区别就是环境,一个小孩子能很快的学好他自己的母语,只因为他在说和走之前听得多,在会走和说之后,他就有一个听的机会,在他去上学之前,他已经成了一个很好的听众和说话者。
然而对一门外语来说,你可能只有在正规的场合,比方说在教室里、在外语课上才会与它见面。
否则,你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它。
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当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语言的环境,让他们有机会听,有机会说。
(1)增强语音语调,夸大词汇量
让学生理解语音知识,我认为语音是基础,一个好的语音和语调依靠的是基础,所以我经常利用早自习及午自习时间给学生看原版的英语DVD,在看的同时要求学生轻声模仿电影中的语音和语调,三年实践下来,学生的语音语调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要求学生背诵单词和常用短语,并让学生多接触不同的句型结构,给学生讲解语法知识,听力的提高与听者的语言能力是密切相关的。
(2)缩小与英美人的文化差异
我们的学生在听英语时,由于不熟悉英美人生活习惯,文化特色,志趣,爱好等,常会感到所听教材虽无具体的新词句,但却不能听懂内容。
为此,听
力时可配合一定情景,并在教学中注意介绍文化背景,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去阅读一些有关各国地理,历史,文化的故事,减少因文化差异引起的听力误差。
(3)消除紧张情绪
很多学生在听力时总是感到过分紧张,很被动,无法把握,这样,本来听得懂的也就听不懂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尽量优化听力环境,树立他们的听力信心,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4)创设语境
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尽量用英语来授课,训练学生用英语来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鼓励学生多看英语电视节目,多收听英语广播,参加英语角活动,潜移默化中提高听力理解。
(5)进行必要的练习
听力测试和听力练习时必要的,但练习更重要。
通过听力测试你能理解你的学生,唯有通过练能使学生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
总而言之,教师要告诉学生在听力时不要过分注意每个音,每个词,每个句,每一个细节,这样不但听不懂外语,也听不懂母语。
听的注意要集中到内容上而不是语言上,大意上而不是细节上,正在听的而不是已听过的。
4,说的动机
说是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言语活动。
当某一个人说话时,他首先受一种动机的支配,产生说的念头——想说,随之他便将注意力只要集中在想说的内容上——说什么,然后在将想说的内容与言语的表达形式相练习——怎样说,这样言语就产生了。
因此说的活动是个想说,说什么和怎么说的活动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地控制,调整,纠正过程。
中国学生上课常常是不肯开口的。
所以我们的教育方法要彻底改变单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的现状,要鼓励学生多开口,多思考。
即使是很简单的说的训练,也把学生从消极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
到说的训练的高级阶段,学生就各种问题展开讨论和辩论,阐述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训练会明显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5,说的困难
有这样一个真实故事:一个中国人去英国学英语。
他写作甚佳,但不爱说话。
一日英国一名教授问其故,答曰:“开口便错,故不敢说。
”教授听后微笑,转而为其讲一英语问题,同时打开录音机。
讲完后即放录音,让中国留学生记教授话中的语法和词汇错误,果然不少。
教授笑道:“我是英国人,英语权威
教授,尚且说话有错。
你怕什么?”从这一故事中,我们得知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信息的传递是参加交际活动双方最关心,注意力最集中的地方。
在许多特定场合,不完整的句子,没有语法,逻辑错误的句子时常出现。
但是他们的出现,并不影响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不言自明的有背景的文章中,说的一方哪怕只说一个词,听话的人就已经完完全全明白其意思了。
在诸如此类情况下,如果一定要学生一词不差地将话说全,或不断打断学生地讲话以纠正错误,也就是说只进行和只允许精确表达,不允许任何含糊不清和错误的形式出现,学生就无法讲下去,也就更怕开口。
当然对一些很明显的错误,应当在学生讲完以后一起纠正,对一些口误,或学生自己已经意识到了的错误,就不必要一一纠正。
可把一些典型错误记下来,在一般性的说的训练告一段落后,穿插进行说的基本训练或其他练习。
通过这样的定向练习,学生会意识到前面的错误,自己暗暗纠正。
6,提高说的技巧的能力
对学生来说,想说的动机可以是真正的交际动机,要引导学生说的思路同所达到的英语水平保持一直,不低也不高。
这样,说明白也就不困难。
要让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会说什么就说什么。
而且要长话短说,一个意思多样说,一句拆为几句说,把说话变为提问等。
在说的教学中对全体学生要多鼓励,多肯定敢说和说得正确部分,少用明示法纠错。
为学生创造说的环境,在班中开设英语角,平时课间休息时,师生间、生生间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和问候,上课前1-2分钟,学生按学号每天的daily talk,上课时进行讲故事比赛,课外通过阅读英语报刊及做游戏等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提高说的能力。
比如我们在做”passing the ball”这个游戏时,当一位学生传给另一位学生球时,传球者必须用英语来问一个问题,如:What does your father do?而接球者必须立刻用英语作答,如:a worker,a doctor….如果不能立即回答,那么就要罚唱英语歌曲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胆子小的学生也敢于在公开场合开口说英语了,不会说的也慢慢会说了,说不流利的也变流利了。
三、结语
通过这几年听说教学的研究与探索,笔者在教学中体验到了快乐和成功,每次的公开展示课及英语节活动,所教学生流利的英语和语言综合能力得到了同行老师的好评。
我觉得当教师讲授新课时,听和说是最主要的,你可以就这
篇文章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展开讨论,议论,辩论等,这样就帮助学生提高了听说能力,也有助于理解课文和句子。
教师还可利用学生熟悉的学习生活情景,通过表演、比赛、游戏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听说的积极性,课外可利用英语角、英语广播、英语知识竞赛、英语歌曲、英语节目表演等促进学生的听说能力。
参考书目:
1、《中学英语教学法》
2、《双向式英语》
3、《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