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实验
陶瓷实验
实验一泥浆性能实验1影响泥浆性能的因素有哪些?答:泥浆的含水量、稀释剂的种类及数量,粘土矿物组成,介质的PH、§-电位,温度的影响。
2碳酸钠和六偏磷酸纳两种电解质稀释作用的比较。
答:六偏磷酸纳的稀释效果较好。
在同等浓度情况下,加入碳酸钠的泥浆的绝对粘度比加入六偏磷酸纳的泥浆大得多,因为对于碱金属的盐,阴离子对稀释作用也有影响,主要决定于粘土和稀释剂反应的溶度积,溶解度越小,稀释越完全。
六偏磷酸纳的阴离子在水中聚合,形成的聚合阴离子能使§-电位更高,使得泥浆得到更充分的胶溶。
实验二泥料可塑性测定1影响可塑性的因素有哪些答:粘土颗粒间的吸力、粘土颗粒间水膜的厚度,粘土的矿物组成、含水量,粘土中腐蚀质的含量,介面表面张力,泥料陈腐,添加塑化剂、泥浆真空处理等。
2可塑性指标法和可塑性指数法有何区别?答:可塑性指标法通过研究试样在受力过程中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泥料的可塑性,选用圆柱体试样。
可塑性指数法即测定泥料对形状变化的抵抗力,适用于球形试样。
实验三陶瓷干压成型与烧结实验1用于干压成型的陶瓷粉料为何要造粒?答:加入成型剂后的陶瓷粉料须经过造粒工序,使粉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以保证充填模具的速度和均匀性。
2陶瓷干压成型的压力是否越大越好?答:一般情况下,成型压力越大,所得培体的密度、强度也越高,但高技术陶瓷粉料可塑性差、硬度大,成型压力过大会造成气体排出困难,胚体密度降低,胚体容易开裂,并会拉伤甚至压裂模具,所以陶瓷成型压力一般控制在50~100Mpa范围内。
3烧成温度与烧结温度有何区别?如何确定烧成温度?答:烧成温度是指陶瓷胚体少城市获得最优性能是的相应温度,烧结温度是指将陶瓷胚体烧至气孔率最小,密度最大,最致密时的温度。
由于胚体性能随温度的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所以烧成温度实际上是一个允许的温度范围,从胚体技术性能开始达到要求指标是的对应温度为下限温度,配体结构和性能开始劣化时的温度为上限温度,这个温度范围通常根据试样的收缩率、相对密度、气孔率或吸水率的变化曲线来确定。
陶瓷实验心得体会5篇
陶瓷实验心得体会5篇陶瓷实验心得体会1这学期我们学习了陶瓷鉴赏课,起初还以为这门课和考古通论的性质差不多,学习了之后才渐渐发现陶瓷鉴赏课比考古通论更有针对性.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陶瓷的发展历程来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再破碎的瓷片上找到我们祖先留下的记忆.可以了解当时中国发展的进程.也不得不佩服我们祖先可以做出这些让后人感叹的旷世之作.对于陶瓷我们可以将它分为陶类和瓷类.然而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接触更多的是瓷器.不管是唐三彩还是青花瓷,无论是青瓷还是白瓷,它们都属于瓷器这一个大的总体.虽然它们所产生的朝代不同,用途也有所不同,但是它们都见证了一个朝代和一个朝代的兴衰.我们可以透过瓷器看到它那个年代的故事.当然我不仅认识了很多精妙绝伦的瓷器,还了解到中国古代窑厂有民窑与官窑之分,是一种大的分类.再往下细分,出现过的著名宋代的五大名窑:〝柴.汝.钧.哥.定〞以及越窑.泉州窑.德化窑.漳窑.龙泉窑.南宋官窑等青瓷窑口.越窑是我国烧瓷历史最悠久的瓷窑之一,也是南方青瓷窑厂的中心.从汉代到宋代,在浙江境内的余姚.上虞.绍兴一带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瓷窑体系.由于这里当时是越州管辖,所以才简称为〝越窑〞.于是在越窑的影响下,江浙一带的制瓷业得以迅速发展.在以后的很多地方出现了烧造青瓷的窑厂,于是形成了我国早期最大的瓷器生产基地.定窑在今河北保定一带,因为这一区域当时属于定州管辖所以就叫〝定窑〞.在北宋中后期,定窑被选为宫廷用瓷,身价大增.定窑与越窑不同之处在于定窑以白瓷为主,同时也烧制红.黑等其他名贵品种.当然定窑还有〝北定〞.〝南定〞之分.北宋之前,定窑的窑址在北方的定州,烧制的物品也被称为〝北定〞;当宋室南迁后,定窑的一部分被分到了景德镇,一部分到了吉州,产品称为〝南定〞.钧窑创始于唐代,产地在今河南禹州,古代称为钧台,明代称均州.钧窑极其珍贵,民间存在很多说法都足以证明钧窑的珍贵.因为由于釉色相互交融而产生的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窑变〞,这也就成为了钧窑区别也其他瓷器的一大特色.汝窑在今河南省汝州市,是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汝窑釉色温润柔和而且由于釉中含铁,于是烧制成品多呈现纯正的天青色.汝窑采用了南方越窑的釉色,同时又吸收定窑的印花技术,创造了印花青瓷的特殊风格.但是汝窑留下的传世品极少.哥窑烧造的年代是南宋中晚期,产地是浙江龙泉.哥窑瓷器在色泽上有大的区分.釉质纯粹浓厚.并且有各种各样的纹饰,多姿多彩,所以哥窑所留传下来的瓷器中很多纹饰都惟妙惟肖.柴窑是为周世宗柴荣的御窑.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未发现柴窑的窑址.不过我们通过清代的《景德镇陶录》一书得到关于柴窑的评估,书中说:〝滋润细媚,有细纹,制精色异,为诸窑之冠〞可见柴窑瓷器是多么的久不可得.龙泉窑是位于今浙江省西南部龙泉市境内,以大窑村为中心,总面积约50.6万平方米.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_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泉州窑是宋元时期晋江地区外销瓷器的重要产地之一.泉州窑产品中的壶胎较薄,器形较小,与其他地区不同,并且泉州窑以黑瓷产品为主,远销菲律宾等国.德化窑位于戴云山下的德化县,它以其独特的瓷土原料,烧送工艺及配方,生产的白釉瓷名扬世界,并且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陶瓷生产体系.漳窑瓷器早期的胎体较精细,但是很厚重,后期的胎体相对较薄且疏松,少见落款,有落款的都在底部.瓷器一直都是中国的代表.也只有瓷器可以这麽毫无争议的来代表中国,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繁荣兴衰.是通过对陶瓷的研究,可以反映出当时的`历史文化.瓷器上的花纹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比如社会的状况.人民是否安居乐业.当时统治者的兴趣爱好.小小的瓷器背后就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信息,我们通过这些信息我们看到了中国几千年的变化,看到了当时的社会,看到了我们的祖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看到了我们祖先烧制陶瓷的高超技术,每一件瓷器上的图案都栩栩如生,每次看到瓷器上的图案都会有种莫名的震撼,图案不仅优美还有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让人觉得每一件瓷器都是有灵魂的,仿佛它们在告诉我们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告诉我们这几千年来中国发生的事.通过陶瓷鉴赏我了解到了中国许多年的发展历史,这么多朝代,这么多位帝王,这么多传世珍品.每一件都是我们祖先呕心沥血之作,我们的瓷器在现在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我们应该感到十分自豪,因为我们的瓷器在国内甚至国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的CHINA在大写中是中国的意思,而变成小写的china就是瓷器的意思,所以可见瓷器对我们来说影响力是巨大的.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当看到这些瓷器的时候应该带着一种对它的崇敬之情.是它们在朝代的不断更替中完好的保存了下来,带着那个朝代的历史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很多博物馆中都有很多瓷器,甚至在外国也有很多博物馆里都有我们中国的瓷器.可见瓷器对世界影响是有多大,也许当外国人看到瓷器的时候会感叹中国的神奇,也许正是因为瓷器才会有那么多人对中国产生偌大的兴趣.正是因为瓷器上优美的纹饰让他们感到神奇,为什么中国可以烧制出这么美丽的瓷器来,为什么瓷器上面可以有那么优美的纹饰.这里的文字都是我们现在需要好好学习的地方.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展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正是基于中国古代陶瓷的辉煌成就,以及由此而引发的陶瓷传播之路,使得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物品被世界人民所喜爱,将中国和瓷器永远的结合在了一起,而现在我们正在为这个事业而奋斗,我们身为中国人而且是当代大学生,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就应该以为反顾的为之奋斗.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要好好的守护这些珍宝,这些祖先辛勤劳动的成果,让中国陶瓷的辉煌永流万代.陶瓷实验心得体会2本学期我参加了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的学习,受益良多.通过这门课,我了解了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见识了许许多多优美的陶瓷作品,并且亲自体验了制作陶瓷的过程,而且收获了自己亲手制作的陶瓷作品.学习陶瓷艺术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开拓了我们的视野,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我从这门课中学到了怎么制作陶瓷,并且认识到中国陶瓷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陶瓷艺术的学习中,老师带我们领略了从远古时代人们的智慧,到古代的陶瓷制作工艺以及陶瓷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我见识到了古代遗址中的精美陶器,以及唐宋元明清等各朝各代的精美陶瓷以及陶瓷文化.并且,我了解了最原始的泥条盘筑的制陶方法,还亲身实践并且制作了一个陶制瓶子.陶瓷艺术课带给了我许多的乐趣并且也让我学会了许多知识.从陶瓷发展早期到全盛期我们从不同的陶瓷器上皆可以发现绘画和书法的身影.由此可见陶瓷文化与绘画.书法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中国的陶瓷以历史悠久.造型优美.质地精良.装饰俏丽新颖而享誉海内外.的确,一部中国陶瓷史,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国历史,一部形象的中国民族文化史.然而,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大浪淘沙,沉淀下来的各个时代的文明遗物,成为人类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永世相传.今天不少古窑遗址已得到了保护,但大部分仍处于自然状态,破坏十分严重,令人担忧.陶瓷,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核心文化之一,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加以重视并予以弘扬.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反应了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在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陶瓷艺术欣赏课,学了这门课程我对中国陶瓷的文化具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也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文化.陶器的制作,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一项手工生产劳动,早在距今7000—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我国境内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了陶器的制作,其起源甚至还可追溯到更远古的年代.新石器时代出现陶器,是和农业的发展有极密切联系的,因为谷物的贮藏和饮用水的搬运,都需要这种新兴的容器——陶器;此外,没有陶器,肉类和谷物就不易成为熟食.与此同时,陶器的出现促进人类进入金属时代,因为陶器除作烹煮食物的用具之外,还因它的耐火性能而被用来作为冶炼金属之用具.中国社会到了商代,进入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阶段.大约在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商代中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实线中,在不断改进原料选择与处理,以及提高烧成温度和器表施釉的基础上,创制出了我国目前已经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原始瓷器.原始瓷器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重大创造,是陶瓷手工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它为我国瓷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西周时期的各种手工业生产较前有了很大的发展,开始设立职位对各种手工业进行管理.原始瓷器的烧制工艺,在商代后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而且出产的地区也较前更为扩大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原始瓷器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其烧制和使用的数量,约占同期陶瓷器总数的一半左右.同时,战国时期的建筑用陶也有了相应的发展.秦汉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各地发现的秦汉时期的陶俑,如西安的兵马俑,以完美的艺术形式,生动逼真的神态,深刻地揭示了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了我国雕塑艺术现实主义传统久远和雕塑艺术的高度发展.隋唐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突出发展的时期.陶瓷发展到隋唐,也进入一个繁荣成长的阶段.瓷器在隋唐时代普遍用较高温度烧成,胎质更为致密.部分漆器.金属器及铜器的使用逐渐为瓷器所代替,瓷器生产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注意.到了唐代,正式出现〝窑〞的专称,象征着产量的增长.由于隋朝历年短促,隋代的陶瓷工艺不曾表现出超越前代的建树,表明隋代在陶瓷史上开始了一个新时期的是北方的瓷业有了发展.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于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后周赵匡胤夺取政权,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宋代的陶瓷是我国的鼎盛时期,〝宋瓷〞也是闻名世界.元代入主中原九十一年,瓷业较宋代为衰落,然而这时期也有新的发展,如青花和釉里红的兴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泛青,带动以后明清两代的瓷器发展,得到很高的成就.我国的陶艺发展到了明代又进入一个新的旅程,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之后以白瓷为主特别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产品,而景德镇更成为主要的窑厂,规模最大,一直延续明清两代五.六百年而不衰,描写当时盛况为〝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清朝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在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光耀灿烂.我在了解了中国陶瓷的历史之后,对于中华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广泛的了解,并且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并且亲身制作陶瓷让我明白了制作陶瓷的不易,让我知道了做每一件事情都要认真去对待,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陶瓷课让我受益匪浅,不仅交给了我知识,还提供了我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课上同学们气氛活跃,积极参与陶瓷制作,也加深了同学之间的感情以及互相之间的了解,陶冶了情操,增长了知识,更培养了我们的人文素养,使得我们能够全面发展.陶瓷实验心得体会3时间匆匆,短短三周陶艺实验课已经结束了.通过这次实验活动,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开始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它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对于陶艺作品而言,理论方面.技法和创造力都非常重要.只可惜时间有些仓促.我非常喜欢这次的陶艺实验活动,因为它让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而这些知识都是很重要的,处处留心皆学问!幸运的是当代陶艺艺术家徐洪波先生给我们指导此次的陶艺课程,当我们来到徐老师的陶艺工作室,觉得会有一种震撼,原来陶艺可以是这样,这样的神奇.眼前的这一幕幕不由激起了对陶艺浓厚的兴趣,最质朴的陶土,经历陶冶塑造,就成为了艺术,这又是怎样一个陶的升华历程?在这个陶艺制作中,我觉得无论是使用哪一种技法,都需要耐心,这个很重要.其次,是要动脑思考,把握好感觉.因为懂得做陶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手感,手感好才能做出好东西.把握手感靠的是理解,要动脑思考,要充分地了解泥巴的特性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让手跟泥巴融为一体,才能做出好的东西.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节课所做的工作有所不同,感触和乐趣也有所不同.总的来说,我觉得从陶艺制作课上收获很多,也感悟到一些事情,尤其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心静,不能太急躁,否则往往会欲速则不达.回忆起创作和收获的那份快乐和满足,就会很开心和激动不已.感谢指导我们学习的徐老师,感谢你对我们的尽心尽力,作为一个大三的学生对于能有这门课程深感荣幸,因为我知道有很多的东西错过了就没有了,而我们却荣幸碰上了陶艺,此次陶艺实验课是我大学以来令我感到最快乐的课程!陶瓷实验心得体会4这学期我们学习了陶瓷鉴赏课,起初还以为这门课和考古通论的性质差不多,学习了之后才渐渐发现陶瓷鉴赏课比考古通论更有针对性.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陶瓷的发展历程来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再破碎的瓷片上找到我们祖先留下的记忆.可以了解当时中国发展的进程.也不得不佩服我们祖先可以做出这些让后人感叹的旷世之作.对于陶瓷我们可以将它分为陶类和瓷类.然而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接触更多的是瓷器.不管是唐三彩还是青花瓷,无论是青瓷还是白瓷,它们都属于瓷器这一个大的总体.虽然它们所产生的朝代不同,用途也有所不同,但是它们都见证了一个朝代和一个朝代的兴衰.我们可以透过瓷器看到它那个年代的故事.当然我不仅认识了很多精妙绝伦的瓷器,还了解到中国古代窑厂有民窑与官窑之分,是一种大的分类.再往下细分,出现过的著名宋代的五大名窑:〝柴.汝.钧.哥.定〞以及越窑.泉州窑.德化窑.漳窑.龙泉窑.南宋官窑等青瓷窑口.越窑是我国烧瓷历史最悠久的瓷窑之一,也是南方青瓷窑厂的中心.从汉代到宋代,在浙江境内的余姚.上虞.绍兴一带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瓷窑体系.由于这里当时是越州管辖,所以才简称为〝越窑〞.于是在越窑的影响下,江浙一带的制瓷业得以迅速发展.在以后的很多地方出现了烧造青瓷的窑厂,于是形成了我国早期最大的瓷器生产基地.定窑在今河北保定一带,因为这一区域当时属于定州管辖所以就叫〝定窑〞.在北宋中后期,定窑被选为宫廷用瓷,身价大增.定窑与越窑不同之处在于定窑以白瓷为主,同时也烧制红.黑等其他名贵品种.当然定窑还有〝北定〞.〝南定〞之分.北宋之前,定窑的窑址在北方的定州,烧制的物品也被称为〝北定〞;当宋室南迁后,定窑的一部分被分到了景德镇,一部分到了吉州,产品称为〝南定〞.钧窑创始于唐代,产地在今河南禹州,古代称为钧台,明代称均州.钧窑极其珍贵,民间存在很多说法都足以证明钧窑的珍贵.因为由于釉色相互交融而产生的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窑变〞,这也就成为了钧窑区别也其他瓷器的一大特色.汝窑在今河南省汝州市,是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汝窑釉色温润柔和而且由于釉中含铁,于是烧制成品多呈现纯正的天青色.汝窑采用了南方越窑的釉色,同时又吸收定窑的印花技术,创造了印花青瓷的特殊风格.但是汝窑留下的传世品极少.哥窑烧造的年代是南宋中晚期,产地是浙江龙泉.哥窑瓷器在色泽上有大的区分.釉质纯粹浓厚.并且有各种各样的纹饰,多姿多彩,所以哥窑所留传下来的瓷器中很多纹饰都惟妙惟肖.柴窑是为周世宗柴荣的御窑.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未发现柴窑的窑址.不过我们通过清代的《景德镇陶录》一书得到关于柴窑的评估,书中说:〝滋润细媚,有细纹,制精色异,为诸窑之冠〞可见柴窑瓷器是多么的久不可得.龙泉窑是位于今浙江省西南部龙泉市境内,以大窑村为中心,总面积约50.6万平方米.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_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泉州窑是宋元时期晋江地区外销瓷器的重要产地之一.泉州窑产品中的壶胎较薄,器形较小,与其他地区不同,并且泉州窑以黑瓷产品为主,远销菲律宾等国.德化窑位于戴云山下的德化县,它以其独特的瓷土原料,烧送工艺及配方,生产的白釉瓷名扬世界,并且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陶瓷生产体系.漳窑瓷器早期的胎体较精细,但是很厚重,后期的胎体相对较薄且疏松,少见落款,有落款的都在底部.瓷器一直都是中国的代表.也只有瓷器可以这麽毫无争议的来代表中国,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繁荣兴衰.是通过对陶瓷的研究,可以反映出当时的`历史文化.瓷器上的花纹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比如社会的状况.人民是否安居乐业.当时统治者的兴趣爱好.小小的瓷器背后就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信息,我们通过这些信息我们看到了中国几千年的变化,看到了当时的社会,看到了我们的祖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看到了我们祖先烧制陶瓷的高超技术,每一件瓷器上的图案都栩栩如生,每次看到瓷器上的图案都会有种莫名的震撼,图案不仅优美还有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让人觉得每一件瓷器都是有灵魂的,仿佛它们在告诉我们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告诉我们这几千年来中国发生的事.通过陶瓷鉴赏我了解到了中国许多年的发展历史,这么多朝代,这么多位帝王,这么多传世珍品.每一件都是我们祖先呕心沥血之作,我们的瓷器在现在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我们应该感到十分自豪,因为我们的瓷器在国内甚至国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的CHINA在大写中是中国的意思,而变成小写的china就是瓷器的意思,所以可见瓷器对我们来说影响力是巨大的.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当看到这些瓷器的时候应该带着一种对它的崇敬之情.是它们在朝代的不断更替中完好的保存了下来,带着那个朝代的历史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很多博物馆中都有很多瓷器,甚至在外国也有很多博物馆里都有我们中国的瓷器.可见瓷器对世界影响是有多大,也许当外国人看到瓷器的时候会感叹中国的神奇,也许正是因为瓷器才会有那么多人对中国产生偌大的兴趣.正是因为瓷器上优美的纹饰让他们感到神奇,为什么中国可以烧制出这么美丽的瓷器来,为什么瓷器上面可以有那么优美的纹饰.这里的文字都是我们现在需要好好学习的地方.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展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正是基于中国古代陶瓷的辉煌成就,以及由此而引发的陶瓷传播之路,使得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物品被世界人民所喜爱,将中国和瓷器永远的结合在了一起,而现在我们正在为这个事业而奋斗,我们身为中国人而且是当代大学生,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就应该以为反顾的为之奋斗.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要好好的守护这些珍宝,这些祖先辛勤劳动的成果,让中国陶瓷的辉煌永流万代.陶瓷实验心得体会5本学期我参加了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的学习,受益良多.通过这门课,我了解了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见识了许许多多优美的陶瓷作品,并且亲自体验了制作陶瓷的过程,而且收获了自己亲手制作的陶瓷作品.学习陶瓷艺术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开拓了我们的视野,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我从这门课中学到了怎么制作陶瓷,并且认识到中国陶瓷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陶瓷艺术的学习中,老师带我们领略了从远古时代人们的智慧,到古代的陶瓷制作工艺以及陶瓷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我见识到了古代遗址中的精美陶器,以及唐宋元明清等各朝各代的精美陶瓷以及陶瓷文化.并且,我了解了最原始的泥条盘筑的制陶方法,还亲身实践并且制作了一个陶制瓶子.陶瓷艺术课带给了我许多的乐趣并且也让我学会了许多知识.从陶瓷发展早期到全盛期我们从不同的陶瓷器上皆可以发现绘画和书法的身影.由此可见陶瓷文化与绘画.书法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中国的陶瓷以历史悠久.造型优美.质地精良.装饰俏丽新颖而享誉海内外.的确,一部中国陶瓷史,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国历史,一部形象的中国民族文化史.然而,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大浪淘沙,沉淀下来的各个时代的文明遗物,成为人类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永世相传.今天不少古窑遗址已得到了保护,但大部分仍处于自然状态,破坏十分严重,令人担忧.陶瓷,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核心文化之一,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加以重视并予以弘扬.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反应了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在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陶瓷艺术欣赏课,学了这门课程我对中国陶瓷的文化具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也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文化.陶器的制作,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一项手工生产劳动,早在距今7000—8000年。
陶瓷实验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专业:材料化学课程名称: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指导老师:实验项目:陶瓷的制备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陶瓷配料方案的确定方法,确定陶瓷的配料方案;2.确定陶瓷坯料配方,并且掌握陶瓷坯料的计算方法;3.掌握陶瓷坯料制备的步骤及成型方法;4.掌握陶瓷釉料配方的确定和釉料配方的计算;5.根据陶瓷制备的原理、工艺方法制备出陶瓷样品,并且根据陶瓷样品表现分析其原因。
二、实验原理本次实验选择制备长石质瓷,长石质瓷属于长石-石英-高岭土为主的三组分配料。
一般的烧成温度范围在1250℃-1350℃,满足实验室的熔炉要求(≦1400℃)。
一般长石质瓷的组成范围为:SiO2Al2O3R2O+RO通过上述工艺要求确定陶瓷坯料的配方,为了改善陶瓷的外观及性能,同时还会适当的加入其他陶瓷坯料的配料成分。
陶瓷坯体成型以后,往往还要在其表面制备一层釉层。
一般的说,釉层基本上就是一种硅酸盐玻璃。
釉的作用在于改善陶瓷制品的表面性能,使制品表面光滑,对液体和气体具有不透过性,不易沾污;其次,可提高制品的机械强度、电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因此,釉的配方主要通过硅酸盐玻璃的配方确定,前面的玻璃实验中已经确定。
三、实验样品与器材根据实验原理,由于实验室的熔炉的最高温度为1400摄氏度。
而长石质瓷的一般烧成温度在1250-1350℃。
因此符合实验室要求。
而长石质瓷组成范围在直线ME附近的两侧。
所以选取了如图所示的点SiO2-K2O-Al2O3(60%-15%-25%). 再对此点进行修正:由于K2O、Na2O的含量过高会使陶瓷的热稳定性大大降低,因此其含量一般不高于5%。
修正SiO2含量为68%、K2O、Na2O总的含量为5.5%。
此外Al2O3含量过高会使烧成温度升高。
因此其含量不可过高,将其改为20%。
少量加入其他氧化物如Fe2O3、BaO、CaO、MgOSiO2Fe2O3BaO MgO Al2O3K2O Na2O合计68% 0.20% 0.40% 0.20% 20% 4.0% 1.5% 94.3% 根据实验室具有的实验药品:高岭土(Al2O3·2SiO2·2H20)Na2CO3石英(SiO2)BaO碱式Mg2O3(4MgCO3·Mg(OH)2·5H2O)Fe2O3K2CO3确定坯料中各矿物或化学原料的组成:釉料的配方及质量由玻璃的配方成分再加入适当的Al 2O 3,得到最终釉料的配方及质量如下:终上所述,本实验的实验药品情况: 高岭土(Al 2O 3·2SiO 2·2H 20) 石英(SiO 2)碱式Mg 2O 3(4MgCO 3·Mg(OH)2·5H 2O ) Al 2O 3 Ca(NO 3) H 2O 38.28g 13.4259g1.73g 0.050g 1.3352g 0.05MLNa 2CO 3 BaO Fe 2O 3 K 2CO 3 CuSO 41.7849g 0.16g 0.08g 3.1149g 0.2g实验器材:搅拌器具、高温熔炉、烘箱、烧杯等四、实验步骤1.按照上述计算称取陶瓷坯体原料;2.将各种原料均匀混合,并逐步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得坯土具有一定塑性。
非遗陶瓷实验报告
非遗陶瓷实验报告一、文献综述滑石瓷是一种以天然矿物滑石为主要原料制备的、以偏硅酸镁作为主晶相的产品。
滑石瓷介电性能优良且价格便宜, 它的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角正切值低、绝缘强度高、体积电阻率高, 并且具有较高的静态抗弯强度和较的化学稳定性—耐酸、耐碱、耐腐蚀, 从颇率特点来看, 滑石瓷的介电常数随频率的升高而降低, 而且在高频下随温度的升高变化很小。
但滑石瓷也存在着一个需引起足够重视的缺点, 那就是它的烧结范围窄, 一般只有20℃左右, 如果烧成控制不好,常常造成变形、起泡、粘结垫料等废品的产生。
滑石质高级日用细瓷的特点1.坏体组成范围及成瓷原理: 滑石瓷是镁质瓷的一种,主要原料为滑石、少量粘土和熔剂。
成瓷后的主晶相是原顽辉石,其次是玻璃物质和少量斜顽辉石、气孔等。
属于Mg0-A1203-SiO2系统见图一。
从图一中可以看到原顽辉石在1557℃熔融的不一致性,它与最低共融点1543℃之间相差甚微,而随温度升高液相量大量增长粘度急,从而对降低烧成温度扩大烧成范围,防止产品变形,阻止晶型转变是非常有利的。
而随温度升高液相量大量增长粘度急剧下降,因此限定了滑石瓷的烧成温度。
为了扩大滑石瓷烧成范围,熔剂选择长石效果为好,长石在瓷器烧成过程中产生液相量及粘度,随温度升高变化比较缓慢,而且液相粘度也较大,从而对降低烧成温度扩大烧成范围,防止产品变形,阻止晶型转变是非常有利的。
从图一可知滑石瓷组成范围一般在三元相图的偏滑石偏高岭的联线上,位于方石英与原顽辉石的界线处。
偏滑石比偏高岭大于4:1时有较宽的烧结范围,如果粘土用量过多,组成偏向茧青石区域,会使烧结范围变窄,所以粘土用量以15%左右为宜。
滑石含量增加瓷体膨胀系数增加,热稳定性下降,用量以65~75%较好。
熔剂用量应根据产品烧成温度高低和成瓷后玻璃相数量在13~18%为较好。
2.滑石瓷的工艺路线特点:(1)塑性不好:滑石质日用细瓷坏料中80%左右是瘠性原料,当然要提高粘土用量可改善性能,但粘土过多不仅使瓷坯白度受到影响,而且烧成温度范围变窄,热稳定性下降,为保证成形性能,满足生产要求,粘土用量选在15%左右。
陶瓷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习目的掌握陶瓷主要工艺实验的原理、方法与一定的操作技能,通过陶瓷工艺综合实验了解陶瓷产品的设计程序与工艺过程,培养综合设计实验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
二.实习时间2013年11月22日三.实习地点南信大尚贤实验室及江都金刚机械厂四实习过程 1.陶瓷材料a概念:用天然或合成化合物经过成形和高温烧结制成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
它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耐磨性、耐氧化等优点。
可用作结构材料、刀具材料,由于陶瓷还具有某些特殊的性能,又可作为功能材料。
b 分类:普通材料:采用天然原料如长石、粘土和石英等烧结而成,是典型的硅酸盐材料,主要组成元素是硅、铝、氧,这三种元素占地壳元素总量的90%,普通陶瓷来源丰富、成本低、工艺成熟。
这类陶瓷按性能特征和用途又可分为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电绝缘陶瓷、化工陶瓷等。
特种材料:采用高纯度人工合成的原料,利用精密控制工艺成形烧结制成,一般具有某些特殊性能,以适应各种需要。
根据其主要成分,有氧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金属陶瓷等;特种陶瓷具有特殊的力学、光、声、电、磁、热等性能。
c性能:(1)力学特性:陶瓷材料是工程材料中刚度最好、硬度最高的材料,其硬度大多在1500hv 以上。
陶瓷的抗压强度较高,但抗拉强度较低,塑性和韧性很差。
(2)热特性:陶瓷材料一般具有高的熔点(大多在2000℃以上),且在高温下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陶瓷的导热性低于金属材料,陶瓷还是良好的隔热材料。
同时陶瓷的线膨胀系数比金属低,当温度发生变化时,陶瓷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3)电特性:大多数陶瓷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因此大量用于制作各种电压(1kv~110kv)的绝缘器件。
铁电陶瓷(钛酸钡batio3)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可用于制作电容器,铁电陶瓷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还能改变形状,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具有压电材料的特性),可用作扩音机、电唱机、超声波仪、声纳、医疗用声谱仪等。
陶瓷实验一
2、可塑性指数法
计算公式
G1 G2 P液= 100% G2 G0
G1 G2 P塑= 100% G2 G0
式中: P液―――液限含水率,% P塑―――塑限含水率,% G0 ―――称量瓶重,g; G1―――称量瓶重+湿试样重,g; G2―――称量瓶重+干试样重,g。
湿试样重分别指液限试样和塑限试样的重量,即华 式平衡锥下沉 10mm符合液限测试要求的湿试样和泥条 搓成直径为3mm左右而自然断裂成长度为 10mm左右的 湿试样重。 代表液限和塑限含水率的数据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一 位;平行测定的五个试样平均值,其误差液限不大于 0.5%,塑限不大于1%,其中三个以上超过上述误差范 围(液限)时应重新测定,二个以上超过上述范围(塑 限)时应重新测定。 Pi= P液- P塑 式中 Pi――可塑性指数。 一般低可塑性泥料的可塑性指数在1~7;中可塑性 泥料的可塑性指数在7~15;高可塑性泥料的可塑性指 数范围大于15。
固态:含水量相对较少,粒间主要为强结合 水连结,连结牢固,土质坚硬,力学强度高, 不能揉塑变形,形状大小固定。 塑态:含水量较固态为大,粒间主要为弱结 合水连结,在外力作用下容易产生变形,可 揉塑成任意形状不破裂、无裂纹,去掉外力 后不能恢复原状。 流态:含水量继续增加、粒间主要为液态水 占据,连结极微弱,几乎丧失抵抗外力的能 力,强度极低,不能维持一定的形状,土体 呈泥浆状,受重力作用即可流动。
③取出华式平衡锥,用布擦净锥尖,并涂以少量凡士林, 借电磁铁装置将平衡锥吸住,使锥尖刚与泥料面接触, 切断电磁装置电源,平衡锥垂直下沉,也可用手拿住 平衡锥手柄轻轻地放在泥料面上,让其自由下沉(用 手防止歪斜),待 15秒后读数。每个试样应检验 5 次 (其中一次在中心,其余四次在离试样中心不小于 5mm的四周),每次检验落入的深度应一致。 ④若锥体下沉的深度均为 10mm时,即表示达到了液限, 则可测定其含水率。若下沉的深度小于 10mm则表示 含水率低于液限,应将试样取出置于调泥皿中,加入 少量水重新拌和(或用湿布练),待水分合适后再进 行测定。 ⑤取测定水分的试样前,先刮去表面一层(约2~ 3mm),再用刮刀挖取 15 克左右的试样,置于预先 称量恒重并编号的称量瓶中,称重后于在 105 ℃~ 110℃下烘至恒重,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准 确至0.01克),每个试样应平行测定五个。
工程实训陶瓷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陶瓷制作工艺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了解陶瓷生产的基本流程,掌握陶瓷原料的选择、制备、成型、烧结等关键技术,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原理陶瓷是一种非金属材料,由粘土、长石、石英等原料经过高温烧结而成。
陶瓷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国防科技等领域。
陶瓷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原料选择: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料,如粘土、长石、石英等。
2. 原料制备:将原料进行破碎、磨粉、筛选等处理,制成一定粒度的陶瓷粉体。
3. 成型:将陶瓷粉体通过压制、注浆、浇注等方法制成坯体。
4. 干燥:将坯体进行干燥处理,去除坯体中的水分。
5. 烧结:将干燥后的坯体进行高温烧结,使坯体中的原料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致密的陶瓷制品。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陶瓷球磨机、真空干燥箱、高温炉、压制成型机、注浆机、模具等。
2. 实验材料:粘土、长石、石英、釉料、颜料等。
四、实验步骤1. 原料选择: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料,如粘土、长石、石英等。
2. 原料制备:将原料进行破碎、磨粉、筛选等处理,制成一定粒度的陶瓷粉体。
3. 成型:a. 压制成型:将陶瓷粉体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后,通过压制成型机将粉体压制成坯体。
b. 注浆成型:将陶瓷粉体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后,通过注浆机将粉体注入模具中,制成坯体。
4. 干燥:将成型后的坯体进行干燥处理,去除坯体中的水分。
5. 烧结:将干燥后的坯体进行高温烧结,使坯体中的原料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致密的陶瓷制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原料选择:本次实验选择了粘土、长石、石英等原料,通过实验分析,这些原料具有良好的烧结性能和机械性能。
2. 原料制备:通过球磨机对原料进行磨粉处理,制得的陶瓷粉体粒度均匀,有利于成型和烧结。
3. 成型:压制成型法制得的坯体尺寸精度较高,表面光滑;注浆成型法制得的坯体表面粗糙,但尺寸精度较低。
陶瓷中试实验报告
陶瓷中试实验报告
《陶瓷中试实验报告》
在陶瓷制造过程中,中试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中试实验,可以对原材
料的性能进行评估,优化生产工艺,确保产品质量。
本文将对陶瓷中试实验进
行详细报告。
首先,我们选取了几种常用的陶瓷原料,包括粘土、石英、长石等,并对它们
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和物理性能测试。
通过对原料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其成
分比例,以及其在制作陶瓷过程中的作用。
同时,物理性能测试可以评估原料
的硬度、熔点等指标,为后续的配比和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其次,我们进行了原料的配比实验。
在陶瓷制作中,不同的原料配比会直接影
响产品的性能和外观。
通过中试实验,我们可以根据原料的性能和成本,确定
最佳的配比方案。
在配比实验中,我们还可以对不同配比方案的陶瓷样品进行
烧结试验,以评估其烧结性能和成品率。
最后,我们进行了陶瓷制品的性能测试。
通过对陶瓷制品的物理性能、化学稳
定性、耐磨性等进行测试,可以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还对产
品的外观进行了评估,包括颜色、光泽度等指标。
通过这些测试,我们可以了
解产品的优缺点,为产品改进和工艺优化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陶瓷中试实验是陶瓷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中试实验,
我们可以对原料和产品进行全面的评估,为产品质量和工艺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生产出更优质的陶瓷制品,满足客户的需求。
陶瓷的性能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手段,探究不同陶瓷材料的性能特点,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等,为陶瓷材料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本实验选取了三种陶瓷材料,分别为滑石瓷、氧化铍陶瓷和新型高熵多孔陶瓷。
2. 实验方法:(1)物理性能测试:采用体积法测量陶瓷材料的密度;采用超声波法测量陶瓷材料的介电常数;采用高温炉测量陶瓷材料的熔点。
(2)化学性能测试: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陶瓷材料的耐酸、耐碱性能;采用电化学腐蚀法测定陶瓷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3)力学性能测试:采用三点弯曲法测定陶瓷材料的抗弯强度;采用压缩试验法测定陶瓷材料的抗压强度。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物理性能:(1)滑石瓷:密度为2.6g/cm³,介电常数为6.5,熔点为1557℃。
(2)氧化铍陶瓷:密度为3.0g/cm³,介电常数为7.2,熔点为2852℃。
(3)新型高熵多孔陶瓷:密度为1.8g/cm³,介电常数为4.0,熔点为2000℃。
2. 化学性能:(1)滑石瓷:耐酸、耐碱、耐腐蚀性能良好。
(2)氧化铍陶瓷:耐酸、耐碱、耐腐蚀性能良好,但在氧化气氛中1800℃时有明显挥发。
(3)新型高熵多孔陶瓷:耐酸、耐碱、耐腐蚀性能良好,在高温环境下稳定。
3. 力学性能:(1)滑石瓷:抗弯强度为50MPa,抗压强度为100MPa。
(2)氧化铍陶瓷:抗弯强度为200MPa,抗压强度为300MPa。
(3)新型高熵多孔陶瓷:抗弯强度为150MPa,抗压强度为250MPa。
四、结论1. 滑石瓷具有优良的介电性能、化学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但烧结范围较窄,容易产生废品。
2. 氧化铍陶瓷具有高热导率、高熔点、高强度、高绝缘性、高的化学和热稳定性,在特种冶金、真空电子技术、核技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 新型高熵多孔陶瓷具有超强力学强度、高隔热性能,能在2000℃的高温下保持稳定性,在航空航天、能源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陶瓷实验
1 实验目的(1)深刻常用陶瓷原料在陶瓷坯料中的作用;(2)掌握坯料配方设计和实验研究方法;(3)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动手能力;(4)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为毕业论文实验、进一步深造或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实验原理和步骤2.1实验原理长石质瓷是目前国内外陶瓷工业所普遍采用的一种瓷质。
即 K 2O-Al2O3 -SiO2 系统 ,配料因各原料不同主要为高岭石类粘土、瓷砂、瓷土等伊利石类原料 ,以及钾长石、钠长石、石英;为了降低烧成温度 ,缩短烧成周期 ,目前许多企业都引入少量含 CaO、 MgO的原料。
滑石是瓷质砖性能优良的熔剂(矿化剂),在普通瓷质砖坯料中加入少量滑石 ,可以降低烧成温度 ,在较低的温度下形成液相(因为滑石与钾长石之间存在最低共熔点)。
在烧成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最后玻璃相填充气孔间隙,玻化成瓷。
在这期间,坯体的线收缩率和吸水率也不断发生改变,可以通过对不同温度下两者的测定,可以确定出烧成温度范围。
2.2 实验步骤2.2.1配料按照料:球:水 = 1:2:1总体配料量:原料总量为300g,球石2×300 = 600 g,水量 1×300 = 300 g;按所设计配方:苏州土41.07g,洪江土57.54g,滑石粉5.91g,长石57.78g,生砂石48.99,石英88.71g,额外1.5g碳酸钠作减水剂。
2.2.2球磨球磨机转速:600~800 r/min ;球磨时间:30 min;2.2.3过筛过筛及烘干:将球磨罐中的料球水同时过80目筛于一瓷盘中,放入烘箱(大约120℃)进行烘干4h。
2.2.4研磨及过筛将烘干好的泥块用研钵进行研磨,注意研磨时应注意不可使物料被过多地研出研钵,以保证后续的干压成型过程中试样量。
再将研磨好的物料过40目的筛子。
2.2.5喷雾造粒及过筛将过筛之后的物料均匀地铺开,利用压力式喷雾器进行造粒,使含水量大约在6~7%,然后在进行过筛(20目)。
实验8-陶瓷强度的测定
㈡
试样夹具
试样夹具是一个辅助压具。是两个相互平行的板, 试样夹具是一个辅助压具。是两个相互平行的板,
它由钢材制造,并淬火到足以防止负荷过量时变形。 它由钢材制造,并淬火到足以防止负荷过量时变形。
㈢ 试样的制备
1.按生产工艺条件制备直径(D)为20±2 mm,长度 .按生产工艺条件制备直径( ) ± , (L)为20±2 mm的规整圆柱体试样 ~15件。试样不允许 ) ± 的规整圆柱体试样10~ 件 的规整圆柱体试样 有轴向变形。 有轴向变形。 2.将试样清洗干净,剔除有明显缺陷和有圆度误差的试 .将试样清洗干净, 干燥后待用。 样,干燥后待用。
㈤
结果记录与计算
1.测定记录 将有关的测试数据记入下表中。 将有关的测试数据记入下表中。 2.结果计算 试样的抗张强度按(42— 7)进行计算。在计算中, 试样的抗张强度按(42 进行计算。在计算中, 各种数据按修约规则处理。舍弃异常数据。 各种数据按修约规则处理。舍弃异常数据。以5个试 样的平均值为抗张强度的最终结果。 样的平均值为抗张强度的最终结果。
(a) 试样受力分析 (b) 沿中心线各点的应力状态 42图42-17 径向压缩试验法原理
σt
=
2 P /πD L
(42— 7) 42—
试样的抗张强度, 式中 σt —— 试样的抗张强度,N / m2 或Kgf/cm2 ; 试样破坏时的压力值, P —— 试样破坏时的压力值,N 或K g f ; 圆柱体试样的直径, D —— 圆柱体试样的直径,m 或cm ; 圆柱体试样的长度, L —— 圆柱体试样的长度,m 或cm 。
试验证明, 试验证明,圆柱体试样的抗压强度略高于立方体 的试样的抗压强度。这是因为,在制取试样时,圆柱体 的试样的抗压强度。这是因为,在制取试样时, 试样的一致性优于立方体。 试样的一致性优于立方体。圆柱体的内部应力较立方体 均匀。在对试样施加压力时,圆柱体受压方向确定;而 均匀。在对试样施加压力时,圆柱体受压方向确定; 立方体受压方向难于统一确定, 立方体受压方向难于统一确定,不同方向的抗压强度有 差异。 差异。 此外,试样的高度与抗压强度有关, 此外,试样的高度与抗压强度有关,抗压强度随 试样高度的降低而提高。因此,采用径高比为1 试样高度的降低而提高。因此,采用径高比为1:1的圆 柱体试样比较合适。 柱体试样比较合适。
实验陶瓷材料耐火度及烧成温度的测定
实验陶瓷材料耐火度及烧成温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陶瓷材料耐火度、烧成温度和烧成温度范围的表示方法;
2、掌握耐火度和烧成温度的测定方法;
3、掌握陶瓷材料耐火度和烧成温度的影响因素;
4、掌握调整陶瓷材料烧成温度和烧成温度范围的措施。
二、实验原理
陶瓷材料(坯体)在高温时,由于原子运动引起的颗粒间接触处数量
和质量的变化称为烧结,这导致了系统的致密和强固,此时伴有体积(或局部)
的微小收缩,当图像出现收缩时,该温度即可确定为烧结起始温度。
当材料熔融时,物体已不能保持原来的形状,从而在该温度下轮廓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原来投影呈矩形的圆柱体,直接钝化,由矩形变成半球形,当出现
钝化,图形变圆时的温度可确认为熔融温度或耐火度。
三、实验设备
材料高温物性测定仪,小型油压制样机。
四、操作步骤
1、试样制备:用制样器制作Φ8×8mm的圆柱体,要求外表光洁,每次压缩的松紧程度一致。
2、调整电炉位置,使投影装置前端镜头、投射灯、管式电炉的中心线同轴,使试件在投影屏上形成清晰的投影。
3、在电炉开始加热前,给电炉中通入氩气,在加热及冷却过程中,保持氩。
陶瓷原料全分析实验
陶瓷原料全分析实验Ⅰ前言一、陶瓷原料全分析的作用“陶瓷原料全分析”是分析化学在陶瓷工业生产上的具体应用,它是研究陶瓷生产中所用的原料和辅助材料化学组成的分析化学及其相关理论的一门学科。
在日用陶瓷生产中,用于陶瓷坯体的主要原料有可塑性原料、瘠性原料和熔剂原料三大类,如粘土、石英、长石等;用于陶瓷坯体的主要原料除上述三类外,还有石灰石、白云、硼砂等;此外陶瓷生产中还需用到一些辅助原料,如石膏、耐火材料、增塑剂等。
这些原料和辅助料的组成都比较复杂,为了产出合格产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进行陶瓷原料全分析。
通过对陶瓷原料的全分析,可以掌握原料质量的优劣,指导合理使用原料,正确配方和制订恰当的工艺线路。
二、陶瓷原料全分析项目陶瓷原料的组成一般都比较复杂,含有的元素种类较多,但除硅、铝、铁、钙、镁、钾、钠八种元素外,其他主元素及其化合物总量较小,对陶瓷产品质量影响不大,故一般全分析中不予考虑。
这样,在陶瓷原料全分析中常规分析项目有:SiO2、Al2O3、Fe2O3、TiO2、MgO、CaO、K2O、Na2O、IL(灼烧减量)九项。
当需测定其它项目时,必须特别指明。
三、陶瓷原料全分析实验报告应包括的内容:1、送检单位、抽样人、送检日期;2、试样名称、编号、要求分析项目;3、分析方法的标准编号及名称(参阅国家标准);4、分析结果;5、分析者、审核者签名、分析单位盖章;6、结果报出日期;7、其他队分析结果有关的说明。
四、陶瓷原料全分析其他应注意的事项:1、分析用水为蒸馏水或相应纯度的脱离子水。
2、除特别指明外,分析用试剂使用分析纯试剂:标准溶液标定使用基准试剂所用溶液指水溶液。
3、分析用仪器及容量器具,须定期经法定的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合格。
4、分析过程中的恒重为处理前后两次之间的重量差不大于0.2 mg;精称为称量的精度精确至0.1mg或0.2 mg。
5、空白试验须用蒸馏水代替试样,按试样分析步骤同样,同时进行,并以试剂空白值对分析结果进行校正。
陶瓷的性能测试的实验原理
陶瓷的性能测试的实验原理陶瓷的性能测试实验原理可以从不同的性能指标来进行考察,主要包括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导电性能、耐冷热震性能等。
以下是对陶瓷不同性能指标的实验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力学性能测试实验原理:1. 强度测试:通过加载试样施加不同的力,测量产生破坏时的最大负荷或将试样带到某个应力,确定其抗拉(Bending)、抗压(Compression)等强度指标。
可以通过机械试验机进行测试。
2. 硬度测试:利用压痕法、刮痕法等,在试样表面施加力,确定其表面硬度。
最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有洛氏硬度试验和维氏硬度试验。
3. 断裂韧性测试:通过施加载荷使试样发生断裂,测量试样断裂前后的应力和应变关系,计算出断裂韧性指标。
常用的实验方法有缺口冲击实验、三点弯曲实验和拉伸实验等。
二、热学性能测试实验原理:1. 热膨胀系数测试:通过在试样温度升高(或降低)时测量试样的长度或体积的变化,计算出热膨胀系数。
实验中一般采用膨胀仪或热差示波器等设备进行测量。
2. 热导率测试: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热流量和温度差,计算出热导率。
可以通过热导仪或热差示波器进行测试。
3. 热震稳定性测试:将试样置于高温区域,然后迅速将其置于低温区域,通过观察试样的热震破坏情况,评估其热震稳定性能。
实验中通常采用热震实验台或热震实验炉进行。
三、导电性能测试实验原理:1. 电阻率测试:通过测量试样两端的电压和流经试样的电流,计算出试样的电阻率。
实验中常用的设备有电阻测量仪和四探针法等。
2. 介电常数测试:通过施加交变电场,测量在不同频率下试样的电容和电导,计算出试样的介电常数。
常用的实验方法有平行板电容法和维诺尔桥法等。
四、耐冷热震性能测试实验原理:1. 热震试验:将试样置于高温区域,然后迅速将其置于低温区域,通过观察试样的热震破坏情况,评估其耐冷热震性能。
实验中通常采用热震实验台或热震实验炉进行。
2. 热震循环试验:通过不断循环加热和冷却试样,观察试样的循环寿命,评估其耐冷热震性能。
小学科学实验 体验陶瓷材料的加工过程
小学科学实验体验陶瓷材料的加工过程老师告诉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碗、花瓶、瓷砖等物品,很多都是由陶瓷材料制成的。
并演示给我们看怎么陶瓷是怎样加工完成的。
老师先是倒了一盆水、发放材料、介绍瓷具机器使用方法、然后介绍各种瓷器的制作方法。
看着老师制作各种器皿轻而易举,这让我们都纯纯欲动。
还没等老师讲解完毕,我们便迫不及待的撸起袖子开始做起来了。
首先将泥土搓好,直至挤出所有空气,将泥土转到拉胚机的正中位置,然后在泥土中央开一个洞,再将洞口拉至所需阔识,最后将泥土拉高,直至符合自己的制作要求。
当胚土变坚硬时,将胚土倒转固定于拉胚机上用修胚刀修齐胚土底部。
做好胚体之后,一般需要一段时间的干燥过程,再以高温素烧。
先将素烧后的胚土底部扫上蜡水,以免沾上釉彩,然后将釉彩淋于胚土上或将胚土浸染釉彩。
将胚土以高温釉烧,这样就完成了制作陶瓷的整个过程。
这节课我们都很高兴,因为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体验到了陶瓷文化的魅力,非常有趣。
陶瓷物理检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陶瓷的基本物理性质。
2. 掌握陶瓷物理检验的基本方法。
3. 通过实验,分析陶瓷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等。
二、实验原理陶瓷是一种非金属无机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绝缘等特性。
本实验通过对陶瓷样品进行物理检验,了解其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等,从而评估陶瓷材料的质量。
三、实验器材1. 陶瓷样品:不同种类的陶瓷,如瓷、陶、石英、碳化硅等。
2. 拉伸试验机:用于测试陶瓷样品的力学性能。
3. 热分析仪:用于测试陶瓷样品的热性能。
4. 恒温恒湿箱:用于测试陶瓷样品的吸水率。
5. 绝缘电阻测试仪:用于测试陶瓷样品的绝缘性能。
6. 秒表、天平、量筒等。
四、实验步骤1. 力学性能测试(1)将陶瓷样品加工成标准试样。
(2)使用拉伸试验机对陶瓷试样进行拉伸试验,记录断裂应力、断裂伸长率等数据。
2. 热性能测试(1)将陶瓷样品加工成标准试样。
(2)使用热分析仪对陶瓷试样进行热性能测试,记录其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等数据。
3. 吸水率测试(1)将陶瓷样品加工成标准试样。
(2)将试样放入恒温恒湿箱中,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放置一定时间。
(3)取出试样,用天平称量其质量,计算吸水率。
4. 绝缘性能测试(1)将陶瓷样品加工成标准试样。
(2)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对陶瓷试样进行绝缘性能测试,记录其绝缘电阻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力学性能分析根据拉伸试验数据,可得出陶瓷样品的断裂应力、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指标。
通过对比不同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评估其质量。
2. 热性能分析根据热分析仪测试数据,可得出陶瓷样品的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等热性能指标。
通过对比不同陶瓷材料的热性能,可以评估其质量。
3. 吸水率分析根据吸水率测试数据,可得出陶瓷样品的吸水率指标。
通过对比不同陶瓷材料的吸水率,可以评估其质量。
4. 绝缘性能分析根据绝缘电阻测试数据,可得出陶瓷样品的绝缘电阻值指标。
通过对比不同陶瓷材料的绝缘性能,可以评估其质量。
陶瓷工艺学实验报告拉坯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陶瓷拉坯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陶瓷拉坯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3.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对陶瓷工艺的认识和动手能力。
二、实验原理陶瓷拉坯是陶瓷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指将泥料放在陶轮上,通过旋转和手部的操控,使泥料形成所需的形状。
拉坯工艺要求操作者掌握一定的技巧和力度,使泥料在陶轮上形成均匀、光滑的形状。
三、实验器材与材料1. 陶瓷泥料:高白泥、普通泥等。
2. 陶轮:手工拉坯轮、电动拉坯轮等。
3. 陶轮工具:拉坯刀、修坯刀、拍子等。
4. 实验室用品:实验台、水桶、海绵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陶瓷泥料揉捏均匀,使其具有较好的可塑性。
(2)检查陶轮是否运转正常,调整转速。
(3)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工具。
2. 拉坯操作(1)将泥料放在陶轮的中心,用拍子轻轻拍打,使泥料与陶轮贴合。
(2)双手握住拉坯刀,从泥料的一端开始,沿着陶轮的方向拉坯。
(3)在拉坯过程中,注意控制力度,使泥料均匀地延伸。
(4)当泥料达到所需的形状时,停止拉坯,用修坯刀修整边缘。
(5)检查泥料的形状和尺寸,如有需要,进行二次修整。
3. 拉坯注意事项(1)操作时,保持身体平衡,避免因姿势不正确而造成拉坯失败。
(2)拉坯时,力度要适中,避免用力过猛导致泥料破裂。
(3)拉坯过程中,注意观察泥料的形状和尺寸,及时调整。
(4)保持陶轮清洁,避免杂质影响拉坯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成功完成了拉坯操作,制作出符合要求的陶瓷坯体。
2. 实验分析(1)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陶瓷拉坯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2)了解陶瓷拉坯工艺的基本原理,为后续的陶瓷制作打下基础。
(3)实验过程中,发现操作者对陶轮的熟悉程度和手法熟练度对拉坯效果有很大影响。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对陶瓷拉坯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掌握了陶瓷拉坯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为今后的陶瓷制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3. 实验过程中,发现操作者对陶轮的熟悉程度和手法熟练度对拉坯效果有很大影响,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实践和锻炼。
陶瓷制备实验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何嘉棋梁涌滨学号078 015专业__________ 年级、班级2012级_______________课程名称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实验项目陶瓷的制备实验类型□验证□设计斎合实验时间2014年5月曰实验指导老师罗穗莲____________ 实验评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了解陶瓷胚料原料的种类和各原料在陶瓷制备中所发挥的作用2、通过观察陶瓷相图成分,根据相图制定制备成分方案3、掌握制备陶瓷的前期物料处理方法,了解陶瓷的制作原理4、掌握釉料的制备方法,选择合适的成分制备釉料5、掌握釉料的使用操作二.【实验原理】陶瓷是把粘土原料、瘠性原料及溶剂原料,经过适当的配比、粉碎、成形并在高温焙烧情况下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后,形成的坚硬物质。
陶瓷坯体是由经过高温焙烧后生成的晶相、玻璃相、原料中未参加反应的石英和气孔组成。
根据我们在文献资料里所查询的配方组成来求出坯料的示性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组成换算成无灼减量后三.【实验仪器与药品】实验药品:碳酸钠,碳酸钾,氧化铁,碱式碳酸钙,氧化铝,适应,碳酸钾(化学纯)仪器:炉子,烘箱四.【实验步骤】1、按照坯式计算所需各种原料的质量(以100g的坯土为标准),称量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碱式碳酸钙、氧化铝、石英各种原料所需质量。
2、将各种原料均匀混合,并逐步加入一定量的水和PVA,搅拌使得坯土具有一定塑性。
将具有一定塑性的坯土进行初步定型,定型完成后,加坯土放入到烘箱中,减少坯土所含水分。
3、按照釉料坯式计算所需各种原料的质量,配制釉料。
4、均匀混合后,逐步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得釉料有一定的水性。
将配好的釉料用刷子均匀涂抹于具有初步形态的陶瓷中,保证釉料在表面均匀分布。
5、完成釉料涂抹工作后。
最后放入炉子进行烧制。
五.【实验现象与分析】实验现象:烧制出来的陶瓷质量较好,无明显碎裂现象,陶瓷呈白色固体,表面粗糙现象分析:1陶瓷在烧制过程没有开裂并发生碎裂,原料与水的比例较好且水分分布均匀。
陶瓷传热实验报告总结
一、实验目的本次陶瓷传热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研究陶瓷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传热性能,分析影响陶瓷材料传热性能的因素,为陶瓷材料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陶瓷材料的热传导主要是通过声子(振动)和电子(自由电子)两种方式进行。
在常温下,陶瓷材料的电子传热贡献较小,因此声子传热是陶瓷材料传热的主要方式。
本实验主要研究声子传热。
根据热传导理论,陶瓷材料的导热系数K与声子平均自由程λ和声子平均速度v有关,即K=λv。
声子平均自由程λ与声子散射强度和散射率有关,散射强度又与声子的能量有关。
因此,影响陶瓷材料传热性能的主要因素有:1. 陶瓷材料的组成和结构:不同的组成和结构会导致声子散射强度和散射率的不同,从而影响声子平均自由程和传热系数。
2. 温度:温度对声子散射率有较大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声子散射率增大,导致声子平均自由程减小,传热系数降低。
3. 压力:压力对声子散射率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小。
4. 热处理:热处理过程可以改变陶瓷材料的结构和组成,从而影响声子散射强度和散射率,进而影响传热系数。
三、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选用不同组成和结构的陶瓷材料,如氧化铝、氮化硅、碳化硅等。
2. 实验设备:实验设备包括高温炉、热电偶、温度控制器、电子天平等。
3. 实验步骤:(1)将陶瓷材料制成标准试样,并测量其尺寸。
(2)将试样放入高温炉中,进行热处理,以改变其结构和组成。
(3)在室温下,使用热电偶测量试样的导热系数。
(4)在不同温度下,测量试样的导热系数,以研究温度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组成和结构的陶瓷材料传热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铝、氮化硅、碳化硅等陶瓷材料的导热系数差异较大。
其中,氮化硅的导热系数最高,氧化铝的导热系数最低。
这主要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2. 温度对陶瓷材料传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陶瓷材料的导热系数逐渐降低。
这主要因为温度升高导致声子散射率增大,声子平均自由程减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工艺原理课程实验》指导书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复合材料实验室目录《陶瓷工艺原理实验》指导大纲…………………………………………………( 2)实验一球磨机磨细粉料…………………………………………………………( 3 )实验二干压成型制备坯件………………………………………………………(6 )实验三陶瓷坯体的烧结…………………………………………………………( 9 )实验四陶瓷制品体积密度的测定………………………………………………( 11 )《陶瓷工艺原理实验》指导大纲一、实验教学目标本课程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的必修环节。
内容包括熟悉陶瓷生产原料性质、坯体工艺基础、性能测试基础及陶瓷生产过程主要流程;以陶瓷制品的组成、结构、性质、工艺之间的关系为纲,熟悉和掌握陶瓷材料生产的共同性规律及特点。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为:(1)使学生熟悉陶瓷生产中共同性的工艺过程及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理解工艺因素对陶瓷产品性质与结构的影响。
(2)能够从技术与经济角度分析陶瓷生产中的问题和提出改进生产的方案。
(3)培养学生研制开发新型陶瓷材料及其生产工艺的技能。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陶瓷工艺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研究方法等。
二、实验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实验分为两部分:(1)参观性、演示性、认识性实验。
一般随课堂教学的进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实验,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原理和实验设备、仪器的操作方法。
(2)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安排在第七学期集中完成。
学生进行从原料选取直至制备陶瓷制品、性能分析等系列化综合实验,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核:每位学生必须提交实验报告,字数不少于5000字,手写或A4纸打印。
列出参考文献数篇。
参考文献按以下格式书写:期刊论文:作者姓名、文章、文献名、发表时间卷(期),迄起页;图书:作者姓名、书名、出版日期、出版社及地址。
成绩考核以实验报告质量、试验能力及出勤率为依据综合评判。
实验一球磨机磨细粉料一、实验目的1.了解掌握球磨机的工作原理2.学会使用XM—2A型行星研磨机进行球磨二、球磨机工作原理对原料进行球磨的目的主要有两个:(1)使物料粉碎至一定的细度;(2)使各种原料相互混合均匀。
陶瓷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的球磨机主要是靠内装一定研磨体的旋转筒体来工作的。
当筒体旋转时带动研磨体旋转,靠离心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将研磨体带到一定高度。
当离心力小于其自身重量时,研磨体落下,冲击下部研磨体及筒壁,而介于其间的粉料便受到冲击和研磨,故球磨机对粉料的作用可分成两个部分:(1)研磨体之间和研磨体与筒体之间的研磨作用;(2)研磨体下落时的冲击作用。
为提高球磨机的粉碎效率,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影响因素:1、球磨机转速。
当转速太快时,离心力大,研磨体附在筒壁上与筒壁同步旋转,失去研磨和冲击作用。
当转速太慢时,离心力太小,研磨体升不高就滑落下来,没有冲击能力。
只有转速适当时,磨机才具有最大的研磨和冲击作用,产生最大的粉碎效果。
合适的转速与球磨机的内径、内衬、研磨体种类、粉料性质、装料量、研磨介质含量等有关系。
2、研磨体的比重、大小和形状。
应根据粉料性质和粒度要求全面考虑,研磨体比重大可以提高研磨效率,而且直径一般为筒体直径的1/20,且应大、中、小搭配,以增加研磨接触面积。
圆柱状和扁平状研磨体因其接触面积大,研磨作用强,而圆球状研磨体的冲击力较集中。
3、球磨方式。
可选择湿法和干法两种。
湿法是在球磨机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研磨介质(一般是水,有时也加有机溶剂)。
干法则不加研磨介质,由于液体介质的作用,湿法球磨的效率高于干法球磨。
4、料、球、水的比例。
球磨机筒体的容积是固定的。
原料、磨球(研磨体)和水(研磨介质)的装载比例会影响到球磨效率,应根据物料性质和粒度要求确定合适的料、球、水比例。
5、装料方式。
可采用一次加料法。
也可采用二次加料法,即先将硬质料或难磨的原料加入研磨一段时间后,再加入粘土或其它软质原料,以提高球磨效率,球磨釉料时,应先将着色剂加入,以提高釉面呈色的均匀性。
6、球磨机的直径。
球磨体筒体大,则研磨体直径也可相应增大,研磨和冲击作用都会提高,故可以大大提高球磨机粉碎效率,降低出料粒度。
7、球磨机内衬的材质。
通常为燧石或瓷砖等材料,研磨效率较高,但易带入杂质,近年来也有采用橡胶内衬的,可避免引入杂质,且延长了使用寿命。
8、助磨剂的选择和用量。
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添加少量的助磨剂可使粉碎效率成倍地提高,可根据物料的性质加入不同的助磨剂,其用量一般在0.5~0.6%左右,具体的用量可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实验来确定。
三、MX—2A型行星研磨机操作方法MX—2A型可调行星研磨机广泛用于陶瓷、建材、科研、高等院校等行业的实验室研磨粉剂,其研磨罐体旋转速度可以从0 r/min调至1400 r/min。
罐体在电机驱动其操作步骤如下:1、操作前,先检查电源开关是否已关,调速旋钮应旋至最低档,计时器是否调至零位。
2、将需研磨材料装入研磨罐中,按一定比例加入研磨体和研磨介质(蒸馏水),注意:装料不能太满,最多至罐体2/3处,然后盖紧压盖,以防液体外溢。
将研磨罐安全地固定在研磨机上。
3、将电源接通,观察面板上电源指示灯是否已亮,确定已通电后,扳动调速开关。
4、根据粉料性质和粒度要求,调整计时器,设定研磨时间。
5、按启动按钮,机器开始作低速旋转,观察罐体是否已密封好,以后可根据需要将速度调至任一速度档次。
6、研磨完毕,按停止按钮,关掉电源开关,以防误操作。
7、注意事项:(1)调速时,必须先扳动调速开关至“ON”(开)位置,然后轻轻旋转调速开关,进行调速。
(2)研磨罐中每次加料不能太多,以罐体容积的2/3为限。
(3)操作时,不要将物品遗留在罐盖上,以免开机后,物体飞出伤人。
(4)研磨机开始工作后,现场不能离人。
四、浆料处理研磨过的浆体可倒入方盘中,放入干燥箱中烘干,之后将粉料放入乳罐或研钵中研碎,得到所需粉体。
五、讨论试分析影响XM—2A型行星研磨机研磨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实验二干压成型制备坯件一、实验目的1.掌握压制成型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2.将球磨混合好的粉料经造粒后在钢模具中压制成圆片状坯件。
二、实验工艺流程配料→球磨→干燥→研细→造粒→成型→干燥三、各主要工序的目的、要求和操作1.配料根据所制备产品性能要求及生产工艺的拟定配方,利用精密天平准确称取各种原料,并避免在称量过程中引入其他杂质。
2.球磨球磨就是为了达到各种原料相互分布均匀,以利用固相反应完成,并使物料粉碎达一定的细度,以利于降低烧成温度。
一般采用湿法球磨。
即将原料、水和研磨体装入尼龙研磨罐内,然后在球磨机上球磨一定时间。
将料浆倒在方盘内,置入干燥箱内烘干。
用研钵研细,装入搪瓷杯内备用。
3.造粒造粒的目的是把缺乏流动性的细粉粒,用增塑剂(也叫粘结剂)加工成20~40目的较粗团粒,使之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容易填满模腔,以便压制成型,此外,加入粘结剂还能增加粉料颗粒的相互粘结性,使成型后的坯体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实验室常采用聚乙烯醇(PV A)水溶液作粘结剂。
其配制方法如下:PV A粉粒与去离子水用量约为5:100(重量),先把玻璃杯中的去离子水煮沸,再把按用量称取的PV A粉粒分批趁热撒入,并用玻璃棒搅拌,让PV A溶于水中(注意此时应停止加热,以防未溶的PV A沉于杯底时因过热而焦结),直至完全溶解至澄清便可使用。
不同的成型方法,PV A颗粒与水的用量应有所调整。
日用陶瓷配方中含有一定量的粘土,具有可塑性和粘结性,故加入一定量水后,搅拌、加盖过一定时间后即可造粒。
将含水的粉料置于大模具内,刮平,加“上压块”,在液压机上加压、保压后,将块状料取出后,捣碎,过30目和50目筛,只取二筛间的细粒粉料。
太粗的颗粒(30目筛的筛上物)再捣碎过筛,太细的(50目筛筛下物)再压一次,重新捣碎过筛,直至得到满足成型要求的粉料。
4.成型压制成型模具如图所示,成型时,先将侧模内涂上机油,加上下压头。
称取一定量的粒状坯料,倒入侧模内,将上压头压下,用手按紧,并旋转,保证上压头未卡在侧模中,然后拨出上压头,涂上一层薄薄的机油,插入侧模中,然后放置在液压机工作台上加压,至预定压力后停止加压,保压一段时间后缓慢卸压。
有时可以重复加压两次。
之后,取出下压头,把侧模颠倒放置在压机上,再加压,则可脱模。
液压机的操作步骤如下:(1)启动之前,先检查油门是否置零,换档柄是否在空档(中间位置)(2)合上电闸,推上负荷开关,点动电动机保护启动器,并检查油表指示是否正常。
(3)把待压件稳放在工作台上,轻轻向里推上换档柄,然后手握油门慢慢加大,待工作台开始上升后,保持油门大小恒定。
(4)当工件与上压平台快接触时,减小油门、看油表,使指针慢慢转动,当达到最大值时,开始计时。
(5)到时后,慢慢向外拉开换档柄,换到向下移动位,待工作台停稳后,取下工件,将油门减到零,换档柄置于空位。
(6)按电动机保护启动器的停止按钮(红色),拉下负荷开关,拉下电闸。
(7)注意事项:①启用液压机前要先请示指导教师批准,并熟悉操作步骤。
②机器工作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
③工作台上升时,不得再用手移动工件。
5.坯体干燥所有试件压制成型完毕后,编号、放入干燥箱中烘干。
注:钢模具和筛子用完后一定要清理,刷掉粉料,钢模具应涂油保护。
实验三陶瓷坯体的烧结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高温箱式电阻炉烧制陶瓷制品。
2.了解掌握烧成制度,特别是温度制度对陶瓷制品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1.高温箱式电阻炉:硅碳棒作发热体,最高使用温度1350℃,热电偶测温,炉膛尺寸为250mm×150mm×100mm。
2. KSW—6—16型电炉温度控制器。
3. Al2O3陶瓷垫板,Al2O3、ZrO2熟料粉末。
三、实验操作步骤1.首先将电源开关及电阻炉开关置于断开状态,电炉温度控制器的电流、电压旋钮置零。
2.在Al2O3垫板上均匀撒一层Al2O3粉末,防止试件在高温时与垫板粘结,然后将成型过的生坯放在垫板上,以固定方式送入炉膛内,中心点应在热电偶端部的下面,关闭炉门。
3.将KSW—6—16型电炉温度控制器面板上温度设定钮的白色标线对准所需要设定的温度值。
4.闭合电源及控制开关,仪表绿灯亮,开始加热。
调节电流、电压值,可以控制升、降温速度,温度指针能及时显示测量的温度值,每隔一定时间记录电流、电压及测定温度值。
5.当温度升高至设定值时,仪表红灯亮,停止加热,处于保温状态。
此后,若温度略有下降,低于设定温度值时,仪表绿灯亮,重新开始加热,如此往复,使温度一直保持在设定值。
6.当达到保温时间后,将电流、电压归零,关闭控制开关及电源开关,让制品随炉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