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案例

合集下载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例题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例题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例题背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响着钢筋的节约和施工的准确性。

下料长度的计算需要根据钢筋的尺寸要求和构件的具体情况进行,下料不合理可能导致浪费或者材料不足的情况。

问题描述在一栋建筑的柱子上需要设置一根钢筋,柱子的高度为4000mm,钢筋的直径为16mm,柱子底部做了20mm的挡砂条。

现在需要计算出这根钢筋的下料长度。

解决方法步骤1:确定需要计算的钢筋长度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出钢筋的实际需要长度。

在这个例题中,柱子的高度为4000mm,挡砂条的高度为20mm,所以,钢筋的实际需要长度为4000mm -20mm = 3980mm。

步骤2:考虑钢筋的加工和连接需要接下来,我们需要考虑钢筋的加工和连接需要,这些因素会增加钢筋的长度。

在一般情况下,通常会增加一个余量,以便于连接钢筋和构件。

在这个例题中,我们假设加工和连接需要增加50mm的长度。

所以,钢筋的最终下料长度为3980mm + 50mm = 4030mm。

步骤3:进行标记和切割在确定了钢筋的最终下料长度后,我们需要在钢筋上进行标记,以便于切割。

通常,我们会使用标记笔或者专门的切割仪器进行标记。

标记的位置需要准确无误,以确保切割的精度和准确性。

然后,我们需要使用钢筋切割机进行切割。

切割时需要注意安全,并保持切割的垂直性。

步骤4:整理和检查切割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钢筋的整理和检查。

将切割好的钢筋按照长度和直径进行分类,并进行清理,以确保下一步使用时的安全性。

然后,我们需要对下料的钢筋进行检查,确保长度和质量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如果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及时进行纠正。

结论在本例题中,我们通过计算钢筋的实际需要长度,并考虑加工和连接的需要,最终确定了钢筋的下料长度为4030mm。

然后,我们进行了标记和切割,并最终进行了整理和检查。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合理的计算和准确的操作,才能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施工的质量。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一、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上述公式中,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钢筋搭接长度都可以通过结构施工图纸、《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6G101图集得到准确的数据,而弯钩增加长度需要结合我们前面讲的“弯曲处内皮缩短,外包尺寸伸长,而中心线尺寸不变”按照16G101图集的规定进行计算。

首先确定弯弧内直径D和弯钩平直段长度(钢筋直径为d)。

对于光圆钢筋,末端为混凝土保护层,内径D一般取2.5d,弯钩平直段取3d,如下图所示(180度半圆弯钩):这样就可以计算出其弯钩增加长度为6.25d。

如下图所示:同样的,当弯钩角度为90度(直弯钩)和135度(斜弯钩)时,也可以计算出弯钩增加长度分别为3.5d和4.5d。

对于335Mpa级、400Mpa级带肋钢筋,如果没有特别的图示说明,其锚固长度就是足够的,不用考虑弯钩增加长度,一般也不用考虑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直接考虑锚固长度即可。

如果需要做弯钩时,一般做135度或90度弯钩,内径D一般不小于4d,弯钩平直段要符合设计要求,由此也可计算出其弯钩增加长度。

如下图所示:计算出了弯钩增加长度,就可以很容易的算出直钢筋的下料长度了。

二、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对于弯起钢筋下料计算公式,钢筋搭接长度同样可以通过图纸、规范和图集进行确定,弯钩增加长度前面已经介绍过其计算方法,关键需要理解的就是前面三项: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这其实还是根据我们前面介绍的钢筋弯曲的特点来确定的。

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就是钢筋的外包长度,弯曲调整值就是钢筋弯曲处外包长度与轴线长度之间的差值,两者之差就是弯曲后钢筋的中轴线长度,也就是下料长度。

如下图所示:而弯曲调整值可以根据不同的弯曲角度进行取值。

一般来说,可以按下表取值:搞清了公式中每一项的具体内容,就可以得到整个弯起钢筋的下料长度了。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原则及规定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原则及规定



① ② ③ ④ ⑤
合计
Φ6:91.78Kg; Φ12:112.60kg; Φ25:1049.19kg
练习
钢号 φ φ φ φ φ 直径 下料长 单根 合计 质量(kg) (mm) 度(mm) 根数 根数 25 12 25 25 6 6802 6340 6824 6824 1298 2 2 1 1 32 20 20 10 10 320 523.75 112.60 262.72 262.72 91.78
构件 钢筋 名称 编号 L1 梁 ( 共 10 根 )
① ② ③ ④ ⑤
合计
Φ6:91.78Kg; Φ12:112.60kg; Φ25:1049.19kg
一、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原则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原则是:依据结构 施工图中构件的钢筋标注;参照《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和03G101-1等相关构造图集; 综合考虑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
二、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一般规定
80
100
120
150~170
6、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直钢筋下料长度=直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末端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折量度差值 +(末端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弯折量度差值 =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构件长-两端保护层厚度
箍筋数量=
1、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2、 钢筋外包尺寸
结构施工图中所指钢筋长度是钢筋外缘之间的长度 ,即外包尺寸,这是施工中量度钢筋长度的基本依据。
钢筋下料长度应按钢筋轴线长度下料
3、 钢筋中部弯曲处的量度差值
施工图纸的钢筋尺寸:钢筋的外边缘尺寸(外包尺寸)。 对于直线钢筋:钢筋下料长度=轴线长度=外包尺寸 钢筋弯曲特性:弯曲后,受弯处外边缘伸长,内边缘缩短, 中心线(轴线)则保持原有尺寸。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施工)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施工)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施工)一般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1.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2.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折量度差值)+弯钩增加长度3. 箍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弯折量度差值)或=箍筋周长+箍筋长度调整值4. 曲线钢筋下料长度=钢筋长度计算值+弯钩增加长度曲线钢筋:环形钢筋、螺旋钢筋、抛物线钢筋等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mm)一个Ⅰ(Ⅱ)级钢筋弯钩增加长度(钢筋直径d)钢筋弯曲量度差值表4 (我们统一采用)箍筋弯钩增加长度计算箍筋弯钩形式——结构抗震时,一般为135°/135°或90°/135°;结构非抗震时为:90°/90°或90°/180 °箍筋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非抗震结构为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为箍筋直径的10倍,且不小于75mm。

一个箍筋弯钩增加长度表(Ⅰ级钢筋,直径d)注:由于一般结构均抗震,箍筋弯钩形式多为135°/ 135°即为箍筋弯钩的一般默认形式箍筋调整值钢筋的锚固长度钢筋的锚固长度,是指各种构件相互交接处彼此的钢筋应互相锚固的长度。

设计图有明确规定的,钢筋的锚固长度按图计算;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则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计算。

GB50010—2002规范规定:(1)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普通钢筋La=a(fy / ft)d预应力钢筋 La=a(fpy / ft)d式中 fy fpy —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40时,按C40取值;d —钢筋直径; a —钢筋的外形系数(光面钢筋a取0.16,带肋钢筋a取0.14)。

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N / mm2)混凝土强度设计值(N / mm2)注:当符合下列条件时,计算的锚固长度应进行修正:1、当HRB335、 HRB400及 RRB400级钢筋的直径大于25mm时,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1;2、当HRB335、 HRB400及 RRB400级的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25;3、当HRB335、 HRB400及 RRB400级钢筋在锚固区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钢筋直径的3倍且配有箍筋时,其锚固长度可应乘以修正系数0.8;4、经上述修正后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按公式计算锚固长度的0.7倍,且不应小于250mm;5、纵向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的0.7倍。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怎么计算?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钢筋弯曲角度30°45°60°90°135°钢筋弯曲调整值0.35d 0.5d 0.85d 2d 2.5d梁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实例)?1.某教学楼第一层楼共有5根L1梁,梁的钢筋如图所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25mm,箍筋为135°斜弯钩,试编制该梁的钢筋配料单(HRB335级钢筋末端为90°弯钩,弯起直段长度250mm)。

计算1、2号钢筋下料长度。

钢筋弯折90°时弯折调整值取2.29d.梁配筋图解:一号钢筋为HPB235级钢筋,两端需做180°弯钩,每个弯钩长度增加值为6.25d端头保护层厚25mm,则钢筋外包尺寸为:6240-2*25=6190mm,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两端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一号钢筋下料长度=6190+2*6.25*10=6190+125=6315(mm)二号钢筋下料HRB335级钢筋(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式同前),钢筋弯折90°时取2.29d;下料长度为:6240-2*25+2*250-2*2.29d=6190+500-115=6575(mm)钢筋下料计算不难一点就会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 =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180度弯勾=6.25d90度弯勾=3.5d45度弯勾=4.9d再咸去度量差:30度时取0.3d\ 45度0.5d\60度1d\90度2d\ 135度3d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图纸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来如板的分布筋负盘梁的纵向受力筋架力筋.如果是平法施工图那就要参考03G101-1B了箍筋的长度:外包长度+弯勾长度-6d弯勾长度6加1008加120加140箍筋个数=梁构件长度-(25保护层)*2/箍筋间距+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钢筋下料典型例题

钢筋下料典型例题

钢筋下料典型例题钢筋下料是指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将钢筋按照一定的长度和数量进行切割和加工的过程。

钢筋下料是钢筋加工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和工期的控制。

下面将介绍一道典型的钢筋下料例题,详细讲解下料的步骤和要点。

例题:某建筑工地需要用到Φ12mm的钢筋,根据施工图纸要求,需要下料300根,每根的长度为6m。

步骤一:计算总长度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总长度,即需要的钢筋总长度。

根据题目中的要求,每根钢筋的长度为6m,需要下料300根,所以总长度为6m * 300 = 1800m。

步骤二:计算每捆长度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每捆钢筋的长度。

根据实际施工情况,一般将钢筋按照一定数量捆扎在一起,方便运输和使用。

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每捆的长度。

假设每捆长度为8m,那么每捆需要的钢筋数量为1800m / 8m = 225根。

步骤三:计算每根长度在计算每根长度时,我们需要考虑钢筋切割的损耗。

一般情况下,钢筋切割的损耗率为3%~5%。

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损耗率,假设损耗率为3%。

那么每根钢筋的长度为6m * (1 + 3%) = 6m * 1.03 = 6.18m。

步骤四:计算切割长度最后,我们需要计算切割长度,即将每根钢筋切割为多少段。

根据设计要求,题目中要求每根钢筋的长度为6.18m。

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来确定每段的长度。

假设每段的长度为1.5m,那么每根钢筋需要切割的段数为6.18m / 1.5m = 4.12段。

综上所述,根据题目要求,我们需要下料300根Φ12mm的钢筋。

总长度为1800m,每捆长度为8m,每根长度为6.18m,每根需要切割为4.12段。

在实际操作中,除了上述的计算步骤,还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钢筋的切割方式:可以使用手动切割、电动切割或机械切割等方式进行切割。

选择合适的切割方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切割损耗。

2. 钢筋的标记和分类:为了方便施工和使用,可以对下料后的钢筋进行标记和分类。

(完整版)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完整版)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 =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180度弯勾=6.25d90度弯勾=3.5d45度弯勾=4.9d再咸去度量差:30度时取0.3d\ 45度0.5d\60度1d\90度2d\ 135度3d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图纸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来如板的分布筋\负盘\梁的纵向受力筋\架力筋.如果是平法施工图那就要参考03G101-1B了箍筋的长度:外包长度+弯勾长度-6d弯勾长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箍筋个数=梁构件长度-(25保护层)*2/箍筋间距+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箍筋调整值见表1。

2.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250-2×25+2×6=212(mm)外包长度=h-2c+2d=500-22×25+2×6=462(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2(212+462)+110=1458(mm)≈1460(mm)(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1: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50(调整值)=1350(mm)(非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2: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1300(mm)梁柱箍筋的下料,在施工现场,如果给钢筋工一个总长=2b+2h-8c+26.5d的公式,钢筋工不是太欢迎;如果将梁的已知保护层直接代入公式,使表达方式简单一些,钢筋工就容易记住。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案例教学案例题答案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案例教学案例题答案

例题:某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2级,设防烈度为8度。

框架柱如下图。

框架梁截面300*600,主筋直径25mm保护层厚度25mm梁居柱中心,轴线居梁中心;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纵向受力钢筋等级HRB400 箍筋等级HPB300,保护层厚度25mm现浇板厚110mm 基础底板钢筋直径16mm双向布置,保护层厚度40mm柱主筋采用直螺纹链接;箍筋采用闪光对焊封闭箍筋, 箍筋90°弯心直径4d。

计算角柱KZ1的下料长度。

抗震锚固长度laE -1.1 1.15 40 20 =1012 mm 基础高度hj =4200 -3200 =1000 mmh j 1aE柱侧保护层厚度>5mn,选择基础插筋构造二。

基础插筋(1)=基础高度-底板保护层厚度-基础底板钢筋直径*2-90 °弯钩量度差值+15d+ (负1层净咼)/3h=1000 -40 -16 2 -2.29 20 15 20 26003= 2049 mm(备注:90°弯钩弯心直径5d)基础插筋(2)=基础高度-底板保护层厚度-基础底板钢筋直径*2-90 °弯钩量度差值+15d+35d+ (负1 层净高)/3(2 )负1层钢筋负1层钢筋 1 =负1层层高-(负1层净高)/3+1层非搭接区长度非搭接区长度=max{1层净高/6 ; h c;500}3)16① 20(1 )基础插筋=1000 -40 -16 2 -2.29 20 15 20 35 20 二2749mml3 = 3200 -2600/3 3900/6 =2983 mm(3) 其他非顶层钢筋6^ =本层层高-本层非搭接区长度+上1层非搭接区长度4)16①2014二4500 - 3900 / 6 500 = 4350 mm(4 )顶层钢筋(柱外侧钢筋配筋率不大于 1.2%) p59页节点QB , p60页节点@⑤二本层净高-本层搭接区长+1.51 ab◎ 4 ① 201^2600 -500 1.5 40 20 = 3300 mm◎=本层层高-本层搭接区长度-梁保护层厚度-梁上部主筋直径+12d-90 °弯钩量度差值 (弯心直径6d)⑥4①201^3200 -500 12 20 -25 -25 -2.51 20 = 2840 mm⑦二本层净高-本层搭接区长-35d+1.51 ab⑦5①20' = 2600 -500 1.5 40 20 -35 20 = 2600 mm◎=本层层高-本层搭接区长度-35d-梁保护层厚度-梁上部主筋直径+12d-90 °弯钩量度差值◎ 3 ① 20l^3200 -500 12 20 -25 -25 -2.51 20 -35 20 =2140 mm.、…(5)箍筋箍筋单根下料长度计算 箍筋根数计算③大箍筋的计算① 10@100/200,皮数=12+7+19+12+19+6+10+3=88 (皮)单根长 1^ 500500 2 -8 25 -1.16 10 =1788 mm辿小箍筋的计算① 10@100/200,皮数=12+7+19+12+19+6+10=85 (皮);根数 85*2=170 根箍筋内净高=500-25*2=450 ( mr)i箍筋内净宽=(500-25*2-20 ) /4*2+20=235 (mr )单根 110 (450 235) 2 -1.16 10 =1358 mm(-C.GQO-3.20C7 EDC-4-KZi作业:某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2级,设防烈度为8度。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 =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180度弯勾=90度弯勾=45度弯勾=再咸去度量差:30度时取\ 45度\60度1d\90度2d\ 135度3d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图纸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来如板的分布筋\负盘\梁的纵向受力筋\架力筋.如果是平法施工图那就要参考03G101-1B了箍筋的长度:外包长度+弯勾长度-6d弯勾长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箍筋个数=梁构件长度-(25保护层)*2/箍筋间距+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箍筋调整值见表1。

2.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250-2×25+2×6=212(mm)外包长度=h-2c+2d=500-22×25+2×6=462(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2(212+462)+110=1458(mm)≈1460(mm)(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1: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50(调整值)=1350(mm)(非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2: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1300(mm)梁柱箍筋的下料,在施工现场,如果给钢筋工一个总长=2b+2h-8c+的公式,钢筋工不是太欢迎;如果将梁的已知保护层直接代入公式,使表达方式简单一些,钢筋工就容易记住。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例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例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3号钢筋下料长度=4240-2x25+2x100+2x6.25do
-2x2dz4190+200+225-72二4543mm
4号箍筋:按外包尺寸计算:
宽度=200-2x25+2x6=162mm
离应=400-2x25=2x6=362tnm
④号箍筋下料长度=2x(162+362) +100-3x2do=l112mm箍筋数用二(构件长度■邮貂呆护层)/腿筋间距+U
362
6
e
1108
22
no
(4240-2x25)/200+1=4190/200+1=21. 95.取 22 根 计舜纳果汇总于下农:
钢筋配料单
**
*B
i t
<hn)
下糾该
(nm)
戦At
4H
1

4190
cn
J
10
i.
4315
2
10
2
Lllit
刍严0押q少严虽
20
4658
1
5
3

(3)
g p4190T8
18
4543

10
4
(4)
梁的钢筋如图所示?要求按图计算各钢筋卜料k交并编制钢筋配料也号钢筋下料长度二42402x252x6
某建筑物第一层楼共有5根门梁.梁的钢筋如图所示•要求按 图计算各钢筋卜料K/交并编制钢筋配料也O
【無】L\梁备种钢筋卜料长度计算如卞:保护层”度25mm。
1号钢筋下料长度二(4240-2x25) +2x6.25x10=4135mm
2号钢筋下料长度可分段计算
端部平直长=240+50-25=265mm

钢筋配料计算方法与实例

钢筋配料计算方法与实例

钢筋配料计算方法与实例钢筋配料是根据构件配筋图,先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简图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申请加工。

一、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1.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

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图1);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

弯曲调整值,根据理论推算并结合实践经验,列于表1。

图1 钢筋弯曲时的量度方法钢筋弯曲调整值表1注:d为钢筋直径。

2.弯钩增加长度钢筋的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图2)。

半圆弯钩是最常用的一种弯钩。

直弯钩只用在柱钢筋的下部、箍筋和附加钢筋中。

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

图2 钢筋弯钩计算简图(a)半圆弯钩;(b)直弯钩;(c)斜弯钩光圆钢筋的弯钩增加长度,按图2所示的简图(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计算:对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实际弯心直径与理论弯心直径有时不一致,钢筋粗细和机具条件不同等而影响平直部分的长短(手工弯钩时平直部分可适当加长,机械弯钩时可适当缩短),因此在实际配料计算时,对弯钩增加长度常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经验数据,见表2。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用机械弯)表23.弯起钢筋斜长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见图3。

弯起钢筋斜长系数见表3。

图3 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a)弯起角度30°;(b)弯起角度45°;(c)弯起角度60°弯起钢筋斜长系数 表3注:h 0为弯起高度。

钢筋下料计算例题

钢筋下料计算例题

构构 构构
构 构 kg
10
123
10
37. 5
5
64. 7
5
64. 7
165 44. 0
7
5
412
162
(5)⑤号钢筋为Φ6,下料长度为: 宽度外包尺寸= (200-2×25)+2 × 6 = 162mm 长度外包尺寸= (450-2×25)+2 × 6 = 412mm 箍筋下料长度= 2×(162 +412)+14 × 6 =1148+84=1232mm 箍筋数量=(6000 - 10 × 2)÷200 +1 ≈ 31(个)
2 Φ 18
1
1
200
200
1–1
2–2
2
解:梁两端旳保护层厚度取10mm,上下保护层厚度取25mm。
(1)①号钢筋为2Φ18,下料长度为:
5980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保护层厚度+末端弯钩增长长度 = 6000-10×2 + (6.25×18)×2 = 6205mm
(2)②号钢筋为2Φ10,下料长度为:
6
(6)钢筋加工配料单
构构构构
构 构 构 L–1 构 构 构 构 -构 构构构5
构构
构构构构

构构构构
构 构 mm 构 构
18
Φ
构构 构构 构构m 构构
6. 21
2

10
Φ
6. 11
2

18
Φ
6. 49
1

18
Φ
6. 49
1

6
Φ
1. 20
31
构 构 构 Φ6 = 44.0 kg; Φ10 = 37.5 kg; Φ18 = 252.4 kg。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 =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180度弯勾=6.25d90度弯勾=3.5d45度弯勾=4.9d再咸去度量差:30度时取0.3d\ 45度0.5d\60度1d\90度2d\ 135度3d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图纸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来如板的分布筋\负盘\梁的纵向受力筋\架力筋.如果是平法施工图那就要参考03G101-1B了箍筋的长度:外包长度+弯勾长度-6d弯勾长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箍筋个数=梁构件长度-(25保护层)*2/箍筋间距+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箍筋调整值见表1。

2.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250-2×25+2×6=212(mm)外包长度=h-2c+2d=500-22×25+2×6=462(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2(212+462)+110=1458(mm)≈1460(mm)(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1: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50(调整值)=1350(mm)(非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2: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1300(mm)梁柱箍筋的下料,在施工现场,如果给钢筋工一个总长=2b+2h-8c+26.5d的公式,钢筋工不是太欢迎;如果将梁的已知保护层直接代入公式,使表达方式简单一些,钢筋工就容易记住。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案例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案例

框架结构钢筋配料计算案例分析一、平法识图框架梁1)梁编号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悬挑楼层框架梁KL xx (xx)、(xxA)或(xxB) 屋面框架梁WKL xx (xx)、(xxA)或(xxB) 框支梁KZL xx (xx)、(xxA)或(xxB) 非框架梁L xx (xx)、(xxA)或(xxB) 悬挑梁XL xx ——井字梁JZL xx (xx)、(xxA)或(xxB)2)梁平法表示:3)框架梁钢筋计算:①上通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LaE时,取Max(LaE ,0.5hc+5d)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 LaE时,必须弯锚,hc-保护层+15d②支座负筋:支座负筋按照部位分为两类:端支座负筋: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3+支座宽第二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4+支座宽③架立筋的计算:架立筋和支座负筋的搭接长度为150④框架梁下部钢筋计算:下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⑤框架梁中部钢筋计算:中部钢筋分为两类:构造钢筋: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纵筋)搭档:拉筋:拉筋直径取值:梁宽≤350取6mm,>350取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间距两倍长度=梁宽-2×保护层+调整值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 ×排数⑥吊筋的计算:吊筋夹角取值:梁高≤800取45度,>800取60度吊筋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护层)/正弦45度(60度)+2×20d拉筋构造附加吊筋构造⑦箍筋:长度=(b+h)×2-8c+调整值根数:梁箍筋距支座边的距离为50mm加密区的长度为一级抗震等级:max(2hb,500)二级抗震等级:max(1.5hb,500)根数=((L左加密区-50)/加密间距+1)+(L非加密区/非加密间距-1)+((L右加密区-50)/加密间距+1)抗震楼层框架梁KL纵向钢筋构造梁内主要钢筋:上:上部通长筋中:侧面纵向钢筋-构造或抗扭下:下部钢筋左:左支座钢筋中:架立钢筋右:右支座钢筋箍筋附加钢筋:吊筋、次梁加筋3、板钢筋: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4G101-41)板块编号板类型代号序号楼面板LB xx屋面板WB xx延伸悬挑板YXB xx纯悬挑板XB xx2)板钢筋计算①板底钢筋长度计算: 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6.25d ×2板底钢筋伸进支座长度:伸进长度=max(支座宽/2,5d) 板底钢筋根数计算: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L板底钢筋设置/间距+1②板负筋长度的计算: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勾+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中间支座负筋长度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水平长度+弯折长度*2板负筋的根数计算: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L板底钢筋设置/间距+1③负筋的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2+弯勾×2端支座负筋的分布筋长度=轴线(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2+弯勾×2根数=(负筋板内净长-50)÷分布筋间距中间支座负筋的分布筋长度=轴线(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2+弯勾×2根数左、右=(负筋板内净长-50)÷分布筋间距板内钢筋总结:受力筋:面筋、底筋负筋:边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负筋分布筋:钢筋配料计算案例分析某三层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2级,其中KZ1、KL1配筋情况如图所示。

梁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案例

梁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案例

梁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案例梁是建筑中常见的结构元素,钢筋则是梁的重要构件。

在梁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钢筋进行下料,将钢筋按照需要的长度进行切割。

下面通过一个案例来介绍梁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方法。

案例背景:建筑项目中需要施工一根梁,该梁的长10米,截面尺寸为250mm×400MM,要求梁的钢筋配筋率为2%,现假设钢筋直径为12mm。

1.计算配筋面积2.计算钢筋根数钢筋的直径为12mm,梁的钢筋根数可以通过配筋面积除以钢筋面积得到,钢筋面积可以通过直径查表得到。

根据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表格,可以得到12mm钢筋的面积为113mm²。

所以,钢筋根数为2000mm²÷113mm²≈17.7根。

3.计算钢筋总长度梁的长度为10米,每根钢筋需要延伸到梁的两端,所以每根钢筋的长度为10米+2倍钢筋的伸长长度。

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规定,12mm钢筋的伸长长度为40倍钢筋直径,即40×12mm=480mm。

所以每根钢筋的长度为10米+2×480m m=10.96米。

4.计算每根钢筋的下料长度每根钢筋下料的长度为钢筋总长度减去梁的宽度,即10.96米-400mm=10.56米。

5.计算总的下料长度钢筋根数为17.7根,每根钢筋的下料长度为10.56米,所以总的下料长度为17.7根×10.56米≈186.65米。

综上所述,对于该梁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总的下料长度为约186.65米。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过程中,钢筋的伸长长度和梁的宽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同时还需要遵循国家有关建筑标准和规范的相关规定。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钢筋的搭接长度、钢筋的曲折弯曲处的延伸长度等因素,以及合理利用钢筋的优良性能,确保梁的结构安全和施工质量。

抗震梁钢筋下料计算例题

抗震梁钢筋下料计算例题

注意:梁箍筋加密区的规定: 一级抗震等级框架梁、屋面框架梁箍筋加密区为:从支座侧边到2H(梁截面高度)且≥500mm范围。 二级、三级等抗震梁加密区为:从支座侧边至1.5H(梁截面高度)且≥500mm范围。 加密区第一个箍筋离支座侧边间距为50mm.
5、附加吊筋下料长度计算 注意:当梁高度<400mm,钢筋弯起角度为30° 当t;800mm时,角度为60° 下料长度为:2 ×20 ×14+250+2 ×50+2 ×(700-25 ×2) ×1.414-4 ×0.5 ×14=2715mm 6、箍筋下料长度计算 箍筋下料外包尺寸: 【(300-2 ×25+2 ×10)+(700-2 ×25+2 ×10)】 ×2=1880mm 抗震梁箍筋弯钩平直段长度取10d,又因为有公式:0.375π(D+d)—(0.5D+d)+10d
箍筋根数为:(1.5 ×700-50)×2/100+(7200-2 ×250-2 ×1.5 ×700)/200+1=44个
拉筋下料长度
下料长度:(300-2 ×25+2 ×10)+2 ×75=420mm
拉筋根数:44/2+1=23个
注意:当梁宽≤350毫米时,拉筋直径为6mm,当梁宽>350mm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隔一拉一)
3、梁下部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下料长度为: 7200+2×250-2×30+2×15×25-2×2×25=8290mm 4、构造/抗扭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注意:腰筋计算长度时: (G)结构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N)抗扭钢筋长度=算法同梁上部通长筋算法(净跨长+支座内锚固值) (G)(7200-500)+2×15×18=7240mm (N) 7200+2×250-2×30+2×15×18-2×2×18=8108mm

《建筑施工技术》课件——4.5.5钢筋的下料长度的计算

《建筑施工技术》课件——4.5.5钢筋的下料长度的计算
《建筑施工技术》
怎么搭设钢筋?
看图识读,研读规范—钢筋的下料长度的计算
ontents 目 录
1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规则 2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案例 3 钢筋代换
Part 01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规则
一、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一)钢筋下料长度计算依据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是钢筋配料的关键。根据结构施工图分别计算出每根钢筋 切断时的直线长度。 1)钢筋的外包尺寸:施工图中注明的钢筋尺寸是钢筋的外轮廓尺寸(即从钢 筋的外皮到外皮量得的尺寸),在钢筋制备安装后,也是按外包尺寸验收。
一、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一)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下料是根据需要将钢筋切断成一定长度的直线段。钢筋的下料长度就是钢 筋的中心线长度。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可按以下公式进行: 钢筋下料长度=外包尺寸-量度差值 + 弯钩增加长度(箍筋弯钩增加值)
Part 02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案例
二、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案例
6. 钢筋代换后,应满足构造要求(如钢筋间距、最小直径、最少根数、锚固 长度、对称性等)及设计中提出的特殊要求(如冲击韧性、抗腐蚀性等)。
7. 钢筋代换后,其用量不宜大于原设计用量的5%,亦不低于2%。
本课小结
本次课程主要了解了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和钢 筋的代换两个知识点,在工程施工中,看图, 识读钢筋是工程的第一步,正确计算钢筋是非 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建立规范意识,按照规范 要求来进行施工,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准则。
(一)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案例
解:根据公式,钢筋下料长度=外包尺寸-量度差值 + 弯钩增加长度(箍筋 弯钩增加值),则: ① 号钢筋的下料长度为:2×300+3000-2×2×20=3520(mm) ② 号钢筋的下料长度为:3000+2×625×12=3150(mm) ③ 号钢筋的下料长度为:2(250+450+700)+3000-2×2×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框架结构钢筋配料计算案例分析一、平法识图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1、框架柱1)柱编号框架柱:在框架结构中主要承受竖向压力;将来自框架梁的荷载向下传输,是框架结构中承力最大构件。

框支柱:出现在框架结构向剪力墙结构转换层,柱的上层变为剪力墙时该柱定义为框支柱;芯柱:它不是一根独立的柱子,在建筑外表是看不到的,隐藏在柱。

当柱截面较大时,由设计人员计算柱的承力情况,当外侧一圈钢筋不能满足承力要求时,在柱中再设置一圈纵筋。

由柱侧钢筋围成的柱称之为芯柱;梁上柱:柱的生根不在基础而在梁上的柱称之为梁上柱。

主要出现在建筑物上下结构或建筑布局发生变化时;墙上柱:柱的生根不在基础而在墙上的柱称之为墙上柱。

同样,主要还是出现在建筑物上下结构或建筑布局发生变化时。

2)注写柱钢筋式:两种:框架柱列表注写式--03G101-1P10;框架柱截面注写式--03G101-1P11 3)柱钢筋计算:柱所在位置不同钢筋节点构造也不同与基础的连接----基础插筋中间层钢筋的连接-----主要注意连接形式顶层的钢筋锚固-----要根据柱子所在位置不同区分柱子类型(边、角、中柱)①柱子基础插筋长度:a+h1+h n/3a:弯折长度:按图集进行判断/按图纸标注长度h1:基础厚-底部保护层厚度hn:层净高,层高-楼层框架梁高。

②-1层柱子纵筋长度:-1层层高-Hn/3+1层Hn/3+(搭接长度LlE )如果出现多层地下室,只有基础层顶面和首层顶面非连接区是1/3hn,其余均为(1/6净高、500、柱截面长边)取大值③首层柱子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Hn/3+max(Hn/6,hc,500)+(搭接长度LlE )④中间层柱子纵筋长度:中间层层高-当前层非连接区+(当前层+1)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非连接区=max(1/6Hn、500、Hc)⑤顶层柱纵筋计算:(黑色纵筋锚固长度是从梁底开始1.5lae(la);其余纵筋伸至柱顶梁高- 保护层+12d或直锚lae)角柱边柱中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侧纵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锚固其中锚固长度取值为:当柱纵筋伸入梁的直段长<Lae时,则使用弯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的直段长≥LaE时,则为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⑥柱子箍筋:框架柱箍筋一般分为两大类:非复合箍筋、复合箍筋抗震柱箍筋加密构造:柱箍筋在基础设置不少于两根,间距不大于500的非复合箍在节点围,抗震框架柱箍筋加密通过当柱纵筋采用搭接连接时,应在柱纵筋搭接长度围均按≤5d(d为搭接钢筋较小直径)及≤100的间距加密箍筋。

箍筋根数计算:箍筋设置围L/箍筋间距+1箍筋长度计算:分为非复合箍筋、复合箍筋:箍筋皮长+调整值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 E,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l lE、l l抗震K Z纵向钢筋构造抗震KZ边柱和角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抗震KZ中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抗震KZ箍筋加密区围框架柱的钢筋总结:柱的纵筋:基础插筋中间层纵筋顶层柱纵筋柱的箍筋:箍筋长度、箍筋根数2、框架梁1)梁编号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悬挑楼层框架梁KL xx (xx)、(xxA)或(xxB) 屋面框架梁WKL xx (xx)、(xxA)或(xxB) 框支梁KZL xx (xx)、(xxA)或(xxB) 非框架梁L xx (xx)、(xxA)或(xxB) 悬挑梁XL xx ——井字梁JZL xx (xx)、(xxA)或(xxB) 2)梁平法表示:3)框架梁钢筋计算:①上通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LaE时,取Max(LaE ,0.5hc+5d)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LaE时,必须弯锚,hc-保护层+15d②支座负筋:支座负筋按照部位分为两类:端支座负筋: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3+支座宽第二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4+支座宽③架立筋的计算:架立筋和支座负筋的搭接长度为150④框架梁下部钢筋计算:下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⑤框架梁中部钢筋计算:中部钢筋分为两类:构造钢筋: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纵筋)搭档:拉筋:拉筋直径取值:梁宽≤350取6mm,>350取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间距两倍长度=梁宽-2×保护层+调整值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 ×排数⑥吊筋的计算:吊筋夹角取值:梁高≤800取45度,>800取60度吊筋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护层)/正弦45度(60度)+2×20d拉筋构造附加吊筋构造⑦箍筋:长度=(b+h)×2-8c+调整值根数:梁箍筋距支座边的距离为50mm加密区的长度为一级抗震等级:max(2hb,500)二级抗震等级:max(1.5hb,500)根数=((L左加密区-50)/加密间距+1)+(L非加密区/非加密间距-1)+((L右加密区-50)/加密间距+1)抗震楼层框架梁KL纵向钢筋构造梁主要钢筋:上:上部通长筋中:侧面纵向钢筋-构造或抗扭下:下部钢筋左:左支座钢筋中:架立钢筋右:右支座钢筋箍筋附加钢筋:吊筋、次梁加筋3、板钢筋: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4G101-41)板块编号板类型代号序号楼面板LB xx屋面板WB xx延伸悬挑板YXB xx纯悬挑板XB xx2)板钢筋计算①板底钢筋长度计算: 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6.25d ×2板底钢筋伸进支座长度:伸进长度=max(支座宽/2,5d) 板底钢筋根数计算: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L板底钢筋设置/间距+1②板负筋长度的计算: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勾+板净尺寸+弯折长度中间支座负筋长度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水平长度+弯折长度*2板负筋的根数计算: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L板底钢筋设置/间距+1③负筋的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2+弯勾×2端支座负筋的分布筋长度=轴线(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2+弯勾×2 根数=(负筋板净长-50)÷分布筋间距中间支座负筋的分布筋长度=轴线(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2+弯勾×2 根数左、右=(负筋板净长-50)÷分布筋间距板钢筋总结:受力筋:面筋、底筋负筋:边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负筋分布筋:钢筋配料计算案例分析某三层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2级,其中KZ1、KL1配筋情况如图所示。

从施工图纸中查到该结构基础 扩大顶面标高为-1.2m ,基础底面标高为-1.8m ,基础底板底面配筋直径为20mm ,基础底面混凝土保护层为40mm ;各层板顶结构标高分别为3.6m 、6.9m 、10.2m ,楼板厚均为120mm ;柱纵筋在基础中水平弯折按200mm 计,柱纵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

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混凝土保护层为30mm ,箍筋按皮长的调整值取120mm 。

问题:(1)计算该楼层框架梁钢筋的下料长度; (2)施工现场无Φ22的HRB335级钢筋,现拟用Φ20的HRB400级钢筋代换,求需要Φ20,HRB400的根数?HRB335的设计强度为3002/mm N ,HRB400的设计强度为3602/mm N 。

KZ1600×60012φ22φ8@100/200 300300300300KZ1KL1三、钢筋代换当施工中遇有钢筋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可进行钢筋代换,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1、代换原则:1)等强度代换:当构件按强度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进行代换。

2)等面积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可按面积相等原则进行代换。

3)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应进行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

等强代换法:22212112/y y f d f d n n ≥式中: n 2、d 2、f y2 —— 代换钢筋根数、直径、设计强度n 1、d 1、f y1 —— 原设计钢筋根数、直径、设计强度上式有两种特例:(1)设计强度相同、直径不同的钢筋代换: 222112/d d n n ≥(2)直径相同、强度设计值不同的钢筋代换:2112/y y f f n n ≥ 2、代换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影响钢筋代换后,有时由于受力钢筋直径加大或根数增多而需要增加排数,则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h 0减小,截面强度降低。

通常对这种影响可凭经验适当增加钢筋面积,然后再作截面强度复核。

对矩形截面的受弯构件,可根据弯矩相等复核截面强度。

3、代换注意事项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并格遵守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的各项规定;凡重要结构中的钢筋代换,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①对某些重要构件,如吊车梁、薄腹梁、桁架下弦等,不宜用HPB235级光圆钢筋代替HRB335和HRB400级带肋钢筋。

②钢筋代换后,应满足配筋构造规定,如钢筋的最小直径、间距、根数、锚固长度等。

③同一截面,可同时配有不同种类和直径的代换钢筋,但每根钢筋的拉力差不应过大(如同品种钢筋的直径差值一般不大于5mm ),以免构件受力不匀。

④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代换,以保证正截面与斜截面强度。

⑤偏心受压构件(如框架柱、有吊车厂房柱、桁架上弦等)或偏心受拉构件作钢筋代换时,不取整个截面配筋量计算,应按受力面(受压或受拉)分别代换。

⑥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控制时,如以小直径钢筋代换大直径钢筋,强度等级低的钢筋代替强度等级高的钢筋,则可不作裂缝宽度验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