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理论读书笔记

本书总体分为四大部分:1.对文学理论术语的定义和区分,2. 文学

研究前期的资料搜集和准备,3.文学的外部研究文学,4. 文学的内部研究。其中内部研究是本书的重点总的说来,作者的立场是坚持形

式主义的文学研究方法,注重文学的“文学性”和文学作品的内部研究。

接下来是对每部分的细致解读:

在第一部分“定义和区分”中,阐释了文学的本质、作用,对文学和

文学研究的关系,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关系进行了界定,并对总体文学、比较文学和民族文学的概念进行了辩证的分析。文

学和文学研究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文学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而

文学研究,是一门不能称为科学的知识或者学问。作者认为对文学

艺术的“鉴赏”与“研究”是不应分割开来的。真正的文学研究应是既

具有“文学艺术性”又具有“系统性”。

接下来便是如何对文学艺术做研究的问题。之前有人提倡用科学的

方法来研究文学艺术,寻求文学创作的因果规律和客观性、确定性等。但这样的研究方法仅适用于有限的文学研究。随后,作者比较

了“文学研究”与“科学研究”或者准确的说比较了“自然科学”与“人文

科学”研究方法的不同。

作为人文科学的文学当然是符合上述特点的。事实上,文学研究多

是为了研究它的与众不同之处,研究它的个性与独到的价值。所以,根据文学研究的“个性说”,那些试图建立文学普遍法则的努力注定

要失败。

文学研究的方法,历史上有两个极端:一是将自然科学方法与人文

科学方法是为一途,把文学研究仅限于搜集事实,或建立高度概括

的历史“法则”。一是极度前掉每一文学作品的“个性”,否认它同其

他艺术的相通之处。二种方法都是极端的、不正确的。在我看来,

文学研究应避免这两种极端,各取其长,兼用科学的与历史学的方法,既考虑作品的个性,也不忘总结它与其它作品的多种相通之处,让文学研究既是个体的、与众不同的,又是整体的、融于特定历史

与社会的。

第二章探索了文学的性质。“文学”一词从词源上讲,指手写的或印

行的文献,当然完整的文学概念是不能少了“口头文学”的。作者认

为文学研究不同于对文明历史的研究,也不仅仅是对名著的研究。

于是作者从研究文学的基本要素——语言,来探究文学的本质。同

科学语言相比:科学语言是指称性的,要求语言符号与对象之间的

一致性,而文学语言的特点在于:1、充满了歧义,而且其中还充满

了历史上的事件、记忆和联想,因此它是高度“内涵的”。2、文学语

言除了指称性以外,还能表情达意。3、文学语言强调语言自身的意义,语词的声音象征,比如格律和声音模式等。

同日常语言相比:日常语言也能表情达意,也能注意到符号自身,

但文学语言在语源的发掘和利用上更加用心,每种艺术品都能给与

原有的材料以某种秩序、组织和统一性,文学就是使语言诗化,而

且文学语言没有实际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文学的本质最清楚地显

现在文学所涉猎的范畴内,它们处理的是一个虚构的、想象的世界。通过同科学语言和日常语言的比较,得出结论:文学具有虚构性、

创造性和想像性。而一部文学作品,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

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

在谈到文学的作用的时候,作者认为,快感和有用性是学的两个主

要作用,而二者不应是简

单地共存,而是交汇在一起,给人一种更高级的快感。另外,作者

探讨了作家的特点和职能:作者认为小说家是善于揭示人物内心的,他们应该比心理学家懂得和表现更多的人性知识。而且,作家不应

是发现和传播知识,而是让人们通过作家的呈现而想象、思考和觉

察到作品中的事物与思想。另外,作家不应是真理的发现者,而是

推行者。本章遗留了一个问题:文学的作用到底是净化、宣泄感情的,还是激发感情的。有待我们深思和进一步探讨。

文学是一个与时代同时出现的秩序,所以衍生出“文学史”一词。文

学批评是对具体的文学作品的研究,它的方式是静态的。而文学理

论是对文学的原理、范畴和判断标准的研究,其中包括“文学批评的

理论”和“文学史”的理论。三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如果没有一系

列概念、一些可资参考的论点和一些抽象的概括,文学批评和文学

史的编写也是无法进行的。文学史对于文学批评也是极其重要的,

因为文学批评不能单凭个人好恶而作做主观的判断,若不知文学史,文学批评家便不知作品的历史传承和历史意义,从而会做出对作品

错误的评判。在此,作者提到了“透视主义”的研究方法,即把文学

作品看做一个整体,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中,横向、纵向的全方位透视、解读它——这是在用文学史的眼光来进行文学批评。所以三者

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第五章作者区分了三个概念:总体文学、比较文学和民族文学。现

在的比较文学多指对两种或者更多种文学之间关系的研究。总体文

学的提出其实纠正了民族文学的谬误,民族文学容易导致狭隘的地

方性观点,总体文学则是对诗学或者文学理论和原则的研究。作者

认为,虽然民族文学有自己的语言和文明,但是主题和形式、手法、文学类型等,是国际性的。而比较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正是“文学的

民族性”以及各个民族对这个总的文学进程做出的独特贡献。最终,

比较文学的目标就是去撰写一部综合的文学史,一部超越了民族界

限的文学史。所以三者也是相容相通、密切联系的。

文学与心理学:文学研究中,通常会提到创作时的灵感、创作过程

的心理结构等心理学范畴的问题,可见文学与心理学是紧密相关的。而在作者看来,只有当心理学上的真理增强了作品的连贯性和复杂

性时,它才有一种艺术上的价值,才真正与文学联系到一起。

文学与社会:作者认为不能把文学纯粹地当作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或把文学当成是一种社会文献,。只有了解了作品的艺术手法,及

其它语言上和文学上的传统,而且能够具体而

非空泛地说明作品中的生活画面与其反映的社会生活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样的研究才有意义。由此可见,相对于文学外部研究来说,

作者更注重对文学本身内部的研究。

作者认为,文学作品的内部研究包括:1、声音层面,包括谐音、

节奏和韵律。2、意义单元,它决定了文学作品形式上的语言结构、

风格与文体规则,简言之,文体学。3、意象和隐喻。4、由叙述性

小说投射出的世界所提出的诗的“神话”。5、形式和技巧问题。6、

文学类型的性质问题。7、文学作品的评价问题、8、文学史。第四

部分就是按照这几个层面展开论述的。

谐音、节奏和韵律: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声音与意义的结合体,只

是声音层面的重要性因作品不同而呈现出差异。作者认为,要使语

言的声音变成艺术的事实,意义、上下文、语调、节奏这几个因素

是必要的,而记者也不能独立存在,只有在整个作品的关系中它们

才具有自身的意义。所以要把声音、格律和意义一起作为艺术作品

整体中的因素来进行研究。

文体和文体学: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文体有不同的分类:根据词

汇与对其要表达的事物间关系,文体可分为:概念的、感觉的、沉

静的、激昂的、纯朴的、修饰的等。根据词汇间的关系,文体可分

为紧凑的、松散的、淡素的、色彩斑斓的等。而文体学是研究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