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0课 民主法制建设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资料-打印版
第10课民主法制建设复习提纲
一、依法治国
1、必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促进社会稳定,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依据党中央关于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需求,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化,制定出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令和条例,使民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初步建立和健全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2、迫切性:1979年,邓小平强调指出“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
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
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
3、完备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在立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截至2000年,全国已制定了380多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800多件行政法规,8000多件地方性法规。
从总体上看,我国在政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已基本形成了有法可依的局面,以宪法为核心和基础的、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的框架初步形成。
①数量多②项目全③有特色
4、艰巨性: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社会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
这是总结共和国50年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做出的历史结论,说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到并已经开始步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康庄大道。
1、颁布时间:1979年7月,全国人在通过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与此同时还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标志着我国法制建设进行了历史新时期。
1997年3月,全国人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做了重大修订,新刑法于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至今。
2、意义:刑法的完善和实施,在保卫国家安全,保护公私财产,保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需要将先后颁布的各种民法法规纳入一个总体框架,并针对新的情况做出相应的法律规定。
为此,全国人大于1986年4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并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终于有了体系性的总体构架,为制订完整的、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法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民法通则》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法人制度,并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以国家授予它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这就为经济开放扫除了一个很大的障碍。
三、村民自治
1983年后,全国各地普遍废除了“政企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在乡镇以下建立了村委会。
为适应新的变化,将社会主义民主落实到基层,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立,1987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
随后,全国各地农村逐渐开展了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内容的村民民主自治实践。
所谓“海选”,就是指村民可以不受限制地提名任何具有被选举资格的人为候选人,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进行选举。
意义: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也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密切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
我们现在实行的村民自治,实践证明它完全符合我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