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3第三章

合集下载

原子物理第三章习题答案

原子物理第三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 量子力学初步3.1 波长为οA 1的X 光光子的动量和能量各为多少? 解:根据德布罗意关系式,得:动量为:12410341063.6101063.6----∙∙⨯=⨯==秒米千克λhp 能量为:λ/hc hv E==焦耳151083410986.110/1031063.6---⨯=⨯⨯⨯=。

3.2 经过10000伏特电势差加速的电子束的德布罗意波长?=λ 用上述电压加速的质子束的德布罗意波长是多少?解:德布罗意波长与加速电压之间有如下关系:meV h 2/=λ 对于电子:库仑公斤,19311060.11011.9--⨯=⨯=e m把上述二量及h 的值代入波长的表示式,可得:οοολA A A V 1225.01000025.1225.12===对于质子,库仑公斤,19271060.11067.1--⨯=⨯=e m ,代入波长的表示式,得:ολA 319273410862.2100001060.11067.1210626.6----⨯=⨯⨯⨯⨯⨯⨯=3.3 电子被加速后的速度很大,必须考虑相对论修正。

因而原来ολA V25.12=的电子德布罗意波长与加速电压的关系式应改为:ολA V V)10489.01(25.126-⨯-=其中V 是以伏特为单位的电子加速电压。

试证明之。

证明:德布罗意波长:p h /=λ对高速粒子在考虑相对论效应时,其动能K 与其动量p 之间有如下关系:222022c p c Km K =+而被电压V 加速的电子的动能为:eV K =2200222/)(22)(c eV eV m p eV m ceV p +=+=∴因此有:2002112/c m eV eVm h p h +⋅==λ一般情况下,等式右边根式中202/c m eV 一项的值都是很小的。

所以,可以将上式的根式作泰勒展开。

只取前两项,得:)10489.01(2)41(260200V eVm h c m eV eVm h -⨯-=-=λ 由于上式中οA VeV m h 25.122/0≈,其中V 以伏特为单位,代回原式得: ολA V V)10489.01(25.126-⨯-=由此可见,随着加速电压逐渐升高,电子的速度增大,由于相对论效应引起的德布罗意波长变短。

原子物理3第三章详解

原子物理3第三章详解

为 mv) ,就有一定的波长λ和频率 的波与之相对应,这种与
实物粒子相对应的波叫物质波(或德布罗意波),这些量之间
的关系与光波相类似为: 粒子性
P
Hale Waihona Puke h波动性E h
h
P
h
h
P
mv
… … 著名的德布罗意关系式。
——德布罗意波波长
(2)德布罗意波长的计算:
(a)若 v << c 则有
h m0v
3.1 波粒二象性及实验验证 1、经典物理中的波和粒子
•波和粒子是两种仅有的、又完全不同的能量传播方式。
•在经典物理中,无法同时用波和粒子这两个概念去描述 同一现象。
•粒子可视为质点,具有完全的定域性,其位置、动量 可精确测定。 •波具有空间扩展性,其特征量为波长和频率,也可精确测定。
2.光的波粒二象性
里德伯给出的经验公式:
RhcZ *2 En n2
En
Rhc
n
2
Rhc n*2
Z *
T
Z 2R n2
R
(
n Z
)2
R n2
Z* 是价电子感受到的原子实的有效电荷,对于氢原子Z*=1, 对于碱金属原子,由于原子实极化和轨道贯穿效应的存在, 使得Z*>1.
因为Z*>1,所以n*<n。令n*=n-△
路易.德布罗意认为,如同过去对光的认识比较片面一 样,对实物粒子的认识或许也是片面的,二象性并不只是光 才具有的,实物粒子也具有二象性。
德布罗意说道:“整个世纪(十九世纪)以来,在辐 射理论(光学)中,比起波动的研究方法来,是过于忽视了 粒子的研究方法;在实物粒子的理论上,是否发生了相反的 错误呢?是不是我们把关于“粒子”的图象想的太多,而过 分地忽视了波的图象?”

原子物理学 课后答案

原子物理学  课后答案

目录第一章原子的位形 (2)第二章原子的量子态:波尔模型 (8)第三章量子力学导论 (12)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多电子原理:泡利原理 (23)第六章X射线 (28)第七章原子核物理概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本课程各章的重点难点重点:α粒子散射实验公式推导、原子能量级、氢原子的玻尔理论、原子的空间取向量子化、物质的波粒二象性、不确定原则、波函数及其物理意义和薛定谔方程、电子自旋轨道的相互作用、两个价电子的原子组态、能级分裂、泡利原理、电子组态的原子态的确定等。

难点:原子能级、电子组态、不确定原则、薛定谔方程、能级分裂、电子组态的原子态及基态的确定等。

2.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需在高等数学、力学、电磁学、光学之后开设,同时又是理论物理课程中量子力学部分的前导课程,拟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开出。

3.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及特点第一章原子的位形:卢瑟福模型了解原子的质量和大小、原子核式模型的提出;掌握粒子散射公式及其推导,理解α粒子散射实验对认识原子结构的作用;理解原子核式模型的实验验证及其物理意义。

第二章原子的量子态:玻尔模型掌握氢原子光谱规律及巴尔末公式;理解玻尔原子模型的基本假设、经典轨道、量子化条件、能量公式、主量子数、氢能级图;掌握用玻尔理论来解释氢原子及其光谱规律;了解伏兰克---赫兹实验的实验事实并掌握实验如何验证原子能级的量子化;理解索菲末量子化条件;了解碱金属光谱规律。

第三章量子力学导论掌握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波的假设、波函数的统计诠释、不确定关系等概念、原理和关系式;理解定态薛定谔方程和氢原子薛定谔方程的解及n,l,m 三个量子数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第四章 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理解原子中电子轨道运动的磁矩、电子自旋的假设和电子自旋、电子量子态的 确定;了解史特恩—盖拉赫实验的实验事实并掌握实验如何验证角动量取向的量子化;理解碱金属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掌握电子自旋与轨道运动的相互作用;了解外磁场对原子的作用,理解史特恩—盖拉赫实验的结果、塞曼效应。

原子物理3

原子物理3

19世纪末的三大发现 揭开了近代物理的序幕
1895年的X射线 1896年放射性元素 1897年的电子的发现
早期量子论 量子力学
相对论量子力学
普朗克能量量子化假说 爱因斯坦光子假说 康普顿效应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德布罗意实物粒子波粒二象性 薛定谔方程 波恩的物质波统计解释 海森伯的测不准关系
狄拉克把量子力学与狭义 相对论相结合
四、德布罗意波和量子态
v 质量为 m 的粒子以速度 匀速运动时,具有能
量 E 和动量 p ;从波动性方面来看,它具有波长
和频率 ,这些量之间的关系遵从下述公式:
E mc2 h
p mv h

具有静止质量 m0 的实物粒子以速度 v 运动,
则和该粒子相联系的平面单色波的波长为:
的精密度的极限。还表明
px 0 x 位置不确定
x 0 px 动量不确定
pyqy 2
pzqz 2
pxqx 2
这就是著名的海森伯测不准关系式
二、测不准关系式的理解 1、 用经典物理学量——动量、坐标来描写微 观粒子行为时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 2、 可以用来判别对于实物粒子其行为究竟应 该用经典力学来描写还是用量子力学来描写。
电子的动量是不确定的,应该用量子力学来处理。
例3 电视显象管中电子的加速度电压为10kV,电子 枪的枪口的直径为0.01cm。试求电子射出电子枪后 的横向速度的不确定量。
解: 电子横向位置的不确定量 x 0.01cm
vx 2mx 0.58m s
v 2eU 6 107 m/s m
pdp m
E vp
Et vpt pq
2
mv

原子物理 知识要点

原子物理  知识要点

原子物理 知识要点第一节 电子的发现与汤姆孙模型 1、阴极射线 2、汤姆孙的研究3. 汤姆生发现电子,根据原子呈电中性,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

第二节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粒子散射实验原理、装置 (1)粒子散射实验原理:(2)粒子散射实验装置 主要由放射源、金箔、荧光屏、望远镜几部分组成。

(3)实验的观察结果 入射的粒子分为三部分。

大部分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发生了较大偏转,极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

2、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提出三个问题:用汤姆生的葡萄干布丁模型能否解释粒子大角度散射?(1)粒子出现大角度散射有没有可能是与电子碰撞后造成的?(2)按照葡萄干布丁模型,粒子在原子附近或穿越原子内部后有没有可能发生大角度偏转?小结:实验中发现极少数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甚至反弹回来,表明这些粒子在原子中某个地方受到了质量、电量均比它本身大得多的物体的作用,可见原子中的正电荷、质量应都集中在一个中心上。

①绝大多数粒子不偏移→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

②少数粒子发生较大偏转→原子内部有“核”存在。

③极少数粒子被弹回 表明:作用力很大;质量很大;电量集中。

3、原子核的电荷与大小4.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第三节 波尔的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学说与经典电磁理论的矛盾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在1913年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

1、玻尔的原子理论(1)能级(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

这些状态叫定态。

(本假设是针对原子稳定性提出的)(2)跃迁假设:原子从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n )跃迁到另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 m )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种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h 为普朗克恒量)(本假设针对线状谱提出)(3)轨道量子化假设: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沿不同的圆形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

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也是不连续的。

原子物理学第三章题解

原子物理学第三章题解

m=
p=
p=
1 1 1 E 2 − m02 c4 = ( Ek + m0 c2 )2 − m02 c4 = c c c
kh da
课 后
λ= λc = h hc hc = = m0c m0c 2 E 0 hc E0 hc
( E 2 − E 20 )
1 1 1 E 2 − m02 c4 = ( Ek + m0 c 2 ) 2 − m0 2 c 4 = Ek ( Ek + 2m0 c 2 ) c c c
整理后得:
答 案
(4)
w.
8

x>a ,
V ( x) = V0
薛定 谔 方 程 为 :
则 (6) 式 可 改 为 : uctgu = −v
w.
u 和 v 还必须满足下列关系式: (8)
2b
为: N
2
∫e
0
−2
2a
dx ∫ e
−∞
−2
dy ∫ e
−∞
+∞
−2
z
2c
dz
ww
= N 2 4abc − (e −1 − 1) =
(3) 粒子的
−2
[
]
1 1 (1 − ) 2 e
+c −2Fra biblioteky ∈ (−b, b), z ∈ ( −c, c) 区域内的几率为:
y z
2c
N
2

+∞
x
−∞
e
2a
dx∫ e
w.
λ=
掠射角(入射束与布喇格面之间的夹角)为 30°,试求这些热中子的能
nλ=d sinθ
ww

原子物理学第三章习题解答

原子物理学第三章习题解答

第三章习题解答3-1 电子的能量分别为10eV 、100eV 和1 000eV 时,试计算其相应的德布罗意波长。

解:根据公式hp λ==10eV 、100eV 、1 000eV得1240eV λ=⋅因此有:(1)当110,0.39K E eV nm λ===时 (2)当1100,0.123K E eV nm λ===时 (3)当11000,0.039K E eV nm λ===时3-2设光子和电子的波长均为0.4nm ,试问(1)光子的动量与电子的动量之比是多少?(2)光子的动能与电子的动能之比是多少?解:由题意知Q 光子的动量h p λ= , 光子的能量cE h hνλ==电子的动量 h p λ= , 电子的能量2e E m c =∴(1)121p p = (2)126212400.0610.40.40.40.51110e e E h hc eV nm E m c m c eV nm⋅====⨯⨯⋅ 3-3若一个电子的动能等于它的静止能量,试求:(1)该电子的速度为多大?(2)其相应的德布罗意波长是多少?解:(1)相对论给出运动物体的动能为:20()k E m m c =-,而现在题设条件给出20k E m c =故有2200()m c m m c ∴=-由此推得02m m ===2230.8664v v c c ∴=⇒==(2)0hp c λ==Q0.0014nm λ∴===3-4把热中子窄束射到晶体上,由布喇格衍射图样可以求得热中子的能量。

若晶体的两相邻布喇格面间距为0.18,一级布喇格掠射角(入射束与布喇格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试求这些热中子的能量。

解:根据布喇格晶体散射公式: 2sin 20.18sin300.18d nm λθ==⨯⨯=o 而热中子的能量较低,其德布罗意波长可用下式表示:h p λ==()222220.02522k hc h E eV m mc λλ=== 3-5电子显微镜中所用加速电压一般都很高,电子被加速后的速度很大,因而必须考虑相对论修正。

原子物理学杨福家1-6章_课后习题答案

原子物理学杨福家1-6章_课后习题答案

原子物理学课后前六章答案(第四版)杨福家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原子的位形:卢瑟福模型第二章:原子的量子态:波尔模型第三章:量子力学导论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第五章:多电子原子:泡利原理第六章:X射线第一章习题1、2解速度为v的非相对论的α粒子与一静止的自由电子相碰撞,试证明:α粒子的最大偏离角约为10-4rad.要点分析: 碰撞应考虑入射粒子和电子方向改变.并不是像教材中的入射粒子与靶核的碰撞(靶核不动).注意这里电子要动.证明:设α粒子的质量为Mα,碰撞前速度为V,沿X方向入射;碰撞后,速度为V',沿θ方向散射。

电子质量用me表示,碰撞前静止在坐标原点O处,碰撞后以速度v沿φ方向反冲。

α粒子-电子系统在此过程中能量与动量均应守恒,有:(1)(2)(3)作运算:(2)×sinθ±(3)×cosθ,得(4)(5)再将(4)、(5)二式与(1)式联立,消去V’与v,化简上式,得(6)若记,可将(6)式改写为(7)视θ为φ的函数θ(φ),对(7)式求θ的极值,有令,则 sin2(θ+φ)-sin2φ=0 即 2cos(θ+2φ)sinθ=0若 sinθ=0, 则θ=0(极小)(8)(2)若cos(θ+2φ)=0 ,则θ=90º-2φ(9)将(9)式代入(7)式,有由此可得θ≈10-4弧度(极大)此题得证。

(1)动能为的α粒子被金核以90°散射时,它的瞄准距离(碰撞参数)为多大(2)如果金箔厚μm,则入射α粒子束以大于90°散射(称为背散射)的粒子数是全部入射粒子的百分之几要点分析:第二问是90°~180°范围的积分.关键要知道n, 注意推导出n值.,其他值从书中参考列表中找.解:(1)依和金的原子序数Z2=79答:散射角为90º所对所对应的瞄准距离为.(2)解: 第二问解的要点是注意将大于90°的散射全部积分出来.(问题不知道nA,但可从密度与原子量关系找出)从书后物质密度表和原子量表中查出ZAu=79,AAu=197, ρAu=×104kg/m3依:注意到:即单位体积内的粒子数为密度除以摩尔质量数乘以阿伏加德罗常数。

崔宏滨原子物理答案

崔宏滨原子物理答案
a1 n2 ;氢 Z
˚,rn = a1 n2 ,类氢离子 rn = 2.4 氢原子第一半径 a1 = 0.53A 原子基态能(电离电势)E1 = −13.6eV ,各能级为 En = 级 En =
E1 Z n2
2
E1 ,类氢离子能 n2
; 类氢离子激发能的计算: ∆E ∝ 1 ∝ Z2 λ λ ∝ Z −2
Li+ → Li++ ∆E2 =? Li++ → Li+++ ∆E3 = Z 2 × 13.6eV Li → Li+++ 203.44eV = ∆E1 + ∆E2 + ∆E3 ⃗ ) = µx ∂B 磁场有梯度才有力,才有偏转。 2.10 F = ▽(µ ⃗ ·B ∂x
2 第二章 2.11 由:
4
1 2 1 F L 2 1 dB L 2 at = ( ) = ( ) µz 2 2 2m v 2m dz v 得到银原子在不均匀磁场和磁场边缘到屏的关于 µz 的纵向位移,二者和为 s= 0.001m。 2.12 1 1 − ) 2 2 ∞ 1 1 + = R +( νH ˜e − ) He 2 2 ∞ me 1 + ν˜ R 4mp H H = = me + + νH ˜e RHe 1+ m p ν˜ H = RH ( 2.19 ∆E = 13.6(1 − 不考虑反冲时: ν ˜ = RH (1 − λ= 考虑反冲时: 1 hν = ∆E − mv 2 2 hν = mv c 1 1 −n (2) 跃迁 ν ˜ = RH ( m 2) 2 − 1 ν ˜ 1 ) 42 1 ) = 12.75eV 42
3 第三章

第三章 第4节 原子核的结合能

第三章  第4节  原子核的结合能

第4节原子核的结合能一、原子核的结合能及计算1.结合能 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所释放的能量,或者是原子核被拆分为各核子时克服核力所需做的功。

2.结合能的计算(1)质量亏损:核反应中,质量的减少量(Δm )。

(2)结合能计算公式:ΔE =Δmc 2。

二、比结合能曲线1.比结合能对某种原子核,平均每个核子的结合能,表达式为ΔE A ,其中ΔE 为原子核的结合能,A为总核子数。

2.比结合能意义 比结合能越大,取出一个核子就越困难,核就越稳定,比结合能是原子核稳定程度的量度。

3.比结合能曲线(1)曲线:(如图)所示。

(2)曲线意义: ①曲线中间高两头低,说明中等质量的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最大,核最稳定。

②重核和轻核比结合能小,即重核裂变时或轻核聚变时,要释放核能。

1.判断:(1)自然界中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都大约相等。

()(2)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

()(3)质量和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变。

()答案:(1)×(2)√(3)×2.思考:有人认为质量亏损就是核子的个数变少了,这种认识对不对?提示:不对。

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即核子的个数不变,只是核子组成原子核时,仿佛变“轻”了一些,原子核的质量总是小于其全部核子质量之和,即发生了质量亏损,核子的个数并没有变化。

1.结合能要把原子核分开成核子时吸收的能量或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放出的能量。

2.比结合能等于原子核的结合能与原子核中核子个数的比值,它反映了原子核的稳定程度。

3.比结合能曲线不同原子核的比结合能随质量数变化图线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看出,中等质量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最大,轻核和重核的比结合能都比中等质量的原子核要小。

4.比结合能与原子核稳定的关系(1)比结合能的大小能够反映原子核的稳定程度,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就越难拆开,表示该原子核就越稳定。

(2)核子数较小的轻核与核子数较大的重核,比结合能都比较小,表示原子核不太稳定;中等核子数的原子核,比结合能较大,表示原子核较稳定。

原子物理学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原子物理学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原子的基本状况1. 若卢瑟福散射用的α粒子是放射性物质镭C'放射的,其动能为7.68×106电子伏特.散射物质是原子序数Z=79的金箔.试问散射角θ=1500所对应的瞄准距离b 多大?解:根据卢瑟福散射公式:222cot42Mv b Zeθπε= 而动能212k E mv =则20222cot442k E Mv b b Ze Zeθπεπε== 由此,瞄准距离为20cot 24kZe b E θπε=其中:79Z =12-1-108.854210A s V m ε-=⨯⋅⋅⋅191.6021910e C -=⨯0150θ=, 0cotcot 750.26802θ==3.14159π=6197.687.6810 1.6021910k E MeV J -==⨯⨯⨯得到:219215022126190cot 79(1.6021910)cot 4(4 3.141598.854210)(7.6810 1.6021910)k Ze b m E οθπε---⨯⨯==⨯⨯⨯⨯⨯⨯⨯153.969710m -=⨯2.已知散射角为θ的α粒子与散射核的最短距离为2202121()(1)4sin mZe r Mv θπε=+,试问上题α粒子与散射的金原子核之间的最短距离m r 多大?解:2min202121()(1)4sin Ze r Mv θπε=+ 2min0211()(1)4sin k Ze r E θπε=+ 其中,0150θ=, 0sinsin 750.965932θ==把上题各参数代入,得到192min12619179(1.6021910)1(1)4 3.141598.8542107.6810 1.60219100.96593r m ---⨯⨯=⨯⨯+⨯⨯⨯⨯⨯⨯143.014710m -=⨯4. 钋放射的一种α粒子的速度为71.59710⨯米/秒,正面垂直入射于厚度为710-米、密度为41.93210⨯3/公斤米的金箔。

原子物理第三章课后习题

原子物理第三章课后习题

第三章原子的量子态:玻尔模型3.1.The work function for cesium is 1.9eV.(a)Determine the threshold frequency and threshold wavelength of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of cesium.(b)If one wants to obtain a photoelectron with energy of 1.5eV,what wavelength of light is required?铯的逸出功为1.9eV ,试求:(1)铯的光电效应阈频率及阈值波长;(2)如果要得到能量为1.5eV 的光电子,必须使用多少波长的光照射?Solution :(a)A photoelectric current flows only when the frequency of the incident light exceeds a certain threshold frequency for the mental cesium.When the frequency of the incident light υequals the threshold frequency of cesium 0υ,that is,0υυ=,the stopping potential 00V =,no electron can escape from the mental surface,which means the kinetic energy of the electron 0k E =.According to the equation:k E h υφ=-When 0k E =,we can obtain the threshold frequency of cesium:The threshold wavelength of cesium:(b)If the energy of a photoelectron is 1.5eV,the wavelength of light is:3.3What minimum kinetic energy must an electron have in order to allow an inelastic collision between the electron and a lithium ion 2Li +in its ground state to take place?欲使电子与处于基态的锂离子2Li +发生非弹性散射,电子至少具有多大的动能?Solution :An inelastic collision is one in which the incoming electron collides with a lithium ion and excites a lithium ion in its ground state to a higher energy state.In order to calculate the minimum kinetic energy of an electron,we need to calculate the energy when a lithium ion jumps from ground state 1n '=(with energy n E ')to the first excitedOr3.5(a)In the case of thermal equilibrium,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toms in different energy states is given by the Boltzmann distribution,namely,the number of atoms in an excited state with energy of n E is()1/11,n E E kT n n g N N e g --=Where 1N is the number of atoms in the state with energy 1E ,k is the Boltzmann constant,and n g and 1g are the statistical weights (determinedby how many different ways one can put the electrons in each of the two states with energies n E and 1E )of the corresponding states.For hydrogenatoms at a pressure of 1atm and a temperature of 20℃,how large must the container be to let one atom be in the first excited state?Take the statistical weights of the hydrogen atoms in the ground state and in the first excited state to be 12g =and 28g =,respectively.Remember from thermodynamics PV RT γ=where γ=number of atomspresent/Avogadro ’s number=/A N N .原子在热平衡条件下处于不同能量状态的数目是按玻尔兹曼分布的,即处于能量为n E 的激发态的原子数为:()111,n E E kT n n g N N e g --=式中1N 是能量为1E 状态的原子数,k 为玻尔兹曼常数,n g 和1g 为相应能量状态的统计权重,试问:原子态的氢在一个大气压、20℃温度的条件下,容器必须多大才能有一个原子处在第一激发态?已知氢原子处于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统计权重分别为122,8g g ==(b)Let electrons collide with hydrogen gas at room temperature.In order to observe the H αline,what is the minimum kinetic energy of theelectrons?电子与室温下的氢原子气体相碰撞,要观察到H α线,电子的最小动能为多大?Solution :(a)In order to let one atom be in the first excited state(n=2),that is,21n N N ==,according to the expression:()1/11,n E E kT n n g N N e g --=We can obtain the number of atoms in the ground state:()21/1122E E kT g N N e g -=Where,the energy for an electron of a hydrogen atom jumps from ground state to the first excited state is:122112131(13.6)10.224E E E E eV eV ⎛⎫∆=-=-=-⨯-= ⎪⎝⎭According to the equation:111AN PV RT N kT N ==Hence,we obtain the volume of the container :12/12121E kT g N e N g V kT kTP P ∆==Substituting the following data:223121812511.3810/2931410.2 1.634101.0110N k J KT Kg g E eV JP Pa--==⨯==∆==⨯=⨯The volume of the container is:14932.610V m =⨯(b)In order to observe the H αline,that is,the electron transits from n=3to n=2,the energy to move an electron in the ground state of hydrogen to stateSo the minimum kinetic energy of the electrons should equal 12.09eV.3.6In the range of wavelengths from 950A to 1250A,what spectral lines are included in the absorption spectrum of a hydrogen atom?在波长从950A 到1250A 的光带范围内,氢原子的吸收光谱中包含哪些谱线?Solution :The energy to move an electron in the ground state of hydrogen atom 1n '=(with energy n E ')to a higher state n (with energy n E ):1112211113.61n n E E E E eV n n ⎛⎫⎛⎫∆=-=-=- ⎪ ⎪⎝⎭⎝⎭According to the equation,the wavelength of a transition of energy E:Where,1n E h E E υ==-(jumps from ahigher state to the ground state,an electromagnetic wave ofenergy h υwould be emitted )There is a correspondence between λand E .For a given minimum λ,there corresponds a definite maximum E ,that is,when 950A λ= ,we can get the maximum Then,we can get the quantum number n:Which means the electron can jump from n=4,n=3,n=2ton=1,respectively.①②The wavelength for an electron jumps from n=3to n=1:③The wavelength for an electron jumps from n=2to n=1:3.8The photon emitted by a transition in ionized helium He +from its first excited state to its ground state can ionize a hydrogen atom in its ground state and make it emit an electron.Determine the velocity of the electron.一次电离的氦离子He +从第一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所辐射的光子,能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从而放出电子,试求该电子的速度。

《原子物理学》PPT课件

《原子物理学》PPT课件
R
40 2Z 1.44fmMeV/0.1nm 3105 Z rad
E (MeV)
E
15
1-2-3 解释 粒子散射实验(4)
• 带正电物质散射(汤氏模型)(4)
–电子对α粒子的偏转的贡献(对头撞)(1)
动量、动能守恒
m v0 m v1 meve ,
1 2
m v02
1 2
m v12
1 2
meve2
2
28
1-3-2 卢瑟福公式的推导 (3)
• 空心圆锥体的立体角 ~ d
ds 2 r sin rd ;
d
ds r2
2
sin d
2 b | db
A
|
a2d 16 Asin4
2
29
1-3-2 卢瑟福公式的推导 (4)
• 薄箔内有许多环: 核 ~ 环;
• 薄箔体积: At; 薄箔环数: Atn • 粒子打在Atn环上,散射角 相同
• 一个粒子打在薄箔
上被散射到 ~ -d
的几率
dp(
)
16
a2d
4
Asin
nAt
2
30
1-3-2 卢瑟福公式的推导 (5)
• N个粒子打在薄箔上测量到 ~ -d 的粒子数
dN
N a2d 16 A sin 4
nAt
ntN
1
4 0
Z1Z2e2 4E
2
d
sin4
2
2
• 微分截面(卢瑟福公式)
–重复散射也不会产生大角度
• 重复散射为随机, 平均之后不会朝一个方向 特别不会稳定地朝某一方向散射
–汤姆逊原子模型与实验不符!
18

原子物理第三章s

原子物理第三章s


常数
1 d 2 dR (r )+ R dr h2 dr
2 mµ E
r2 +
2 mµ e 2 4πε 0 h 2 r
r2
1 1 ∂ ∂Y 1 ∂ 2Y − sin θ + 2 Y sin θ ∂θ ∂θ sin θ ∂ϕ 2

2 mµ e 2
1 d 2 dR 2 2 (r )+ r + r =α 2 2 R dr dr h 4πε 0 h r 能量本征 h 2 d 2 d αh 2 + V (r ) R (r ) = ER (r ) r + − 2 2 值方程 2mµ r dr dr 2mµ r
1 ∂ ∂ψ 1 ∂ 2ψ sin θ + 2 ∂θ sin θ ∂ϕ 2 sin θ ∂θ

e2 4πε 0 r
ψ = Eψ
分离变量法求解, 分离变量法求解,设 ψ (r ,θ , ϕ ) = R ( r )Y (θ , ϕ )
h2 代入方程, − 2 mµ
代入方程, 代入方程,并用
2 mµ r h2
2
1 ⋅ 乘以两边: 乘以两边: R ( r )Y (θ , ϕ )
2 1 d 2 dR 2mµ E 2 2mµ e 2 (r )+ r + r 2 2 R dr dr h 4πε 0 h r
1 1 ∂ ∂Y 1 ∂ 2Y =− sin θ + 2 2 Y sin θ ∂θ ∂θ sin θ ∂ϕ
2
(17-13)
(17-19)
2 2 d 2 d αh h + V R = ER r + − 2 2 2mµ r dr dr 2mµ r (17-10)

原子核物理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原子核物理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3-3. 60Co 是重要的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为5.26年,试问1g 60Co的放射性强度?100mCi 的钴源中有多少质量60Co解:放射性强度公式为:000.693,==t t A dN mA N e N N N e N N dt T Mλλλλλ--=-===其中,,,T 为半衰期,0A 231330.6930.69316.022*******.2636524360059.93384.1977810/1.13510t dN mA N e N N dt T M Ciλλλ-∴=-===⨯=⨯⨯⨯⨯⨯≈⨯≈⨯次秒 其中103.710/i C =⨯次核衰变秒,1039100 3.71010/i mC -=⨯⨯⨯⨯10010=3.7次核衰变秒,利用公式00.693t A dN mA N e N N dt T M λλλ-=-===,可知2390.6930.693 6.022*********.2636524360059.9338A m m A N T M ==⨯⨯=⨯⨯⨯⨯ 3.7解可得,-58.8141088.14m g g μ=⨯=3-5用氘轰击55Mn 可生成β-放射性核素56Mn ,56Mn 的产生率为8510/s ⨯,已知56Mn 的半衰期2.579h,试计算轰击10小时后,所生成的56Mn 的放射性强度。

解:利用放射性强度公式/(1)(12),P t t T A N P e P λλ--==-=-其中为核素的产生率。

可知生成的56Mn 的放射性强度为:/810/2.57988(12)510(12) 4.6610 4.6610t T A P Bq --=-=⨯⨯-≈⨯⨯次核衰变/秒=。

3-6已知镭的半衰期为1620a ,从沥青油矿和其他矿物中的放射性核素数目226()N Ra 与238()N U 的比值为73.5110-⨯,试求238U 的半衰期。

解:226Ra 和238U 为铀系放射性元素,2267238()=3.5110()N Ra N U -⨯∴ 子核半衰期远小于母核的半衰期,子核衰变快得多。

原子物理 杨福家 第三章讲解及习题

原子物理 杨福家 第三章讲解及习题
| x| | y| | z |
已知粒子波函数 N exp 2a 2b 2c ,试求:(1)归一化
常数 N;(2)粒子的 x 坐标在 0 到 a 之间的几率;(3)粒子的 y 坐标和 z 坐标分别在-b→+b 和-c→+c.之间的几率. 解: (1)因粒子在整个空间出现的几率必定是一,所以归一化条件是:
3-7 一原子的激发态发射波长为 600nm 的光谱线, 测得波长的精度为
解: 依
Et h
求Δt
ww
w.
∵ ∴
2 600 10 9 10 7 1.6 10 9 s t 8 2E 2 hc 4c 4 3.14 3 10 tE
2
m
理乘c
p
1 1 1 1 E 2 m0 2 c 4 Ek ( Ek 2m0 c 2 ) ( Ek m0 c 2 ) 2 m0 2 c 4 ( E E0 )( E E0 ) c c c c
(1)相对论下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ww
w.
c
(
(2)若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等于它的康顿波长
即:

2 0


dv N
y b
2
2



e
2
x 2a
dx e

z

a

N 2a e
a
d x 2b e
0
d y 2c e
b 0


x

(2) 为: N
2
粒 子 的
x 2a
N 2 4abc e 1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 E p c E0 )
pe h 4.85103 mec 2 mec mece pec
说明Ek很小

Eke
pe 1 2 me v 2 2me
Eo mo c po c
2
2
光子的动能即为总能量:

Eo po c 2me c 2me ce 2 2 4.110 pe Ee pe h 2me
(n 3,4,5,) (n 4,5,6,)
~ T (3P) T (nD) (n 3,4,5,)
~ T (3D) T (nF)
(n 4,5,6)
l 1
玻尔理论的局限性(困难):
Atomic Physics 原子物理学
第三章:量子力学导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波粒二象性及实验验证 不确定关系(测不准关系) 波函数及其物理意义 薛定谔方程 氢原子的量子力学处理
例4、一个光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一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皆为5.0埃,此光子的动量与电子的动量之比为——;光子 的动能与电子的动能之比为——。
解: o e 5.0埃
电子的动能:
p
h

po : pe 1 : 1
2 2 2
Ek E E0
2 2
pe c me c 4 me c 2
例5 从德布罗意波导出氢原子玻尔理论中角动量量子化条件。 解 两端固定的弦上引起波动,若其长度等于波长则可形成 稳定的驻波(a). 将弦逐渐弯曲成圆(半径为 r) 时,则弦上仍是一稳定的驻波 (b)、(c)
( a)
此时满足: 2π r
只要半径为 r 的周长等于波长的整 数倍是,都可以在弦上形成稳定的 驻波,即有:
•波具有空间扩展性,其特征量为波长和频率,也可精确测定。
2.光的波粒二象性
1672年,牛顿,光的微粒说 1678年,惠更斯,光的波动说 十九世纪初,在菲涅耳(A. J. Fresenel)、夫琅和费( J. Fraunhofer)和杨氏(T. Young)等人证实光的干涉、 衍射的实验之后,光的波动说才为人们普遍承认。 到了十九世纪末,麦克斯韦和赫兹肯定了光是电磁波,这 个时候,光的波动说似乎得到了决定性的胜利。
1961 年,人们第一次在实验室中实现了电子的双缝干涉实验, 实验原理类似光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1) 戴维孙 - 革末电子衍射实验(1927年)
U
K 电子束 M
电子枪
I
50
检测器 电子探测器
散 射 线
G
35 54 75
U /V
电子被镍晶体衍射实验
当散射角 50 时 电流与加速电压曲线
例 2、计算质量 m= 0.01kg ,速率 v=300m/s的子弹的德布 罗意 波波长 。 解:
h mv

6.6310 0.01300
34
2.211034 m
例 3、己知:质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 =1×10 -13 m, 求 ∶ (1)质子的速度 ; (2)应通过多大电压使质子加速到以上速度 ?
3. 德布罗意(波粒二象性)假设
1923 年,德布罗意把爱因斯坦的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观念推 广到所有的粒子,从而朝量子力学的建立迈开了革命性的一步。 法国物理学家 德布罗意(Louis Victor de Broglie 1892 – 1987 )
1924年在他的博士论文《关于量子理 论的研究》中提出把粒子性和波动 性统一起来。 为量子力学 的建立提供 了物理基础。
比如对于钠元素来说,它的四个线系分别是:
~ T (3S ) T (nP) 主线系: 从高P态向3S态跃迁产生;
~ T (3P) T (nS) 锐线系: 从高S态向3P态跃迁产生; (又称第二辅线系)
漫线系: 从高D态向3P态跃迁产生; (又称第一辅线系) 基线系: 从高F态向3D态跃迁产生。 (又称柏格曼系) 原子能级之间的跃迁选择规则:
因为Z*>1,所以n*<n。令n*=n-△ 实验表明,△与轨道形状 l 有关 那么能级可以表示为 n* :有效量子数
n* n l
Rhc (n l ) 2
En Enl
hcT
根据玻尔理论,原子内部两能级之间的跃迁产生该原子的谱线:
hv E Em En
(p c E E )
2 2
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实物粒子(电子)的波动性。 (d) 宏观物体的德布罗意波长小到实验难以测量的程度,
因此宏观物体仅表现出粒子性。
例1 在一束电子中,电子的动能为200eV,求此电子 的德布罗意波长 ?
1 2 v c , E m v 解 k 0 2
v
2 Ek m0
戴维孙-革末实验
检测器
电子束
54 eV 50
干涉相长条件

d sin n , n 1, 2,
h 1.67 Å 2me Ek
散射强度
d
Ni单晶
电子的物质波经各晶体 原子散射后发生衍射
d 2.15 Å
理论值
n 1 51
电子束在单晶晶体上反射的实验结果符合X射线衍射
(1)德布罗意波:
1924年德国青年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一切实物粒子(电 子,分子... )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一个质量为 m,并以一定速度 v 运动的实物粒子(其动量 为 mv) ,就有一定的波长λ和频率的波与之相对应,这种与 实物粒子相对应的波叫物质波(或德布罗意波),这些量之间 的关系与光波相类似为:
d 2.15 1010 m
d sin 1.65 1010 m
U=54V,Ek=54eV
中的布拉格公式. 相邻晶面(布拉格面)电子束反射射线干涉加强条件:
. . . . . . . . d sin k . . . . . . . . . . . . . . . . k 1, 50
2
d sin 2
d
2d sin
2 2

2
cos

2
k
镍晶体晶格常数 理论计算:
里德伯给出的经验公式:
RhcZ *2 En n2
Rhc En *2 2 n n * Z
Rhc
Z R R R T 2 2 n 2 n n ( ) Z
2
Z* 是价电子感受到的原子实的有效电荷,对于氢原子Z*=1, 对于碱金属原子,由于原子实极化和轨道贯穿效应的存在, 使得Z*>1.
德 布 罗 意

1927年第五届索尔瓦会议参与者留影--一张聚集了地球上三分之一最智 慧大脑的照片:二十九人中有十七人先后获得诺贝尔奖!
3.1 波粒二象性及实验验证
1、经典物理中的波和粒子
•波和粒子是两种仅有的、又完全不同的能量传播方式。
•在经典物理中,无法同时用波和粒子这两个概念去描述 同一现象。 •粒子可视为质点,具有完全的定域性,其位臵、动量 可精确测定。
1905年,爱因斯坦,光量子 E h
p

h
( 1)
E, P v,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量子
E h
p

h
( 1)
光是粒子性和波动性的矛盾统一体。 在干涉、衍射、偏振这些现象上,光显示出波动性; 在涉及能量的问题中,例如黑体辐射、光电效应等问题中, 光又显示出粒子性。 (1)式是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数学表示式。 光的波粒二象性在1923 年的康普顿散射实验中直接得到 验证。将在第六章介绍这个实验。
1 1 Rhc ' 2 2 (n l ) (m l )
所以碱金属光谱的波数为

1 1 v R ' 2 2 (n l ) (m l )
T (n ) T (n )
* *
实验观察表明,碱金属元素的光谱主要分为四个线系 :
粒子性
E h
P
P h
波动性
h
h P

h mv
… … 著名的德布罗意关系式。 ——德布罗意波波长
(2)德布罗意波长的计算:
(a)若 v << c 则有

1 2

2
h m0 v
(b) 电子经加速电势差 U 加速后,其速度由下式决定:
eU mv0
v c 时
代入德布罗意公式得到电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为:
( b)
(c)
2π r n
n 1,2,3,4,
n=8
2π r n
n 1,2,3,4,
电子绕核运动其德布罗意波长为:
2r h n mv
2 π rmv nh
角动量量子化条件:
h L mvr n 2π
4.德布罗意假设的实验验证
1925~1927 年间,戴维孙((G.J.Davisson)和革末(L.H.Germer )做了电子在晶体中的衍射实验,实验结果有力的证明了电子的 波动性,并且证明了电子的德布罗意波的公式的正确( 1929 年,德
结束
第三章 量子力学导论
New
玻尔理论的困难,迫使新一代物理学家努力寻找更完整、 更准确、应用面更为广泛的原子理论。一门描述原子的崭新 理论——量子力学在1924-1928年诞生了! 本章将简要介绍:一些不同于经典物理的一些新思想、 新概念及简单应用。介绍只能“言犹未尽”。

物理学全明星梦之队--汇聚了物理学界智慧之脑的“明星照”
2 200 1.6 1019 1 6 -1 v m s 8 . 4 10 m s 9.11031
v c
h 6.63 1034 nm 31 6 m0 v 9.110 8.4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