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历届中考试题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39bcb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9.png)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风烟俱. 净(都)B.一百许. 里(许多)C.皆. 生寒树(都)D.窥谷忘反.(返回)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3.“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答案1.B.(许:约数,左右)2.D(春天,错。
应为秋天)3.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4.B(“缥碧”三个特点,错。
特点:清,急) 试题2: 《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专题13:与朱元思书(学生版)-十年(2013-2022)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文言文(全国通
![专题13:与朱元思书(学生版)-十年(2013-2022)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文言文(全国通](https://img.taocdn.com/s3/m/a6f1aaa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0.png)
专题13:与朱元思书一、(2020·山东济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与朱元思书吴均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从.流飘荡从:跟、随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许:许可C.互相轩.邈轩:往高处伸展D.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与.朱元思书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猛浪若.奔若.士必怒C.蝉则.千转不穷入则.无法家拂士D.鸢飞戾天者.宜多应者.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描绘了富春江的山水之美,第①段中“奇山异水”四字总括全文。
B.第②段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直接描写了江水的清澈。
C.本文写出了作者对美景的感受,意在劝友人放下争名夺利之心,忘情于天地大美。
D.本文以写景为主,兼有抒情,多用骈句,韵律和谐。
二、(2021·四川乐山·中考真题)【甲】与朱元思书(节选)吴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钴潭西小丘记柳宗元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潭。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①,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②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和朱元思书》20042012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题含答案解析
![《和朱元思书》20042012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4190b16529647d27285280.png)
《与朱元思书》2004-2011年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题简介:含2004~2011年中考真题二、2004湖北省潜江市仙桃市天门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2分)(吴均《与朱元思书》)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负势竞上()(2)好鸟相鸣()2.下列各句中的“者”与例句中“者”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A.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C.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始得西山宴游记》)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写出文中概括富春山全貌的句子并翻译。
(3分)句子:译文:4.文章理解。
(5分)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的情态。
在分写“异水”时,用“”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
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的特点。
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的思想。
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一句相照应。
参考答案:1.①凭依(或:凭借、依仗)②美丽(若答“友好”也可给分)(2分)2.A(2分)3.句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或: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3分)4.空一:从容出游,怡然自得(或:舒畅自如,游兴极浓等)空二:千丈见底空三:幽静(或:寂静、静等)空四:鄙弃名利(或:淡泊功名、淡泊人生等)空五:皆生寒树(5分)三、2006年潍坊市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题。
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汇编
![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64094211ed630b1c58eeb51a.png)
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汇编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A.风烟俱净(都)B.一百许里(许多)C.皆生寒树(都)D.窥谷忘反(返回)2.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是。
《三峡》中与之异曲同工的语句是,。
(4分)3.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和两方面进行了描绘。
(3分)4.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
(用课文原句填空)(2分)一.(11分)1.2分,B 28.4分,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意合即可)2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分(句子对,有错别字给1分)39.3分,天下独绝1分,山、水各1分4.2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二.(04潜江市、仙桃市、天门市、江汉石油)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2分)(吴均《与朱元思书》)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负势竞上()②好鸟相鸣()2.下列各句中的“者”与例句中“者”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_中考试题集锦(一)
![与朱元思书_中考试题集锦(一)](https://img.taocdn.com/s3/m/c0d3a6166bd97f192279e9ed.png)
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集锦(一)一.(04内江市)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A.风烟俱.净(都)B.一百许.里(许多)C.皆.生寒树(都)D.窥谷忘反.(返回)2.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峡》中与之异曲同工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3.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______________(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和两方面进行了描绘。
(3分)4.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课文原句填空)(2分)二.(04潜江市、仙桃市、天门市、江汉石油)文章略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负.势竞上()②好.鸟相鸣()2.下列各句中的“者”与例句中“者”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A.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C.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始得西山宴游记》)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写出文中概括富春山全貌的句子并翻译。
(3分)句子:翻译:4.文章理解。
(5分)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______的情态。
《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及答案语文试卷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及答案语文试卷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3d26f36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9.png)
《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及答案语文试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2004.内江市】(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A.风烟俱净(都)B.一百许里(许多)C.皆生寒树(都)D.窥谷忘反(返回)8.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是《三峡》中与之异曲同工的语句是,(4分)9.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和两方面进行了描绘(3分)10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用课文原句填空)(2分)答案:(一)11分7.B8.4分,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意合即可)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分(句子对,有错别字给1分)9.3分,天下独绝1分,山、水各1分10.2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二、【2004.青海省】(二)阅读文言文,按要求完成11—16题《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风烟俱净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窥谷忘反12.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天下独绝B.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猿则百叫无绝C.风烟俱净D.在昼犹昏皆生寒树有时见日13.文中写出的富春江的特点是、14.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15.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答案:11.净尽争着,竞争伸向更远的地方看,看到12.C13.清澈湍急1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15.寒远上寒山石经斜或寒蝉凄切16.D三、【2004.潜江市、仙桃市、天门市、江汉石油】(二)(12分)《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集锦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c068c924e2bd960590c6778b.png)
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B)。
A.窥谷忘反(通“返”) 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 D.从流飘荡(随着)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B)A.风烟俱净(都) B.一百许里(许多)C.皆生寒树(都) D.窥谷忘反(返回)3、选出加点词表示数量词“一百”的意思的一项是(A)A一百许里 B百千人大呼 C千百成峰 D赏赐百千强4.对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D)A.天山共色共色:同样的颜色。
B.水皆缥碧缥碧:青白色。
C.急湍甚箭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
D.皆生寒树寒树:寒冷中依然葱郁的树。
5.下列加点的词不能解释为“全”或“都”的一项是 ( D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C)A 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B.①猿则百叫无绝②月景尤为清绝C.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②皆在朝日始出D.①梅花为寒所勒②歌吹为风7、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B)。
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8.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C)A.自自富阳至桐庐 B.从从流飘荡自非亭午夜分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C.绝猿则百叫无绝 D.日有时见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日光下澈9、写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D.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0.下列各句中的“者”与例句中“者”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例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A.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C.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始得西山宴游记》)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专题16《与朱元思书》(真题专练)-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16《与朱元思书》(真题专练)-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344867e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d.png)
专题16:《与朱元思书》(解析版)真题专练【12023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真题】文言文段阅读【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
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
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④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有删改)【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
②泰、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
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④鸾:凤凰一类的鸟。
11. 下列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百叫无绝.沿溯阻绝.绝.处逢生绝.无仅有B. 久之.不散何陋之.有钟鼓乐之.荣幸之.至C. 千转不穷.欲穷.其林山穷.水尽穷.且益坚D. 不可悉.见悉.如外人悉.以咨之悉.听尊便1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
13. 用“/”给下列文字断句。
(画两处)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14.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请说说甲乙两段选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答案】11.D12.①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②这一天,天空晴朗,看四周没有丝毫云烟。
13.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
14. 两文都表达了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不同之处在于甲文还表达了作者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停息/断绝/尽、穷尽/绝对;B.不译,补足音节/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指窈窕淑女/到达;C.断/穷尽,走到……的尽头/尽头/贫穷;D.都译为:全、都;故选D。
《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集锦
![《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00486c3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2e.png)
《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集锦《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集锦(二)八.( 06百色市))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问题。
(13 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②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咼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 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 F 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 分)C . 2. 窥谷忘反(通返”) B . 在昼犹昏(夜晚)负势竞上(向上)从流飘荡(随着)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
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2分)答: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2 分)答:4.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分)答:八.1. B 2 .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使人如同身临其境4?①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②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5.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的感慨。
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1?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
3 .加深感受, 九.(06玉林市、防城港市)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集答案跟紧
![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集答案跟紧](https://img.taocdn.com/s3/m/fc554864763231126fdb1102.png)
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集锦一.(04内江市)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A.风烟俱净(都)B.一百许里(许多)C.皆生寒树(都)D.窥谷忘反(返回)2.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是。
《三峡》中与之异曲同工的语句是,。
(4分)3.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和两方面进行了描绘。
(3分)4.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
(用课文原句填空)(2分)一.(11分)1.2分,B 28.4分,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意合即可)2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分(句子对,有错别字给1分)39.3分,天下独绝1分,山、水各1分4.2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二.(04潜江市、仙桃市、天门市、江汉石油)文章略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负势竞上()②好鸟相鸣()2.下列各句中的“者”与例句中“者”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A.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C.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始得西山宴游记》)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写出文中概括富春山全貌的句子并翻译。
(3分)句子:翻译:4.文章理解。
(5分)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的情态。
与朱元思书中考题
![与朱元思书中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c87759c30c22590102029d7d.png)
10.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深层意思的理解。写一则200字左右的笔记。
七、与朱元思书
翻译下列句子。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译: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
3、负势竟上,互相轩邈。译:
4、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译:
3.写出文中概括富春山全貌的句子并翻译。
句子:
翻译:
4.文章理解。
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的情态。在分写“异水”时,用“”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的特点。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一句相照应
六、答案: 5.①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②至③平息④凭依
6.①像鸢飞到天上的人(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②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7.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更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008福州市答案:14.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急高险(峻;峭;陡) (每空1分,共5分。最后两空中“山”的特点若答“多”者也可得分)
15.热爱(赞美)大自然美好景色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
四、答案:21.B22.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3.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24.①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②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25.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与朱元思书历届中考试题含答案(供参考)
![与朱元思书历届中考试题含答案(供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6d1d358f0722192e4536f6b6.png)
中考题《与朱元思书》专练班别姓名成绩(满分79)三、2007广州市花都区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9-10题。
(共23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9、选出加点词表示数量词“一百”的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一百许里 B百千人大呼 C千百成峰 D赏赐百千强10、翻译与理解。
(6分)(1)用现代汉语翻译“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分)(2)简单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写法。
(3分)1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7分)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明月别枝惊鹊:②路转溪头忽见:(2)词中上、下片分别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请联系上、下片内容作分析。
(5分)四、(09浙江台州)(二)(11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与朱元思书》历届中考试题
![《与朱元思书》历届中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7465cd3b4daa58da1114a64.png)
中考题《与朱元思书》专练一、(2006百色课改)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21—25题。
(13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窥谷忘反.(通“返”) 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 D.从.流飘荡(随着)2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
哪些句子说富春江的山“奇”?哪些讲水“异”?(2分)2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24.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分)答案:21.B 22.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3.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24.①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②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25.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
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二、(2006潍坊)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题。
(12分)(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与朱元思书_中考试题集锦
![与朱元思书_中考试题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48b4911dcc7931b765ce15dc.png)
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集锦一.(04内江市)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A.风烟俱净(都)B.一百许里(许多)C.皆生寒树(都)D.窥谷忘反(返回)2.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是。
《三峡》中与之异曲同工的语句是,。
(4分)3.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和两方面进行了描绘。
(3分)4.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
(用课文原句填空)(2分)二.(04潜江市、仙桃市、天门市、江汉石油)文章略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负势竞上()②好鸟相鸣()2.下列各句中的“者”与例句中“者”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A.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C.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始得西山宴游记》)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写出文中概括富春山全貌的句子并翻译。
(3分)句子:翻译:4.文章理解。
(5分)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的情态。
在分写“异水”时,用“ ”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
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的特点。
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的思想。
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 ”一句相照应。
三.(04青海)略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风烟俱净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窥谷忘反2.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天下独绝. B.一百.许里C.风烟俱.净D.在昼.犹昏猿则百叫无绝.猿则百.叫无绝皆.生寒树有时见日.3.文中写出的富春江的特点是、。
4.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
与朱元思书中考真题
![与朱元思书中考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a04ae00931b765ce050814ce.png)
(一)文言文阅读(12分)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天下独绝群响毕绝 B.蝉则千转不穷转视积薪后C.好鸟相鸣好为《梁父吟》 D.横柯上蔽重岩叠嶂,隐天蔽日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猿则百叫无绝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B.从流飘荡求而从者C.鸢飞戾天者念无与为乐者 D.与朱元思书借旁近与之1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生动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爱慕美好自然和避世退隐的情怀。
B.第①段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既是作者在富春江上所见所感的概括,也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总体特点。
C.第②段主要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富春江清澈、湍急的特点。
D.第③段先描写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动,显示山中热闹的景象。
13.把第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山峦)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2分)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分)14.简要概括下列文段的主要内容。
(2分)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人也,家世寒贱,均好学有俊才。
沈约①尝见均文,颇为称赏。
天监初,柳恽②为吴兴太守,召朴主簿,日引③与赋诗。
(节选《梁书》,卷四十九)注:①沈约:南朝史学家、文学家。
②柳恽:南朝齐时诗人。
③引:召引,这里可理解为“请”。
【答案】10.D(D项均为“遮蔽”;A项:前面者“少有的,独一无二的”,后者为“消失,停止”;B项:前者通“啭”,鸟叫声,后者为“转身”;C项:前者为“美丽的”,后者为“喜欢”)11.A(A项:前者为连词,可译为“就”“便”,也可不译,后者为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却”;B项:均为动词“跟随”;C项:均为“……的人”;D 项:均为动词“给”)12.D(“以静写动,显示山中热闹的景象”有误,应为“以动写静,反衬出山林之寂静”)13.⑴(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题《与朱元思书》专练一、(2006百色课改)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21—25题。
(13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窥谷忘反.(通“返”) 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 D.从.流飘荡(随着)[来源:21世纪教育网]2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
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2分)2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24.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分)答案:21.B 22.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3.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24.①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②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25.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
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二、(2006潍坊)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题。
(12分)(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
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
③夕舂:夕阳。
2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作:③梅花为寒所勒.勒:④山岚设.色之妙设:2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A.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①猿则百叫无绝.B.②月景尤为清绝.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C.②皆.在朝日始出①梅花为.寒所勒D. ②歌吹为.风2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译文:23、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
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分)答案 ;20、①奔:飞奔的马。
②作:发出。
③勒:约束,阻止。
④设:着,涂。
21、C22、①(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②这种快乐(只能)留下来给山中的僧人和游览的客人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庸俗的人说呢?23、寄情山水、热爱山水,欣赏大自然之美,洗掉内心的尘垢,保持一份内心的清净和独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种避世、避俗的心态。
三、2007广州市花都区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9-10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9、选出加点词表示数量词“一百”的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一百许里B百千人大呼C千百成峰D赏赐百千强10、翻译与理解。
(6分)(1)用现代汉语翻译“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分)(2)简单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写法。
(3分)1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7分)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明月别枝惊鹊:②路转溪头忽见:(2)词中上、下片分别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请联系上、下片内容作分析。
(5分)参考答案 9、A(3分)(A的“百”是实指,指数目一百,B、C、D项的“百”是虚指,表“很多”之意)10、(1)急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像奔马。
(3分,急湍1分,甚1分,奔1分)(2)该句用了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2分),突出了水的清澈透明(1分)。
11、(7分)(1)①另一个树枝,②出现(2分,每句1分);(2)上片写诗人在夏夜看到明月高照,山林明亮,听到鹊声、蝉声、蛙声,闻到稻花芳香,景色清新,在这个时候还听到出来纳凉的人谈论着今年的丰收,身处其中,作者感到闲适、快乐。
下片写作者夜行遇雨,要找地方避雨,忽然见到了曾经见过的茅店还在老地方,流露了作者的惊喜之情。
(上下句内容的转述各1分,上片转述扣住清新,下片转述突出“忽见”;上、下片表达的心情各1分;叙述有条理1分)四、(09浙江台州)(二)(11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4分)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1.【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
(2分)2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答案:(二)(11分)19.B评分标准:3分。
20.⑴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⑵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评分标准:4分。
每小题2分。
整句意思正确,语言通顺即可。
2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评分标准:2分。
只要答对其中两处,即可得满分。
若多答“千百成峰”,不扣分;多答其他短语,扣分。
22. 答案要点: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
评分标准:2。
每点1分。
意对即可。
五、(2009河北)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题。
(14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也作“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3分)(1)出淤泥而.不染而:(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蔽: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文:(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3.《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答:4.阅读《与朱元思书》第二段,概括富春江水的两个特点。
(2分)答:5.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
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
(2分)答:1(1)却(可是,但是)(2)通(同)“返”,返回(3)遮蔽(遮住,遮掩)8、(1)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2)蝉接连不断(不停)地呜叫(叫着、长鸣),猿(猿猴)不停(长久)地啼着(鸣叫)。
3、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陷居避世;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
4、清澈(水清,清);湍急(流急、急)。
5、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六、(2009福建泉州)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完成5—8题。
(15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自.自.富阳至桐庐 B.从从.流飘荡自.非亭午夜分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C.绝猿则百叫无绝. D.日有时见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日.光下澈6.解释下列加点词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