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笔记全
学霸笔记:《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全都在这里了

学霸笔记:《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全都在这里了1:总论2:资产类: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3:收入负债类:收入、负债及借款费用;4:特殊业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或有事项、股份支付、政府补助、外币折算;5:事业单位会计、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6:最重要税务类:所得税;7:会计估计变更-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8:财务报告;小编节选部分内容,全部内容同学们点阅读原文下载!Y1第一章《总论》1.财务报告目标:★财务报告目标: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财务报告目标不再是满足国际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主体(空间范围,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但是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只要是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都可以成为会计主体,比如一个经济上独立核算的车间、企业、企业集团、事业单位等)、持续经营(时间范围)、会计分期(时间范围)、货币计量(计量手段);★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为了弥补权责发生制的局限性,我们现代会计编制了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就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会计报表,弥补了权责发生制的局限性);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实际发生)、相关性(经济决策相关)、可理解性、可比性(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实质重于形式(经济实质>法律形式)、重要性(金额、性质)、谨慎性(不得高估资产和收益,不得低估费用和负债)、及时性等;3.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及计量原则:★资产:(特征)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确认条件)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计量;★负债:(特征)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确认条件)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流出企业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所有者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溢价)、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损失(其他综合收益)、留存收益等(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收入:(特征)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确认条件)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该很可能流入企业、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的计量;★费用:(特征)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确认条件)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的计量;★利润......2第二章《存货》1.存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存货:(特征)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者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确认条件)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存货的成本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注意: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而储备的各种材料,虽然同属于材料但是由于是用于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不符合存货的定义,因此不能作为企业的存货进行核算;★注意:下列属于企业存货的:企业接受外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视同企业的产成品(即企业为加工和修理产品发生的材料人工费等作为企业存货核算);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销售的或为销售正在开发的商品房和土地;已经取得商品所有权但是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已经发货但是存货的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给购买方的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等;★注意: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的处理:通常情况下按照取得时所支付的价款及相关税费确认为无形资产;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应当按照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处理;房地产开发企业用于在建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权应当作为企业的存货核算;★存货成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其他成本★采购成本:企业存货从采购到入库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进口关税、消费税、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加工成本:企业委托加工应税消耗品,委托方将收回的应税消耗品,以不高于受托方的计税价格出售的,为直接出售不再缴纳消费税;委托方以高于受托方的计税价格出售的,不属于直接出售,需要按照规定申报缴纳消费税,在计税时准予扣除受托方已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委托加工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按照规定准予扣除的,计入“应交消费税“借方;★其他成本:自行生产的存货的初始成本包括投入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直接人工和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投资者投入的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是合同或者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的存货应当将所发生的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于该存货的间接费用等;★不应当计入存货成本的相关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仓储费用(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企业采购用于广告营销活动的特定商品(计入销售费用);★生产领用的包装物应当将其成本计入制造费用,随同商品出售但是不单独计价以及出借的包装物,应当将其成本计入销售费用,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以及出租的包装物,应当将其成本计入其他业务成本中;2.存货的期末计量:★期末计量的原则: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的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成本即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可变现净值即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期末计量的方法:计算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时,注意持有存货的目的是为了出售还是为了生产产品,以及是否有合同,合同内的按照合同价格,超过合同的按照市场价格计算;3.存货跌价准备:企业应当区分有合同约定价格的和没有合同约定价格的存货,分别确定其期末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分别确定是否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的,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已经销售的,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当同时结转对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借:主营业务成本存货跌价准备贷:库存商品);★存货盘亏或者毁损的处理:存货发生盘亏或者毁损,应当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按照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根据造成存货盘亏或者毁损的原因分别进行会计处理:属于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应当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后,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毁损,应当先扣除处置收入、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后,将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因管理不善、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等属于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盘亏等进项税不允许抵扣应当转出;自然灾害损失其进项税允许抵扣不用做转出处理;。
2024中级会计师考试中级会计实务个人学习笔记

2024中级会计师考试中级会计实务个人学习笔记中级会计师考试是会计领域的一门重要考试,其中中级会计实务是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备考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个人学习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中级会计实务的知识点。
一、考试大纲在备考过程中,首先要了解考试大纲,明确考试范围和知识点。
中级会计实务的考试大纲包括十章内容,涉及会计基础、会计报表、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领域。
其中,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是重点,需要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的编制方法和技巧。
二、知识点梳理中级会计实务的知识点繁多,需要我们进行梳理和归纳。
我认为,知识点可以分为三类:概念性的知识点、计算性的知识点和实际操作性的知识点。
对于概念性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其含义和特点,例如权益、负债、资产等;对于计算性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计算方法和公式,例如现金折扣、坏账准备等;对于实际操作性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实际操作的步骤和方法,例如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等。
三、复习方法中级会计实务的复习方法也需要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区分。
对于概念性的知识点,可以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将相似或相反的概念进行对比和区分;对于计算性的知识点,可以采用题海战术,多做练习题,掌握计算方法和技巧;对于实际操作性的知识点,可以采用模拟操作的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四、考试技巧在考试中,掌握一些技巧可以让我们更加顺利地通过考试。
首先,要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和考察的知识点;其次,要注意选项陷阱,仔细分析每个选项的正确或错误之处;最后,要掌握一些应试技巧,例如排除法、逆推法等。
总之,中级会计实务是中级会计师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我们认真备考和掌握。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需要梳理知识点,掌握复习方法和考试技巧,不断进行模拟练习和实践操作,从而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和水平。
中级会计实务章节笔记

中级会计实务章节笔记一、第一章:总论1. 会计的定义和职能会计呢,就像是企业的大管家,管着钱啊、物啊、账啊这些东西。
它有两个基本职能,一个是核算,就是把企业发生的那些事儿都记下来,像今天卖了多少货,花了多少钱这些。
另一个是监督,就好比是一个监督者,看看前面记的那些账有没有问题,有没有人乱花钱之类的。
2. 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会计对象就是会计要管的那些东西,其实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啦。
会计要素就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资产就是企业拥有的那些能赚钱或者有用的东西,像厂房、机器设备之类的。
负债呢,就是企业欠别人的钱,比如说欠银行的贷款。
所有者权益就是企业的老板们对企业资产享有的权益,简单说就是资产减去负债剩下的那部分。
收入就是企业卖东西或者提供服务赚的钱,费用就是为了赚钱花出去的钱,利润就是收入减去费用后的结果。
二、第二章:存货1. 存货的定义和范围存货就是企业为了卖或者生产产品而持有的东西。
像超市里那些准备卖给顾客的商品就是存货,还有工厂里的原材料,用来生产产品的,也是存货。
但是要注意哦,那些为了建造固定资产而购买的材料就不是存货啦,因为它们是用来盖房子或者造机器的,不是用来卖的。
2. 存货的初始计量存货的初始计量就是刚买回来或者生产出来的时候怎么算它的值。
如果是外购的存货,成本包括买价、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等。
要是自己生产的存货呢,成本就包括原材料、人工还有制造费用这些。
比如说一个工厂生产一个杯子,买原材料花了1元,工人加工的工资是0.5元,制造费用平摊下来是0.3元,那这个杯子的初始成本就是1 + 0.5+0.3 = 1.8元啦。
三、第三章:固定资产1. 固定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固定资产是企业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比如说企业的厂房、机器设备这些。
确认条件有两个,一个是和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另一个是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024年中级会计《会计实务》知识点笔记

一、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分析1、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要素2、会计核算方法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应用3、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和调整计入方法4、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和使用5、企业资产负债表净值的计算和分析二、利润表的编制和分析1、利润表的结构和要素2、业务活动对利润表的影响3、利润表的调整和调整计入方法4、利润表的分析和使用5、企业利润表的盈余分配和分配政策三、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1、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要素2、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调整原则3、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和使用4、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5、现金流量表的补充披露和解释四、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定和实施1、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和要求2、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和途径3、财务报表的公告和披露原则4、财务报表的审计和审计报告5、财务报表分析和报告编制的基本方法五、资本保值和资本补偿1、资本保值和资本调整的概念和方法2、资本保值和资本调整的基本指标和准则3、资本保值和资本调整对会计核算的影响4、资本补偿的形式和方式5、资本补偿的过程和原则六、成本与费用的核算1、成本与费用的概念和分类2、成本与费用的差异核算和控制措施3、成本与费用的计算和计提方法4、成本与费用的分摊和分配原则5、成本与费用的管理和决策分析七、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1、固定资产的分类和计量方法2、固定资产的评估和审计工作3、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控制4、固定资产的折旧核算方法和政策5、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和决策分析八、存货的管理与核算1、存货的种类和管理原则2、存货的计量和估价方法3、存货的采购和销售的核算方法4、存货的库存管理和成本核算5、存货的盘点和损耗原因分析九、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核算1、应收账款的分类和核算记录2、应收账款的确认和计量方法3、应收账款的清理和坏账的处理4、应收账款的预测和风险控制5、应收账款的监督和追偿措施十、预付款项和其他应付款项的管理与核算1、预付款项和其他应付款项的分类和核算方法2、预付款项和其他应付款项的风险控制措施3、预付款项和其他应付款项的计提和决策分析4、预付款项和其他应付款项的调整和调整计入方法5、预付款项和其他应付款项的清理和清算处理以上是2024年中级会计《会计实务》的知识点笔记,涵盖了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分析、利润表的编制和分析、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定和实施、资本保值和资本补偿、成本与费用的核算、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存货的管理与核算、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核算、预付款项和其他应付款项的管理与核算等方面的内容。
中级会计重点笔记

中级会计重点笔记一、中级会计实务1. 存货的初始计量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其中,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2.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3.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成本,按照开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等直接支出确定。
二、中级财务管理1. 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合理经营财务活动,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
2. 财务分析的方法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等。
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各种财务比率指标来确定财务活动变动程度的方法;比较分析法是通过比较不同数据之间的差异来揭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趋势;趋势分析法则是通过连续若干期财务报表的数据比较,分析各项目的变化情况。
3. 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是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石,其主要思想是投资者在选择投资组合时应该考虑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平衡关系,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
投资组合理论认为,在相同风险水平下,投资者应该选择收益率最高的投资组合;在相同收益率水平下,投资者应该选择风险最低的投资组合。
三、中级经济法1. 公司法基础知识公司法是规定公司法律地位、调整公司组织关系、规范公司在设立、变更与终止过程中的组织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023年中级会计实务四色笔记

2023年中级会计实务四色笔记一、会计概述(蓝色)1. 会计职能与目标。
- 基本职能:核算(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与监督(合法性、合理性)- 会计目标: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2. 会计基本假设。
- 会计主体:明确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与法律主体的区别(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假定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持续经营下去,是会计分期和采用历史成本计价等的基础。
- 会计分期: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 货币计量: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3. 会计基础。
- 权责发生制: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反之亦然。
- 收付实现制:以实际收到或支付款项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一般用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
二、存货(绿色)1. 存货的确认。
- 定义: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 确认条件: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 存货的初始计量。
- 外购存货:采购成本 = 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如合理损耗等)- 加工取得的存货:成本 =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 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如投资者投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按照相关准则确定成本。
3. 存货的期末计量。
- 原则: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 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可变现净值 = 估计售价 - 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可变现净值=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 - 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2023中级会计实务详细笔记整理

2023中级会计实务详细笔记整理2023中级会计实务详细笔记整理一、会计基础知识•会计的定义•会计的目标和职能•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原则•会计科目及其分类•会计凭证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二、会计核算1. 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记账•凭证•分类账•总分类账•试算平衡•调整2. 会计科目的核算处理•基本核算方法•固定资产核算•存货核算•收入与费用核算三、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1.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的定义和内容•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方法2.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的定义和内容•利润表编制方法•利润表的分析方法•现金流量表的定义和内容•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方法3. 财务分析与评价•财务比率分析•资本稳定性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经营能力分析四、企业会计制度与会计信息系统•企业会计制度的基本要求•会计核算与管理会计的关系•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与功能•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五、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准则•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会计师事务所的职责和义务以上是2023中级会计实务的详细笔记整理,希望对学习会计的同学有所帮助。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你将会对会计基础知识和核算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编制和分析财务报表,掌握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能了解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准则的重要性。
祝你在会计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六、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1. 税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核算方法•税务会计的定义和作用•税务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税务会计的记录和报告要求2. 税务筹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税务筹划的定义和目标•税务筹划的基本原则•税务筹划的方法和途径3. 税务报表的编制和申报•税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要求•税务申报的程序和注意事项•税务稽查和税务审计的要点七、内部控制与审计1. 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目标•内部控制的定义和作用•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和要素•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2. 内部审计的基本概念和程序•内部审计的定义和职责•内部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内部审计的报告和建议3. 外部审计与合规审计•外部审计的定义和目标•外部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合规审计的定义和要求•合规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八、法律与法规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会计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会计法律法规的分类和要点•法律法规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案例以上是2023中级会计实务的详细笔记整理的续篇。
中级会计实务笔记全

中级会计实务讲义 第一章 总 论一、会计管理会计(将来时)企业会计 → 权责发生制财务会计(过去时) 行政单位:收付实现制预算会计 → 事业单位:事业活动(收付实现制) 经营活动(权责发生制) 非营利组织:权责发生制二、财务目标1、目标: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帮助。
2、两种观点:⑴ 受托责任观:更多强调可靠性,按照历史成本计价,站在经营者角度。
⑵ 决策有用观:更多强调相关性(有用),采用其她的计量方法,站在投资者角度。
3、使用人:⑴ 投资者 ⑵ 债权人 ⑶ 政府(工商、税务、银行、财政、证监会、保监会) ⑷ 社会公众三、会议基本假设(4个):就是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 确认 → 确定认可,就是不就是收入 计量 → 计算、量化、就是多少报告 → 反映 主营业务收→营业收入收付实现制 1、会计确认基础: 权责发生制 历史成本计价 重置成本 2、会计计量基础: 可变现净值 现值 公允价值例:下列项目中,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有( B D )A、商誉B、交易性金融资产C、无形资产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个,无权责发生制)1、可靠性:真实、受托责任目标、就是会计的灵魂2、相关性:有用性、决策有用目标,相关性以可靠性为基础3、可理解性:4、可比性:横向可比→同一时期,不同企业(可比性)纵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一贯性)5、实质重于形式:经济实质、法律形式⑴融资租入固定资产⑵售后回购不确认收入⑶售后租回不确认收入⑷分期付款购买商品⑸长期股权投资中,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判断标准6、重要性:通过性质、金额大小来判断7、谨慎性:不高估资产、收入与利润,不低估负债、费用与亏损或有资产:基本确定或有负债:很可能⑴减值准备的计提⑵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加速折旧摊销⑶预计负债的确认基本确定:95%<X<100% 可能: 5%<X≤50%很可能: 50%<X≤95% 极小可能:0<X≤5%⑷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⑸无法估计销售退回可能性8、及时性:收集、处理、报告及时例:下列属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有( A C )A、商品销售后以固定的价格回购,不确认收入B、单位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合并进行减值测试(重要性)C、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企业的资产入账D、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在所有上市公司执行(可比性)六、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与利润七、利得与损失利得记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记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她资本公积(贷方) 非日常活动/偶然活动记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损失记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她资本公积(借方)收入日常活动费用例:下列关于会计要素表述中正确的就是( B )A、负债的特征这一就是企业承担的潜在义务B、资产的特征之一就是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C、利润就是企业一定期内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D、收入就是所有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例:企业发生的各项利得或损失均应记入当期损益( ×)第二章 存 货一、存货的概念1、定义:存放在企业货物2、特征:⑴ 持有目的:生产领用、出售、出租、管理耗用 ⑵ 持有时间:≤1年⑶ 在生产耗用中可能改变实物形态3、确认条件:⑴ 很可能流入企业⑵ 价值可靠计量 4、内容:购进:材料采购、在途物资、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周转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 加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委托加工物资销售: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存货跌价准备 不包括:⑴ 工程物资:房屋、建筑物(含税) 生产线、生产用机器(不含税)⑵ 代其她企业保管的存货二、存货的增加业务1、外购原材料、周转材料商品流通企业进货费用:⑴记入存货的采购成本已售:转入主营业务成本⑵先归集→期末未售:转入存货的成本⑶金额小→记入当期损益的销售费用例:一般纳税人购原材料200公斤,货款6000元,增值税1020元,保险费350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130元,入库时短缺10%属合理损耗,问入库的单位成本就是( D )A、32、4B、33、33C、35、28D、362、委托加工物资取得存货材料的成本+加工费+运输费+税费⑴发出材料借:委托加工物资贷:原材料⑵支付往返的运输费借:委托加工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⑶支付加工费借:委托加工物资贷:银行存款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消费税=(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⑸加工收回借:原材料库存商品贷:委托加工物资3、自制:材料成本+加工费用+其她成本4、接受投资(协议价,不公允的按公允价)借:原材料库存商品贷:股本资本公积—股本溢价5、接受捐赠借: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营业外收入6、提供劳务取得按照劳务的直接成本+其她直接费用+该存货的间接费用7、非货币资产交换(以物换物)8、债务重组9、企业合并取得三、存货的期末计价1、计量原则: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2、相关概念成本: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账面余额)可变现净值=市场价(合同价)—至完工时发生的成本—预计的销售费用—预计的税金3、确认可变现净值时考虑的因素:⑴售价要有确凿的证据⑵原材料直接出售原材料(加工)→库存商品→出售⑶日后事项4、可变现净值确定库存商品:合同部分:合同价(合同单价×合同数量)—销售费用—相关税金无合同部分:市场价(市场单价×数量)—销售费用—相关税金部分合同、部分无合同:分别按有合同、无合同进行处理原材料:直接出售:同库存商品,合同价/市场价—销售费用—相关税金生产成库存商品后出售:库存商品成本=原材料实际成本+进一步加工费用库存商品可变现净值=合同价/市场价—销售费用—相关税金只有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时,才考虑材料就是否减值材料实际成本:历史成本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库存商品的合同价/市场价—进一步加工成本—销售费用—相关税金总结:①库存商品成本>可变现净值材料成本>可变现净值计提减值②库存商品成本>可变现净值材料成本<可变现净值不计提减值③库存商品成本<可变现净值材料成本>可变现净值不计提减值④库存商品成本<可变现净值材料成本<可变现净值不计提减值5、计提存货的减值方法⑴按单项存货计提:最精确,最复杂⑵对数量多、单价低、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相同,具有同等的风险与报酬,可以合并按类别计提单项计提减值≥按类别计提的减值6、减值迹象的判断部分的减值:①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②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③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④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⑤其她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中级会计师考试-中级会计实务-个人学习笔记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财务报告目标一、财务报告的目标: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1、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2、有助于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二、会计基本假设:1、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3、会计分期;4、货币计量会计主体: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立场和空间范围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持续经营:持续经营界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会计分期:界定了会计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时间范围。
注意两个时间范围的区分货币计量:货币计量应以币值稳定为假设三、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即应依据权责关系,而不是现金的收付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归属的期间。
注意:预算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记账基础仍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如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第二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具体要求:1.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2.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平衡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3.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
二、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模糊不清、不能晦涩难懂,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核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具体要求:1.纵向比较: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要具有可比性。
2.横向比较: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要具有可比性。
(会计政策)五、实质重于形式(售后回租、融资租赁、企业集团)●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
●大多数的业务交易,其法律形式反映了经济实质;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法律形式没有反映经济实质,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作出职业判断,按照业务的经济实质进行账务处理。
中级会计师考试中级会计实务个人学习笔记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财务报告目标一、财务报告的目标: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1、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2、有助于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二、会计基本假设:1、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3、会计分期;4、货币计量会计主体: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立场和空间范围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持续经营:持续经营界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会计分期:界定了会计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时间范围。
注意两个时间范围的区分货币计量:货币计量应以币值稳定为假设三、会计基础企业会计的记账基础为权责发生制,即应依据权责关系,而不是现金的收付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归属的期间。
注意:预算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记账基础仍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如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第二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具体要求:1.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2.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平衡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3.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
二、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模糊不清、不能晦涩难懂,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核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具体要求:1.纵向比较: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要具有可比性。
2.横向比较: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要具有可比性。
(会计政策)五、实质重于形式(售后回租、融资租赁、企业集团)●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
2024年中级实务三色笔记

2024年中级实务三色笔记一、教材知识点梳理。
1. 第一章:总论。
- 中级实务的基本概念,例如会计的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可以用表格对比记忆各质量要求的含义和体现。
-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 资产:定义、确认条件(很可能带来经济利益流入、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分类(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 负债:类似地,定义、确认条件、分类。
-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内容,理解其来源和相互关系。
- 收入:定义的新变化(按照新准则),确认和计量五步法(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识别合同中的单项履约义务、确定交易价格、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履行各单项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
- 费用:定义、分类(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等)。
- 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的计算。
2. 第二章:存货。
- 存货的初始计量。
- 外购存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注意特殊情况,如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计入存货成本,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可以抵扣则不计入。
- 自制存货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 存货的后续计量。
-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如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包括移动加权平均法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
可以通过具体的例题来理解不同方法下存货成本的计算和对利润的影响。
- 存货的期末计量,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可变现净值的确定要考虑存货的持有目的(直接用于出售还是需要进一步加工)。
3. 第三章:固定资产。
-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 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中级会计实务笔记全

中级会计实务讲义 第一章总论一、会计管理会计(将来时)企业会计→权责发生制财务会计(过去时)行政单位:收付实现制 预算会计→事业单位:事业活动(收付实现制) 经营活动(权责发生制) 非营利组织:权责发生制 123收付实现制1、会计确认基础:权责发生制 2A12345⑸长期股权投资中,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判断标准6、重要性:通过性质、金额大小来判断7、谨慎性:不高估资产、收入和利润,不低估负债、费用和亏损或有资产:基本确定或有负债:很可能⑴减值准备的计提⑵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加速折旧摊销⑶预计负债的确认基本确定:95%<X<100%可能:5%<X≤50%很可能:50%<X≤95%极小可能:0<X≤5%⑷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⑸无法估计销售退回可能性8、及时性:收集、处理、报告及时例:下列属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有(AC)A、商品销售后以固定的价格回购,不确认收入B、单位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合并进行减值测试(重要性)C、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企业的资产入账D、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在所有上市公司执行(可比性)六、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七、利得和损失第二章存货一、存货的概念1、定义:存放在企业货物2、特征:⑴持有目的:生产领用、出售、出租、管理耗用⑴记入存货的采购成本已售:转入主营业务成本⑵先归集→期末未售:转入存货的成本⑶金额小→记入当期损益的销售费用例:一般纳税人购原材料200公斤,货款6000元,增值税1020元,保险费350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130元,入库时短缺10%属合理损耗,问入库的单位成本是(D)A、32.4B、33.33C、35.28D、362、委托加工物资取得存货材料的成本+加工费+运输费+税费⑴发出材料借:委托加工物资贷:原材料⑵支付往返的运输费借:委托加工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⑶支付加工费借:委托加工物资贷:银行存款8、债务重组9、企业合并取得三、存货的期末计价1、计量原则: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2、相关概念成本: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账面余额)可变现净值=市场价(合同价)—至完工时发生的成本—预计的销售费用—预计的税金3、确认可变现净值时考虑的因素:⑴售价要有确凿的证据⑵原材料直接出售原材料(加工)→库存商品→出售⑶日后事项4、可变现净值确定库存商品:合同部分:合同价(合同单价×合同数量)—销售费用—相关税金无合同部分:市场价(市场单价×数量)—销售费用—相关税金部分合同、部分无合同:分别按有合同、无合同进行处理原材料:直接出售:同库存商品,合同价/市场价—销售费用—相关税金生产成库存商品后出售:库存商品成本=原材料实际成本+进一步加工费用库存商品可变现净值=合同价/市场价—销售费用—相关税金只有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时,才考虑材料是否减值材料实际成本:历史成本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库存商品的合同价/市场价—进一步加工成本—销售费用—相关税金56②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③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④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2024年会计中级三色笔记

2024年会计中级三色笔记一、中级会计实务。
1. 重点知识点整理。
- 长期股权投资。
- 初始计量:- 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以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支付的对价与初始投资成本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以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 非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加上直接相关费用等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 后续计量:- 成本法:适用于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确认投资收益。
- 权益法:适用于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投资。
要根据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其他综合收益变动、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等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 金融资产。
- 分类:-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如债权投资,主要核算企业持有的债券等债权类资产,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收入。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包括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处置时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投资收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处置时其他综合收益转入留存收益。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 典型例题。
- 【例题1 -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 甲公司2023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3000万元购入乙公司80%的股权,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
乙公司2023年实现净利润500万元,宣告分派现金股利200万元。
要求:编制甲公司相关的会计分录。
- 解析:- 购入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 乙公司3000。
贷:银行存款3000。
2023中级实务 三色笔记

2023中级会计实务三色笔记第一章存货考点:存货的初始计量考点:存货期末计量方法1.原则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提示:成本——实际成本(账面余额),不是计划成本和账面价值。
2.可变现净值的确定考虑因素: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直接出售=(自身)估计售价-(自身)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加工后出售=(产成品)估计售价-进一步加工成本-(产成品)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3.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与转回、结转(1)计提方法:存货通常应当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也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转回原则: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而不是在当期造成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其他影响因素,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3)结转: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已经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第二章固定资产考点:固定资产初始计量1.外购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入账成本=买价+装卸费+运输费+安装费+相关税费+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1)专业人员培训费计入当期损益。
(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固定资产支付的增值税,可以作为进项税额予以抵扣,上述相关税费是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必要支出,例如,契税、车辆购置税等。
2.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企业通过自营方式建造的固定资产,其入账价值应当按照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确定,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机械施工费等。
3.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企业以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其成本由建造该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中级会计实务笔记全

中级会计实务讲义第一章总论一、会计管理会计(将来时)企业会计→权责发生制财务会计(过去时)行政单位:收付实现制预算会计→事业单位:事业活动(收付实现制)经营活动(权责发生制)非营利组织:权责发生制二、财务目标1、目标: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帮助。
2、两种观点:⑴受托责任观:更多强调可靠性,按照历史成本计价,站在经营者角度。
⑵决策有用观:更多强调相关性(有用),采用其他的计量方法,站在投资者角度。
3、使用人:⑴投资者⑵债权人⑶政府(工商、税务、银行、财政、证监会、保监会)⑷社会公众三、会议基本假设(4个):是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确认→确定认可,是不是收入计量→计算、量化、是多少报告→反映主营业务收→营业收入四、会计基础收付实现制1、会计确认基础: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计价重置成本2、会计计量基础: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例:下列项目中,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有( B D)A、商誉B、交易性金融资产C、无形资产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个,无权责发生制)1、可靠性:真实、受托责任目标、是会计的灵魂2、相关性:有用性、决策有用目标,相关性以可靠性为基础3、可理解性:4、可比性:横向可比→同一时期,不同企业(可比性)纵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一贯性)5、实质重于形式:经济实质、法律形式⑴融资租入固定资产⑵售后回购不确认收入⑶售后租回不确认收入⑷分期付款购买商品⑸长期股权投资中,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判断标准6、重要性:通过性质、金额大小来判断7、谨慎性:不高估资产、收入和利润,不低估负债、费用和亏损或有资产:基本确定或有负债:很可能⑴减值准备的计提⑵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加速折旧摊销⑶预计负债的确认基本确定:95%<X<100% 可能: 5%<X≤50%很可能: 50%<X≤95% 极小可能:0<X≤5%⑷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⑸无法估计销售退回可能性8、及时性:收集、处理、报告及时例:下列属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有( A C )A、商品销售后以固定的价格回购,不确认收入B、单位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合并进行减值测试(重要性)C、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企业的资产入账D、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在所有上市公司执行(可比性)六、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七、利得和损失利得记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记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方)非日常活动/偶然活动记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损失记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借方)收入日常活动费用例:下列关于会计要素表述中正确的是( B )A、负债的特征这一是企业承担的潜在义务B、资产的特征之一是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C、利润是企业一定期内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D、收入是所有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例:企业发生的各项利得或损失均应记入当期损益(×)第二章存货一、存货的概念1、定义:存放在企业货物2、特征:⑴持有目的:生产领用、出售、出租、管理耗用⑵持有时间:≤1年⑶在生产耗用中可能改变实物形态3、确认条件:⑴很可能流入企业⑵价值可靠计量4、内容:购进:材料采购、在途物资、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周转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加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委托加工物资销售: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存货跌价准备不包括:⑴工程物资:房屋、建筑物(含税)生产线、生产用机器(不含税)⑵代其他企业保管的存货二、存货的增加业务1、外购原材料、周转材料入账价值商品流通企业进货费用:⑴记入存货的采购成本已售:转入主营业务成本⑵先归集→期末未售:转入存货的成本⑶金额小→记入当期损益的销售费用例:一般纳税人购原材料200公斤,货款6000元,增值税1020元,保险费350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130元,入库时短缺10%属合理损耗,问入库的单位成本是( D )A、32.4B、33.33C、35.28D、362、委托加工物资取得存货材料的成本+加工费+运输费+税费⑴发出材料借:委托加工物资贷:原材料⑵支付往返的运输费借:委托加工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⑶支付加工费借:委托加工物资贷:银行存款⑷支付相关的税费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消费税=(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⑸加工收回借:原材料库存商品贷:委托加工物资3、自制:材料成本+加工费用+其他成本4、接受投资(协议价,不公允的按公允价)借:原材料库存商品贷:股本资本公积—股本溢价5、接受捐赠借: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营业外收入6、提供劳务取得按照劳务的直接成本+其他直接费用+该存货的间接费用7、非货币资产交换(以物换物)8、债务重组9、企业合并取得三、存货的期末计价1、计量原则: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2、相关概念成本: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账面余额)可变现净值=市场价(合同价)—至完工时发生的成本—预计的销售费用—预计的税金3、确认可变现净值时考虑的因素:⑴售价要有确凿的证据⑵原材料直接出售原材料(加工)→库存商品→出售⑶日后事项4、可变现净值确定库存商品:合同部分:合同价(合同单价×合同数量)—销售费用—相关税金无合同部分:市场价(市场单价×数量)—销售费用—相关税金部分合同、部分无合同:分别按有合同、无合同进行处理原材料:直接出售:同库存商品,合同价/市场价—销售费用—相关税金生产成库存商品后出售:库存商品成本=原材料实际成本+进一步加工费用库存商品可变现净值=合同价/市场价—销售费用—相关税金只有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时,才考虑材料是否减值材料实际成本:历史成本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库存商品的合同价/市场价—进一步加工成本—销售费用—相关税金总结:①库存商品成本>可变现净值材料成本>可变现净值计提减值②库存商品成本>可变现净值材料成本<可变现净值不计提减值③库存商品成本<可变现净值材料成本>可变现净值不计提减值④库存商品成本<可变现净值材料成本<可变现净值不计提减值5、计提存货的减值方法⑴按单项存货计提:最精确,最复杂⑵对数量多、单价低、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相同,具有同等的风险和报酬,可以合并按类别计提单项计提减值≥按类别计提的减值6、减值迹象的判断部分的减值:①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②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③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④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⑤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理解+记忆-中级会计实务分录笔记(一)

理解+记忆,中级会计实务分录笔记(一) 由于内容较多,小编共整理成三篇发布,本文为第一篇。
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
存货的概念: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库存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和制造费用的萘余额)、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包括原材料、周转材料(包装笏和低值易耗品和委托加工物资等)。
哪些是存货呢:1、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2、正在生产的以备未来出售的在产品;3、在生产过程囊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存货的确认条件: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注入企业;2、该存货的成本可以准确的计量所有的资产的确认条件都是这样的,因为这是资产的确认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可以准确的计量。
后面的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等都是一样的判断的第一条件主要是看是不是企业的,如根据销售合同已经售出的存货,所有权发生转移,已经不是属于企业的,那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也不可能注入企业了,当然就不能确认为存货。
受托的,在没有销售出去前,只是存放在受托人那里,所有权还是自己的,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注入企业,当然属于企业的存货。
销售合同已经售出的存货,不能确认为企业的存货;委托代销商品是企业的存货。
存货的初始计量和期未计量初始计量就是存货刚进入企业时的课题,期末计量其实就是月末计量(会计期间一般以月份划分)会计是对经济业务的核算,购买,委托加工、还有存货作为资本投入。
成本就是为获取存货而付出的代价,分录就是对经济业务的描述,计量就是确定分录的金额。
付出的所有款项减去记入其他科目的金额,剩下的即为存货的成本.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剩下的就是存货成本,存货成本可以倒挤)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基税额)(根据增值税票可以抵扣进项税额金额)其他应收款(需要他人赔偿的金额)待处理财产(因受意外灾害发生的损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损耗)贷:银行存款或是应付账款(需要支付的所有款项)存货单位成本:存货单位成本/实际入库数量对进货费用的处理,也就是购买时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一种处理方式是先用个科目归依,然后根据销存情况分摊;另一种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借:库存商品待摊进货费用(进货费用金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根据增值税票,枱搭扣的进项税额金额)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需支付所有款项)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待摊进货费用(按照销售的比例情况进行分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再分摊借:库存商品销售费用(进货费用金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根据增值税票,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金额)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需要支付的所有款项)委托加工业务就是企业购买材料,然后支付加工费,让别人加工,加工完毕收回后,再直接销售或继续生产后再销售。
中级会计实务最实用笔记讲义全

中级会计实务最实用笔记讲义全中级会计实务讲义第一章总论一、会计管理会计采用将来时态。
企业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而财务会计采用过去时态。
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而事业单位则采用预算会计和权责发生制。
非营利组织也采用权责发生制。
二、财务目标财务目标的主要目的是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以帮助他们做出决策。
有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前者更强调可靠性,按历史成本计价,站在经营者角度;而后者更强调相关性(有用),采用其他计量方法,站在投资者角度。
使用人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工商、税务、银行、财政、证监会、___)和社会公众。
三、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
确认是指确定认可收入,计量是指计算和量化,报告是指反映主营业务收入。
基本假设包括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不是投资者),空间范围,具体内容,会计主体“人”,会计主体>法律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但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固定资产进行历史成本和折旧的基础,以及附注说明持续经营能力。
会计年度为一年,会计中期为小于一年。
记账本位币通常为人民币,而外币则是指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
四、会计基础收付实现制采用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计价和重置成本。
会计计量基础包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计量基础含义通常情况下采用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是指取得或制造所需发生的各项支出(实际成本),如固定资产购进时买价及相关杂费作为入账价值。
重置成本是指按当前条件重新取得同样资产所需支出(现行成本)。
可变现净值是指变现后获得的净价值,如存货盘盈和固定资产盘盈。
现值是指未来现金流量折算为现在的价值,如固定资产的弃置费用和资产减值中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双方自愿进行交换的价值,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价的投资性房地产、股份支付和生物资产。
债的增加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速记

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速记由于您没有给出具体的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内容,我可以先给您提供一个中级会计实务常见知识点速记的模板示例,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或者给我补充更多信息以便我能准确作答。
一、存货。
1. 存货的初始计量。
-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 采购成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注意:如果是一般纳税人,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不计入存货成本。
- 加工成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 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例如,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所发生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用应计入存货的成本。
2. 存货的期末计量。
- 存货期末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 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 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转回和结转:- 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 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 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已经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对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二、固定资产。
1.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 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会计实务讲义 第一章 总 论一、会计管理会计(将来时)企业会计 → 权责发生制财务会计(过去时) 行政单位:收付实现制预算会计 → 事业单位:事业活动(收付实现制) 经营活动(权责发生制) 1 2 3⑷收付实现制 1、会计确认基础: 权责发生制 历史成本计价 重置成本 2、会计计量基础: 可变现净值 现值公允价值5、实质重于形式:经济实质、法律形式⑴融资租入固定资产⑵售后回购不确认收入⑶售后租回不确认收入⑷分期付款购买商品⑸长期股权投资中,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判断标准6、重要性:通过性质、金额大小来判断7、谨慎性:不高估资产、收入和利润,不低估负债、费用和亏损或有资产:基本确定或有负债:很可能⑴减值准备的计提⑵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加速折旧摊销⑶预计负债的确认基本确定:95%<X<100% 可能: 5%<X≤50%很可能: 50%<X≤95% 极小可能:0<X≤5%⑷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⑸无法估计销售退回可能性8、及时性:收集、处理、报告及时例:下列属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有( A C )A、商品销售后以固定的价格回购,不确认收入B、单位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合并进行减值测试(重要性)C、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企业的资产入账⑴记入存货的采购成本已售:转入主营业务成本⑵先归集→期末未售:转入存货的成本⑶金额小→记入当期损益的销售费用例:一般纳税人购原材料200公斤,货款6000元,增值税1020元,保险费350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130元,入库时短缺10%属合理损耗,问入库的单位成本是( D )A、32.4B、33.33C、35.28D、362、委托加工物资取得存货材料的成本+加工费+运输费+税费⑴发出材料借:委托加工物资贷:原材料⑵支付往返的运输费借:委托加工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资本公积—股本溢价5、接受捐赠借: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营业外收入6、提供劳务取得按照劳务的直接成本+其他直接费用+该存货的间接费用7、非货币资产交换(以物换物)8、债务重组9、企业合并取得三、存货的期末计价1、计量原则: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2、相关概念成本: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账面余额)可变现净值=市场价(合同价)—至完工时发生的成本—预计的销售费用—预计的税金3、确认可变现净值时考虑的因素:⑴售价要有确凿的证据⑵原材料直接出售原材料(加工)→库存商品→出售⑶日后事项4、可变现净值确定库存商品:5⑴⑵6部分的减值:①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②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③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④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⑤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全部的减值:①已霉烂变质的存货;②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③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④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7、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转回、转销存货跌价准备转回:存货发生减值后,继续持有期间价值回升与下降的原因相同时,在计提的限额内恢复存货的价值存货跌价准备转销:已经出售处置的存货,其原先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一并从账上注销(直接或按比率注销)例:某企业月初购进原材料,买价100万元,运费10万元,材料已入库,款项已支付,第一个月末,该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110万元;第二个月末该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89.3万元;第三个月末该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99.3万元;第四个月初,出售该材料一半,售价50万元,税率17%。
购进时:万元计量20万元万元,应转回或:借:其他业务成本49.65存货跌价准备 5贷:原材料54.65第三章固定资产一、固定资产的概念1、定义:价值大、使用期限长、使用中保持原有形态2、特征:⑴持有目的:生产经营、管理、出租、提供劳务,不是为了出售(营业外收入)⑵使用寿命长于1年,单位价值较大,区别于低值易耗品⑶有实物形态,并保持原态,区别于无形资产和存货3、内容⑴自用的房屋建筑物⑵自用或经营出租的机器设备⑶工具、器具⑷交通工具⑸环保的设备、安全设备⑹高价周转件⑺价值较大的备品备件、维修设备⑻飞机的引擎、单独入账作为固定资产不包括:⑴经营出租的房屋、建筑物,应作为投资性房地产⑵⑶⑷1万元,万元、C⑴⑵⑶⑷⑸2自营工程:工程物资(建机器设备不含税,建房屋含税)→工程领用物资→工程领用原材料/库存商品→工程人员工资(劳务费)→完工→多余物资转为原材料出包工程: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待摊支出(共同的间接成本)待摊支出:工程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临时设施费、公证费、监理费、税金、资本化借款利息、建设时期盘亏、联合试车费通过在建工程核算:⑴外购需要安装⑵自建的自营工程⑶自建的出包工程⑷资本化的后续支出⑸购安全生产设备3、租入的固定资产⑴融资租入:视同自有的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现值)借:财务费用未确认融资费用贷:未确认融资费用贷:长期应付款⑵经营租入:不作为固定资产借:预付账款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贷:预付账款/银行存款4、接受投资的固定资产(协议价、不公允的按公允价入账)借:固定资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实收资本567⑴⑵⑶8⑴⑵借:在建工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⑶完工投入生产用借:固定资产—安生设备贷:在建工程借: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累计折旧(全额一次计提折旧,今后不计提)⑷用于平常的费用化支出借: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贷:银行存款例:下列关于高危行业企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处理中不正确的是( D )A、企业提取安全生产费时,应当记入“专项设备”科目中B、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时,属于费用化支出的应直接冲减专项储备C、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应按照形成固定资产冲减专项储备D、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应按该项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分期计提折旧二、固定资产使用期间1、累计折旧:先考虑折旧,再考虑减值2、折旧的范围包括:⑴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⑵没有竣工,但达到使用状态,暂估入账,竣工后调账,不调折旧3456⑴①固定资产投入改造:借:在建工程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②换下旧零件(账面价值)借:营业外支出贷:在建工程③换上新零件借:在建工程贷:银行存款④工资借:在建工程贷:应付职工薪酬⑤完工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⑵费用化支出车间或厂部管理上修理费用计入管理费用销售部门修理费用计入销售费用不符合资本化条件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例:购买飞机一架10000万元,其中发动机3000万元,预计使用20年,直线法,无残值,第三年末,飞机可收加金额7000万元,可使用年限变更为13年,第五年,换下旧发动机,换上购买的新发动机4000万元,支付安装人员工资100万元,更新改造完毕投入使用。
①购进时:借:固定资产10000贷:银行存款10000②前三年每年计提折旧 10000÷20=500万元借:管理费用 500贷:银行存款4000借:在建工程4000贷:工程物资4000或借:在建工程4000贷:银行存款4000⑧支付安装人员工资借:在建工程100贷:应付职工薪酬100⑨投入使用借:固定资产8510贷:在建工程8510四、固定资产的减少1、盘亏: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发生时:经批准: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借:营业外支出累计折旧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待处理财产损益贷:固定资产2、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转让、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通过“固定资产清理”①转入清理:②残值、残料收入:借:固定资产清理借:银行存款累计折旧原材料③⑤⑥12⑴经营租赁方式,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⑵经营租赁方式,经营租出的房屋建筑物(产权)⑶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土地使用权(不是建筑物)⑷空置的建筑物⑸出租加物业⑹部分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部分自用,该部分能单独计价(计量)不包括:⑴计划出租的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⑵经营租入再转租的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⑶经政府认定的闲置的土地⑷生产经营用的房屋、建筑物(固定资产)⑸生产经营有的土地使用权(无形资产)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商品房及土地使用权(开发成本→开发产品→存货)⑺企业出租给职工居住的宿舍(固定资产)⑻企业自行经营的旅社、酒店⑼融资租出的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相当于卖房屋,款是分期收回)⑽经营出租,融资出租的机器设备(不是房地产)ABCD⑵成本模式条件符合时可以转成公允价值模式,公允价值模式不能转成成本模式⑶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异应调整留存收益公允价值>账面价值(盈)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贷:投资性房地产(账面原值)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10%)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0%)公允价值<账面价值(亏)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10%)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0%)月1日2010年1月12010年12月1月2⑴⑵⑶⑷ 贷:固定资产 1000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00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100⑸ 2009年12月31日收租金借:银行存款 80贷:其他业务收入 80交营业税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4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4计提2009年折旧 800÷16=50万元借:其他业务成本 50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50账面价值⑹ 2010年1月1日,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账面价值=1000-100-100-50=750万元,公允价值900万元公允价值>账面价值调增留存收益150万元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900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50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100贷:投资性房地产 1000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5 (150×10%)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5 (150×90%)⑺ 2010年12月31日,收租金、交税、公允价值上升1000-900=100万元收租金借:银行存款 80⑻⑼12固→投(成本模式)成本模式投(成本模式)→固借:投资性房地产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贷: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固→投(公允模式)投(公允模式)→固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亏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亏损)—公允价值变动贷:固定资产(or借方)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盈利)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盈利)公允价值模式存货备注:⑴非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公允价值时,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面价值<公允价值时,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处置时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其他业务成本”的贷方⑵公允价值模式→非投资性房地产盈亏均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⑶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成本模式下的投资性房地产一对一的转入,不存在盈亏⑷开发产品成本模式下的投资性房地产按账面价值结转,不转入减值准备3、转换日的确定①投资性房地产开始自用,在此情况下,转换日为房地产达到自用状态,企业开始将其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