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比赛教案地球运动地理意义之地球上的昼夜长短变化

合集下载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理教案(3篇)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理教案(3篇)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理教案(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理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理教案1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及晨昏线。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它对自然地理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整体性和差异性都有重要影响,是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因此本节知识是高中地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由于地球运动具有难以感知的特性,不少学生在学习时还会存在一定的障碍,但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空间智能有较大促进作用。

3.设计思路本节内容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情景——设疑——探究——建构的学习模式,通过实验,演示,画图等创设问题情景,使抽象的地球运动具体化,生动化。

学生进行质疑,探究交流,归纳,实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二、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高一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已初步具有地理逻辑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解决问题,故在教学中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主动参与为标志,在自主学习方式下分组讨论,进行有效教学。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节的知识结构,遵循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与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下学法指导。

首先,在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自己,抓住这一生理特点,创造多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进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这样可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总结等科学的学习方法。

其次,有效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知识量丰富、资源共享这些优点,我鼓励学生从互联网和图书馆中获取知识,向学生介绍一些网站,搜索引擎和关键词,教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昼夜更替现象2.理解晨昏线的地理意义3.学会晨昏线的判读(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地理实验的探究以及相互讨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且汇报探究成果的这一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以及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

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设计

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设计

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设计第一篇: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设计《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设计——高三地理备课组吴盈利老师【教学设计思想】: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结合认知规律及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归纳,相互交流。

通过合作探究,分析其成因及变化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主要讲述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和变化规律。

本节内容既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又是本教材的难点内容,是学习后面内容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学生能从周围环境中切身的体会到,学生有较强的感性认识,但对其形成原理搞不清,感到抽象。

【重难点分析】: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既是这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学情分析】:刚升入高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及思维方式仍停留在感性思维及对地理现象的观察上,缺乏对地理现象的理性分析。

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从身边环境中有感性的认识,可以概括出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和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规律,但很难弄清其成因。

所以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必须借助教学工具,让学生观察、合作探究,概括出两大规律,教师然后加以指导使学生明确其成因。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启发式、多媒体演示、比较法等方法。

【学习方法】: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生活中可以体验到的,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用所学理论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利于理论更好的掌握。

各种地理事物的规律,都是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的,让学生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对地理现象进行归纳总结,会大大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能够说出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2、学生通过观察昼夜长短的变化示意图能够概括出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和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九月开学到现在白天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昼夜长短不断变化。

昼夜长短为什么会变?变化有什么规律?(学习新课)学生对照课本17页第一段内容完成学案1、2两题。

初中地理《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设计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之昼夜长短的变化(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与1.4课《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紧密相连,与1.5课《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是并列的内容。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又因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季节)发生变化,就形成了四季。

同一时间(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五带。

因此1.6课又是1.4课、1.5课内容的继续。

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和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规律。

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本节课选择《昼夜长短的变化》来教学,重点来探讨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及有关昼夜长短变化的解题技巧。

既密切联系实际,又关注到高考。

【课型】复习课【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②理解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规律。

③掌握有关昼夜长短变化的解题技巧。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多幅图片的阅读,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②能够结合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动画演示,总结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的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成都最近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以及成都今天昼长的计算,让学生既关注身边的地理,又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重难点】①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②昼夜长短变化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突破重难点方法】学生按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动画图分组讨论,总结规律,并绘制太阳光照俯视图,课堂展示。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归纳法,案例教学法和师生互动的探究教学方法【学法指导】学生读图绘图法,阅读归纳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前准备】学生观察最近成都的昼夜长短变化状况【板书设计】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二、昼夜长短的计算1.昼弧、夜弧法2.日出、日落时间法(地方时)【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运动是自转与公转运动的叠加,由于地球的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教案

昼夜长短的变化教案

昼夜长短的变化教案主题:昼夜长短的变化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昼夜长短变化的原理,并能够掌握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教学内容: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 地球自转导致的昼夜变化3. 地球公转导致的昼夜长短变化4.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意义及对昼夜长短的影响教学步骤:1. 导入(约5分钟):引入学习主题,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你们有没有觉察到夏天的白天比冬天长?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 学习新知(约15分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PPT展示,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原理,并解释地球自转导致的昼夜变化和地球公转导致的昼夜长短变化。

3. 实验(约15分钟):安排实验活动,用橙子或苹果等代表地球,用手持小球或灯泡代表太阳。

让学生扮演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观察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不同角度时,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4. 讨论(约15分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解释他们观察到的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5. 检测与总结(约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知识检测,通过填空、选择题等形式,检查学生对昼夜长短变化的理解程度。

随后,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在家中进一步观察和思考。

6. 拓展(约10分钟):教师介绍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意义,并与昼夜长短变化做关联,让学生了解这些节气对昼夜长短的影响。

7. 作业布置(约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整理成一篇小短文,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昼夜长短的影响。

板书设计:主题: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自转: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 公转:地球绕太阳转一周需要365天昼夜变化:- 自转导致地球不同区域昼夜交替昼夜长短变化:- 公转导致不同季节昼夜长短不同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春分:昼夜时间相等- 夏至:白天最长,夜晚最短- 秋分:昼夜时间相等- 冬至:白天最短,夜晚最长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上能够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昼夜长短变化的原理,并能够掌握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c.地球运动对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哪些影响?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地球运动与昼夜长短变化关系的理解。
2.教学方法:采用个人练习、小组互评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学生活动:完成以下练习题:
a.解释地球自转、公转对昼夜长短变化的影响。
b.绘制地球五带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
4.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学会用地理知识解释现实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地球运动知识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昼夜长短变化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培养他们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地理、关爱自然的情感态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阐述地球运动对昼夜长短变化的影响,以及不同纬度、不同季节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演示、举例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运动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
3.教师引导:通过动态演示地球运动过程,解释地球自转、公转对昼夜长短变化的作用原理。
4.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数据分析等方法,研究地球运动与昼夜长短的关系,培养地理思维和解观察、实验、数据分析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地球运动对昼夜长短变化的影响。
2.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如GIS、遥感等,辅助学生观察和分析地球运动现象,提高地理信息素养。
3.采用问题驱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a.通过动态演示、实验观察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运动对昼夜长短变化的影响。
b.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纬度、不同季节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掌握地球五带昼夜长短的特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设计

《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设计

《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即地球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存在。

(2)学生能够掌握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包括不同季节、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昼夜长短变化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公转模型和光照示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绘制昼夜长短变化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地理图表的绘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精神。

(2)让学生认识到地球环境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增强学生对地球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2)不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特点。

2、教学难点(1)理解黄赤交角对昼夜长短变化的影响。

(2)运用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昼夜长短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对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2、演示法通过地球公转模型和光照示意图的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昼夜长短变化现象,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4、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夏天白天的时间比较长,而冬天白天的时间比较短?这是为什么呢?(2)播放一段关于不同季节昼夜长短变化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2、知识讲解(1)地球公转和黄赤交角①利用地球公转模型,讲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等基本特征。

②讲解黄赤交角的概念和大小,以及黄赤交角对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影响。

(2)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①结合地球公转和黄赤交角的知识,讲解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不同纬度地区接受太阳光照的时间不同,从而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

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设计+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设计+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设计内容教学目的1.学生能够结合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说明昼夜长短的空间和时间变化规律。

2.学生能够运用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总结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昼夜分布情况。

2.归纳各地区昼长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

难点:1.运用规律解释生活现象,如天安门升旗仪式为何每天时间不一样。

2.利用日出日落地方时,进行简单的昼长时间计算。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请见下表。

教学总结:教学对象为高二年级学生。

在该课时前,他们已学习过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对于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展开探究,已了解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及晨昏线的地理意义。

本次微课主要利用地球运动演示动画及升旗仪式时刻表作为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一年内北半球各地的昼夜变化状况,并做规律总结。

为后续课时学习昼夜长短的计算做准备。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一)介绍昼弧和介绍课题内容,学习目标以及基础知识:晨昏线把经过的纬线圈划分为昼弧(亮黄色的弧线)与夜弧。

利用光照示意图,可以对昼夜长短进行简单的判断。

同一纬线圈上的昼弧占比越大,白昼时间就越长。

读图,分辨昼弧与夜弧。

学生能够掌握通过示意图及昼弧长度,判读昼夜长短的夜弧方法。

新课讲授:(二)说明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1.结合地球运动的演示动画,推断引起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2.播放昼弧长度变化视频,并截取关键日期图片,重点介绍二分二至日昼夜情况。

看动画说一说:二分二至全球的昼夜分布状况。

通过演示,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实例探究探究1(1):利用天安门升旗时间及降旗时间,可以大致得到昼长时间,分析6个日期(相隔两个月)的昼夜长短状况以及变化状况。

探究1(2):结合问题以及动画演示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运动时,北半球昼长夜短。

探究1(3):变化规律:观察太阳直射点北移的演示动画,向北移的过程北半球昼变长。

探究2:已知日出地方时,做简单昼长计算。

参考教案: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精选3篇)

参考教案: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精选3篇)

参考教案: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精选3篇)参考教案: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篇1一、教学目标1、使同学了解昼夜交替的缘由及其意义,地方时、区时的应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规律及其意义。

2、同学了解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缘由及其规律,四季及五带的划分。

3、通过让同学分析缘由、总结规律、验证结论等培育各种力量。

4、通过对地球运动的主要地理意义的学习,使同学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二、教材分析本两节教材内容阐述了地球运动的主要地理意义。

与老教材相比,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被表述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被表述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

这样做更具科学性,由于无论是昼夜交替或是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等等,都不是单纯的自转或公转的结果,而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联合结果。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讲了三个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与老教材相比,少了“对地球外形的影响”。

这反映出新教材重视“有用性”的意图。

由于与前三个意义比较,后者的有用性明显偏低。

在叙述“昼夜交替”时,新教材增补了用太阳高度来描述各地的昼夜状态,使“昼夜”与“太阳高度”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既有利于昼夜状态的说明,也有利于同学对太阳高度这个抽象概念的理解。

对于“时间”,新教材增加了不少内容,充分体现了“应用性”特点。

教材首先明确了地方时的概念,接着指出访用地方时的缺陷,从而自然引出“区时”,最终介绍了各国的一些特殊计时的方法,使同学全面了解“区时”的使用,以适应社会。

而对“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则删除了理论分析,只介绍偏转规律,这完全符合高一同学的认知规律。

对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避开了泛泛而谈,增加了“长江三角洲发育过程”的实例,更加贴近生活。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从大的方面看,增加了“五带的划分”,这是地球表面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内容特别重要,且放在这里也比较自然。

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新老教材无大的差别。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导学案.doc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导学案.doc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一昼夜长短的变化导学案一、辅导自学(内容、方法、说明):三、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弧和夜弧在日照图上,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成两段:一段位于昼半球,称为; 一部分位于夜半球,称为。

某一纬线的昼弧和夜弧所跨的经度(或比例)可代表该纬度在这一天的昼长和夜长。

15°对应1小时。

2.昼夜长短情况(5种)昼夜等长(昼长等于12小时),昼长夜短(昼长大于12小时),昼短夜长(昼长小于12小时),极昼(昼长为24小时),极夜(昼长为0小时。

3.昼夜长短的变化(包括季节变化和纬度分布)C①春分一秋分(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半球,是—半球口照时间最长的季节。

北半球各纬度昼长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夜越—0夏至日,北半球各地任,夜,北极圈内出现现象。

南半球相反。

昼夜长短的变化Y§)秋分一次年春分(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阳直射—半球,)是—半球口照时间最短的季节。

北半球各纬度昼长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夜越—0冬至LI,北半球各地昼,夜,北极圈内出现现象。

南半球相反。

③春秋分:太阳直射____________ ,全球____________ 。

(④赤道上:终年04.北极地区的极昼现象从日开始,然后逐渐扩大,至日最大,然后缩小,至廿消失,然后出现极夜;极夜范围也是先逐渐扩大至廿最大,然后缩小至U消失。

二、讨论小结(合作探究):探究点1:读图1-3-9:(1)春分和秋分口:太阳直射,全球各地昼长都是,晨再线与经线,晨线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点,昏线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点。

(2)夏至廿:太阳直射,北极圈昼长为,赤道昼长为,南极圈昼长为(3)冬至日:太阳直射,北极圈昼长为,赤道旺长为,南极圈昼长为0(4)赤道上,全年昼夜,每天都是点日出,点日落。

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总是点,赤道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总是点。

(5)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是为点,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点探究点2: 1. 12点(地方时)是白天的中点,。

地球公转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教学设计

地球公转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教学设计

《地球公转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微型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动画演示,探究地球公转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难点】
探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对昼夜长短变化的影响,归纳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课时安排】
10分钟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解读学习目标:通过观察动画,探究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二、知识回顾
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动画演示为主,引导学生回顾两个重要内容:太阳直射点的活动范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2、对昼弧、夜弧、太阳直射点的再认识。

以PPT呈现为主。

目的:通过知识回顾,为自主观察动画,总结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做必要的准备。

三、自主探究
形式:动画演示
思考:①同一纬度,昼夜长短的关系如何?
②同一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如何?
结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

四、反馈练习
设计针对性强的两道选择题。

五、课后延伸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对昼夜长短的变化有何影响?。

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优秀教学案例高二上学期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优秀教学案例高二上学期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优秀教学案例高二上学期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一、案例背景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针对高二上学期的学生,我设计了一场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深化他们对地理知识的认知。
本次教学案例选自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内容主要围绕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展开,通过分析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使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提高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态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昼夜长短的变化。同时,结合地理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运动背后的地理规律,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地理实践能力。此外,我还设计了课后实践作业,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家乡的地理现象,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五)作业小结
1.学生完成课后作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家乡的地理现象,如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等。
2.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3.学生通过作业小结,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地理实践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4.教师总结作业小结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五、案例亮点
1.生活经验与地理知识的结合:在导入新课时,我引导学生分享生活经验,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三)小组合作
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地理现象,如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等,进行研究和分析。
2.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调查、采访等方式,收集与地理现象相关的信息,培养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之昼夜长短变化(公开课)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之昼夜长短变化(公开课)

读图回答:
节气昼夜探究2
1、太阳直射哪个纬度?
太阳直射 0°
2、此时是什么节气?日期 是多少? 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 日期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3、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 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 赤道昼夜长短情况?
北半球昼夜等长,南半球 昼夜等长 ,赤道昼夜等长
归纳2、春、秋分日的昼夜状况
春、秋分日侧视图
66°34′S
90°S
四、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总结
1、昼夜长短时间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夏至日 昼增长 昼>夜 春分日
昼最长
昼缩短 昼>夜
23°26′N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秋分日 昼缩短 昼<夜 冬至日
春分日 昼夜平分
23°26′S
昼最短
四、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总结 2、昼夜长短空间变化规律: 1)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 长夜 短,且纬度越高, 昼越长 夜越 短 ; 2)春分、秋分全球 昼夜平分 ; 3)赤道终年 昼夜平分。
夜弧
夜半 球
S
昼半 球
二、昼夜弧与昼夜状况
同一纬圈上:同纬度昼夜长短相等 昼弧+夜弧= 24 小时 昼弧=夜弧,则昼夜 等长 ; 长 夜 短; 昼弧>夜弧,则昼 昼弧<夜弧,则昼 短 夜 长 ;
昼长=昼弧所跨经度数÷15°/时 夜长=夜弧所跨经度数÷15°/时
1、你能说出下图中A、B、C、D四地的昼夜状况吗?
(2)此时全球昼夜长短如何?
全球昼夜等长
1、F、A、O、B四点地球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列 是 F>A>O>B 。P点的夜长是 ,C点的夜 长是 12小时 B点的夜长是 ,此时广州 24小时 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16小时 。 C 昼短夜长

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昼夜交替时差优秀教学案例高二地理同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昼夜交替时差优秀教学案例高二地理同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在本章节的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等环节,系统地掌握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运用问题导向和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在制定教学案例时,我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出发点,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活动。首先,我通过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态演示图,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昼夜交替时差的形成原理。接着,我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昼夜交替时差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日出日落时间的变化、作息时间的调整等。
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昼夜交替时差优秀教学案例高二地理同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昼夜交替时差”为主题,针对高二地理同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进行设计。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这一章节中,昼夜交替时差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通过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学生能够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以及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3.教师强调昼夜交替时差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与昼夜交替时差相关的地理现象。
2.学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3.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5.反思与评价的重视:本案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让学生总结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自主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昼夜长短变化教案

昼夜长短变化教案

昼夜长短变化教案教案标题:昼夜长短变化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现象;2. 理解昼夜长短变化与地球自转轨道倾斜度有关;3. 掌握观察和记录昼夜长短变化的方法;4.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1. 地球仪或模型;2. 昼夜长短变化的示意图或动画;3. 学生观察和记录昼夜长短变化的表格;4. 学生绘制昼夜长短变化曲线的纸张和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地球仪或模型向学生展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解释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现象。

2. 展示昼夜长短变化的示意图或动画,引发学生对昼夜长短变化的好奇和思考。

探究:1. 分组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昼夜长短变化的现象,包括日出和日落的时间、白天和黑夜的时长等。

2. 学生根据观察记录,以表格的形式整理数据,并尝试找出规律。

3. 引导学生思考:昼夜长短变化与地球自转轨道倾斜度有何关系?请绘制昼夜长短变化曲线来说明你的观点。

讲解:1. 学生展示并讨论他们绘制的昼夜长短变化曲线,指导他们理解曲线的意义和规律。

2. 讲解地球自转轨道倾斜度对昼夜长短变化的影响:地球轨道倾斜度越大,昼夜长短变化越明显;倾斜度越小,昼夜长短变化越平缓。

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季节昼夜长短变化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四季的变化?2. 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四季变化的原因,并绘制四季变化曲线。

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现象和昼夜长短变化与地球自转轨道倾斜度的关系。

2. 强调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观察力。

课后延伸:1. 学生自主观察和记录不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变化,进一步加深对季节变化的理解。

2.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互联网资源,了解更多关于昼夜长短变化的知识,并进行深入探究。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2. 学生完成的观察记录和绘制的昼夜长短变化曲线;3. 学生对于昼夜长短变化与地球自转轨道倾斜度关系的理解和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地球运动地理意义之地球上的昼夜长短变化
学校:长治市十九中学
学科:高中地理
撰写人:王国秀
教材版本:湘教版必修一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其课程标准内容为: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标解读:1、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必修一的重要基础理论,对以后知识点得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本条标准的行为动词为“分析”说明我们我们要从义务教育阶段了解现象的层面,上升为理解规律和成因的层面。

3、要从成因上形成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并形成知识推导体系:地球有公转和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了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形成四季和五带4、本条标准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因此,不仅要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且,后者更为重要。

本节课知识点分析:1、地球上的昼夜长短变化是在分析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后的又一由地球运动产生的重要地理意义。

2、地球上的昼夜长短变化本身具有非常强的规律性,并且内容较多。

学情分析:地球上的昼夜长短变化在初中时学生就有所接触,但仅限于感知层面,教师需将学生的认知上升为理解规律和成因的层面。

学习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分析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过程与方法:1、观察演示实验和模拟演示实验,增强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2、通过模拟实验和绘图,增强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3、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收集地理信息的方法,培养整理,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逐渐形成地理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读图、绘图活动,培养地理审美情趣。

3、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宇宙观,认识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认识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掌握判断和绘画日照图的技能。

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法;自主学习;总结归纳验证;
教具准备:学生自制试验演示模具(具体试验器具及试验相关说明见教案后备注);不同颜色铅笔2根(绘图使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实施过程:(40分钟)
活动一(15分钟)1、以5人小组用模拟试验方法观察3月
21日(春分)、6月22日(夏至)、以及
3月21日——6月22日这段时间北半球
昼夜情况分别完成学案表一及表二
(见附录一)。

2、教师向学生介绍试验注意事项并根据
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试验成果,教
师依具体情况给予评价和指导
4、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1)不会做投影图教师可简单解释投影
图并给以范例
(2)由于是自制教具所以可能出现极昼
(夜)范围读数上有差别,或不能读出
与极圈相切,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直射
点的移动和晨昏圈的移动之间的关系:
它们的移动是同步的,变化范围也是一
致的。

(1)通过小组演示加深对公转的
理解,培养学习探究和合作精神。

(2)运用试验演示可以清楚地让
学生观测到昼夜长短情况从而将
学习难度降低。

(3)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
测能力,增强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4)加强学生绘图能力同时提高
阅读光照图的能力。

(5) 学生展示试验成果尤其是对绘
图成果的展示可让教师进一步精
确绘图提高学生读图能力,了解学
生接受情况。

活动二
(均以北半球为例)(20分钟)1、教师配板图引导学生观察3月21日
——6月22日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与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的相关性。

相关性:3月21日——6月22日太阳直
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越
向高纬昼长越长,北半球发生极昼现象。

②太阳直射点向回归线移动:北半球昼
长变长,极昼范围扩大。

2、教师配板图引导学生猜想6月22日
——次年3月21日北半球昼夜长短
变化规律。

①6月22——9月23太阳直射位于北半
球向南移动:北半球昼长变短,极昼范
围缩小。

②9月23——次年3月21太阳直射点位
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向高纬
昼长越短,北半球发生极夜现象。

③9月23——12月22太阳直射点位于
南半球向南移动:北半球昼长变短,极
夜范围扩大。

④12月22——次年3月21太阳直射点
(1)建立地理时空概念培养学生
地理问题分析方法。

(2)培养学生整理地理信息的能
力。

(3)加强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
养,学会知识的迁移,总结和归纳。

(4)养成科学思考问题及辩证思
维的习惯。

(5)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板书设计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
晨昏圈与极点的关系逐渐偏离极点
北半球
昼夜长短
情况分析
同一纬度上的点昼长如何变化:昼长变长
比较不同纬度昼长变化幅度:高纬变化幅度大
极昼的变化范围:由极点扩展到北极圈及其以北
生成动态投影图侧视投影图俯视投影图
备注:试验三相关说明
1、试验所需器材:小地球仪一个、海洋球一个、大头针一盒、透明胶带一卷、空矿泉水瓶一个、硬纸片一张
2、试验说明:
(1)将海洋球中间的粘连处每隔45°扎一个大头针,共8根大头针,8根大头针所在平面为黄道面,大头针的延长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既太阳直射点的位置(2)黄道面的高度为小地球仪的赤道与桌面的(最低距离+最高距离)÷2 (3)硬纸片中间剪出一个周长与小地球仪赤道相等的圆圈,使其能套在地球仪上从而反方便学生观察晨昏圈的位置。

(4)透明胶带是在试验一中使用,非本节课试验三所用,但在研究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的实验四中也会用到,由于海洋球是空心的所以在表示平行光线照射到地球表面是需要用胶带保持大头针平行插入海洋球。

(如果用实心的海绵球则无需胶带固定,并可简化自制实验器具难度。


(5)教师应在课前检查学生自制教具的精确程度。

3、试验注意事项:
(1)保持黄道面与桌面水平。

(2)保持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

(3)注意晨昏圈所在平面要与太阳光线垂直且平分地球仪。

附录二学生学案
地球运动学案(二)
一、试验演示过程
试验一:观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昼半球的中央。

试验二:由黄赤交角引发的太阳直射点移动现象及规律:
1、学生球面作图:学生做公转试验并在地球仪上作出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

(略)
2、学生作出球面展开图:
试验三:由黄赤交角引发的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
1、学生小组形式模拟试验方法观察3月21日(春分)及6月22日(夏至)北半球昼夜情
况,完成下表
表一3月21日及6月22日昼夜情况分析以北半球为例
日期3月21日6月22日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晨昏圈与极点的关
系;与经线的关系
晨昏圈与纬线的关










同一纬度上的
点昼夜长短情

:
不同纬度昼长
变化规律:
1)是否有极昼
或极夜现象?
2)那种现象?
3)其范围是?





侧视投影图俯视投影图侧视投影图俯视投影图
2、学生小组形式模拟实验方法观察3月21日(春分)——6月22日(夏至)这段时间北
半球昼夜情况完成下表
表二3月21到6月22昼夜情况分析以北半球为例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
晨昏圈与极点的关系
北半球
昼夜长短
情况分析
同一纬度上的点昼长如何变化:
比较不同纬度昼长变化幅度:
极昼的变化范围:
试验演示求证。

三、进入想象空间在脑海中生成动态影像
四、作业
以板书知识结构模式写出南半球在一个回归年中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