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控制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LC控制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的设计
[摘要] 分析了影响plc控制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的几种方法。这些方法对工业中运用plc控制系统具有普遍意义与实用价值。
[关键词] plc控制系统可靠性安全性
一、引言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专为工业生产环境设计的控制装置,具有程序设计简单、组合灵活、维修方便和功能强大等优点,如今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各领域。但多数工业环境都比较恶劣,通常会有高温、灰尘、磁电场的影响和干扰,这些干扰往往对系统工作的可靠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对抗干扰、提高plc控制系统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有重要的意义。
二、影响plc控制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
plc是专门为工业生产环境设计的控制装置,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相比,它采用程序记忆网络取代了机械记忆网络,所以它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故一般不用采取特别措施,就可以直接在工业环境中应用。一般来说,执行程序的cpu很少出现故障,但其电源模块、i/o模块、存储模块及其外用线路,由于设计不合理、使用维护不当,或者由于软件故障,常常使plc自动控制系统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故障,从而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提高plc控制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方法
从影响plc控制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入手,想要提高plc控制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必须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一)工作环境和安装注意事项:
按技术指标规定,plc工作环境温度为0~55度,工作环境湿度为45%~96%,因此,不要把plc安装在高温、雨淋的场所,不宜把plc 安装在有灰尘、油烟的场所,也不能安装在有剧烈振动、冲击的地方。如果环境恶劣,应采用相应的通风、防尘、防振措施。
plc不能与高压电器安装在同一开关柜内。在控制柜内,plc应远离强干扰源与动力线,避免强信号的干扰。输入线、输出线与控制线应分开布线,并保持一定的距离。开关量与模拟量的i/o线也应分开敷设。
(二)系统的供电
各种干扰信号往往是从电源线进入plc的,在干扰较强或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所,动力部分、控制部分pc和i/o电源应分别配线,用带屏蔽层的隔离变压器给pc供电,隔离变压器和pc之间采用双绞线连接。如下图。
(三)i/o电路的正确配线
当plc的输入端或输出端接有感性元件时,在直流感性元件两端应并联续流二极管,在交流感性元件两端并联阻容吸收电路,如图:若使用接近开关、光电开关作输入信号,由于这类传感器的漏电流较大,可能出现错误的输入信号,可在输入端并联旁路电路,以减小输入电阻。如图:
(四)用软硬件互锁设计,防止误信号与误操作
在plc的输出装置中,有的执行元件有两个动作,如电动机的正反转,若两个动作同时进行,会造成执行元件的损坏,甚至会造成短路的重大事故,因此需要进行互锁设计。互锁设计有硬件互锁与软件互锁设计两种,硬件互锁一般在输出端实现,如图:
软件互锁分动作优先和信号优先两种,动作优先指先进入信号优先,后进入信号从前输出信号off有效,其梯形图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见,执行元件01000的动作优先于01001;输入信号优先是指,即使先进入信号使输出on后进入信号也是前输出为off,用新的信号使输出为on。其梯形图如下图2。
(五)利用tim定时器的作用来提高plc的安全性
1、用定时接通电路,确保关键部件动作可靠
在传动装置里,震动不可避免,行程开关与按钮(尤其是常闭型)常常因为震动而发生误信号。根据震动发讯时间短的特点,用定时器经过0.02s的延时动作,可消除误信号。
2、用延时切断电路,提高plc的安全性。
在传动装置里,常用电磁阀作为执行元件。电磁阀的特点是传动快,但其电流大工作时间短,若停止信号有误,会导致电磁阀长时间通电,这对电磁阀与plc十分不利,此时采用启动延时切断可解决这个问题
四、结束语
影响plc控制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是与plc接口的输
入、输出部分的可靠性有关的。在安装配线时,要考虑到对plc的各种不利因素,同时在进行梯形图设计时要充分利用plc的软元件(如定时器,计数器、辅助继电器等),可以屏蔽输入元件的误信号,防止输出元件的误动作,提高plc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参考文献:
[1]朱家建 . 《单片机与可编程控制器》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可编程控制器基本原理及应用分析》(广州市振欣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培训教材)20001年.
[3]黄净.《电器及plc控制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