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汉字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议论文】论汉字_650字
【议论文】论汉字_650字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惟一没有被历史的洪流冲垮、代代相传的书写系统。
讨论汉字的重要性,不仅可以从语言文字的角度出发,更能从文化、历史、教育等多个方面展开。
汉字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
汉字自诞生以来,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和历史的变迁。
汉字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更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
通过学习汉字,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丰富历史文化底蕴。
汉字的传承与发扬,是对历史的回顾和研究,也是对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只有保护好汉字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才能使我们的文明更加丰富多彩。
汉字对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学习汉字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汉字的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抽象思维将汉字符号与其所代表的意义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联想能力。
通过学习汉字,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汉字是民族的象征,也是国人的精神家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新生代的人们对汉字的使用和了解逐渐减少,弱化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我们应该重视汉字的教育和研究,培养和引导人们对汉字的兴趣和热爱,让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在人们心中永恒。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不仅是一种语言文字的表现形式,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对教育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汉字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应该得到更多的保护和发扬。
我们应该以尊重历史、弘扬文化为出发点,不断加强对汉字的研究和教育,将这一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下去,让汉字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永恒流光。
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与中国文化汉字是汉族及其他华夏族群使用的传统文字,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经过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现代汉字体系。
汉字作为一种文字,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首先,汉字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象征。
汉字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千多年前的甲骨文,这些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记录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通过研究这些古老的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信仰和价值观。
其次,汉字具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特点。
通过字形、字义和字音的相互关系,人们可以推测出很多汉字的意义和发音。
这种独特的结构使得汉字成为了一种综合了意义、音韵和形态的艺术形式。
汉字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古代文人常常通过书法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更是汉字美学的体现。
通过墨的运用、笔画的变化和线条的神韵,书法家能够表达出自己独特的审美追求。
除了书法之外,汉字还广泛应用于中国的绘画、篆刻、陶瓷以及建筑等领域。
在绘画中,字的运用可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和内涵;在篆刻中,字的雕刻可以使作品更加精美;在陶瓷制作中,字的刻画可以增加器物的文化意义;在建筑中,大型字体可以使建筑更加文化和有特色。
在现代社会,汉字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尽管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使用更方便的输入法和字母文字,但汉字依然是中国的官方语言文字。
中国的法律文件、政府公告、商业标识等都使用汉字进行标识和表达。
同时,汉字也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商业标识、道路指示还是产品说明,都少不了汉字的参与。
总之,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传统智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无论是古代的书法绘画,还是现代的法律文件,汉字都在为中国赋予独特的文化特色。
【字数:360字】。
中外名字的文化含义
中外名字的文化含义一、引言名字是一个人的标识,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谓,更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含义。
无论是中文名字还是外国名字,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意义。
本文将以中外名字的文化含义为主题,探讨名字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二、中文名字的文化含义1. 字义解析中文名字通常由一个或多个汉字组成,每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例如,“张”字代表着展开、扩大的意思,因此“张三”这个名字传达着一个人开阔、积极向上的性格特点。
2. 姓氏文化中文姓氏源远流长,代表着家族的血脉和传承。
例如,“李”姓是中国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它源于古代的贵族姓氏,代表着尊贵和高贵的身份。
因此,取名为“李世民”的人往往被赋予了崇高的期望和责任感。
3. 命名理念中国人在给孩子取名时,往往会考虑到吉祥、美好的寓意。
例如,“秋香”这个名字寓意着如秋天的芬芳和美丽,给人一种温婉、优雅的感觉。
这种命名理念反映了中国人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外国名字的文化含义1. 姓氏文化不同国家的姓氏文化各不相同,代表着不同的家族和血统。
例如,英国的姓氏“Smith”意为铁匠,象征着工匠精神和技艺,而德国的姓氏“Schneider”则是指裁缝,代表着纪律和精确。
2. 名字来源外国名字的来源多种多样,可以是宗教、历史、文学等方面。
例如,“David”这个名字源于圣经中的大卫,代表着英勇和智慧。
而“Juliet”这个名字则来自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寓意着浪漫和激情。
3. 拼写和发音外国名字的拼写和发音通常与其文化背景和语言有关。
例如,法国名字“Pierre”在英语中读作“Peter”,而在法语中读作“Pee-air”。
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和语音特点。
四、中外名字的文化交流1. 名字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名字的翻译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为了更好地传达名字的文化含义,翻译者需要考虑到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例如,中国名字“李明”在英文中可以翻译为“Lee Ming”,保留了姓氏和名字的原汁原味。
关于汉字与文化传承的关系的论文
关于汉字与文化传承的关系的论文关于汉字与文化传承的关系的论文论文关键词:汉字文化传承文化特征论文摘要:文章针对宋祖英等政协委最提出的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从汉字的文化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汉字的确具有文化的传承性,但是现代汉字的发展演变又使得汉字的理据性有所降低,如果一味强调传承而忽视了文字的发展,也会矫枉过正,我们应该要在尊重文字自身规律和国家有关法规的基础上加强汉字的文化信息分析,从而培养年轻一代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宋祖英、黄宏等2l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
宋祖英等人的理由是: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知晓繁体字就是知晓中国汉字的由来、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
而汉字的简化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隔断。
该提案建议,国家应从小学阶段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比如将繁体字设置成必修课,或在讲授简体字的同时也教繁体字,这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兴旺都有好处这个提案一出来,就引起一片争议之声。
叫好的反对的彼此争论不休。
毋庸置疑人们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非常敬重的,也都希望能够把这个根一直传承下去,但是究竟应该怎样传承,采用什么形式来传承是值得我们好好探讨的。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这个范围来说,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同时又是文化的忠实体现者。
WWw..所以教育部201X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第二条就写着“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
”说明人们已经把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语文学习与继承民族文化联系起来了。
【议论文】论汉字_650字
【议论文】论汉字_650字汉字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汉字的发展与变迁凝聚了中国人的智慧和文化传承,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在当今世界,汉字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博大精深的内涵,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和传承。
汉字简洁、具有形象化的特点。
汉字起源于象形文字,自然而然地蕴含了图画的特性。
不同的汉字通过笔画的组合和排列,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意义和词汇,甚至可以表达丰富的情感。
也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特点,让汉字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符号,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汉字的简洁性,使得它在书写和阅读上具有高度的效率和便捷性,让人们在文化交流中有了更好的便利。
汉字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汉字中,包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哲学思想和传统习俗,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千百年文化积淀。
汉字中的许多字词都与历史文献、典故相关,是这些历史文化的载体和体现。
通过学习汉字,人们不仅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还能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遗产,及其对今日社会的影响和启发。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许多人对汉字的学习和使用产生了疏远感。
相较于拼音、字母语言,汉字在书写和阅读上的复杂性、难度较大,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学习压力。
而在数字化时代,键盘输入、语音输入等新型技术的出现,也使得使用汉字的需求有所减少。
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更应该加强对汉字的传承和保护。
因为汉字不仅仅是中国人的文字,更是世界文化的共同财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典范。
保护好汉字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更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明的共同财富。
其独特的形象化特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情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在多样化、全球化的时代,更应该加强对汉字的学习传承和保护,让汉字这一文化瑰宝永远闪耀光芒。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汉字文化的重要作用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汉字文化的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汉字文化的重要作用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的独特符号。
汉字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们思想交流、文化传承和国家统一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从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汉字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及汉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汉字文化的重要作用。
首先,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世纪的商代甲骨文,经过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汉字体系。
汉字以其独特的形态和丰富的象征意义,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
汉字的形态复杂多样,每个字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意义,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美感。
同时,汉字的象征意义丰富多样,每个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使人们在阅读、书写和欣赏汉字时,能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其次,汉字文化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
汉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
汉字中的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象征,它们代表着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例如,汉字中的“仁”字代表着仁爱和人道主义的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追求;“道”字代表着道德和人生的真理,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的思考。
汉字文化的精神内涵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具有深刻的智慧和启示,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最后,汉字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和工具,它在中国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汉字一直是人们思想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
无论是古代的经典著作,还是现代的文学作品,都离不开汉字的运用和表达。
汉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传统和独特标志。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汉字文化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汉字书法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传承
汉字书法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传承汉字书法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汉字的书写始于古代的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楷书、行书、草书等多种风格。
它不仅仅是一种书写工具,更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表达形式。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两个方面探讨汉字书法的发展。
首先,我们来看汉字书法的历史发展。
汉字的字形经历了演变和发展,从最早的甲骨文到楷书、行书、草书等。
甲骨文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它们刻在动物的骨头和龟甲上。
这些原始的文字有着原始的形态,形状一般都是一些简单的线条和点。
然而,正是这种简单的线条和点构成了后来汉字丰富多彩的形态。
汉字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历史的变迁,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都对汉字书法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影响。
比如,汉朝的隶书在秦朝的基础上形成,成为统一的书写形式,对后来的楷书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汉字书法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传承是紧密联系的。
汉字书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传递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智慧和情感。
中国古代文人崇尚书法,将其与文化修养深度结合,将书写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通过书写汉字,文人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追求。
他们认为,字迹的流畅与否、笔画的有力与否,都能直接反映一个人的内在品质。
因此,学习书法不仅仅是学习一种艺术技巧,更是一种文化修养。
如今,汉字书法依然在中国被广泛传承,并成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许多学校和社区设置书法班,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汉字书法的传承还体现在中国的日常生活中。
无论是商标、广告、招牌,还是书信、号码、名字等,汉字书法无处不在。
汉字的书写规范和美感被深深地植入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大城市,也延伸到农村地区。
许多农村学校设立了书法课,培养孩子们的书法兴趣。
这种现象证明了汉字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深远影响和传承。
总结汉字书法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传承,可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汉字书法通过演变和发展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中国文化的传承也使汉字书法得以延续和发展。
汉字传承的议论文
汉字传承的议论文汉字传承的谈论文1那是情感的爆发,或橫,或竖,或撇,或捺。
那是心灵的乐曲,或轻,或柔,或美,或重。
那是诗意的呈现,或冷,或暖,或醉,或醒。
一切都来源于它——汉字。
“呯呯嘭嘭“这是敲打键盘的声音,”悉悉唰唰“这是有手写字的声音。
当这两种声音碰撞在一起,你是否会深发感触——那一个个有着生命的方块字还会连续传承下去吗?它们会不会被电脑上那些死气沉沉的”新同胞“所替代呃?是啊!在这个信息时代,哪里还有这些小生命的地位呢?可是,你是否想到:当你沉醉在唐诗宋词中时,你可知它是怎样传承下来的。
当你观赏着某位书法大师的作品时,你可曾想过是谁的功劳让你看见这美的享受。
当你听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点头赞扬时,你是否体会到这心的滋养。
就是这样一个个小小的方块字,让你体会到诗的意境,眼的秀丽和耳的重要。
它忽而气概磅礴犹如高山,忽而轻柔平静宛如流水,却又忽迷茫神秘好像星辰,一撇一捺,一音一律,一意一景,无不透露着生活的灵动,汉字的刚劲以及中华民族的魅力。
作家之所以可以写出好文章,那是因为汉字的多层含义。
音乐之所以可以打动人心,那是因为汉字美丽的声韵。
诗歌之所以可以催人泪下,那是因为汉字的优美情趣。
一笔一划之间,互相帮助,互相衬托,那是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体现。
汉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丰富的想象力制造出来的,每一个笔划中都蕴含着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心血,每一个音节中都体现着我们国家的雄健和骨气。
所以让我们离开手中键盘,拿起手中的笔,让我们为能写出汉字这样美好又神圣的东西而傲慢吧!假如在你面对一个个英语字母时,你会想起汉字那一张张布满生机的脸。
假如在你听到躁音时,你会渴望朗读一篇美丽的文章。
那么恭喜你,你已经体会了汉字的秀丽,你已经感悟到了汉字的深层意义。
从今往后,让我们用汉字来体会高山雄伟,用音节来体会人民的大方,用笔划来体会国家的富强富强!看,看橫,那竖,那撇,那捺!听,那轻,那柔,那美,那重!悟,那冷,那暖,那醉,那醒……汉字传承的谈论文2暑假期间,央视和河南卫视相继推出了汉字书写类节目,然而这些本意是“挽救汉字危机”“查找键盘里失落的汉字”的节目,却出乎意料地引发了人们对汉字命运的忧虑。
以汉字的魅力为主题作文
以汉字的魅力为主题作文一、命题作文类。
- 解析:“品味”一词要求考生深入体会汉字的美。
可以从汉字的字形结构(如象形、会意等造字法所体现的奇妙之处)、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如汉字与传统习俗、历史故事的联系)以及汉字在文学艺术中的独特表现力(诗歌、对联等)等方面展开论述,写出自己对汉字美的独特感受。
- 解析:明确点明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作文需要阐述汉字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智慧的。
例如,汉字的构造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它能够准确表达丰富的意义,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演变却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等。
- 解析:重点在于“我眼中”,要写出个人独特的视角。
考生可以结合自己学习汉字的经历,如从最初识字的好奇到深入学习后的惊叹,或者讲述汉字在自己生活中的特殊意义,如因为某个汉字而受到启发等,来展现汉字的魅力。
- 解析:和上题类似,“之我见”也是强调个人观点。
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来阐述,如汉字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魅力(汉语热现象等)、汉字对个人思维发展的魅力(提高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等)。
- 解析:“感受”要求考生注重自身的体验。
可以从汉字的音韵美(如诗词的平仄押韵)、书法美(不同字体的美感)、表意的精确性等方面入手,通过具体的事例或现象来传达对汉字独特魅力的感受。
- 解析:题目直接表明观点,作文要围绕汉字的无限魅力展开。
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如汉字在世界文字体系中的独特地位,以及微观的角度,如一个汉字背后隐藏的丰富故事等多方面进行阐述。
- 解析:“走进”这个词提示考生要深入探索汉字的魅力世界。
可以从汉字的起源开始讲述,逐步深入到汉字在现代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如网络文化中的新词义产生等,展现汉字魅力的丰富性。
- 解析:强调汉字魅力具有多个方面。
考生需要分别阐述这些不同的方面,例如汉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魅力表现(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魅力、近现代文化传播中的魅力)、汉字对不同人群的魅力(对学者、艺术家、普通民众等)。
- 解析:“浅探”表示不需要过于深入的学术研究,但也要有一定的探究。
论汉字的文化传承与简化字的推广
0452017.12第3期文化大观论汉字的文化传承与简化字的推广 回顾汉字的发展历史,如果从殷商时代算起,距今已有三千多年了,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里,汉字一直处于变动与相对稳定之中。
汉字的演变就其形体来说,有简化也有繁化,但主要还是简化,这是汉字形体变化的必然趋势。
另一方面,为了使汉字便于掌握、使用及管理,人们对汉字不断的进行整理与简化。
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中国大陆对现行汉字进行了有计划的简化,在这方面做了许多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实效。
一、汉字的传统字形传承着丰富的文化(一)汉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蕴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任何文字都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是意音文字,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特别是汉字结构传统上的“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方法。
象形字 如:“女”,小篆中写作“ ”,像一个人曲膝跪坐着,两手相交并放在膝上,显得比较文静,这一定是一个妇女形象。
再如“人”,小篆作“ ”,像一个人的侧视形。
指事字 如:“本、末”二字,小篆分别写作“ 、 ”,分别在一棵树的下、上加一点,来表示树根与树梢之所在。
又如“寸”,小篆作“ ”,在又下用一横指出中医所谓寸脉或寸口之所在。
林义光《文源》:“又,象手形,一识手后一寸之处。
”本义为寸脉、寸口,因其距手的距离,后借以表示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
会意字 如:“休”,小篆作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一棵树,用一个人靠在树上的形状来表示休息之意。
再如“牧”,小篆作“ ”,字形为手持树枝或鞭子赶牛,义为放牧。
形声字 如:“暮”,小篆中作“ ”,指日落时分,记作“莫”,后在“莫”下加形符,成为“从日、莫声”的形声字,以表其本义“日落”之意。
又如:“溢”,小篆作“ ”,像器皿中有水漫出的形状,指水漫出,记作“益”,是会意字,后在“益”字旁加形符,成为“从水、益声”的形声字,以表示水漫出之意。
(二)汉字在演进过程中逐层规范优化 由上可知,汉字的形体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汉字的形体并非一成不变,作为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总是越简易越好,而在整个汉字字体演变的过程我们大致可以概括为: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几个阶段,现在我们以“马”字为例,看看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的逐层规范优化。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令狐采学学号:40812208班级:汽车办事工程12102姓名:陈露露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语最重要的帮助性交际工具。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记载和蕴涵着古人的造字办法、造字心理,今人通过这些可进而推知古代的社会文化。
从中我们能了解历史,认识历史,评价历史。
一、汉字与文化的渊源汉字是历史的记录器、文化的活化石,它把人类的历史、社会和各种文化活动都记录下来,并且世代相传下去,使中国文化永存不朽,通过汉字可以追溯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踪迹。
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晚期,形成于奴隶社会前期,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
文化和文字相互增进相互影响共同成长,民族文化的成长是决定汉字产生和成长的因素。
文字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水平的标记。
文字经历了漫长的成长过程,在成长过程中与社会文化、民族文化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在原始社会,人们在集体劳动中因相互交际的要求而产生语言,但语言贮存的时间有限,时间长了容易忘记,于是原始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运用各种物件做成符号,来帮忙记忆。
随着社会的成长,从氏族到部落,到后来国家的呈现,交际的地区规模越来越年夜,也就促使了文字的成长。
中国文字纵的是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一脉相承下来的,它是社会文化、民族文化成长的结晶,代表着民族的自尊、自强,使整个民族成为一个文化的集合体,并且从多个方面表示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风气习惯等,使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世代相传,发扬光年夜。
过去汉字与龟甲结合,开创了一个辉煌残暴的西方古代文明。
今天,汉字与硅片结合,势必使古老的汉字焕发青春的活力。
汉字的信息化,使汉字从衰老变得年轻,从苦难走向辉煌。
从而使汉字具有无比光明的未来。
二、从形声字看历史文化痕迹(一)从形声字的形旁看古代文化形旁即意符,意符是形声字中指明意义类另外符号,如“格”字左边的“木”,“铜”字左边的“金”之类,形符保存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等方面1/3的信息。
论述汉语汉字对中国文化发展和传播的贡献
论述汉语汉字对中国文化发展和传播的贡献汉字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字,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汉字不仅仅是一种书写工具,更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和表达方式。
它通过丰富的字义和形态,传递着丰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和传承。
汉字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汉字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甲骨文和金文,经过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标准汉字。
汉字的形态和结构丰富多样,每个字都蕴含着丰富的含义和文化内涵。
汉字的形态和结构不仅仅是一种书写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通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方式,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人们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汉字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在中国内部传播广泛,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和标志,它的独特形态和丰富内涵吸引了许多外国人的兴趣和学习。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对外开放的政策,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字,了解中国文化。
汉字的传播不仅仅是语言的传播,更是中国文化的传播。
通过学习汉字,外国人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思想观念、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汉字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语言文字方面,还体现在其他方面。
汉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国古代文学、哲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的基础。
许多古代文献和经典著作都是以汉字为载体进行表达的,通过学习汉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化。
同时,汉字也对中国艺术和传统手工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许多传统的绘画、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都离不开汉字的运用和表达,通过汉字的艺术表达,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体验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重要的贡献。
汉字的形态和结构丰富多样,通过丰富的字义和形态,传递着丰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和传承。
论汉字简化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论汉字简化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汉字是贯穿古今风雨中的一件中国独有的国宝。
它的命运折射出中国的起伏兴衰。
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太深厚了,可以说一个汉字就是一个中华的故事。
千百年的风俗礼仪,伦理道德,哲学思考,审美意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几乎都隐藏在了一个个汉字对所要反映事物的摩画、概括和美化之中。
汉字与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汉字中字义系统记录了文化系统;二是汉字的字形和构造反映了文化现象。
汉字的字义系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文世界的划分和整理得来的,在这里有客观成分,也有包涵的特定的文化影响因素。
但是汉字与汉字的文化主要反映在第二个方面,我们常见的汉字是根据词义方面来构造字形,力求达到形义统一的文字。
也就是说,汉字的构型和设计记录了造字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活状况,以及当时人们的思想认识和心理状态等。
一、汉字体现了汉民族的社会生活汉字是源于绘图显意的形义文字。
分析每一个汉字的结构,就会发现其中蕴藏着很深的造字依据,从中可以窥视当时社会的原形。
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说明古代人在以形显义,创造汉字时,总是取自己最熟悉,最切近的形体。
现在与钱币有联系的字,像财、货、贡、贫、赈、费、贾、赠、贪、贷、赊、贿、赂等。
这些汉字的部首都是“贝”。
古代时的“贝”相当于现在的钱,所以这些汉字都与货币有联系。
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
”可见中国的古代时期曾经用贝壳当作交易的媒介物。
由“贝”构成的汉字,既表明了它们与财富有联系,又无声地展现了古代货币一幕幕的演变史。
现在与祭祀有联系的汉字,像祝、福、神、禅、祖、祠、禝、祉、禳等。
“礻”做部首可写成“示”。
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
”说明“示”表示日、月、星从天垂下,人们可以通过它来观天象、察神事。
甲骨文的象形字“示”,解释为古人崇拜的木柱或石柱。
我们知道古人相信自然界的一切是由神来主宰的,他们有可能把某一件事物当作崇拜的对象,“木石崇拜”就是古人崇拜神灵的一种现象。
[作文范文]汉字传承的议论文
汉字传承的议论文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志,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下面xx收集了有关汉字传承的相关论文,供大家欣赏。
篇一:汉字传承日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现场直播在万众瞩目中落下帷幕。
考的是孩子们,汗颜的却是我们这些成年人。
我相信很多人像我一样,提笔忘字。
两个多月来的持续关注,使我觉得有必要说说“汉字”这个看似简单的话题。
一些人认为,汉字之所以叫“汉字”,是因为它是汉族人使用的文字。
这个说法不准确,取名“汉字”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汉朝对中国文字的贡献。
在秦朝统一文字的基础上,汉朝对文字的整理、规范、检索、革新达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峰,隶、楷、行、草或发轫于斯或勃兴于斯,这一时期是汉字的重要发展期。
汉朝历时400多年,是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历时最长的朝代,到汉武帝时,大汉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王朝,与当时的罗马帝国同享辉煌与荣光。
社会进步是文化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汉朝为各种文化元素的自由生长提供了沃土,为汉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不光汉字兴盛于此,汉人也兴旺于此,人口数量和社会地位远远高于其他民族,为形成汉民族奠定了基础。
汉字的成长与汉族的发展,是汉朝的两大文化硕果。
当然,汉字的源起,还远在得名于汉之前。
文字是人类的足迹。
从5400年前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粘压在泥板上的楔形文字,到5000年前古代埃及人刻写在神庙石碑上的神文圣书,再到3300多年前古代中国人创造的甲骨文,文字推动了历史,也记录了历史。
甲骨文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它与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古印度哈拉巴文字一样,在各自的环境中独立诞生,但传承3000年以上的唯有汉字。
1928年,考古界对河南安阳小屯村甲骨文出土地的甄别确认,使得消失了3000多年的商朝殷都被发现,打破了国际上关于中国夏商王朝只是一个传说的推测,使中国历史有了从传说时代进入信史时代的断代依据。
数万枚方寸甲骨抖落满身风尘,组合成一副轮廓分明的脊梁,驮起一个古老民族厚重历史的明证,我们不能不心怀敬畏。
汉字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论略——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为例
第42卷第5期No.5Vol.42宁夏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Ningxia Normal University2021年5月May2021汉字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论略—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为例遇旻1,朱美艳2(1.银川市实验小学,宁夏银川750001;.银川市阅海一小,宁夏银川750002)摘要: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具代表性的表意文字。
作为表意文字,汉字的形体结构就必然蕴含着无比丰富的文化信息。
重视发掘与利用汉字形体结构中所隐含着的丰富多样的文化信息,就可对学生相机渗透与有机融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在语文课程中实现汉字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关键词:汉字形体;传统文化;相机渗透;有机融入中图分类号:G6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331(2021)05-0104-06收稿日期:2021-03-15基金项目:2020年度宁夏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学)规划重点项目“汉字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20NXJA02)。
作者简介:遇旻(1965—),女,黑龙江穆棱人,银川市实验小学,教育硕士,正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学校管理与语文课程论等领域的研究。
在语文教育中我们要看到,汉字是学习与掌握汉语书面语的前提与基础,语文课程在实施中必须要以学生对汉字的正确认读与规范使用为根基。
同时,作为世界上自诞生后就一直流传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汉字在其形体中也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与价值内蕴,而作为人文社科类的语文课程更应在汉字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理解与传承、传承这些悠久优秀文化。
就是说,承担着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语言能力的语文课程在实施中既要发展学生正确认读、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同时也要重视提高学生对汉字文化的正确认知与深刻理解,从而使汉字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中国的文化传承
中国的文化传承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传统文化之一。
几千年的历史给中国积淀了独特的文化传承,这种传承源远流长,贯穿于中国人民的生活、思维和行为中。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中国的文化传承,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与独特性。
一、历史与文化传承中国的文化传承深深扎根于历史的沃土上。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重视家族、尊重长幼、重视家训的社会。
孔子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融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尊师重道、孝道、礼仪之邦等观念也一直贯穿于中国的历史进程中。
这些价值观念代代相传,经由历代文人骚客、史官编纂的文献著作、历史事件等逐渐形成中国文化的主体。
二、语言与文学传承中文是中国的国家语言,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可以代表象形文字演变的文字符号。
汉字的书写与发音娴熟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国文化的传承。
从《诗经》、《史记》的古代文学到明清时期的文人名士,再到现代作家的文学作品,中文的表达形式与艺术创作手法不断推陈出新。
中国文学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源于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执着传承。
三、经典与教育传承经典是文化传承的根基,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如《论语》、《道德经》、《孟子》等无不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占据重要地位。
这些经典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塑造了中国人民独特的品质与思维方式。
如今,这些经典仍然作为中国教育的基石,从小学到大学,人们仍然学习、研究、传承这些古代智慧的源泉。
四、艺术与工艺品传承中国艺术与工艺品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书法、绘画到陶瓷、漆器,从京剧、京胡到茶道、花道,中国的艺术形式与工艺传统千姿百态。
这些艺术与工艺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审美追求,也见证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与美学意识。
如今,这些传统艺术与工艺品在中国乃至全世界仍然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和喜爱。
五、传统节日与习俗传承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与习俗,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这些传统节日与习俗不仅是丰富人们的生活,更是源自中国古代文化与历史的细腻表达。
汉字与传统医学汉字在中医学术中的表达与传承
汉字与传统医学汉字在中医学术中的表达与传承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而在传统医学领域中,汉字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汉字在中医学术中的表达与传承,旨在了解汉字对于传统医学的意义,以及如何传承与发展中医学术。
中医学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汇集了千百年的经验总结和文化精粹。
汉字作为中文的书写系统,既能传递信息,又能展示文化。
在中医学术中,汉字是重要的表达工具,它既有明确的意义,又具备象形的特点。
汉字所包含的意境和文化内涵,使得中医学术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与中医理论相得益彰。
汉字的传承与中医学术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古代医家通过汉字来记录医学知识,并相互传承、发展。
这种传统从古至今一直延续下来。
例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都以汉字为基础,记录了丰富的医学经验和理论。
这些文字作品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中医学术的重要参考资料和研究对象。
通过研读这些古籍,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中医学术的发展历程,并将其传承下去。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汉字在中医学术中的应用也发生了变化。
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医学知识更趋复杂化和专业化,对于汉字的理解和运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汉字,以确保中医学术的准确传达和有效传承。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传统医学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技术使得我们可以利用汉字来进行更广泛的交流和共享。
例如,通过中医学术的网络平台,可以将医学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群,推广中医文化,提高中医学术的传承和发展。
而同时,互联网也给传统医学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网络信息的不准确性和传输的失真等。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和运用汉字,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传承的完整性。
总之,汉字在中医学术中的表达与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汉字既是中医学术的工具,也是其文化内涵的载体,传承了中华民族丰富的医学智慧。
通过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汉字,我们能更好地传达和传承中医学术。
道中华之美,美中华之道汉字解析
目录1. 概述2. 中华之美3. 汉字之美4. 汉字的神奇魅力5. 汉字的发展历程6. 汉字文化的传承7. 汉字与中华文化的关系8. 结语1. 概述中华之美,源远流长,无论是指自然风光、人文历史还是语言文字,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其中,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和博大的智慧。
通过对汉字的解析,我们可以更深刻地领会中华之美,美中华之道。
2. 中华之美中华之美,指的是我国文化的 rich and diverse heritage that spans thousands of years.自然风光如山川大河、名山古刹,人文历史如儒家思想、传统礼仪,以及语言文字如诗词歌赋、汉字,都展示着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博大精深。
其中,汉字作为传承千年的文字符号,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着中华之美的独特魅力。
3. 汉字之美汉字是我国文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和转注等多种表意方式相结合的表意文字。
其独特的构造方式和丰富的内涵,使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山”字,就如同一座山峰屹立在纸上,独具特色。
这种形、声、意的结合,使得汉字在书写形式和艺术性上都具有独特的美感,被誉为“极难上手的艺术”。
4. 汉字的神奇魅力汉字所具有的神奇魅力,表现在它的结构、构造和含义上。
每一个汉字都是通过笔画的排列组合形成的,每一笔的顺序和力度都具有特定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水”字的横竖交错仿佛流水一般,呈现出水的形态,而它又和许多代表水的汉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词汇和表达。
这种神奇的结构美和构造魅力,是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所在。
5. 汉字的发展历程汉字的发展历程可谓是千年之久,它经历了刻石、甲骨、篆书、隶书等不同时期的演变和发展。
从甲骨文的原始图画,到篆书的简练流畅,再到楷书的工整端庄,每一个时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这种发展历程不仅展现了汉字的变迁和演化,也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6. 汉字文化的传承汉字文化的传承历久弥新,它不仅是我国人民的共同文化记忆,更是世界文明的共同遗产。
汉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符号和瑰宝。
它是中文写作和沟通的基础。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汉字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段:汉字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文化之一。
而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承载着中国人的智慧和文化积淀。
中国的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领域,都需用汉字来表现和传承。
汉字已成为了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精神符号,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二段:汉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无论是看报纸、杂志,还是购物、交通、办公等,汉字都随处可见。
从简单的签名和记事,到复杂的读书或者写作,汉字都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汉字还在音乐、舞蹈、戏剧、绘画等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传统艺术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第三段:汉字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对中国的文化兴趣日益高涨。
而汉字作为中国的文化符号,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和了解。
许多国际组织、政府机构、文化机构,如联合国、世界遗产组织、国际汉字学会等,都将汉字作为宣传刊物和造型设计的重要元素。
随着中国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和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深,汉字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和沟通也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段:汉字对于自我表达的重要性生活中,自我表达也需要用到汉字,它可以让我们表达个性化的思想和情感。
无论是日记、信件、博客等,我们都需要用汉字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
同时,学会写汉字,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使得我们更加明确和清晰地阐述自己的意见。
第五段:汉字的发展和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通过搜狗、百度等搜索引擎,我们可以方便地查询自己所需要的汉字。
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世界,也让汉字在输入法等方面得到了更方便的应用。
同时,随着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普及,我们不需要笔墨纸砚,就可以随时随地地输入和输入汉字。
总之,汉字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无论是在文化传承、日常生活、文化交流、自我表达还是数字化应用中,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中国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论汉字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政法学院2011级郭辛琪摘要: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见证,因此,从汉字的文化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汉字的确具有文化的传承性,但是现代汉字的发展演变又使得汉字的理据性有所降低,如果一味强调传承而忽视了文字的发展,也会矫枉过正,我们应该要在尊重文字自身规律和国家有关法规的基础上加强汉字的文化信息分析,从而培养年轻一代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
关键词:汉字;文化传承;文化特征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Characters and cultural heritage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Law, Grade 2011,Guo Xin-qiAbstract: Character is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long history, profound testimony, therefore, b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haracters, Chinese characters does have cultural inheritance, but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Chinese characters but also makes the characters Motivation has decreased, if only emphasizes heritage while ign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xt, it will be overkill,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information analysis in respect of text characters of its own laws and national regula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love and pride in their culture, language of the country .Keywords: Chinese character;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al Features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实力,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优美生动富有内涵的中华文化,那个展现“京”字的中国印,更是让人们深深为中国文字的美而赞叹,“京”字活灵活现,舒展腰身,仿佛跳动在印章之上,向世界各国的友人说着,北京欢迎你。
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汉字之美,它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毋庸置疑人们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非常敬重的,也都希望能够把这个根一直传承下去,但是究竟应该怎样传承,采用什么形式来传承是值得我们好好探讨的。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这个范围来说,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同时又是文化的忠实体现者。
所以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第二条就写着“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
”说明人们已经把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语文学习与继承民族文化联系起来了。
的确如此,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文字都凝结着一定的文化信息,都是本民族文化的一个载体和体现者,而汉字中蕴涵的文化信息,是其他文字无法比拟的。
几千年的积淀使得汉字的文化内涵日渐丰富。
汉字还是世界上唯一至今还在使用的表意文字系统,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多数汉字失去了象形的外貌,但在本质上还保留着早期文字的许多特征,而且越古其特征越明显,所以说把繁体字与中国文化的根联系在一起并不是毫无理由的。
“如果中国人屈从西方国家的再三要求,引入一种字母文字,充其量不过为小学生(和欧洲人)省出一两年学习时间。
但是为了这点微小的收获,中国人就会失掉他们对持续四千年的丰富的文化典籍的继承权。
”这段话虽然是针对过去有人提出以拼音文字取代汉字的言论发表的看法,但也恰恰说明了汉字在继承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视觉符号系统,它除了记录语言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就是汉字的形体构造具有特殊的价值。
“几乎每个汉字都可以描绘出一幅中国历史文化图,或者演绎出一段中国历史文化‘典故’,因而汉字本身就可以被视为文化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充满时代色彩,地域概念、人文心理特征的文化符号。
”正是汉字形体构造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也体现着汉字与其他文字的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一、许多汉字的结构显示了先民的生活和意识就拿人生的最后一道程序丧葬习俗的有关文字,我们可以很明显地从中看到这种古代习俗随着地域和时代的发展发生着不断地变化。
大圣人孔子虽然曾经反对野蛮的殉葬制度,《札记•檀弓下》“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但他却提倡“厚葬久丧,重为棺椁。
”按照封建礼制丧葬实行“事死如事生”的原则,所以丧葬礼节是非常繁缛的。
从孟子《许行章》可以看出,孔子死后,其弟子为他守孝三年,按礼制,父母、妻子和长子死后,都应守制三年。
其实这种礼节是在封建政治伦理的需求下逐渐形成的,并非自上古就有之,相反,上古时的丧葬极其简略。
从汉字的“葬”字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到古代的丧葬风俗。
“葬”字小篆作,字形南帅、死和一这i部分组成。
“帅”为草丛(注:舯即草的本字),“死”义为尸体,“葬”字字形中的“一”表示尸体被抬送荒野时所用的木板之类。
这个字形所展示的跟《周易•系辞下》记载的中国远古的丧葬形式完全吻合。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
”(大意是古代的丧葬是用柴草把尸体包起来,扔到荒野之中,既不堆土堆,也不种树作标志,亦不存在丧期的问题。
)“葬”字字形逼真地把远古时代先民们的生活习俗形象地保存了下来。
尸体被扔在荒野让飞禽野兽任意撕咬,这种现象很快就有了改变,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思维的发展,产生了灵魂观念。
认为人死只是躯体的死亡,人的灵魂是永远不会死的,如果对尸体不加保护任凭野兽撕咬,其灵魂就会发怒,从而降灾于活着的人特别是亲属。
于是又发展出一种习俗,就是死者的亲属带着弓箭到尸体旁驱赶禽兽,这就是“吊”字的本义。
从汉字中我们就能够感受到古人的生活习俗也知道了今天我们很多文化习惯的由来,我想这是其它文字都无法办到的。
二、有些字形的演变反映了相关事物的发展文字是用书面符号的形式来记录语言的,它的产生显示了人类认识世界的高度抽象概括能力,而且这种符号系统一旦建立,就具有一定的稳固性。
比如“桥”字,我们从它的构形可以推测出古代的桥是用木头做成的,《说文解字》:“桥,水梁也。
”段玉裁注:“凡独木日杠,骈木日桥。
”后来石头砌的、砖砌的、钢筋水泥建造的甚至玻璃钢纤等现代化的材料建造,不管怎么变化,能够起到沟通作用的建筑物都成为桥,这个本质的东西始终没变,所以“桥”的字形也没有改变。
我们又不能不看到这样的事实,也有一些字随着事物的发展而产生了相应的变化,我们可以从字形的改变当中了解先民的生活变化,感受到一种文化的发展。
如“袜”字,《说文》作“鹱”。
《说文•韦部》“裁,足衣也。
”顾炎武《日知录》:“古人之袜,大抵以皮为之。
”因为“韦”和“革”都是兽皮,所以“裁”又作“蠛”。
后来用布帛作袜,就有了从衣的“被”,简化为“袜”。
从“袜”的字形演变,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的袜子是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精细的发展过程。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一个汉字就是一部历史的原因所在了,学习了解一点汉字的相关知识无疑对于我们的后代还是很有好处的。
三、新字的产生和旧字的消亡反映出某些文化因素的变动古代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马是最重要的代脚力,所以不同毛色不同性别不同特点的马都有自己的专门称呼和用字,如膝以上为白色的马叫做“弄”,黑白杂毛的马叫做“”,毛色黄白相杂的马叫做“胚”,赤色马叫做“辟”;牡马叫做“粗”,牝马叫“群”;劣马叫做“骀”良马叫做“弱”“骁”;少壮之马叫做“驹”,千里马叫做“羁”,三岁或四岁的马叫做“蜃兆”,高大的马叫“睐”,马高六尺为“聒”。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马的作用几乎完全被现代的各式交通工具给取代了,现在再学这些字很显然人们已经不知所云,也完全没有必要了解这么多的专用字,所以这里很多从马的字都变成了不再流通的死字了。
而近百年来,汉语从西方语言中吸收了不少音译词,汉字也相应地增加了一些新字,比如为了记写“咖啡、啤酒、喹啉”和重量单位“吨”,就造了“咖、啡、啤、喹、啉、吨”等从口旁的字。
很显然,从“马”的字多的时代应该是畜牧业比较发达的时代,是以马作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的时代,而像“氧、氢、氮、氯、氦”等从“气”的字逐渐增多,说明了这个阶段人们对自然科学的认识越来越清楚,这些信息都可以从文字的构成略见一斑。
但是我们又不能不看到这样的现实。
汉字产生至今,形体和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很多现代汉字演变成为与整字读音、意义都没有关系的记号,这使得汉字的理据性大大降低。
据有关调查资料,在常用汉字当中,带有记号字有75.67%。
许多形声字的意符只能表示宽泛、笼统的概念,甚至有的意符失去了表意性,纯粹成为一个记号。
如“笨”,本来是一个形声字,从“竹”“本”声,意为“竹子里面的薄膜”,但是随着语言发展,“笨”已专指愚笨的意思,所以意符“竹”失去了表意作用,在“笨”字中已经成为记号。
如果看不到文字本身的发展,而一味地强调汉字的形体与文化传承的系又会矫枉过正,汉字的难识、难写,妨碍教育和科学的发展是不能否认的事实。
许多语言文字学家提出要全面的科学的看待汉字,既要看到汉字的优点也要看到汉字的缺点,从实际出发探讨汉字的理论问题和实际应用问题,从而把汉字研究引上了科学的道路,也使我们对汉字的认识有了一个比较全面而符合客观的看法。
2000年lO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语言文字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我们这里所说的规范汉字就是指新中国建立以来,经过简化和整理,并且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推行的汉字。
很显然这已经是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了除非是特殊的需要,简化汉字是我们在学习、生活、工作当中都必须使用的规范汉字,这一点是谁也不能改变的,再到小学生当中去开设繁体字必修课,既增加学生负担,也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不管汉字的历史有多么悠久,也不管汉字承载着多少民族的文化传统,我们都不能凭着自己的揣测和臆断,抑或是凭着一种热情盲目地为汉字的前途指手画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汉字还要继续使用下去,它的地位不会发生改变,既不会废除汉字完全拼音化,但也不会再倒退到使用复杂的繁体汉字,汉字将会沿着它自身的规律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