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源氏物语》中的佛学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源氏物语》中的佛学思想

每个国家都有优秀的作品流传于世, 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 值得我们研究探讨和珍惜。《源氏物语》是日本优秀文学作品的代表,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长篇小说之一, 其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非常高,其不朽之意义在于为后代读者展开了一幅幅卷帙浩繁的关于平安朝贵族的生活画面,不仅使我们从其优美的篇章中得到美的享受,而且为后人更好的了解平安朝贵族宫廷生活及政治、经济等诸方面的情况提供了许多史书所不能提供的详实的依据。此外,作品还浸润着浓厚的佛教色彩, 是当时宫廷生活的写照, 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方式、道德伦理和作者的理想。无论从词汇、还是情节内容, 或人物的思想来看, 都烙上了强烈的佛教思想的烙印。

《源氏物语》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创作于11世纪初的一部长篇小说,全书共54回,共分为两大部分,前44回主要描写源氏公子极享荣华又感情纠葛的一生,后10回为源氏之子—薰的感情故事。作者紫式部是日本平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她一生笃信佛教,并精通佛典,佛学思想全面具体地体现在《源氏物语》一书中。

一、佛教思想在日本的发展

佛教起源于印度, 传入中国后再传入日本。佛教不承认常识的评价, 总的精神是出世, 抛弃现世的快乐、荣誉等, 而追求现世以外的所谓涅盘境界。其中的禅宗教义, 对世人影响最大的就是因果报应说。它把人间现实的苦难和罪孽移到永远无法证实的天堂和来世去寻求补赎; 还有出世思想, 推重少思寡欲,清静无为, 借以回避解脱生活的烦恼和矛盾, 或取得禅悦。

佛教进入日本是在六世纪中叶的奈良时代。经苏我氏、圣德太子的推动, 加上天武天皇也把佛教作为巩固政权、稳定人心的御用宗教思想, 所以佛教在日本盛行一时。平安时代, 新的宗教势力开始摈弃世俗化的奈良佛教, 最澄、空海创立了天台宗和真言宗, 日本佛教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天台宗是一个富于哲理的宗教, 与旧的佛教根本对立; 而空海创建的真言宗, 是源于密宗的宗教,与旧的宗教达成一定妥协, 反而形成更大规模的宗教集团。密宗则是以镇护国家, 祈求个人现世幸福为宗旨, 在贵族中深得推崇。

一方面是佛教开始兴盛, 另一方面, 当时女性原本享有的较高社会地位这时也开始日益下降,加上平安末期, 王朝贵族从兴盛走向衰亡, 平素沉溺于荣华的上层贵族产生了失落感, 深感人世之无常; 至于

平素就不满于现状的中下层贵族更加厌世, 于是接受了“厌离秽土, 欣求净土”的出世思想, 这些都更进一步促进了佛教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佛教思想的这种民众性, 必然会体现在日本文学作品当中。日本人敏锐的季节感, 加上佛教思想的浸淫使得他们能更深刻体会到现实与理想世界的反差, 对于“哀”的感触和体验更强烈, 所以他们很容易对那种追求与自然融合、心物一体的精神, 及老庄享受现世的逍遥观念和佛家追求来世的解脱思想引起深深的共鸣。紫式部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就强烈地表现出这种思想。

“物语”是日本最早的小说模式。诞生于平安王朝盛极而衰的转折时期的《源氏物语》深受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佛教宣扬的无常、出家、困果报应等思想成为书中主人公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深地影响着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同时, 佛教的观念与思维方式更深刻地影响到文学素材的选择、人物的塑造、情节构思与安排以及作品的基调。

二、宿命论思想的体现

佛教的宿命思想是基于三世因果的教义, 即前世的因和现世、来世的果。妄执情识是迷昧之源。源氏的妄执情识、恋母情结, 给多少美丽女性造成困惑甚至悲剧, 而反观这些女性, 其实都隐射着源氏的宿命人生, 比如藤壶皇后。源氏对母爱的执迷, 却用找替身的方式来实现享有母爱的梦想。他先把和母亲长相很相似的藤壶皇后作为母亲的替身, 爱上她。这不伦之恋让藤壶皇后一生痛苦不已。藤壶皇后比公子大5岁, 酷像源氏公子的母亲桐壶。在公子的追求下, 终与公子犯下乱伦之罪, 还诞下皇子。藤壶皇后在此后的日子中痛苦万分, 出家为尼。在她37岁时, 将幼帝托付给亲生父亲源氏, 带着对源氏的思念和感激, 安然而哀怨地撒手人间。权势显赫的皇后也有着自己无法排遣和逃避的悲哀。源氏公子也同样在不伦之恋中痛苦了一生,并在紫夫人去世后出家, 孤寂而亡。

紫夫人的宿命其实也隐射着源氏的宿命。紫夫人是源氏最亲近最喜爱的人, 幼年丧母, 天真浪漫的年纪被源氏带回家中, 悉心培养, 成人后容貌艳丽, 气质优雅, 艺压群芳, 性格婉约, 通情达理,她是源氏

调教出来的完美女性, 是所有男性心目中的理想伴侣的化身。紫夫人孤独痛苦地等候流放须磨的源氏回来, 源氏也同时在须磨饱尝思念之苦。当源氏重新站上权利巅峰时, 紫夫人俨然是六条院的女主人。但她却没有正夫人的身份,这和源氏虽贵为皇子, 却不得不降为臣籍何其相似。紫夫人的体贴温柔, 才情洋溢, 和

源氏又是多么相似啊! 紫夫人为情所苦, 最后在孤独中去世。源氏在紫夫人去世后, 一样孤独忧伤, 思念度日,最后将所有紫夫人的情书焚毁。其情之苦, 其心之哀, 真是让人唏嘘!

紫式部在描写源氏身边女性的宿命, 也在暗示着源氏的宿命, 最终源氏没有逃过一生宿命的安排。这些都暗合着佛教中的宿命观。

三、无常观的体现

“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无常观是佛教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5源氏物语6中有许多关于无常的描写, 无论四季风物、世事情态、人物心境和人生际遇等。比如四季风物无常。四季变幻, 风云雷电, 春华秋实, 这些季节都给纤细敏感的日本人深深的感动。而他们经常感慨这样的变化无常, 甚至看见春花秋月, 也会触景伤情, 对鲜艳明媚的事物尚存心境哀伤, 更何况萧瑟秋冬, 自然更加愁思绵绵。

再如人生无常。光源氏是一位光彩照人的皇子, 身份尊贵荣耀, 可是却一生下来便遭丧母之痛, 没有外戚的有力支持, 为避免成为宫廷斗争的牺牲品, 父皇将他降为臣籍。这变幻莫测的人生,预示着源氏的

一生悲剧命运。他曾被流放须磨,经历无数天灾人祸, 之后重返京城, 荣耀一时。可是到最后, 正夫人女

三宫的背叛、紫夫人的离世,让他体会到人生常抱恨。《魔法使卷》中这样写道:源氏对她们说: “我此生所喜荣华富贵,他人无法可比。谁料所遭恶运却胜于他人。想是佛菩萨要我感悟人生无常, 世事多艰之理, 故赐我此命吧。”

四、因果循环思想的表达

因果循环是佛教思想的一个中心。佛教主张三世因果论, 一切众生的生命, 是无限延续的, 宛如大河流水, 滔滔不尽, 激起层层浪花。众生的生与死, 不过是生命之流中浪花的泛起与消散而已。生命之流的水, 是身口意三业的业水, 有什么业即感什么果, 如影之随形。在感果時又继续造业, 导致未来新的果报, 如此循环, 没有穷尽。业有三报, 一现报, 现作善恶之报, 现受苦乐之报; 二生报, 或前生作业今生报, 或今生作业来生报; 三速报, 眼前作业, 目下受报。这些思想, 在5源氏物语6中都能体会到。例如: 源氏与有继母身份的藤壶皇后有了不伦之情, 并生下孩子(就是后来的冷泉院)。源氏与藤壶一直处在痛苦之中。最后藤壶皇后出家并盛年早逝。

源氏的正夫人葵夫人, 受公子冷淡, 亦转与东宫太子有染, 生下夕雾。而在源氏娶女三宫为正夫人之后, 女三宫和柏木私通, 后生下薰君, 女三宫产下孩子后执意出家, 而柏木则英年早亡。源氏生性风流, 处处留情, 而他的正夫人却屡屡与外人有染, 这真是一个天大的讽刺, 也应验了佛教的因果思想: 因果

相依, 有什么因就有什么果。

五、弥陀净土信仰

厌倦尘世, 追求超脱俗世之外, 是作品中许多人的人生梦想, 也是佛教思想在作品中的一种体现。当时的佛教思想对所有阶层的人影响都非常大。佛教提倡“本心即佛”, 重内在修行, 认为外界的一切都是虚幻的, 只有内心的宁静与宇宙融为一体才是人生的永恒。同时认为人生是虚妄的, 人生无常。宗教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被作为一种逃避现实人生的心灵避难所, 佛教也是一样。可以说就其最根本的意义而言是一种终极关切。人不同于世间万物, 因为人是有精神性的, 所以人有超乎自然和超越自我的关切和追求, 因此, 文学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性的具体化, 它与宗教就有了相通的地方。

紫式部写尽人生之哀, 最终想表达就是: 碌碌众生, 只有实现了精神的回归和解脱, 才能脱离现世

悲苦, 寻得灵魂的最终平静。而这种精神的回归和解脱, 在她看来就是皈依佛门了。所以我们看到, 在《源氏物语》这样一个描写宫廷生活的巨著中, 那些皇宫贵族, 有权势, 有财富, 可是, 经历种种, 他们依然把皈依佛门作为最后的解脱。作品中描述了大量念诵佛经, 做法事等活动来祈福、祛病、求安产。很多位高权重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历经磨难、挫折、痛苦、感觉无法解脱, 许多都选择了出家, 这其中包括天皇、皇后、源氏、紫夫人(虽有心却未达成)、许多大臣、女官、公主、甚至侍女, 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消除今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