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勘察规范
边坡勘察规范
![边坡勘察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b47491d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2.png)
边坡勘察规范边坡勘察规范是根据边坡工程施工的需要,为了保证边坡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对边坡的勘察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的文件。
下面是边坡勘察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边坡勘察的目的和任务:边坡勘察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边坡地质、工程地质和工程地貌的情况,为边坡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可靠的工程地质资料,保证边坡工程的安全和可靠。
边坡勘察的任务包括:1. 边坡区域的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调查;2. 边坡区域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和地下水化学性质的调查;3. 边坡区域的地震活动性调查;4. 边坡区域的岩土力学特性的调查;5. 边坡区域已有边坡工程的调查;6. 边坡区域的环境地质调查。
二、边坡勘察的内容和方法:边坡勘察的内容应根据工程要求,结合当地地质地貌特点和工程规模,进行综合性的调查和研究。
边坡勘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边坡区域的地质地貌特征的描述,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地貌类型、地貌发育阶段等;2. 边坡的地质条件,包括岩性、岩层倾角、断裂和节理的发育情况等;3. 边坡区域的地下水情况,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动态和地下水渗流速度等;4. 边坡区域的地震活动性,包括地震烈度、地震频率和地震活动水平等;5. 边坡的岩土力学特性,包括岩石和土壤的力学参数、变形特性和强度特性等。
边坡勘察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1. 采集现场样品进行室内分析和试验,包括岩石和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等;2. 进行现场勘察和测量,包括地质剖面测绘和地质构造的测量等;3.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辅助调查,如遥感技术和激光测量技术等;4. 参考已有的地质和工程地质资料,包括地质地貌图、地质地层图和地震资料等。
三、边坡勘察的总体要求:边坡勘察应按照科学、系统、全面和可靠的原则进行,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边坡勘察应注重与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确保各方面的要求得到满足。
边坡勘察应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安排和利用勘察工作的时间和人力,确保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边坡 勘察 实施方案
![边坡 勘察 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41224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9.png)
边坡勘察实施方案边坡勘察实施方案。
一、前言。
边坡是指山体或河岸等地表的倾斜面,是地质灾害的重要来源之一。
对于边坡的勘察工作,是保障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
因此,本文将就边坡勘察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确保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勘察前的准备工作。
1. 了解勘察区域的地质情况,包括地层岩性、构造构造、地震活动性等地质背景信息。
2. 查阅历史资料,包括过去的地质灾害情况、勘察报告、工程施工记录等,以便更好地了解勘察区域的地质特征。
3. 对勘察区域进行现场踏勘,进行地形测量、地质剖面观测等工作,以获取实地数据。
4. 制定勘察方案,包括勘察范围、勘察方法、勘察工具等内容。
三、勘察方法。
1. 采用地质勘察、地球物理勘察、遥感勘察等多种勘察手段,综合分析地质地貌、地下水、地震活动等因素。
2. 通过钻孔、钻探等方法获取地下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水文地质特征。
3. 进行地质构造、岩土层理、地下水位等方面的勘察,以获取地下岩土的详细信息。
4. 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地质地貌信息,辅助地质勘察工作。
四、勘察成果的处理与分析。
1. 对勘察获得的地质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形成勘察报告。
2. 根据勘察成果,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3. 对勘察成果进行科学解释,提出边坡稳定性分析和处理建议。
五、勘察报告的编制。
1. 勘察报告应包括勘察范围、勘察方法、勘察成果、分析结果等内容。
2. 勘察报告应明确提出边坡稳定性评价和处理建议,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3. 勘察报告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内容准确、完整、可靠。
六、实施方案的总结。
通过以上的勘察实施方案,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边坡的地质特征,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在实际的勘察工作中,我们需要严格按照方案进行实施,确保勘察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改进勘察方法,提高勘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以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和可靠性。
边坡(滑坡)勘察技术要求
![边坡(滑坡)勘察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a2fd29ddd3383c4bb4cd285.png)
边坡(滑坡)勘察要求一、勘察要求1.工程简况XXXXXX。
边坡勘察区域及勘察工作布置简图如图KC-1。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资料暂不齐全)XXXXXX。
3.勘察遵循的主要规范根据《XX边坡工程勘测任务书》,结合工程性质、场地条件,本次勘察遵循的主要技术规范如下:(1)《XXX》项规(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4)《土工实验方法标准》(GB/T50123-99)(5)《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1993)(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1991)(7)《中国地震动力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8)《建筑地基基设计规范》(GB50007-2002)(9)《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93)(10)《城市测量规范》(CJJ8-99)(1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GB50027-2001)(12)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相关规范和规程4.本次勘察的目的、任务及注意事项根据《XX边坡工程勘测任务书》要求及相关规范要求,本次勘测的主要目的、任务及注意事项为:(一)测量1. 勘察点测量。
2.工程地质断面测绘:(二)工程地质勘察目的和内容勘察目的:为分输站建设区域的设计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岩土设计参数,并做出分析、评价。
对滑坡的防治、处理方案作出论证和建议。
勘察内容:要求勘探线垂直地貌单元边界线、地质构造线及地层界线;每一地貌单元有勘探点,且在微地貌、地层变化较大地段加密勘探点。
1.查明边坡工程区域岩土的类型、成因、性状、覆盖层厚度、基岩面的形状和坡度、岩石风化和完整程度及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2.查明主要结构面(特别是软弱结构面)的类型和等级、产状、发育程度、延伸程度、闭合程度、风化程度、充填状况、充水状况、组合关系、力学属性和临空面的关系;3.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分布范围,特别是小型滑坡和崩塌情况,预测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提出有关整治措施的意见;4. 在查明边坡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确定边坡类别和可能的破坏形式;5. 查明地下水的类型、水位、水压、水量、补给和动态变化,岩石的透水性和地下水的出露情况;6. 查明地区气象条件(特别是雨期、暴雨的强度),汇水面积、坡面植被,地表水对坡面、坡脚的冲刷情况;7. 提供验算边坡稳定性,变形和设计所需要的参数值;8. 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并提出潜在的不稳定边坡的明确整治措施和监测方案的建议,并注明岩石产状和走向;9. 对需进行抗震设防的边坡应根据区划提供设防烈度或地动参数;10. 对所勘察的边坡是否存在滑坡(或潜在滑坡)等不良现象,并对滑坡的稳定性作出综合评价,以及对开挖或构筑的适宜性做出结论;11. 提供沿边坡开挖线的地质纵、横剖面图。
边坡勘察若干重要问题——《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讲座之二
![边坡勘察若干重要问题——《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讲座之二](https://img.taocdn.com/s3/m/803c112eccbff121dd3683a0.png)
作者单位 : 后勤工程学院 1 2 重庆市 设计 院
7。 : 5 ”
( 分类包括 了有外倾软弱结构面的边坡和倾倒式破坏的边坡 , 6) 是一种
维普资讯
表 1岩质 边坡 的岩体 分类
注 :① I 类岩体为软岩 时 , 应降 为I I 类岩体 , I 类岩体 为较软岩 时 , 高度 如
l :: !: : 方 以 , 坡 体 效 l定 法 来 边 岩 等 内 2时 做 门 究 5 应 专研 ; m
“ 打架 ” 。
5 9
维普资讯
重 早
庆I 2
建
筑I
Il 暑 l n
建I 苫
筑目时需 了 边 岩 类 。 对 外 软 结 面 边 岩 ( 5580 ) 国 标 建 边 工 技 规 》 l ,要 解 坡 体 型 不 有 倾 弱 构 的 坡 D 00.0 和 家 准《 筑 坡 程 术 范 B /121
类:
② 当地下水发育时 , 、I I Ⅱ类岩体 可根据 具体情 况降低 一档 I
③ 强风化岩应划为Ⅳ类 : 极软岩可 划为I 类或I : I I V类
④ 表 中外倾结构面系指倾向与坡 向的夹f / : 3 。的结构面 : f J: 0  ̄ : x J
涵盖 了所有岩质边坡的分类 , 但对 有外倾 软 弱结构 面的边坡 。
度一般 不大于5m, 0 高的岩体 自重作用下是不可 能将 中、 风化的软 0 在5 m 微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https://img.taocdn.com/s3/m/c8a30e9a5acfa1c7ab00ccd6.png)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一~二OO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汁划)的通知》(建标[2002]85号)的要求,重庆市建设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我部组织有关部门对该规范进行了审查,现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30—2002,自2002年8月1日起施行。其中,3.2.2、3.3.3、3.3.6,3.4.2、3.4.9、4.1.1、4.1.3、15.1.2、15.1.6、15.4.1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2.1.16外倾结构面out-dip structural plane
倾向坡外的结构面。
2.1.17边坡塌滑区landslipe zone of slope
计算边坡最大侧压力时潜在滑动面和控制边坡稳定的外倾结构面以外的区域。
2.1.18等效内摩擦角the equative angle of internal friction
根据信息施工法和施工勘察反馈的资料,对地质结沦、设计参数及设计方案进行再验证,如确认原设计条件有较大变化,及时补充、修改原设计的设计方法。
2.1.21逆作法topdown construction method
自上而下分阶开挖与支护的一种施工方法。
2.1.22土层锚杆anchored bar in soil
边坡影响范围内的岩土体、水系、建(构)筑物、道路及管网等的统称。
2.1.4永久性边坡permanent slope
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边坡。
2.1.5临时性边坡temporary slope
使用年限不超过2年的边坡。
2.1.6锚杆(索) anchor bar(rope)
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当采用钢绞线或高强钢丝束作杆体材料时,也可称为锚索。
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3a84dc9a1c7aa00b52acbd8.png)
2 切坡后可能沿外倾软弱结构面滑动,破坏后果严重的 边坡:
3 高度较大、稳定性较差的土质边坡: 4 边坡塌滑区内有重要建筑物基础的Ⅳ类岩质边坡和土
质边坡。
5.1.3 在施工期稳定性较好的边坡,可采用板肋 式或格构式锚杆挡墙。
5.1.4 对填方锚杆挡墙,在设计和施工时应采取 有效措施防止新填方土体造成的锚杆附加拉应力过 大。高度较大的新填方边坡不宜采用锚杆挡墙方案。
10.1.6 一级边坡工程施工应采用信息施工法。
5 锚杆(索)挡墙支护
5.1 一般规定
5.1.1 锚杆挡墙可分为下列型式: 1 根据挡墙的结构型式可分为板肋式锚杆挡墙、格构式锚杆挡 墙和排桩式锚杆挡墙; 2 根据锚杆的类型可分为非预应力锚杆挡墙和预应力锚杆(索) 挡墙。
8.1.2 下列边坡宜采用排桩式锚忏挡墙支护: 1 位于滑坡区或切坡后可能引发滑坡的边坡;
2 无锚固工程经验的岩土层内的锚杆:
3 一级边坡工程的锚杆。
4.1.6 锚固的型式应根据锚杆锚固段所处 部位的岩土层类型、工程特征、锚杆承载力 大小、锚杆材料和长度、施工工艺等条件, 按附录D 进行选择。
4.2 原材料
4.2.1 锚固工程原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应满足设计要求,方便施工,且材料之间不应产生不良影响。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编 号: GB50330-2002 施行日期:2002-05-03
主讲:谢翔
1总 则
1.0.1 为使建筑边坡(含人工边坡和自然边坡)工程的 勘察、设计及施工工作规范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 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和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 建筑边坡工程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各种作用、边坡高度、邻近建(构)筑物、环境条件、施 工条件和工期等因素的影响,因地制宜,合理设计,精心 施工。
边坡工程勘查要求
![边坡工程勘查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dda6785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5.png)
第一章边坡工程勘查要求4.7.1边坡工程勘察应查明下列内容:1.1.1态,当存在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时,应符合本规范第5章的要求;1.1.2类型、成因、工程特性,覆盖层厚度,基岩面的形态和坡度;1.1.3要结构面的类型、产状、延展情况、闭合程度、充填状况、充水状况、力学属性和组合关系,主要结构面与临空面关系,是否存在外倾结构面;1.1.4的类型、水位、水压、水量、补给和动态变化,岩土的透水性和地下水的出露情况;1.1.5象条件(特别是雨期、暴雨强度),汇水面积、坡面植被,地表水对坡面、坡脚的冲剧情况;1.1.6物理力学性质和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4.7.2大型边坡勘察宜分阶段进行,各阶段应符合下列要求:12初步勘察应搜集地质资料,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和少量的勘探和室内试验,初步评价边坡的稳定性;22详细勘察应对可能失稳的边坡及相邻地段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勘探、试验、观测和分析计算,做出稳定性评价,对人工边坡提出最优开挖坡角;对可能失稳的边坡提出防护处理措施的建议;32施工勘察应配合施工开挖进行地质编录,核对、补充前阶段的勘察资料,必要时,进行施工安全预报,提出修改设计的建议。
4.7.3边坡工程地质测绘除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要求外,尚应着重查明天然边坡的形态和坡角,软弱结构面的产状和性质。
测绘范围应包括可能对边坡稳定有影响的地段。
4.7.4勘探线应垂直边坡走向布置,勘探点间距应根据地质条件确定。
当遇有软弱夹层或不利结构面时,应适当加密。
勘探孔深度应穿过潜在滑动面并深入稳定层2~5m。
除常规钻探外,可根据需要,采用探洞、探槽、探井和斜?14.7.5主要岩土M和软弱层应采取试样。
每层的试样对土层不应少于6件,对岩层不应少于9件,软弱层宜连续取样。
4.7.6三轴剪切试验的最高围压和直剪试验的最大法向压力的选择,应与试样在坡体中的实际受力情况相近。
对控制边坡稳定的软弱结构面,宜进行原位剪切试验。
《工程勘察通用规范》(GB55017-2021)【可编辑】
![《工程勘察通用规范》(GB55017-2021)【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7d4f3242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7.png)
工程勘察通用规范General code for engineeringinvestigation2021-09-08发布 2022-04-01实施《工程勘察通用规范》(GB 55017-2021)目次1 总则 (1)2 基本规定 (2)3 勘察要求 (3)3.1 勘察纲要 (3)3.2 地基基础工程 (4)3.3 地下工程和基坑工程 (5)3.4 边坡工程 (6)3.5 不良地质作用 (6)3.6 特殊性岩土 (10)3.7 地下水 (13)4 勘探和取样 (15)4.1 一般规定 (15)4.2 勘探作业安全 (15)4.3 勘探技术要求 (17)4.4 取样 (17)5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 (19)6分析评价和工程勘察报告 (20)6.1 分析评价 (20)6.2 工程勘察报告 (22)《工程勘察通用规范》(GB 55017-2021)1总则1.0.1为保证工程勘察质量,保障工程、人身、财产和公共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满足工程监督管理基本需要,制定本规范。
1.0.2 工程勘察必须执行本规范。
1.0.3 工程勘察应根据工程建设不同阶段的要求,进行策划、实施,勘察成果应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提供资料真实、结构完整、评价合理、结论可靠、建议可行的勘察报告。
1.0.4 工程建设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措施是否符合本规范要求,由相关责任主体判定。
其中,创新性的技术方法和措施,应进行论证并符合本规范中有关性能的要求。
《工程勘察通用规范》(GB 55017-2021)2基本规定2.0.1 工程勘察的策划和实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取得拟建工程设计资料,搜集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地质资料和环境资料,编制勘察纲要;2应调查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情况和危害程度;3应查明拟建工程场地地形地貌和工程影响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分布、工程特性,调查对工程不利的地下埋藏物;4应查明对工程有影响的地下水分布特征,分析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评价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5应分析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提供设计和施工所需岩土参数;6应提供工程勘察报告。
边坡 规范
![边坡 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dfad70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a.png)
边坡规范
边坡工程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山区、岩石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尤其重要。
边坡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都需要遵循相关的规范,以确保边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较常用的边坡工程规范。
1.《公路岩土工程技术规范》(JTG D30-2014)
这是公路工程中常用的规范之一,对于边坡工程中的边坡类型、设计方法、施工要求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规范中包含了山体工程、砂砾土工程等相关内容。
2.《铁路线路地质勘察技术规程》(TB 10016-2018)
这是针对铁路线路地质工程。
边坡是铁路线路中常见的工程,该规程对于边坡的分类、设计方法、施工要求等都有详细的规定。
3.《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技术导则》(GB 50217-2014)
该规程主要从地质灾害防治的角度出发,对于边坡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进行了规范,以确保边坡的稳定安全。
4.《山区公路工程设计规范》(SL 358-2002)
该规范是山区公路边坡工程设计的专用规范,针对性强。
内容包括土质边坡、岩质边坡、梯田边坡等各种边坡类型的设计方法和施工要求。
5.《公路土方工程施工技术规范》(JTG D20-2017)
该规范主要对公路土方工程施工中的边坡开挖、边坡保护、边
坡加固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是边坡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
在边坡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参考一些地方性规范或标准,以确保边坡的安全可靠。
此外,还应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进行现场勘察和监测,及时调整设计和施工方案。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注重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并与其他相关专业进行协调配合,确保边坡工程的质量。
1-1边坡工程勘察
![1-1边坡工程勘察](https://img.taocdn.com/s3/m/3b07337b01f69e314332940e.png)
3、边坡勘察应查明的主要内容
⑤ 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及稳定性评价;
⑥ 主要结构面的类型和等级、产状、发育程 度、延伸程度、闭合程度、风化程度、充 填情况、冲水状况、组合关系、力学属性 和与临空面的关系; ⑦ 提出斜坡和边坡稳定性计算所需的岩土体 以及结构面的物理力学参数; ⑧ 确定人工边坡的最优开挖坡形及坡角;
2、边坡工程勘察报告内容: 在查明边坡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边坡 类别和可能的破坏形式; 提供验算边坡稳定性、变形和设计所需的计算参数值; 评价边坡稳定性并提出潜在的不稳定边坡的整治措施和监 测方案的建议; 对需进行抗震设防的边坡应根据区划提供设防烈度或地震 动参数; 提出边坡整治设计和施工注意事项的建议; 对所勘察的边坡工程是否存在(潜在)滑坡等不良地质现 象,以及开挖或构筑的适宜性作出结论; 一、二级边坡工程应提出沿边坡开挖线的地质纵、横剖面 图。
2)地质间断按成因可分三大类: • 原生间断 ――在岩体成生过程中形成的,如沉积 岩中的层理,不整合及假整合、原生软弱夹层, 岩浆岩中的接触面、岩脉、冷凝节理、变质岩中 的片理、板理、片麻理及片麻理及片状软弱矿物 的富集带等。
• 构造间断 ――是地壳构造运动的产物,如断层、 节理、破碎带等。 • 次生间断 ――如岩溶、原生和构造间断的泥化和 弱化,风化裂隙,卸荷节理、人工爆破造成的破 裂和裂隙等。
结构面对工程岩体的完整性、渗透性、物理力学性质及应力 传递等有显著的影响,是造成岩体非均质、非连续、各向异 性和非线弹性的本质原因之一
1
0
岩 体 结 构 面 的 类 型 及 其 特 征
3.片麻理 4.板理及千枚理
受地形及原始结
构面和临空面产 状控制
结构面的间距和裂隙率
边坡工程规范.doc
![边坡工程规范.doc](https://img.taocdn.com/s3/m/e879281eaaea998fcc220ee4.png)
边坡工程规范
一说到边坡工程规范,相关建筑人士还是比较陌生的,边坡规范有哪些?边坡工程规范强制规定的内容包括什么?以下是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边坡工程规范基本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下面通过相关资料的梳理,主要的边坡规范主要包括: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边坡处理设计规范、边坡工程勘察规范、边坡设计规范等相关技术规范等规定内容,
中国下面整理相关边坡工程规范,该规范中强制管理的内容规定的内容如下:
首先是对建筑边坡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
3.1.3建筑边坡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被保护的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
条文说明:边坡的使用年限指边坡工程的支护结构能发挥正常支护功能的年限,边坡工程设计年限临时边坡为2年,永久边坡按50年设计,当受边坡支护结构保护的建筑物为临时或永久性时,支护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不低于上诉值。
接着是对边坡支护结构设计的相关规定,
3.3.6边坡支护结构设计时应进行下列计算和验算:
1支护结构及其基础的抗压、抗弯、抗剪、局部抗压承载力的计算;支护结构基础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2锚杆锚固体的抗拔承载力及锚杆杆体抗拉承载力的计算;
3支护结构稳定性验算。
条文说明:本条第1~3款所列内容是支护结构承载力计算和稳定性计算的基本要求,是边坡工程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具体内容,是支护结构安全的重要保证;因此本条为强制条文,设计时上诉内容应认真计算,满足规范要求以确保工程安全。
水电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规程2021
![水电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规程2021](https://img.taocdn.com/s3/m/8658b1f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0.png)
水电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规程2021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水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然而,在水电工程建设中,地质问题一直是一个极为重要且复杂的环节。
而水电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规程2021的发布,无疑将对水电工程建设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1. 背景水电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规程2021的出台,是为了规范水电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活动,提高勘察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水电工程的安全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该规程不仅涵盖了勘察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还对勘察报告的编制和提交进行了详细规定。
规程还将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效益,对于促进水电工程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内容水电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规程2021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勘察范围:规程明确了勘察的范围,包括水电工程的地质环境、地形地貌、地下水文地质等方面。
这些内容对于水电工程的选址、设计和施工都具有重要意义。
2.2、勘察方法:规程详细介绍了边坡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和技术要求,涵盖了地质调查、地质测量、水文地质勘察等多个方面。
这些方法的规范使用将有助于提高勘察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勘察报告:规程包括了对勘察报告编制和提交的要求,包括内容、格式和提交程序等方面。
这将有助于提高勘察报告的质量和标准化水平,为水电工程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3. 意义水电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规程2021的发布,对水电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3.1、规范勘察行为:规程的出台将规范水电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活动,有助于提高勘察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促进水电工程安全建设:通过规范勘察工作,有助于发现和评估边坡工程地质灾害的风险,为水电工程的安全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3.3、保护生态环境:规程将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效益,有助于促进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4. 个人观点作为专业的水电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规程2021的撰写人员,我深知地质勘察对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边坡工程勘察一般规定
![边坡工程勘察一般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9fd86c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3.png)
边坡工程勘察一般规定1、下列建筑边坡工程应进行专门性边坡工程地质勘察:1 超过本规范适用范围的边坡工程;2 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复杂、有明显变形迹象的一级边坡工程;3 边坡邻近有重要建(构)筑物的边坡工程。
2、除本规范第4.1.1条规定外的其他边坡工程可与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一并进行,但应满足边坡勘察的工作深度和要求,勘察报告应有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内容。
大型和地质环境复杂的边坡工程宜分阶段勘察;当地质环境复杂、施工过程中发现地质环境与原勘察资料不符且可能影响边坡治理效果或因设计、施工原因变更边坡支护方案时尚应进行施工勘察。
3、岩质边坡的破坏形式应按表4.1.3划分。
表4.1.3 岩质边坡的破坏形式分类4、岩质边坡工程勘察应根据岩体主要结构面与坡向的关系、结构面的倾角大小、结合程度、岩体完整程度等因素对边坡岩体类型进行划分,并应符合表4.1.4的规定。
表4.1.4 岩质边坡的岩体分类注:1 结构面指原生结构面和构造结构面,不包括风化裂隙;2 外倾结构面系指倾向与坡向的夹角小于30°的结构面;3 不包括全风化基岩;全风化基岩可视为土体;4 Ⅰ类岩体为软岩,应降为Ⅱ类岩体;Ⅰ类岩体为较软岩且边坡高度大于15m 时,可降为Ⅱ类;5 当地下水发育时,Ⅱ、Ⅲ类岩体可根据具体情况降低一档;6 强风化岩应划为Ⅳ类;完整的极软岩可划为Ⅲ类或Ⅳ类;7 当边坡岩体较完整、结构面结合差或很差、外倾结构面或外倾不同结构面的组合线倾角27°~75°,结构面贯通性差时,可划为Ⅲ类;8 当有贯通性较好的外倾结构面时应验算沿该结构面破坏的稳定性。
5、当无外倾结构面及外倾不同结构面组合时,完整、较完整的坚硬岩、较硬岩宜划为Ⅰ类,较破碎的坚硬岩、较硬岩宜划为Ⅱ类;完整、较完整的较软岩、软岩宜划为Ⅱ类,较破碎的较软岩、软岩可划为Ⅲ类。
6、确定岩质边坡的岩体类型时,由坚硬程度不同的岩石互层组成且每层厚度小于或等于5m的岩质边坡宜视为由相对软弱岩石组成的边坡。
建筑边坡工程鉴定规范GB50843-2013解读
![建筑边坡工程鉴定规范GB50843-2013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f46b131dad02de80d4d8406a.png)
三 构件 au、bu、cu、du
承载能力、连接和构造
正常 使用 性鉴
定
等级
Ass、Bss、Css
子单元评级综合分析
附属工程 等级
地基基础
支护结构
附属结构
排水功能 As、Bs、Cs 影响边坡正常使用的地基基础变 形、损伤
使用状况
位移 功能与状况
as、bs、cs
-
变形,裂缝,缺陷、损伤 ,腐蚀 空间位移 -
5.1.3 在下列情况下,可进行边坡工程正常使用性鉴定:
1 使用维护中需要进行常规性的检查; 2 边坡工程有特殊使用要求的鉴定。
5.1.4 当边坡工程存在耐久性问题时,应进行边坡工程耐 久性鉴定。
5.2 鉴定的程序与工作内容 5.2.1 边坡工程鉴定程序可按图5.2.1进行。
受理委托
初步调查
明确鉴定目的、范围、 内容和要求
3.2.3 当边坡工程遭受洪水、泥石流等灾害后需进行特殊项目 鉴定时,特殊项目鉴定评级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如火灾鉴定) 3.2.4 鉴定对象的目标使用年限,应根据边坡工程的使用历史、 当前的工作状态和今后的使用要求确定。对边坡工程不同鉴 定单元,根据其安全等级可确定不同的目标使用年限。
3.2 边坡工程鉴定
3.2.1 边坡工程鉴定适用于建筑边坡工程安全性、正常使用性、 耐久性和施工质量等的鉴定。(一定程度上回避了可靠性问 题,仅提到了施工质量问题!) 3.2.2 边坡工程鉴定应明确鉴定的对象、范围和要求。鉴定对 象应由委托单位确定,可将建筑边坡工程整体作为鉴定对象, 也可将鉴定单元、子单元或构件作为鉴定对象。
② 客观原因:边坡工程岩土特性复杂多变,破坏模式、计算参数及计算理 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边坡工程勘察方案
![边坡工程勘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5550c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9.png)
边坡工程勘察方案一、总则边坡工程勘察是边坡设计的基础,是保障边坡工程安全、经济、合理的重要环节。
本工程勘察方案编制的目的是规范、科学、全面地组织和开展边坡工程勘察,以保证勘察成果真实、准确、完整。
对于边坡工程施工,有效降低了勘察风险和工程质量风险,为边坡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二、勘察范围及内容1. 勘察范围:本次边坡工程勘察的范围包括边坡工程设计范围内的所有土地、建筑、水利、交通、环境等情况,并且必须确定地质构造和地质构造表面位置。
2. 勘察内容:本次边坡工程勘察的内容包括:(1) 地质勘查:对边坡工程区域内地形、地质、水文地质等进行详细勘查;(2) 地质勘察:对边坡工程区域内地质构造及地质构造运动的特征进行详细勘察;(3) 地质灾害调查:对边坡工程区域内的地质灾害情况进行详细勘察;(4) 地质环境调查:对边坡工程区域内的地质环境情况进行详细勘察;(5) 工程地质勘查:对边坡工程区域内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察。
三、勘察方法及技术要求1. 勘察方法:采用地质勘查、岩土工程勘查、地震地质勘查、遥感地质勘察等多种综合勘察方法,充分发挥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作用,同时采用成像地质雷达、地下水位法、地层电阻率、地下水位法、地区真空采样等技术手段。
2. 技术要求:勘察人员必须具有合格的勘察技术能力和丰富的勘察经验,要求能熟练操作常用的岩土工程勘察仪器设备和科研机构,具备较高的岩土工程勘察水平。
四、勘察成果的处理和利用1. 勘察成果的处理:本次边坡工程勘察中所获得的各类资料和数据必须按照地质勘察规范的要求进行处理,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
2. 勘察成果的利用:本次边坡工程勘察的成果必须在设计、施工等阶段得到充分的利用,确保边坡工程设计、施工的合理性、安全性及经济性。
五、勘察报告的编制要求1. 勘察报告的编制:本次边坡工程勘察的结果必须以形式规范、内容丰富、具体详细的勘察报告形式提交,并在勘察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议和意见。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9bc72a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0.png)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是指在建筑工程中,对边坡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
边坡工程是指在土地开发、道路建设、水利工程等领域中,为了保证工程的稳定和安全,采取的对地形进行改造和加固的措施。
一、边坡工程设计要求1. 地质勘察:在进行边坡工程设计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包括地层结构、土壤类型、地下水位等的调查和分析。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确定边坡的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法。
2. 边坡设计参数: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工程要求,确定边坡的坡度、坡高、坡面形状等设计参数。
边坡的设计参数应满足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
3. 边坡加固措施:根据边坡的设计参数和地质条件,确定边坡的加固措施,包括土方开挖、边坡加固、排水和防护等。
加固措施应满足边坡的稳定和安全要求。
4. 边坡防护结构:根据边坡的设计参数和地质条件,确定边坡的防护结构,包括护坡、护面、护坡网等。
防护结构应满足边坡的稳定和美观要求。
二、边坡工程施工要求1. 施工方案:根据边坡的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土方开挖、边坡加固、排水和防护等的施工方法和工艺。
施工方案应满足边坡的稳定和安全要求。
2. 施工组织设计:根据边坡工程的规模和施工要求,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制定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应满足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
3. 施工质量控制:在边坡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并进行质量检验和控制。
施工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4. 施工安全措施:在边坡工程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施工安全措施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三、边坡工程验收要求1. 施工记录和资料:在边坡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和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包括施工日志、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等。
施工记录和资料应真实、完整、准确。
2. 边坡工程验收标准:根据边坡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制定详细的验收标准。
水电水利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
![水电水利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0115e26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c.png)
水电水利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水电水利工程的边坡地质勘察工作,其中包括概况调查、山体力学调查、地质调查及地质评价,是水电工程进行边坡地质调查研究的基础工作。
由于水电水利工程的边坡地质勘察工作至关重要,为了规范边坡地质勘察工作,特制定本《水电水利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水电水利和相关建设项目的边坡地质环境勘察,其他类似的勘察工作,也可依据本规程执行。
本规程的编制采用“概况调查山体力学调查地质调查地质评价”的结构,以便全面和系统地解决边坡地质勘察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一、概况调查1.1选址勘查选址勘查主要检查选址地点本身的自然环境条件,包括气象条件、植被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地面地下水位条件、环境要求等。
1.2山体力学调查首先应进行山体力学规划调查,以确定调查的技术要求及研究的目的。
然后,采用吊线和仪器调查,进行立井,进行水文地质勘查,并进行小区块试掘。
1.3地下水勘查地下水勘查,是依据山体力学调查结果,进行连续不断的地下水位观测,以确定有关地下水环境的情况的调查工作。
二、山体力学调查2.1山体力学调查的原则山体力学调查的原则,主要是综合考虑调查意义和技术要求,以及地质环境,进行定性和定量对山体力学性质的研究。
2.2山体力学调查的内容山体力学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体积比、剪切强度、抗剪强度、抗拉强度、土体等数值指标;山体结构、有效断面、变形等。
2.3山体力学调查的方法山体力学调查的方法,主要采用应力耦合仪、立井调查、吊线调查、弹性测试仪等仪器和设备,采用电地震技术,以及小区块试验、深部试掘等方法,进行勘查。
三、地质调查3.1地质调查的内容地质调查的内容,包括边坡地质环境的岩性、岩层结构、岩石物理性质、岩石的构造状态及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破坏机理等方面的调查研究。
3.2地质调查的方法地质调查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地质调查仪器的观测,采用电地震和探地针等方法,以及小区块试验、深部试掘等方法,进行勘查。
边坡勘察规范
![边坡勘察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03dbb38a32d7375a417802f.png)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2013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DBJ50-***-2013建筑边坡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building slope engineering(征求意见稿)2013-**-**发布2013-**-**实施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前言本规范(征求意见稿)系根据重庆市建设委员会渝建[2011]460号文,由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后勤工程学院等单位编制而成。
本规范(征求意见稿)制定的原则是:吸收重庆市和国内外建筑边坡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方面的科研成果和经验,着力解决重庆市建筑边坡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中带共性的问题,体现重庆市的地方特色,注重规范的逻辑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将稳定性(稳定性评价、稳定性提升及施工期稳定性保障)贯穿各类建筑边坡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全过程。
本规范技术内容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边坡工程勘察、边坡稳定性评价、放坡设计、作用在边坡支护结构上的岩土荷载计算、边坡支护结构中单根锚杆设计、系统锚杆设计、锚杆挡墙设计、抗滑桩设计、重力式挡墙设计、、边坡工程施工、滑坡治理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边坡工程加固勘察设计施工。
本规范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员主编单位: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参编单位:重庆市都安工程勘测设计咨询公司重庆大有建筑设计研究院重庆涪陵施工图审查中心重庆市设计院重庆607勘察实业总公司重庆市高新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主要起草人:方玉树黄家愉何平陈希昌张天友等目次1 总则 (1)2 术语和符号 (2)2.1 术语 (2)2.2 符号 (4)3 基本规定 (5)3.1 边坡与边坡岩体分类分级 (5)3.2 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与边坡稳定安全系数 (5)3.3 边坡工程勘察等级 (5)3.4 边坡工程设计原则 (5)3.5 边坡工程一般要求 (6)4 边坡工程勘察 (9)4.2 边坡工程勘察工作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边坡专项勘察方案
![边坡专项勘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6bca0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8.png)
一、编制依据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3. 《边坡地质勘察规范》(DB 51/T 515-2006)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5. 工程项目相关资料二、勘察目的1. 为边坡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2. 了解边坡的地质条件、稳定性及潜在危害。
3. 为边坡施工提供指导。
三、勘察范围1. 边坡地质勘察范围:包括边坡区域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性质、水文地质条件等。
2. 边坡环境勘察范围:包括边坡周边环境、人文环境、生态保护等。
四、勘察方法1. 地质调查:通过野外实地踏勘,了解边坡区域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性质、水文地质条件等。
2. 地质测绘:采用全站仪、GPS等测绘技术,对边坡区域进行精确测量,绘制地形图、地质剖面图等。
3. 岩土工程试验:对边坡区域的岩土体进行取样、室内试验,了解其物理力学性质、渗透性等。
4. 水文地质勘察:采用钻探、抽水试验等方法,了解边坡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
5. 边坡稳定性分析:根据勘察成果,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和分析。
五、勘察内容1. 地形地貌:调查边坡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如坡度、坡长、坡向等。
2. 地质构造:了解边坡区域的地质构造,如断层、褶皱、节理等。
3. 岩土体性质:测定边坡区域的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如密度、含水率、抗剪强度等。
4. 水文地质条件:调查边坡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如地下水类型、分布、流量等。
5. 边坡稳定性分析:根据勘察成果,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和分析,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6. 边坡环境勘察:了解边坡周边环境、人文环境、生态保护等。
六、勘察进度1. 勘察前期准备:1周2. 地质调查与测绘:2周3. 岩土工程试验:3周4. 水文地质勘察:2周5. 边坡稳定性分析:1周6. 勘察报告编制:1周七、成果要求1. 边坡地质勘察报告,包括勘察内容、方法、成果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2013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DBJ50-***-2013建筑边坡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building slope engineering(征求意见稿)2013-**-**发布 2013-**-**实施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前言本规范(征求意见稿)系根据重庆市建设委员会渝建[2011]460号文,由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后勤工程学院等单位编制而成。
本规范(征求意见稿)制定的原则是:吸收重庆市和国内外建筑边坡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方面的科研成果和经验,着力解决重庆市建筑边坡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中带共性的问题,体现重庆市的地方特色,注重规范的逻辑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将稳定性(稳定性评价、稳定性提升及施工期稳定性保障)贯穿各类建筑边坡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全过程。
本规范技术内容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边坡工程勘察、边坡稳定性评价、放坡设计、作用在边坡支护结构上的岩土荷载计算、边坡支护结构中单根锚杆设计、系统锚杆设计、锚杆挡墙设计、抗滑桩设计、重力式挡墙设计、、边坡工程施工、滑坡治理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边坡工程加固勘察设计施工。
本规范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员主编单位: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参编单位:重庆市都安工程勘测设计咨询公司重庆大有建筑设计研究院重庆涪陵施工图审查中心重庆市设计院重庆607勘察实业总公司重庆市高新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主要起草人:方玉树黄家愉何平陈希昌张天友等目次1 总则 (1)2 术语和符号 (2)2.1 术语 (2)2.2 符号 (4)3 基本规定 (5)3.1 边坡与边坡岩体分类分级 (5)3.2 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与边坡稳定安全系数 (4)3.3 边坡工程勘察等级 (4)3.4 边坡工程设计原则 (4)3.5 边坡工程一般要求 (6)4 边坡工程勘察 (9)4.1 一般规定 (9)4.2 边坡工程勘察工作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3 边坡岩土体与结构面物理力学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边坡稳定性评价 (13)5.1 一般规定 (13)5.2 边坡稳定性分析 (16)5.3 边坡稳定性评价 (18)5.4 边坡地基稳定性评价 (18)6 放坡设计 (18)6.1 一般规定 (16)6.2 设计计算 (16)6.3 构造设计 (20)7 作用在边坡支护结构上的岩土荷载计算 (101)7.1 一般情况下的荷载计算 (21)7.2 边坡变形控制要求严格时的荷载计算 (23)8 边坡支护结构中单根锚杆设计 (25)8.1 一般规定 (25)8.2 设计计算 (26)8.3 构造设计 (27)9 系统锚杆设计 (29)9.1 一般规定 (29)9.2 设计计算 (30)9.3 构造设计 (30)10 锚杆挡墙设计 (31)10.1 一般规定 (31)10.2 设计计算 (32)10.3 构造设计 (32)11 抗滑桩设计 (33)11.1 一般规定 (33)11.2 设计计算 (34)11.3 构造设计 (36)12 重力式挡墙设计 3812.1 一般规定 (38)12.2 设计计算 (39)12.3 构造设计 (40)13 边坡工程施工 (41)13.1 一般规定 (41)13.2 锚杆施工 (42)13.3 喷射混凝土施工 (42)13.4 立柱和面板施工 (43)13.5 抗滑桩施工 (43)13.6 重力式挡墙施工 (44)14 滑坡治理工程勘察设计施工 (44)14.1 勘察 (45)14.2 设计 (46)14.3 施工 (48)15 边坡工程加固勘察设计施工 (49)15.1 勘察 (50)15.2 设计 (51)15.3 施工 (51)本规范用词说明 (52)引用标准名录 (52)条文说明 (53)1 总则1.0.1为在重庆市建筑边坡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证质量和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重庆市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中各类边坡(含基坑边坡)工程(包括永久的和临时的一般边坡工程、滑坡治理工程和边坡工程加固)的勘察设计施工。
1.0.3本规范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的基本原则并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83的规定制定。
1.0.4建筑边坡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应综合考虑工程条件、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因地制宜。
1.0.5建筑边坡工程勘察设计施工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边坡 slope具有明显侧向临空面的地面地质体。
2.1.2 建筑边坡 building slope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场地内或周边因工程开挖或填筑施工形成的或对建(构)筑物安全与正常使用有不利影响的边坡。
2.1.3 边坡工程 slope engineering为保证边坡稳定和其潜在破坏区内设施的正常运行,对其实施的处理及所形成的实体。
2.1.4永久边坡工程 permanent slope engineering为保障永久主体工程运营期间边坡稳定和其潜在破坏区内设施的正常运行,对其实施的处理及所形成的实体。
2.1.5 临时边坡工程 temporary slope engineering仅为保障永久主体工程施工期间边坡稳定和其潜在破坏区内设施的正常运行,对其实施的处理及所形成的实体。
2.1.6 滑坡治理工程 landslide control engineering为防止发生过明显变形或滑动的边坡加剧变形或再次滑动,保证其潜在破坏区内设施的正常运行,对其实施的处理及所形成的实体。
是边坡工程的一种特殊情形。
2.1.7 边坡工程加固 strengthening of slope engineering为保证经处理的边坡稳定和其潜在破坏区内设施的正常运行,对其实施的再处理及所形成的实体。
是边坡工程的一种特殊情形。
2.1.8系统锚杆 anchor bar retaining structure由按一定格式设置的锚杆群直接承担岩土荷载的支护结构。
2.1.9锚杆挡墙 retaining wall with anchors由锚杆承担经立柱或格构传递的岩土荷载的支护结构。
2.1.10抗滑桩 pile retaining structure主要由桩承担岩土荷载的支护结构,包括悬臂桩和锚拉桩。
2.1.11重力式挡墙 gravity retaining wall靠自身重力承担岩土荷载的支护结构。
2.2 符号2.2.1作用和作用效应G——挡墙每延米自重;N ak——锚杆所受轴向拉力标准值;N a——锚杆所受轴向拉力设计值。
2.2.2材料和抗力性能——岩土对挡墙基底的摩擦系数;——泊松比;c——岩土体粘聚力标准值;——岩土体内摩擦角标准值;c s——结构面粘聚力标准值;s——结构面内摩擦角标准值;——岩土体重度;sat——岩土体饱和重度;f r bk——锚固体与岩土层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f b——钢筋与砂浆粘结强度设计值;f r——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 t——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 y——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 py——预应力钢筋、钢绞线抗拉强度设计值;f—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f——地基极限水平承载力标准值。
hk2.2.3几何参数b——挡墙基底的水平投影宽度;H——边坡高度;d——钢筋直径;D——锚固体直径;l a——锚杆锚固段长度;l f——锚杆自由段长度;a——锚杆倾角;挡墙墙背倾角;挡墙基底倾角;0——──锚杆轴向与立柱背面法向夹角。
2.2.4计算系数F——抗滑稳定系数;sF——抗滑稳定安全系数;stF——抗倾覆稳定系数;tF——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ttK——锚杆锚固体抗拔、地基承载、与单桩水平承载安全系数;水平地震系数;——边坡工程重要性系数;——荷载分项系数;G2、3——钢筋抗拉、抗拔工作条件系数。
3 基本规定3.1 边坡与边坡岩体分类分级3.1.1 边坡可分为岩质边坡、土质边坡和岩土组合边坡。
岩质边坡和岩土组合边坡中的岩质部分可分为顺向坡、切向坡和反向坡。
层面倾向与坡向夹角不超过30°的边坡应划为顺向坡。
层面倾向与坡向夹角大于30°而不超过60°的边坡应划为斜向坡。
层面倾向与坡向夹角大于60°而不超过120°的边坡应划为切向坡。
层面倾向与坡向夹角大于超过120°的边坡应划为反向坡。
3.1.2边坡中的岩石可根据坚硬程度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和极软岩。
岩质边坡和岩土组合边坡中的岩体可根据完整程度分为完整岩体、较完整岩体、较不完整岩体、不完整岩体和极不完整岩体,并可根据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进行岩体基本质量分级。
3.1.3 边坡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和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划分应符合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的规定。
3.1.4 当地质情况变化较大时,边坡及边坡岩体类型和等级应分段确定。
3.2 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与边坡稳定安全系数3.2.1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应根据其损坏后可能造成的破坏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不良影响)的严重性按表 3.1.1确定。
表3.2.1 边坡工程安全等级破坏后果严重性很严重严重不严重安全等级一级二级三级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不应低于受其影响的建(构)筑物安全等级。
高度大于30m 的岩质边坡工程、高度大于15m的土质边坡工程和高度大于25m且其中土质部分高度不小于4m的岩土组合边坡工程的安全等级应为一级。
3.2.2 边坡工程的不同地段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
3.2.3 边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应根据表 3.2.3确定。
表3.2.3 边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边坡工程类型计算工况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一级二级三级永久边坡工程一般工况 1.35 1.30 1.25 地震工况 1.20 1.15 1.10临时边坡工程一般工况 1.20 1.15 1.10 注:一般工况系指无地震影响但有重现期不低于设计使用年限的暴雨影响的工况;地震工况系指同时有地震和重现期不低于设计使用年限的暴雨影响的工况。
下列边坡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应适当提高,但提高值对一级工程不应超过原值的10%,对二三级工程不应超过上一个安全等级所对应的安全系数:1 高度大于30m的岩质边坡;2 高度大于15m的土质边坡;3 高度大于25m且其中土质部分高度不小于4m的岩土组合边坡;4 地质条件很复杂的边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