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优选习题增分练:选择题(十二) Word版含答案
2019高考历史优选习题增分练:选择题满分练12题 满分练(十二) 含答案
满分练(十二)1.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社会思潮,它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穷极宇宙人生的哲理。
魏晋名士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应任其发展。
魏晋玄学( ) A.弱化了佛教的社会影响B.背离了孔子儒学思想C.主张无为与伦理名分结合D.发展了天人感应思想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推崇老庄和强调纲常礼教得出注重无为与伦理名分结合,故选C项。
材料中未涉及佛教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魏晋名士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应任其发展”得出并未背离儒学,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天人感应”思想,故D项错误。
2.汉初镇压诸吕作乱后,大臣议立新主,一致认为“(代王)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
且立长固顺,况以仁孝闻于天下”。
最后代王被立为皇帝,即汉文帝。
这反映了当时( ) A.上古政治传统影响深远B.改变了治国的基本思想C.儒学对时政有较大影响D.严格遵循嫡长子继承制解析:选C。
据材料“(代王)仁孝宽厚,况以仁孝闻于天下”可知儒家的仁、德思想对皇位的选择有影响,故选C项。
3.以下是两汉人口的变化统计,据表分析可见( )——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国华制表) A.东汉大部分人口集中到长江流域B.古代中国经济区域出现渐变迹象C.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D.我国北方经济整体呈衰退的趋势解析:选B。
材料反映出东汉时期长江流域城市扬州、荆州、益州人口的增加,反映出东汉时期长江流域城市人口的增加超过了黄河流域城市,中国经济区域出现渐变迹象,故选B项。
4.(2018·湖南长沙一中模拟)在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下,朝廷士大夫们借圣人之言,创立朝仪、律令。
帮助“大皇帝”建立绝对支配权力并依托它保持自己“小皇帝”般的地位;民间百姓则幻想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这些现象共同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 A.平等观念B.权力崇拜C.共和思想D.宗法精神解析:选B。
据题干材料中士大夫们创立朝仪、律令以帮助皇帝建立权力并使自己保持权力,百姓也幻想“当皇帝”以拥有权力,说明中国古代不管士大夫还是百姓都拥有着权力崇拜,故选B项。
2019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试卷历史三Word版含答案
绝密 ★ 启用前2019届高考考前适应性试卷历 史(三)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份。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礼记·大学》记载:“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故君子不落发而成教于国。
”简而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
由此可知( ) A .家庭与国家在组织结构上具有共性 B .分封制是家国同构产生的制度本源 C .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 D .国人追求社会的稳定和家族的和睦25.前人以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损害身体及鬓发、胡须等均属不孝行为。
秦朝将强制剃除头发、鬓毛和胡须的髡刑和强制剃除鬓毛、胡须而保留头发的耐刑等刑罚作为纯粹的耻辱刑而存在。
这反映出秦朝( ) A .刑法受传统思想影响 B .社会风俗取得了革新 C .法律由严酷走向宽容 D .法律执行缺乏严肃性26.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需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辩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需跟从一派,反对一派,不然将予以重办。
这表明古代雅典( )A .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B .宣扬公民平等参政C .限制公民的个人自由D .直接民主短处明显27.1939年边区参议会成立,这既是一个有普遍代表性的民意机关,又是一个最高权利机关,人民通过参议会行使选举权,参议会的选举以直接的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凡同意民主抗日的不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边区参议会( ) A .实行直接民主强调人民主权 B .增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立 C .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D .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借鉴28.1992年邓小平南巡发言,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向。
2019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选习题:(12)及答案Word版含解析.docx
2019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选习题(12)及答案一、选择题1、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之上可以坐看与皇帝议论国家大事,谓之“坐而论道”。
宋朝时,大臣多出白科举,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奏对。
这表明()A.贵族执政退岀历史舞台B.官僚政治体制逐步确立C.君主专制统治登峰造极D.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发展。
题干所给材料体现了汉唐到宋代大臣地位的变化,要注意其对应关系:世家大族到科举、坐而论道到直立奏对,前者体现选官的变化,后者体现君臣关系的变化。
秦朝以后,官僚政治収代贵族政治,但不能说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A项错误;君主专制登峰造极是在清朝,C项不符合时间概念;选官制度只是变化之一,D项没有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故排除;材料的两种变化都屈于官僚政治的表现,故B项符合题意。
2、在屮国人口发展史上,到清代乾隆皇帝时,1741年突破1亿,1776年达到2亿,1790年超过3亿。
发展到道光皇帝时的1834年突破了4亿人口,这种人口的大量增长对中国來说()A.对传统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B.促进了城市化发展C.是长期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D.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产物【答案】八【解析】古代中国人口的増长是受小农经济的发展等因素影响的,小农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制约城市化的发展,排除B、D两项;C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实际说法是错误的,并不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人口増长,在小农经济下,生产力水平低,这对传统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故选A项。
3、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
”以上言论()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B.否定了君主制度C.主张建立法制社会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答案】D【解析】材料大意是说,封建统治者治理国家应当尊重“群心”(民意),百姓认为“Z所是” 君主和大臣都不能“矫之以为非”,百姓认为“之所非”君主和大臣都不能“矫之以为是”,故D项符合题意。
推荐2019高考历史优选习题增分练:选择题满分练12题满分练(二)含答案
满分练(二)1.《礼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韩非子》中说:“言无二贵,法无两适。
”这反映当时学者( )A.相互竞争百家争鸣B.强调变革和法律C.维护君主专制统治D.重视规则和秩序解析:选D。
解读题干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学者在某些问题上有着相同的见解,反映的是当时学者都重视规则和秩序,故选D项。
材料说明当时学者在某些问题上有着相同的见解,并不是相互竞争百家争鸣, A 项错误;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法家, B项错误;君主专制统治秦朝才建立, C项错误。
2.(2018·广东肇庆二模)“梁初,惟京师及三吴、荆、江、湘、梁、益用钱。
其余州郡,则杂以谷帛交易。
交、广地区由于对外贸易,则全以金银为货”。
东晋南朝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并行,而且实物货币占主要地位。
实物货币占主体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混乱,货币不一B.政府为加强金银收藏C.中国白银大量外流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解析:选A。
据题干可知,东晋南朝时期的政治混乱,商品流通不畅,导致这一时期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并行,而且实物货币占主要地位,故选A项。
3.(2018·四川绵阳二模)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征兵18岁以下男子的敕书,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属敕,结果皇帝的敕书作废。
宋仁宗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台谏官包拯等集体谏诤,只得作罢。
这说明( ) A.君臣认可共定国事治国原则B.门下省可以否决皇帝的意志C.杰出人物可以削弱皇帝权力D.唐宋时期大臣的权力增强解析:选A。
据题干材料可知,唐代和宋代的君主都要与宰相大臣协商后才能颁布诏令,故说明了唐宋时期君臣认可共定国事,故选A项。
4.明清时期手工作坊主赚钱后多买田置地,18世纪的英国商人在经商致富后第一件要做的事也是在乡村购买田地或与土地贵族联姻。
导致这种现象的共同原因是( )A.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B.土地贵族掌握政权C.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农业经营方式落后解析:选B。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和答案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2.(4分)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3.(4分)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
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4.(4分)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
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
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
由此可知,当时江南()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5.(4分)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
这一做法()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6.(4分)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
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
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
”陈独秀意在()A.主张国家至上B.批判封建伦理C.反对西方民主D.传播马克思主义7.(4分)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
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全国3卷试题版、解析版)
2019年全国卷Ⅲ历史试题版解析版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历史试题12.某家国有企业集团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向上下游知名民营企业出让29.8%的股权和部分董事席位,吸纳资金33.6亿元。
这有利于该企业①改善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②控制上下游企业,实现一体化经营③调整资本结构,降低企业经营风险④激发企业活力,促进资本保值增值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2012~2018年间甲国对乙国服务贸易出口变化如图3所示。
促成这一变化经济现象有甲国对乙国服务贸易出口①乙国吸引甲国的游客数量逐年增长②乙国在甲国的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③乙国出口到甲国的文化产品日趋丰富④乙国向甲国支付的知识产权费用持续上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做出重大战略部署。
粤港澳大湾区位于“一带一路”的交汇点,具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区”的特点。
从产业结构看,港澳地区以金融、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广东九个城市以生产制造为主。
关于打造粤港澳大的是湾区的重大意义,下列判断中不恰当...A.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中国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B.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C.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D.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15.某国是铁矿石、石油等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的进口国。
当美元指数持续上涨时,该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
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一传导过程是①进口原材料成本上升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③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④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A.①→④→③→②B.①→④→②→③C.④→①→③→②D.④→①→②→③16.2018年,西藏自治区开始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工程,将边民脱贫致富和守边固边相结合,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加快边境地区发展。
打包下载:2019年高考历史增分优选练现实热点练训练(16套)Word版含解析
训练1家国情怀·认同意识1.(2018·黄冈第三次联考)据《左传》载,“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
……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
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
”《礼记》中说:“礼乐刑政,其极一也。
”这两则材料反映了“礼”主要的社会功能是()A.端正民心的工具B.凝聚家族的手段C.维系等级的套路D.齐家治国的方式答案 D解析据材料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可知是有利于“齐家”,材料中“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可知是“治国”,故D项正确。
2.(2018·贵州高考适应性考试)湖南长沙出土的一面汉代铜镜上铸有“中国大宁”等字样,折射出时人对统一国家的认同。
下列属于汉承秦制,并对统一国家认同起到推动作用的是()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C.内外朝制D.郡县制答案 D解析郡县制是秦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设置的制度,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免有利于形成地方对中央的认同,故D项正确。
3.隋朝统一后编定了《切韵》,以金陵雅音和洛阳雅音为基础正音,融合南北朝官音形成长安官音,又称“汉音”“秦音”。
这一做法()A.形成了最早的官方语言B.促进了地区交融与文化认同C.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强化了北方的政治中心地位答案 B解析根据“金陵雅音和洛阳雅音为基础正音,融合南北朝官音形成长安官音,又称‘汉音’‘秦音’”,表明“长安官音”是在融合了金陵雅音和洛阳雅音和南北朝官音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做法促进了地区交融与文化认同,故B项正确。
4.(2018·乌鲁木齐二模)约翰·亚当斯于1766年1月在《波士顿报》上发表文章写道:“如果有哪个年幼的国家值得爱护,那就是美利坚;如果有哪群人民应当得到荣誉和幸福,那就是它的居民。
”作者的观点反映了()A.美利坚民族对国家的认同B.国家源于社会契约的认识C.要求脱离英国独立的主张D.捍卫新生国家利益的意识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中约翰·亚当斯的言论,在这一时期,美利坚的民族意识已经觉醒,对自身很快将要建立的新兴国家充满了信心,故A项正确。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全国卷3参考版)【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全国卷3参考版)【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2.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________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3. 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________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_________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4. 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
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___________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5. 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
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6. 1903 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7. 下图是 1932 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
2019年全国III卷高考历史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26.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
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27.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
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
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
由此可知,当时江南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28.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
这一做法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29.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
2019高考历史优选习题增分练 热考题型专项练题型3历史图画类选择题Word版含答案
题型3历史图画类选择题1.下图是《西周分封形势图》,依据图中信息可得出( )A.分封区域主要在西部地区B.封姜尚于齐是因为齐地贫庶C.封微子启反映了周王统治策略D.镐京是最大的诸侯国都城解析:选C。
观察分封形势,迁移所学知识可知,微子启是商代遗民,通过对其分封,有利于缓和矛盾,是一种统治策略,故选C项。
观察图可知体现所分封的诸侯多数在东方,A项错误;齐地当时属于新征服地区,派功臣及亲信进行镇守,但不一定是贫穷地区, B 项错误;镐京是西周国都,不是诸侯的都城, D项错误。
2.下图为陕西绥德汉画像石《牛耕图》原石拓片。
据下图可知( )A.新的耕作模式开始出现B.农业生产效率提高C.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D.小农经济已经形成解析:选B。
观察图,根据题意得出此时的农业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故选B项。
3.1914年9月《中华小说界》杂志刊出一幅题为“世界将来之伟人”的图片(下图),图案是中心一小圆,外围一大圆。
小圆中为中国男孩,外圈12 小圆各有一小孩,分别标为英、俄、意、美、法、德、比、日等12 国名。
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激励人心B.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解放了思想C.民主共和制的建立提升了民族自信心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找到新发展方向解析:选C。
根据题干材料“1914 年”“中心一小圆,外围一大圆。
小圆中为中国男孩,外圈12 小圆各有一小孩”,迁移和所学可知中间的中国小男孩表明,1912年民国建立后,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故选C项。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故B项错误;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开始于1918年,故D项错误。
4.由下面图一到图二反映了( )A.国内时局发生变化B.民众渴望结束内战C.国共合作走向破裂D.中美关系发生转折解析:选A。
观察题干图,从图一中“中华民族解放万岁”可知此时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由图二中人物联系史实可知图片反映了重庆谈判,由图一至图二可知国内时局从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到战后和平建国,故选A项。
精选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选练习题12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选练习题(12)李仕才一、选择题1、.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教师、教育思想家和出版家发表许多探讨“新教育”的论著,他们所要培养的已不再是僧侣和神职人员,而主要是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活动家和冒险家。
材料表明“新教育”()A.以培养通才为主要目的B.消除宗教对人的影响C.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D.反映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答案】D【解析】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不能算作是通才教育,故A项错误;消除宗教对人的影响不是材料反映信息,故B项错误;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是文艺复兴宗旨,故C项错误;材料中“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活动家和冒险家”信息体现资本主义时代发展的需求,故D项正确。
2、下表是16世纪末欧洲部分主要国家的物价与16世纪初相比的上涨倍数。
由此可以推断( )A.殖民掠夺影响国内市场B.商业革命引发价格革命C.经济实力决定物价水平D.殖民战争导致价格动荡【答案】A【解析】早期殖民扩张,殖民者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进入欧洲,导致欧洲白银数量暴涨,货币贬值,故A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经济实力信息,故C项错误;殖民战争表格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3、从下图分析得出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是( )A.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B.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C.自然灾害严重的结果D.土地兼并加剧的恶果【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很多:如上海开埠、《南京条约》签订、英国海军控制广东一带海域和基督教在广东流行等。
这实际上都与鸦片战争的影响有关,故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与阶级矛盾有关,但是此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此材料与自然灾害和土地兼并无关,故C、D项错误。
4、从19世纪中叶起,中国农村开始生产供出口的大宗商品,趋向于转入新的商业渠道。
但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地区,传统的市场结构正欣欣向荣,直到1949年都很少有衰落的迹象。
这说明中国近代( )A.工业化的进程缓慢B.小农经济欣欣向荣C.市场结构殖民地化D.新的商业渠道兴盛【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世纪中叶”可知,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农产品大量出口,农产品日益商品化,但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因而说明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缓慢,故A项正确;“小农经济欣欣向荣”不能反映材料前部分信息,表述欠完整,故B项错误;C、D项不能反映材料后部分信息,表述欠完整,故C、D项错误。
2019高考历史优选习题增分练:选择题满分练12题 满分练(六) Word版含答案
满分练(六)1.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记载:“战国亩产量79.41斤,西汉初年93.68斤,汉武帝时期117.11斤,1938年115斤,1949年130斤。
”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 A.传统农业的再生产形式有落后性B.我国粮食产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C.我国重视农业的政策具有持续性D.传统的科学技术不能提高生产率解析:选A。
据题干材料,可知从战国至1949年,粮食亩产虽有增长,但这种增长却十分有限,远远赶不上人口的增长,体现了传统农业生产的落后性,故选A项。
粮食产量虽然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这只是现象,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 B项错误;材料反映粮食亩产的变化,不能体现农业的政策的持续性, C项错误;传统的科学技术对提高生产率有一定作用, D项错误。
2.宋朝时,范仲淹为商人鸣不平,欧阳修力主“使商贾有利而通行”,苏轼反对“与商贾争利”,主张“农末皆利”。
浙东地区功利主义学派反对道学家空谈性命,志存经济,主张经世致用。
据此可知,上述思想( )A.反映了封建士大夫的普遍诉求B.推动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C.开始冲破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D.具有反传统倾向与务实重用特征解析:选D。
由材料中“为商人鸣不平”“农末皆利”可知其思想具有反传统倾向,由材料“反对道学家空谈性命,志存经济,主张经世致用”可知强调务实,故选D项。
3.(2018·吉林二模)读取下面的图示,其中反映出的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A.皇帝开始兼任最高行政长官B.行政权的独立性渐趋减弱C.皇权和相权的斗争趋于激烈D.决策权和行政权逐渐分离解析:选B。
观察图,汉武帝时期逐渐以中朝为决策机构,以架空丞相,以最高行政长官丞相为统领的外朝逐渐演变为执行机构,外朝的九卿有事直接向中朝上奏,说明行政权力越来越受制于皇权,故选B项。
4.(2018·河北承德联校模拟)明清时期,思想家们对“存理灭欲”进行了深刻反思。
其中,王夫之提出“理寓欲中”,认为天理和人欲是密不可分的,倡导“欲中求理”和“遂民之欢”。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含答案)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2.(4分)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3.(4分)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
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4.(4分)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
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
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
由此可知,当时江南()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5.(4分)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
这一做法()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6.(4分)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
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
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
”陈独秀意在()A.主张国家至上B.批判封建伦理C.反对西方民主D.传播马克思主义7.(4分)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
2019高考历史增分优选练题型分类练训练2Word版含解析
训练2史料实证类(史料类型)一、文献史料1.《史记》记载:“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清代赵翼也说道:“东汉多女主临朝,不得不用其父兄子弟以寄腹心。
”汉代此用人机制()A.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B.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C.削弱了汉宗室贵族的势力D.使皇权受到外朝控制答案 C解析材料中“东汉多女主临朝,不得不用其父兄子弟以寄腹心”表明汉朝重用外戚,削弱了汉宗室的力量,故C项正确。
2.下表是汉代某一个阶段关于三个青铜器的铭文记述。
作为史料,这些铭文可以用来研究汉代()A.官营手工业生产规模B.盐铁官营的实施状况C.手工冶金的生产技艺D.国家赋税的征收情况答案 C解析材料中的青铜器的铭文记载了生产时间、生产工匠、重量、价值等,反映了手工冶金的生产技艺高超,故C项正确。
3.(2018·九江质检)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察举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A.孝廉成为两汉时期选官的唯一标准B.增加选官的限制以保障贵族政治的稳定C.两汉到魏晋时期察举制度不断完善D.东汉末年选官实践与制度设计出现背离答案 D解析“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不符合孝廉的标准,可见与当初选官的标准有所背离,故D项正确。
4.(2018·晋城月考)下面是不同史籍对汉代经济状况的记载。
由此可知,西汉时期()A.具备经济区域分工的基础B.实行与民休息的经济政策C.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繁荣D.商品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答案 A解析由材料“山西饶材、竹……山东多鱼、盐……江南出楠、梓……”“陇、蜀之丹漆旄羽,荆、扬之皮革骨象,江南之楠梓竹箭……”可知西汉时期已经出现经济区域分工,故A 项正确。
5.(2018·淄博模考)针对“玄武门之变”这一史实,《旧唐书·高祖本纪》中写道:“六月庚申,秦王以皇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同谋害己,率兵诛之。
”而《新唐书·高祖本纪》中则写道:“庚申,秦王世民杀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
2019高考历史增分优选练题型分类练训练11Word版含解析
训练11论述、论证、评价类非选择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各国完全失业工人比重(%)——摘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同一时期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观点: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西方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论述:可以从社会危机、国际市场的争夺、经济政策、文艺思潮的变化等任一角度展开论述,如: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危机加深,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接连不断。
美国发生了失业工人、退伍军人的示威游行,法国工人罢工频繁,社会动荡;德国接连发生大规模工人罢工,德国法西斯分子利用人民对现实的不满,乘机造势,政治影响猛增,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也趁机抬头。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0年法国计划委员会主席让·莫内提出首先建立超国家的欧洲机构,统一管理西欧国家的煤钢工业,然后逐步将其扩大到商业和农业领域,再扩大到政治领域,最后导向一个经济、政治统一的欧洲。
他认为解决德国钢铁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了,而他的主张不仅在控制德国钢铁方面符合法国的利益,而且在发展欧洲政治机构方面也存在着一致的利益。
让·莫内的建议得到了舒曼的赞同,两人共同策划出台了“舒曼计划”。
该计划也得到了西德、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国的欢迎。
在法德的共同推动下,欧洲朝着联合的方向迈进。
——摘编自刘郢庆《关于欧洲联合思想》材料二欧洲一体化启动以后,丘吉尔、艾登等保守党领导层持既不支持亦不反对的“旁观”政策。
他们认为参加欧洲一体化运动将让渡部分国家主权,不利于英国国内社会经济的重建。
当时英国牢牢地控制着英联邦,占有着英联邦市场中的贸易优势地位,维持着世界大国的形象。
英国与美国建立了特殊关系,使英国在世界事务中仍具有影响力。
在经济上英国相对繁荣,领先于欧洲国家,参加欧洲经济共同体与否,对英国经济也并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12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优练题(12)李仕才一、选择题1、2015年颁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归纳出三种人:一是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二是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包括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税务师、专利代理人等以及社团、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业人员);三是自由职业人员和新媒体从业人员。
该文件强调,这三类人是“统战工作的新着力点”。
这反映出新时代的中国A.中国特色民主政治日益完善B.统一战线事业取得新的成就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成熟D.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和新媒体从业人员等都是新社会阶层,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故D项正确。
材料反映了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而不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日益完善,排除A。
统一战线是指一定社会政治力量的联合,与材料强调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不符,排除B。
21世纪初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材料强调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不符,排除C。
2、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道: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人民将视为不足轻重之物,而不以生命拥护之;则立宪政治之精神已完全丧失矣。
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
作者主要说明A.唤醒民众思想觉悟B.极力推崇人民主权C.宣传社会主义思想D.立宪代表人民要求【答案】A3、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从无到有,逐步发展。
依据下图(局部)可以推断:影响高等学校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政治B.文化传统C.人口密度D.地理环境【答案】A【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国共十年对峙•国民政府成立【名师点睛】历史地图展示了过去人们的活动空间、进程和特征,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2019年高考历史优选习题增分练:选择题(三)Word版含答案
满分练(三)1. (2018 •广西桂林、柳州模拟)西周春秋时期狱讼中有“代坐”制度,即贵族不亲自 坐狱,坐狱之时命其僚属或子弟代之。
这说明西周春秋时期贵族( )A. 享有特权,免于诉讼B. 享受保护,等级森严C. 集权专制,无视法律D. 地位高级,免于处罚不亲自坐狱,坐狱之时命其僚属或子弟代之 ”信息及所学知识,说明西周贵族具有 “享受保 护,等级森严”的特点,故选B 项。
西周春秋时期的贵族享有特权,本人可以免受惩罚,并 未出现免受诉讼之说,故A 项错误;据题干中的时间“西周春秋时期”,此时并未出现专制 和集权,故C 项错误;据题干中“贵族不亲自坐狱,坐狱之时命其僚属或子弟代之 ”得出贵 族地位高级,可由僚属或子弟代其受罚,故D 项错误。
2 .下图是绘制于盛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第 23窟的壁画《雨中耕作图》。
该图主要的史学价值在于()解析:选B 。
观察材料图画,可知是反映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利用濒河滩地、湖泊淤地发展起来的圩田,是一种筑堤挡水护田的土地利用方式,这说明古代中国耕作技术的又一大进步,故选 B 项。
古代中国的个体农业最早形成于春秋时期,在当时尚没有犁壁技术, A项错误;简单的农耕图并不能直接体现农民阶级具体的生活状况, C 项错误;材料中很明显是规模简单的个体农耕而非大规模的庄园经济,D 项错误。
3. (2018 •广东肇庆二模)中国古代在都城之外通常还设立有陪都,作为都城职能的有 益补充。
中国长期以长安、洛阳构筑东西平衡的两京制,直至唐朝;明朝则以南京、北京构 筑南北平衡的两京制。
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对辽阔疆域有效管理的需要B. 非首都功能的疏散承载作用解析:选B 。
解读题干,可知西周春秋时期有狱讼中的代坐”制度,据材料中“贵族A. 个体农业的形成C.农民生活的艰难B. 耕作技术的进步D.庄园经济的发展C. 政治中心东移与经济重心南移D. 大运河的修建决定了都城布局解析:选C o “中国长期以长安、洛阳构筑东西平衡的两京制”说明政治中心东移,“直至唐朝;明朝则以南京、北京构筑南北平衡的两京制”说明经济重心南移,政治中心东移与经济重心南移,符合题意,故选C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分练(十二)
1.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社会思潮,它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穷极宇宙人生的哲理。
魏晋名士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应任其发展。
魏晋玄学( ) A.弱化了佛教的社会影响
B.背离了孔子儒学思想
C.主张无为与伦理名分结合
D.发展了天人感应思想
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推崇老庄和强调纲常礼教得出注重无为与伦理名分结合,故选C项。
材料中未涉及佛教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魏晋名士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应任其发展”得出并未背离儒学,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天人感应”思想,故D项错误。
2.汉初镇压诸吕作乱后,大臣议立新主,一致认为“(代王)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
且立长固顺,况以仁孝闻于天下”。
最后代王被立为皇帝,即汉文帝。
这反映了当时( ) A.上古政治传统影响深远
B.改变了治国的基本思想
C.儒学对时政有较大影响
D.严格遵循嫡长子继承制
解析:选C。
据材料“(代王)仁孝宽厚,况以仁孝闻于天下”可知儒家的仁、德思想对皇位的选择有影响,故选C项。
3.以下是两汉人口的变化统计,据表分析可见( )
——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国华制表) A.东汉大部分人口集中到长江流域
B.古代中国经济区域出现渐变迹象
C.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
D.我国北方经济整体呈衰退的趋势
解析:选B。
材料反映出东汉时期长江流域城市扬州、荆州、益州人口的增加,反映出东汉时期长江流域城市人口的增加超过了黄河流域城市,中国经济区域出现渐变迹象,故选
B项。
4.(2018·湖南长沙一中模拟)在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下,朝廷士大夫们借圣人之言,创立朝仪、律令。
帮助“大皇帝”建立绝对支配权力并依托它保持自己“小皇帝”般的地位;民间百姓则幻想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这些现象共同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 A.平等观念B.权力崇拜
C.共和思想D.宗法精神
解析:选B。
据题干材料中士大夫们创立朝仪、律令以帮助皇帝建立权力并使自己保持权力,百姓也幻想“当皇帝”以拥有权力,说明中国古代不管士大夫还是百姓都拥有着权力崇拜,故选B项。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下呈现出等级严明的特征, A项错误;中国古代奉行君主制,不可能存在无君主的共和思想,与题意无关, C项错误;宗法精神是指尊宗敬祖、忠孝悌恭的精神,与材料无关, D项错误。
5.(2018·河北石家庄二中模拟)据统计,1842年中国常年的进口总值中,棉制品仅占8.4%,1867年上升为21%,到了1885年就以35.7%的优势跃居进口贸易的第一位。
这种状况( )
A.说明中国的传统经济受到了冲击
B.表明进口棉制品取代了国内棉制品
C.表明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
D.反映了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新时尚
解析:选A。
据题干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棉制品大量进口,导致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冲击了中国传统手工业,故选A项。
材料未体现棉制品完全取代国内棉制品,且不符合史实, B项错误;材料仅体现棉制品在进口贸易中的比重上升,未体现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棉制品的大量进口,不能反映西方生活方式,故D项错误。
6.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原因在于民众的无组织状态。
克服了这一点……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日本)就非死不可。
”其意在说明( ) 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
B.民众需要得到有效的动员组织
C.中共坚持持久抗战的革命路线
D.抗日战争已经进入到相持阶段战争
解析:选B。
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主要原因在于民众的无组织状态”,所以毛泽东是号召动员和组织好民众,故选B项。
7.对下表经济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
B.“大跃进”带来严重的经济困难
C.政策失误导致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D.十年“文革”使工农业生产停滞
解析:选C。
表格中反映的是粮食、棉花、原油、钢产量的发展情况,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粮食和棉花的发展不及原油和钢的发展,再结合时间信息,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发展重心在工业生产上,使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故选C项。
8.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崇尚自然神论,他认为上帝的存在可以约束人的行为,使人们在自由行动的同时又能确保社会的持续。
材料表明伏尔泰( )
A.偏离了人文主义方向
B.借助宗教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C.认可宗教的教化功能
D.主张用宗教来约束人的自由
解析:选C。
据材料“上帝的存在可以约束人的行为,使人们在自由行动的同时又能确保社会的持续”,反映了宗教对人的约束,体现了宗教的教化功能,故选C项。
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其思想没有偏离人文主义方向, 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问题, B项错误;材料中“约束人的行为”不等于“约束人的自由”, D项错误。
9.1902年,时任美国纽约州州长的查尔顿·修斯在一次演讲中感叹,“我们生活在宪法之下,但这个宪法是什么意思,却是法官们说了算”。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三权分立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
B.最高法院居于宪政体制核心地位
C.地方政府与联邦政府的权力冲突
D.司法解释权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
解析:选D。
据材料“我们生活在宪法之下,但这个宪法是什么意思,却是法官们说了算”得出司法解释权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故选D项。
10.1927年秋季,苏联发生了粮食收购危机。
对危机产生的原因,斯大林认为:一是工业发展速度太慢,以致农村商品供应不足;二是个体小农生产率低,不能提供充足的商品粮;三是富农拒绝把粮食按规定价格卖给国家。
但政治局委员布哈林认为危机之所以产生是由于粮价太低,农业赋税太重,致使谷物生产减少。
这表明( )
A.新经济政策在农村成效不大
B.工业优先战略损害农业发展
C.农业相对落后影响经济发展
D.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分歧严重
解析:选D。
题干材料反映了斯大林和布哈林的不同观点,材料中斯大林和布哈林的不同的观点说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分歧,故选D项。
11.据联合国官网记载,联合国安理会中的否决票数,从1946年到1990年共出现193次,平均每年4次多;从1991年到2016年共有31次,平均每年1次多。
这一变化说明联合国安理会( )
A.各成员国利益实现了平衡
B.冷战结束后内部对抗减少
C.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削弱
D.国际事务处置权大大增强
解析:选B。
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流,对抗相对减少,故选B项。
成员国间的利益是不完全平衡的,故A项错误;联合国在战后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增强,故C项错误;否决票年均减少不能说明安理会处置权增大,故D项错误。
12.(2018·四川资阳二模)20世纪80年代前,只要美国和欧洲合作,就可以在GATT 或WTO框架中主导多边贸易谈判,其他国家只能听命于它们。
……后来WTO多边贸易谈判也随即走向停滞,难以向前推进,甚至有时还会遭受双边或区域多边协议侵蚀。
这一变化表明( )
A.全球化趋势受到严重挑战
B.国际经济秩序在不断演进
C.区域集团化对全球化有害
D.国际贸易体系趋向不合理
解析:选B。
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前……后来”,表明国际经济秩序在不断发展演进,故B项正确;GATT或WTO框架不能简单与经济全球化对等,故A项错误;区域集团化也属于经济全球化的一部分,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随着政治多极化趋势发展,国际贸易体系不断趋向公平、公正、合理,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