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教学讲义ppt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化学《燃烧和灭火》优秀课件1

着火点 /℃
40
240 250~330 320~370 700~750
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在500mL的烧杯中加入300mL热水,在烧杯上盖 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 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 观察现象 。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 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
情景导入 人类每前进一步都与火有着密切的联系
火有时给人们带来一定的灾难 火灾
当我们需要利用燃烧时,燃烧是否随时都能发生, 燃烧是否需要什么条件呢?
合作探究
模块一 燃烧的条件
着火点: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是物质固有的属性)。 表7-1 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材 木炭 无烟煤
4、以下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灭火 的是( D )
A、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用湿抹布盖灭 B、高楼失火,用高压水枪向着火处喷水灭火 C、森林火灾时,用炸弹轰炸灭火 D、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林
砍掉
5.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 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 相同深度的热水中。 (1)能燃烧的是 . a (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 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 (B填序号)。 A.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 C.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 P(2O填5 化学式)进入空气,从而使该 实验绿色化。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燃烧的现象了解燃烧的概念。 (2)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1)能依据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实验,探究燃烧条件是否缺一 不可。 (2)能运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燃烧利弊的分析,树立科学 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神州7号升空
你知道哪些关于燃烧的事实? 你做过哪些关于燃烧调查? 燃烧的共同特点有哪些?
Fe和O2
S和O2
C和O2
现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
象 放出大量的热,生成 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刺
黑色的固体
激性气味的气体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气 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
达到燃烧的最低温度
2、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 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需要氧气或空气
3、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或空气 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需要氧气或空气
4、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那些条件?
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的最低温度
二、燃烧的条件
谁能完整的归纳出这些物质燃烧时有什 么相同特点?
燃烧的特征:
发光、放热、反应剧烈、 生成新物质.
一、燃烧的定义: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 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需要哪些条件?你的依据是什么?
木
钻 木
炭 燃 烧
取
实
火
验
煎
烧
炒
烤
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 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全国因火灾平均每年造成 直接经济损失16.7亿元!
想一想:
你能提出哪些熄灭蜡烛火焰 的方法?
请用不同的方法熄灭蜡烛。
灭火的原理: 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 品隔离。 ②使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绝。
③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三者关系:只需其一。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7.1燃烧和灭火 第1课时课件(17张PPT)

燃烧和灭火
课前活动:
任务要求:
1、将火柴点燃。 2、将火柴朝上或者朝下,
并观察火焰变化情况。 3、将火焰熄灭
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 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一、燃烧的条件
生活中所有物质都能燃烧吗?
燃烧的条件之一: 具有可以燃烧的物质,即可燃物
一、燃烧的条件
活动一:探究燃烧的条件
课本P129装置
燃烧的条件之二:氧气(或空气)
燃烧的条件之三: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练一练
1、在引燃无烟煤之前,我们通常向引燃木 材,再用木材来引燃无烟煤,这是为什么?
2、用扇子扇煤炉火,会越扇越旺,而用扇 子扇蜡烛,一扇就灭,这是为什么?
3、为了使上述实验中的红磷燃烧有人认为 课设法降低红磷的着火点,你认为正确吗?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 三
灭火 的原 理和 方法
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隔绝氧气(或空气)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者 只 须 具 备
其 一 即 可
思考:
为什么火柴头向上放小 木条很快就熄灭了,向下放 小木条就燃烧得更旺盛呢?
实战演练
1.下列情况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 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C.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 火灾
2.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 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 主要作用是( ) 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B.使大火隔绝空气中的氧气 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 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物质
真棒
4、材料分析: 某报8月17日讯
17日凌晨1点50左右,烟台某大学13号 公寓起火,造成同宿舍4人死亡。据调查火 灾原因为蚊香引燃蚊帐,使宿舍着火,被烟 呛醒的同学又立即打开了阳台的门窗,使火 势更大。消防官兵赶到时,宿舍内四人已死 亡。
课前活动:
任务要求:
1、将火柴点燃。 2、将火柴朝上或者朝下,
并观察火焰变化情况。 3、将火焰熄灭
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 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一、燃烧的条件
生活中所有物质都能燃烧吗?
燃烧的条件之一: 具有可以燃烧的物质,即可燃物
一、燃烧的条件
活动一:探究燃烧的条件
课本P129装置
燃烧的条件之二:氧气(或空气)
燃烧的条件之三: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练一练
1、在引燃无烟煤之前,我们通常向引燃木 材,再用木材来引燃无烟煤,这是为什么?
2、用扇子扇煤炉火,会越扇越旺,而用扇 子扇蜡烛,一扇就灭,这是为什么?
3、为了使上述实验中的红磷燃烧有人认为 课设法降低红磷的着火点,你认为正确吗?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 三
灭火 的原 理和 方法
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隔绝氧气(或空气)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者 只 须 具 备
其 一 即 可
思考:
为什么火柴头向上放小 木条很快就熄灭了,向下放 小木条就燃烧得更旺盛呢?
实战演练
1.下列情况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 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C.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 火灾
2.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 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 主要作用是( ) 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B.使大火隔绝空气中的氧气 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 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物质
真棒
4、材料分析: 某报8月17日讯
17日凌晨1点50左右,烟台某大学13号 公寓起火,造成同宿舍4人死亡。据调查火 灾原因为蚊香引燃蚊帐,使宿舍着火,被烟 呛醒的同学又立即打开了阳台的门窗,使火 势更大。消防官兵赶到时,宿舍内四人已死 亡。
《燃烧和灭火》ppt1

《燃烧和灭火》ppt1
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燃烧和灭火》ppt1
《燃烧和灭火》ppt1
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指导学生的同时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也时时受到学生的启发
教师
不再满足于课本上有限信息 更加关注社会生活 重视积累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信息《燃烧和ຫໍສະໝຸດ 火》ppt1学生的成长……….
《燃烧和灭火》ppt1
《燃烧和灭火》ppt1
学生的成长……….
《燃烧和灭火》ppt1
《燃烧和灭火》ppt1
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指导学生的同时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也时时受到学生的启发
教师
不再满足于课本上有限信息 更加关注社会生活 重视积累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信息
《燃烧和灭火》ppt1
《燃烧和灭火》ppt1
科学探究 燃烧的条件
《燃烧和灭火》ppt1
《燃烧和灭火》ppt1
学生智慧的火花
《燃烧和灭火》ppt1
《燃烧和灭火》ppt1
科学探究 燃烧的条件
《燃烧和灭火》ppt1
《燃烧和灭火》ppt1 《燃烧和灭火》ppt1
《燃烧和灭火》ppt1
贴近生活 推导灭火的原理
每年全国发生的火灾导致直 接财产损失超过了18亿元。
《燃烧和灭火》ppt1
《燃烧和灭火》ppt1
贴近生活 推导灭火的原理
《燃烧和灭火》ppt1
《燃烧和灭火》ppt1
学生智慧的火花
《燃烧和灭火》ppt1
《燃烧和灭火》ppt1 《燃烧和灭火》ppt1
《燃烧和灭火》ppt1
学生的成长………. 教师的成长……….
《燃烧和灭火》ppt1
《燃烧和灭火》ppt1
《燃烧与灭火》燃烧与燃料PPT教学课件(第1课时)

(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 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2)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一般来说,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 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然或遇火可以燃烧的固 体以及一些可以 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易爆物指的是那些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 易发生爆炸的物质等。
一氧化碳有毒是因为( D )
A.它具有可燃性
B.它具有还原性
C.它能与血液里的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D.它能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
解析 CO和人体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强,人
吸入CO会造成人体缺氧,故选D 。
考查角度 1
2
上一页 下一页
4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考查角度 1
2
上一页 下一页
考查角度1: 灭火的原理
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
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
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B.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
C.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考查角度 1
2
上一页 下一页
考查角度1: 促进燃烧的方法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 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含义是( D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考查角度 1
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 不可.纸张是可燃物,也与氧气接触,潮湿的纸张不燃烧的原因是水 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故选B.
《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PPT课件

假设2: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能燃烧。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可燃物是燃烧现象能发生的首要条件 请指出下面图中哪些物体是可燃物:
沙子
√棉花
水
√纸
√火柴
√木材
√酒精
岩石
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另两个条件的可能性
[提供资料]
着火点是物质燃烧达到的最低温 度。一些物质的着火点
物质
着火点 (0C)
白磷 40
红磷 240
用导管对准 上述烧杯中 的白磷,通 入少量氧气,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发黄光,放热,产生 大量白烟。②红磷不燃烧。 ③水下的白磷不燃 水烧中。的白磷燃烧, 发黄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讨论]
完成导学案。
1、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当堂训练2] 完成导学案课堂训练2
(1)、关掉液化石油气的阀门;隔离可燃物
(2)、D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匍匐前进!
······
[当堂检测] 完成导学案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1、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隔离空气(或氧气)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活动与探究
空气
CO2 越来 越多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试根据灭火的原理和上述实验,设计一个简易的灭火器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
描述燃烧 的现象
镁条燃烧
分析它们的 共同点
木炭燃烧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可燃物是燃烧现象能发生的首要条件 请指出下面图中哪些物体是可燃物:
沙子
√棉花
水
√纸
√火柴
√木材
√酒精
岩石
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另两个条件的可能性
[提供资料]
着火点是物质燃烧达到的最低温 度。一些物质的着火点
物质
着火点 (0C)
白磷 40
红磷 240
用导管对准 上述烧杯中 的白磷,通 入少量氧气,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发黄光,放热,产生 大量白烟。②红磷不燃烧。 ③水下的白磷不燃 水烧中。的白磷燃烧, 发黄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讨论]
完成导学案。
1、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当堂训练2] 完成导学案课堂训练2
(1)、关掉液化石油气的阀门;隔离可燃物
(2)、D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匍匐前进!
······
[当堂检测] 完成导学案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1、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隔离空气(或氧气)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活动与探究
空气
CO2 越来 越多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试根据灭火的原理和上述实验,设计一个简易的灭火器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
描述燃烧 的现象
镁条燃烧
分析它们的 共同点
木炭燃烧
燃烧与灭火ppt课件

精准导入 复旧检新 精准教学 精准练习 课堂小结
请利用已有的实验道具, 设计实验验证我的猜想。
酒精灯、木条、火柴、 蜡烛、石头、烧杯、木炭、 坩埚钳、镊子……
我的猜想
燃烧需要可燃物 燃烧需要氧气 燃烧需要一定温度
精准导入 复旧检新 精准教学 精准练习 课堂小结
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该物质的着火点。 注意: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固定不变。
高压水枪灭火
精准导入 复旧检新 精准教学 精准练习 课堂小结
物质具有可燃性 与氧气充分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隔离可燃物 隔绝氧气
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以下 满足其一即可
精准导入 复旧检新 精准教学 精准练习 课堂小结
“掌中焰”的产生
1.要有可燃物。 2.要有氧气(或空气)。 3.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用丁烷气体作为可燃物,通过泡泡包裹丁烷气体,当遇到明火时, 丁烷气体与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从而燃烧了起来。
精准导入 复旧检新 精准教学 精准练习 课堂小结
1.清除可燃物
“掌中焰”的熄灭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在日常生活中, 燃烧现象屡见不鲜。
什么是燃烧?
精准导入 复旧检新 精准教学 精准练习 课堂小结
可燃物与氧气发 生的一种发光、放热 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
做燃烧。
点燃
S + O2 = SO2 放热,蓝紫色火焰……
点燃
C + O2 = CO2 放热,发白光……
点燃
3Fe +2O2 = Fe3O4 放热,火星四射……
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第一课时
人教版化学课件《燃烧和灭火》ppt完美课1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灭火的原理
破坏燃烧条件中的一个或两个条件即可灭火
(1)隔绝氧气(或空气); (2)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与灭火
它们灭 火的原 理是什
么?
盖上锅盖灭火
隔绝空气
浇水灭火
隔离可燃物 降低温度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请用“燃烧和灭火”的化学知识解
释下列的成语?
【思考1】铜片上的白磷 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 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 条件?
答:燃烧需要氧气 (或空气)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思考2】铜片上的白磷燃 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 需要什么条件? 答: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无法改变。白磷:40℃ 红磷 240℃
•
8.造成中西方用香差异的一个很重要 因素, 也是许 多其他 文化差 异的内 在因素 之一, 就是各 自传统 信仰的 不同。 西方多 信仰基 督教, 其次是 伊斯兰 教,二 者与香 的传播 关系并 不大;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九年级化学第七章(课题一)
燃烧与灭火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1.灯泡的发光发热现象是燃烧吗? 2.食物腐烂、铁生锈、动植物呼吸也属于 燃烧吗?
燃烧:是______与_____发生的一种 _________的剧烈的______反应。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学生实验
实验用品: 兵乓球碎片、小木条、坩埚钳、酒精灯、打火机 实验现象: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无法改变。白磷:40℃ 红磷 240℃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达到燃烧所需的最 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3.氧气(或空气)
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PPT课件

燃烧与燃料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第一课时
你在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知道很 多燃烧的事例,请把你知道的事例填写 在下表中,并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事例
观察到的现象
镁条的燃烧 发光、放热、有白色物质生成
铁丝的燃烧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铁丝 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
木炭的燃烧 发出白色的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
2、森林着火时,救火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 B
) A、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B、隔离可燃物 C、开辟道路以利于运水灭火 D、隔绝空气 3、人类从远古时代就懂得钻木取火。钻木之所以能 取火,是因为: a.木头钻凿处,温度升高。 b.木头在空气中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发生燃烧。
c.钻头钻凿木头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c a转b化为热能。
飞机撞楼后燃烧的大火引 起大楼坍塌。死亡近600 人,3700多人失踪。人 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空 前的浩劫。
2003年2月哈尔 滨天潭酒店大火, 33人死亡
一、灭火原理
当火灾发生 时,无处逃 生的人们最 希望什么?
1、
灭火事例 熄灭酒精灯 酒精灯不慎打碎, 酒精在桌面上燃烧 起来
厨房油锅起火
家用液化石油气起 火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5、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燃烧是一种物理变化
B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C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D凡是燃烧的物质一定有火焰产生
6、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物质要
具有
;(可2)燃可性燃物要与
;
(3)可燃物达到燃氧烧气所接需触要的
1. 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 2. 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3. 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第一课时
你在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知道很 多燃烧的事例,请把你知道的事例填写 在下表中,并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事例
观察到的现象
镁条的燃烧 发光、放热、有白色物质生成
铁丝的燃烧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铁丝 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
木炭的燃烧 发出白色的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
2、森林着火时,救火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 B
) A、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B、隔离可燃物 C、开辟道路以利于运水灭火 D、隔绝空气 3、人类从远古时代就懂得钻木取火。钻木之所以能 取火,是因为: a.木头钻凿处,温度升高。 b.木头在空气中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发生燃烧。
c.钻头钻凿木头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c a转b化为热能。
飞机撞楼后燃烧的大火引 起大楼坍塌。死亡近600 人,3700多人失踪。人 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空 前的浩劫。
2003年2月哈尔 滨天潭酒店大火, 33人死亡
一、灭火原理
当火灾发生 时,无处逃 生的人们最 希望什么?
1、
灭火事例 熄灭酒精灯 酒精灯不慎打碎, 酒精在桌面上燃烧 起来
厨房油锅起火
家用液化石油气起 火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5、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燃烧是一种物理变化
B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C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D凡是燃烧的物质一定有火焰产生
6、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物质要
具有
;(可2)燃可性燃物要与
;
(3)可燃物达到燃氧烧气所接需触要的
1. 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 2. 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3. 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燃烧和灭火》PPT精品课件人教版1

•
6.像那太阳一出来,林中雾气就散开 ,云雾 聚拢在 一起, 山谷洞 穴就显 得昏暗 了,或 暗或明 变化不 一的, 是山间 早晚的 景色。 早晨进 山,傍 晚返回 ,四季 的景色 不一样 ,因而 乐趣也 就没有 穷尽了 。
•
7.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那西南的 几座山 峰,树 林和山 谷格外 优美, 一眼望 去,树 木茂盛 又幽深 秀丽的 是琅琊 山。沿 着山路 走六七 里,渐 渐听到 潺潺的 水声, 看到流 水从两 座山峰 之间倾 泻而出 的,那 是酿泉 。
灭火就是——破坏 燃烧的条件
它们灭 火的原 理是什
么?
盖上锅盖灭火
隔绝空气
清除可燃物
浇水灭火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灭火原理
1、清除或移走可燃物; 2、使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绝; 3、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破坏其一, 即可灭火
解惑:
手帕在熊熊烈火中为什么没有被烧掉呢?
操作:将手帕浸入50%的酒精溶液中, 均匀湿透后取出,用坩埚钳夹住,点燃。
•
4.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 路的人 在树下 休息, 前面的 人呼喊 ,后面 的人应 答,老 老少少 的行人 ,来来 往往络 绎不绝 的,是 滁州人 在游山 啊。
•
5.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 水酿酒 ,泉水 香甜, 酒味清 醇,山 中的野 味野菜 ,杂乱 地摆开 在前面 的,这 是太守 在举行 酒宴。
•
8.人生道路总是迂回曲折,难免会遇 到坎坷 和困难 ,我们 在厄运 面前决 不能低 头,一 定要坦 然面对 ,迎难 而上, 做一个 奋发有 为,昂 扬向上 的人。
感谢观看,多谢指导!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知识导学分层训练)(完整版)

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物质
白磷
着火点/℃ 40
红磷 240
木材
木炭 无烟煤
250~330 320~370 700~750
特别提醒
(1)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 (2)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性质,无法升高或降低。
思考 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简单易行,现象明显直观,分析该实验有
什么不足之处。若有,应该怎么改进? 教室中没有通风橱的情况下,白磷燃烧易造成污染。
分析:水可以吸收可燃物燃烧释放出的大量热,使可燃物的 温度降到其着火点以下。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 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分析:这样做是为了清除可燃物,使燃烧不能持续。
讨论 (4)根据燃烧的条件及以上事实,请你归纳灭火的原理。
隔绝氧气(或空气)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 品隔离
分析 烧杯隔绝空气
正常燃烧
同时具备燃烧的3个条件
蜡烛在不同 条件下的燃烧
现象 火焰熄灭
分析
生成的CO2不能燃烧且不 支持燃烧,其密度比空气 的大,可隔绝空气
隔绝氧气(或空气)可以灭火。
1.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 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根据燃烧的 条件填写:
讨论 这个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 条件。
结论 再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讨论 综合上述讨论,你能总结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吗?
➢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也叫着火点)。
燃烧
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 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可编辑ppt
5
一、讨论完成129页1、2、3、4题
• 二、概括出燃烧的条件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也叫着火点)
可编辑ppt
6
灭火事例和方法
灭火事例
熄灭酒精灯 油锅着火 熄灭蜡烛 纸箱着火 煤气着火 森林着火
灭火方法
用灯帽盖灭 用锅盖盖灭
嘴吹灭 用水浇灭 关闭阀门 开辟隔离带
3
【资料】
1.白磷自然和红磷燃烧现象相同,都产 生大量白烟(五氧化二磷)
2.通常状况下常见物质燃烧所需的最 低温度(即着火点)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材 无烟煤 着火点/℃ 40 240 250~330 700~750
思考:可燃物着火点高低与什么有关?
可编辑ppt
4
【设计并实验】 现象:
能不能让热水里的白磷燃烧?
燃烧造福于人类
可编辑ppt 燃烧给人类带来灾难 1
第一节 燃烧和灭火
可编辑ppt
2
探究燃烧的条件
【提 出 问 题】:
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那么, 物质燃烧究竟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1:需要可燃物; 猜想2:可燃物需要和氧气接触; 猜想3:可燃物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可编辑ppt
可编辑ppt
11
1.下图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
根据各实验得到相应的燃烧条件有: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可编辑ppt
12
可编辑p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隔绝可燃物 隔绝可燃物
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课件29页

当发生火灾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①_④_⑤_⑥_
①拨打火警电话报警 ②跳楼逃生 ③迅速坐电梯下楼 ④沿楼梯下楼,从安全出口逃生 ⑤从窗口向楼下扔枕头等物品,向路人求救 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⑦迅速打开门窗,保证室内空气充足
火警电话:119 大家知道火警该怎么报吗?
报警时应该注意说明以下几点:
作业:
1、向家长学习如何引燃煤炉,并动手实 践引燃一只煤炉,思考课本P91第一题。
2、自查家庭或社区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向你的家人和邻居宣传安全自救知识。
感谢各位专家、老师
再见
详细地点、燃烧物质、火势大小、 燃烧背景、人员情况,最好还有报 警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防火标识
禁止吸烟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烟火
当心火灾
当心爆炸
我的收获:
第四单元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一、灭火的原理 : (1)隔绝氧气(或空气) (2)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清除可燃物。 二、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 三、火场自救
探究熄灭蜡烛火焰的方法
实验用品:
火柴、蜡烛、沙土、剪刀、烧杯、水、 抹布。
“蜡烛熄灭”的方法及原理:
你真棒
灭火原理:
一、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二、使燃烧物与空气隔绝 三、隔离或清除掉可燃物
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对比试验
观察 分析与推断
火柴可燃吗?
火柴可燃 火柴是可燃物 小石块呢? 小石块不可燃 小石块不是可燃物
火,让愚昧化作文明,使黑暗趋 向光明!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 的生存条件,并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 大,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
火灾和爆炸则是火带给人类的梦 魇……
燃烧和灭火PPT课件8人教版

A 没火点
D 手帕的着火点很高,不容易燃烧
交流讨论:
家中起火,你被火所困 时,你会采取哪些相应的措 施进行自救?
先拨119, 地址要讲清;
湿巾掩口鼻, 弃物先逃生;
天啊!太高了, 还是拿绳子吧!
浓烟匍匐行, 溜边出险境;
楼高莫下跳, 破窗先坠绳。
再见
燃烧的条件:
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外 因 )
( 外 因 )
(内因)
•
25、你不能拼爹的时候,你就只能去拼命!
•
26、如果人生的旅程上没有障碍,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
•
27、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们的未来是自己去改变的。励志名言: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隔离可燃物
隔绝氧气
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 点以下。 (满足一个条件即可灭火)
理论与实践结合
1 要使烧杯中的蜡烛熄灭,你有哪些 方法?说出你熄灭的原理
2、炒菜时油锅着火,最好的熄灭 方法是什么?
3、讨论: 棉线魔术手帕没什么烧不坏?(魔术手帕
所浸液体是用2体积95%的酒精和1体积水配制
而成)( c )
D 手帕的着火点很高,不容易燃烧
交流讨论:
家中起火,你被火所困 时,你会采取哪些相应的措 施进行自救?
先拨119, 地址要讲清;
湿巾掩口鼻, 弃物先逃生;
天啊!太高了, 还是拿绳子吧!
浓烟匍匐行, 溜边出险境;
楼高莫下跳, 破窗先坠绳。
再见
燃烧的条件:
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外 因 )
( 外 因 )
(内因)
•
25、你不能拼爹的时候,你就只能去拼命!
•
26、如果人生的旅程上没有障碍,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
•
27、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们的未来是自己去改变的。励志名言: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隔离可燃物
隔绝氧气
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 点以下。 (满足一个条件即可灭火)
理论与实践结合
1 要使烧杯中的蜡烛熄灭,你有哪些 方法?说出你熄灭的原理
2、炒菜时油锅着火,最好的熄灭 方法是什么?
3、讨论: 棉线魔术手帕没什么烧不坏?(魔术手帕
所浸液体是用2体积95%的酒精和1体积水配制
而成)(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2.学案导学,温故知新 3.实验探究,探索新知 4.内化提高,实际应用 5.学以致用 ,关注社会 6.归纳小结,深化目标 7.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魔术表演:
“烧不坏的手帕”
【设计意图】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我特意以 魔术表演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化学知 识的神奇之处。
教学过程 3. 实验探究,探索新知
探究2:教师演示实验7-1
图2
【设计意图】教师改进实验可以使操作简单,实验时 间短,实验效果好。安全性能好,有效防止环境污染;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3. 实验探究,探索新知
探究3:请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有关燃烧对人类 有利和有害图片、资料或视频。
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3、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用发 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教材分析 教学重
点、难点
教学重点: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 燃烧条件的初步探究;应用燃烧条
件和灭火原理说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
学情分析
知识状况
教学过程
4.内化提高、实际应用
生活应用
(3)下列现象应该如何灭火、解释(选做两个) ①熄灭酒精灯:
②油锅着火:
③酒精灯失火:
④电路着火:
⑤ 魔术“烧不坏的手帕”中手帕烧不坏的原因:
【设计意图】这样的反馈练习能够突出重难 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直击中 考,使学生认识到燃烧条件和灭火方法的重 要性,也解决了情境创设中的问题。
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说课流程
教学教教教 材情法学学 分分学过反 析析法程思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了解一些防火和自 救的常识,培养自护自救能力 2、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究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动手实验,自己归纳 现象和结论,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及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过程 3. 实验探究,探索新知
探究1:学生自主猜想、设计实验并验证。
请学生大胆猜想燃烧条件并根据下面提供 的实验器材, 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实验器材:蘸有酒精的小棉花球和蘸有水 的小棉花球、小木条、镊子、煤块、药匙、 火柴、烧杯、蜡烛、小石子。
我是这样设计的
教学过程
物质 白磷
3. 实验探究,探索新知
学生已经在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 接触了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
知识,但知识零碎不深入。
能力状况 学生已初步具备实验探究能力,但观察 描述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不强。
生活经验 学生虽有一定生活经验,但没有将感性 认识与相关理论联系起来。
教法分析
引导探究法 讨论归纳Biblioteka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法分析
自主探究法
学案导学法
教学过程 5、学以致用 关注社会
家庭或高层宾馆 发生火灾,假如你身 居其中,你应该如何 来自救?
教学过程 5、学以致用 关注社会
火场自救知识小结:
(1)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 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教学过程 5、学以致用 关注社会
(2)若所有逃生路线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 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 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对比归纳法
交流讨论法
【设计意图】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 己动手做、动眼看、动脑想。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 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的设计理念
义务阶段的化学应贴近生 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自主、合作、探究”是 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理念,它 也充分体现了高效课堂的理念。
教学过程
5、学以致用 关注社会
(5)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 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 窗缝,并泼水降温。
教学过程 5、学以致用 关注社会
(6)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教学过程 5、学以致用 关注社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自学的乐趣,从 搜集的资料中体会燃烧不仅对人类有用也 会带来灾难,这样学生更能体会到只有学 会灭火的方法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利用 “燃烧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分析推导出灭 火的方法,突出了重点。
教学过程
4.内化提高、实际应用 (1) 下列不是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A.可燃物 B.氧气 C.压强 D.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2) 森林着火时,救火员开辟防火隔离带 的目的是( ) A.隔绝空气 B.开辟道路以利于运水灭火 C.隔离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教学过程 2. 学案导学、温故知新
事例 观察到的现象 事例 观察到的现象
镁条在空 气中燃烧
木炭在氧 气中燃烧
石蜡在氧 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 气中燃烧
燃烧反应的特征:
燃烧反应的定义:
【设计意图】由组长牵头讨论交流导学案,把仍不能解决的疑问 写在黑板上,我们共同解决。通过温故知新,不但巩固了氧气的 性质也获得了燃烧的概念,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同时小组 成员能团结协作、积极发言,通过该活动还能比比哪一组最优秀。
资料在线
红磷 煤球 棉花
木材
着火点/℃ 40 240 750 150 250--330
※着火点也叫燃点,是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设计意图】此环节先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引入实验探 究,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 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燃烧 的条件,体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体 现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学过程 5、学以致用 关注社会
(3)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 逃生。
教学过程
5、学以致用 关注社会
(4)千万不可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梯,落水管等逃生 自救。也可用绳子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 紧栓在窗杆,暖气管,铁栏杆等固定物上,用毛巾, 布条等护住手心,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 离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