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理论与制度的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宪基础薄弱,“民智未开,制度未立” 立宪基础薄弱,“民智未开,制度未立”,立 宪派担心朝廷变卦,仓促制宪。 比较日本立宪20年,朝野相互信任,社会基础 比较日本立宪20年,朝野相互信任,社会基础
《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 钦定宪法大纲》 1908年
照搬明治宪法,采纳传统的实权君主制,强调皇帝权力至 高无上。 有限的地方民主:
要有自信,没有必要往自己脸上贴金子。
如果炫耀自己的人是小人,炫耀自己历史的民族是小人的民族。 不要只看表面的东西,避免不自觉地陷入政绩工程思维。
希望:保持年轻的心态,远离成见和偏见,像日 韩那样敢于并善于“照搬” 韩那样敢于并善于“照搬”;既不要没有反思地 轻信一辈子,也不要“看破红尘” 轻信一辈子,也不要“看破红尘”、玩世不恭。
来自日本的启示
1860年面临美国挑战,迅速崛起: 1860年面临美国挑战,迅速崛起:
1868年明治维新,相当于英国的光荣革命; 1868年明治维新,相当于英国的光荣革命; 1889年明治宪法,奠定了富强的政治基础。 1889年明治宪法,奠定了富强的政治基础。
1895年甲午战争震撼中国 1895年甲午战争震撼中国
《临时约法》(1912年) 临时约法》 1912年
因人立法: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期间匆忙通过, 希望制约袁世凯,制度设计基本合理。
确立民主共和原则,结合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通 过议会/ 过议会/内阁约束总统。 措辞疏漏:总理“必须” 措辞疏漏:总理“必须”副署总统的法律、命令?
两种政治文化的较量:总统和国会的制度之争演 变为水火不相容的个人权力斗争,最终权大于法 “二次革命”:宋教仁命案导致国民党江西江苏 二次革命” 讨袁,但很快遭到镇压。制度运行要求基本共识 与合作;国袁破裂,面临宪法危机。
改革至今,法律条文相对比较完善。 更重要的是法律的实际应用,法尤其是宪法在现实运用中不理想
如果对待自己的弱点? 如果对待自己的弱点?
需要反思和正视自己,不要讳疾忌医:
中国宪政充满坎坷,重要原因在于不能反思自己。 承认自己的弱点,然后才可能改进,否则病症不可能治愈。 只有看到自己的弱点,才可能成为强者,否则将永远是弱者。 摆正自己的位置,放下架子,才可能学到别人的精华,比较日本
中国宪政的尝试与发展: 中国宪政的尝试与发展: 认真对待自己的过去
“以史为鉴”:一个民族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 以史为鉴” 必然也不能正确把握自己的未来。 历史是一面什么样的镜子?传统“史学” 历史是一面什么样的镜子?传统“史学”为了政治目的, 充斥着价值判断;历史为政治服务,尤其是近代史。通过 扭曲的镜子,只能得到扭曲的映像。 历史应该是关于事实,宪法史也不例外;需要实事求是、 端正态度,不轻易下价值判断。但史学在中国仍然是一门 需要勇气的学问,越近的历史越难写。 宪政和法治是中国的弱项,先天不足,祖先没有留下丰厚 的遗产,150年的断续发展,目前在许多地方不如其它国 的遗产,150年的断续发展,目前在许多地方不如其它国 家,不能排斥其它国家的经验。
立宪改良的努力
1906年 仿行宪政” 1906年 “仿行宪政”,但没有实质进展; 一旦触动实质性改革,即遭遇既得利益抵 制。
官制改革反而更加重满轻汉,满人占据2/3 官制改革反而更加重满轻汉,满人占据2/3,引 2/3,引 起公愤,助长了革命势力。 问题:为什么改革可能越改越糟糕?
预备立宪9 预备立宪9年计划:
中国近代宪政的悲剧
中国宪政的四个阶段:
预备立宪(清朝改革) 尝试立宪(辛亥革命与军阀混战) 国民政府(党治和独裁) 人民共和国(革命的遗产)
总的特点:制度建构的接连失败,150年漫 总的特点:制度建构的接连失败,150年漫 长历程乏善可陈。
预备立宪(1895-1911)
• 中国道德传统:有限的宪政因素,“礼” 作为自然法和一般法之间的“基本法”。 • 传统道德和政治制度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 需要,列强入侵后面临制度和观念变革。 • 迟到的觉醒:一直以为是技术问题,经历 了漫长的阶段才真正认识到制度问题。 • 中国面临救亡和启蒙的双重变奏(李泽 厚):救亡是目的,启蒙是手段;宪政为 国家富强服务,带有强烈实用主义色彩。
尝试立宪(1912-1926)
•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旧体制垮台,新体制并未建立 起来;革命势力单薄,偶然胜利,缺乏广泛认同。 • 两大特点:
– “乱”:五四争论国“是”之丧失,旧体制的道德秩序受到挑战, 逐步瓦解。 – “权”:权力决定一切,“枪杆子里出政权”,武人干政、强人 统治。
wenku.baidu.com• 专制社会王朝更替的规律:
第一次“总统大选” 第一次“总统大选”
1913年匆忙通过《 1913年匆忙通过《大总 统选举法》 统选举法》,颁布两 天后首次“ 天后首次“总统大 选”。围困议员,直 到“选”出“大总统” 大总统” 思考:“迫选” 思考:“迫选”或 “贿选”事件说明制 贿选” 度上存在什么问题?
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欧洲宪政
大陆传统:更多受卢梭民主契约论影响。 法国(第一波,1789年) 法国(第一波,1789年) 德国(第二波,1949年) 德国(第二波,1949年) 欧洲共同体与欧洲联盟(1950年代) 欧洲共同体与欧洲联盟(1950年代) 东欧与俄罗斯(第三波,1989年) 东欧与俄罗斯(第三波,1989年)
法国: 法国:验证司法审查的必要性
法国革命后政体动荡,《人权宣言》 法国革命后政体动荡,《人权宣言》一直 得不到实施。 1946年第四共和宪法 1946年第四共和宪法
缺乏行宪机制,宪法委员会不能发挥实质作用
1958年第五共和宪法 1958年第五共和宪法
政治危机,戴高乐要求制定新宪法。 建立宪政院,监督宪法分权机制的实施。
制定专制主义宪法,后为明治日本借鉴。
1918年魏玛宪法: 1918年魏玛宪法:
第一次大战失败,制定自由民主宪法,但缺乏自由民主的社会基 础,最后为纳粹所取代。
1949年 基本法》 1949年《基本法》:
东西分裂,1990年重归统一,适用整个德国。 东西分裂,1990年重归统一,适用整个德国。 采取专门法院系统审查不同领域诉讼,宪政法院负责宪法诉讼, 发展宪法判例体系。
孙中山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推翻帝制,驱除靼 虏,最后意外成功。
在君主与共和之间
实权君主制:主权在君——非选举产生的世袭统 实权君主制:主权在君——非选举产生的世袭统 治者,代表不受制约的最高权力,如1871年德国 治者,代表不受制约的最高权力,如1871年德国 宪法、1889年明治宪法、中国钦定宪法大纲。 宪法、1889年明治宪法、中国钦定宪法大纲。 共和制:主权在民——由选举产生的议会,如美 共和制:主权在民——由选举产生的议会,如美 —— 国宪法、日本和平宪法,但某些共和制首脑(如 美国总统)权力甚至超过君主。 君主立宪制:主权在民,和象征性虚君共存,一 般是从君主向共和的过渡妥协产物,如英国光荣 革命、日本和平宪法、中国十九信条。
省谘议局决定地方政策、预算决算、税务、规章,答复督抚咨询。 资政院相当于中央代议机构,决定国家预算决算、税务债务、法 典制定和修改,选举+ 典制定和修改,选举+钦定 1909年江苏会长张謇建立国会请愿代表团,开始认识到税的重要, 1909年江苏会长张謇建立国会请愿代表团,开始认识到税的重要, 建议不纳税主义,要求早开国会。
《人与公民权利宣言》 人与公民权利宣言》
1789年法国革命,确立17条现代基本宪法原则: 1789年法国革命,确立17条现代基本宪法原则:
第一条:人生来自由和平等。 第二条:政府目的是保护自由、财产、安全。 第四条:只有法律才能限制自由。 第五条:只要法律没有禁止,人民就有自由。 第六条:法律表达普遍意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八条:刑法限于必要,不得具有追溯力。 第九条:无罪推定。 第13条:行政负担平等。 13条:行政负担平等。 第16条:分权是宪政前提。 16条:分权是宪政前提。
欧洲的联邦化
欧洲共同体与欧洲联盟
巴黎条约与罗马条约(1951-57年)建立共同体 巴黎条约与罗马条约(1951-57年)建立共同体 1986年 单一欧洲法》 1986年《单一欧洲法》 1992年 欧洲联盟条约》 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 2002年启用欧元 2002年启用欧元 2004年东扩,25个成员国。 2004年东扩,25个成员国。
– 秩序是压制的产物,自由意味着混乱。我们至今还没有学会如何 在自由的秩序下生活。 – 专制是自我维持、自我复制的:专制剥夺思考、学习和渐进改革 的机会,专制崩溃后社会缺乏准备,自由思考的时间太短;人们 不会长久容忍混乱,往往不久便选择另一种专制,换汤不换药。
• 中国的悖论:宪政需要稳定的政府,但稳定可能为专制提 供盲目自信的根据。自由的失败与专制的成功。
宣布洋务运动失败,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制度。 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呼吁制度改革。
1904年日俄战争 1904年日俄战争
立宪者造势:日本战胜俄罗斯,立宪小国战胜专制大 国。 康梁改良派主张君主立宪。
改良立宪的挫折
1898年光绪百日维新 1898年光绪百日维新
涉及教育、财政、官制、军队改革,取消满族特殊待 遇,通过100多条法令。 遇,通过100多条法令。 戊戌变法触动了满族权贵,改良失败。 中国立宪遭遇第一次重大挫折,体现既得利益困难。 “宪政有利于国,有利于民,而最不有利于官。” 宪政有利于国,有利于民,而最不有利于官。” 列强压力仍在,慈禧和保守派被迫改革,但立宪动力 不够,步伐迟缓,最终导致革命。
仓促颁布“天坛宪草” 仓促颁布“天坛宪草”,摧毁国会,解散国民党 并取消议员资格,国袁合作完全破裂。 《民国约法》: 民国约法》
约法会议的议员资格出奇严格,弹性极大——通达治 约法会议的议员资格出奇严格,弹性极大——通达治 —— 术、夙著闻望、研精科学、热心公益。 采取总统制,地位至高无上,不受约束;1914年修正取 采取总统制,地位至高无上,不受约束;1914年修正取 消连任限制,任期10年,总统推荐继任,等于世袭。 消连任限制,任期10年,总统推荐继任,等于世袭。
1971年 结社法决定” 1971年“结社法决定”
《人权宣言》从行政法依据到宪法依据。 人权宣言》
联邦德国:后来居上的宪政国家 联邦德国:
政治统一起步较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宪政 1848年保罗教堂宪法: 1848年保罗教堂宪法:
自由民主宪政的开端,但从未生效。
1870年德国统一: 1870年德国统一:
清政府执迷不悟
建立“亲贵内阁” 建立“亲贵内阁”,继续排汉,政府和社会严重对立。 湖广铁路借款协定损害地方利益,保路集团反对铁路国有化和中 央化,保护中国主权。
《十九信条》(1911年) 十九信条》 1911年
武昌起义,清政府被迫成立责任内阁,草拟《十 武昌起义,清政府被迫成立责任内阁,草拟《 九信条》 九信条》,实质性限制皇权,转向君主立宪。
迫不得已的让步,为时太晚,民心尽失;一旦失 去正当性,任何政府都难以维持生存。
改良立宪失败的原因
《十九信条》是一部“良法”,为什么宪政改革 十九信条》是一部“良法” 仍然失败?
“封建统治”必然失败?经济和社会相对稳定。 封建统治”
偶然原因和必然原因合在一起,极大加剧了改革 难度。永恒命题:改革触动既得利益,遭遇阻碍 异族统治存有戒心、缺乏自信,试图通过国家机 器压制改革,致使错过改革良机。 中国政治制度的悲哀:命运完全取决于统治者, 任由其葬送公共利益。 问题:为什么英国和日本的君主立宪成功了,中 国却失败了?宪政失败是否具有必然性?
《欧洲人权公约》: 欧洲人权公约》
1950-53年:14个成员国,目前有45个成员国。 1950-53年:14个成员国,目前有45个成员国。 建立欧洲人权委员会和法院,目前只有法院。
民主第三波:俄罗斯与东欧 民主第三波:
九十年代初:前苏联 解体,东欧政治改革, 阵营分裂。 俄罗斯宪政改革及其 局限性 。 最近的“颜色革命” 最近的“颜色革命”。
“皇帝之权,以宪法规定者为限”(第3条) 皇帝之权,以宪法规定者为限”(第3 “皇室大典不得与宪法相抵触”(第16条) 皇室大典不得与宪法相抵触”(第16条) 国会议决预算(第12条)。 国会议决预算(第12条)。 资政院议决宪法、皇帝颁布(第5 资政院议决宪法、皇帝颁布(第5条)。 国会修改宪法(第6 国会修改宪法(第6条),国会选举总理,皇帝任命 (第8 (第8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