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合作教育中校企合作模式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学合作教育中校企合作模式案例分析
摘要:产学合作教育是目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转型期的普遍而又各具特色的现象,它的发展和建立充分体现了学校、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展现了学校组织随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变化的进程,及其周围环境对组织内部的影响。研究以我校的校企合作实践为例,以其产生、发展为线索,以参与校企合作的各主体的需求为出发点分析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的互利双赢关系的形成和建立,在相互关系的研究中探讨各参与主体在校企合作中所应承担的责任。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模式;资源依赖
产学合作教育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谋求教育资源与社会目标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这种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教育模式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最有效途径和方式已被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实。中等职业教育,如何与企业协调合作共同创造有利的人才成长环境,利用各自的禀赋培养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形成具有“中等”和“职业”特色的合作模式,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合作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的美国,产学合作教育在美国最早产生于大学的工程技术学科领域,它主要是指辛辛那提大学同大企业合作,对27名技术系学生实施的职业教育。因而,校企合作教育最早是产生在美国。而产学合作教育形式可溯源于19世纪末的德国,1897年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形成年,这种双元制的实质就是校企合作教育,被视为校企合作教育的开端。德国产学合作教育开始向职业教育领域扩展的标志是20世纪60年代德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和职业学校的出现。近些年来,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成熟的校企合作模式逐渐被很多国家所研究和借鉴。纵观这些形式多样的模式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其形成都是与国家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的需求密切相关的。我国各地区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不均衡导致不同区域人才需求差异明显,校企合作教育还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校企合作运行体系。在当前我国校
企合作教育的实践探索中,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所属行业性质、参与主体历史背景、办学理念、经济基础、规模大小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形式各异的校企合作模式。如何在我国有效地开展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选择合适的合作模式,实现合作双方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关注的热点。因此,有必要梳理归纳当前校企合作模式的种类,围绕校企关系、合作机制、内容以及合作的制约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针对校企合作模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从前提条件、合作基础、组织结构、行业背景、利益分配等诸多方面对校企合作模式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条件进行分析,以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和实施策略。
一、研究的问题及案例选择
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理解为是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联合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标准化教育形式,表达了合作的结构和利益分配方式,是合作的制度安排。文献查询结果显示,产学合作教育中的校企合作模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按合作的深度进行层次划分,可分为三个层面:浅层次合作,中层次合作,深层次合作。根据校企合作企业参与的方式和层次,可分为企业配合模式,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按照举办的主体不同,大致可分为以校为主、以企为主和校企共建三类;从合作实现途径上,可以分为由政府主导的合作、由校企双方自组织的合作、由社会中介联系的合作;按照合作主体的数量可分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合作;从合作程度上可分为紧密型合作与疏松型合作。本研究以陕西省宝鸡市眉县职业教育中心的校企合作实践为例,以参与校企合作的各主体的需求为出发点分析职业学校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互利双赢”关系的形成和建立,以其产生、发展为主线,分析影响合作关系的形成、发展、运行的前提条件、合作基础、组织结构、行业背景、利益分配等诸因素,探讨其对校企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发展的影响作用以及在关系的形成过程中各参与主体在校企合作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受到的影响。并尝试在案例的分析中找到我校与企业关系形成过程中的一般规律。
二、校企关系运行中的多维度分析
本案例中的眉县职业教育中心与陕西汤姆森电力有限公司是在2012年尝试合作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属于校企双方相互吸引建立关系,以企业为主的紧密型合作模式,符合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遴
选标准中提出“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和社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合作教育中积累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经验”。该案例从2011年开始酝酿于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初期,经历了3年的发展,这段时期我国职业学校正处于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之路的阶段。该模式在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实践中,特别是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中,属于起步较早、具有“经典特色”的案例。相关的资料调查显示,此类模式在后来3年内,在5大领域培养300多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以此为例,研究者将其在形成和发展的各阶段出现的问题放在校企合作教育进程中进行思考,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借鉴意义。
(一)背景分析
1.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校企合作的外部环境因素。
校企合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对人才需求的结果,是学校和企业两个独立的组织对环境做出的反应。在本案例中,校企双方是从2011年11月开始共同协商、谋划合作的。当时,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为西北重镇西安,行业人才流失严重。长期以来,符合业内要求的专业人才供应严重不足,电子电气类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实力不强,造成省内行业发展相对较慢。这种人才短缺和供需比例失调的情况在国内电子电气行业普遍存在。从2012年开始,国家、省、市各级政府重视电子电气行业的发展。2012年陕西省省的电子电气类人才工程被确立为紧缺型人才工程。“十一五”期间,“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中心”被确立为西安市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各级政府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所起的导向作用为院校与企业合作奠定了基础。
2.政府的主导和协调作用:校企合作模式形成的制度保证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法规的支持是校企双方合作的制度保证。
企业与政府之间、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属于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学校和企业懂得依赖政府的等级系统获取自身发展的优势,对政府掌握的资源有较强的依赖性。政府的同一政策也会给不同行业的组织或同一行业的不同组织带来不同的影响。学校对于国家出台的工学结合、与企业合作的政策,应采取积极措施响应。而对于不同规模、不同资源来源的企业而言,对于国家出台的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职业学校进行合作的政策则有不同程度的响应,企业需要获得的资源越多,对政府的依赖性就越大,自主性就越小。在保证利益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