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概念及分类(通用版)
文化概念与文化分类
![文化概念与文化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c5a0487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6.png)
文化概念与文化分类文化概念与文化分类_文化变革与西部经济发展文化一词,英文和法文均为Culture,德文为Kultur,俄文称KyльTyрa,它们的词义均源于拉丁文Colere,本义为耕作和植物培育。
后来引申到精神领域,有化育人类心灵、智慧、情操、风尚之义。
关于文化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意见认为,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是第一个在文化定义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
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很显然,这个定义将文化解释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
英国另一功能学派的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把文化界定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个概念包含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
”这个定义与泰勒的文化定义有一个明显不同:泰勒的定义偏重精神文化而不包括物质文化;马林诺夫斯基的定义则包括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
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在分析文化定义时认为,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对文化的共同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包括价值观、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
从最为一般的意义上讲,文化是世代相传的人们整体生活方式。
克鲁伯和克鲁柯亨在总结以往各种文化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文化定义。
他们认为:“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它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及传授,并构成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体现于人工制品中的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由历史衍生及选择而成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文化体系虽可被认为是人类活动之产物,但也可被认为是限制人类作进一步活动的因素。
”这个定义至今仍是在欧美得到广泛认同的文化定义。
文化哲学把文化结构区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
文化概念的定义
![文化概念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1ac972af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7.png)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和组织对其有不同的定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文化定义:1. 广义的文化定义:文化是一个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习惯在内的复杂体系,是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
这种定义强调文化是人类在社会中共同创造和传承的产物,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 狭义的文化定义:文化是一个以语言和符号为媒介,通过人际传播和传承方式创造并延续下来的共享的观念和行为模式体系。
这种定义强调文化是由人们共同创造、传承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体系,它是人类社会共同经历的一种历史性的精神积淀。
总的来说,文化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重要的现象,它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
文化不仅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和传统,也影响了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具体来说,文化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共享的观念和行为模式体系,它是由人们共同创造、传承和遵守的,并通过人际传播和传承方式得以延续。
这种共享的观念和行为模式体系包括价值观、信仰、信仰体系、道德规范、艺术表现形式、语言和符号系统等。
文化不仅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和传统,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它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也影响了人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方式。
此外,文化还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
不同的社会、民族、群体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都有所不同,它们之间存在着差异和冲突。
同时,文化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受到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文化是一个动态的体系,需要不断地适应和调整以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
总之,文化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概念,它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
理解文化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历史、社会、经济、政治、科技、艺术等多个领域。
同时,文化也是一个动态的体系,需要不断地适应和调整以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
文化生活第十课知识点
![文化生活第十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09c7a5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0.png)
文化生活第十课知识点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的知识点,可以拓宽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本文将介绍文化生活第十课的知识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一、文化的定义和特征1. 文化的定义:文化是指人类社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艺术风格等非物质层面的创造性成果。
2. 文化的特征:文化具有普遍性、历史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征。
它通过传承和交流,不断发展演变。
二、文化的分类1. 材料文化和非材料文化:材料文化指物质领域的文化成果,如建筑、工艺品等;非材料文化指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等无形文化。
2.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传统文化是指历史悠久、深深扎根于民族之中的文化形态;现代文化是指在现代社会产生并逐渐形成的文化。
三、世界各国的文化特色1. 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强调和谐、中庸、礼仪,注重人际关系和家庭责任。
有着丰富的传统节日和文化文物。
2. 印度文化:印度文化以宗教为核心,尊重生命,崇尚和平与宽容,有着多元化的语言和风俗习惯。
3. 美国文化:美国文化注重个人自由和个人成就,强调人权和机会平等,对科技和时尚有着深远的影响。
4. 日本文化:日本文化强调纪律、秩序和团队合作,尊重长辈和传统价值观。
富有浓厚的艺术氛围。
四、跨文化交流与文化冲突1. 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合作,可以促进文化的互补和发展,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2. 文化冲突:由于文化差异,不同文化之间可能存在误解、冲突和矛盾,因此需要尊重和包容他人的文化。
五、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1. 传统文化的保护: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修复古建筑、传习古艺等。
2. 传统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需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吸收新鲜事物,创新传统文化形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六、文化与个人发展1. 文化素养的培养:通过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可以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2. 文化的影响力:文化对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引导个人的价值追求和生活态度。
文化的经典定义
![文化的经典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b6bc774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8.png)
文化的经典定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
下面列举了十个具有经典定义的文化概念。
1. 文明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科学技术、道德伦理、艺术等各个领域中的进步和发展。
它是人类文化水平的集中体现,标志着社会的高度发展和进步。
2. 传统传统是指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体系。
传统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社会稳定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保障,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
3. 艺术艺术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进行再创造和再现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通过创造性的方式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包括音乐、绘画、雕塑、舞蹈、戏剧等多种形式。
4. 哲学哲学是人类对世界、人生和价值等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的学科。
它通过理性的思辨和逻辑的推理,试图解答存在的本质和意义等根本问题。
5. 宗教宗教是人类对超自然力量和生命意义的信仰和崇拜。
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涉及信仰、仪式、道德规范等方面,对社会生活和个体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6. 文学文学是用语言文字表达人类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的艺术形式。
它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体,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和文化内涵。
7. 历史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录和研究。
它通过对过去事件和社会现象的研究,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类经验的积累,对现实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8. 语言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工具,是文化传承和交流的基础。
它既是一种符号系统,也是一种文化载体,包含丰富的词汇、语法和语义等方面的文化内涵。
9. 教育教育是一种有意识地对人进行知识、技能和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和引导。
它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途径,对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10. 传媒传媒是一种用于传播信息和文化的工具和机构。
它包括印刷媒体、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对社会舆论和文化传播具有重要影响。
以上是十个具有经典定义的文化概念,它们涵盖了文明、传统、艺术、哲学、宗教、文学、历史、语言、教育和传媒等多个方面,反映了人类社会和个体生活的丰富多样性和深厚内涵。
文化的定义分类层次作用
![文化的定义分类层次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b431c7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f.png)
文化的定义分类层次作用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长时间的历史演化过程中,通过人们对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传统习俗、知识体系、艺术形式等方面的创造和传承所形成的一种共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
文化既包含了物质方面的成果,如建筑、工艺品等,也包含了非物质方面的内容,如宗教信仰、思想观念等。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差异化的核心。
文化的分类:根据不同的角度和研究领域,文化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化分类方式:1.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传统文化是指历史上形成的、代代相传的文化,它通常包含了一定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习俗等传统元素。
而现代文化则是随着现代化进程产生的一种新型文化。
2.地域文化:不同地区的文化因为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民族特点等原因,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如中华文化、西方文化等。
3.民族文化与国际文化:民族文化是指其中一特定民族独有的文化,如中国传统文化、印度文化等。
而国际文化则是指跨越国界、具有普遍性的文化现象,如音乐、电影等。
4.学术文化、艺术文化与流行文化:学术文化是指学术领域内的知识、思想和学术成果的集合,如哲学、科学等。
艺术文化是指以美为目标,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表达的文化,如绘画、音乐等。
流行文化则是指大众化、富于娱乐性的文化,如流行音乐、流行电影等。
文化的层次:文化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层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化层次:1.基本模式与价值观念:文化的最基本层次是对于生活方式、道德准则、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基本规范和价值观念。
这些价值观念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2.习俗和传统:习俗和传统是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包括了人们在不同场合下的行为规范、礼仪方式、祭祀活动等。
3.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是文化的高层次表现,它包括了人们对于自然界、社会现象的认知和解释,也包括了不同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
4.艺术和文学作品:艺术和文学作品是文化的一种精神表达和审美成果,它可以通过绘画、音乐、文学等形式展示人类的审美追求和创造力。
文化是什么?不同文化之间如何辨别?
![文化是什么?不同文化之间如何辨别?](https://img.taocdn.com/s3/m/02dd53d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5a.png)
文化是什么?不同文化之间如何辨别?一、文化的定义文化,指的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所共同创造出来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道德品质、习俗习惯等社会现象的总和。
它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体现了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思想、智慧、文艺、信仰等方面的内在特质。
二、文化的种类1.国家文化国家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具有的历史、传统、宗教、文学、艺术、语言等方面的文化。
2.地方文化地方文化是指一个地方所独有的地域气候、风土人情、民俗风情、传统习惯等文化现象。
3.宗教文化宗教文化是指由某一宗教所创造的信仰体系、死亡观念、节日庆典等文化现象。
4.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指人民生活中的习俗、传统文化、民间艺术、游戏等文化现象。
三、不同文化之间的辨别文化的辨别核心在于对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及差异性的识别与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的几种方法来辨别不同文化的差异。
1.文化背景认知人们的文化认知是由其所处文化环境所塑造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人们的行为、价值、观念以及判断方式等产生影响。
因此,在跨文化交流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对方所处文化的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其行为和思想。
2.语言及交流方式的辨别不同的语言和交流方式会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需要注意对方使用的语言和交流方式,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
3.习俗和礼仪的差异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所拥有的习俗和礼仪也不尽相同。
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需要注意对方的习俗和礼仪,以便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
4.社会价值观的差异不同的文化所拥有的社会价值观也有所不同。
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需要尊重对方的社会价值观,并且不要以自己的价值观评价对方。
5.审美观的差异美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同文化所拥有的审美观也不尽相同。
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需要注意对方的审美观,以及对方所认为的美与不美的标准。
总之,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需要尊重对方所处的文化背景,认识和理解对方的文化价值,并且以一种开放和包容的态度进行交流,从而促进了解和互相尊重。
文化与知识点归纳总结
![文化与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921535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2.png)
文化与知识点归纳总结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语言、宗教、习俗、艺术、制度、价值观念等。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标志。
不同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通过学习不同的文化,可以了解不同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增进对世界的了解和认识。
知识点则是指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掌握的各种知识和技能。
知识点的积累和应用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文化的定义、文化的作用、文化的分类以及知识点的构成、知识点的作用、知识点的分类等方面对文化与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文化的定义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包括了经济、政治、法律、宗教、习俗、语言、文学、艺术、科学、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文化反映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面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历史、地理、民族习俗,因此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也有不同的文化。
二、文化的作用1. 促进国家和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特精神财富,通过文化的交流、交融,可以增进各国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2. 传承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和历史的延续,传承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文化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4. 塑造国家和民族的形象。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窗口,通过文化的表现和宣传可以塑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5. 促进社会的发展。
文化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
三、文化的分类文化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分类方法:1. 地域文化。
根据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对文化进行分类,比如中华文化、西方文化、东方文化等。
2. 民族文化。
简述文化的分类
![简述文化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65d6c06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a.png)
简述文化的分类
《文化的分类》
文化是指一定时代和社会的人们在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共同体验。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文化可以被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一种常见的文化分类是根据地域和民族进行的。
不同的地域和民族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比如中国文化、印度文化、美国文化等。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语言、宗教、风俗习惯以及艺术表现等特征,反映了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历史和生活方式。
另一种文化分类可以根据其表现形式进行,比如语言文化、宗教文化、艺术文化等。
语言文化包括了文字、口头表达以及语言习惯等,宗教文化则包括了信仰、仪式和道德规范等,而艺术文化则涵盖了绘画、音乐、舞蹈以及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
此外,文化还可以根据其传播途径进行分类,比如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由上代传承下来的历史遗产和传统知识,它通常是稳定和持久的;而流行文化则是当代社会中流行和受欢迎的文化现象,比如流行音乐、流行电影、流行时尚等。
尽管文化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但这些分类往往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
因此,文化的分类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交织的。
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不同类型的文化,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文化的概念——精选推荐
![文化的概念——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20cf9ad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c.png)
关于文化的分类H. H. Stern(1992:208)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广义的文化即大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狭义的文化即小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c)。
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
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
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Hammerly(1982)把文化分为信息文化、行为文化和成就文化。
信息文化指一般受教育本族语者所掌握的关于社会、地理、历史、等知识;行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它是成功交际最重要的因素;成就文化是指艺术和文学成就,它是传统的文化概念。
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
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
这是文化的核心。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自20世纪初以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
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
据统计,有关“文化” 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
文化的概念及分类
![文化的概念及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d6eb1432ce2f0066f43322d6.png)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对文化作了一种新的解释,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在罗森塔尔·尤金所编的《哲学小辞典》中认这就是所谓“广义的文化”,而与之向别的“狭义”则是专指精神文化而言,即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典章制度、政治和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学术思想、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
综上所述,什么是文化至今仍是一个相对模糊,争议较多的概念。但其中有一点是大家都明确的,即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有人才能有文化,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有不同的文化。
一般来讲,人们把“文化”分做三个层次:即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所谓观念文化,主要是指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它既不同于哲学,也不同于意识形态,是介于两者之间而未上升为哲学理论的东西,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所谓制度文化,是指在哲学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制度。它们或历代相沿,或不断变化,或兴或废,或长或短,既没有具体的存在物,又不是抽象的看不见,是一种中层次的文化。所谓器物文化,是指体现一定生活方式的那些具体存在,如住宅、服饰等,它们是人的创造,也为人服务,看得见,摸的着,是一种表层次的文化。
什么是文化?不同的文化有哪些不同之处?
![什么是文化?不同的文化有哪些不同之处?](https://img.taocdn.com/s3/m/7710dda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6.png)
什么是文化?不同的文化有哪些不同之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所习惯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传统,并通过语言、音乐、艺术和文学等形式进行了传承和发展。
不同的文化具有相应的特色和差异,下面就来详细地探讨一下吧。
一、风俗文化风俗文化,是指某一民族或群体在生活中所习惯的行为、礼仪和习俗等。
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风俗文化差异较大。
例如,日本的温泉文化、中国的春节文化、西方国家的圣诞节文化等。
1. 温泉文化日本是世界著名的温泉之国,温泉被视为一个让身心得到放松的好地方。
在日本,有许多公共和私人的温泉浴场,游客可以享受各种类型的温泉浴,如:硫磺温泉、盐渍温泉和热泉等。
此外,特别的温泉文化也形成了,例如在冬天去温泉,会有很多人选择在户外露天的温泉浴池中泡澡,以欣赏雪景或者是星空。
2. 春节文化中国的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由初一到十五共十五天,期间需要进行许多特色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看春晚等。
除此之外,人们还会拜年,走亲访友,互送红包和礼物,共享节日的喜悦。
二、宗教文化宗教文化是指某种宗教信仰的礼仪和仪式等文化活动。
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宗教的种类和影响也不一样,常见的宗教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
1. 基督教文化基督教是世界上非常普遍的宗教之一,信仰基督教的人们在宗教节日都会过一些特别的活动,如圣诞节和复活节。
圣诞节是庆祝耶稣诞生的传统节日,而复活节是庆祝耶稣复活的节日。
在这两个节日中,人们以教堂为中心,在家中和街道上放响礼炮、互赠礼物、享受美食等活动。
2. 佛教文化佛教是东亚地区广泛信仰的宗教之一,中国、日本和韩国都有着多样化的佛教文化。
常见的佛教活动有禅修、参观佛教寺庙、念经等。
佛教徒也十分重视佛教节日,如:元旦、弥陀节、观音节等。
三、语言文化语言文化,是指人们在生活中使用的语言、语词和语法等方面的文化特点。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语言习惯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文化的定义 分类 层次 作用
![文化的定义 分类 层次 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878b50ade80d4d8d15a4f35.png)
文化概述
文化的含义 不同学科对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 文化的分类 文化的层次 文化的作用
1、文化的含义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 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 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 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 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2、不同学科对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
哲学角度:认为文化从本质上讲是哲学思 想的表现形式。
由于哲学的时代和地域性从而决定了文化 的不同风格。一般来说,哲学思想的变革引起 社会制度的变化,与之伴随的有对旧文化的镇 压和新文化的兴起。
2、不同学科对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
存在主义角度:文化是对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存在方式 的描述。
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 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 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心 态文化层可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次。
5、文化的作用
1、整合。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对于协调群体成员的行动所发挥的 作用,就像蚂蚁过江。社会群体中不同的成员都是独特的行动者,他 们基于自己的需要、根据对情景的判断和理解采取行动。文化是他们 之间沟通的中介,如果他们能够共享文化,那么他们就能够有效地沟 通,消除隔阂、促成合作。 2、导向。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向和可 供选择的方式。通过共享文化,行动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种行为在对 方看来是适宜的、可以引起积极回应的,并倾向于选择有效的行动, 这就是文化对行为的导向作用。 3、维持秩序。文化是人们以往共同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人们通过比 较和选择认为是合理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某种文化的形成和确立, 就意味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被认可和被遵从,这也意味着某种 秩序的形成。而且只要这种文化在起作用,那么由这种文化所确立的 社会秩序就会被维持下去,这就是文化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 4、传续。从世代的角度看,如果文化能向新的世代流传,即下一代 也认同、共享上一代的文化,那么,文化就有了传续功能
文化相关的知识点总结
![文化相关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414624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65.png)
文化相关的知识点总结文化是指人类在生活和实践中所创造和传承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包括社会风俗习惯、历史传统、思想观念、艺术作品等各个方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和反映。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体现,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宝贵财富。
文化是多元的,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而世界各国的文化之间也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更为频繁,文化交融的现象也日益普遍。
一、文化的基本概念1.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和传承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社会习俗、历史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风俗习惯、艺术作品等各个方面。
文化的内涵是指文化的本质和实质,包括了文化的内在价值、价值观念、信仰观念、行为规范以及思维方式等。
文化的外延是指文化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包括了文化的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和体现,如社会习俗、历史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艺术作品等。
2.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文化具有很多功能和作用,主要包括精神方面和实践方面的功能。
在精神方面,文化可以指导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塑造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品位,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弘扬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在实践方面,文化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体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服务人们的生产生活,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和文化交流的蓬勃。
二、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其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伟大的价值,对中国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世界各国也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以及中华文明的其他各个方面。
1.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孔子思想、孟子思想、程子思想以及朱子思想等。
文化的概念及分类
![文化的概念及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e03abe66551810a6f52486c4.png)
文化的概念及分类什么是文化这一概念一直是有争议的,中国人论述“文化”,比西方人要早得多,《周易》有所谓:“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大概是中国人论述“文化”之始,但其中“文化”一词尚未连结在一起。
在中国人此时的观念中文化的含义是,通过了解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用教育感化的方法治理天下。
到汉朝,“文化”一词正式出现,其含义也与现在人们通常理解的不一样。
刘向《说苑·指武》篇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人束皙也讲“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这些都是指的与国家军事手段相对的一个概念,即国家的文教治理手段。
到唐代大学问家孔颖达则别有见地的解释《周易》中的“文化”一词,认为“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这实际上是说“文化”主要是指文学礼仪风俗等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
古人对文化的这种规定性从汉唐时起一直影响到清代,因此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身而至于家国天下,制之为度数,发之为音容,莫非文也”,即人自身的行为表现和国家的各种制度,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西方人论述“文化”要比中国人晚,但比中国古文献中的论述要广泛,要科学。
西方语言中的culture,在1690年安托万·菲雷蒂埃的《通用词典》中,其定义为“人类为使土地肥沃,种植树木和栽培植物所采取的耕耘和改良措施”,并有注释称“耕种土地是人类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中最诚实、最纯洁的活动”,看来,此时西方人观念中的“文化”只是被用来隐喻人类的某种才干和能力,是表示人类某种活动形式的词汇。
而“文化”一词成为一个完整体系的表示方式,即术语,大约要到十九世纪中叶才形成,这以后,文化和文明常被看作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学者们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文化现象及其历史发展,给“什么是文化”做了许多解释,其中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是方式论,即认为文化是一定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并非由遗传而得来的生活方式。
文化的概念及构成内容
![文化的概念及构成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40342d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c4.png)
文化的概念及构成内容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蕴藏丰厚,而且组成元素庞多,涉及到政治、思想、精神、生活、信仰等领域的各个方面: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
一、图腾祥瑞文化主要存有龙、凤,麒麟、灵龟等。
龙就是中华民族的寓意,我们都就是龙的传人。
龙也代表男性、皇权、阳刚。
凤则代表女性、母仪和美丽。
龙凤呈祥代表夫妻恩爱人与自然。
麒麟、灵龟都就是龙族,祥瑞寓意。
二、思想教育文化中华本土思想教育文化主要存有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唐朝又从印度引入佛家文化即为释迦摩尼佛法,再分出来缩写“儒道释”或“儒释道”。
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儒家代表作品主要有《大学》《中庸》《论语》等。
儒家文化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爱'。
道家文化以就是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人物。
道家的代表作品主要存有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庄子》,也叫做《华南经》。
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展开剩余83%佛教文化就是释迦摩尼创办,源自印度,他的文化精髓就是“功德”。
三、音乐戏曲文化我们的中国传统音乐主要存有:一就是以传统乐器弹奏的知名传统曲目。
乐器主要存有琴筝、二胡、唢呐,笙、锣鼓等。
二就是各地各派戏曲,它的特点就是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变成,在共同具备的性质中彰显其各自的个性。
距今约存有三百六十多个戏曲剧种,从全国多个戏曲剧种中脱颖而出的京剧、豫剧、越剧,被官方和戏迷友人们喻为中国戏曲三鼎甲。
四、中国的书画、剪纸艺术。
1、中国的书法就是全人类独一无二的艺术。
也只有中国的文字可以用艺术的形式书写出。
书法字体,就是书法风格的分类。
书法字体,又分成行书、草书、楷书、燕书、篆书五种。
书法采用的工具就是我们所说的文房四宝,即为笔(毛笔)、墨(墨汁)、纸(毛笔)、砚(砚台)。
2、绘画主要是水墨画即国画。
什么是文化?
![什么是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4d5922c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f.png)
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传统、行为、信仰、语言、艺术等。
它是一种共同的生活方式,可与民族、语言和宗教等地位相同。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文化。
1. 文化的含义文化是指一类人的特定文化惯例、信仰、道德、风俗等。
它主要与它们的历史传统、地域环境、社会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语言有关。
文化是一种共享的价值体系,它塑造了一群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2. 文化与传统文化和传统有密切关系。
传统是指长期被人们遵循和继承的社会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文化可以在世代之间传承下去。
它们共同构成了民族和社会的基本特征。
3. 文化与行为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文化密不可分。
文化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
人们根据文化模式表达他们的观点和信仰,制定他们的生活方式,并在社会中相互交流。
文化可以塑造人的行为方式,使人们更加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行为方式的精神内涵。
4. 文化与语言文化与语言之间的联系也非常紧密。
语言是沟通文化的重要工具,可以传递文化信息和知识。
人们的语言和文化方式可以反映出文化的特点和独特性。
因此,语言和文化可以彼此影响和塑造。
5. 文化与艺术艺术是文化的一部分。
艺术可以作为一种语言和表达,通过多种方式来展示人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音乐、绘画和文学等可以被用来表达文化价值、历史和传统。
艺术也可以传递观点和情感,这种传达过程补充了人们对文化的理解。
总结文化是复杂而多样化的。
它与传统、行为、语言和艺术等方面紧密相连。
文化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体现。
人们应该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独特之处,从而促进不同民族和社会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文化的含义与分类
![文化的含义与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880ca6e3cc175527062208dc.png)
一、文化的含义被我们译为“文化”的英文culture这个词源于拉丁语,其原来的含义是:耕耘、耕作,最初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劳作之意,重在物质财富方面的创造。
“文化”一词早期在汉语中的含义是:文治教化。
如《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可见,汉语中的“文化”重在精神的教育方面。
从“文艺复兴”时代开始,人们将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都归入文化的范畴,凡经过人类实践活动改造和劳作过的一切自然物和人类实践的产物都是文化。
考古学上还用文化来指同一历史时期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或遗物的综合体,包括具备使用相同的工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共同的文化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日常生活中,人们还广泛地以“某个人有没有文化”来指其人运用文字的能力和具有的书本知识。
二、文化的分类文化的分类是多层次的,可初步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又可分为衣、食、住、行等被人们加工过的,体现了人类主观能动性的一切物质领域的文化的总和。
根据内部的各自特征和用途,其中的每一领域又可分出众多的类别。
如衣服可分为军装、警服、西装、中山装、寿服、婚纱、童装等,住房可分为西式建筑、中式建筑、民族建筑等,饮食亦分为众多的菜系以及各具地方民族特色的名小吃。
非物质文化是与物质文化相对应的其他文化的总和,可初步区分为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两类。
精神文化包括:宗教、文学、艺术、音乐等领域,其中的每一领域又可分为众多的类别,如宗教除了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世界三大宗教外,还有无法确切统计的众多种类的大大小小的宗教,以及不断产生的新兴宗教。
而且每一种大的宗教中又区分出众多的宗教派别。
文化的概念 文献
![文化的概念 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dfdc264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2.png)
文化的概念文献一、文化的定义与内涵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和积累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涵盖了人们的思想、信仰、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艺术、科技、传统习俗等各个方面。
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和丰富。
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物质文化:指人们创造的物质文明,如建筑、工艺品、服饰等。
2. 行为文化: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和礼仪,如礼节、仪式等。
3. 制度文化:指社会制度、法律、政治组织等制度形态的文化。
4. 精神文化:指人们的思想、信仰、价值观、道德观念等精神层面的文化。
二、文化的层次与形态1. 文化层次:文化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包括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深层文化。
表层文化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文化和生活方式,中层文化指社会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深层文化指人们的思想、信仰、价值观等精神层面的文化。
2. 文化形态:文化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包括个体形态、群体形态和社会形态。
个体形态的文化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和行为方式,群体形态的文化是指一定群体所共同具有的文化特征和行为方式,社会形态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念。
三、文化的历史与演变文化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它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而不断演变和丰富。
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同时,文化也在不断地交流和融合,不同地域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融,形成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性。
四、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与经济密切相关,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文化和经济的相互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2. 文化资源的开发:文化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
3. 文化消费的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机遇。
文化的相关概念(“文化”文档)共8张
![文化的相关概念(“文化”文档)共8张](https://img.taocdn.com/s3/m/f7e2474c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5.png)
所谓制度文化,是指在哲学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下,在历史开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制度。它们或历 代相沿,或不断变化,或兴或废,或长或短,或以 各种典章制度文本形式出现,或以一种“潜规那么 〞的形式默存于人们的心灵深处,是一种中层次的 文化。
所谓器物文化,那么是指表达一定生活方式的那些 具体存在,如住宅、服饰等,它们是人的创造,也 为人效劳,看得见,摸得着,是一种表层次的文化。 据此,我们认为,除了未经改造的或者人化的〔自 然物被人主观赋予感受和意义〕自然环境外,凡人 类创造出来,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可以通过各种信 息媒介传承于后世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都是文 化。
所谓器物文化,那么是指表达一定生活方式的那些具体存在,如住宅、服饰等,它们是人的创造,也为人效劳,看得见,摸得着,是一 种表层次的文化。 所谓器物文化,那么是指表达一定生活方式的那些具体存在,如住宅、服饰等,它们是人的创造,也为人效劳,看得见,摸得着,是一 种表层次的文化。 学者从自己的学术立场和观察角度出发来界定文化,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互有长短。 补充 文化的定义与特征 我国学者对文化的概念进行了总结,认为大致应从五个方面来界定〔1〕文化即知识。 我国学者对文化的概念进行了总结,认为大致应从五个方面来界定〔1〕文化即知识。 〔5〕文化是人在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精神文明对人本身的影响和塑造过程,及精神力量对人的教化过程。 “文化〞既是一个最普通、最常见的概念,又是一个最复杂、最难以说明的概念。 所谓器物文化,那么是指表达一定生活方式的那些具体存在,如住宅、服饰等,它们是人的创造,也为人效劳,看得见,摸得着,是一 种表层次的文化。 〔3〕文化是由一定的风俗、习惯、观念和标准形成的某一群体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4〕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 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但是,各种解释之间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相补充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的概念及分类(通用版)
The core of safety culture is people-oriented, which requi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afety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specific work of all employees.
( 安全文化)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文化的概念及分类(通用版)
什么是文化这一概念一直是有争议的,中国人论述“文化”,比西方人要早得多,《周易》有所谓:“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大概是中国人论述“文化”之始,但其中“文化”一词尚未连结在一起。
在中国人此时的观念中文化的含义是,通过了解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用教育感化的方法治理天下。
到汉朝,“文化”一词正式出现,其含义也与现在人们通常理解的不一样。
刘向《说苑·指武》篇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人束皙也讲“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这些都是指的与国家军事手段相对的一个概念,即国家的文教治理手段。
到唐代大学问家孔颖达则别有见地的解释《周
易》中的“文化”一词,认为“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这实际上是说“文化”主要是指文学礼仪风俗等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
古人对文化的这种规定性从汉唐时起一直影响到清代,因此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身而至于家国天下,制之为度数,发之为音容,莫非文也”,即人自身的行为表现和国家的各种制度,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西方人论述“文化”要比中国人晚,但比中国古文献中的论述要广泛,要科学。
西方语言中的culture,在1690年安托万·菲雷蒂埃的《通用词典》中,其定义为“人类为使土地肥沃,种植树木和栽培植物所采取的耕耘和改良措施”,并有注释称“耕种土地是人类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中最诚实、最纯洁的活动”,看来,此时西方人观念中的“文化”只是被用来隐喻人类的某种才干和能力,是表示人类某种活动形式的词汇。
而“文化”一词成为一个完整体系的表示方式,即术语,大约要到十九世纪中叶才形成,这以后,文化和文明常被看作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学者们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文化现象及其历史发展,给“什么是
文化”做了许多解释,其中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是方式论,即认为文化是一定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并非由遗传而得来的生活方式。
这里包括了人们的兴趣、爱好、风俗、习惯,强调了文化的继承性。
譬如,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者鲁斯·本尼迪克特的“文化”定义是“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任何民族的方式”。
第二种是过程论,即认为是人类学习和制造工具,特别是制造定型工具的过程,这里包含了人类智力和创造能力的不断进化,强调了文化的演进性。
第三种是复合论,即认为文化是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音乐、风俗、法律以及其他种种能力的复合体,这强调了文化的熔铸性,譬如伟大的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验中创造的“包罗万象的复合体”。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对文化作了一种新的解释,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在罗森塔尔·尤金所编的《哲学小辞典》中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的总和”,这就是所谓“广义的文化”,而与之向别的“狭义”则是专指精神文化而言,即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典章制度、政治和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学术思想、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
除以上各种解释外,尚尤符号说、限定说等各种说法。
1952年,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发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对西方自1871年至1951年期间关于文化的160多种定义做了清理与评析,并在此基础上给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他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即历史的获得和选择的)观念,尤其是他们所带来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
”这一文化的综合定义基本为现代东西方的学术界所认可,有着广泛的影响。
综上所述,什么是文化至今仍是一个相对模糊,争议较多的
概念。
但其中有一点是大家都明确的,即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有人才能有文化,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有不同的文化。
一般来讲,人们把“文化”分做三个层次:即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
所谓观念文化,主要是指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它既不同于哲学,也不同于意识形态,是介于两者之间而未上升为哲学理论的东西,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所谓制度文化,是指在哲学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制度。
它们或历代相沿,或不断变化,或兴或废,或长或短,既没有具体的存在物,又不是抽象的看不见,是一种中层次的文化。
所谓器物文化,是指体现一定生活方式的那些具体存在,如住宅、服饰等,它们是人的创造,也为人服务,看得见,摸的着,是一种表层次的文化。
可在本位置填写公司名或地址
YOU CAN FILL IN THE COMPANY NAME OR ADDRESS IN THIS 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