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中,资源]高中物理实验生成性资源的捕捉与利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实验生成性资源的捕捉与利用

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教学理念之一.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文中指出:“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生成性教学”是指学生在原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与教师、文本的对话交往,实现自主学习的构建,它重视生命的个性化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

“生成性资源”指不是教师预先设计的,而是课堂上师生互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资源,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发表的意见、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开拓思维,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实验课堂的全部细节.当学生提出与教师预设不同的问题,有些教师认为解决这些问题会导致课堂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纯属“节外生枝”,加以制止;也有教师能够全面理解课堂教学观念,站在更高的层次,及时把握学生学习的热情,合理引导与利用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使课堂变成有生命活力的动态课堂,不断迸射出学生思维的火花,张扬学生的个性,显示教师的智慧.因此,教师必须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才能让课堂绽放精彩!

1捕捉学生“错误”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以实验为主的物理课堂.教师通常看到的是错误的消极面.其实,学生在课堂上的错误往往是教学的宝贵资源.心理学家盖耶说得好:“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教师能够面对错误,巧妙地利用,反而使教学精益求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教学层次上更上一层楼,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

教学案例一《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片断)

教师布置实验内容:

实验一: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实验二: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

学生活动:确定实验方案,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在学生分组实验时,教师巡视,发现小组D在说“我们组测出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不成正比呢?但是图象也是一条直线.”(图1)我看过之后,已经知道此小组出错的实验环节.)

师(不慌不忙):你们在测量加速度之前平衡力了吗?

生:我们平衡摩擦力了,调出一个斜面,让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的点是间隔分布均匀的点,怎么回事儿呢(很不好意思)?

师:大家在设计实验时考虑到了注意事项要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1:使小车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正好等于小车所受的摩擦力.

生2(顿悟道):噢!老师我知道了,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能给小车添加牵引力,不能把悬挂小盘的细线系在小车上. (大家都表示赞同.)

师:大家既然意识到问题所在,再做一次实验试试看,不要灰心.

学生重做实验.

(这次试验很成功,学生很高兴.图2)

师:刚刚大家实验错误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平衡摩擦力不足,如果平衡摩擦力过度实验结果会是什么样子呢?

小组讨论

生猜想:如果平衡摩擦力过度,图象是这样的.(图3)原因是当施加的力为零时,加速度不为零.

师:大家可以将斜面抬高些,验证一下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兴致高涨,氛围活跃,再次实验,验证了猜想.脸上透露着满意的神情,感觉收获很大.)

教学反思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巧妙地利用了学生的“错误”资源,并没有着急批评学生上课没有认真听讲,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原因并改错,再将错误加以拓展延伸,让学生自主探究出平衡摩擦力过大时,加速度与力的图象,让“错误”资源服务于教学,大大地促进了物理实验课堂的实效性.

2捕捉学生“问题”资源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是由于产生了新旧经验间的矛盾冲突,这反映出学生正在积极思考,是珍贵的课堂动态资源.教师需要捕捉、放大这一动态生成的瞬间,并有效地加以利用,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在深化,体验在加深,思维在发展.

教学案例二:《超重和失重》(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片断)

……

演示实验:在一个空矿泉水瓶的底部及侧面开几个小孔,用手堵住,装水,拿开手,水从孔中射出,如放开手,让瓶自由下落.

师:请同学们猜想矿泉水瓶底会漏水吗?

生(齐声回答):不会.

师:能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解释吗?

生(思考片刻):水瓶在自由下落过程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水和瓶底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零.

师:很好!

生(学生产生困惑):我认为瓶底“会漏水”,为什么下落过程中受到阻力也不漏水呢?

师:大家积极开动脑筋,非常好.水瓶在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太小,和水瓶重力相比可以忽略.这体现了物理学中“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模型”的思想方法.在之前的学习中,哪里应用过类似的方法呢?

生:“质点”模型忽略了物体的体积、形状,只计其质量.

(大家表示同意.)

……

教学反思在这个案例中,学生提出疑问:“下落过程中受到了阻力,为什么不漏水呢?”这一疑问,超出了教师预先的设计.此时教师并没有置之不理,或者以一句“不对”作为终结,而是巧妙地运用了这一非预设性生成的资源,在教学中渗透了研究物理问题建立理想模型的科学方法,达到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科学素养的效果.

3捕捉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传统教学认为教学就是一种预设好的计划,教师只顾满堂灌,完成计划,而忽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实际教学模式并不是一种单纯的预设好的计划,计划显得太教条,缺乏灵活性.随着课堂教学的展开,学生的思维和教师的教学思路产生碰撞,有时会产生新的思考方向,擦出新的火花.

教学案例三《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人教版》选修3-4教学片断)

师:单摆的周期的公式是什么?

生: T=2πlg

师: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可得g=4π2lT2,如果测出单摆的摆长l、周期T,就可以求出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