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新课标)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七章 第5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课件
(3)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判 如果一个平面过另 定 一个平面的一条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垂线 ,则这两个 定 _____
理 平面互相垂直.
l ⊥α ______ ⇒α⊥β l ⊂ β _____
性 质 定 理
如果两个平面互相 垂直,那么在一个 平面内垂直于它们 α⊥β l⊂β ⇒l⊥α α∩β=a l⊥a
5 . 将 正 方 形 ABCD 沿 AC 折 成 直 二 面 角 后 , ∠ DAB =
________. [ 解析]
如图,取 AC 的中点 O,连接 DO,
BO,BD,则 DO⊥AC,BO⊥AC,故∠DOB 为 二面角的平面角,从而∠DOB=90° .设正方形边 2 长为 1,则 DO=BO= 2 ,所以 DB=1,故△ ADB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DAB=60° .
(2)线面角 θ
3.平面与平面垂直
(1) 二面角的有关概念:
①二面角的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 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两个半平面叫做 二面角的面. 如图,记作:二面角 α - l - β 或二面角 α - AB - β 或二面角 P -
AB-Q.
②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二面角 α - l - β 的棱 l 上任取一点
性 质 定 理
a ⊥α _____ ⇒a∥b b⊥α _____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1)定义
射影 所成的_____ 锐角 ,叫做 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_____ 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如图,
∠PAO 就是斜线 AP 与平面 α 所成的角. _______
π 0, . 2 的范围:______.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课件 文
完整版ppt
49
(1)求解空间几何体的体积的关键是确定线面的位置关系和 数量关系,利用相应体积公式求解;(2)若所给几何体的体积不 能直接利用公式得出,则常用等积法、分割法、补形法等方法 进行求解.
完整版ppt
50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侧 面BB1C1C为菱形,B1C的中点为O,且AO⊥平面BB1C1C.
完整版ppt
15
解析:如图,在平面β内的直线若与α,β的交线a平行,则 有m与之垂直.但却不一定在β内有与m平行的直线,只有当α⊥ β时才存在.
答案:C
完整版ppt
16
2.PA垂直于以AB为直径的圆所在的平面,C为圆上异于 A,B两点的任一点,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PA⊥BC B.BC⊥平面PAC C.AC⊥PB D.PC⊥BC
完整版ppt
35
(1)CE∥平面PAD; (2)平面EFG⊥平面EMN. 【思路启迪】 (1)利用线线平行证明线面平行;(2)证明 MN⊥平面EFG.
完整版ppt
36
【证明】 (1)取PA的中点H,连接EH,DH.
因为E为PB的中点, 所以EH∥AB,EH=12AB.
完整版ppt
37
又AB∥CD,CD=12AB, 所以EH∥CD,EH=CD, 因此四边形DCEH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CE∥DH. 又DH⊂平面PAD,CE⊄平面PAD,
所以平面EFG⊥平面EMN.
完整版ppt
40
证明两个平面垂直,首先要考虑直线与平面的垂直,也可 简单地记为“证面面垂直,找线面垂直”,是化归思想的体 现,这种思想方法与空间中的平行关系的证明非常类似,这种 转化方法是本讲内容的显著特征,掌握化归与转化思想方法是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高考数学第一轮知识点总复习 第五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2)证明:当a=4时,取BC边的中点M,AD边的中点N,连接AM、DM、 MN……..5′ ∵四边形ABMN和四边形DCMN都是正方形,…………………………………..6′ ∴∠AMD=∠AMN+∠DMN=45°+45°=90°,…………………………………..7′ 即DM⊥AM.又∵PA⊥底面ABCD, ∴PA⊥DM,∴DM⊥面PAM,得PM⊥DM,………………………………………..9′ 故(3当)设aM=4是时B,CBC边边上的符中合点题M设使的P点MM⊥, DM. ∵PA⊥底面ABCD,∴DM⊥AM………………………………………………11′ 因此,M点应是以AD为直径的圆和BC边的交点,则AD≥2AB,即a≥4为所 求…………….12′
ABD⊥平面ABC.在平面ABD内过点D作DK⊥AB,K为垂足.设AK=t,则t的
取值范围是
.
解析: 如图2,过K作KM⊥AF于M点,连接DM,
由平面ABD⊥平面ABC易得DM⊥AF,与折前的图
1对比,可知在折前的图形中D、M、K三点共线且
DK⊥AF,于是△DAK∽△FDA,
AK DA
AD , t DF 1
分析 (1)本题第(1)问是寻求BD⊥平面PAC的条件,即BD垂直于平面 PAC内两相交直线,易知BD⊥PA,问题归结为a为何值时,BD⊥AC,从而知 ABCD为正方形. (2)若PM⊥DM,易知DM⊥面PAM,得DM⊥AM,由AB=2,a=4知, M为BC的中点时得两个全等的正方形,满足DM⊥AM.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第五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课件 理 新人教A版
又因为EF⊄平面PCD,PD⊂平面PCD,
所以直线EF∥平面PCD. (2)连接BD.因为AB=AD, ∠BAD=60°,所以△ABD为 正三角形.
因为F是AD的中点,所以BF⊥AD.
因 为 平 面 PAD⊥ 平 面 ABCD , BF⊂ 平 面 ABCD , 平 面 PAD∩平面ABCD=AD,
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
1.(人教A版教材习题改编)已知直线a,b和平面α,且 a⊥b,a⊥α,则b与α的位置关系为( )
A.b⊂α
C.b⊂α或b∥α 【解析】 α相交. 【答案】 C
B.b∥α
D.b与α相交
由a⊥b,a⊥α知b⊂α或b∥α,但直线b不与
2.边长为 a 的正方形 ABCD 沿对角线 BD 折成直二面 角,则 AC 的长为( ) 2 3 A. 2a B. a C. a D.a 2 2
2.面面垂直的性质是用来推证线面垂直的重要依据, 其核心是其中一个面内的直线与交线垂直.在其中一个面内 作交线的垂线,这是常作的辅助线. 3.空间的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
直或平行问题常常互相转化,将空间问题化归为平面问题是
处理立体几何问题的重要思想.
如图7-5-6所示,平行 四边形ABCD中,∠DAB =60°,AB=2,AD=4, 将△CBD沿BD折起到△EBD 的位置,使平面EDB⊥平面ABD. (1)求证:AB⊥DE;
垂线 (2)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______,则这两 个平面垂直. 垂直于交线 (3)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__________ 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4.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平面上的射影 (1)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_____________所成的锐角叫 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2)当直线与平面垂直和平行(或直线在平面内)时,规定 90°和0° 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分别为_________.
2023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课件理
考向1
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方法技巧 1.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
(1)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b,a⊥c,b∩c=M,b⊂α,c⊂α⇒a⊥α);
(2)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α⊥β,α∩β=l,a⊥l,a⊂β⇒a⊥α);
(3)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a⊥α,α∥β⇒a⊥β);
(4)a∥b,a⊥α⇒b⊥α.
(2)若AE=A1E,AB=3,求四棱锥E-BB1C1C的体积.
考向1
解析
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1)由已知得B1C1⊥平面ABB1A1,BE⊂平面ABB1A1,
故B1C1⊥BE.(线面垂直的性质的应用)
又BE⊥EC1,B1C1∩EC1=C1,B1C1⊂平面EB1C1,EC1⊂平面EB1C1,所以BE⊥平面
2
,平面B1DC分三棱柱
2
考向1
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 (1)∵三棱柱ABC-A1B1C1为直三棱柱,∴BB1⊥平面ABC,
又BC⊂平面ABC,∴BB1⊥BC.(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证明线线垂直)
∵平面BCC1B1⊥平面A1ABB1,平面BCC1B1∩平面A1ABB1=BB1,BC⊂平面BCC1B1,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l⊥α
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
垂直.
性质定理
同一个
垂直于________平面的
两条直线平行.
a∥b
考点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规律总结
垂直关系中常用的6个结论
(1)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它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证明线线垂
直的一个重要方法).
(2)若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直线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高考人教版数学(理)一轮复习课件: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3
解析:(1)证明:因为 AP=CP=AC=4,O 为 AC 的中点, 所以 OP⊥AC,且 OP=2 3.
如图,连接 OB.因为 AB=BC= 22AC,所以△ABC 为等腰 直角三角形,
且 OB⊥AC,OB=12AC=2. 由 OP2+OB2=PB2 知,OP⊥OB. 由 OP⊥OB,OP⊥AC,OB∩AC=O 且都属于平面 ABC 知, PO⊥平面 ABC.
(1)证明:平面 ACD⊥平面 ABC; (2)Q 为线段 AD 上一点,P 为线段 BC 上一点,且 BP=DQ =23DA,求三棱锥 Q-ABP 的体积.
解析:(1)证明:由已知可得,∠BAC=90°,即 BA⊥AC. 又 BA⊥AD,AD∩AC=A,所以 AB⊥平面 ACD. 又 AB⊂平面 ABC, 所以平面 ACD⊥平面 ABC. (2)由已知可得, DC=CM=AB=3, DA=3 2. 又 BP=DQ=23DA, 所以 BP=2 2.
如图,过点 Q 作 QE⊥AC,垂足为 E,则 QE 綊13DC.
由已知及(1)可得,DC⊥平面 ABC, 所以 QE⊥平面 ABC,QE=1. 因为,三棱锥 Q-ABP 的体积为 VQ-ABP=13×S△ABP×QE=13×12×3×2 2sin45°×1=1.
悟·技法 对于翻折问题,应明确: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性质不发生变化, 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性质可能会发生变化.解决这类问题就是要 据此研究翻折以后的空间图形中的线面关系和几何量的度量值, 这是解决翻折问题的主要方法.
答案:C
4.PA 垂直于以 AB 为直径的圆所在的平面,C 为圆上异于 A,B 两点的任一点,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PA⊥BC B.BC⊥平面 PAC C.AC⊥PB D.PC⊥BC
(全国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7章立体几何第5讲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课件
解 (1)证明:由已知∠BAP=∠CDP=90°, 得 AB⊥AP,CD⊥PD. 由于 AB∥CD,故 AB⊥PD,从而 AB⊥平面 PAD. 又 AB⊂平面 PAB, 所以平面 PAB⊥平面 PAD.
(2)如图,在平面 PAD 内作 PE⊥AD,垂足为 E. 由(1)知,AB⊥平面 PAD,故 AB⊥PE,AB⊥AD, 可得 PE⊥平面 ABCD.
∵CG⊥平面 ABC,∴VG-ABC=13S△ABC×CG=43. 由(1)知 AB⊥BG,CG=2=BC, BG= BC2+CG2= 22+22=2 2, ∴S△ABG=12AB×BG=2 2. 设点 C 到平面 ABG 的距离为 h,则 ∴VC-ABG=13S△ABG·h=23 2h=VG-ABC=34, ∴h= 2. 即点 C 到平面 ABG 的距离为 2.
2.[2018·浙江模拟]设 m,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 m⊥n,n∥α,则 m⊥α B.若 m∥β,β⊥α,则 m⊥α C.若 m⊥β,n⊥β,n⊥α,则 m⊥α D.若 m⊥n,n⊥β,β⊥α,则 m⊥α
解析 对于选项 A,B,D,均能举出 m⊥α 的反例; 对于选项 C,若 m⊥β,n⊥β,则 m∥n,又 n⊥α,∴m⊥α. 故选 C.
所以 F 为 A1B 的中点,所以 EF∥BC1. 因为 BC1⊂平面 BB1C1C,EF⊄平面 BB1C1C, 所以 EF∥平面 BB1C1C.
(2)在矩形 BCC1B1,BC= 2BB1, 所以 tan∠CBC1= 22,tan∠B1MB= 2. 所以 tan∠CBC1·tan∠B1MB=1. 所以∠CBC1+∠B1MB=π2.所以 BC1⊥B1M. 因为 EF∥BC1,所以 EF⊥B1M. 在正三棱柱 ABC-A1B1C1 中,底面 ABC⊥平面 BB1C1C. 因为 M 为 BC 的中点,AB=AC,所以 AM⊥BC. 因为平面 ABC∩平面 BB1C1C=BC,
高三数学(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七章 立体几何7-5
因为 SA=SB,所以△SAB 为等腰三角形, 所以 SE⊥AB。 又 SE∩DE=E,所以 AB⊥平面 SDE。 又 SD⊂平面 SDE,所以 AB⊥SD。 在△SAC 中,SA=SC,D 为 AC 的中点, 所以 SD⊥AC。 又 AC∩AB=A,所以 SD⊥平面 ABC。 (2)由于 AB=BC,则 BD⊥AC, 由(1)可知,SD⊥平面 ABC,又 BD⊂平面 ABC, 所以 SD⊥BD, 又 SD∩AC=D,所以 BD⊥平面 SAC。
1.证明面面垂直的常用方法:(1)利用面面垂直的定义;(2)利用面面 垂直的判定定理,转化为从现有直线中(或作辅助线)寻找平面的垂线,即 证明线面垂直。
2.两个平面垂直问题,通常是通过“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 直”的过程来实现的。
【变式训练】 (2019·唐山市摸底考试)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 PC⊥底面 ABCD,ABCD 是直角梯形,AB⊥AD,AB∥CD,AB=2AD=2CD =2,E 是 PB 的中点。
考点三 开放型问题 【例 3】如图所示,在直四棱柱 ABCD-A1B1C1D1 中,DB=BC, DB⊥AC,点 M 是棱 BB1 上一点。
(1)求证:B1D1∥平面 A1BD。 (2)求证:MD⊥AC。 (3)试确定点 M 的位置,使得平面 DMC1⊥平面 CC1D1D。
解 (1)证明:由直四棱柱,得 BB1∥DD1,且 BB1=DD1,
(1)如图,连接 OA,OB,OC,OP,在 Rt△POA,Rt△POB 和 Rt△POC 中,PA=PB=PC,所以 OA=OB=OC,即 O 为△ABC 的外心。
(2)如图,延长 AO,BO,CO 分别交 BC,AC,AB 于 H,D,G。因为 PC⊥PA,PB⊥PC,PA∩PB=P,所以 PC⊥平面 PAB,又 AB⊂平面 PAB, 所以 PC⊥AB,因为 AB⊥PO,PO∩PC=P,所以 AB⊥平面 PGC,又 CG ⊂平面 PGC,所以 AB⊥CG,即 CG 为△ABC 边 AB 上的高。同理可证 BD, AH 分别为△ABC 边 AC,BC 上的高,即 O 为△ABC 的垂心。
高考一轮复习第7章立体几何第5讲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第五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知识梳理·双基自测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 直线与平面垂直 (1)直线与平面垂直①定义:若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_任意__一条直线都垂直,则直线l 与平面α垂直.②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_相交__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即:a ⊂α,_b ⊂α__,l ⊥a ,l ⊥b ,a∩b=P ⇒l ⊥α.③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_平行__.即:a ⊥α,b ⊥α⇒_a ∥b__.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①定义: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_锐角__,叫做这条斜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若直线与平面平行或直线在平面内,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_0__,若直线与平面垂直,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_π2__.②线面角θ的范围:θ∈⎣⎢⎡⎦⎥⎤0,π2.知识点二 平面与平面垂直 (1)二面角的有关概念①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_两个半平面__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②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与棱_垂直__的射线,则两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③二面角θ的范围:θ∈[0,π]. (2)平面与平面垂直①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_直二面角__,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②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即:a ⊂α,a ⊥β⇒_α⊥β__. ③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_交线__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即:α⊥β,a ⊂α,α∩β=b ,a ⊥b ⇒_a ⊥β__.重要结论1.若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2.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它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证明线线垂直的一个重要方法).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这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垂直.双基自测题组一走出误区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直线l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l⊥α.(×)(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平面平行.( ×)(3)若直线a⊥α,b⊥α,则a∥b.( √)(4)若α⊥β,a⊥β,则a∥α.(×)(5)若直线a⊥平面α,直线b∥α,则直线a与b垂直.( √)(6)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无数条直线,则α⊥β.(×)题组二走进教材2.(多选题)(必修2P73T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BC )A.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B.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C.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β=l,那么l⊥平面γD.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解析] 对于D,若平面α⊥平面β,则平面α内的直线可能不垂直于平面β,即与平面β的关系还可以是斜交、平行或在平面β内,其他选项均是正确的.题组三走向高考3.(2017·课标全国Ⅲ)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棱CD的中点,则( C )A.A1E⊥DC1B.A1E⊥BDC.A1E⊥BC1D.A1E⊥AC[解析] ∵A1B1⊥平面BCC1B1,BC1⊂平面BCC1B1,∴A1B1⊥BC1,又BC1⊥B1C,且B1C∩A1B1=B1,∴BC1⊥平面A1B1CD,又A1E⊂平面A1B1CD,∴BC1⊥A1E.故选C.4.(2019·北京)已知l,m是平面α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下列三个论断:①l⊥m;②m∥α;③l⊥α.以其中的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_若l⊥α,l⊥m,则m∥α.(或若l⊥α,m∥α,则l⊥m)__.[解析] 由l,m是平面α外的两条不同直线,及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若l⊥α,l⊥m,则m∥α,若l⊥α,m∥α,则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和线面平行的性质得l⊥m,∴若l⊥α,m∥α,则l⊥m,故答案为:若l⊥α,l⊥m,则m∥α.(或若l⊥α,m∥α,则l⊥m).5.(2020·全国Ⅱ(节选))如图,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面BB1C1C是矩形,M,N分别为BC,B1C1的中点,P为AM上一点.过B1C1和P的平面交AB于E,交AC于F.证明:AA1∥MN,且平面A1AMN⊥平面EB1C1F.[证明] ∵M,N分别为BC,B1C1的中点,∴MN∥BB1又AA1∥BB1,∴MN∥AA1在等边△ABC中,M为BC中点,则BC⊥AM.又∵侧面BB1C1C为矩形,∴BC⊥BB1∵MN∥BB1,MN⊥BC由MN∩AM=M,MN,AM⊂平面A1AMN∴BC⊥平面A1AMN又∵B1C1∥BC,且B1C1⊄平面ABC,BC⊂平面ABC,∴B1C1∥平面ABC又∵B1C1⊂平面EB1C1F,且平面EB1C1F∩平面ABC=EF∴B1C1∥EF,∴EF∥BC又∵BC⊥平面A1AMN∴EF⊥平面A1AMN∵EF⊂平面EB1C1F∴平面EB1C1F⊥平面A1AMN.考点突破·互动探究考点一空间垂直关系的基本问题——自主练透例1 (1)(2021·河北保定七校联考)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p:m⊥n,若p是q的必要条件,则q可能是( B )A.q:m⊥α,n∥β,α⊥βB.q:m⊂α,n⊥β,α∥βC.q:m⊥α,n⊥β,α∥βD.q:m⊂α,n∥β,α⊥β(2)(2019·陕西汉中质检一)已知l ,m 表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l ⊥α,m ⊂β,则有下面四个命题:①若α∥β,则l ⊥m ,②若α⊥β,则l ∥m ;③若l ∥m ,则α⊥β;④若l ⊥m ,则α∥β.其中所有正确的命题是( A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①②③④(3)(多选题)(2021·四川成都诊断改编)已知α,β是空间中两个不同的平面,m ,n 是空间中两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D )A .若m ∥α,n ∥β,且α∥β,则m ∥nB .若m ∥α,n ∥β,且α⊥β,则m ∥nC .若m ⊥α,n ∥β,且α∥β,则m ⊥nD .若m ⊥α,n ∥β,且α⊥β,则m ⊥n[解析] (1)由题知q 能推出p :m ⊥n.对A ,当m ∥n 时仍然可以有m ⊥α,n ∥β,α⊥β.故A 错误.对B ,n ⊥β,α∥β,则n ⊥α,又m ⊂α,则m ⊥n.故B 正确.对C ,m ⊥α,α∥β则m ⊥β,又n ⊥β,故m ∥n.故C 错误.对D ,当α⊥β且相交于m 时,若n ∥m ,也满足m ⊂α,n ∥β.故D 错误.⎭⎬⎫⎭⎪⎬⎪⎫2l ⊥α α∥β⇒l ⊥βm ⊂β⇒l ⊥m ,①对;⎭⎬⎫⎭⎪⎬⎪⎫l ∥m l ⊥α⇒m ⊥α m ⊂β⇒α⊥β,③对;由图可知②④错.故选A .(3)由m ∥α,n ∥β,且α∥β,得m ∥n 或m 与n 相交,或m 与n 异面,故A 错误;由m ∥α,n ∥β,且α⊥β,得m ∥n 或m 与n 相交或m 与n 异面,故B 错误;由m ⊥α,α∥β,得m ⊥β,又n ∥β,则m ⊥n ,故C 正确;由m ⊥α,n ∥β且α⊥β,得m ∥n 或m 与n 相交或m 与n 异面,故D 错误,故选A 、B 、D .名师点拨解决空间中线面、面面垂直的问题有以下三种方法:(1)依据相关定理得出结论.(2)结合符合题意的模型(如构造正方体、长方体)作出判断,或借助笔、纸、桌面进行演示,注意能平移或旋转的线,让其动动再判断.(3)否定命题时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变式训练1〕(1)(2021·东北三省三校模拟)已知α,β是不重合的平面,m ,n 是不重合的直线,则m ⊥α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C )A .m ⊥n ,n ⊂αB .m ∥β,α⊥βC .n ⊥α,n ⊥β,m ⊥βD .α∩β=n ,α⊥β,m ⊥n(2)(2021·福建福州调研)已知两条直线m ,n 和两个平面α,β,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 A .若m ⊥α,n ⊥β,且m ⊥n ,则α⊥β B .若m ∥α,n ∥β,且m ∥n ,则α∥β C .若m ⊥α,n ∥β,且m ⊥n ,则α⊥β D .若m ⊥α,n ∥β,且m ∥n ,则α∥β[解析] (1)对于答案A :m ⊥n ,n ⊂α,得出m 与α是相交的或是垂直的,或m ⊂α,故A 错;答案B :m ∥β,α⊥β,得出m 与α是相交的、平行的都可,故B 错;答案C :n ⊥α,n ⊥β,得出α∥β,再m ⊥β得出m ⊥α,故C 正确.⎭⎪⎬⎪⎫2m ⊥αm ⊥n⇒n ⊂α或n ∥α.若n ⊂α,又n ⊥β,∴α⊥β;若n ∥α,则存在l ⊂α且l ∥n ,又n ⊥β,∴l ⊥β,∴α⊥β,故A 正确;事实上,在B 中条件下,α、β可能相交;在C 中条件下,α、β可能平行;在D 的条件下,α⊥β,故选A .考点二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多维探究角度1 线、面垂直的判定例2 如图所示,已知PA ⊥矩形ABCD 所在平面,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1)求证:MN ⊥CD ;(2)若∠PDA =45°,求证:MN ⊥平面PCD . [证明] 解法一:(1)连接AC ,AN ,BN ,∵PA ⊥平面ABCD ,∴PA ⊥AC ,在Rt △PAC 中,N 为PC 中点. ∴AN =12PC .∵PA ⊥平面ABCD ,∴PA ⊥BC . 又BC ⊥AB ,PA∩AB=A , ∴BC ⊥平面PAB ,∴BC ⊥PB .从而在Rt △PBC 中,BN 为斜边PC 上的中线, ∴BN =12PC .∴AN =BN ,∴△ABN 为等腰三角形. 又M 为底边AB 的中点,∴MN ⊥AB ,又AB ∥CD ,∴MN ⊥CD . (2)∵PA ⊥平面ABCD ,∴PA ⊥AD . 又∠PDA =45°,∴AP =AD .∵四边形ABCD 为矩形,∴AD =BC ,∴PA =BC . 连接PM ,CM ,又∵M 为AB 的中点,∴AM =BM. 而∠PAM =∠CBM =90°,∴Rt △PAM ≌Rt △CBM. ∴PM =CM ,又N 为PC 的中点,∴MN ⊥PC . 由①知MN ⊥CD ,PC∩CD=C ,∴MN ⊥平面PCD . 解法二:∵PA ⊥平面ABCD , ∴PA ⊥AD ,PA ⊥AB ,又AB ⊥AD ,∴PA 、AB 、AD 两两垂直,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不妨设C(a ,b,0),P(0,0,c),则D(0,b,0),M ⎝ ⎛⎭⎪⎫a 2,0,0,N ⎝ ⎛⎭⎪⎫a 2,b 2,c 2, (1)由MN →=⎝ ⎛⎭⎪⎫0,b 2,c 2,CD →=(-a,0,0),∴MN →·CD →=0,∴MN ⊥CD . (2)∵∠PDA =45°,∴b =c , 又PC →=(a ,b ,-b),∴MN →·PC →=⎝ ⎛⎭⎪⎫0,b 2,b 2·(a,b ,-b)=0,∴MN ⊥PC ,又MN ⊥CD , ∴MN ⊥平面PCD . 角度2 线、面垂直的性质例3 (2021·河北“五个一联盟”联考,节选)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 1C 1⊥平面AA 1C 1C ,D 是AA 1的中点,△ACD 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证明:CD ⊥B 1D .[证明] ∵△ACD 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 ∴∠ADC =60°,∠DA 1C 1=120°. ∵D 是AA 1的中点,△ACD 的边长为1, ∴AD =A 1D =A 1C 1=1,即△A 1C 1D 是等腰三角形, ∴∠A 1DC 1=30°,从而∠CDC 1=90°,即CD ⊥C 1D . ∵B 1C 1⊥平面AA 1C 1C ,且CD ⊂平面AA 1C 1C , ∴B 1C 1⊥CD .∵B 1C 1∩C 1D =C 1,B 1C 1⊂平面B 1C 1D ,C 1D ⊂平面B 1C 1D , ∴CD ⊥平面B 1C 1D .∵B 1D ⊂平面B 1C 1D ,∴CD ⊥B 1D .名师点拨1.证明线线垂直的常用方法 (1)利用特殊图形中的垂直关系. (2)利用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线的性质. (3)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4)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5)向量法:a ⊥b ⇔a·b=0. 2.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1)利用判定定理,它是最常用的思路.(2)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若两平行线之一垂直于平面,则另一条线必垂直于该平面. (3)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①两平面互相垂直,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平面.②若两相交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它们的交线垂直于第三个平面. (4)向量法: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平行. 〔变式训练2〕(1)(角度1)(2020·河南六市一模)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ABC -A 1B 1C 1为三棱柱,且AA 1⊥平面ABC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AD =2CD .∠ADC =60°,若AA 1=AC ,求证:AC 1⊥平面A 1B 1CD .(2)(角度2)(2021·湖南炎德英才大联考,节选)如图,圆柱OQ 的上,下底面圆的圆心分别为Q ,O ,四边形ABCD 是圆柱OQ 的轴截面,点P 在圆柱OQ 的下底面圆周上,G 是DP 的中点,圆柱OQ 的底面圆的直径AB =4,母线AD =AP =2 3.求证:AG ⊥BD .[证明] (1)证法1:∵AD =2CD ,∠ADC = 60°, ∴DC ⊥AC ,又AA 1⊥平面ABC ,∴AA 1⊥DC . ∴DC ⊥平面AA 1C 1C ,又AC 1⊂平面AA 1C 1C , ∴DC ⊥AC 1,∵AA 1=AC ,∴四边形AA 1C 1C 为菱形,∴AC 1⊥A 1C , 而DC∩A 1C =C ,∴AC 1⊥平面A 1B 1CD . 证法2:∵AD =2CD ,∠ADC =60°,∴∠ACD =90°,则CD ,CA ,CC 1两两垂直.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 -xyz.不妨设CD =1,则C(0,0,0),D(1,0,0),A(0,3,0),C 1(0,0,3),A 1(0,3,3). ∴AC 1→=(0,-3,3),CD →=(1,0,0),CA 1→=(0,3,3).易得AC 1→·CD →=0,AC 1→·CA 1→=0.∴AC 1⊥CD ,AC 1⊥CA 1,又∵CD∩CA 1=C , ∴AC 1⊥平面A 1B 1CD .(2)证法1:∵AD =AP ,又G 是DP 的中点, ∴AG ⊥DP.①∵AB 为圆O 的直径,∴AP ⊥BP ,易知DA ⊥底面ABP ,∴DA ⊥BP ,而AD∩AP=A , ∴BP ⊥平面ADP ,又AG ⊂平面ADP ,∴BP ⊥AG ,②∴由①②可知:AG ⊥平面BDP ,又BD ⊂平面BDP , ∴AG ⊥BD .证法2:∵AB 为⊙O 的直径,∴PA ⊥PB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题意知P(0,0,0),A(0,23,0),B(2,0,0),D(0,23,23),G(0,3,3), ∴AG →=(0,-3,3),BD →=(-2,23,23), ∴AG →·BD →=0,即AG ⊥BD .考点三 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师生共研例4 (2020·四川成都二诊)如图,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4,AA 1=6,E ,F 分别为BB 1,AC 的中点.(1)求证:平面A 1EC ⊥平面ACC 1A 1; (2)求几何体AA 1EBC 的体积.[解析] (1)证明:如图,连接AC 1交A 1C 于点O ,连接OE ,OF ,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四边形ACC 1A 1为矩形,所以OA =OC 1.又因为F 为AC 的中点, 所以OF ∥CC 1且OF =12CC 1.因为E 为BB 1的中点,所以BE ∥CC 1且BE =12CC 1.所以BE ∥OF 且BE =OF.所以四边形BEOF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BF ∥OE. 因为AB =CB ,F 为AC 的中点, 所以BF ⊥AC ,所以OE ⊥AC .因为AA 1⊥底面ABC ,所以AA 1⊥BF ,所以OE ⊥AA 1. 又AA 1,AC ⊂平面ACC 1A 1,且AA 1∩AC=A , 所以OE ⊥平面ACC 1A 1.因为OE ⊂平面A 1EC ,所以平面A 1EC ⊥平面ACC 1A 1. (2)四棱锥A 1-EB 1C 1C 的高为h =4sin 60°=23, 底面为直角梯形,面积为S =12×(3+6)×4=18,得VA 1-EB 1C 1C =13×23×18=123,故几何体AA 1EBC 的体积为VAA 1EBC =VABC -A 1B 1C 1-VA 1-EB 1C 1C =12×4×4×32×6-123=12 3.例5 (2021·黑龙江大庆市质检)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D ⊥平面ABCD ,PA =PD =2,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DAB =60°,E 是AD 的中点.(1)求证:BE ⊥平面PAD ; (2)求点E 到平面PAB 的距离.[解析] (1)连接BD ,在△PAD 中,PA =PD =2,E 是AD 的中点, ∴PE ⊥AD ,∵平面PAD ⊥平面ABCD ,平面PAD∩平面ABCD =AD , ∴PE ⊥平面ABCD ,∴PE ⊥BE ,又∵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DAB =60°, ∴△ABD 为等边三角形, ∴BE ⊥AD ,又∵PE∩AD=E ,PE ⊂平面PAD ,AD ⊂平面PAD , ∴BE ⊥平面PAD .(2)在△PAB 中,PA =AB =2,PB =6,则S △PAB =152, 在△ABE 中,AB =2,AE =1,BE =3,则S △ABE =32, 由PE ⊥面ABCD ,PE =3,得 V P -ABE =13×3×12×1×3=12,由V P -ABE =V E -PAB ,设点E 到平面PAB 的距离为h , 则13×152×h=13×32×3,则h =155, 即点E 到平面PAB 的距离为155.名师点拨(1)判定面面垂直的方法①面面垂直的定义;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 ⊥β,a ⊂α⇒α⊥β).(2)在已知面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进行转化.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3)〔变式训练3〕(1)(2020·湖南娄底模拟)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菱形,∠DAB =π3,侧面PAD是等边三角形,且平面PAD ⊥平面ABCD ,E 为棱PC 上一点,若平面EBD ⊥平面ABCD ,则PE EC =_12__.(2)(2021·云南玉海一中期中)已知三棱锥P -ABC(如图1)的展开图如图2,其中四边形ABCD 为边长等于2的正方形,△ABE 和△BCF 均为正三角形.证明:平面PAC ⊥平面ABC .[解析] (1)取AD 的中点O ,连接OC 交BD 于F 点,连接EF ,∵△PAD 是等边三角形,∴PO ⊥AD ,∵OD ∥BC ,BC =2OD ,∴FC =2OF. 又∵平面PAD ⊥平面ABCD ,PO ⊥AD , ∴PO ⊥平面ABCD ,又∵平面BDE ⊥平面ABCD ,∴PO ∥平面BDE. ∴OP ∥EF ,∴PE EC =OF FC =12.故答案为:12.(2)证明:如图取AC 的中点O ,连接BO ,PO.由题意可知PA =PB =PC =2,∴PO =1,AO=BO=CO=1,∵在△PAC中,PA=PC,O为AC的中点,∴PO⊥AC.∵在△POB中,PO=1,OB=1,PB=2,∴PO2+OB2=PB2,∴PO⊥OB.∵AC∩OB=O,AC,OB⊂平面ABC,∴PO⊥平面ABC,∵PO⊂平面PAC,∴平面PAC⊥平面ABC.名师讲坛·素养提升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例6 (多选题)(2021·山东青岛模拟)在如图所示的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 在侧面BCC1B1所在的平面上运动,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为( ABD )A.若点P总满足PA⊥BD1,则动点P的轨迹是一条直线B.若点P到点A的距离为2,则动点P的轨迹是一个周长为2π的圆C.若点P到直线AB的距离与到点C的距离之和为1,则动点P的轨迹是椭圆D.若点P到直线AD与直线CC1的距离相等,则动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解析] A.∵PA⊥BD1,∴P在过A且与BD1垂直的平面ACB1上,又P∈平面BCC1B,∴P的轨迹是平面ACB1与平面BCC1B1的交线B1C,故A正确;B.点P的轨迹是以A为球心,半径为2的球面与平面BCC1B1的交线,即点P的轨迹为小圆,设小圆的半径为r,球心A到平面BCC1B1的距离为1,则r=22-1=1,所以小圆周长l=2πr=2π,故B正确;C.点P到直线AB的距离就是点P到点B的距离,即平面BCC1B1内的点P满足|PB|+|PC|=1=|BC|,即满足条件的点P的轨迹就是线段BC,不是椭圆,故C不正确;D.如图,过P分别作PM⊥BC于点M,PE⊥CC1于点E,则PM⊥平面ABCD,所以PM⊥AD,过M作MN⊥AD,连接PN,PM∩MN=M,所以AD⊥平面PMN,所以PN⊥AD,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P(x,y),PM=y,则PN2=1+y2,PE2=(1-x)2,即1+y2=(1-x)2,整理为:(x-1)2-y2=1,则动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故D正确.故选ABD.[引申](1)本例中,若点P到直线AB的距离与到直线CC1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轨迹为_以B为焦点、CC1为准线的抛物线__.(2)本例中,若点P到直线AB的距离与到直线AD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轨迹为_与BC距离为1的两条平行线__.名师点拨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面是常转化为两面的交线,或在某面内建立坐标系通过求轨迹方程求解.〔变式训练4〕(2021·安徽蚌埠质检)平面α的一条斜线AP交平面α于P点,过定点A的直线l与AP垂直,且交平面α于M点,则M点的轨迹是( A )A.一条直线B.一个圆C.两条平行直线D.两个同心圆[解析] 由题意知M在过A且与PA垂直的平面β内,∴点M的轨迹为平面α与β的交线,故选A.。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75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课件 理 新人教A版
相交
• 2.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
直
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 3.推论:如果在两条平行直线中,有一条垂直于一个
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平个行平面.
• 4.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
任意
平行
• (1)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
.
• 二、二面角的有关概念
• 1.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 图形叫作二面角.
• 1.(2014年保定调研)如图所示,已知三棱锥A -BPC中, AC⊥BC,AP⊥PC,M为AB的中点,D为PB的中点, 且△PMB为正三角形的.
• (1)求证:BC⊥平面APC; • (2)若BC=3,AB=10,求点B到平面DCM的距离.
• 解析:(1)∵△PMB为正三角形, • 且D为PB的中点,∴MD⊥PB. • 又∵M为AB的中点,D为PB的中点, • ∴MD∥AP,∴AP⊥PB. • 又已知AP⊥PC,∴AP⊥平面PBC, • ∴AP⊥BC,又∵AC⊥BC,AC∩AP=A, • ∴BC⊥平面APC.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师生共研) 例 1 如图,在直棱柱 ABC -A1B1C1 中,∠BAC=90°,AB=AC= 2, AA1=3,D 是 BC 的中点,点 E 在棱 BB1 上运动.
• (1)求证:AD⊥C1E; • (2)当异面直线AC,C1E所成的角为60°时,求三棱锥
C1 -A1B1E的体积.
• 2.若平行直线中一条垂直于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 该平面.
•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 4.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
•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垂直.
• 6.两个平面互相垂直是两个平面相交的特殊情形.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课件
所以 V P B D F V P B C D - V F B C D 2 - 1 4 7 4 .
完整版ppt
30
【通关锦囊】
重点题型
破解策略
证明线面 垂直
①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②利用“两平行 线中的一条与平面垂直,则另一条也与这个平 面垂直”;③利用“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 平面中的一个,则与另一个也垂直”;④利用面 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所以∠D′FE是D′F与平面ABCM所成角.
因为∠D′EF= , 且∠D′FE= ,
3
3
所以△D′EF是等边三角形完,整版ppt
37
因为D′E=EF即DE=EF,所以△DA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⑤若两个平面垂直,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于
另一个平面.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⑤ B.②③⑤ 完整版C.pp①t ③④ D.①
8
【解析】选D.①正确.否则两个平面应平行. ②错误.当该点是交线上的点时,l与β不一定垂直. ③错误.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 ( 0 ,而 ] 二, 面角的范围是[0,π].
3
3
求直线AD′与平面ABCM所成角的正弦值.
完整版ppt
36
【解析】(1)因为AM⊥D′E,AM⊥EF,
又因为D′E,EF是平面D′EF内两条相交直线,
所以AM⊥平面D′EF,所以AM⊥D′F.
(2)由(1)知AM⊥平面D′EF,
所以平面D′EF⊥平面ABCM,且∠D′EF= ,
3
所以过D′作平面ABCM的垂线,垂足H必在EF上,
求体积 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解析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解析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解析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解析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解析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解析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解析
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 §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