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计算机电路仿真分析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电路实验仿真实验报告

电路实验仿真实验报告

电路实验仿真实验报告电路实验仿真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通过电路仿真软件进行了一系列电路实验的仿真,包括电路基本定律验证、电路元件特性研究以及电路参数计算等。

通过仿真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并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的准确性。

引言:电路实验是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电路的实际运行情况,加深对电路理论知识的理解。

然而,传统的电路实验需要大量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器材,并且操作过程复杂,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因此,电路仿真技术的出现为电路实验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方法:本实验采用了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实验的仿真。

通过在软件中搭建电路原理图,设置电路元件参数,并进行仿真运行,观察电路的电压、电流等参数变化,以及元件的特性曲线等。

实验一:欧姆定律验证在仿真软件中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包括一个电源、一个电阻和一个电流表。

设置电源电压为10V,电阻阻值为100Ω。

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验证欧姆定律的准确性。

仿真结果显示,电路中的电流为0.1A,电压为10V,符合欧姆定律的要求。

实验二:二极管特性研究在仿真软件中搭建一个二极管电路,包括一个二极管、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压表。

通过改变电阻阻值和电压源电压,观察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和反向截止特性。

仿真结果显示,当电压源电压大于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时,二极管正向导通,电压表显示有电压输出;当电压源电压小于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时,二极管反向截止,电压表显示无电压输出。

实验三:RC电路响应特性研究在仿真软件中搭建一个RC电路,包括一个电阻、一个电容和一个电压源。

通过改变电阻阻值和电容容值,观察RC电路的充放电过程和响应特性。

仿真结果显示,当电压源施加一个方波信号时,RC电路会出现充放电过程,电压信号会经过RC电路的滤波作用,输出信号呈现出不同的响应特性。

实验四:电路参数计算在仿真软件中搭建一个复杂的电路,包括多个电阻、电容、电感和电压源。

电路计算机仿真实验报告

电路计算机仿真实验报告

电路计算机仿真分析实验报告实验一直流电路工作点分析和直流扫描分析一、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Pspice软件,熟悉它的工作流程,即绘制电路图、元件类别的选择及其参数的赋值、分析类型的建立及其参数的设置、Probe窗口的设置和分析的运行过程等。

2、学习使用Pspice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和直流扫描分析的操作步骤。

二、原理与说明对于电阻电路,可以用直观法(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列写电路方程,求解电路中各个电压和电流。

PSPICE软件是采用节点电压法对电路进行分析的。

使用PSPICE软件进行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时,首先在capture环境下编辑电路,用PSPICE的元件符号库绘制电路图并进行编辑、存盘。

然后调用分析模块、选择分析类型,就可以“自动”进行电路分析了。

需要强调的是,PSPICE软件是采用节点电压法“自动”列写节点电压方程的,因此,在绘制电路图时,一定要有参考节点(即接地点)。

此外,一个元件为一条“支路”(branch),要注意支路(也就是元件)的参考方向。

对于二端元件的参考方向定义为正端子指向负端子。

三、示例实验应用PSPICE求解图1-1所示电路个节点电压和各支路电流。

图1-1 直流电路分析电路图R2图1-2 仿真结果四、选做实验1、实验电路图(1)直流工作点分析,即求各节点电压和各元件电压和电流。

(2)直流扫描分析,即当电压源Us1的电压在0-12V之间变化时,求负载电阻R L中电流I RL随电压源Us1的变化曲线。

IPRINT图1-3 选做实验电路图2、仿真结果Is21Adc1.000AVs35Vdc3.200A R431.200A23.20VVs47Vdc1.200A 0VR142.800AIs32Adc 2.000A12Vdc2.800AIIPRINT3.200A10.60V 12.00V Is11Adc 1.000A18.80V 28.80V15.60V3.600VR222.800ARL13.200A18.80VVs210Vdc2.800A Is53Adc3.000AI42Adc图1-4 选做实验仿真结果3、直流扫描分析的输出波形图1-5 选做实验直流扫描分析的输出波形4、数据输出V_Vs1 I(V_PRINT2)0.000E+00 1.400E+00 1.000E+00 1.500E+00 2.000E+00 1.600E+00 3.000E+00 1.700E+00 4.000E+00 1.800E+00 5.000E+00 1.900E+00 6.000E+00 2.000E+00 7.000E+00 2.100E+00 8.000E+00 2.200E+009.000E+00 2.300E+001.000E+012.400E+001.100E+012.500E+001.200E+012.600E+00从图1-3可以得到IRL与USI的函数关系为:I RL=1.4+(1.2/12)U S1=1.4+0.1U S1 (公式1-1)五、思考题与讨论:1、根据图1-1、1-3及所得仿真结果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电路实验仿真实验报告

电路实验仿真实验报告

1. 理解电路基本理论,掌握电路分析方法。

2. 掌握电路仿真软件(如Multisim)的使用方法。

3. 分析电路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针对一阶RC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包括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规律和特点。

三、实验原理一阶RC电路由一个电阻R和一个电容C串联而成,其电路符号如下:```+----[ R ]----[ C ]----+| |+---------------------+```一阶RC电路的传递函数为:H(s) = 1 / (1 + sRC)其中,s为复频域变量,R为电阻,C为电容,RC为电路的时间常数。

根据传递函数,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当s = -1/RC时,电路发生谐振。

2. 当s = 0时,电路发生零输入响应。

3. 当s = jω时,电路发生零状态响应。

四、实验仪器与设备1. 电脑:用于运行电路仿真软件。

2. Multisim软件:用于搭建电路模型和进行仿真实验。

1. 打开Multisim软件,创建一个新的仿真项目。

2. 在项目中选择“基本电路库”,搭建一阶RC电路模型。

3. 设置电路参数,如电阻R、电容C等。

4. 选择合适的激励信号,如正弦波、方波等。

5. 运行仿真实验,观察电路的响应波形。

6. 分析仿真结果,验证实验原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零输入响应当电路处于初始状态,即电容电压Uc(0-) = 0V时,给电路施加一个初始电压源,电路开始工作。

此时,电路的响应为电容的充电过程。

通过仿真实验,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时间t的增加,电容电压Uc逐渐增大,趋于稳态值。

(2)电容电流Ic先减小后增大,在t = 0时达到最大值。

(3)电路的时间常数τ = RC,表示电路响应的快慢。

2. 零状态响应当电路处于初始状态,即电容电压Uc(0-) = 0V时,给电路施加一个激励信号,电路开始工作。

此时,电路的响应为电容的放电过程。

通过仿真实验,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时间t的增加,电容电压Uc逐渐减小,趋于0V。

Multisim电路仿真实验报告(实验1.2)

Multisim电路仿真实验报告(实验1.2)

Multisim电路仿真实验报告(实验1.2)实验⼀1.电路图
1
2
电容c1和电阻R2交换后
3. 逻辑分析仪和字信号发⽣器的使⽤
实验⼆
1.
静态⼯作点分析
IBQ=12.954uA ICQ=2.727mA
结合电路图可知:UBQ=3.39196V,UCQ=6.54870V,所以三极管的放⼤倍数:β= ICQ/IBQ =210
2.估算出该电路的放⼤倍数Av
从仿真结果中得到:
Uo=1.94895V, Ui=0.014V.
从⽽估算出该电路的放⼤倍数:Av=139
对两电路的带负载能⼒进⾏⽐较
3.1
由以上两个仿真图可知,放⼤电路2⽐放⼤电路1带负载能⼒更强。

⽽放⼤电路的带负载能⼒受其输出电阻影响,输出电阻越⼩,带负载能⼒越强。

由后⾯的计算可知放⼤电路2的输出电阻更⼩,因⽽其带负载能⼒⽐放⼤电路1强。

因此仿真实验结果符合理论要求。

3.2 对电路1和2分别作温度扫描分析
3.3 测试电路1和2
的输⼊和输出阻抗
电路1
输⼊电阻的测试电路图及测试结果
电路1输出电阻的测试电路图及测试结果由以上实验结果算出电路1的输⼊阻抗1264kΩ,输出阻抗为1.92kΩ
电路2
输⼊电阻的测试电路图及测试结果
电路2输出电阻的测试电路图及测试结果
由以上实验结果算出电路1的输⼊阻抗5.9kΩ,输出阻抗为4.8Ω
放⼤电路1是放⼤电路2的电流串联负反馈形式,电流串联负反馈的作⽤是增⼤输⼊输出电阻。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电路仿真实验,了解和掌握电路设计和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1.计算机2.电路仿真软件3.电路设计平台4.万用表三、实验内容1.选择一个电路仿真软件,并了解其基本操作方法。

2.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简单电路的仿真设计。

3.基于仿真结果,根据实验内容进行电路设计和分析。

四、实验步骤1.打开电路仿真软件,并了解其基本操作方法。

2.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一个简单电路进行设计,例如二阶低通滤波器。

3.使用电路设计平台进行电路的搭建,包括选择合适的电阻、电容和运放等器件。

4.在电路设计平台上进行参数设置,例如频率范围和截止频率等。

5.运行仿真,观察电路的响应曲线和频率特性。

6.根据仿真结果,分析电路的性能和特点,并进行相关讨论。

7.如果仿真结果不符合预期,可以调整电路参数或者改变电路结构,重新运行仿真并分析结果。

8.根据实验要求,记录仿真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个二阶低通滤波器进行仿真设计。

根据实验要求,我们选择了合适的电阻、电容和运放等器件进行电路搭建。

通过仿真软件运行仿真,我们得到了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和频率特性的结果。

根据图表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低频时,滤波器具有较好的通过性能,而在高频时,滤波器开始出现截止的现象。

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电路参数来观察电路的变化。

例如,增大电容值可以降低截止频率,使滤波器具有较好的低频通过特性。

而增大电阻值则可以增加滤波器的阻带特性。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滤波器的性能和特点,并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来调整电路参数和结构。

六、实验总结与心得体会通过电路仿真实验,我们学习到了电路设计和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电路仿真软件,并根据实验要求进行电路搭建和参数设置,运行仿真并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对电路的性能和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本次实验,我还发现了电路设计和分析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Multisim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Multisim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Multisim电路仿真实验报告谢永全1 实验目的:熟悉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的功能,掌握使用Multisim进行输入电路、分析电路和仪表测试的方法。

2使用软件:NI Multisim student V12。

(其他版本的软件界面稍有不同)3 预习准备:提前安装软件熟悉其电路输入窗口和电路的编辑功能、考察其元件库中元件的分类方式、工具栏的定制方法、仪表的种类、电路的分析方法等;预习实验步骤,熟悉各部分电路。

4熟悉软件功能(1)了解窗口组成:主要组建包括:电路图编辑窗口、主菜单、元件库工具条、仪表工具条。

初步了解各部分的功能。

(2)初步定制:定制元件符号:Options|Global preferences,选择Components标签,将Symbol Standard区域下的元件符号改为DIN。

自己进一步熟悉全局定制Options|Global preferences窗口中各标签中的定制功能。

(3)工具栏定制:选择:View|Toolbars,从显示的菜单中可以选择显示或者隐藏某些工具栏。

通过显示隐藏各工具栏,体会其功能和工具栏的含义。

关注几个主要的工具栏:Standard(标准工具栏)、View(视图操作工具栏)、Main(主工具栏)、Components(元件工具栏)、Instruments (仪表工具栏)、Virtual(虚拟元件工具栏)、Simulation(仿真)、Simulation switch(仿真开关)。

(4)Multisim中的元件分类元件分两类:实际元件(有模型可仿真,有封装可布线)、虚拟元件(有模型只能仿真、没有封装不能布线)。

另有一类只有封装没有模型的元件,只能布线不能仿真。

在本实验中只进行仿真,因此电源、电阻、电容、电感等使用虚拟元件,二极管、三极管、运放和其他集成电路使用实际元件。

元件库的结构:元件库有三个:Master database(主库)、Corporate database(协作库)和User database(用户库)。

multisim使用及电路仿真实验报告_范文模板及概述

multisim使用及电路仿真实验报告_范文模板及概述

multisim使用及电路仿真实验报告范文模板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将介绍本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在这里,我们将引入Multisim的使用以及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Multisim是一种强大的电子电路设计和仿真软件,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领域。

通过使用Multisim,可以实现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和验证,从而提高电路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引言、Multisim使用、电路仿真实验报告以及结论。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介绍文章整体结构,并简要概述Multisim的使用与电路仿真实验报告两个主题。

在“Multisim使用”部分中,我们将详细探讨Multisim软件的背景、功能与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接着,在“电路仿真实验报告”部分中,我们将描述一个具体的电路仿真实验,并包括实验背景、目的、步骤与结果分析等内容。

最后,在“结论”部分中,我们将总结回顾实验内容,并分享个人的实验心得与体会,同时对Multisim软件的使用进行评价与展望。

1.3 目的本篇文章旨在介绍Multisim的使用以及电路仿真实验报告,并探讨其在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对Multisim软件的详细介绍和电路仿真实验报告的呈现,读者将能够了解Multisim的基本特点、功能以及实际应用场景。

同时,本文旨在激发读者对于电路设计和仿真的兴趣,并提供一些实践经验与建议。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有关Multisim使用和电路仿真实验报告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参考价值,促进他们在这一领域的学习和研究。

2. Multisim使用2.1 简介Multisim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路仿真软件,由National Instruments(国家仪器)开发。

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电路设计和分析工具,能够模拟各种电子元件和电路的行为。

使用Multisim可以轻松地创建、编辑和测试各种复杂的电路。

2.2 功能与特点Multisim具有许多强大的功能和特点,使其成为研究者、工程师和学生选择使用的首选工具之一。

电路分析基础 实验一: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的快速入门实验报告

电路分析基础 实验一: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的快速入门实验报告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一:电路仿真软件
Multisim的快速入门实验报告
本实验旨在介绍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的基本操作和使
用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将绘制简单的电路图并进行仿真分析,掌握Multisim中基本虚拟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分析正弦波
信号的方法。

首先,在电路工作区中,我们需要放置电源、接地、电阻和连接导线等元器件,并进行相应标注。

然后,使用菜单栏中的仿真分析命令进行直流工作点仿真,选定需要分析的变量并记录仿真结果。

接下来,我们将使用虚拟仪器进行仿真分析。

将虚拟万用表和电流探头按电路原理图连接,进行仿真分析,并记录虚拟万用表显示结果。

为了进一步分析电路,我们将仿真分析电路原理图中的直流电源从0~24V变化过程中,电流的变化情况。

使用菜单栏
中的参数扫描命令设置相关参数,进行仿真分析,观察并记录结果。

最后,我们将使用Multisim绘制电路原理图,并运用虚
拟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进行仿真分析正弦波信号,观察并记录虚拟示波器显示的输入输出信号波形。

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可以熟悉Multisim的基本操作,掌握绘制电路图及仿真电路的方法,以及基本虚拟仪器的使用方法。

同时,我们也能够分析正弦波信号的方法,为今后的电路设计和分析打下基础。

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1)

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1)

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报告学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材料类班级:材料1105姓名:学号:2实验时间:第7周星期一第3/4节实验室:综合楼116实验台:005指导教师签字:成绩:电路仿真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并掌握Pspice软件的运用方法,以及电路仿真的基本方法。

2、学会用电路仿真的方法分析各种电路。

3、通过电路仿真的方法验证所学的各种电路基础定律,并了解各种电路的特性。

二、软件简介Pspice是主要用于集成电路的分析程序,Pspice起初用在大规模电子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分析,后来推出了能在 PC上运行的Pspice软件。

Pspice5.0以上版本是基于windows 操作环境。

Pspice软件的主要用途是用于于仿真设计:在实际制作电路之前,先进行计算机模拟,可根据模拟运行结果修改和优化电路设计,测试各种性能,不必涉及实际元器件及测试设备。

改和优化电路设计,测试各种性能,不必涉及实际元器件及测试设备。

三、预习要求及思考题对于简单的电阻电路,用PSpice软件进行电路的仿真分析时,先要在capture环境(即Schematics程序)下画出电路图,然后调用分析模块、选择分析模型,就可以“自动“进行电路分析了。

PSpice软件是采用节点电压法求电压的,因此,在绘制电路图时,一定要有零点(即接地点)。

同时,要用电路基础理论中的方法列电路方程,求解电路中各个电压和电流。

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四、主要仪器设备五、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1、原理说明:对于简单的电阻电路,用Pspice软件进行电路的仿真分析时,现在要在capture环境(即Schematics程序)下画出电路图。

然后调用分析模块、选择分析类型,就可以“自动”进行电路分析了。

Pspice软件是采用节点电压法求电压的,因此,在绘制电路图时,一定要有零点(即接地点)。

同时,要可以用电路基础理论中的方法列电路方程,求解电路中各个电压和电流。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实验,以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掌握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1. 实验目的。

通过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实验,掌握电路原理,加深对电路知识的理解。

2. 实验仪器与设备。

电脑、电路仿真软件。

3. 实验原理。

电路仿真软件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电路仿真的工具,可以模拟各种电路的性能,包括直流电路、交流电路、数字电路等。

通过电路仿真软件,可以方便地进行电路实验,观察电路中各种参数的变化,从而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

4. 实验步骤。

(1)打开电路仿真软件,创建新的电路实验项目。

(2)按照实验要求,设计电路图并进行仿真。

(3)观察电路中各种参数的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

(4)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电路仿真软件进行实验,我们可以方便地观察电路中各种参数的变化,比如电压、电流、功率等。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

6.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加深了对电路原理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电路仿真软件为我们进行电路实验提供了便利,让我们可以更直观地观察电路中各种参数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电路知识。

7. 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体会到了电路仿真软件的重要性,它为我们进行电路实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通过电路仿真软件,我们可以更直观地观察电路中各种参数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电路原理。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实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电路知识水平。

8. 参考文献。

[1] 《电路原理》,XXX,XXX出版社,200X年。

电子电路multisim仿真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multisim仿真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multisim仿真实
验报告
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
班内序号:XXX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ultisim软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仿真方法及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掌握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仿真方法。

二:虚拟实验仪器及器材
基本电路元件(电阻,电容,三极管)双踪示波器波特图示仪直流电源
三:仿真结果
(1)电路图
其中探针分别为:
探针一探针二
(2)直流工作点分析。

(3)输入输出波形
A通道为输入波形B通道为输出波形
四:实验流程图
开始
选取实验所需电路元件
及测量工具
合理摆放元件位置并连
接电路图
直流特性分析
结束
五:仿真结果分析
(1)直流工作点
电流仿真结果中,基极电流Ib为7.13u,远小于发射极和集电极,而发射极和集电极电流Ie和Ic近似相等,与理论结果相吻合。

电压仿真结果中,基极与发射极的电位差Vbe经过计算约为0.625V,符合三极管的实际阈值电压,而Vce约为5.65V。

以上数据均满足放大电路的需求,所以电路工作在放大区。

(2)示波器图像分析
示波器显示图像中,A路与B路反相,与共射放大电路符合。

六:总结与心得
这次的仿真花费了大量时间,主要是模块的建立。

经过本次的电子电路仿真实验,使我对计算机在电路实验中的应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计算机仿真的好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仿真可以大大的减轻实验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更可以极大的提升工作效率,事半功倍,所以对仿真的学习是极为必要的。

multisim电路仿真实验报告范文

multisim电路仿真实验报告范文

multisim电路仿真实验报告范文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一、目的2.19利用multiim分析图P2.5所示电路中Rb、Rc和晶体管参数变化对Q点、Au、Ri、Ro和Uom的影响。

二、仿真电路晶体管采用虚拟晶体管,VCC12V。

1、当Rc5k,Rb510k和Rb1M时电路图如下(图1):图12、当Rb510k,Rc5k和Rc10k时电路图如下(图2)图23、当Rb1M时,Rc5k和Rc10k时的电路图如下(图3)图34、当Rb510k,Rc5k时,=80,和=100时的电路图如下(图4)图4三、仿真内容1.当Rc5k时,分别测量Rb510k和Rb1M时的UCEQ和Au。

由于输出电压很小,为1mV,输出电压不失真,故可从万用表直流电压(为平均值)档读出静态管压降UCEQ。

从示波器可读出输出电压的峰值。

2.当Rb510k时,分别测量Rc5k和Rc10k时的UCEQ和Au。

3.当Rb1M时,分别测量Rc5k和Rc10k时的UCEQ和Au。

4.当Rb510k,Rc5k时,分别测量β=80,和β=100时的UCEQ和Au。

四、仿真结果1、当Rc5k,Rb510k和Rb1M时的UCEQ和Au仿真结果如下表(表1仿真数据)表格1仿真数据2、当Rb510k时,Rc5k和Rc10k时的UCEQ和Au仿真结果如下表(表2仿真数据)表格2仿真数据3、当Rb1M时,Rc5k和Rc10k时的UCEQ和Au仿真结果如下表(表3仿真数据)表格3仿真数据4、当Rb510k,Rc5k时,分别测量=80,和=100时的UCEQ和Au的仿真结果如下表(表4仿真数据)。

表格4仿真数据五、结论及体会1.当Rc为定值时,Rb增大,ICQ减小,UCEQ增大,Au减小。

2.当Rb为定值时,若Rb的阻值过小,则电路容易产生饱和失真,此时当Rc增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不会增大,电路没有放大作用。

3.当Rb、Rc为定值时,当增大时,Au的值也增大。

4.实验心得:本次仿真实验用到了以前没有用过的元件,元器件参数复杂,由于以前没有我终于将各参数的意思大致弄清楚了。

电路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电路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电路仿真实验实验报告电路仿真实验实验报告一、引言电路仿真实验是电子工程领域中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电路的运行情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路原理和设计方法。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使用电路仿真软件,验证并分析不同电路的性能和特点。

二、实验目的1. 掌握电路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2. 理解并验证基本电路的性能和特点;3. 分析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和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三、实验内容1. 简单电路的仿真通过电路仿真软件,搭建并仿真简单电路,如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串并联组合电路。

观察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情况,分析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2. 放大电路的仿真搭建并仿真放大电路,如共射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等。

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值和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分析放大电路的增益和频率响应。

3. 滤波电路的仿真搭建并仿真滤波电路,如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等。

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分析滤波电路的截止频率和滤波特性。

四、实验步骤1. 下载并安装电路仿真软件,如Multisim、PSPICE等;2. 学习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搭建电路、设置元件参数、设置输入信号等;3. 根据实验要求,搭建并仿真所需的电路;4. 运行仿真,观察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流、电压变化情况;5. 改变输入信号的参数,如幅值、频率等,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6. 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简单电路的仿真结果通过搭建并仿真电路,观察到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情况。

例如,在串联电路中,电压随着电阻值的增大而增大,电流保持不变;在并联电路中,电流随着电阻值的增大而减小,电压保持不变。

这说明了电阻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2. 放大电路的仿真结果通过搭建并仿真放大电路,观察到输入信号的幅值和频率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例如,在共射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的幅值增大时,输出信号的幅值也相应增大,但频率不变;在共集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的频率增大时,输出信号的幅值减小,但频率不变。

分析电路实验报告总结(3篇)

分析电路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掌握了电路中各种元件的特性和电路的运行规律。

本实验旨在提高我们对电路原理的理解,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并加深对电路分析方法的认识。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定律;2. 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等;3. 熟悉常用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应用;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通过实验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节点电压、回路电流等概念的理解。

2. 欧姆定律实验: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掌握电阻、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3. 电路元件特性实验:观察和分析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特性和应用。

4. 电路分析方法实验:通过实际电路分析,掌握电路分析方法,如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和电路元件,确保实验环境安全。

2. 根据实验要求搭建电路,连接相关元件。

3. 对电路进行初步测试,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4. 根据实验要求,分别进行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电路元件特性、电路分析方法等实验。

5. 记录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6. 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基尔霍夫定律在本次实验中得到了验证,节点电压和回路电流的计算结果与理论值基本一致。

2. 欧姆定律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欧姆定律在本次实验中得到了验证,电阻、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符合理论公式。

3. 电路元件特性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特性和应用得到了充分验证,为后续电路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4. 电路分析方法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等电路分析方法在本次实验中得到了有效应用,提高了电路分析效率。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电脑模拟电路实验报告(3篇)

电脑模拟电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电脑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电脑模拟电路的仿真方法和技巧;3. 分析电脑模拟电路的性能指标,提高电路设计能力。

二、实验原理电脑模拟电路是指使用计算机软件对实际电路进行模拟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通过搭建电路模型,可以预测电路的性能,优化电路设计。

实验中主要使用到的软件是Multisim。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电路搭建以一个简单的RC低通滤波器为例,搭建电路模型。

首先,在Multisim软件中创建一个新的电路,然后按照电路图添加电阻、电容和电源等元件。

将电阻和电容的参数设置为实验所需的值。

2. 仿真设置在仿真设置中,选择合适的仿真类型。

本实验选择瞬态分析,观察电路在时间域内的响应。

设置仿真时间,本实验设置时间为0-100ms。

设置仿真步长,本实验设置步长为1μs。

3. 仿真运行点击运行按钮,观察仿真结果。

在Multisim软件的波形窗口中,可以看到电路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4. 数据分析分析仿真结果,观察电路的频率响应、幅度响应和相位响应。

本实验中,观察RC 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通带增益和阻带衰减等性能指标。

5. 结果优化根据仿真结果,对电路参数进行调整,优化电路性能。

例如,可以通过调整电容值来改变截止频率,通过调整电阻值来改变通带增益。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频率响应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RC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约为3.18kHz。

在截止频率以下,电路具有良好的滤波效果;在截止频率以上,电路的幅度衰减明显。

2. 幅度响应在通带内,RC低通滤波器的增益约为-20dB。

在阻带内,增益约为-40dB。

3. 相位响应在截止频率以下,电路的相位变化约为-90°;在截止频率以上,相位变化约为-180°。

五、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加深了对电脑模拟电路基本原理的理解;2. 掌握了Multisim软件在电路仿真中的应用;3. 分析了电路性能指标,提高了电路设计能力。

Pspice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Pspice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院(系):学号:专业:实验人:实验题目:运用Pspice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实验。

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并掌握Pspice软件的运用方法,以及电路仿真的基本方法。

2、学会用电路仿真的方法分析各种电路。

3、通过电路仿真的方法验证所学的各种电路基础定律,并了解各种电路的特性。

二、软件简介Pspice是主要用于集成电路的分析程序,Pspice起初用在大规模电子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分析,后来推出了能在 PC上运行的Pspice软件。

Pspice5.0以上版本是基于windows 操作环境。

Pspice软件的主要用途是用于于仿真设计:在实际制作电路之前,先进行计算机模拟,可根据模拟运行结果修改和优化电路设计,测试各种性能,不必涉及实际元器件及测试设备。

三、具体实验内容A、电阻电路(实验一exe 3.38、实验二exe 3.57)1、原理说明:对于简单的电阻电路,用Pspice软件进行电路的仿真分析时,现在要在capture环境(即Schematics程序)下画出电路图。

然后调用分析模块、选择分析类型,就可以“自动”进行电路分析了。

Pspice软件是采用节点电压法求电压的,因此,在绘制电路图时,一定要有零点(即接地点)。

同时,要可以用电路基础理论中的方法列电路方程,求解电路中各个电压和电流。

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2、步骤:(1)打开Schematics程序,进入画图界面。

(2)原理图界面点击Get New Part图标,添加常用库,点击Add Library ,将常用库添加进来。

本例需添加Analog( 包含电阻、电容等无源器件),Soure(包含电压源、电流源等电源器件)。

在相应的库中选取电阻R,电压源IDC, F1(实验一),以及地线GND,点取Place 放到界面上。

(3)调节好各元件的位置以及方向,并设好大小,最后连线,保存。

(4)按键盘“F11”(或界面smulate图标)开始仿真。

如原理图无错误,则显示Pspice A/D 窗口。

仿真电路实验报告

仿真电路实验报告

仿真电路实验报告仿真电路实验报告引言仿真电路实验是电子工程领域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模拟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电路设计的原理。

本文将对一次仿真电路实验进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设计一个简单的放大电路,通过仿真分析电路的工作性能,并对电路的增益、频率响应等参数进行评估。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能够掌握放大电路的设计原理和仿真分析方法,并了解电路中各个元器件的作用和特性。

实验过程1. 电路设计首先,我们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了一个基本的放大电路。

电路包括一个放大器和一个负载电阻。

在设计电路时,我们需要考虑放大器的增益、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以及负载电阻的大小。

2. 电路仿真接下来,我们使用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

仿真软件可以帮助我们模拟电路的工作情况,并分析电路的性能。

在仿真过程中,我们需要设置电路的输入信号和参数,并观察电路的输出波形和频率响应。

3. 仿真结果分析通过仿真软件,我们得到了电路的输出波形和频率响应。

根据输出波形,我们可以判断电路是否正常工作,并评估电路的增益和失真情况。

而根据频率响应,我们可以了解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放大性能。

实验结果和分析根据仿真结果,我们得到了电路的增益和频率响应曲线。

通过分析曲线,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增益:根据增益曲线,我们可以看到电路在特定频率下的放大倍数。

通过比较不同频率下的增益,我们可以评估电路的放大性能。

如果增益随频率变化较大,可能表示电路存在失真或不稳定的问题。

2. 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曲线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放大情况。

如果频率响应曲线在所需频率范围内较为平坦,表示电路能够稳定地放大输入信号。

而如果频率响应曲线在某些频率点出现明显的变化,可能表示电路的频率特性有问题。

结论通过本次仿真电路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并仿真了一个放大电路,并对电路的增益和频率响应进行了分析。

数字电路实验的实验报告(3篇)

数字电路实验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熟悉数字电路实验设备和仪器的基本操作。

3. 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对数字电路设计和调试的实践能力。

二、实验器材1. 数字电路实验箱一台2. 74LS00若干3. 74LS74若干4. 74LS138若干5. 74LS20若干6. 74LS32若干7. 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元器件若干8. 万用表、示波器等实验仪器三、实验内容1. 基本门电路实验(1)验证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等基本逻辑门的功能。

(2)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如全加器、译码器等。

2. 触发器实验(1)验证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等基本触发器的功能。

(2)设计简单的时序逻辑电路,如计数器、分频器等。

3.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1)设计一个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如4位二进制加法器。

(2)分析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验证电路的正确性。

4.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1)设计一个简单的时序逻辑电路,如3位二进制计数器。

(2)分析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验证电路的正确性。

5. 数字电路仿真实验(1)利用Multisim等仿真软件,设计并仿真上述实验电路。

(2)对比实际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分析误差原因。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1)熟悉实验内容和要求。

(2)了解实验器材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3)准备好实验报告所需的表格和图纸。

2. 基本门电路实验(1)搭建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等基本逻辑电路。

(2)使用万用表测试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验证电路的功能。

(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3. 触发器实验(1)搭建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等基本触发电路。

(2)使用示波器观察触发器的输出波形,验证电路的功能。

(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4.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1)设计4位二进制加法器电路。

(2)搭建电路,使用万用表测试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验证电路的正确性。

(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 同理推导出
Y11= Y21= Y12= Y22=
T= 称为传输参数矩阵。 = 同理推导出
A= C= B= D=
以Z参数为例:
如图,求双口网络的Z参数。
解:
= 4 + 2( + )+1
=2 +(2+3+2)
可得:Z11=7Ω,Z12=2Ω,Z21=2Ω,Z22=7Ω
三、仿真实验测试
1、验证Z11是否为10Ω:
具体步骤:
利用仿真电路观察微分和积分电路的波形,微分仿真电路如图2-8所示。
图2-8微分仿真电路图
通过示波器观察微分电路的图形如图2-9所示
图2-9微分电路波形图
积分仿真电路图如图2-10所示,
图2-10积分仿真电路图
通过用示波器观察积分电路的波形,如图2-11所示。
图2-11积分电路波形
通过观察波形图我们很容易发现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的特性。
四、结论
理论计算结果与仿真测量结果有一定的误差。主要原因是:
理论计算是理想状态的分析结果,仿真电路比较接近实际测量情况。比如,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有内阻存在,会对测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开关观察电流值是由于开关的打开或者闭合中存在一定的时间因此误差在所难免。只要我们只要认证准备仿真试验,调整好电压电流表的内阻尽力去减小各种因素的影响,就可以得到较好的仿真结果。
p1,2 = -
uc= A1e + A2e uc(0+)=A1+A2 iL(0+)=-C(A1p1+A2p2)求出A1和A2
(2)p1和p2为相等的负实根(R=2 ,临界阻尼)
p1,2 = -
uc=(A1+A2t)e uc(0+)=A1 iL(0+)=-C(A1p+A2)求出A1和A2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2)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2)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实验一直流电路工作点分析与直流扫描分析一、实验目得(1)学习使用Pspice软件,熟悉它得工作流程,即绘制电路图、元件类别得选择及其参数得赋值、分析类型得建立及其参数得设置、Probe窗口得设置与分析得运行过程等。

(2)学习使用Pspice进行直流工作点得分析与直流扫描得操作步骤。

二、原理与说明对于电阻电路,可以用直观法列些电路方程,求解电路中各个电压与电流。

Pspice软件就是采用节点电压法对电路进行分析得。

使用Pspice软件进行电路得计算机辅助分析时,首先编辑电路,用Pspice得元件符号库绘制电路图并进行编辑。

存盘。

然后调用分析模块、选择分析类型,就可以“自动”进行电路分析了。

三、实验示例1、利用Pspice绘制电路图如下2、仿真(1)点击Psipce/NewSimulation Profile,输入名称;(2)在弹出得窗口中Basic Point就是默认选中,必须进行分析得。

点击确定。

(3)点击Pspice/Run(快捷键F11)或工具栏相应按钮。

(4)如原理图无错误,则显示PspiceA/D窗口。

(5)在原理图窗口中点击V,I工具栏按钮,图形显示各节点电压与各元件电流值如下。

四、选做实验1、直流工作点分析,即求各节点电压与各元件电压与电流。

2、直流扫描分析,即当电压源得电压在0-12V之间变化时,求负载电阻Rl中电流虽电压源得变化曲线。

曲线如图:直流扫描分析得输出波形3、数据输出为:V_Vs1I(V_PRINT1)0、000E+00 1、400E+001、000E+00 1、500E+002、000E+001、600E+003、000E+001、700E+004、000E+001、800E+005、000E+00 1、900E+006、000E+002、000E+007、000E+002、100E+008、000E+00 2、200E+009、000E+00 2、300E+001、000E+012、400E+001、100E+012、500E+001、200E+012、600E+00从图中可得到IRL与US1得函数关系为:IRL=1、4+(1、2/12)US1=1、4+0、1US1五、思考与讨论1、根据仿真结果验证基尔霍夫定律根据图1-1,R1节点:2A+2A=4A,R1,R2,R3构成得闭合回路:1*2+1*4-3*2=0,满足基尔霍夫定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计算机仿真分析实验报告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班级: xx级电气xx班学号: xxxxxxxxxxxxx姓名: xxx20xx年xx月xx日预备实验 Orcad Pspice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熟悉Orcad Pspice的操作和分析过程二、实验内容1、了解pspice的启动,电路图的绘制;2、修改元器件的标号和参数;3、设置分析功能;4、仿真前的准备工作;5、仿真过程;6、了解库、库元件;7、了解分析设置的方法。

实验一直流电路工作点分析和直流一、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PSPICE软件,熟悉它的工作流程,即绘制电路图、元件类别的选择及其参数的赋值、分析类型的建立及其参数的设置、Probe窗口的设置和分析的运行过程等。

2、学习用PSPICE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和直流扫描分析的操作步骤。

二、实验原理对于电阻电路,可以用直观法(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列写电路方程,求解电路中各个电压和电流。

PSPICE软件是采用节点电压法对电路进行分析的。

使用PSPICE软件进行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时,首先在capture环境下编辑电路,用PSPICE的元件符号库绘制电路图并进行编辑、存盘。

然后调用分析模块、选择分析类型,就可以‘自动’进行电路分析了。

需要强调的是,PSPICE软件是采用节点电压法“自动”列写节点电压方程的。

因此,在绘制电路图时,一定要有参考节点(即接地点)。

三、实验操作步骤1、电路1R2图1(1)建立电路A、启动Orcad Capture,新建工程Proj1,选项框选择Analog or Mixed A/D。

类型选择为create a blank project。

B、在原理图界面上点击Place/Part或右侧快捷键。

C、首先增加常用库,点击Add Library,将常用库添加进来。

本例需添加Analog(包含电阻、电容等无源器件),Source(包含电压源、电流源等电源器件),special(包含虚拟打印机等器件)。

在相应的库中选取电阻R,电流源IDC。

点取Place/GND选取0/Source以放置节点(每个电路必须有一个零节点)。

D、移动元器件到适当位置,右键单击器件进行适当旋转,点击Place/Wire或快捷键将电路连接起来如图1所示。

E、双击元器件或相应参数修改名称和值。

F、在需要观察的位置放置探针。

G、保存原理图。

(2)仿真A、点击Pspice/New Simulation Profile,输入名称;B、在弹出的窗口中Basic Point是默认选中,必须进行分析的。

点击确定。

C、点击Pspice/Run(快捷键F11)或工具栏相应按钮。

D、如原理图无错误,则显示Pspice A/D窗口。

在本例中未设置其它分析,窗口无显示内容,关闭该窗口。

E、在原理图窗口中点击V,I工具栏按扭,图形显示各节点电压和各元件电流值如图1所示。

2、电路2(选做实验)图2(1)建立电路按与1(1)相同的操作步骤如图2所示电路建立电路。

(2)仿真步骤同1(2)。

仿真结果如图2所示。

(3)直流扫描分析A、单击Pspice/Edit Simulation Profile,打开分析类型对话框,以建立分析类型。

对直流电路的扫描分析要选择‘DC Sweep’。

选中后,打开下一级对话框‘直流扫描分析参数表’,并设置为:‘Sweep Var.Type’选择‘Voltage Source’;‘Sweep Type’选择‘Linear’;‘Name’选择‘V S1’;‘Start Value’输入‘0’,‘End Value’输入‘12’,‘Increment’输入‘0.5’。

B、运行Pspice的仿真计算程序,进行直流扫描分析。

C、对于图2电路,电压源U1的电压已设置在0~12之间变化,显示的波形就是负载电阻R L的电流I RL随V1变化的波形,见图3。

5.968A5.964A5.960A5.956A5.952A0V2V4V6V8V10V12V -I(R3)V_Vs1图3D、为了得到数值的结果,从“Special”库取“Iprint”(电流打印机),把它串联到测量点上。

将“Iprint”的属性设置为“dc=I(R L)”,其余项缺省。

当在“直流扫描分析参数”中设置的分析参数“Increment”为“1”时,运行仿真。

在Capture窗口单击Pspice/View Output File,可得数据输出。

所得数据如下所示V_Vs1 I(V_PRINT2)0.000E+00 5.954E+001.000E+00 5.955E+002.000E+00 5.956E+003.000E+00 5.957E+004.000E+005.958E+005.000E+00 5.959E+006.000E+00 5.960E+007.000E+00 5.961E+008.000E+00 5.962E+009.000E+00 5.963E+001.000E+01 5.964E+001.100E+01 5.965E+001.200E+01 5.966E+00E、从图可以得到I RL与V1的函数关系为I RL=1.4+(1.2/12) V1=1.4+0.1 V1(公式1-1)四、实验结果分析1、由仿真结果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对于电路1,设4V和6V所对应的结点分别为1和2。

对于中间的一个回路有:4*1+1*2-3*2=0,即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成立。

对于结点1有:2+2-4=0,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成立。

实验二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仿真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悉Pspice仿真软件中绘制电路图,初步掌握符号参数、分析类型的设置。

学习Probe窗口的简单设置。

(2)加深对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一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与电阻串联的支路来代替,该电压源的电压Us等于原网络的开路电压Uoc,电阻Ro等于原网络的全部独立电源置零后的输入电阻Req。

三、实验内容1、测量有源一端口网络等效入端电阻Req和对外电路的伏安特性。

2、根据任务1中测出的开路电压Uoc、输入电阻Req,组成等效的有源一端口网络,测量其对外电路的伏安特性。

3、根据任务1中测出的短路电流Isc、输入电阻Req,组成等效的有源一端口网络,测量其对外电路的伏安特性。

四、实验步骤1、在Capture环境下绘制和编辑电路,电路如图1所示。

PARAMETERS:v ar = 1k图12、为测量原网络的伏安特性,图1中的RL是可变电阻。

为此,RL的阻值要在“PARAM”中定义一个全局变量var,同时把RL的阻值也设为该变量{var}。

3、为测电路的开路电压Uoc及短路电流Isc,设定为分析类型为“DC Sweep ”,扫描变量为全局变量var,并具体设置线性扫描的起点为1P,终点为1G,步长为1MEG。

4、启动分析后,系统自动进入Probe窗口。

增加一坐标轴,分别在两轴上加I(RL)和V(RL:2)。

扫描结果如图2所示。

var0V0.1GV 0.2GV 0.3GV 0.4GV 0.5GV 0.6GV 0.7GV 0.8GV 0.9GV1.0GVABS(V(RL:2))0V 2.0V 4.0VSEL>>ABS(I(RL))0A 100mA200mA图2分别激活显示电流和电压的坐标轴,显示电流和电压的最大值。

测得最大值即短路电流Isc=130mA ,V(RL:2)最大值即Uoc 为3.5455V 。

则入端电阻Req=3.5455/0.13=27.273Ω。

5、回到Capture 界面,按测得的等效参数修改电路参数图3所示。

RLn {v ar}ar}RLd {v ar}5v图36、重新设定扫描参数,扫描变量仍为全局变量var ,线性扫描的起点为1P ,终点为10K ,步长为10K 。

重新启动分析,进入Probe 窗口。

增加两面三刀个坐标轴,,设置横轴为V(RL:2),并分别在三个纵轴上加I(RL)、I(RLd)和I(RLn)变量。

显示结果如图4所示。

V(RL:2)0V0.4V 0.8V 1.2V 1.6V 2.0V 2.4V 2.8V 3.2V 3.6VI(RLn)-200mA-100mA 0ASEL>>I(RLd)-200mA-100mA0AI(RL)-200mA-100mA0A图4显示坐标值列表,点击I(RL)、I(RLd)和I(RLn)前面的小方块,数值列表中将显示相应坐标中的坐标值。

用鼠标拖动十字交叉线,可显示不同电压时的相应电流值。

五、实验结果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可知,图3中的三个电路对于负载电阻来说,其伏安特性是基本一致的,从图可以看出,三个图的短路电流均约为130mA 、开路电压均约为3.5455V 及斜率均约为-27.273。

即三个电路的外特性相同,对外是等效的。

由此可知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正确性。

实验三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和交流扫描分析一、实验目的学习用PSPICE 进行正旋稳态电路的分析和正旋稳态电路的交流扫描分析。

二、实验原理对于正弦稳态电路,可以用相量法列写电路方程(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求解电路中各个电压和电流的振幅(有效值)和初相位(初相角)。

PSPICE 软件是用相量形式的节点电压法对正弦稳态电路进行分析的。

三、实验操作过程(1)正弦稳态分析。

实验电路图为图1。

IPRINTIPRINTC110u图1A、在capture环境下编辑电路,电源采用vac,LI-VALUE,L2-VALUE位感抗,COUPLE位耦合系数。

B、设置仿真,AC sweep type选择 Linear, sweep parameters设置为——START FREQ 输入 1592 ,END FREQ也是1592,total pts输入1。

C、运行,在PROBE窗口显示交流扫描分析结果。

在两个回路中分别设置电流打印机标志符,得到数值的结果。

FREQ IM(V_PRINT1)IP(V_PRINT1)IR(V_PRINT1)II(V_PRINT1)1.592E+032.268E-03 8.987E+01 5.145E-06 2.268E-03FREQ IM(V_PRINT2)IP(V_PRINT2)IR(V_PRINT2)II(V_PRINT2)1.592E+032.004E+00 8.987E+01 4.546E-03 2.004E+00(2)选做实验A、电路如图2,对正旋稳态电源进行计算机辅助分析,求出各元件的电流。

图2B、仿真,得到结果如图3所示60A40A20A0A0.8KHz 1.6KHz 2.4KHz-I(R1)-I(R2)-I(R3)-I(R4)-I(L1)-I(R5)-I(C1)Frequency图3C、电路如图4,电容可调,试着分析电容多大时,电路功率因数为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