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第二章 审美论2(康德:判断力批判)
邓晓芒解读康德《判断力批判》美的分析
邓晓芒解读康德《判断力批判》:美的分析2014-03-0613:18阅读:1,919“鉴赏”一词用的是“Geschmack”,这个词同时也有“口味”、“品味”、“味道”、“滋味”的意思,但康德用的通常是最高级的含义,即审美和艺术的“鉴赏”的含义。
至于“契机”一词,原文为“Moment”,有“因素”、“瞬间”的意思,这里指鉴赏中最关紧要的那些要素。
那么,这些契机分为四个方面,它们是根据康德的范畴表而来的质、量、关系和模态四种契机。
但与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的范畴表不同的是,在那里量的范畴放在质的范畴之前,而在这里道德讨论质的契机,然后才讨论量的契机。
为什么这样?康德在“第一契机”的标题“鉴赏判断按照质来看的契机”之下作了一个注释,这个注释相当重要,它不但解释了什么是鉴赏,而且提到了上述量和质的颠倒。
他说:鉴赏是评判美的能力。
但是要把一个对象称之为美需要什么,这必须由对鉴赏判断的分析来揭示。
这种判断力在其反思中所注意到的那些契机我是根据判断的逻辑机能的指引来寻找的(因为在鉴赏判断中总还是含有对知性的某种关系)。
在考察中我首先引入的是质的机能,因为关于美的感性判断(审美判断)首先考虑的是质。
可见,鉴赏就是“评判美的能力”;“契机”则是对于“把一个对象称之为美需要什么”的回答,即一个对象之所以被称之为美,是由于它们包含这样一些契机,它们是审美判断力“在其反思中所注意到的”;而这些契机是通过《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判断的逻辑机能表的指引来寻找的。
之所以要通过判断的逻辑机能表来找,则是由于鉴赏判断是知性能力和想象力的自由协调活动,里面含有知性的作用,而知性是唯一能够给予这些活动以逻辑上的条理性的。
最后,为什么要讨论质的契机?“因为关于美的感性判断[审美判断]首先考虑的是质”。
最后一句没有展开,有点语焉不详。
我们来帮他解释一下,所谓“感性判断”,原文为“dasasthetischeUrteil”,这个“感性的”(asthetische)在康德第三?批判中同时具有“审美的”含义,但它在希腊文中的原意就是感性的,与理性的相对。
康德哲学判断力批判二律背反思想及其解决
康德哲学判断力批判二律背反思想及其解决摘要】康德三大批判中都有二律背反这一项内容,指的是具有同等理由而能成立的相互对立的命题,揭示了可以同时成立的两个相反命题之间的矛盾。
二律背反思想在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判断力批判中虽然不占重要地位,但是康德三大批判是一个体系,所以二律背反思想在这一批判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判断力批判二律背反从超验的方法、调节性原则两方面得到解决,这有助于了解连接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桥梁,即真与善的纽带——美。
【关键词】二律背反判断力批判超验【中图分类号】B51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0)10-0011-02康德三大批判中都有二律背反这一项内容,是因为有三种认识能力:知性、判断力、理性,相应三种内心能力:认识能力、愉快和不愉快能力、欲求能力。
如果分不清什么能认识、什么只能思维,那么,以有限的条件追求无限的条件就不可能实现。
于是出现了下列情况:对于认识能力来说,产生了把知性推向无条件的理论理性的二律背反;对于愉快和不愉快情感来说,形成了审美判断的二律背反;对于欲求能力来说,产生了自身为自身立法的实践理性二律背反。
《判断力批判》分为审美判断力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两大部分。
这两大部分都有二律背反思想。
鉴赏原则方面的二律背反表现在:“正题:鉴赏判断不是建立在概念之上的;因为否则对它就可以进行争辩了(即可以通过证明来决断)。
反题:鉴赏判断是建立在概念之上的;因为否则尽管这种判断有差异,也就连对此进行争执都不可能了(即不可能要求他人必然赞同这一判断)。
”目的论判断力的辩证论主要体现在反思判断力二律背反思想中。
“这个反思的第一个准则就是命题:物质的东西及其形式的一切产生都必须被评判未按照单纯机械规律才可能的。
第二个准则就是反命题:物质自然的有些产物不能被评判为按照单纯机械规律才能的(它们的评判要求一条完全不同的原因性规律,也就是目的因的规律)。
康德[判断力批判]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康德[判断力批判]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意义作者:叶秀山浙江学刊 2019年12期康德在讨论实践理性道德问题时,已经将目标引向了宗教,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持否定态度的“超越”问题,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下一步,人们或许期望着他将随着实践理性的思路,使他的“批判哲学”“上升”到“宗教”问题,果然,康德有《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一文问世。
但是在这之前,与他的“批判哲学”直接相应的,则是《判断力批判》,而这个批判,却是把目光拉回到活生生的人世,拉回到人的“生活世界”,而经过实践理性道德哲学洗礼之后的世界,已经全然不同于为我们提供“知识对象”的“理论(必然)世界”,而是美-艺术和目的的世界。
康德这个做法,或许说明他的哲学思考的重心,仍然是围绕着“人”的问题,“人” 作为有理智的存在者,或者“有理性的动物”是哲学问题的核心部分,因此他将人的“ 理性”分别为“理论”的和“实践”的两大领域之后,感到有必要将这两大块“统一” 于完整的“人”的“基地”上,因为在活生生的经验中,“人”之所以为“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生命”并不可以真的分割为“理论”和“实践”两大块,如何在“同一”的“理性”中,“理解”“人”的完整性,当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任务。
于是,我们看到康德所提四大问题:我们能够知道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可以希望什么,而最后归于“什么是人”。
《纯粹理性批判》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实践理性批判》回答了第二和第三个问题,而《判断力批判》则试图来回答这第四个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我们可以说,古典哲学的经典性,固然在于有启蒙主义传统下来的理性主义,同时也具有从文艺复兴传统下来感觉主义和经验主义,二者相合起来,则是一个完整的“人”的问题。
“人”原本是具有“感性”的一面,又具有“理性”的一面;而要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而不是“机械”地“拼凑”起来,这就是古典哲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然则,如何才是“有机”的而不是“机械”的,则要从一个统一的原则-原理出发,“ 推出”或“开出”“自己”的多样性和现实性来,这样的多样和现实,虽然不是“理论知识”所能把握的,但却同样是“理性”所“可以理解”的。
《判断力批判》中的美学浅析
否高 尚就又成 了一个 问题 。这 时,康德又提 出了 “ 善 ”。也就是 美是不 涉及任 何概 念 的,因此,我们无 法用是否符合 高 尚的标准 来界定 美, 比 如说一朵 不知名 的小野花、一条盘 旋缠绕 的曲线,甚至 是一片绿色 的纸 片 ,它们没 有任何含 义,也不依赖 于任何确 定的概念 ,但 却令人喜 欢 。 善 的事 物之所 以不 能称之为美 的是因为在一种 情况下 的善或许换 一种环 境就不 能称之为善 ,比如一名罪 犯,他 的犯 罪是为 了养 活一家人所 以在 家人心 中它他是善 的,但是对于 社会来说他 的行为威胁 到 了别人 的生命 财产 安全是应该谴 责的 。可见 善是有局 限性 的 。康德指 出 :美则 只是使 他喜 欢的东西 ”应 该是所有人 共同所有 的感 受,不会 因为阶级立 场等 的 不 同而产生不 同的感受 。可见美 所包含 的高尚的 目的同善所包含 的价值 认 同是不一样 的,它仅仅 是人 的心理感 受,不需要一 条价值标准 来衡量 它 的优劣 。也就是说:快适包含着善,而美又是对善 的一种 升华。 “ 美是 一个 对象 的和 目的性 形式 ” 。即是 说美 是无 目的 的和 目的 性 。其实认为世 界有一个 目的观 念早在 古希 腊时就 已经 出现 ,康 德的 目 的论显然是继承 了亚里士 多德 的 目的论 ,经验 目的是感性直观 中所看 到 的 目的现象或 关系 先验 目的是要剔 除一切经验 内容 ,超乎一 切经验 目 的之 上 ,提供 一种 先天 的,普 遍有效 的 目的概念 。康 德认为审 美活动 中 也有合 目的性 只不过是一 种极为特殊 的合 目的性 ,也就是无 目的的合 目 的性 ,这里 的无 目的指 的是没有实质性 的主观 目的。鉴赏判 断不是 以 自 然产品 的客观 目的为依据 ,决不能涉及 客体的存在 、质料和 内在属性 , 仅仅与一种合 目的性的纯 形式相关 ,因而无 目的 的合 目的性 又可称 为形 式的合 目的性。那么这种 合 目的性 的单纯形式何 以又有合 目的性呢 ?这 是因为排 除了利害 、概念 的单纯形式把 主体 的想象 力和知性等 认识能 力 激动起 来, 自由的相互协调 ,并 由此产生 了愉快 。 “ 美 是一 个对象 的合 目的性形 式 ,如果 这形 式是 没有 一个 目的的 表象而在对 象身上被知觉 到的话 。”当某人做 出鉴赏判断而 被别人否 定 时 ,孰是孰 非应该有个依 据,康德把 这个依据归 结于 “ 共通感 ”。共 通 感也就 是共 同的心意状态 ,它是人类 内在的能 力,不能 以经 验实体去证 明,仅仅 是一种 假 定 。这也 即是说 ,知 识是 认识 能力所 提供 的主观 形 式 ,因此 ,知识与认识 能力在本质上 是一致 的 知识 的一 致 判断力 的产生
判断力批判
康德之审美批判摘要: 《判断力批判》中“美”是各项外延与内涵的统一, 它从美的类型、美的现象、美的层次以及两种审美判断四个方面表现了其从理论理性过渡到伦理理性的桥梁意蕴, 从而形成康德先验逻辑与经验考证, 形而上追求与人本主义道德向往之间的思想张力。
关键词:《判断力批判》、美《判断力批判》中从“美”这个词延伸出去的概念种类繁多, 有“美”的四因说, 纯粹美、依存美、理想美、崇高美、自然美、艺术美、美的表象、美的理念等等。
这些外延共同凝聚出《判断力批判》关于“美”的内涵: 一座搭建在理论理性( 认识论) 与实践理性( 伦理学) 中的“桥梁”。
一、美的类型: 纯粹美与依存美外延是抽象的理性思维的概括。
在研究纯粹美中, 康德关于“美”的四因说:质量、关系、范式,从四个方面逐一分析“美”的逻辑, 力图论述“美”的本质, 最能体现出其条分缕析的理性色彩。
“美”的质因, 指“美”的无利害性, “美”与事物的存在无“美”的量因从主体方面的共通感来说明美的普遍性。
关系因的“无目的的目的性”更是康德的“美”四因的核心, 前者的“无目的”指无确定的概念来述说目的, 后者的“目的性”指客观事物形式的主观合目的性。
范式是传统逻辑术语, 指包涵必然, 可能之类词的逻辑推断, 在《判断力批判》中, 康德用它来阐述“美“的必然性。
这些明晰的术语如果只用来解释他的纯粹美, 的确是严谨、晓畅。
但用来理解他的依存美、理想美就会使人模糊了, 而这些就需要我们对“美”的内涵有一定的理解和把握。
内涵是无限、丰富的, 既有述说的多性, 含糊性, 又有其意义的象征性、内聚性。
内涵的命题不是独立的, 它时刻依赖于外延的出现与表述。
康德的“美”无论呈现在怎样的外延, 时时刻刻都呈现出其“桥梁”的意蕴。
有刨根究底的逻辑惯性思维, 执着于先验研究的康德在论述美的时候, 首先力图找出美的独特内部构造, 美之所以为美的本质性。
他用美的四因说论述了形式美也就是纯粹美存在的依据, 不过康德并不想停留在此, 他坚定地滑向了依存美, 并把理想美的桂冠赐予它。
康德判断力判定美学
康德在写了《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之后, 为了其哲学体系的完整性又写了他的第三大批判---《判断力批判》, 其上卷就是康德美学, 康德美学是《判断力批判》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德曾在《判断力批判》的内容提要里写道:导论是康德的美学哲学, 它和康德前两部批判紧密结合。
1这句话说出了《判断力批判》的导论的重要作用。
实际上, 导论是康德批判哲学体系的概括, 它说明了判断力在他的整个哲学认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它的先验原理。
在导论里, 康德对他的批判哲学作了全面性的总结, 指明了《判断力批判》在其! 批判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康德认为自然的感性领域与自由的超感性领域之间存在一条深不可测的鸿沟, 分割出两个世界。
康德认为, 判断力就是感性世界与超感性世界这两个领域之间的中介, 它给我们提供的“目的”概念使得从自然的必然性过渡到自由成为可能。
康德在对美的分析论中所采用的逻辑是从质到量, 再到主观合目的性, 最后以共通感为普遍认同的条件, 完成了他的审美判断的纯主观判断的论断。
我们对他这一体系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从他的思想中便可看到一些睿智的东西以及所造成的思维上的困惑。
康德的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论优美感与崇高感》和《判断力批判》这两部著作中。
前者主要分析优美和崇高的不同特点:优美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美,小巧,和谐,让人心生爱怜;崇高则是巨大以至于无形的“壮美”,让人心生畏惧,甚至是恐怖,所以康德成其为“可怖的崇高”,它往往与道德联系在一起。
优美与崇高是康德美学思想的两个基本范畴,在他后来集大成的美学巨著《判断力批判》中,对审美判断力的分析仍然是按照这个一分为二的模式来处理的。
他提出了鉴赏判断(即审美)的四个特征:(1)它是愉悦的,但是不带任何利害关系;(2)它是普遍的但不是概念;(3)它具有合目的性,但无目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4)它是主观的,却带有必然性什么才是美?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做出了四个定义:一、“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愉悦而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
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美学浅析修改
论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美学摘要:最近看了康德《判断力批判》我觉得其中的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西方近代美学向现当代美学演变的转折点。
康德美学对审美判断力的分析就是要在知性与理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是对美学的独特洞察,从而奠定了康德美学在历史上的地位,但同时也使康德美学带有了历史局限性,又是对美学的一次盲视。
认真研究学习康德美学,将为我们理解西方现当代美学的内涵、走向,以及我国的现代美学,提供重要启示。
关键词:康德美学;判断力;知性;理性;审美判断;康德美学主要是围绕“审美判断力”展开讨论,严格讲是以鉴赏判断力的讨论为中心,从而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知性与理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以此弥合了两者之间的鸿沟,加强了知性与理性的联系。
这一美学出发点是由康德的整个哲学体系所决定的,也是必然的。
1、康德美学是整个康德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判断力批判》中的重要部分康德在写了《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之后,为了其哲学体系的完整性又写了他的第三大批判——《判断力批判》,其上卷就是康德美学,康德美学是《判断力批判》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德曾在《判断力批判》的内容提要里写道:“导论是康德的美学哲学,它和康德前两部批判紧密结合。
”这句话说出了《判断力批判》的导论的重要作用,康德认为自然的感性领域与自由的超感性领域之间存在一条深不可测的鸿沟,分割出两个世界。
康德认为,判断力就是感性世界与超感性世界这两个领域之间的中介,它给我们提供的“目的”概念使得从自然的必然性过渡到自由成为可能。
为了把美真正从伦理的领域中脱离出来,让美真正摆脱概念的束缚,康德明确提出了“审美无利害”的美学命题,进而把它作为他美学理论的基石,开始全面展开对美的分析。
例如,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到:“一个客观内在的合目的性,即完善性,已经很接近于美的谓词了,因此也被一些著名的哲学家看作和美是等同的。
康德_判断力批判_中的美学浅析
文学界 2010年01期总第57期康德 判断力批判 中的美学浅析王俊梅(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开封475001)摘要:康德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西方近代美学向现当代美学演变的转折点。
康德美学对审美判断力的分析就是要在知性与理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是对美学的独特洞察,从而奠定了康德美学在历史上的地位,但同时也使康德美学带有了历史局限性,又是对美学的一次盲视。
认真研究学习康德美学,将为我们理解西方现当代美学的内涵、走向,以及我国的现代美学,提供重要启示。
关键词:康德美学;判断力;知性;理性;审美判断;无利害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10)01-0098-02康德美学主要是围绕!审美判断力∀展开讨论,严格讲是以鉴赏判断力的讨论为中心,从而在他的 纯粹理性批判 与 实践理性批判 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知性与理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以此弥合了两者之间的鸿沟,加强了知性与理性的联系。
这一美学出发点是由康德的整个哲学体系所决定的,也是必然的。
1康德美学是整个康德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在写了 纯粹理性批判 和 实践理性批判 之后,为了其哲学体系的完整性又写了他的第三大批判### 判断力批判 ,其上卷就是康德美学,康德美学是 判断力批判 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德曾在 判断力批判 的内容提要里写道:!导论是康德的美学哲学,它和康德前两部批判紧密结合。
∀1这句话说出了 判断力批判 的导论的重要作用。
!实际上,导论是康德批判哲学体系的概括,它说明了判断力在他的整个哲学认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的先验原理。
∀2在!导论∀里,康德对他的批判哲学作了全面性的总结,指明了 判断力批判 在其!批判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康德认为自然的感性领域与自由的超感性领域之间存在一条深不可测的鸿沟,分割出两个世界。
康德认为,判断力就是感性世界与超感性世界这两个领域之间的中介,它给我们提供的!目的∀概念使得从自然的必然性过渡到自由成为可能。
康德《判断力批判》二:审美和崇高的分析论
康德《判断力批判》二:审美和崇高的分析论在前文的序言和导言当中,康德已经将整本书的内容方向和结构都已经总结说明了,对此我们需要在后文当中注意几个问题,才能够更好的去把握《判断力批判》的内容。
首先,判断力之于整个人类的高级认识能力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也就是说对判断力的研究,是研究人类认识能力的必须的一步。
知性、理性和判断力,对应的就是真、善、美,有了对判断力的研究,就等于在整体上对人类高级认知能力进行把握。
其次,对于康德自身的理论体系来说,他已经构筑了自然形而上学体系和道德形而上学体系(虽然自然形而上学没有全部给出),但在自然和自由之间,总是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所以对判断力以及其关联的情感的研究,也是康德为了弥合自然和自由之间的差异的一个努力,同样是为了追求他的理论体系的完整性。
最后,由于判断力的落脚点是在“审美”上,康德同时要对当时社会上的审美观念,包括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美学理念进行批判性的整合,一方面用自己的理论驳斥,另一方面在二者之间进行综合。
就如他在前两个批判中做过的事情一样,康德希望通过自己的理论体系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在同一个体系中实现完美的融合。
另外,有趣的是,康德对认知体系的梳理以及提出对判断力的理论的过程,本身就是符合康德对判断力先天原则所下的结论——合目的性。
比如在高级认识能力中,知性和理性都有其先天的原则,康德由此去推测,同属高级认识能力的判断力,也应该有先天原则;知性与认识能力相对,理性与欲求能力相对,还剩下一个情感,是不是就应该跟判断力相对,这也是康德基于一种对理论的“审美”的判断而做出的推断。
所以说康德的哲学体系构建本身就具有一种“合目的性”。
在理清了一些基本问题后,我们就要进入康德对判断力的具体分析中。
按照康德一贯的理论体系构建习惯,他对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是分为分析论(包括原理和演绎)、辩证论以及方法论。
而康德将判断力分为审美的判断力和目的论的判断力,所以后文就是针对这两方面分别构建了一套体系。
康德审美批判力美的分析及其影响
2008年4月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Apr 2008第27卷第4期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Vol 27No 4康德审美批判力美的分析及其影响李天铭(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 要:康德 判断力批判 中的审美判断力批判包含美的分析和崇高的分析,在美的分析论里,康德通过质、量、关系、模态四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美的无功利的令人愉悦性、无概念的普遍性、无概念的必然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等性质,从而形成了其矛盾着的美学观,为后世美学提供了很多的启示。
关键词:康德;判断力;审美判断;美中图分类号:B83-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08)04-0012-03收稿日期:2007-12-20作者简介:李天铭(1983-),男,广西玉林人,2006级文艺学硕士研究生,从事西方文论研究。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是连接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的桥梁,试图在两者之间寻找过渡。
判断力批判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审美判断力批判,一部分是目的论判断力批判。
审美判断力批判体现了康德的美学观,研究康德美学,必须深入地分析和挖掘他的审美判断力批判的内涵和意义,特别是美的分析。
理解康德的审美判断力批判,首先要理解康德的!判断力∀的概念。
所谓!判断力∀,是一种精神机能,即判断的功能或能力。
康德认为,人的心灵或精神有三种能力,即认识的能力、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能力和欲望能力。
与此相适应,人的认识能力也有三种,即知性、判断力和理性。
康德指出:!一般判断力是特殊思考为包含在普遍之下的能力。
如果普遍的东西(规则、原则、规律)被给予了,那么把特殊归摄于他们之下的那个判断力就是规定性的。
但如果只有特殊被给予了,判断力必须为此去寻求普遍,那么这种判断力就只是反思的。
∀[1]康德根据特殊和普遍的关系,把判断力分为!规定的判断力∀和!反思的判断力∀。
规定的判断力属于知识判断,它是认识某一特殊事物是否从属于某一普遍规律的能力。
浅谈康德审美判断内涵
浅谈康德审美判断内涵康德于《判断力批判》一书对审美判断进行批判。
将康德对审美判断四个契机重新进行整理,从审美判断的无利害关系,主观性以及共通感三个方面来分析康德对审美判断内涵的理解,发掘审美判断力的内在属性。
标签:康德;判断力批判;审美判断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其美学思想是建立在唯理论美学和经验论美学基础之上。
康德认为判断力是连接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桥梁,将知性与理性两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哲学。
康德没有对美的对象是什么进行批判,而是对主体的审美能力进行批判。
康德在美的分析中提出了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
这四个契机是按照知性的四个先验范畴质、量、关系、模态来划分。
这种划分方式是康德依照自己的先验哲学体系进行的,并不符合美的本质,甚至有牵强附会之嫌。
而且这四个契机之中存在内在联系,如第一、二、四契机之间有共通性,可以进行二次归类。
因此本文放弃按照四个契机的方式论证,将从审美判断的无利害关系、主观性、共通感三方面来论述审美判断。
一在康德看来,美只是纯粹的愉快,不涉及任何利害关系。
对于“美”的判断,其标准只是主体是否愉快,不具有目的性。
康德说:“鉴赏是凭借完全无利害感观念的快感和不快感对某一对象或其表现方法的一种判断力。
”[1]42康德区分了审美、快适、善这三种不同特性的愉快。
快适是纯感性的,也是有目的的,此外快适的“愉快”是感觉上的满足,其目的是满足感觉上的需要。
而审美则是纯粹的、无利害关系的,这种无利害关系体现在主体不因客体对主体是否有利,而产生愉快感,只是因为对象是美的而产生愉快感。
康德认为快适是一切动物都具有的,善是一切有理性灵魂的生物(假设除人之外还存在其他具有理性灵魂的生物)都具有的,只有审美才是人类独有的。
快适在与美在诸多地方有其相似性,二者都是直观的、无概念的。
在日常生活中易将快适与美混淆,纯粹的美与生理上的快适在目的性上有区别,但其根本区别在于“快乐的情感”与“判断”出现的先后。
谈《判断力批判》中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权威资料]
谈《判断力批判》中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权威资料] 谈《判断力批判》中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摘要】康德作为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始祖,其美学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是西方近代美学向现当代美学演变的转折点。
他从质、量、关系和模态(样式)四个方面对审美判断进行分析,概括出对于美的普遍一般的说明,对中西方审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判断力批判;审美判断;四个契机俄罗斯文艺理论家戈洛索夫克尔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康德》中说过:“在哲学这条道路上,一个思想家不论是来自何方和走向何方,他都必须通过一座桥,这座桥的名字就叫康德。
”作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美学的奠基人,康德以《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三大著作奠定了他的历史地位。
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是要克服自然的必然性与先验自由的对立,架设由现象界通向本体界的桥梁。
他花了很大的篇幅来分析审美判断和美的特性,按照其逻辑范畴――“质”、“量”、“关系”和“模态”(样式)的顺序对美进行分析。
对于审美,每个东西都是从“质”开始,然后再到“量”,再到“关系”,再到“模态”(样式),由此形成了美的四个契机。
康德曾说过:“为了判断某一对象是美或不美,我们不是把它的表象凭借悟性联系于客体以求得知识,而是凭借想象力(或者想象力和悟性相结合)联系于主体和它的快感和不快感。
审美判断因此不是知识判断,从而不是逻辑的,而是审美的,至于审美的规定根据,我们认为它只能是主观的,不可能是别的。
”一、质:审美无功利康德认为审美的本质特征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所谓“合目的性”,就是说面对一个审美对象的时候,会调动各种认识能力,这些认识能力不是为了快适,不是为了道德,也不是为了利益,而是为了它们本身具有一种协调活动,这种协调活动好像是趋向一个共同的目的一样相互配合着,但又没有目的。
比如我看到一朵花觉得是美丽的,这种审美判断只涉及花的形式而不涉及花的内容意义,是这朵花的形式引起了我的主观快适,我就是从这个快适来判定花的美,因此审美判断不是一种理智的判断,而是一种情感的判断。
浅谈康德判断力批判视角下的美学探讨
浅谈康德判断力批判视角下的美学探讨作者:刘会会来源:《现代园艺》2016年第17期摘要:美是完全无利害观念的愉悦或者不愉悦,不依赖于任何形式、概念;审美判断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既是经验,也是先验,是自由的空间想象与知性规律的和谐统一。
康德认为,美是一系列矛盾的统一,又是组成哲学体系的中间环节,也是继承和综合经验派和理性派的思索成果,艺术还有更多的潜力可供挖掘。
关键词:审美判断;康德;判断力批判;审美方法1 审美与审美判断谈到审美与审美判断,望文生义,如何定义审美与审美判断,判断又是在什么样的艺术交集中所得出的结论。
1.1 康德审美判断力批判在康德的《纯粹理性判断》和《实践理性判断》中,他直接把人作为判断力的主体,将“理论”和“实践”统一于“人”,他认为人是有思想、理智、自由的,这一观点强调人作为判断力主体的重要地位;判断力代表着人们在欣赏事物中的分析决断的能力,也是人们在对审美对象的一种客观的定义和评定能力。
1.2 判断力的矛盾和统一判断力是“内容”与“形式”、“特殊”与“一般”、“感性”与“理性”相辅相成的;判断力同样也是分辨大多与个别的必然方法,例如“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有一千种说法”,哈姆雷特是审美对象,而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们心中的想法却千差万别,各有其说;每一个人得出的不一样的评价则是“主观审美判断”,人们作为审美主体,受多方面的影响,除了环境、背景因素除外,他还有受感性因素、知性因素、理性因素等的影响,因此,才有了“一千种人读哈姆雷特,则有一千种说法”。
1.3 审美判断的范畴审美判断不同于理性知识的判断,也不同于先天性知识的判断和经验性判断,它只是一般的经验判断的类型。
换句话说,审美判断并不是属于一般形式的判断,它是审美主体的人们对于审美对象拥有的一般经验性判断的类型,然而其性质却独具个性。
正如康德所说的:“一切审美知识是从经验开始的,美学的经验永远也不给自己判断以真正严格的普遍性”,他所总结的判断美学是从审美主体的心灵出发,继而对于美的探讨。
康德:审美判断力批判
鉴赏判断只以一个对象(或其表象方式)的合目的性形式为根据
• 一切目的如果被看作愉悦的根据,就总是带有某种利害,作为判断愉快对象的规定性根 据。所以没有任何主观目的可以作为鉴赏判断的根据。……没有任何善的概念,可以规 定鉴赏判断:因为它是审美判断而不是认识判断(自注:鉴赏判断不包含利害关系) (p.442) • 既然在把一个对象规定为美的对象时的这种关系,是与愉快的情感结合着的,而这种愉 快通过鉴赏判断而被同时宣称为对每个人都有效的……能够构成我们评判为没有概念而 普遍可传达的那种愉悦,因而构成鉴赏判断的规定根据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而只有 对象表象的不带任何目的(不管是主观目的还是客观目的)的主观合目的性,因而只有
感觉、即并没有使任何对象被表象出来;亦即是属于情感的,凭借这种情感,对象是作为
愉悦的客体(这愉悦不是该对象的知识)而被观赏的。(p.427) • 我们对于快适不只是说:它使人喜欢,而且说:它使人快乐。……以至于那些永远只以享 受为目的的人们(因为人们用享受这个词来标志快乐的内在方面)是很乐意免除一切判断 的。(p.427)
鉴赏则即使像经验表明的,它对自己的(关于美的)判断在每个人那里都有普遍有效性
的要求毕竟也是经常饱受拒绝的,却仍然会感到有可能(它实际上也在这样做)设想有 些判断是可以要求这种普遍赞同的,并对每个人都期望着事实上对自己的每个鉴赏判断 都普遍赞同 (p.435) • 在逻辑的量方面,一切鉴赏判断都是单个的判断。……例如我凝视着的这朵玫瑰花,我 通过一个鉴赏判断宣称宣称它是美的。相反,通过比较许多单个的玫瑰花所产生的“玫 瑰花一般地是美的”这一判断,从此就不再单纯被表述为一个审美判断,而是被表述为
• 在评判上单以某种形式的合目的性、亦即某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为基础的美,是完全不依 赖于善的表象的,因为后者是以一个客观的合目的性、亦即是以对象与某个确定的目的的 关系为前提的。 • 客观的合目的性要么是外在的,这就是有用性,要么是内在的,这就是对象的完善性。… 但一个客观内在的合目的性,即完善性,已经很接近于美的谓词了,因此也被那位著名的 哲学学(指鲍姆加通)看作和美是等同的,但却带有一条附则:如果这完善地含混地思维
优美与崇高:审美判断力批判
二、“知识学”的基本哲学命题 (基本原理):“自我”在行动
(一)自题:“自我设定自身”:“自我”乃最 终的实在 ,即A是A(A=A) (二)反题:“自我设定非我”:“自我”是世 界的造物主,“非A不=A”
“非我”在费希特的知识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相当于 意识中的对象、世界或自然
(三)合题:“自我设定自身和非我”:“自我” 的同一,A部分地是非A,非A部分地是A,它们 互为根据
在我头顶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仰望星空》
——温家宝
/show/0GfugHqfHohB0lGY.html
我仰望星空,
我仰望星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
那无穷的真理,
那博大的胸怀,
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四、优美与崇高:审美判断力批判
康德在哲学领域中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理性 的两种功能--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划界”,目的是 使它们互不侵犯,相安无事,各行其事,各得其所
然而,它们之间的界限固然分明了,两者之间的统一 性乃至整个哲学体系的统一性却成了问题。就此而论, 所谓实践理性的“优先地位”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原则, 还需要具体的说明和论证
四、谢林哲学意义
◎批判了黑格尔,从而宣告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 的终结 ◎把理性非理性化的努力直接影响了克尔恺郭尔, 开启了现代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先河 ◎谢林后期思想中亦不乏积极合理的因素,比如, 他强调人在历史中的自由创造,恶是不可消除的 积极力量,他对理性的批判现在已经被看作是对 工具理性和技术统治的反驳
自然的合目的性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形式的合目的性”,
康德审美判断力批判与中国文学批评对比-文档资料
康德审美判断力批判与中国文学批评对比康德的三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共同构成了康德文艺批评的大厦。
在康德三大著作中,《纯粹理性批判》主要讲了规定性判断力,而《判断力批判》主要讲了反思性判断力。
前者把诸认识能力协调当作认识的手段,是指向外部世界的,受概念与范畴的必然限制,是判断力的客观形式,后者把这种协调本身当作目的,是指向内心世界的,是判断力的主观形式,它仅以认识能力的自由而合目的性的运用为转移,并作为桥梁,阐述人如何由自然人过渡到自由人。
《判断力批判》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主观形式上的反思判断力,即审美判断力批判,和客观质料上的反思判断力,即目的判断力批判。
前者是协调人的想象力和知性,在实践和理性两主观能力的心理上达到统一,用一般来规定特殊,解决了自由与认识的必然性统一问题,后者协调人的知性和理性,在现象界和本体界上达到统一,由特殊求一般,解决了自由与道德的必然性的统一问题。
他的最终目的是要从先验的客观必然性的角度来解释“认识什么”的问题。
康德给出了两个答案,邓晓芒先生在《论康德的先验人类学建构》中总结为:“人是通过审美经验意识到自己的普遍性自由的存在。
”[1:401]和“人是(在自然目的中)意识到自己必然要以道德律为终极目的的存在。
”[1:411] 中国文学批评历史悠久,可分为五个阶段,一、先秦――萌芽产生期;二、汉魏六朝――发展成熟期;三、唐宋金元――深入扩展期;四、明清――繁荣鼎盛期;五、近代――中西结合期。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内容极为丰富,形式多种多样,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历史经验的总结,并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具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
”[2:1]在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第一部分就是审美判断力批判,分为两章。
第一章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论,第二章审美判断力的辩证论。
第一章从美和崇高对审美判断力作了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审美论第二节康德美学对审美的理论提升:《判断力批判》一、康德的理论体系以下引自朱志荣《康德美学思想研究》1. 主体性原则的确立苏格拉底从当时自然哲学的宇宙本体论,转向研究理性本身,即受特尔斐神谕“认识你自己”和阿那柯萨哥拉“心”的原则的启发,从起着主导能动作用的认识与对象的关系的角度来研究理性及理性原则把握对象的可能性,并且突出强调了实践理性的主导地位,将理念看成是从功能的角度对对象的把握,将善视为理性的运用。
他毕生的使命就是寻求真理,并且以此来将雅典的公民从一种麻木的状态中唤醒,引导他们去思索生活的意义和他们自身最高的善。
……康德曾说:“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指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
”从主体理性和思维本身的角度去建构哲学体系,确实不是康德的发明,但是,康德的主体性原则并不是直接来自于苏格拉底,也不是他同时代学者的现成的成果,否则他就不会如此自负地将他的方法论上的变动称之为“哥白尼式的革命”了。
如果说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不只是指研究对象的转换,而且还进一步指理性中的先天法则的话,那么这个法则乃是直接受惠于笛卡尔及受其影响的莱布尼茨等人。
如果说从理性本身出发去建构哲学是源于苏格拉底的话,继起的柏拉图包含着神秘主义的先验思想,尤其是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其中也包含着柏拉图的深刻影响)将它割断了,而亚里士多德弘扬理性的学说也未能得到展开。
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才再度恢复了对人类理性的重视,将人类理性从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教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并且研究理性自身的自律性原则,使人类获得重新运用自己理性的勇气与信心。
理性再度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这乃是启蒙的宗旨。
而笛卡尔正是开辟道路的先锋。
正因如此,笛卡尔才被视为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奠基人。
2. 先天法则的形成康德的先验哲学体系正是近代启蒙运动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在前批判时期,康德的学术思想处于自然哲学阶段,他的许多思想是以对象为视角立论的。
尽管此时他已经把空间当作物质世界空间直观概念的条件,但直到1768年……康德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从空间的客观实在性出发的。
……但即使如此,他已经看出,存在与认识、因果与逻辑不是完全统一的。
这实际上已经背离了理性主义将存在基础与认识基础浑然视为一体的看法。
康德对理性进行批判的前提条件便是思维的独立性。
思维本身是独立于客观对象的,主体的心灵不是一块白板,不是与对象完全统一的。
只有将感性的、偶然的现象界(经验性对象)与思维尤其是逻辑观念相分离,审美判断才有可能。
如果思维只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思维与现实是统一的,那么,我们对现实世界就只有消极的反映论的关系,而没有审美关系可言了。
因此,强调思维的独立性,是康德前期批判时期的重要思想萌芽。
……审美的出现条件:思维的独立性——思维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消极反映。
主体的心灵不是一块白板,不是与对象完全统一的。
只有将感性的、偶然的现象界(经验性对象)与思维尤其是逻辑观念相分离,审美判断才有可能。
既然人的思维是独立的,思维与对象不是完全统一的,感性、具体的对象往往有着相当的偶然性,不能体现出必然性和普遍性,那么,思维要想把握对象,就必须运用主体思维的先天感性形式或理性观念。
这是先天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的,是与生俱来、人人共有的。
它们都是一些人们普遍认同的永恒的真理。
这就是笛卡尔的态度。
笛卡尔由怀疑论走向对自我的发现,肯定和确立了人的理性,确立人的理性的主导地位,这便是启蒙运动的任务(让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黑格尔曾把近代哲学称为“新世界的哲学”,并认为这种哲学是从笛卡尔开始的。
“从笛卡尔起,我们踏进了一种独立的哲学,这种哲学明白:它自己是独立地从理性而来的,自我意识是真理的环节。
”……笛卡尔认为感性认识是靠不住的,只有从天赋观念出发,经过严密的逻辑推演,才能获得知识。
因此,他提出“我思故我在”等这样一些命题。
把知识看成纯主观的东西,只存在于观念之中,与客观对象无任何瓜葛。
这种思想到了莱布尼茨得到了一定的修正。
莱布尼茨认为,天赋观念实际上只是一种潜在的能力,它“永远伴随着与它相适应的、常常感觉不到的现实作用。
”审美建立的基础:天赋理性的观念1.理性在认识中占主导地位;理性独立于客观世界而存在;理性是先天的、天赋的;2.人对世界(对象)的认识是建立在先天感性形式和理性原则的基础上的。
而康德只是将先验作为知识的来源之一,即先天时空直观形式和十二知性范畴作为知识的可靠性来源。
将这种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的形式加之于经验材料,才使知识有了可能。
感觉+先天感性形式:时间、空间↓感性+范畴↓知性——经验知识以有限事物为对象≠理性理论理性以无限者为对象,如实践理性上帝、自由等外在的感觉(红、颜色、坚硬)感觉内在的感觉(正义感、愤怒、爱情、恐惧、舒适、宗教边)。
感觉的内容或者是彼此相近,或者是彼此相续,把这些相近或相续加以孤立或抽象,我们就得到空间和时间。
这种纯直观就是直观的形式。
因此,时间和空间是感性事物本身的共相,即康德所谓的感性的先天形式。
空间和时间就它们的直接的性质说,并不属于感觉本身。
我们有这个或那个感觉,这感觉永远是个别的;作为共相的空间和时间只属于先天的感性。
康德把这种批判的研究叫做先验的直观学。
直观学(Aesthetik)这个名词现在专用来指美学。
在康德这里,这名词表示关于直观的学说,它研究直观中的普遍成分,即存在于主体之中、属于主体的部分,亦即空间和时间。
知性:知性:即思维的能动性,是“思维感性直观的对象的能力”。
但是知性只有思想没有内容,因此知性从感性那里获得素材,获得经验的和先天的素材时间和空间。
它思维着这个素材,但是它的思想是和这个素材完全不同的东西。
或者说,知性是另外一种特殊的能力;只有当两方面都具备了,感性供给了材料,知性把它的思想与这材单一性、杂多性、全体性;第二类是质的范畴:实在性、否定性、限制性;第三类是关系或联系的范畴:实体性的关系,实体和偶性因果的关系,原因和作用的关系交互作用;第四类是样式的范畴(对象对我们的思维的关系):可能性、特定存在(现实性)、必然性。
内容是从感性、知觉、直观、感觉等给予我们的。
这个内容作为多样性的材料按照知性自己的方式得到联结,通过自我的先验摄觉得到综合。
这就是知识,这就是经验。
对知觉、直观材料的这样的连接或范畴现在就是经验的实质。
知觉还不是经验。
经验是被知觉、被感觉的东西之从属于范畴的规定。
理性:是根据原则来认识的能力,通过概念在普遍中认识特殊。
理性是根据原则来认识的能力,通过概念在普遍中认识特殊。
知性便不是这样,知性是通过直观而认识到特殊的,——而范畴本身就是某种特殊的东西。
理性原则一般是共相、思维,这是就它以无条件者和无限者作为它的对象来说。
理性的产物是理念,康德把理念了解为无条件者、无限者。
这乃是抽象的共相,不确定的东西。
理性有了认识无限者的要求,但理性又没有能力达到这点。
康德所提出的理由,一方面认为无限者没有在经验中被给予,认为没有心理的、感性的直观或知觉与无限者相对应,认为无限者没有在外在的或内心的经验里被给予。
——”在感性世界里没有与理念相对应的即把世界看成一切有条件者的全部总和,或者把世界本身认作无条件者、无限者而引起的矛盾。
……a) 一个有限性的规定和一个无限性的规定同样正确: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有一个开始和终结,世界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之内;反题:世界在时间上没有一个开始和终结,世界不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之内。
b) 简单与部分的集合:正题:每一个集合起来的实体都是简单的部分、原子所构成;反题:没有简单的东西存在。
c) 自由与必然性的对立:正题:事物是自由的、自我决定的;反题:事物是由因果关系决定的。
d) 世界是必然的或偶然的:正题:这世界有一个绝对必然的本质、绝对实体、有条件的世界的绝对必然性;反题:在世界之内、在世界之外都没有绝对必然的本质存在。
这样,与笛卡尔的理性论的先天论不同,康德的先天法则由合目的性进入到审美的过程之中,构成我们审美判断力的对象,它的范围反映在现象之中。
因此,康德的先天法则与理性论的先天法则是不同的,他扬弃了笛卡尔的天赋观念为知识的唯一来源,强调了感性形态即现象界在知识和审美中的重要性。
笛卡尔:天赋观念——知识的唯一来源康德:先天认识形式(感性、知性)+现象康德在笛卡尔的影响下研究了理性的先天法则,但仅凭先天法则还不能构筑批判哲学的思维基础。
笛卡尔的唯理论毕竟有很大限制。
笛卡尔的“天赋观念”主张从先天观念出发,用分析和演绎推理的方法,得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而忽视感性经验。
这便是“独断论的迷梦”。
笛卡尔:天赋观念→分析、演绎→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独断论(忽视了感性经验)康德认为:“我所说的批判不是指对书籍和思想体系的批评说的,而是指那种…在批判之后就可以不依靠任何经验而独立去求得一切知识‟的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
”他认为理性不能离开经验去寻求知识,否则就会使形而上学处于黑暗中胡乱摸索的状态之中。
同时,纯粹理性本身只是一种工具,是实践理性和判断力的评判的范式。
……康德:批判——寻求理性认识独立于感性的根基;批判本身不能带来知识,它是对先验理性自身的思考。
审美:与理性不同,不能进行批判和反思,即不能对审美过程本身进行分析。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第60节中曾认为,对于鉴赏判断本身,是不能进行批判、把它分为要素和方法论的。
“因为没有美的科学,也不能有”美的艺术的创造,涉及技术性的东西,“只有手法,没有方法”,老师教学生从事艺术创造,只是在唤醒他的潜在的创造力,而不能把自己的范例当作标准来确立创作的原理。
因此,美的鉴赏和创造是没有方法论可言的。
但是,由鉴赏的评判所发出的愉快,毕竟是普遍有效的。
主体知解力与想象力协调的判断能力是可以评判的。
虽然鉴赏判断不存在方法论问题,而主体对于审美判断力本身的评判,确是有方法论可言的。
它与对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的批判共同构成批判哲学体系。
康德的整个哲学是对主体心灵能力评判的哲学。
正因为如此,康德的美学叫做《判断力批判》,而不能称为美的科学批判或鉴赏判断批判,评判的是鉴赏能力而不是审美判断本身。
审美判断是不能批判的,美本身是不能建立一门科学的。
只有审美判断力才可能被评判,并建立一门科学。
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讲的康德美学研究的方法轮,准确地说,应该指审美判断力批判的方法论。
这种方法论既反映了《纯粹理性批判》中的方法论的一以贯之的基本原则,又体现了对审美判断力批判的独特特征。
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判断力:包括审美判断力二、美学方法论1. 一以贯之的先验方法……康德的批判哲学(包括判断力批判)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则主要指研究对象的转换和先验方法的确立与阐述。